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253-A¶ (自动笺注)
*No.253-A
光嚴住持
是謂眾生清淨覺地
一段話。
直指後學
路頭
十分徑捷
蓋不入大光明藏
不得清淨覺地
清淨覺地
不為大圓滿。
此圓則明
明則覺之本旨
也。
矧大疏。
略疏。
大鈔
少鈔。
總而計之。
奚翅萬言
說竪說。
總在圓覺圈裏。
要人各自識破或者
字字鑽
剌。
不尋的當
前人脚後跟
落第二誼。
終日
覺。
未甞圓覺久。
況依幻而說覺者乎。
琪夙耽是經。
遍閱諸疏。
偶因糟粕
忽悟醇醲
敬以孝宗皇帝
御註
及眾大知講義頌偈章。
分類附用鋟諸梓。
與諸高德共之。
大海隨意斟酌無不清涼
恒河沙隨意取捨無不具足
讀卷未終。
便即感悟
自有頓機者。
若曰捨筌而得魚
則是猶幻翳妄見
華。
必欲刻舟求劒
則有照有覺俱名障碍
今日
說破
輪轉生死
故曰無明
若無輪轉
方始是覺。
螢火須彌
要得針芒芥子
公元1246年
淳祐六秊丙午﨟月辛丑旦日丙戌覺如周琪序
*No.253-B
十二章來意
文殊章。
悟本圓覺妙心。
本無無明生死
方名
解。
發起因。
普賢章。
以悟脩之理難明。
故須徵釋。
用心
普眼章。
開示身心無性
二空理顯。
根塵諸法
普淨普徧
見境同佛。
金剛藏章。
令深悟輪迴
分別
正。
故乃徵釋。
彌勒章。
展轉根元
差別種性
令斷
貪愛
清淨慧章。
巳知圓覺染淨無殊
隨順脩證。
自在章。
眾生根性不同
煩惱厚薄不等
三觀門。
隨根趣入。
辨音章。
就前三觀
示觀網交羅
隨宜各契。
淨諸業障章。
約計深淺
分我四相
若除我執
便是
覺。
普覺章
前除障。
脩習用意
善知識
免溺四病
及諸細惑。
圓覺章。
道場克期
加功用行。
以求證入。
中下根。
普歸圓覺
賢善首章
正宗之法。
法義巳周。
使廣益他方
遠霑來世
流傳通泰
展轉無窮
一部
章。
大旨如是
閱者預明可知始末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夾頌集
講義
御註
大方廣者。
無量無邊之廣也。
圓覺性體
法界
大方之廣故也。
圓者。
圓照具足
覺者。
靈照
多羅者。
按諸註疏
總括諸經之辭。
義經者。
讚此一經
究竟了達之義。
西蜀復菴禪師類解講義曰。
經題十有一字
八義釋之。
一約體用
二法義。
三能所。
四名義。
五立
名。
取捨
問難
總収
第一體用者。
於中又有
從體起用
及攝用歸體。
大字一字屬體
方廣
字屬用
此從體起用也。
其次圓覺二字屬體。
上大
方廣三字屬用。
此攝用歸體也。
第二法義者。
欲釋
經論
必須釋法義。
依法解義
義即分明
以義
照法。
法即顯著
今經題中。
圓覺二字屬其法。
大方
三字屬其義。
謂當體虗明廣大常住本覺法上
有此之大義方義廣義
其次經之一字屬其教法
上脩多羅了義五字
是嘆教法勝能之義也。
第三
能所者。
謂脩多羅了義六字
屬能詮之文。
大方
廣圓五字
所詮之義。
又有總別。
脩多囉三字
屬總。
謂指一代時教
了義三字屬別
謂別歎此
圓覺經。
謂此經乃是一代時教中。
諸部宣說勝諦
決了究竟之義。
非是宣說世俗因果不了之義。
以云。
多羅總指諸部。
了義者別斯文也。
第四
名義者
分為二。
初唐
後梵。
大方廣圓了義
八字
即此方唐言也。
多羅三字
西域梵語
也。
大以當體得名
常徧為義。
當體覺性無邊
強名
為大。
常則通三際。
徧則橫徧十方
方以就法
名。
軌持為義軌則生物解。
使眾生悟入佛之知
見。
持則任持自性
生死海而此不曾生滅
廣則從用得名
包博為義。
包則無外
博則普徧
以不偏得名。
滿足周備為義。
以不得名
虗明
靈照為義。
此皆就唐言釋名義也。
其次多羅
契經
契與契合合機合理也。
經者有貫串義。
攝持義。
貫穿諸佛所說之法。
攝持一切眾生
類。
故稱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也。
第五立名
者。
且諸經得名
或佛自立
結集人立
或兼斯二
者立。
今經題目
下賢首章中有五名
一名大
方廣圓覺陀羅尼
二名多羅了義
三名秘密
三昧
四名如來決定境界
五名如來自性差別
以此推之。
是知此經之名乃佛自立也。
第六取捨
者。
經中雖有五名
首題唯取其二者。
良以宗本體
用。
法義宏綱
詮指功能
乃言像之皎鏡
事周
義盡。
須建五名
以要標題
且存兩號
遂存前二
去後三。
譯人巧意也。
第七問難者。
分為二。
難本題。
後難別題。
難本題云。
多羅與經。
但唐梵
之文有異。
今雙置題目
豈非重疊耶。
上則總指
諸部。
此則唯目當經。
對總歎別。
故非重也。
難別
題中。
分為二。
初難法義
後難三大
法義云。
大方廣佛華嚴經。
彼經題目
大方三字為法
華嚴三字為人
今經何故却以大方三字
義耶。
答彼經對人故稱法。
此經對法故稱義也
三大云。
華嚴經說三大
起信論說三大
與今經說
三大
是同是別耶。
配屬三大
約法則同。
釋義
宗則別。
起信論就凡上建立三大為宗。
華嚴經就
上及事上建立三大為宗。
(凡一字皆具十義)今經就本
體上建立三大為宗。
不同也。
所以起信約凡
以為心。
圓覺約佛以標名
華嚴不逐機宜
直顯一
真法界也。
起信大分約因位說。
圓覺華嚴
分約果位說。
第八總収者。
意謂
此二十八紙能詮
之文。
乃是吾佛大聖人。
一代時教諸部中。
特為
頓機之者
宣說決了究竟真實常住之義。
欲使後
代順佛法脩行之人。
誦此能詮之文。
解此所詮
理。
如說脩行
一切處。
決疣潰癰
挑痾去毒。
遣障
除疑。
證自巳廣大靈明真實常住圓覺之體。
於此
體上
發起如是大義
如是方義
如是廣義
從此
入聖
一得永常。
未來際。
自利利他
受用無盡
也。
四明講師心鏡曰。
大方廣圓覺者。
此經廼窮理
盡性之書。
潔淨精微之教。
部雖屬於方等教。
味唯
歸一圓。
瞿曇因地良規
妙德脩行正路
故襃之以大方廣。
實之以脩多羅
今言圓即大也
曰規。
覺即方也曰矩。
聖人用此模範
眾生能成
十方諸佛軌則
善法行也。
又圓是圓融
覺是覺
性。
真覺之性。
圓融之道。
大海水澄圓融
楞嚴
云。
覺海澄圓
圓澄覺元妙
又圓則寂也。
覺則照
也。
照而常寂故曰圓。
寂而常照故曰覺。
覺取照義。
圓取寂義。
照而寂。
寂而照。
寂照同源
故曰圓澄覺
元妙
非獨廣大無邊之義為圓覺
須知眾生
旅泊三界
生死結根
無明業識。
圓覺寂照之功
幻翳空華孰能銷殞
圓覺之義。
義盡於斯
脩多
羅者
此翻契經
契理契機
故曰契經
了義者。
法華
以前
圓覺之外。
皆不了義
權實未融故也。
今既
聞開顯。
法華之圓。
為了義。
所以事理圓融
頓足
佛法之妙。
豈復有過於此
經者徑也。
經由
聖人心口
故得萬古同遵百世不易
佛地論解
則能貫能攝。
此方儒書
訓法訓常。
如常釋。
復繁引。】
罽賓三藏法師佛陀多羅奉詔譯」
西蜀復庵禪師曰。
譯師也。
梵語佛陀多羅
此云
覺救
罽賓者。
即北印度也。
西域五印度
此覺
三藏
乃是印度罽賓人也。
初於東都白馬寺
譯此經。
不載年月
譯之一字
乃是度語之稱。
又譯
者易也。
大抵變易以成華言
鄭氏註曰。
王制五方
之民。
言語不通
嗜欲不同
達其志。
通其欲。
因是
通言之官象胥
象胥有才智者也。
又說東
方官曰寄。
南方官曰象胥
西方官曰狄鞮
北方
曰譯。
據經多從西來
今用北方之官名者。
但漢
時多與北狄交通
北方譯官
兼善西方之語。
法初自西來
乃用北方之官翻之。
自此佛經咸稱
譯也。
圭峯定慧禪師宗密
述疏鈔科節疏主也。
圭峯終南之別山。
定慧禪師
唐宣宗追謚
號。
此經前後疏解者。
有京報國寺惟慤法師
天寺實禪師
薦福寺堅志禪師
北京道法師
圭峰定慧禪師
皆曾備討。
各有所長
慤邈經文
簡而可覧。
實述理性顯而有宗
詮多專於他詞。
利於群俗
然圓頓經宗未見開拓
性相諸論迢
然不干。
圭峯之疏俱不依也。
大凡佛說一代
教。
皆有三分
一序分。
二正宗。
三流通分
今經從如
是我聞至平等法會
名序分
自文殊至圓覺
共一
十一章經文
是正宗分。
最後賢善首章經文
流通分。
今先序分科者。
科含半義。
乃是包括酌量
一部經文大意
故曰科也。
四明講師心鏡曰。
沙門或云桑門
肇云。
出家
名。
含經云。
捨離恩愛
出家脩道
攝御諸根
不染
外欲
號沙門
郊祀志云。
沙門漢言息心
削髮
家。
絕情洗欲。
歸於無為也。
瑞應云。
息心本源
號為沙門
梵語佛陀多羅者。
唐言覺救
印度
罽賓人也。
東都白馬寺
圓覺一部
不載歲月
譯者易也。
以彼方言
易成華語也。】
如是我聞。」
御註曰。
阿難謂。
如是經教
親從佛聞(以後依此。
正經下註
寫者。
並是御註)。】
一時。」
佛說此經之時。】
「婆伽婆。」
【藏經曰。
佛之異稱。
西蜀復庵禪師曰。
經首必具六種成就
若六緣
不具
教法不興
一信成就
二聞成就
三時成就
四主成就
五處成就
六眾成就
今此一段文。
具前
四也。
如是者。
乃信成就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若信
則言是事如是
若不信言是事如是
又信則所
言之理順
順則師資之道成。
是知。
信之一字
乃信
順之辭。
如人有手取物則得。
華嚴經曰。
信是道源
功德母。
長養一切善根
斷除疑網愛河
開示
人天涅槃路。
我聞者。
乃聞成就
我有四種
凡夫
實我。
外道神我
菩薩假我。
四佛真我
今當
假我也。
聞從耳根發識。
既是耳聞
何稱我。
廢耳
之別。
從我之總。
故曰我也。
唯識解如二字
作指定之辭。
指定下來所說教法
阿難二十
年中
為佛侍者
親從佛聞。
所以如是玄義我親
得聞。
親光菩薩
將此六種成就
謂之經前五事
散在聞時主眾中也。
一時者。
時成就。
此時
不定俱是師資會合聽說之時也。
婆伽婆者。
乃主
成就
此具六種義。
自在
