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双梅堂先生箧藏文集卷之二十五 (自动笺注)
雙梅堂先生藏文集卷之二十五
 書類
  
上朴相公喪次
卽辰向涼。
寅惟孝服感時懇惻
僕跡阻會葬
相喪俱闕如也。
行事
循古制耳。
今年春。
鄭相公處寘幕。
巡於三道
固如公之所知
顧未能出奇補益尺寸
頃者
聖澤渙施。
大爵戰功
猥以無功
超陞士大夫之列。
驚喜過望也。
僕爲郞吏
以不肖見斥于朝。
十年不調
一朝値此。
相公賜也。
賤才劣。
無繇啚報。
憐察
諸凡前狀已具。
此間當詣左右陳謝
未涯善保。
毋値哀毀
鄭相國書。
阻侍台座
自春而夏。
秋又晩矣。
切承動履多福
幸甚
得爲幕吏
辱知待最厚。
顧學劣才薄。
未能報效萬一。
況素以不肖。
見斥于朝。
淹䘏在外
十年于玆。
豈期載名功狀
得陞士大夫之列。
以開收用之路。
不勝感愧
古人云。
君相造命者也。
僕之命則懸于相公矣。
竊見四境之內恩威所及
倭奴遠遁
民安其業。
是孰使之然哉。
人皆歸功相公
吾知相公當歸功於上而不旬居也。
公之還也。
上旣寵秩之。
又命爲內相
朝夕咨詢
以廣視聽
上亦無
負於相公矣。
諸葛武侯先主遺詔
盡忠後主
天下世稱美之
千載今日
惟相公毋怠毋怠。
士爲知己者伸。
自不覺辭之誕也。
無以爲狂。
謹具。
時宜錄在別幅。
如有可採。
惟肯俯納
國家幸甚
竊惟兵船三十六隻。
船騎外三道新造兵船中大船三十隻。
一隻
法當百五十人
中孟船十隻一隻八十人哨馬船三十隻一隻五十人總計船。
四千三百人
以此攻敵。
何往不克
張皇兵威
足多者。
邇來請謁交行。
削名軍額者有之。
額存而代以尫弱者半焉。
亡命死者亦有之。
幸賴前年江州之役。
兇徒奔潰
意未敢當我耳。
假使賊尋知虛實
若有緩急
陸地之師難可率。
値我則數勝驕惰
未可期也。
相公長城言計
所謂下策是也
幕吏公命點兵
方其執薄唱名之時。
領船補闕
誣以平人
幕吏殊不知其然
黠吏弄法行于。
從古匪今。
非一副使判官之所能齊也。
謂宜分遣幕吏
擧分騎籍。
考其除代者實之
亡命死者補之
其或不如法者。
軍禁繩之。
以此歲率爲常。
軍令有所行。
而賊亦不敢窺釁矣。
伏惟採擇
幸甚
昔隋伐陳。
楊素大艦
名曰五牙
起樓五層。
高百餘尺。
八百人
次曰黃龍
置兵百人
自餘平乘舴艋
以次而小。
今謂之中大船者。
小於五牙
而中孟船者。
古之黃龍也。
平乘舴艋者。
今之哨馬船也。
用止通往來備薪木耳
濬之伐吳也。
作大連舫百二十步。
二千餘人
則固大於五牙矣。
國家氷戰之備。
自今伊始
未知便用的在何船也。
以爲用固在大船也。
楊素親率黃龍千艘
狼尾灘。
陳將戚欣敗走
及呂仲肅據荊門
遣卒千人
五牙四艘。
破賊十餘艦。
甲士二千餘人
此非明效也歟
江州之役。
衆寡不敵
而反勝之。
大船之功也。
相公所親見也。
且倭船大不及中孟船。
船小則騎兵亦少。
豈敢當吾中孟船哉。
孟子所謂小固不可以敵大。
寡固不可以敵衆。
是也
爲今之計。
莫若更備中孟船。
使不毀敗
以戒不虞
哨馬船則所備已足矣
國家方務於船楫
故敢伸管見云耳
如有可採。
萬一施行
國家幸甚
晉州兵馬使
某告。
仲夏毒熱
寅惟鈞履動止萬順。
去年秋。
江州幕府游於晉陽
一見歡如雅素
授館鄕學
禮待優厚
以僕不得志於時
人所共薄獨蒙相公之知。
自多也。
繼而阻亂
未敢承進。
因循以至今。
朝夕山斗是仰。
近聞相公處務煩劇之中。
崇重儒士
將以廣設學校
作成人材
斯乃祭遵投壺雅歌之義也。
僕雖不才
得爲老敎授
諸生一經
可展
所學。
身係佐幕
勢莫能遂。
未涯爲遠丈業。
珍重自愛
不宣
再拜
雙谿堂戲言書
恭惟尊體燕安爲崇。
頤養失宜
因致晦時之淫。
遂爲造物所困。
