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说¶ (自动笺注)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卷之二十六
門人大奇大寧大忍大權
*說
**皈戒說
杖人一日晏坐一士過而問曰佛法陰翊王度
而後儒儒菩薩佛法前矛大師有是說乎
師曰此是唐宋間柳宗元張商英諸公之言衲特拈
出耳士云幸再一啟未聞何如杖人曰善哉能不
方外之言吾請入方內而論之三皈五戒出世
初壇也通此三皈五戒即巳陰翊玉度弘範聖經
何待詳言六度行與教外別傳之宗乎三皈五戒
孔門亦有但未標示與人中庸天命之謂性即皈
依佛率性之謂道即皈依法也修道之謂教即皈
依僧何以見得蓋佛者天然尊貴覺性靈明
不昧亙古常存即儒之至誠無息於穆不巳也法者
自然微妙之觀智而圓通無礙觸事常真即儒之
不見而彰不動而變也僧者是當堅密功行
純一無雜隨緣常淨即儒之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也
其修證得力處全在皈依二字是返巳還源要旨
戒慎恐懼自強時習真工候也天命佛性
本來現成無有增減但因人不悟歸天然之性智愚
不肖逞私情太過不及故違其先本來之命
而亂其後中正之道聖人起而救之表此率性
中正教戒豈容巳乎正以非佛性不能有法非法
道不能有教戒教戒不能法道非法道不能證
佛性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不能皈一即三非時時
慎獨無須臾離則不能皈三即一但後世之儒言慎
不肯如專受戒嚴切行持耳使儒者慎獨如佛
設戒時時禮拜敬誦時時省察皈依時時質正
時時羯磨過時懺悔受罰時時斷惡修善時
時求利生世間之儒即出世之僧矣一不殺生
仁也儒不能不殺非獨不殺且能放生且能救
眾生冤親平等詎肯含靈身命乎二不偷
盜義也儒守義則不偷佛非獨不偷且能普施且能
內外執吝而成解脫詎肯世間財物乎三不
邪淫禮也儒不能不淫佛且能絕欲且能化生死
愛根清淨詎肯自他心境乎四不妄語
也儒篤信則不妄佛信本來無妄而能弘法啟發
悟真實地詎肯欺聖凡之是非乎五不飲酒智也
不能盡不昏飲佛非獨不飲且能開顛倒之迷為
明達之慧詎肯癡狂毒藥是則五戒五常
也但因時因地立例有權實進而言之但起一念
妄心即是破壞自他法身慧命佛法僧儒者
慎此獨察此幾即是同此皈戒慎自巳之獨即所以
天地之獨慎萬物之獨而致中和成位育皆在此
皈戒中參悟佛祖之心宗亦在此一念獨中而貫徹
也使儒者果能以性道教之旨會三皈五常會五
戒而躬行倡化至誠熏感則足以使天下刀兵
慘殺賊寇劫盜無姦掠之淫亂無欺害之逆妄
無昏墮之醉迷況乎聰明聖智而達天德者悟
深密宗旨超生死出聖凡以不負立大本知化
無所倚哉士稽首皈命弟子今日乃知學佛
儒果能陰翊王度真信孔子前導敢不兢兢
奉持求進無上道乎。
**儒釋參同
士曰皈戒攝吾儒之旨誠開人天眼目也秖如堯舜
孔子心法可以佛法參證者乎師曰功莫大
立教莫大於明性情能明性情本有之動靜
不為邪妄所淆其御動靜之功全在存本有之誠正