熾盛
三端嚴。
四名
吉祥
六尊貴。
如是六種差別
應當總名婆伽
婆。
大抵教家有五不翻。
祕密不翻。
神呪等。
多含不翻。
羅漢須菩提等。
三此無故不翻。
閻浮提苾蒭等。
順古不翻。
阿耨多羅等。
生善故不翻。
如佛般若菩薩等。
若云覺。
方人
薄不生善故。
今婆伽婆。
於五不翻中。
多含故不
翻也。
然婆伽婆即是佛。
若出其體。
乃是圓覺也。
四明講師曰。
如是者理無不如之謂是。
無不
是之謂如
亦是信順之詞。
文如理是也
我聞者。
難稱我者。
非人我之我。
萬法皆備於我之我。
耳聞
蓋我是耳之主宰故也。
一時者。
一者多之
所宗謂之一。
又一之所起謂之時。
天上人間長短
不同
天竺國不分春夏秋冬
只云三際
正月十六
日。
至五月十五日
熱際
五月十六日
至九月十
五日
名雨際
九月十六日
至正月十五日
名寒際
今言一時者。
巳包四季故也。
婆伽婆者。
說經教主
即佛也。
亦曰婆伽婆。
亦曰薄伽梵。
佛頂云。
十方
伽梵。
一路涅槃門。
具足六義
自在
熾盛
端嚴
名稱
吉祥
尊貴
如是六德圓滿
應當總號薄伽梵。
經多稱為佛。
譯師取與不同
非有他也。
定說
經。
定是何身所說
有法報身應身
法身有二
種。
理體法身
用中法身
報身亦有二種
有自報他
報。
應身亦有二種
有勝應。
有劣應。
今定用中法身
亦曰他報。
亦曰勝應。
三身一體也。
亦云即生身為
尊特身佛。
釋迦
來此南閻浮提八十返。
親近
生身
五十年說法
三百會談經。
只此丈六四八
之相。
華嚴云。
名淨飯
母名摩耶
吾名悉達
但大
小乘機見不同
大乘住地菩薩
業識見之。
即此
丈六即尊特身。
即用中法身。
龍女所讚微妙淨法
身。
具相三十二也。
二乘凡夫
用六識見
父母
生身
三十二相
小乘法。
同一座席
二見不同
此尊特身有二種
一者示現尊特。
光明法華
一尋能照無量
凡窮一相不可得。
如應持不
窮其頂。
目連莫究其聲。
外道欲量佛身。
南山斫丈
量之。
佛頭丈六竹上
古云。
斫盡南山
舊長丈六
二者現起尊特。
如十蓮華藏海微塵
好。
十六觀經。
真法身高六十萬億。
眼如四大
水。
眉間白毫如五須彌山
皆是現起尊特也。
不思
議德。
豈容凡夫有思惟心之所測度也。】
「入於神通光明藏。」
【佛入大定中
神通光明無窮無盡
故名曰藏。】
三昧正受。」
三昧者。
正受自得之妙。
正受者。
不受諸受。
名曰
正受
西蜀復庵禪師曰。
乃處成就
謂佛入法性源。
無邊無礙剎土
不定自他受用
故曰依真
以大疏云。
經宗既詮實境
教主明真身。
受用
土。
為諸大士圓覺經。
然此經說處。
說教之主。
與別不同
金剛經處。
即是衛國給孤獨園
乃是丈六化身
今此經則不然。
說處即定中。
是依真實之境。
說主即法身報身不分
乃是
身說也。
神則妙用難測。
通則自在無壅
光明藏
三義故。
一揀濫。
二破名。
顯理
何謂之揀濫。
一代時教中。
所說有如來藏。
有自性清淨藏
法身藏。
有法界藏。
恐濫彼故。
今謂此是大光明實
神通之藏。
何謂之破名。
佛恐後人不知法體
平等
平等中強生分別。
以謂十方諸佛如來
光明藏
大包天地
光明烜赫
無所不照
無所
包。
無所不攝。
無所不容
有如此之名相
若作如此
見解
作兩箇故。
破有執心
即相無相故。
大字
名相
無光字名相
無明名相
無藏名相也。
顯理
此一義妄盡覺明大開眼
一切處。
圓陀
陀。
淨躶躶。
赤洒洒
頭頭是。
物物全。
十方世界
融通
如大日輪昇空
天下洞明
所謂顯理
然如是。
更須親行一步始得話圓。
所以論云。
心性
不起
即是大智徧照也。
三昧梵語
此云正受
即唐梵雙舉
此即入定
正受者。
不受諸受故曰正
受。
正以揀邪義。
受以領納義。
若眼領納色。
領納
聲。
鼻香。
舌味。
身觸。
意法。
以至一切領納
喜樂
捨等者。
此名邪受。
唯是入定之時。
所緣境。
審正
思。
察眼不領納色。
乃至身意法。
以至一切時。
愛喜
樂捨等法。
然後不妨熾然見色。
熾然聞聲
至鼻舌身意熾然等。
所以賢首云。
空空絕迹
義天之星像燦然
湛湛亡言
豈礙教海之波瀾
浩瀚
只如上至十方諸佛。
下及六道眾生
皆有此
光明藏三昧正受
且如何得入。
但向十二時中。
諸妄攀緣顛倒分別之心。
智與理冥。
境與神
會。
便入得此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脫或不然
只知
門外走。
寧識在其中。】
一切如來。」
金剛經曰。
如來者。
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名如來。】
「光嚴住持。」
【光嚴者。
光明莊嚴也。
住者常住不住
持者受持
失。
西蜀復庵禪師曰。
一切者普該之言。
如來者。
有四
約法身者。
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也。
報身者。
過去脩因。
來成佛果也。
三約化身者。
乘如實道。
來成正覺也。
四約理智
如謂本覺
謂始覺。
本覺而有不覺
不覺而有始覺。
本始
不二
故曰如來
十方諸佛。
悟此真如之理。
故曰
如來
六道四生
迷此真如之理。
故曰如去。
不得
來。
如來者。
指化身也。
光嚴者。
重重交光。
照耀
炳著
妙相之上。
安住任持
永絕攀緣
不曾遺失
以序云具足圓覺住持
圓覺如來也。】
「是諸眾清淨覺地。」
【佛與眾生同一性
故諸佛光住持處。
眾生
淨覺心地
西蜀復庵禪師曰。
文明聖同。
文明凡同。
字乃指定之辭。
則不一之義。
眾生者。
以色受想
行識五蘊眾緣和合而生。
故曰眾生
又云有多生
死。
故曰眾生
清淨者。
煩惱障
所知障
不能
染。
不能變。
故曰清淨
覺是法。
地是喻。
此謂之法
雙舉
一切眾生
迷真失湛。
徇相執名。
妄見
生。
然妄體元空。
全是本覺
此之本覺體上
出生
一切河沙功德
喻如大地生一切物等。
問。
眾生
分上
何不住持耶。
答。
諸佛證此境故。
得稱住持
眾生不證此境。
但具佛性
不得住持二字
指其分上有此清淨本覺之地。
所以序云。
終日
覺而未嘗圓覺凡夫也。
首楞云。
終日行。
而不
自覺
枉入諸趣
禪家
謂之終日焚香
不知身是
道場
在周易。
謂之百姓日用而不知。
孟子
謂之
終身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老子
謂之不善
身之所保。
同意也。
法燈和尚云。
無根得活
離地兮不倒
日用尚不知。
更向何處討。】
身心寂滅
平等本際。」
【既證寂滅
凡體同。
方見本來真際
了無差等。】
圓滿十方。」
覺性圓滿
法界故。】
不二隨順。」
【雖順諸緣
覺性常一
西蜀復庵禪師曰。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
方者
身即所執之妄身。
心即所執之妄心
寂滅
畢竟空義
則不徧。
滿則具足
上文一切
來光嚴住持
又舉是諸眾清淨覺地
乃是立宗。
蓋此經以心境空寂
凡聖平等為宗。
忘情等佛觀
行速成為趣。
行人不知覺性本來平等
分別
之心。
以謂凡是凡。
聖是聖。
若如此解。
何時了悟
有心分別
一切皆邪。
無意攀緣
萬途自正。
又云
心異則千差競起
心乎。
法界坦然
此之執心
作諸佛。
能為眾生
能作天宮
能為地獄
是知著其
相。
凡聖霄壤之隔。
故不平等
若以性觀之。
凡聖染淨之相。
而諸法當體悉空寂
便見圓覺
本際之性。
本來平等
本來無欠少。
非唯四聖
高。
亦無六凡之下。
人人具足箇箇圓成
心佛及眾
生。
三無差別
所以道。
如缾巳滿更不再添。
佛佛
道齊。
法平等。
此之覺性在東全東。
西北方亦
如是
包於天地
充塞六虗
徧滿法界
六通四闢
大小精麤
無乎不在
此謂竺土大仙東西密相
付。
莊子齊物篇亦云。
其形若槁木
心若死灰
物忌智。
萬物一府
死生同狀。
又云。
自其異者視
之。
肝膽楚越也。
自其同者視之
萬物皆一也。
不二
隨順者。
則不乖。
順則相應
且說有二。
二是兩箇
不二一箇
即是凡夫生死
二乘涅槃
夫迷圓覺之體。
圓覺之用。
起惑造業
輪轉大苦
海中
方死方生。
方生方死。
頭出頭沒
無有解脫
時被妄法之所染著。
不能趣於涅槃
無量劫中。
在生此岸
所以望於二乘涅槃
彼岸為二。
其二
乘之人。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希求出離
如救頭
然。
如獐獨跳。
不顧後群
雖然得出生死
脫離三界
又一向灰身滅智
沈空滯寂
解脫坑。
涅槃城。
有其三義
一者狹劣
二者怖三界
三者缺大悲
解如是去。
不解如是來。
又被空之所留。
滯在空
裏。
凡夫生死
此雖為二。
二人過不及
皆不
處乎中道
唯吾佛大聖人。
無住處大涅槃
以大
悲故。
常在生死
不住涅槃
大智故。
不住
死。
常在涅槃
此岸不妨常在彼岸
彼岸不妨
常在此岸
此是佛之用處
謂之不二隨順
學者
說時。
即於十二時中。
妄想攀緣
念念無明
生死
本。
不是執凡。
便是執聖。
不是執真。
便是執妄。
不是
執有。
便是執無。
與他凡夫二乘一般
唯是一切
一切時。
不著凡聖真有無
然後在真全真
在妄
全妄。
打成一片
方合得他隨順不二。】
「於不二境
現諸淨土。」
【佛一性中。
名不二境
以無著無染之法。
接化眾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於者依也。
教家謂之境聲。
境上得此於字之聲。
二境者。
上文說中道隨
不二之境。
諸者隨類普應曰諸。
淨土者。
乃對穢
土之稱。
然此土有四
一法性土。
法身所居
受用
土。
於中又分為二。
一自受用土。
唯佛自見
二他受
用土。
地上菩薩見。
地前小乘不見
三變化土
六化所居
今經統唯二種
淨土穢土
佛說
此經之時。
地前大眾
佛化身居於娑婆世界