腫之何害。
痛則非便。
伏念某雖未能敬子之問焉。
豈敢仲由之禱爾。
昨因成生之往
馳問起居
逢孫子之來。
辱見酬答
書簡稠疊
辭意殷勤
兼餽包苴
不勝謝荷
惟一之誨。
老夫無能
爲不滑之譏。
吾子自道也。
前言戲耳。
不爲虐兮。
何足悵然
但資菀爾。
九州節度使
卽辰稍涼。
遠想動止多福
向者海寇侵擾邊鄙
虜掠人口
殆無虛歲
近來海道寧靜
絶無邊警
節下威惠並行
有以鎭服
焉能致此。
良用嘆嘉
其被虜人在治下者
悉委往儞尹銘發還
益以修好
幸甚
不腆土宜
具如別錄
切希照鑑
順序加愛。
處置使上宰樞所書
頓首百拜
達書于某位。
不敏
獲承指揮處置之命。
身獨而事劇。
力微而任重
顧才不足塞職
且事有所不便於己者。
故敢陳所懷
以聞左右
余自受命以來
夙夜不遑
專以軍事己任
各道兵
船。
已令分泊。
而其兵船之朽脆者修之
不給新造補之
當不過十一月告成矣。
騎軍官。
軍人糧餉
計亦周定矣
同時騎船三道都巡問使。
皆見遞代
獨留瘴海
悉有師老之嘆也。
如使越海討賊
京江兵船
氷凍下海爲得。
不爾則新舊兵船
分泊要衝
依舊防御
以爲可也。
海道副元帥子安
軍民庶務
悉能料理
人皆便之。
切惟使爲兼都巡問使委附焉。
庶幾責任有所分矣。
余以夏四月得疾。
至今六月矣。
且愈且篤。
不堪癢痛。
雖以雜藥理之而無效也。
許還京師理病。
然後爲國展效萬一。
未爲晚也。
善指揮
俾遂所願
幸甚幸甚
秋涼
順序調保。
不宣
上河按部
夏氣向熱。
寅惟尊履動止淸勝
挈家避亂草溪。
賊退迺還。
已得所止
閣下賜也。
向者不鄙。
謂余令草牋賀。
時方倥傯未暇
獲辭旋卽起草呈上
後來思之。
無意謂。
赧然也。
然計已進獻
難以追改
以此左右耳。
玆者前副令崔君。
遣人詣營下狀
非不知務停當法禁訟。
但以逢人辱己。
倂奪其有。
未能含涊消遣也。
亦事在不當滯獄爾。
萬乞完備施行
未中安巡察
以膺殊擢
代藝文館政府
本館在前朝。
館銜皆非實職。
自大提學以下提學,直提學
率以他官帶之。
而已文科出身八人
分掌史翰之任
以次遷轉拜。
常參官無與焉。
是以
無體統之權。
無長久之計。
當官者僅修其職。
惟以詩酒自娛
當時待之之禮最優
館宇焉。
有土田焉。
奴婢焉。
使令焉。
其後士風靡然
散誕放達益甚
館宇頹廢不修
奴婢逃竄者不攷。
土田之公收。
使令之減額者。
皆不立白於朝。
以至寄托仰給闕如也。
伏惟國初
興文敎。
慮本館之曠職
始以三品以上爲實職。
且置直館二人爲祿官。
以爲文翰乏人
校書應奉司屬焉。
兼之辭命默纂之任
某等才薄。
不敢承當
修廢官之政。
則恐或因庶務之劇。
有所未擧也。
所願則不上項四件事耳。
近蒙官給酒食
爲賜多矣。
實錄而在廢宮。
史直而宿寒聽。
無公廨之田。
無服事之人。
豈可謂之衙門哉。
某等同道矣。
敢以口體之奉。
干黷左右者。
徒以國家勸士之道不宜如是也。
伏惟政府務存仁䘏
逐條施行
以輔盛朝右文之治
幸甚幸甚
某等皇恐再拜
與博多島書
下稍涼。
寅惟尊履震艮淸勝
向者海賊竊發
邊鄙
奪掠人口
殆無寧歲
幸賴閣下仁惠威武
制置得宜
不敢復肆。
良用爲喜。
閣下旣以存心
宜刷出人口之被虜者。
悉委往介尹銘發遣
益修隣好爲佳。
不腆土宜
具如別幅。
切希照鑑
順序自愛
與一岐島書
卽辰稍涼。
尊侯起居多福
向者海賊侵擾邊陲者。
邇來稍間
蓋緣閣下仁威並著。
有以制服莫敢肆也。
良用爲喜。
其被虜人在治下者
宜悉發遣
益以修好
不腆土宜
錄在別幅。
照鑑
順序自愛
主事朴厚生,待詔興德黜房請郞署書。
僕曾爲獻納中書
孰知主事待詔
雖爲故吏
尙有親情
今見興德若失水之魚。
厚生喪家之狗
予玆保無他也。
庶幾得其所哉
旣有積功
垂陰德。
雙梅堂先生藏文集卷之二十五
 跋類
  
嶺南圖後