閑其本無之妄邪則性情動靜自如身心之言
無悖其於家國天下桴鼓竿影堯舜之十六
字誰不噥噥千聖傳心乎亦惟佛法乃能深明
幽奧不至顢頇夫人不有本來心性而心莫不
本來動靜太極之有乾坤中道之有真俗也人
心即心之動機顯見昭著故惟危即俗諦道心
即心之靜機其隱微幽密故惟微即真諦動靜
機有天然動靜有當然而動靜有感觸薰習而動
靜有勉強執著動靜有妄慮激發動靜大約
喜怒哀樂邪正動靜也是聖學之功全在
精一二字佛教之功全在止觀二字觀自精也止自
一也喜怒哀樂之巳發或失之垢染故須惟精之止
以靜之則人心俗諦自化為道心而感應寂然
在厥中也道心之微為喜怒哀樂之未發或失之斷
滅故須惟一之觀以惺之則道心真諦自融其人
心而虛靈不昧常在厥中也惟聖功精一二止
互用則能慎獨以至性情中和而證太極之理
惟此精一不二為止觀雙融則能克巳合天人之
一貫惟此精一止觀不二是為允執厥中第一
義諦真俗二諦亦無時不中易之乾卦即道心
純粹精也易之坤卦人心直方大萬物
陰而抱陽人心居寂而由感八八卦爻皆不出人心
道心之危微一陰一陽變化也惟此執中之旨從
堯舜禹親相授以至於湯文武周承此心法而聖
日躋天命常在是皆能致力精一之道而不失
建中立極者也天生孔子集群聖之大成始終
一貫天人命曰時中大矣哉顏子博我以文此人
心惟危之能精也約我以禮此道心惟微之能一也
服膺勿失也即允執厥中也即曾子所唯之一貫
舉之忠恕也捨堯舜之厥中無夫子之一貫亦無
曾子忠恕顏子文禮亦無天地陰陽大易
乾坤佛教真俗雖然此惟世法出世法大人
能之世法所謂大人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
天時天且不違況於人乎天地之道無私故其顯仁
藏用萬物不與聖人同憂聖人與天地合
其德故有輔相裁成之功與百姓同其憂患全是
與字天地全能全是一裁見性中之密理
人心道心文禮忠恕不與天地人物相合則又
何處聖人憂患能成其神純功化之妙所謂
凶能生大業者亦惟聖人為能也至于未有天地
物之先此天地萬物根源何處生起于此有疑
安能不於出世大人大法別傳直指專門極深
旁通穿徹一回也耶以不生不死之攖寧磨應而不
藏之鏡則益見其天地萬物正因果之根源有自
且道如何是直探根源宗旨向下長付在來
日。
**子路行說
孔子子路弟子門庭日以高峻惡聲不入於
耳蓋子路為人果敢勇決狂者進取也唯恐所
不能行故勇于惟其喜於聞過則勇于改乃知
聞過則喜之心即是聞行則恐之心世人聞過不能
不喜則不能勇改過聞行不能恐不恐則不能
勇於必行也又況從上精一相傳橐籥皆從兢兢
業業中入不則意見嗜欲無忌憚矣此金剛
所以為上師乎子路之喜正所謂發而中節者也孰
升堂不入聖人之室哉且以何者為室。
**愛梅
予與李何老到旻昭丈室見居士方題元亮畫冊
袁石公有言人而無癖不惟志趣不佳語言亦無
味矣旻昭曰如陶靖節愛菊濂溪觀蓮是癖耶予曰
然昔予家侍御善公翁深愛梅嘗自歎曰安得如此
忍寒衝雪而獨開者乎無論凋落之際此賞其
奇凡風晨月夕相對原無間也或以金購之翁勃然
變色曰是欲以不義陷我耶此物雖微我敬之如良
友事之如嚴師巳三四十年于茲矣夫以見利奪志
世間更有尊貴之事亦可以奇貨居之乎如是