荊棘坑坎堆阜穢土之中。
圓覺經。
地上大眾
見佛他受用報身
居於瓊林玉樹寶殿金臺淨土
之中。
為其說圓覺經。
所聞法則一。
所見之人各
別。
豈非吾佛於中道二境中。
隨順普應乎。
注云
地前大眾
得佛加被
方見報身
不蒙加被不見
前所凡聖一體者。
此是從自受用土。
法性
土。
今此應諸菩薩現諸淨土者。
此即從法性土。
受用土。
故次文云與大菩薩等是也。
四明講師曰。
入於神通光明藏
至現諸淨土
者。
神者名天心
通者名慧性
大者法身德。
光者
般若德。
明者即解脫德。
此之三德
無量三諦
法。
祕密藏
一切善法曰藏。
三昧翻調直定。
受者即正心行處也。
三昧梵語
正受華言
華梵
雙舉
其實一切聖賢
皆用三昧正受
出入之門。
無分別智。
無相理。
故曰正心行處
光嚴者。
了因智慧也。
住持者。
緣因福德也。
一切如來
用緣了二因。
莊嚴有正因。
成佛也。
是諸眾生
者。
諸之一字
不一之辭。
一法界。
皆云眾生
佛亦
之無眾生
性淨之理。
故曰覺地
在佛曰果。
眾生曰因。
今將佛果對眾因地
並具圓覺妙明
之性。
無身心相
故曰寂滅
亦無差別相。
故曰平等
經中凡言十方
即是十法界也。
今言十界界界融
通。
入妙圓覺
故曰圓滿
一本覺真佛性
隨染
淨緣。
故曰不二隨順
於不二境
正明現土。
即穢為
淨。
娑婆穢為寂光淨
行法云。
釋迦牟尼名毗盧
遮那。
一切處。
其佛住處常寂光。
波羅蜜
攝成處。
波羅蜜安立處。
波羅蜜滅受想處。
波羅蜜不住身心相處
不見有無法相處。
十六觀經。
佛與韋提希夫人現諸淨土
或有國土
純是蓮華
或有國土如玻[王*]鏡。
或有國土自在
天宮
豈非即此靈山
便是報國無上報事。
不須
靈山突出寂照。
恐人狐疑
不免諄複曉之(以後開列
菩薩名位
註解詳說之)。】
「與大菩薩摩訶十萬人俱。
其名曰。」
梵語菩提薩埵
秦人好略。
略去提埵二字
只云菩
薩。
大道心成眾生
亦可云。
菩提翻道。
又翻覺。
此十萬眾。
皆隣真亞聖地住聖賢
或權或實。
或顯
或晦。
入寂光。
啟揚圓覺
此經不入二乘之手。
聲聞緣覺眾也。
最後流通
却列凡夫眾。
須彌山
王。
并吉槃荼。
火首金剛等。
以知同在靈山
凡聖
所見有異也。】
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久成正覺
龍種上尊王佛。
降尊就卑佐輔
牟尼
翻妙德。
又曰妙首。
昔因女人而發道心
昔為妙光菩薩
八王次第而成。
最後第八
子廼然燈佛。
彼時釋迦為儒童。
五莖蓮華
供養
然燈
布髮掩泥。
然燈與之授記曰。
將來於五
濁世為佛。
號釋迦牟尼
然燈往望妙光。
九代
師。
瞿曇玄孫也。】
普賢菩薩。」
【曲濟無遺曰普。
鄰極亞聖曰賢。
東方威德
佛國菩薩也。
靈山說法華經。
法會將終方至
白象王入我娑婆
法華經勸發品也。】
「普眼菩薩。」
徧觀為義。
觀法眾生
皆具入圓覺性。】
金剛藏菩薩。」
【金取銛利為義。
剛則剛健
般若之慧。
能斷眾惑
包覆因果善惡曰藏。】
彌勒菩薩。」
【翻慈氏姓也。
阿逸多字也。
為國王。
白象遊城
外。
象見野象
而欲性狂發
王幾失命
懲治調
象之人。
象人答曰。
其象本自可調。
為見野象欲心
發生
不然請王令調之象。
至王前燒紅鐵彈丸曰。
汝於王得罪
令吞鐵丸
令象開口吞之。
丸從後出
跪而伏調。
王見是事慈悲心。
故以姓號慈氏也。
王曰汝既能調
如何令之有失。
曰臣能調象身
能調象心。
其象心非臣之所能調
王曰世間孰有
調心者乎。
曰唯有佛善能調心
王往問佛。
佛曰
世間調心
各有方法
調象調牛馬若干諸類。
欲調
之無遏所欲。
其所好而漸調之。
禽畜烏鳶
蟻之屬。
皆可調之。
淨名云。
先以欲鈎牽
後令入佛
智。
其難調者。
世人心爾。
古云。
高可射。
深可釣。
有人咫尺間。
只尺人心可料
所以須菩提
淨心
此經示二十五定輪。
三種妙觀
正是調心
之術。
人心即用止止之。
止則息攀緣之心也。
即用觀觀之。
其昏即朗。
止觀明靜之法。
明靜
寂照。
即止寂也。
昏即觀照也。
以此為藥。
無明
病不遠而復也。】
清淨菩薩。」
澄心如月
虗巳若潭。
月晈潭清
神清慧朗。
斯之謂
歟。】
威德自在菩薩。」
圭峯云。
三藏成就
功用猛利
邪魔不能擾。
妄惑不
能侵故也。
今云人之動靜
莫過四威儀
行住坐臥
道在乎動靜之間。
此之聖流。
行如象王
威如師子
進退以禮。
折旋俯仰
威儀詳序。
模範後賢故。
不朽也。】
「辨音菩薩。」
【此菩薩善能辨別隨類圓音
故曰辨音。】
「淨諸業障菩薩。」
一切業障
盡依四相而生。
菩薩身口三業
珠玉無瑕疵。
泯絕諸惡
奉行眾善。】
普覺菩薩。」
自覺亦能覺他。
念起即覺。
是也覺。
非也覺。
覺是覺
非。
所以針艾隨身
膏肓之鬼自懼。】
圓覺菩薩。」
【理無不圓。
無不覺。
故曰圓覺。】
賢善菩薩等。」
【近聖曰賢。
順理曰善。
故曰賢善首。
一會法眾十方
人俱。
故曰等。】
「而為上首
與諸眷屬
皆入三昧
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西蜀復庵禪師曰。
上文皆處成就
此即眾成就
與者并也。
大者揀小義。
即指登地菩薩
菩薩
不全。
梵語全云菩提此云覺。
薩埵此云有情
謂此
人既能自覺
亦復覺他。
有情眾生但行二利之人。
可謂菩薩
摩訶大也
謂此有情大法
解大
義。
大心
趣大果。
大行
大道之人。
皆是指諸
菩薩也。
皆入三昧者。
謂佛既入大光明藏三昧
正受
而十二菩薩
與諸眷屬
亦皆入定
同止住釋
如來凡聖平等因果不二法性之會。
今將正宗
分中十一章問答
束之為二。
初一問答
信解
真正
成本起因十問答。
令依解脩行
隨根證入
也。
今先綸貫一經塗轍。
初一問答信解真正
起因者。
文殊表解
普賢表行。
夫欲運心脩行
先須信解真正
若不正。
所脩一切皆邪。
縱使
勤。
徒為勞苦也。
若是愚教始教終教。
多先且脩
行。
後方頓悟
若華嚴與此經儀式則不然。
先且頓
同佛解。
然後脩行
蓋先要了悟自心。
所以華嚴云。
若不了自心。
云何正道
由彼顛倒慧。
增長一切
惡。
是知有信須得解。
有解須得信。
何以知之。
華嚴
三聖觀云。
有信無解增長無明
有解無信增長
見。
信解圓通方為行本
如今有一般人
雖有信心
無正解。
乃是無主
既然是中無主
一被邪魔
道頑朋敗友相誘將去。
到底只染得外道知見
得一無明種子
又一般人有邪解悟
事事會得
却無信心
一向無因果。
增長邪見
是知信解
字。
車兩輪。
如鳥兩翼
不可闕。
今此第一文殊
章。
通為上中三根之人開解
第二普賢章。
通為
上中三根之人開行
第三普眼章。
文殊之解
普賢之行。
教示上根之人。
運心二空觀。
兼倣脩
法界觀
行人入觀方有疑念故。
有第四金剛藏一
起疑
既是有疑。
推究輪迴根本
故有第五
一章
既知輪迴根本
必須斷之。
既斷輪迴根本
方證圓覺
纔證入便自然有階差地位安排
第六清淨一章
安排地位從凡入聖
如是
經文中。
二空觀只了得上根之人。
其次更有一
中根之人。
雖聞佛說開悟巳竟。
只是根劣。
於二
空觀不能證入。
於是故有威德菩薩
中根之人。
請問三觀
雖蒙佛開示三觀行相
未知有幾種脩
習。
故有辨音菩薩請問
蒙佛開示二十五輪。
被二
十五種機。
行人既入三觀諸輪。
方犯著四相
故有
淨諸業障菩薩請問
斷除四相
除四相。
四病
亡。
故有普覺菩薩請問
令依師離作止任滅四病
四相既除。
四病巳去。
如是一類中根之人。
一時
道。
更有一類下根之人。
根劣障重。
又於三觀諸輪。
不能證入。
於是故有圓覺菩薩請問
蒙佛開示
加行三期脩練。
被及下根
所謂一法巧被三根
也。
華嚴經科云。
舉果勸樂生信分。
此經科云。
一問答令信解真正成本起因
何故彼經就果上
發信
此經就解上發信耶。
答。
彼經以事事無礙
宗。
就事發信
此經以理為宗。
故就體上發信
不同也。
講師曰。
十二開士
唱導之師。
故曰上首
與諸
眷屬者。
十萬人俱是也。
後嘆德云
皆入三昧
光明藏也。
法界圓融
真如清淨
因人果人
一處
故曰同住平等法會。】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
大眾中。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
右繞三匝
長跪叉手
白佛言。
大悲世尊
願為此會
諸來法眾
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本起者。
佛從凡夫時。
最初起之心。
因地者。
佛之
初地
法行者。
佛之妙行。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乃伸請也。
於是者。
蓋指平
法會之處。
運前起後之辭。
梵語文殊
此云妙吉
祥。
從座而起者。
乃是從法座。
而起悲濟之用。
悲愍
眾生起教之故。
頂禮佛足者。
以至至尊之頂。
世尊至卑之足。
此敬之至。
右繞者。
表順佛法之理
不背。
三匝者。
歸依三寶三毒等。
長跪者。
表安
不易
叉手者。
人境交參
又從座而起至三匝
此表洗身業。
長跪叉手
表洗意業
白佛言巳下。
並表口業也。
一段文。
皆是結集綴緝也。
大悲
世尊
方是文殊讚佛也。
大以揀小為義。
慈能與樂。
悲能救苦
問。
何故不云大智大悲耶。
答。
文殊
問意。
末代眾生
行利他之行。
不是自利
故贊云
大悲
且如小乘之人。
有智無悲。
大乘之人。
悲智
運。
唯佛全行利他之行。
得稱大悲
譬如有人落水
小乘之人。
見之便不肯救。
小乘人巳知無量
劫來。
輪轉生死海中。
大苦惱。
自一脫離三界
後。
更不敢再入
所以不救
菩薩人見之。
便先自
著脚。
然後救之。
自利利他也。
若佛見之。
即便
水。
令速出離安隱處。
故謂之大慧也。
世尊者。