嶺南一本
東自寧海
西至咸陽
相距六百六十里。
南北嶺海爲之限隔
其間里數。
五百七十里有奇
而大丘縣腹心也。
隴西公之鎭合浦也。
方有邊警
公欲周知土地廣輪
以決籌策
乃命老校撰圖以獻。
公揭圖▦璧幅員千里納之方▦▦▦▦▦定矣
偉歟。
公▦▦▦▦▦▦入
先收其圖書
始具知天
阨塞
戶口多少
以開漢祚
行本朝將興。
以此圖卜之。
金敦素卷後
公元563年
司玄金敦素病。
有詩幕府
賓客咸繼其韻。
余始得而觀之曰。
以余不侈文詞
能有以繼之哉。
賓客談笑之。
詭言曰。
子雖極意爲之。
必出吾輩下矣。
意蓋謂余縫掖者。
必能是也
觸罪三年
擯斥炎荒
中心憫亂。
重以瘴癘侵加
聵眊尤甚
雖欲游心文字
旋得旋忘。
江山不能助之。
古人所謂文窮而益工者。
吾未之信也。
今雖始履坦塗
如旣夢而覺。
旣醉而醒。
神氣未盡惺惺
獨處
收拾篋中空空如也
下出之語。
豈其辭詭而意實也歟
諸子責望之深。
不可不謝
卷中金敬之,李居中
蓋以文從余者也。
竹堂記後
貴介公子
風流瀏麗。
而少蕭洒出塵之想。
故惟奇花異木之愛。
淸寒者。
視之徒然
於人也惟側媚傾巧之徒是愛。
木訥淸介之士。
愛之汎然也。
吾知浮花浪蕊之與巧言令色
同一氣類也。
其悅於耳目者易。
感於中心者深。
愛之者衆。
豈獨風流瀏麗者而已也。
霜莖雪節
風枝雨葉
可愛者也。
直諒剛毅
礭乎不拔
君子之可尙也。
舍此而獨愛彼者。
世俗之所同也。
諾諾者與落落者難合。
君子當知所擇焉耳
方其衆芳爭姸
香霧霏微
可喜可玩。
而忽摧敗風雨者。
同一氣也。
戚寒高節
所以異於衆木也。
人之奔走勢利
阿意苟容
靡然順從者。
同一軌也。
高尙不羈
君子所以異於衆人也。
舍彼而獨愛此者
其所立卓。
所見高。
能有所守而不可誣者也。
惟某君以宗室民望
專制方面
位在冢宰之上。
閱人也多。
玩物也弘。
是愛。
種之庭除之間。
因扁其堂。
風朝月夕
對之嘯詠
怡然自足
富貴兩忘
於戲
是可尙已。
其所尙而攷其所存。
則公之所愛者
木訥淸介之壬。
側媚碩巧之徒。
無由獲承公之堂矣。
記曰。
疑人必於其倫。
余敢以君子所存
比之於
獻之於公如何
若曰
所尙末必所存
則非余之所敢知也。
堂之嘉致
諸公之詩盡之矣。
敢以贅辭其後
月堂記後
靖節詩云。
秋月明輝
冬嶺孤松
與月無時無可愛也。
而獨詩於秋冬者。
蓋有取焉耳
銀河玉露
天宇正淨。
皎皎其色。
雪虐風饕
歲暯增寒
蒼蒼其形。
傲然有後高節
洒落一點塵埃
所謂揚焉秀焉者在是。
靖節所愛。
能所名堂之義
也。
松月之在秋冬
二物也。
豈若堂之於畔。
月來而照之。
通天地於跬步
四時卽席也哉
春水夏雲
靖節之所詠也。
子能取舍其間
有以哉。
題軒銘後
爲文章。
以氣爲主
凡人處困者。
必志慊氣餒而文亦隨之。
今余訥軒之作。
畏罪疆善之外。
或少奮勵自振之意。
之者必謂余嘗坐言事
幾不自保。
內實好佞。
而姑托之以自售。
嗚呼豈知我者哉。
吾夫子嘗謂剛毅木訥近仁。
南容三復白珪
妻以兄子。
某之欲謹於言尙矣。
幸有攸感。
故名吾軒著吾銘。
明吾所存耳。
若夫足興
足容
明哲保身者。
大矣
不待名軒著銘。
有以自守矣。
題金久齡書後
浮屠之法。
東漢入中國。
奸凶彝倫
天下禍。
韓子闢之甚力。
程朱辨之極口
但其說近理亂眞
故雖高明
不免其所惑。
大學生久齡著書
極論其害。
反復致意
深至切。
至謂聖祖之興。
應天順人而致。
由道詵圖讖也。
發輝聖祖之德。
以祛三韓之惑。
吾道闢邪說。
深有補於世敎也。
其在大學也。
諸生皆務擧業
久齡獨不寓目
終日危坐
惟經是治。
諸生嘆美之。
僚友尹茂
曾爲學官
其如是。
以語余云。
題種蓮後
公元564年
南有沮洳
鑿而池之。
得數畝。
余旣治之。
無所種植
幾致蕪沒
明年