不特面目見天下花即一切草木負慚不可
見矣其人慚謝而退又一日彼偶得一怪石奇盆持
之而進曰我前見愛敬無比惜其磁盆甚陋
我將以易而配之翁復蹙額曰冤哉君益過矣此盆
雖陋與此相與巳久如結髮之義貧賤之交亦可
以極富貴者奪之乎旻昭憮然曰此聖賢格言千古
春秋天地綱紀不是過也于此足見柘浦張氏
淵源遠矣請述之為後世鑒
**浪公齋
浪杖人自視何有一法與人公齊居士相與靜對
乃以余有可以令人齋戒相通神明之密者遂立
說以會同志每閱月朔望諸齋之外補其闕而訂
十月受戒之期此居士權巧施設以作漸摩之資為
助發之引歟其說簡易疏暢讀者惕然信然
受亦可謂毘耶居士以手斷大千掌上而過淨佛
國土含識不可思議而入解脫法門也適說成龍
伯潛岑二居士過訪一見而契且快讚其說謂此一
不惟可以淑人心關世教苟能推而廣之何法不
於此會通耶即屬一語以作群公之倡予曰三公
既巳倡矣余復何贅哉雖然予忍不應命而求質於
諸君子耶因試言之易之八八莫非一誠然此一奇
一偶交錯成文而有吉凶悔吝則其幾惟於一動
巳矣夫人生既有此身世何日能無動哉是故聖人
啍啍知幾啍啍慎獨以故發皆中節一言一行
可為天下法亦觀察一動機耳以此齋戒洗心密藏
通神明類萬物渺莽開閉之權在復之初履霜
之戒在姤之初存去於幾希之間潛龍勿用無所
不用其極矣曾用此勿用之潛否猶不信頓發一念
之善足為天下元長諸公果然過冬關而造淵
雷遇品物而懼躅豕各專一善之權而美利天下
御各正保合太和繼成仁智百姓之用有不能
巳者則予一浪之興誠有足以鼓舞振作毘盧
海之波濤天下高明詎無雲興瓶瀉而為之唱酬
者乎。
**田道人
建幢曰傳聞達大師末後獨得道人大奇特事
乎師曰此亦彼師弟現前遮念不思議自欺
昧滅之交感也如達大師門庭方盛之際海內名縉
紳奇衲子之如神明之如雷電之如父母
有疾之忌之不勝訕謗而致毒害者及乎大機
發橫事交生則向之敬畏稟奉者如星飛鳥散直
就得田道人不用命而終其如解脫之事耳嗚呼
人只知為一時之事巳也最初達大師何嘗屬意
道人而田道人亦何嘗預意於達大師此蓋機緣
湊合自不容巳而成就也又何可以時勢隱顯以定
竄伏前者皆非真知巳而能一時成事者即徹
真知巳哉如李卓老當聲勢豈在達大師之下
而卓老嘗自著述謂人最難是得死所人不死於真
知巳必死於不知巳後果流言一起身家不保以至
自刎或謂卓老剛愎自用以取之也予曰此卓老之
得天下名與得其死皆此剛也彼不惟得一死且得
兩死也值流言自刎死於不知巳也死獲馬侍御
父子獨能生死危難不變交情是死於真知巳又
成就一真知巳也誰謂卓老不得其死不死其願哉
雖然此亦盡卓老學識之分量古今人物豈易盡
得其定評哉如二人作鬥必有一強一弱母為此
能勝天下之強此弱能劣天下之弱使強者遇勝則
強反為弱使弱者遇劣則弱反為強況此中有大有
小有真有偽有時有勢有感有遇有慷慨捐生於知
巳不知巳者有從容就義於知巳不知巳者有素
操履智識適逢其會有素抱負精密不幸而誤
者此豈可一定而論其心行哉故凡古今事實如據
斷案但取現前一事理法如耳豈可以一
案而定其人一生真偽品地哉故大聖人直求諸
無惡於志可也況吾法門為法忘軀捨身捨命
事有非世間之不可測哉若田道人者亦現前之一