上九號為世所尊
故曰世尊
願為此會諸來法眾
者。
願以希求樂欲為義。
法眾即十萬大眾也。
文殊
白佛者。
告佛慈悲方便宣說
當初未成佛時。
創初
根本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也。
大凡圓頓之教。
脩行
儀式
必先三重因地
何謂三重因地
一了悟覺
性。
二發菩提心。
三脩菩薩行。
謂先頓悟自巳分上
本有靈明廣大真實圓覺之性。
頓信本無無明
信本無生死
此謂之大悟覺性
然後方發菩提心。
梵語菩提此云覺。
了悟覺性
却於行住坐臥
俯仰
起居問訊
動容㗛語
一切處。
一切時。
常起
覺悟之心。
此之悟心
要得念念最初悟本
相應
所以本生和尚云。
只這動轉施為
還合得本來
主人公也無。
若也合得。
十二時中無虗棄底道理
若合不得
喫茶說話往往茶話會
若得契合
謂之發菩提心。
此心便是大智之心。
其次方脩菩
行者
謂於一切處。
念念慈。
念念悲。
利樂有情
群品
化成熟。
不捨攝受一切眾生
菩薩行。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
先是文殊了悟覺性
遂乃
南游一百十城。
參見五十三人善知識
凡見一善
知識
先自云。
我巳先發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
何等法。
何等行。
云何發心
又如起信論云。
了二
覺。
三心
五行
亦同今來經文
謂問我佛世尊
無量劫未曾成等正覺之時。
初根因地
如何發起一念脩習心地法門
如何行清離相
稱性法行
何故文殊始初發問
便問此事。
却為最
初發心脩行一著
最為要緊切。
宜子細尋得真
路。
然後方行
所謂見道脩道
不見復何脩。
若還
不辨邪正
忽被朋友引去
薰得邪見無明種子
眼光落地之時。
入地獄。
百劫千生無由解脫
人種瓜。
須是預先子細尋取好種
錯用苦種
之時。
是得瓜。
還成苦味
何以知之。
圭峯云。
夫欲
求果者。
必先觀於因。
若不真。
還是妄。
又楞嚴
云。
因地不直
果招迂曲
所以華嚴云。
不能了自心。
云何正道
由彼顛倒慧。
增長一切惡。
宗門中謂
打底
不遇作家
到老成骨董。
縱饒精進勤苦
一時錯了。
所謂不省這箇意。
脩行徒苦辛。
以此
之。
是知文殊大智
首先問佛最初發心脩行一著
開示利益後代眾生
小補哉。】
「及說菩薩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諸病者
諸幻也。】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大乘者不墮邪見。」
西蜀復庵禪師曰。
非唯世尊最初根本
心地稱性法行
更告佛說一切菩薩
大乘
悟心中。
清淨菩提之心。
大以揀小。
乘以運載
運載一切眾生
生死此岸
煩惱中流
涅槃
彼岸
不能變。
不能染。
煩惱障
所知障
清淨
遠離病者
謂著有著無。
妄見真。
分能
分所。
四相四病
但是離心之外皆是病也。
上初
一段文。
正是教示行人
了悟覺性
發心離病一
段文。
第二菩提心。
第三菩薩行。
即下普眼
章也。
意令能使末世求於大乘之人。
依此開悟
脩行
本始覺中。
墮落邪見
如何謂之邪見
本心之外。
妄見真。
皆是邪見
由唯此一事實。
餘二即非真。
倘乖清淨之心。
必墮偏邪之見也。
四明講師曰。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
至求大乘
不墮邪見一問
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此問觀法
故云法行增深觀)如來起因地有二種
一本因地
法華本門壽量。
如五百千萬億三千大千世界
微塵
一塵一劫
成佛來。
過於此。
非凡
所及也。
二迹因地
遠推自大通覆講
及遇
阿私捨身為牀座。
採薪汲水為求妙法
中間
然燈
五莖蓮華供養
布𩬊掩泥蒙記。
釋迦
牟尼
捨身求偈。
剜燈問法
飼虎代鴿。
如是足跡
尋。
今云本起因地。
是乃跡中因地
此等皆以慈脩
身。
穢濁之行。
故曰清淨法行者。
是深觀也。
法句
經云。
博學無厭
奉法不懈
精進持戒
心不放逸
是得自致泥洹
此非深觀忍力脩心。
安能解
黏去縛而成佛道。
得妙發揚
意在規凡入聖
也。
二問菩薩大乘中發清淨心。
遠離諸病。
菩薩
發心善財求見五十三善知識
皆云我巳先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常啼東請求
波羅蜜
賣身割肉供養曇無竭
聞法證無生忍
菩陀波崙打骨取髓以求般若
此等皆是菩薩
亡軀
遠離諸病。
行法中阿亦發三問
一問
如來滅後。
云何眾生菩薩心。
脩行何等經典
念思惟一實境界。
二問
云何不失無上菩提之心。
三問
云何復當不斷煩惱
不離五欲
得淨諸根
除諸罪。
父母所生清淨常眼。
不斷五欲
而能得見
諸障外事
三問略爾。
廣如彼文。
同是發清淨
遠離諸病三問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大乘者不
邪見
法華云。
此經佛在世時猶多怨嫉
況佛滅
後。
去聖逾遠
聖賢隱伏
附佛外道增熾
多學邪
空。
訶佛毀教。
不存土木毀滅緣生
不吉恣行
非法
婬怒盡是菩提
豈知一慢尊容長淪
道。
一輕聖典永墜邪林。
自墜見坑。
復引盲者
當此
之際。
能開正。
文殊不憤。
特啟激揚
末世
生。
箴此見病。
故設此問也。】
「作是語巳。
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
終而復始。」
五體者。
頭與四肢也。
三請者。
禮之至也。】
爾時世尊
告文師利菩薩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等乃能為菩薩
咨詢如來因地法行
及為末世
眾生大乘者。
得正住持不墮邪見
汝今諦聽
為汝說。
時文師利菩薩
奉教歡喜
及諸大乘
默然
而聽。」
西蜀復庵禪師曰。
乃展誠許聽也。
默然者。
潔巳虗心収視反聽
如渴思水。
如病思藥也。
此等
科段
下文例然。
更不重釋。】
善男子
無上法王。」
【佛之尊稱也。
佛悟最上乘法。
萬法之主。
更無在
其上者故也。】
「有大陀羅尼門
名為圓覺。」
陀羅尼門者。
藏經曰總持門也。
圓覺為大陀羅
門者
總攝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故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顯真宗本體也。
善則順理
男子剛斷為義。
此即指對告文菩薩
為善
剛斷男子也。
無上法王者
法以軌則為義。
無明
煩惱
一切不淨垢濁
當用無上真空軌則之法洗
去。
王者自在為義。
無上者。
世間之法莫能先之
故曰無上
例如鐵輪王之法。
但於一天下而得
自在
銅輪王之法。
但於二天下而得自在
銀輪
之法。
但於三天下而得自在
金輪王之法。
但於四
天下而得自在
以至梵王帝釋之法。
三界內而
自在
三界之外。
便不得自在
唯佛之法王
三界內。
三界以至剎剎塵塵無數世界而得
自在
故曰無上法王。
此即指佛也。
大之一字
乃絕
對待之大。
非揀小之大。
梵語陀羅尼
此云總持門。
出入無擁為義。
圓覺者。
眾生十二時中。
雖具
有此圓字。
只是不覺
何以知之。
序云。
終日圓覺
未甞圓覺凡夫也。
菩薩念念證此覺字又不圓
何以知之。
序云。
欲證圓覺未極圓覺菩薩也。
唯是菩佛聖人
有圓有覺。
以有圓故。
則德無不周。
以有覺故。
靈源不昧
何以知之。
序云。
具足圓覺
住持圓覺如來也。
然此圓覺
上至四聖
下及
六凡。
無有一眾不具
伹以凡夫塵經未出。
寶藏
猶埋。
既不自知
枉受貧苦
十方諸佛證此。
全得
其用。
故今但標無上法王有大圓覺也。
四明講師曰。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
名為圓覺
世之為王。
君臣朝會
統攝萬邦
光宅
下。
法王啟運
寂默以證真。
金輪而馭大千
耀玉
毫而制法界
涅槃云。
無上涅槃是。
眾生無上
者佛是。
陀羅尼者。
天台云。
三昧陀羅尼
相成
之法。
相成乃互具也。
法華云。
普現色身三昧
與陀
羅尼。
猶是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三昧者又名
三摩提。
翻正心行處。
亦云調直定。
無始以來
不端
得此三昧
故云正心行處
陀羅尼翻能持。
集聚種種善法持令不散不失
云遮持。
能遮一
切惡不善根令不起故。
又翻總持
若名若義。
行地
功德皆悉任持
號總持
三昧專論持善。
陀羅
尼兼遮惡義。
相應或不相應
二名義。
行法云。
心純是法與法相應。
又此陀羅尼三昧
唯佛菩薩
所行之法行
持此法門
成佛道。
所以不共二乘
也。
門者未必專取出入為義。
自凡脩因得入聖
以立門義
有云。
方便門解脫普門婆羅門等。
專一義。
今取遮惡持善。
如世兵甲之器。
外遮鎗刀。
內固名利
衣甲即今圓覺也。
其外惡持其內
善。
但此覺性
俱攝百界千如善惡性相故。
得遮六
凡之惡。
四聖之善。
究論善惡
全性善惡
所以不斷
佛若斷此之惡。
普現色身從何而立
當知圓融覺性
一切善。
一切惡。
心佛眾生
差別也。
名為圓覺者。
陀羅尼名為圓覺
圓覺
(亦可)為陀羅尼
但詮名有異。
其體本同
火名熱亦
名為燒
陀羅尼遮惡義。
圓者如珠走盤
無際故。
覺者乃相義。
十鏡環繞
中燃一燈
燈體交參
西莫辨。
須知圓覺百界千如為體。
緣生性具各
各自圓。
但迷之為無明
悟之為法性。
故云三千在
同名無明
三千果成咸稱常樂
三千無改。
無明
即明。
三千並常。
俱體俱用。