隣人有以數莖見餉者。
意欲使啖之也。
時春
年意已萌。
不忍食也。
遂種之池。
則其年旱。
葉八九而夫成花。
今年夏
著葉倍差而且花焉。
余惟天道栽培之理。
其審矣乎
夫物之顚覆
物之自取也。
天豈恩讎其間哉。
植物之根而苗而花而實。
亦天之序也。
康節遇物四端者。
以是歟。
侍中
公元1396年
平壤尹衙素隘湫。
而無觀覽之所。
洪武丙子
西原府院君李公樂天出尹是府。
明年春
起樓衙之小北果園中。
旣成
公試登之
春華掩翳
秋實陸離
重枝儲雪。
密葉敷陰。
雖無遐遠之眺。
如在磵壑之中。
景與意會
得公之素樂也。
公旣見代數年。
鐵城李公子野。
建文庚辰秋七月
巡問察理使兼尹至府。
視事未幾
以母疾告謁
辛巳三月復職
公退之暇。
陟降于玆。
樂李公之所樂。
所以名樓。
以爲公之德。
政在民心者旣久。
而公去此未久拜首相
誠宜扁以待中
俾民不忘公也。
作長四韻
揭于壁間。
以壽樓名於不朽
余之遊西都
適見之。
跋。
少微通鑑
公元1381年
辛酉春
今鷄林府尹朴公某。
江州兵馬使兼牧晉陽
戎務旣克修擧
在心史典。
求通鑑于典理判書河公崙。
得少一本
募工重刋。
時以軍國事殷
或有沮公意者。
不聽
安君景公,呂君充禋相繼按部
能有左右
事旣半。
公見代而歸。
通判江陵崔公云嗣與牧伯林公子安。
克纘厥功。
能事旣畢。
嗚呼
君子用心
東方人士咸受其賜。
豈不休哉。
豈不幸哉。
謹跋。
胡文定公語錄
諸葛武侯
天下士也。
胡文定公
尙論爲人
朱文公纂次言行
浦元帥隴西公
誦出之俾余書。
恐煩公。
故未敢以筆拙辭。
夫志同氣合者。
言必稱之。
孔子竊比老彭
孟子淸和夷惠
今公之志亦有在也。
不然
何誦其言讀其書如此其勤哉。
多見其如是。
故仍跋之。
新刋孝經跋
予嘗得南屈父之所蓄喪祭圖式
粗學其器服之名。
而究其制度之義。
以爲是書也圖以垂像
式以設條。
用便觀覽
其於愼終追遠之義。
吾俗鑑此足矣
試欲刋行。
得疑其篇首所著林氏孝經序獨
存而經闕焉
隣州白使君沽之出孝經亂帙與圖式一書也。
但其十三章以後逸。
族弟金公居斗適客焉。
見其書而還
歸其孝經十三章以後
三山所註也。
旣得孝經全書
然後事親始終具矣。
予之刋行。
無所竢矣。
嗚呼
一書錯出三家
復合爲一。
物下終離。
其理固然
學者有易而學焉。
孰知刋是書也。
如此爲難哉。
於是具其事之本末
竊附鼎新鋟梓之後云。
帝範跋
臣嘗得此書。
讀其文玩其辭。
飾躬闡政之道備載其中
可爲帝王規範也。
故寶畜之惟謹
時方明侍經幄
欲以求賢納諫之義。
去邪誡盈之方。
與夫施諸政事之道。
進講左右者久矣。
今除憲司
承乏言責
以爲使臣觸冒天威
抗疏極諫丹墀之下。
豈敢出放是書哉。
傳寫一通
粧潢以獻。
伏惟淸讌有暇。
幸垂睿覽
不勝幸甚
無任激切屛營之至。
跋。
判事日本行錄跋
風雅可以鬼神
詞章足以感人心。
然必有三百篇遺音
然後足以感人
而其感人也。
有自然之音響節蔟。
而又有和平憂思懽愉窮苦之異。
誠有
不可掩者矣。
雙谿先生少學詩。
溫柔敦厚爲心。
而得興觀群怨之義。
奉使日本也。
島寇方肆其虐。
而帆程萬里
波濤洶湧
鼉窟鮫室
阽危履險
一粟其身。
寸絲其命。
任其浮沈
惟以忠信自守泰然也。
至則六州牧奇器之。
屈節禮貌
又言於大相國
以導其接見
相國之待先生
猶於六州也。
先生於是極言鼠輩侵略邊境
我人物之狀。
使出義兵
殲盡兇醜
淸海道
復修兩國之好。
卽與信使同舟而歸。
先生日本二年
有感於心者。
可愛可愕可怪可嘆
一寓於詩。
旣成
以示其人。
無不嘆服
一日
若干來示余。
一見而得先生心也。
天風波興
困於澎湃
則想其憂思也。
容與江潭
點檢水物
則知其和平也。
至若郊勞禮送館待之優。
可以懽愉矣。
探虎穴
兵刃交接
勝負難期