案然亦足以激發後世之不思議自欺不昧滅之
交感也子其勉之
**法門有事
解御日禪人從江南來因侍次問云諸方善知識
攻擊是非乃至設問難於語錄特為吹毛求疪出
所長必置人於不堪之地此豈佛祖心行乎甚
門人小子造言捏事遞相訕謗各自莊飾門庭
朝秦而暮楚或昨怨而今恩此又豈法門祥瑞
師笑曰此非子所知也諸知識攻擊彼各出手
眼密相激揚其中邪正相傾真偽相奪自不容巳而
成其機用正欲使天下衲僧刀山劍樹鑊湯爐炭
中絕其偷心不得躲根于情識知見自求出身活路
踏翻生死窠臼大慈大悲相為主伴交參正打傍
敲之妙旨也如大易變化不測謂神正以摩盪
錯為吉凶悔吝始能生其大業曹溪波浪相似
平民陸沉若不如是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孰能
為之簡擇至若門人小子此又何足怪乎蓋彼未
造其門庭堂奧之密自逞私臆妄為測度不免
讚歎成謗毀有毀謗而成讚歎有因毀謗感悟
有因讚歎發機此中激揚砥礪之妙原要開眼
自相委悉也況歷祖全提向上一著乃至顛倒
橫中施金剛鋒作獅子吼或撒金撒沙下毒下藥
一任惱殺天下賺殺天下疑殺天下踏殺天下此正
宗門鎔凡鑄聖之大爐鎚也若無諸方無知無門
小子孰為攻擊為讚毀孰為交錯變化哉日禮
拜云今日知和尚之為人矣。
李長庚可以大易之包決矣真士一切
鉗錘達者一切事為瘖聾總須消卻我見
**大嵒命名
桐山方子何人也天資傲岸才氣縱橫其父玉峽
公命名曰文字爾止不可過務求厥止此繫
賁之時義方子年少能文經營四方之志忽值
世變廢然自反於畝畝更名一耒明農謂專於耒
耜可明農及事農無田可耕無地可鋤則又放意
湖山隱於醫卜不可典要惟變所適於是乎聞浪
杖人之風而趨焉發難質疑窮極天人性命之理浹
恍然有感舉身投地曰吾師乎吾師乎舍此吾
誰與歸哉杖人亦蹴然喜引而置於吾法命名曰太
嵒宇居易於義云何孟子泰山嵒嵒氣象以能
私淑孔子知言養氣卒入於化故能駕七十子
土而得其傳且易之為言平也必得陰陽之乎乃可
通變美利天下吾宗所謂高峰頂立者必善
於深海底行也又況明悟之後轉位旋機之妙
豈不超超乎三墮而取向上之正命食哉方子其以
吾言思之則文耒之義皆可通矣。
**示賣燈心小生意
人偶一長者閒坐一少年來參禮杖人曰子是
何處人曰遠方做小生意人杖人顧長者曰公試驗
他是何等長者少年世間何者最遠何事
小而有生意可做耶子莫是天地未判巳前做造化
生生不息意者乎曰不是莫是盤古巳分之後
三皇五帝與人制作安身立命處世善終于幾
希中生意者乎曰不是曰子莫是纔捨異類之身
而得為人不忍孤負此生以求勝進欲學聖賢仙佛
做此一轉機之生意者乎曰不是曰子莫是世道
交喪有所進取皆是殺機必須做格致誠正而為
修齊治平生意者乎曰不是曰子莫是見世間功
富貴利欲恩愛種種多是殺法身慧命之業乃今
發心做學參禪明心見性自利利人之生
意者乎曰不是曰子莫是巳承善知識指點一切
語文道理知見玄妙皆是無明生死業識只求單
究此念未生前本來主人公一著以超聖凡迷悟
生意者乎曰不是曰子莫是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拈花及一千七百淆訛公案五家門庭堂奧