須知照用同時
眾生
無始無明業識。
圓照覺相。
以何遣迷。
以何破障。
裴相國云。
統眾德而大備
群昏獨照
故曰
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
真空妙性如如不動者是也
裴休亦曰。
不妄不變
故曰真如。】
菩提。」
【此翻覺也。
六祖曰。
前念著境即煩惱
後念離境
菩提
非覺而何。】
涅槃。」
【此翻寂滅。】
「及波羅蜜。」
【此云到彼岸
亦云事究竟。】
教授菩薩。」
【佛指教傳授菩薩故。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顯圓覺之德用也。
流出者。
覺性本無出入去來動靜
非有別法從圓覺中流
出於外。
但是依此圓覺之性。
顯發示現門功德。
無有窮盡
應用無有疲厭
名為流出。
一切者普該
之言。
正是總標。
清淨必竟空義
謂離煩惱障
所知障
不能變。
不能染。
諸有漏之法。
清淨
所以般若經。
始自色心終至無上菩提
八十餘科。
皆談清淨
此謂小乘怖空。
故曰清淨
二字又總下文真如涅槃波羅蜜
真如者。
真謂真
實。
顯非虗妄
謂如常。
表無變易
一真之理也。
此之真字
非是對偽之真。
如者似也。
若將此真字
頓在佛界
十方世界都似佛。
若將此真字
頓在
菩薩界。
十方世界都似菩薩
若將此真字
頓在
聲聞緣覺界。
十方世界都似聲聞緣覺
若將此
真字
頓在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脩羅界者。
則此真
字便以天人地獄餓鬼畜生脩羅等。
何也。
為此
理之上具二義故。
一者隨緣義。
二者不變
梵語
提此云覺。
乃是本覺及始覺。
此之覺上本無明
本無生死
梵語涅槃此云圓寂
覺性既圓。
無法
不寂。
又曰涅者不生。
槃者不滅。
不生不滅。
故曰
涅槃
菩提即果上之智。
涅槃即果上之理。
理即體。
即用
梵語波羅此云彼岸
蜜多云到
若要回
順此方俗
應云到彼岸
波羅蜜十種
何謂
之十。
一布施。
持戒
三忍辱。
精進
五禪定。
六智
慧。
七方便。
八願。
九力。
十智。
問。
十度其義如何
[車*發]巳施人曰施。
防非止惡曰戒。
堪受諸法逆順
懷曰忍。
鍊心於法為精。
精心務達為進。
虗心寂靜
為禪。
推求揀擇為慧。
方法便宜方便
希求樂欲
為願。
不可屈伏為力
如實決斷為智。
然吾佛聖人
始以六度對治六蔽
慳貪故說布施
毀禁
持戒
嗔恚故說忍辱。
懈怠故說精進
為散
亂故說禪定
愚癡說智慧。
若據華嚴經中。
六度十度
對治十地十種障。
亦只就六度中。
智慧一度中。
開出方便度願度力度智度
良由第
智度
根本智後得智故
開出後得智也。
吾佛聖人有大圓覺
中流一切清淨真如
菩提
清淨涅槃
清淨波羅蜜
真如菩提涅槃
屬果。
十度波羅蜜屬因。
因果不同
故云及字非唯
流出因。
亦及流出果。
教示付授
欲使後代佛法
脩行菩薩
斷障遣疑。
從因至果。
反妄歸真
菩薩
是所教之人。
上因果皆是能教之法也。
甞考諸經
所談。
門之一字有四
教理行果
何以知之。
如法
華經云。
佛教門出三界苦。
此是教門
楞嚴經云。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此是理門。
又云。
我今猶
旅泊之人。
忽蒙天王賜。
華屋雖獲大宅
要因
門入。
此屬行門
華嚴行願經云。
若欲成就此
德門者。
應脩十種廣大行願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
稱贊如來
此屬果門。
謂吾佛聖人一法門。
總持
教理行果四法
教示付授一切菩薩
所以佛性
和尚云。
包凡育聖。
攝巨含織。
為一總持
號大自在
四明講師云。
圓覺妙心。
具足十界百界千如三
千世間生佛依正色心染淨諸法。
故曰一切
以由
圓覺自性故。
遇染則情十界俱染。
在理則性
十界俱淨。
亦非研究然乃本來淨也。
今從淨
緣脩起不改不變
故曰清淨真如
菩提翻道。
涅言
不生。
槃言不滅。
大道無形
不生不滅。
波羅蜜翻到
彼岸
巳攝六度
一一度皆到彼岸
真如法身德也。
菩提般若德也。
涅槃解脫德也。
此之三德皆從圓
覺生。
故云流出。
菩薩以此軌則
故曰教授
眾生
性具此三德故。
一念能感佛證。
此故無謀而應神
通用
此故化化而窮父子
得此故天性相關
知之
可以脫生死度含靈
圓覺大略耳。】
一切如來起因地。
皆依圓照淨覺相。」
【皆依者皆因也。
圓照圓明寂照。
清淨一切
染。
相者無相之相。
傅大士曰。
有身非覺體無相
真形是也。】
「永斷無明
成佛道。」
西蜀復庵禪師曰。
一經安布有類。
華嚴先本
後末
只如華嚴經。
首先便云。
爾時世尊
菩提
師子座
一切法上。
成等正覺
智入三世
悉皆
等。
其身充滿一切世間
其音普順十方國土
普見
一切眾生
悉皆成佛
此之謂一口吞盡十方世界
更無凡聖
其間眾生
根劣障重。
當不得
放開
一線曲。
今時故。
說十信十行十回十地等覺
妙覺
正是漸該枝末
今經亦爾。
於此經文
一口吞盡十方世界
無人承。
當下遂便開解
開行
上根人說二空觀。
中根人說三觀諸輪。
為下根人說道加行
此是漸該枝末
皆依圓照
者。
此簡二乘菩薩徧局之照。
了得圓照
便是
佛。
佛是圓照者。
十二時中。
條絲不掛廓爾無依
念念常光現前
念念常在裏許
依倚圓照無間
斷。
所謂無緣境上起無緣智。
無緣智上起無
緣境。
鏡照像像非外緣
如珠發光
光還自然
見內外境山河大地
色空明暗所照之處。
莫不
盡是十方諸佛。
廣大無漏
無染清淨
妙覺之相。
方諸三世諸佛。
創始因地脩行
莫不依倚
圓照永斷無明而成正覺
所以肇論云。
內有獨
鑒之明。
外有萬法之實。
圓照是能照之用。
相是
所照之體。
問圓體上本無能所
今何却言覺相
是所。
圓照是能耶。
答。
伹以初悟之時似有能所
之後即無能所此正。
華嚴會上六十一卷
經中。
善財童子
初於福城東大塔廟前文殊
文殊遂指善財
南游歷一百一十城。
見五十三善
知識
㝡後莊嚴樓閣中。
參見彌勒
彌勒
教。
欲求文殊
不能得見其身。
時文殊遂
右手
過一百一十城摩善財頂。
此意與今經說
初分能所
悟後無能一同
初見文殊者表信
智。
再見文殊者表證智。
證智絕能所故。
所以不見
文殊
能所既絕。
十方世界只是自巳一顆明珠
大解法門
到此豈有無明不斷
豈有煩惱
除。
豈有佛道成就
如是則只用此一段經文巳。
答。
文殊前問。
了悟覺性
菩提心。
菩薩行。
三重
因地皆畢。
四明講師曰。
一切如來起因地。
皆依圓照
淨覺相者
三世十方故云一切
如實道。
來成
覺。
故曰如來
圓照者。
照之一字三觀也。
空觀
一切法
假觀立一切法
中觀妙一切法
三觀
三而體一也。
故云圓照
圓融圓妙
三只是一。
一即
是三。
三立俱立
破則俱破。
亦云始覺。
嚴云
奢摩他一切法也。
相者
真諦俗諦
三諦也。
三諦一體異名
全本覺而起。
謂之
思議境也。
此之境智。
境如砧。
智如槌。
砧槌鑪韛
發躍中間無明業識。
謂之淳朴
安能不變
無明
明。
煩惱菩提
苦道即法身
不得妙境智。
無明
不斷
佛道如何得成。
今人擔簦負笈隻笠腰包行。
無限山水
坐消數歲之春風
達磨到梁。
常以
四卷楞伽標準
故得十方諸佛三世如來
莫不
皆依圓照淨覺相。
知經不可偏廢也。
今恐
多有不曉。
境觀錯用身心
一生空過
再出境智為
入道之要莫嫌多事
然此境智。
人皆知之。
所解終
成。
二物相合
以不曉境智之體故也。
欲知境體。
須簡頑境及偏小妄心假立真如
此境安能與智
不二
今依馬鳴立境體者。
所謂本覺
其智體者所
謂始覺故。
起信論云。
所言覺義者。
心體離念
念相者。
虗空界。
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
即是如來
常住法身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此覺是性全性
脩名為始覺。
論云。
始覺者即同本覺
既云離念
有思議。
既等虗空無所不遍
豈有一時一塵一心
而非本覺及始覺耶。
是故得云三世十方生佛
正為所觀境
三世十方生佛依正為能觀智。
境智
名別其體不殊
是故能所二非二也。
此不思議
智一如來
皆依圓照淨覺相。
成於佛道
到此
不可不苦口也。
永斷無明成佛道者
無明因何
得斷。
圓照覺相也。
圓照三觀
覺相即三諦
真俗中道第一義也。
三觀空假中也。
向下二十
五定輪。
亦只三觀也。
如世藥方一切眾生種種
諸病。
眾生生死結根無明妄識非此為藥治之無
明安得永斷。
諸如來以如如智。
如如境。
境智
融融
妄識無迯避處。
只得為法性。
伹妄識只是
我見前一虗妄浮心也。
虗妄雖本是佛天然
之性。
爭奈逐迷如演若達多。
晨朝以鏡照面。
頭在
身上
放下了不見自頭。
一向問人討頭
佛云。
此人虗妄顛倒心狂。
其狂若歇。
歇即菩提
今此妄
心若歇則無達多之狂。
要破此迷始由觀力。
專假
因緣性欲為因
師教為緣。
因緣成觀。
達本三障
明業識即轉為明。
菩提燈。
若非感應因緣之力。
豈得無明永斷。
故知成佛全假因緣也。】
云何無明。」
眾生妄想
迷失明悟真覺之性。
故曰無明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乃欲推窮妄宰故。
一句
徵問
謂之連前起後之辭。
佛恐後代脩行之人。
說永斷無明
便謂實有無明可斷。
然此無明以癡
為體。
雖有本覺光明
無始照了故曰無明
却無字。
只此一明字。
便是靈靈不昧
了常知之
明。
一念不覺
面前不明
只是黑地裏走。
便是
明。
涅槃經云。
若與煩惱諸結俱者。
名為無明
一切善法俱者名之為明。
華嚴經云。
第一義諦
不了名無明
此之無明畢竟何處起。
當如起
論說
三細六麤。
從細至麤而起。
三細者。
業相
二轉相。
現相