可謂窮且苦矣。
四者之來。
隨感應之。
其中之所守。
夷險一節爾。
故其句律高古從容
蒼然其色。
琤然其聲。
獨追古作者爲儔。
至於感人而後已。
可謂盛矣。
夫學詩故能言
能言可以使四方
宜乎歌詩能動物也。
日本民與吾本國絶好者。
千有餘年。
今其獻捷修聘
先生始。
嗚呼
詩道有以感之也歟
雙梅堂先生藏文集卷之二十五
 碑銘
  
文簡公墓碑陰記
公元1401年
興安君來謂余曰。
吾兄弟與子爲同年友也。
而子之伯父與吾先人文簡公
俱出杏村門下
於虖
先君德業
而今也則亡矣。
旣以禮葬之。
請文於陽村權先生以誌之。
未下誌石
不幸水湧其地。
柳君得吉
遷葬於順興矣。
先君族出理歷官享壽
權公之文盡之矣。
若其遷葬之由。
改葬之日之地。
不宜再煩權公。
吾子一言碑陰也。
余曰。
固然
改葬
古也
碑陰記事古也
謹按春秋改葬之例。
故有闕則改之
山崩水湧改之
幽明無二理。
父子同一體。
化者未安庴。
其可莫之䘏乎。
此誠不得已之變也。
豈拘於畏忌
彼此丘瓏者比哉。
且或記其先友
或載其族譜
追錄逸事者。
率於碑陰
以後猶然
順興。
公姓所從出也。
別業猶在。
禮不忘其本。
樂樂其所自生。
則遷公之幽宮於斯
固宜矣。
安君者。
開國功臣
興寧景公
卽公之第三子也。
曰兄者。
密直提學景良
卽公之亞子也。
柳君者。
檢校參贊政府事厚。
卽公之甥也。
葬則順興治東坡
文丹之原。
其地也。
辛巳二月初八日丁酉
其日也。
江陽郡夫人李氏墓誌銘
許君繼道
余之深友也。
母沒。
廬于墓次
轉石擔土。
公元1365年
惟苦是甘。
一日往省之。
許君謂余曰。
子旣好我矣。
少由兄之子姻兄於子。
而子之從弟亦爲兄之甥矣。
且吾姊妹之夫綱若皓。
又皆得子矣。
吾之門。
不可謂不知。
子雖不遇
出身翰墨
備員郞署
文亦不可謂無矣。
母氏平日言行
有一二示後可無忝者。
爲我譔之
余則力辭曰。
事雖素知
而悉言之爲難
不遇時而言之。
見信於世爲尤難也。
況望其徵後乎。
旣歸數日。
許君列夫人言行始末以至
而其志益堅。
然後不敢辭也。
夫人李氏
陜州士族也。
曾王父諱南沖。
王父景芳
皆不仕。
父植。
仕至承奉,卽通禮門祇候。
祇候公娶中顯大夫內盈尹鄭氏犀女。
慶陵乙巳
夫人
德陵己未
令配卒奉翊大夫典理判書進賢提學上護軍迂軒許氏邕。
迂軒公倜儻敢言
而夫人能柔嘉貞淑於其側。
事有所過當者。
率以箴規
故公累歷臺諫
知無不言
而危不至敗。
反見收用
以令其終。
夫人之助也。
永陵某年。
公爲起居郞
補衮闕。
且力持用事者之告牒
因叢衆喙
幾不自保。
夫人謂公曰。
以公勁直
不離是曹。
何繇弭。
勸令自免
旣而讒寢。
旣罷。
遂家于丹溪縣
明陵乙酉
公除監察執義
被召如京。
將欲挈家以行。
夫人辭曰。
公今位在司憲
必忤於人。
其爾行遣當隨之。
家獨
公元1357年
自安乎。
不肯從行
公亦不強
其後公果坐言事
見收行省如夫人言。
旣而免官而來
相與偕老
玄陵丁酉五月
病篤
夫人與子女在側號哭
公指夫人諸子曰。
乃母足以保養汝輩
後事無憾焉。
言終而卒。
夫人孀居二十餘年。
母道諸孤
婚媾旣畢而錢貲不耗。
至是心西方
口誦世界之主之名。
仍以香佛飯爲事
凡創三寺
禪寺
公在時同重新也。
加恩,闌若,雲龍寺。
以先考妣兆域近。
爲福冥而作也。
然其施捨雲龍尤謹。
行年七十六。
洪武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卒。
卒第幾月。
明年之某月某日。
葬于丹溪縣之某丘。
卽位六年也。
夫人生男六人二人
長曰少由。
常大夫監察掌令直寶文閣
先亡。
七男四女
次曰光甫
無位先亡。
二男三女
次曰宗道
奉順大夫判司宰寺事。
夫人沒之明年某月卒。
次曰承孺。