徹底發明得全大用使佛祖也沒奈我何之
生意者乎曰不是不是長者喪然曰老人伎窮倆盡
這個沒孔鎚不破請老和尚自巳驗過杖人曰教
你去驗他你卻先自納了許多敗闕何不教他自巳
實供少年曰弟子實不敢欺瞞只是個賣燈心
小生意長者笑曰豈不我所料底杖人曰你何
說是燈心長者正是正是乃顧少年曰你
只是做個懵懂燈心底人卻不知能點此燈心
之法也若不知能燈心之法雖賣此燈心與此油
物皆是死法安得謂是生意生意全在能以火種
子點著此燈心則此燈心本有光明當發現矣如
無此火種點發雖有天地造化之機佛祖聖賢
妙與輝天炤地之光耀古騰今之燄終自埋沒而不
發生也又何貴佛祖相傳秘密哉果能得此點
發之生意千聖不傳之心皆歸于千聖能傳之法
法外無心決非兩橛明矣嗟乎今日者世出世間
能做此小生意點發天地古今三教九流之心皆
得息殺機同做此生不息之意哉少年驀然
驚起乞和指示如何得真火種點發燈心
以自炤炤人杖人曰你禮拜少年便禮拜杖人乃
呵呵大笑而歸丈室長者少年相視莫逆于心各
踴躍歡喜而退。
**示提傀儡無可奈何
杖人又與長者閒坐復有一少年來參禮杖人曰子
何處人曰是無可奈何人杖人仍顧長者曰公再
驗此人看長者曰如今不似昨日先自漏逗也我問
子來何事曰昨見賣燈心人言古今無可奈何
只去見靈山和尚與那長者便有奈何因此
來求指示長者曰子試說為甚無可奈何少年曰我
自出胎來漸至長大但略知日用事求初出胎事
巳不知又安知在胎入胎與父母生前事此是頭
一箇無可奈何見人身日壯健日衰老眼漸昏耳
漸聾齒漸枯髮漸白神氣漸不精筋骨漸不支持
此又是個無可奈何忽而有疾寒熱傷感中風
邪痰或遇庸醫錯誤不論老少立刻會死此又是個
無可奈何夜來寢或思想放懷忽而作夢或吉凶
顛倒睡是我夢是我醒是我如何我便作主不得當
此尚有神魂即不繇我設使一口氣不來上天堂下
地獄餓鬼畜生不更業識迷輪去乎此又是末
後最無可奈何處世朝廷官府鄉黨宗族骨肉親
友之好惡勝衰與讀書科第宦途遭際逆順及農
工商藝之得失此又是個無可奈何天地災異
賊盜人事奇險冤親遘會鬼神變怪此又是個無
可奈何設知百年終盡不忍靈心同歸昧滅決志
出世性命事不知遇師友邪正與參學經律論
之適從及參究工夫機緣宗旨曲直當下
領略太過鹵莽承當此又是向上一個無可奈
外此不可枚舉統惟大慈救拔長者曰既如此
平生以何過活曰實不敢瞞是做提傀儡生意藉此
倩錢以度日長者笑曰我看你是個弄精魂漢原
來只知提那古今佛仙聖賢忠孝節義與奸僭亂賊
機巧變詐世代興廢存亡善惡禍福之事不知為
傀儡所提也傳記雖是假底提弄恰要逼真不以
我之精神則提弄不出古人精神不能激發
人之精神也你還知傳記未點鑼鼓未嚮提弄未出
時是個甚麼故事能提弄者又是誰正當鑼鼓巳嚮
曲調巳唱正當提弄時千變萬化又是個甚麼及乎
結局曲終聲沉戲罷人筵俱散後這個提弄底人又
作麼生正以你不知所以妄自入胎出胎此生
病死好惡是非所累若能向這沒奈何處嚗地碎撲
地折則世界人物生死迷悟無可奈你何你卻能
出死入生游戲凡聖奈得世界人物何矣少年大喜
弟子幸承開悟如今真能提弄古今凡人
以此親切痛快醒悟天下萬世人之親切痛快
倒地禮拜人纔拈杖欲打彼拍手呵呵而去長