六麤者。
智相
二相續相。
三計
字相
四執取相。
五起業相
六業繫苦相
謂纔於本
上一動心不覺謂之業相
纔有所見謂之轉
相。
境界現謂之現相
三細也。
分別心謂之智
相。
念念相續不斷謂之相續相。
上五相皆為法
執也。
分別中。
此是名。
此是利。
此是善。
此是惡。
是親。
此是疎。
此是青黃赤白等。
謂之計名字相
之則喜。
惡之則嗔。
所好處而生執著之心。
謂之
執取相。
此上二相我執也。
既執物為我相。
就五
蘊之上。
或嗔喜。
打罵
更相殺害
互為冤讎
種種惡。
謂之起業相
造惡業業果成就。
鏡照
像。
如影隨形
便被業縛。
隨業受報。
六道四生
苦海中。
無由解脫
謂之業繫苦相也。
今經從云何
無明下經文。
直至輪轉生死三細六麤一時
足。
良由一念不覺便是無明
此謂之獨頭無明
從空起。
如天或雲。
如鏡忽塵。
更不假觸境遇緣也。】
善男子
一切眾生
無始種種顛倒
猶如迷人
方易處。」
眾生自無始劫來。
妄為真正
迷路之人。
東西
南北不知定處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即按定其非也。
眾生者。
色受想行識五蘊
眾緣和合而生。
蘊者以積聚
義。
或稱陰者
蓋覆為義。
且色以質礙為義。
受以
領納為義。
想以収像為義。
行以遷流造作為義。
了別為義。
眾生除去了悟覺性之人。
餘一
時収在裏許。
無始者。
西天外道六師
一切法
皆從冥諦出。
以為有始。
楞嚴中。
吾佛聖人
對治
彼故說無始
顛倒者此從喻得名
即是向上
曰正。
向下曰倒。
此以喻說。
若以法說者。
心識狂亂
曰顛。
背覺合塵曰倒。
倒有所執。
顛但荒狂。
莊子
倒置之民。
種種非是一也。
通說則不過是
執我執法
故曰種種
若就今經。
則迷身迷心有四
對。
何謂四對
四大非我執為我
法身真我而不
信。
此是第一對。
其次四大如幻。
本無而見有。
法身
真實
本有而見無。
此是第二對。
其次緣念生滅
真心
真心了然而不自識
此是第三對。
其次緣念
如殊中黑色。
全空而執有。
真心如珠中明相。
實有
而見無。
此是第四對
第一第三對乃屬我執
第二
四對乃屬法執
四對不同
故曰種種
又人之
倒執其相非一。
楞嚴中。
謂執悟中迷號性顛倒
同其義。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者。
上文先舉法。
次是
舉喻。
四方者。
東西南北
易者。
轉也改也。
處者所
也。
上文徵起
云何眾生無明
此便按定非云
四生九類眾生只緣
自從無始曠大劫來。
與天
同生
日月並明。
與諸佛同體
萬象同源
以諸佛巳成正覺
眾生輪轉者。
由於十二時
中。
心識狂亂
徇小懷私
背義合塵。
離根失本
種種
取捨
種種攀緣
種種顛倒
一切一切處。
無過
是執我執法
如人入川原之中。
忽然迷失道路
東作西。
以南為北。
是時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殊不
知正迷之時。
方所只在舊處。
不曾移動也。
四明講師曰。
云何無明
善男子
一切眾生
從無
始來。
種種顛倒
一切眾生十法界。
無始來迷
真逐妄。
風火識動。
一念無明業識入父母胎。
父母遺棄為此色身
於此顛倒行事
如教中文
殊問淨名曰。
善不善以何為本。
以身為本。
又問。
孰為本。
曰欲貪為本。
曰欲貪孰為本。
虗妄分別
為本。
虗妄分別孰為本。
顛倒想為本。
顛倒
想孰為本。
無明為本。
無明孰為本。
無住
本。
文殊師利
無住本一切法
無住無明
明即法性
如冰與水。
即是冰。
氷水無二也。
四大
三毒為身心之病。
常情不覺
今佛反從無住
逆推
無住顛倒
顛倒虗妄分別
虗妄
生欲貪。
從欲貪生身。
造善惡。
生死本。
究其元
由。
無明為本。
永斷無明
無明破即轉為法性。
性即佛道也。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者。
喻上。
無始
來。
種種顛倒
東西南北本來定位
遊人自迷不識
定方。
遂認南為北。
東作西。
非方位之相。
易廼迷
者之惑。
過在迷人不在方位
一節經意
皆因妄
動其風火識馳我入胎。
攬其遺棄之時。
此時不識
本來面目
故生下文妄認。】
「妄認四大
自身相。」
地水火風假合
而成幻體。
眾生顛倒
認為自身
相。】
六塵緣影。
為自心相。」
【色聲香味觸法。
六種塵緣之影。
眾生顛倒認為
心實相。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即正釋其相也。
妄認者虗
妄執認。
四大地水火風
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
緣影即是六識
此是於六塵境上。
起能攀緣之妄
心。
非是直心
但是攬塵成體
如身中之影。
鏡中
之像。
如水上之泡。
脫體是空。
前文云。
種種顛倒
迷人四方易處。
此是按定四生六道一切眾生
不是了。
譬如世人捉得一人
巳定是賊。
當出
罪犯
今此經亦然
上文按定其罪。
尚未明過
行相
今云不合妄執地水火風百骸九竅不實
之法。
作自巳清淨無漏法身
不合妄執聲香
味觸法。
虗幻不實顛倒之境。
中間所起分別
緣。
不實妄心
作自巳廣大清淨無漏真心
只此便
四生六道一切眾生
迷行殊不知
殻漏子
過去
本覺上一不覺
迷真逐妄。
撞入父母
胞胎
是時便就天地中。
假借地水火風和合在此。
譬如世人欠債相似莫教
一旦主人索債之時。
一化而為臭腐。
再化而為塵垢
一指一爪一毛
一𩬊。
欲存不得
時方知。
平生念念保惜四大
錯用其心。
喚作見鑛不識金。
入鑛方知錯。
雖悔
之何益於事。
所以吾佛聖人
慈悲之故。
於此章經
首。
痛警末代一切眾生
然佛金口宣說
真語
實語
如語。
誑語
異語
可不信乎。
所以相云
嗚呼
後之學者
取信於佛。
無取信於人。
取信於本
法。
無取信於末習也。
四明講師曰。
妄認四大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
心相
文正生法二空境。
妄認四大
四大
各自起滅不同
業因緣故
名曰緣生
認之為身
火搏識入胎。
赤白滴水大也
生𩬊毛爪齒皮
地大也。
認此為身生我所相名色陰也。
領納
棄即受陰也。
內生樂名想陰也。
隨業造作名行
陰也。
識住其中名識陰也。
五陰亦名五蘊
至此
且論在胎受身
謂之生空境。
色受想行識眾共而
生。
故曰生空。
亦曰人空。
相者即境也。
認為身相
豈非生空境也。
以上未涉根塵識也。
六塵緣影。
方具根塵識三
根即六根
塵即六塵
識即六識也。
根塵識方涉外塵。
逆起五欲境界主。
此為法空
境。
六根六塵六識
三六十八。
十八界
謂之諸法
空相
云為心相
相即境也。
此是法空境相。
能覺此四大
五陰皆空。
根塵識三無我相。
可謂
四病出體。
小乘悟此成阿羅漢
大乘菩薩造境即
中破無明三德
成初住佛。
法華三周授記作佛。
即初住佛也。】
「譬彼病目空中及第二月。」
【妄認身相心相
譬如翳者妄見空華
揑目者妄見
兩月
四明講師曰。
譬彼病目空中華者。
無明為病
目。
全空作華故曰空華
若觀上四大五陰性空
寂。
一一皆是圓覺實性。
則無是身相
故曰生空觀
四大五陰不滅不破。
則水受輪迴
嚴云
見聞
幻翳
三界空華
觀成則身滅。
三界可出也。
及第
二月者。
法空觀。
只謂妄認六塵緣影。
為實身心
體。
眼緣
色影。
耳緣。
聲影
嗅香
甞味
覺觸。
乃至心緣。
法塵
此緣塵心皆是虗妄
如捏目人見第二月
月外之月。
廼真月之影為月非真月也。
難認
聽法之心為心。
咄叱為非心。
此乃法塵分別
是以楞嚴七處徵心八還辨見。
今認六塵緣影。
為自心相
如認第二月影為真月。
二影無差。
皆是
虗妄
若能了緣塵。
二月如來藏。
見圓覺性
是則
為法空觀也。
如前四大五陰六根六塵
其體皆
無明
業識虗妄病源
並是眼病。
雖分二空
如藥
治病但求虗妄病消
總歸一科
共釋病源
不出
無明病眼
空花二月也。】
善男子
空實無花。
病者妄執。」
【諸幻本空。
眾生認為有。
空華本無。
翳者妄執
為有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乃就喻釋也。
虗空真身
空華四大妄身。
第一月喻真心
第二月喻緣影。
妄心此喻如世間人心
疑生暗鬼。
眼病見空華
不知空本無華。
但是眼中病翳。
妄見有華。
古人
云。
一翳在眼。
千華亂空。
天唯一月本無第二
但因
揑目而見有之。
喻如一切眾生廣大清淨真身
中本無四大妄身。
真心中本無妄心
伹是因起
分別執心妄見有。
所以道真性本有。
眾生迷而
為無。
法本空。
眾生執而為實
若全其經者。
更加
一句
云天一月
揑者妄見也。】
「由妄執非唯惑。
虗空自性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
眾生妄執之故不唯迷惑
自巳虗空之性亦且
不知。
他之翳目實是空華生處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乃展倒見也。
由者因也。
故字出所以
妄執空中有華。
所以之故。
盖眼
無二
只見空中有華。
却失了廣大虗空之性。
唯惑此虗空自性
亦復迷彼實華生處者。
非者不
也。
唯者獨也。
不獨迷惑
虗空廣大之性又却迷
彼實華生處
要知
實華生處者。
只在眼翳上而生。
此喻說。
若法說之時。
妄執四大幻身
所以之故。
便失了廣大靈明真空之性。
不獨是失了自巳真
空之性。
又且不知四大幻身來處
要知
四大幻身
來處者。
只在一念不覺
無明妄心之上也。
然此一
經文之意。
法喻未全。
今分此段經文為二。
喻。
後補喻。
本喻中又二。
一空華喻顯。
二四大法合。
一空華喻顯者。