左右衛保勝卽將
五男二女
出家
梵額寺住持大禪師恪經。
順寂
次曰繼道
通直卽鷄林府判官
一女
女適前奉善大夫典醫副正張綱
一女
次適▦奉常大夫三司副使李皓際。
子女各一。
無後
外孫男女二十五人
少由之子
別將昶。
亦少由孫。
少由外孫同正善財
亦爲曾孫之長。
群生六人俱幼。
銘曰。
女有士行
言簡意長。
君子是賴
子孫其昌。
然後福。
理顯穹蒼
鳴嗕夫人
也則亡。
誌南晃孝碑陰
萬頃縣令南晃爲其父典枝令永伸廬墓三年訖。
知郡事中訓大夫李胤立石旌異之。
晃父亦曾如是
碣石在玆。
孝有所傳云。
昌寧節婦尹氏
進士梁虎生妻尹氏
某官某之女也。
年二十三而寡。
判事允德改嫁
不克奪志
五十一而沒。
守節二紀
家門雍睦
國家嘉其節行
昌寧監務金閏德立石旌異之。
女適判事張明誼。
易收今爲陝州知事云。
雙梅堂先生藏文集卷之二十五
 疏類
  
誕日齋疏
仰惟諸佛之慈悲所施者博。
宜薦吾王之壽考俾熾而昌。
敢殫有加之誠。
用扣無私之境。
伏念臣等猥將孱質
端遇盛朝
親試七人
承恩白日
幸逢千載
得路靑雲
演誥鳳池
繩愆烏府
顧臣職旣皆過望
天恩也可忘。
適値誕晨。
恭陳梵采。
緣所締。
蓮鑑卽周。
伏願擁茨福之來崇。
永于多享。
蘿圖綿遠
終然允臧
云云
上王帝釋乞命齋疏
公元1380年
主宰多天。
幹運機之化。
降監下土
應司命之權。
苟切歸
可期扶佑。
伏念脫身重負
甘分閑居
反身不誠。
雖速自欺之責。
諸惡莫作。
無天厭之由。
適値新正
用祈永命
倘玆施作。
格彼感通
致令寡躬兼及德妃
旣安且寧。
消災異之變。
昌而熾
共享福壽之增。
上王爲大上王曁國王殿下祈福壽疏
聖行化於世界
濟衆生。
臣子施報君親
宜歸三寶
伏念顧乏寬洪之量。
曾辭艱大之投。
豈曰居寶之苟完
尙希爲善之最樂。
初發心之功德
從欲以成。
十廻向之莊嚴
能事旣畢。
適當法像圓就
敢陳妙供以處祈。
施作雖微。
感通卽邇。
首願大上殿下國王殿下禍災消滅
福壽增加
次願椒掖流芳
畹慼衍慶
時和歲稔
且兵息而民安
兼及寡躬。
亦與妃匹
庶無疾病
保康寧。
上三爲堂主釋迦五百聖衆設齋
用顯體微
卽現應機之鑑。
聲聞緣覺
廣施濟物之仁。
保康寧。
庶憑佛聖。
伏念崇王法。
刻塑尊容
紺目螺鬟
拈花示衆
雪眉霞衲。
想祝鉢以降龍。
是眞小子之願成。
可冀從心之所欲。
肆趨精舍
敢設妙供
施作雖微。
照詳伊邇
誕日疏代開國定社功臣
鑑淵燈。
方便應物
主恩山重
至誠而祝釐。
宜叩玄扃
用資純嘏
俱將庸陋
端遇聖明
開國定社之時。
無能爲也
策勳報功之寵。
烏敢當哉。
徒罄有加之心。
每祝無疆之算。
誕晨方届。
虔禱益深。
肆就精廬
陳勝采。
香熏妙供
法演眞宗
營締雖微。
感通卽邇。
福如川至
孚于休。
與天齊。
昌而熾
昭格殿年終還願疏代議政府
赫赫在上
天體物而不遺。
斷斷無他
至誠則必感。
素願旣就。
信牘當還。
伏念某等俱以庸材
濫居顯位
顧乏調梅之用。
自經營。
恐貽覆餗之譏。
不勝隕越
思難圖報
心切傾祈。
嘗憑保佑之私。
果獲休祥之應。
信於前者旣實
望於後者可期。
菲儀畢陳。
玄鑑卽照
伏願德齊日月之明。
百祿是總。
業膺地天泰。
萬福攸同。
光嚴寺行月犯歲祈禳消災道場
天出怪異
以警失道之由。
佛現威神
故說消災之呪。
稱揚苟切。
饒益可期。
言念幼沖
遭囏大。
縱承師保之訓。
不知所裁。
欲致黎庶之安。
未見其效。
怨讟以之旁達
譴告俄而遄加。
日官上封
星文示變。
不得于道。
仰怪大陰之行。
莫顯乎微。
驚犯歲星之次。
其所以。
豈徒然。
惟蒙哀於我佛。
免責於彼天。
玆叩玄扃
特張熏席。
冀著吉祥之妙。
許垂保佑之私。
令星度月
各得其所
人心天命咸與惟新
朴淵背流
水源鎭禳。
四天王道場疏。
佛鑑圓融
洞虛空而無碍