者曰這棒我亦耳心喫也杖人亦大笑曰要打底
不打奈何
**揮鞭影僧寶
夫僧為無上寶者以其能住持佛法大寶也從佛口
從法化生得佛分為法王子續佛慧命天人
是故皈依眾中豈非出世間一無上之大
寶哉然今之所謂寶者須得其真乃可寶耳若出兩
大門之家何可寶也若剃一個俗頭之髮何可寶
也若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受用具足可寶也若
以國王大臣長者士禮供養可寶也若利在
不差民不擾飽不耕煖不織何可寶也若但圖名
可欽貌可敬可畏儀可像何可寶也若生有所托
死有所歸止要宮殿隨身供給到處可寶也若千
年常一旦眾僧止享百事現成諸緣備集何可寶
也又若謂慈門廣大可混異徒悲海弘深能容邪命
假僧儀而恣竊盜藉寺產以助貪淫至於結怨檀那
輕毀佛法退心道俗滅裂師僧何可寶也若倚附
謀為不軌坐成淵藪召集無羈拳拳邀惠乞憐
汲汲于賂知取辱至於鑽剌經懺折腰叩頭穿鑿
緣告肝訢膽何可寶也若纔為弟子作人不達
教乘不精戒律顢頇儱侗欺誰瞽聾相沿襲而子復
子亡羞惡孫復孫興寺開山沽名竊位初心
淨眼同生陷于迷坑何可寶若不師承不經
不明觀行不透機緣得少為足躐等稱高隨風
而與性成捨真參而無妙悟意鑽識解妄授訛傳
僧海之魔冤作法門之毒害可寶嗚呼末世
道喪風漓可寶真僧鮮見久矣安得菩薩再來
傑並起同大寶耀古騰今也哉然古之所以能自
寶者從初一念發猛烈心求真出家欲了生死跳恩
愛網煩惱河斯可寶棄世間榮捨身外寶頓忘
口體迥脫塵緣五欲都灰一心念道可寶捐軀
為法遍訪明師決擇疑情奮力倒斷奴僕行歷
難而不辭勞被堅固鎧葆一真而不受玷斯可寶
捨巳從人深參勝友警悟鞭滯洗幾陶微曲門堂
終身常居學地窮骨髓願實證不事空言
可寶服膺至善刻意精操稟嚴命履薄持盈
挺毅肩而負重道遠結終場初步拓末局於始心
可寶明經旨趣定論權衡正眼目而鑒格人天
犍椎而降伏魔外作狂瀾砥柱斷岸浮梁
可寶嚴淨毘尼三乘正範堅持衣缽傳諸
佛之常標尊重羅提木叉化化不絕孝順摩醯首
梵網當當有因敬若大師生生恒依是學愛猶一子
念念不去其心制三世無違十方而無犯斯可
寶也深信唯心九蓮淨土全提本性六識
圓通一門超越莊嚴十方接引三昧成真解脫
四字專持人聽難思故復說誠讚歎我見是利不覺
吐舌宣揚感憶母而兩深契王於一念斯可寶
退步餐玄嚼藿藜而忘苦淡進身研道披縷褐而失
寒溫磨心鏡於痕垢除拂靈臺於是非不戒珠
瑩淨靜慮漩澓之波定海淵澄慧光渾圓
之境斯可寶千林撥草戴星月以扣華宗萬里
踐冰霜而慕梵印形骸煙霞之外輪性命
爐鞴之中親知是事吞棘未敢吾欺自肯方休撒
懸崖不從人得斯可寶橫擔楖栗直入嵯峨盤結
草菴目空雲漢三世無生可度拒四詔而絕意
為人黃獨香透九重不暇俗流拭涕戴青灰
聲聞二國未肯因世主下床斯可寶道圓德備
果熟香飄感而遂通迫而後動秉金剛寶華王座
正令妙密天寰截英雄伶俐命根五宗
傳之緒烹佛祖玄微骨髓三寶無上之尊斯可
寶也若能始終是學央定究竟斯成不惟末法
雞犀抑且將來龜鏡然則漫謂不逢鷲嶺見前
睹文佛以放光勿勞再會龍華當下獲慈尊而授記
增大明之佛日三世光輝運常轉之法輪十方通達
無上寶是眾中尊堪酬不報之恩以助無為之化