良由妄執空華
所以之故。
不獨
失了廣大虗空之性。
又且不知實華生處
未審
華自何而生。
只在眼翳上生。
何以知之。
豈不見道
眼病見空華
二四大法合者。
良由妄執四大幻身
所以之故。
不獨是失了自巳無漏無為清淨法身
又且不知四大幻身來處
未審四大為身自何而
來。
只在一念不覺
後補喻中又二。
一第二月喻顯。
二緣影法合。
一第二月喻顯者。
良由妄執二月
所以之故。
不獨失第一月
又且不知第二月生
處。
未審二月自何而生。
只在揑目上生。
何以
之。
豈不見道天唯一月揑者妄見
二緣影法合者。
良由妄執六塵緣影。
所以之故。
不獨是失了自巳
常住真心
又且不知六塵緣影來處
未審六塵
影自何而來
只在一念不覺執心上起。
如此方見
經文法喻俱全也。
四明講師曰。
善男子
空實無華
病者妄執
至實
生處
如人不識真金
認鍮為金。
不識瓜。
為瓜。
金鍮不辨
瓜瓠不分
不識真空
認華為空。
迷真起妄。
妄為真。
此猶眾生不知自巳是佛。
迷為眾生
種種業。
輪迴生死
若達無明業性本
空。
則無是生死輪迴
病者無明
只知無明業識。
不知是自巳真空
故以目見空華
若知華從
翳生。
則知空不生華翳。
不知翳目生華故。
以惑此
虗空自性
若知華從翳有。
則不迷實華生處
只緣
一著不到滿盤用心。】
「由此妄有。
輪轉生死
名無明。」
因此種種顛倒
遂妄有輪轉生死也。
本無輪轉生
死。
故曰妄有。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乃出其過患以結之也。
以摧碾為義。
良由因此妄執之故。
所以在三界。
輪迴生死海中。
頭出頭沒
變形易質。
改頭換面
人。
為鬼。
為畜。
為獸。
其間或眉橫。
或鼻直。
或傳翼。
戴角
或分牙。
布爪
或仰飛。
伏走
人間八苦
上五衰。
如汲井輪。
互為高下
種種摧碾。
百雜千碎。
至今主人公
不知下落處。
古云。
或受焰口針喉之
體。
經劫而飢火焚燒
或作披毛戴角之身。
觸目
綱羅縈絆
或墮無間獄
極苦
常處火輪
或生
脩羅中。
鬪爭常雨刀劒
或暫居人界。
剎那
八苦交煎。
或偶處天宮
倐忽五衰陷墜。
長沈三
障。
不出四魔
名無明
乃結歸妄原也。
四明講師曰。
四大五陰如來藏。
只緣自巳主
宰。
不守自性
妄生愛欲
四緣生為巳色身
因是
輪迴生死不息
今推妄因業起。
極其所起。
性體
無明
無明無體
體是法性
如永如水
無二也。
若不達性生死不了
飛蛾明燭
不能自止。
無明。】
善男子
無明者。
非實有體。」
無明因妄而起。
非實有體相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乃顯性本空先標定也。
因前云永斷無明成佛道。
恐謂真箇有無明可
斷。
不知無明本空。
以此遂告云。
只這無明脫體
虗妄
無明無實體。
皆是本來圓覺妙心。
故楞嚴
云。
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虗空大地
咸是精真妙明
中所現物。
四明講師曰。
無明無體
法性為體。
無明轉為
明。
清濁水濁為本有。
又推法性亦無自體。
以無
明為體。
氷以水為體。
水以氷為體。
各各自性
遇緣
成就也。
須知
悟了即無明為法性。
迷時即法性
無明
其名雖轉其體不轉也。
總是眾生一念
心若離念鐵床非苦。
變易非遷故。
吾佛圓明
之體。
即是眾生凡夫本具性德。
故云毗盧身土。
下凡一念
阿鼻依正。
同處極聖之自心。】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此諭眾生迷時。
深以無明為實
覺悟之後
方知
無明是幻。】
「如眾空華滅於虗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
生處故。」
無明之滅。
空華之滅。
不可指說
滅處者盖無明
本無生處故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喻釋也。
前說種種過患
皆歸無明
今又云無體道理難見。
言語路絕故。
約喻以釋。
教家以四夢判夢。
一曰無明熏習
二曰
舊識巡游
三曰四大偏增。
四曰善惡先兆
又如列
子曰。
神遇為夢。
形接為事
只如夜間陰氣盛。
則夢
涉水。
陽氣盛則夢涉火。
陰陽氣俱壯則夢生殺。
疾夢飛空
實疾夢溺水
飽則夢與。
飢則夢取。
種種
恐懼怕怖
如此之時。
恰似真有說無不得。
及至
一切皆無。
龍牙云。
在夢那知夢是虗。
覺來
夢中無。
迷時恰似夢中事。
悟後還同睡起夫。
永嘉云。
夢裏明明六趣
覺後空空大千
然一
眾生
但是時見有四大幻六塵緣影。
悟後
即無四大幻身六塵身緣影。
雖然如是正當
迷時
向他說無亦得也
問。
前說無明無實體。
如夢
中事
醒時了不可得
未審從何滅去。
答曰。
如眾空
華滅。
於空時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又問。
若無滅處
即當還在以何因
所以之故。
却言一時空無
曰。
此華當初本無生處故也。
四明講師曰。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
及至於醒了
無所得者。
須明無知二義
一體空義
二成事義
云夢時非無乃成事義也。
無明發善惡之事
成。
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此體空義也。
時尚記夢
中所作之事。
事事無實可見
體空者雖曰無明
無體
人人未免全夢作醒。
同醒作夢。
故云人人
道。
此身如夢何曾夢裏知身。
如眾空華滅於虗空
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
無生處故者。
此言真
同源
如眾空華妄也。
滅於虗空真也。
空本不曾
生華
今何用論滅。
言有滅者。
巳知是妄。
既知是妄
無生處。
妄動而生妄滅即滅。
本圓覺性誰生
滅。
眾生未滅。
妄見生滅
諸佛巳滅寂滅為樂。】
一切眾生
無生中。
妄見生滅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眾生妄見幻身有生滅相故。
佛說輪轉生死
名者非實有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斷疑也。
前就橫見說是
有。
此就實論故說本無。
不合無生真性之上
妄計。
橫見有生有死。
是故前文說名生死
所以
禪師云。
不遷境上虗受輪迴
無縛法中
繫縛
上文皆是頓信本無生死
頓信本無無明
文殊一章經文之意。
大分不出於此四段
四段
者。
標示真宗
二推究妄宰。
三釋成因地。
四結
問詞。
標示真宗者。
以頓宗之法。
先且就圓覺
上。
上至四聖下至六凡。
具有此之覺性
此之覺性
上無菩提可求
下無眾生可度。
中無萬行可脩。
佛與眾生
三無差別
然後方說迷真逐妄。
遂推
究妄宰之源。
返妄歸真
悟此圓覺之性。
其次釋成
因地者。
方答文殊請問
世尊昔日初起一念
何脩清淨心地法門之文。
答意既同故。
內結緤所
問之詞也。
四明講師曰。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自生迷
生為佛。
若不迷生即是佛。
若是即無輪迴
真隨妄佛即是生。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
如來因地圓覺者。
知是空華
即無輪轉。」
【初脩圓覺者。
生滅相如空華
生滅頓空即無
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既無輪轉身。
心亦空。
身心既空。
生死安寄。】
「非作故無。
本性無故。」
【非作為然後無。
性本清淨無故
西蜀復庵禪師曰。
顯示此即依真悟妄頓出生
死也。
圓覺者。
前所標即依真也。
知是空華者。
此悟妄也。
即無輪轉者。
無生死之法也。
亦無身
心受彼生死者。
無生死之人也。
此上皆頓出生
死。
前文請問如來起因地法如何脩證。
下方牒答云。
方諸佛。
初根發起一念因。
心地圓覺者。
莫不如上文宣說。
真悟妄頓出
生死
謂悟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諸法。
皆如
空華陽焰夢幻泡影
真實有。
便免得生死輪轉
何也。
丸丹一粒點鐵成金
至理一。
言轉凡成聖。
境界
非唯無生死之法。
抑亦無生死之人。
所以
疏云。
遺世界。
脫身心。
不計身故
身同虗空
計心故。
心同法界也。
作故無本無故者。
世尊
到此所謂一等為人須為徹。
又恐一切眾生疑情
以謂十方如來無量劫中。
入觀脩六度萬行
得無生死
凡夫不曾入觀脩行
如何便說得無
生死
故告之曰。
不是諸佛入觀造作
而後得無
生死
自是本性之上。
從本巳來。
無欠無餘。
無脩無
證。
無生無死
所以道莫將閑學解埋沒祖師心。
瓚云。
妙性及靈臺
何曾受薰鍊。
圭峯昔在遂州
灌家。
讀到此處。
忽然大悟
何以知之。
大鈔云。
讀到
一二紙。
忽然大悟
其一二紙正當此也。
四明講師曰。
善男子
如來因地本性無故者。
如來因地凡夫
入山採樵
遇弗沙佛。
火光
昧。
岩穴間。
一偈七晝七夜讚佛云。
天上天下
無如佛。
十方世界亦無比。
一切世間我盡見。
世間
無有如佛者。
因此精進功超彌勒九劫
今知之一
字。
上文圓照覺相也。
圓照即觀也。
覺相即境也。
以斯觀照斯境。
無明業不得不轉為明。
即此
空華無明作。
觀此無明空華相。
全性為華。
為性
亦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老死
亦無
老死盡。
苦集滅道