神威奮迅天地非難
誠敬苟勤。
靈庥卽邇。
爰有川源之出。
曾愆地脈之宜。
去秋來。
背注盈科之派。
雷犇電擊
無容閏德之資。
振古如玆。
至今爲梗。
水性之旣導。
人爲之敢施。
逝者如斯
智巧莫能疏鑿
予將安倣。
神力可以維持
肆就祗林。
式嚴淨範。
區區之願。
一一而詳。
致令橫決之流
變爲環混而向。
龍踏虎踞
國勢之盤安。
嬰慕犢從。
民心輻湊
金木相犯
大白晝現。
祈禳大佛道場疏。
佛是大慈。
苟有誠則格止。
祅不自作。
必由人以興焉。
仰惟神呪之最尊。
是乃法門妙用
顧予否德
承此丕謨。
施爲未合於時宜。
繼述多違先哲
力微持守
敎化陵夷
計拙保釐。
邦家之杌梩。
灼見民心之險。
逆知天譴之來。
果聞日御之言。
連謁星文之變。
木是東方之躍。
體象人君
金爲西極之精。
職專兵革
五緯存定位。
而干星何獨相▦。
竝日爭光
中宵之餘焰。
可畏也。
靡所措焉。
自反而誠。
雖慕景公之罪已。
罔知其吉。
每懲洪範咎徵
欲修禬祅之方。
盍借提撕之力。
肆趨蓮宇
特辦檀筵。
倘玆山仰之誠。
格彼洞知之鑑。
伏願璿璣克正
玉燭恒調。
乾淸
坤夷。
多方案堵
陽健陰順。
二氣協時
權簽書母氏小祥齋疏代永嘉府院君作
公元1379年
覺鑑應機
晉濟空花之相。
流年催矢。
俄回祥練之朞。
宜叩慈扃。
用修冥路
念言逝魄
寔余室人
共成偕老之期。
得年七秩
克承錫類之慶。
有子五人
蓋緣是命之不同
遽尒舍吾而先去。
去年今日相別
出生入死永嘆
顧何益於哀傷
惟可賴者焚誦
肆當齋夕。
敢設妙供
施作絲毫
感通水月
伏願捨邪歸正
登極樂之堂。
轉女成男。
悉獲菩提之果。
代朴氏薦義母
慈門扃鐍
至誠可以開通
業海波瀾
惟佛乃能濟度
宜承惠援。
用導冥游。
言念懿魂。
悉予繼母
執婦之道。
先君兮無怠。
鞠我以恩。
同己子而尤憐。
於玆托以餘生。
乃敢至于今日
未克致孝
遽使含哀
鳲鳩心平
于騫不至於失靷。
蜂蠆讒遠。
伯奇何虞拂衣
用心之如斯。
感德也彌切。
當齋晨之荐至
陳梵采以歸依
施作雖微。
感通伊邇
云云
煩惱得晉提。
果轉女成男。
生死涅槃
城舍凡就聖。
公元1370年
庚戌年秋國行藏經疏
曰經曰律曰論。
敎雖不同
利國利家利身。
誠則伊邇
演說之則禍災消滅
奉行之則福壽增加
必觀崇信
之如何。
何慮感通未必
眷惟不穀
御此群黎
旣承先祖之休。
每懷靡及
曾負聖人之學。
莅事惟煩。
斯民之有嚴。
知爲君之不易
然勢旣難於獲已。
事皆出於苟爲。
載戢干戈
僅得聊生之望。
方與土木
多違務本之時。
民言無嘉。
天意難保
良由皇極之未立。
乃致庶徵之多愆。
伊誰云憎。
是誠在我。
專心夙夜
求福春秋
聖境淵深
髣髴玉毫之相。
悟流雲集。
宣揚金口之聲。
倘此勝因
格于圓鑑
伏願二氣和叶
百穀用成
符瑞幷臻
値天升地降之貺。
邦家永靖
絶民夭物扎之災。
楊令薦叔母
法門無量
百千萬劫之難遭。
人生有涯
七十三年之不幸
固當信受
矧導冥遊。
伏念楊氏
允宜婦道
悉有士行
未亡人
計已迂於君子偕老
先祖祀。
世皆謂之天道無知
所與歸。
於焉獨處
前秋疾作
旣數月而考終
守信堂中
無夫婦子孫之遺愛
燒身臺上
烏鳶螻蟻之來侵。
猥居猶子之行。
以恩而視。
擢髮曷能報效
撫躬祗自感銘
一死一生
每罄哀誠。
三薰三沐
庶資冥福
肆集乘門勝侶
以揚貝葉眞宗
聖境得通
魂靈不昧
伏願悟多生幻化
解脫門。
曠劫塵勞
得者提種。
代安掌令薦娣金孝恭妻疏
子女同胞
永懷存亡之嘆。
像天濟物
晉現感應之通。
宜叩慈扃。
用修冥路
念予姊氏。
早喪良人
舅姑俱亡。
歸宗奉養
兄弟未據。
欲從子以經營
疾病彌留
家禍而繼逝。
當五七之齋夕。
敬迓二三之緇流
焚誦斯勤
感通卽邇。
伏願云云
菩提果。
登妙蓮花
淸淨觀智慧觀