末法下凡不揣固陋敢述此作願僧自寶。
**不自棄
杖者一日室中與客激揚今古侍側門人
揮麈之暇乃整衣禮請小子願乞一言終身
人之警以不自棄惟師哀憐而加錫之杖者奇之曰
大哉小子乃能以成人之事問予耶予安能以一言
曲盡成人之道哉且以予生平所未能成而欲自棄
者詳與子言之使女得常誦予側并警覺予之所不
逮焉庶不負予為女師以女為予之資也居予語女
女欲成人而不自棄也則此生可為了生死人矣女
肯為了生死也則此生可為不自棄人矣且予與
女未能成人而妄欲自棄者何哉即予與女不務了
脫死秪欲自欺欺人自棄乎不務真參實悟誑
以未得謂得非自棄乎不務忘情絕識謬為刻妙雕
玄非自棄乎不務明宗透旨訛為接響承虛非自棄
乎不務親師習友僻為離群索居自棄乎不務行
百城局以一隅自大自棄乎不務入室通方
為單板獨拍自棄不能心眼圓明瞎為濁智流
轉非自棄不能出胸徒爾數他珍寶自棄
不能精金百煉為假死汞銀非自棄不能
後重甦寐與痴人說夢自棄不能竿頭進步
欲執守真常非自棄不能深透五家僭謂當代宗
匠非自棄不能通德備冒欲出世為人自棄
不能韜光斂彩怪欲顯異惑眾自棄不能
坐斷險欲將高就低非自棄不能大解脫愚
垂手入廛非自棄不能久安學地妄欲方丈
居非自棄不能大法自欽夸欲開山建寺非自棄
不能超凡越聖狂欲呵佛罵祖自棄不能
吸盡竊欲評唱古今自棄不能鑒衡一世
貶剝諸方自棄不能克巳復禮悖欲收拾
心非自棄不能至誠感格逆欲顛倒英雄自棄
不能心齋坐忘濫為呈身長老自棄不能
待沽欲求天下自棄不能功成不居
欲受人供養自棄不能含弘光大甘以得少
足。
自棄乎。
不能順致天年
枉為暴殄天。
自棄
乎。
不能貞介自守
賤為搖尾乞憐
自棄不能
力量
矯為大事荷擔自棄乎。
不能振綱立紀。
欲發人陰私
自棄乎。
不能藏污納垢
痛欲堅白
鳴。
自棄乎。
不能先天下。
屈欲捨巳徇人
自棄
乎。
不能象罔獲珠。
痴欲憐才惜器。
自棄乎。
不能
向上
盲為煅煉鉗鎚
自棄乎。
不能藏身遠害
冒難持危
自棄乎。
不能本色自高
巧為翰墨
世。
自棄乎。
不能相忘機術
托彼權勢張施
自棄
乎。
不能方寸自貴。
殉彼名勝山川
自棄乎。
不能
嚴妙行。
撥彼勤苦徒勞
自棄乎。
不能窮通經論
文字掃除
自棄乎。
不能大機大用
陷以死語死
法。
自棄乎。
不能慧命自權。
亂為傳授許可
自棄
乎。
不能忍難付囑
輕自透露鋒芒
自棄乎。
不能
源流
濫使天下僣竊。
自棄乎。
不能陰翊王化
自犯世典刑。
自棄乎。
不能斡旋風氣
反為奸邪
乘。
自棄乎。
不能見幾而作
忽其天人向從。
自棄
乎。
不能謹避嫌疑
或至觸傷尊諱。
自棄乎。
不能
大傳遠疾欲美振一時
自棄乎。
上略舉五十三
則。
皆予與女所未能而妄欲自棄者。
予與女自今而
後。
當書諸紳誦諸口。
銘諸心時時自警。
念念自規。
不致自棄此生
以成徹頭徹尾
融通廓大之了生死
人也。
子其識之。
毋自落大事小子咸喜咸懼。
共拜
受之良久曰。
行到三巴三峽處。
一度間猿一斷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