無智
亦無得。
證此境界
即無
輪轉也。
四大五陰皆空。
故曰亦無身也。
六塵
緣影亦空即無心也。
無身心。
受生死。
無生
死。
此生無作故無。
不作故無。
須知凡夫性德
真常本無生死五陰
既空不容主宰所住。
不住
生死
不住涅槃
不住聖。
不居凡。
當知。
此說
以性奪脩。
無作行。
生死涅槃猶如作夢故。
云非
作故
無本無故也。】
「彼知覺者。
猶如虗空。」
【覺上起知。
所覺亦妄。
如彼虗空了非佛性。】
「知虗空者。
空華相。」
【心執頑空
還歸色相。】
「亦不可無知覺性。」
不起斷滅之相。】
有無俱遣。
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有知無知
一無所著故。
有無俱遣。
淨覺隨順
覺性清淨立我相故。
隨順一切無所迷執
孔之絕四是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因上文知是空華一句
脩行之人錯會。
坐在有知有覺之中。
於此
展轉拂去其能執蹤迹
有四重。
一拂覺妄之智。
二又泯其能拂之心。
遮斷滅之見。
四總結離過。
依此四重拂迹。
過用心。
方是真正初根本因
地。
文云
知覺者。
猶如虗空
第一重也。
知虗
空者。
空華相。
第二重也。
不可無知覺性
第三重也。
有無俱遣。
此第四重也。
意謂彼知是
空華之人。
雖然知得地水火風四大虗幻之法。
皆當體即空。
大虗空中
都無有物。
雖然覺知
法皆無只這能知。
虗空之心。
不是真實
便與
不覺空華一般
由前不覺之心。
是於覺性上。
得一箇濃色空華。
覺知之智。
又是於覺性上。
得一箇淡色空華。
濃淡雖異。
空華即同。
謂之泰
山雖去微塵猶存。
又謂之前是凡
後念是聖。
念是病。
後念是藥。
病巳雖除藥豈存之。
樂天云。
悟病時須去病。
巳知空後莫依空。
如僧問趙州云。
沈沈絕照如何
州云。
墮坑落壍了也
晦堂云。
病若忘真藥盡。
洞然明白舊時人。
古云。
藥是病。
是藥。
到頭兩事俱拈却到此。
不可說是分上
一時無靈靈真覺性
若作此解。
何異外道斷見
然則十二時中。
畢竟如何用心
但將前不覺
四大之心。
并次知覺無之心。
一時拂去。
情盡
見除。
面前依然露堂堂。
活鱍鱍回避
不及道理
便是本來面目圓覺之性。
可以隨順背逆
可以
保護遺失
可以承當蹉過
如是興運心行
扣寂課虗。
合掌低頭聚沙畫地
莫不皆以成佛道。
如斯脩習豈非正因
所以山主云。
是柱不見柱。
非柱不見柱。
是非巳去了。
是非裏薦取。
四明講師曰。
知覺者。
知者智也。
覺者照也。
智照亦云始覺。
全本覺起。
即是凡夫見前一念
無明業識。
三昧者。
以此為境。
以此為觀。
為生
住為滅。
又此妄覺別無有體。
無明為體。
無明
亦本無體。
故云猶如虗空
須知虗空者。
即始
覺也。
此始覺復覺虗空空華相。
此謂之智照
境。
復照智。
智照於境。
空華相。
境照於智。
曰猶
虗空
所以脩行者。
不可癈此境智。
若不用此
境智。
無始以來無明業識。
如何消殞
故云亦不
可說無知覺性也。
以此覺性從不覺而起。
全本覺起於脩覺有。
破惑之功是不可癈也。
業惑
若盡如湯消水。
能所俱亡。
有無雙遣
真如智獨
存。
良由脩圓覺者。
觀性德苦藥。
而興與拔以即理。
毒害為所消伏
脩性德三因名性德行
報應二身
名法身。
盖以性而泯於脩。
苦則拔無拔相。
毒則
消無消形。
行乃則脩無脩。
佛乃即證無證。
故得有
無俱遣。
方名淨覺隨順也。】
何以故。
虗空性故。
常不動故。」
【盖由性虗空
常不動念之故。】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無知見故。」
如來藏中。
淨覺性中也。
淨覺性中。
本無生滅相。
本不立知見故也。】
「如法界性。」
圓覺性體
如法界之廣。
故曰如法界性也。】
究竟圓滿
十方故。」
【眾德具足
無有邊際
西蜀復庵禪師曰。
徵起拂迹之所以
釋歸圓
實也。
謂以何義故
前妄認四大
此念是幻則可言
拂。
今彼知覺者。
此念是智與覺性相應
何故亦拂
云耶。
遂出所以云。
虗空性故。
常不動故。
虗空說不
動約寂說。
大凡佛書
故字在句末者。
乃是所以
今有二故字是也
譬如虗空之中。
山河大地
草木
叢林
種種之物。
有盛有衰。
有興有癈。
有生有死。
虗空之性寂然不動。
本無生滅
本無去來
心於
一心本無變易
本無動靜
非巳去。
未來
現在
所以道諸法從本來寂滅無所動。
嚴云
佛告阿
難。
觀世可作之法。
皆從變滅
然終不聞爛壞
虗空
此上虗空性故。
常不動故二句。
乃諸法不動
之義。
下文並是顯上亦復如是
如來藏者。
在纏謂
之如來藏。
出纏號大法身。
及在有情數中如來
藏。
無情數中法界性
理則一。
藏有隱覆義。
含攝義。
一切眾生
皆有此如來之性。
貪嗔
無明煩惱之所隱覆。
不能發現
雖然如是而此
中常含攝一切河沙功德
如來藏是總。
無起
滅故。
無知見故。
是別。
此是空如來藏。
法界性
圓滿
十方故。
此亦是別。
此是不空如來藏。
脫離一切煩惱
謂之空如來藏。
具過河沙思議
佛法
謂之不空如來藏。
且空如來藏。
即是離過。
如來藏。
即是具德。
如來即是因中之果。
謂因中之果。
因地便能含攝果地中一切
德。
如來是果藏。
眾生煩惱所覆曰藏。
為此
中有如來
故名如來藏。
此六釋之中當有財釋。
謂之有財釋。
恐相濫。
大凡作釋有濫方作釋。
無則
不必作。
此有財釋者。
恐謂藏便是如來
而藏不是
如來
為藏中有如來
故曰如來藏。
如櫃不是金緣
櫃中有金故曰金櫃
無起滅者。
此釋前妄認四大
自身相等文。
此是起能執迷心見。
有生有死。
知見者。
此釋前彼知覺猶如處空等文。
此是起
覺悟智達無生死。
謂見生死起時即云執情。
達生死滅時。
即云知覺
如來藏中。
時生死不
曾起。
此乃無迷悟時生不曾滅。
此乃無悟無迷
故。
無起滅無悟故無知見。
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
塵。
更無一法可當情。
法界性者此下乃不空如
來藏。
法界性如來藏。
其體則同。
其義則別。
別有
二意
有情數中如來藏。
無情數中法界
性。
究則初也。
竟則終也。
從初至終。
堅窮三際始終
常然
圓則周徧虗空
滿則眾德具足
意謂此不空
如來藏。
竪窮三際
橫徧十方
從本巳來自滿足
一切功德
所謂體有智慧光明義
徧照法界義。
真實識知義。
自性淨義
常樂淨義
清凉不變義。
具足如是過於恒河不離不斷思議佛法
無有
欠少。
更不須減舊添新
滅惑生智。
所以古德云。
諸人但先覓取一箇悟門
若悟之後
所有世間
工巧伎藝
書數筭計
文章道德
種種奇特之事。
時具足。
但令心得應真
神通相好不求自至。
更不
苦志勞形役心去學。
便與黃面老子
符合節。
以是離過具德。
合於本覺
將此為本脩行
得名
正因
四明講師曰。
此節經意
謂前有無俱遣。
淨覺
順明觀成相不動。
即今剎那之念。
而能盡未來
作三千化事。
此之剎那法界故有何窮盡。
故云
虗空性故。
微塵本含法界
芥子常納須彌
因果
融。
色心不二故曰不動。
藏者。
即或藏定藏。
因果藏。
佛性常住藏。
祕密藏
總取包含為義。
此言如來
性也。
藏性即第一義諦
不生不滅。
無去無來
通三
際亘十方
豈容有起有滅。
起滅者非如來藏。
四大五陰根塵識。
此則有起滅也。
若如來藏無生
死。
涅槃
無凡無聖。
非如非異。
非染非淨。
故諸佛
之所師。
眾生體性
經云法華經藏深固幽遠
知見無身心相
法界性者。
法界十界法六
四聖也。
大圓覺性十法界。
界界互融出生
盡。
自行淨穢亡泯無不空中
化他則帝網交羅
三千皆假。
故曰究竟圓滿
十方即數上十界也。】
是則為因地法行。
菩薩因此大乘中發清淨心。
末世眾生
依此脩行
不墮邪見。」
西蜀復庵禪師曰。
此結牒問詞。
初文諸問
了悟覺性
及發菩提心。
并為末代眾生
世尊到此
結答云。
如我上來所說
無明非實有體
知是
空華
即無輪轉
乃至有無俱遣。
如來藏無迷無悟。
只此便是發心
只此便是末代眾生脩行要路
除此之外餘。
皆落邪見
四明講師曰。
上文殊發此三問
世尊一一答
三問
以物來斯鏡像分明
其間被未曉者。
老婆
心切
重說偈言。】
爾時世尊
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無明
 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
 覺者如虗空
 平等動轉
 覺徧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眾生
 脩此免邪見
西蜀復庵禪師曰。
大凡有四種。
一曰數。
即西
域以三十二字為一偈
云華嚴十萬偈等。
二曰
諷頌。
即孤起不與長行相應者。
三曰應頌。
長行
相應故。
四曰集施。
以少言攝多義故。
今即第三
云秪夜。
云應頌。
長行故。
或為鈍根重說。
或為
後來之徒。
或為增明前說
今先以長行及偈諷相
望。
有五對。
謂長有偈無。
長廣偈略。
長離偈合。
長先
偈後。
長隱偈顯。
亦可反是言之。
只如此偈中云能
菩提一句
皆是長隱偈顯。
長行云發清淨
是也
其他以偈詞照長行
文義可見
後諸偈
中皆例此矣。
四明講師曰。
如來一代時教
大小乘有九部
十二部。
此經具有之。
即此長行
為之散華一部
說偈。
為之貫華一部
佛世時人以華來供佛前。
風飄去。
後以線貫之。
故曰貫華也。】
【唐圭峯定慧禪師宗密頌文菩薩章曰。
妙德初徵本起因
 曾知離病可脩真
 陀羅尼門法界
 大圓覺海涯津
 無明夢裏迷緣影
 翳眼花妄執
 忽然夢醒翳花滅
 何曾動著本來人」
文殊菩薩章終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