一切證覺。
起滅相知見相。
萬劫消除
代人薦妻堂伯叔母疏
佛能度生。
有如乾元所以資始
人苟愛我
不必父母然後薦亡
敢罄丹悰。
冀蒙玄援。
念言逝魄
雖曰姻親
爰從合姓之初。
視予猶子
卽以元財之末。
分我一杯
圖報未繇。
銜哀遽爾
悵吾心兮曷已。
天命使然
齋但再回。
妙供載滿。
倘玆營締。
格彼感通
云云
轉女成男。
摩竭陁國。
換凡作聖。
給孤獨園
代尹草溪薦父疏
誠則動我佛能然。
惟從所影死也哀。
他人尙爾而況其親。
宜叩慈扃。
用修冥路
念言亡父。
始生衆兒。
伯氏趨庭
未嘗曠於定省
姊妹有室
亦克同於苦甘。
謂將顯立身之名。
余獨負遠遊之戒
拜辭席。
筮仕松都
從事江南
幾處白雲瞻望
分符嶺外
再回紅旆歸寧
玆承菽水懽心
每惜晚景
夫何天限
止是年。
念莫報昊天之恩。
惟可津梁之力。
式當
齋但。
敢蕆淨供。
營締雖微。
感通伊邇
云云
寶積境。
速登涅槃之山。
般若船。
坐渡華嚴之海
公山君夫人疏代壻朴密直
接引衆生
是諸佛之大願
歸依諸佛。
衆生至誠
欲導冥遊。
憑惠援。
伏念弟子嶽尊旣逝。
慈姑是依
季女心中
長我育我。
諸孫膝上
念玆在玆。
曾喪配而傷神
出家割愛
然病成而彌篤。
雖藥捄而難治
亂心煩。
不省平生之事。
舌乾口燥。
亦未聞臨歿之言。
靜言思之。
何嗟及矣。
行當齋夕。
設禮筵。
施作至微
感通伊邇
伏願妙安仙鴐。
打破無明之網。
一念晉觀。
超登上品之臺。
萬法具足
進土薦姑疏
感應道交。
佛現月潭之鑑。
幽明路異。
余懷風樹之悲
苟切歸
可蒙饒益
念言逝魄
生我耦人
承眷戀之恩。
愛鍾於季。
未報劬勞之養。
深憾于懷。
體氣之尙強。
致病根之繼作
何期九泉之別。
甫及五旬之餘。
一瓣名香。
達微誠於塵刹
兩條華燭
通惠炤於道場
仰惟火慈。
俯加曲察。
致令靈駕無生忍
有漏身。
云云
代人義父
偉諸佛之感通
如水中月
浮生變滅
同夢裏人。
宜叩慈扃。
用修冥路
伏念早孤無托。
繼父是依
同氣
相求
鷄栖鵝卵
視余猶子
蜂穴桑蟲
敎誨立身
媒娉成禮
被均愛之罔極
欲報之未能。
兄弟異居
幾煩鳩杖之頻過。
甲兵從事
卒曠蟻床之擧扶。
何期永訣之言。
適在遠遊之日。
哀傷何益。
焚誦爲切。
式遵薦七之儀。
謹嚴三之敬。
倘玆施作。
格彼圓融
伏願云云
叔母華嚴披覽上疏
華嚴經。
爲法殊勝之德。
聖人壽。
蓋出臣子迫切之情。
宜仗勝緣
用資玄庇。
是經也不離文字
直指筌蹄
十方濟之慈旣。
千佛相傳心印
七字才揭。
體相用之俱全
三本徧觀
去來今頓悟
伏願弟子信奉是經。
嘗打出於海印之板堂。
而函置于寶材之禪寺
雖因檀越之力。
請轉法輪
悉爲貧女之燈。
冀垂朗鑑
妙音雷吼
値多天之景從
矧當佛誕之晨。
宜設猊床之座。
香煙遍覆三千界
彼此皆然。
明月誰分上下池。
感通伊邇
首願▦▦楓宸衍慶
椒掖流芳
東宮玉裕之祥。
百僚蘭芳之臭。
次願先親覲九廊之院。
亡耦登上品之臺。
己身得壽考之寧。
女息無疾病之患。
餘波所洎。
苦類咸蘇
代成少尹薦舅疏
諸佛隨緣感應
無不從。
衆生逐妄迷眞
死而後已
宜投覺地
用利冥途
切以始成甥舅之親。
惟以婚姻
之故。
視余猶子也。
論才不才
他人父兮。
匪獨老吾老。
顧彼趨庭四子
皆未受室同居
常嗟世累之方深。
但喜外孫之先盛。
蟻床病篤
千藥萬方難憑
蝶枕夢成。
三魂七魄之俱逝。
不勝羊曇慟哭
蓋緣樂廣厚恩
爰及齋晨。
虔陳梵采。
倘玆悃愊
格彼圓明
伏願八德紅藕花間。
親瞻玉相
九品黃金座上。
快聽潮音
李令薦考疏
法界咸靈。
皆蒙佛子力被之力。
昊天罔極
難報父兮生我之恩。
宜叩慈扃。
用修冥路
念予四子
俱出二親
兄弟逢辰
相接跡而共登顯仕。
君王有命
不忘本以超拜閑曹
皆從京國宦遊
久曠高堂覲省
於玆敢陳乞狀。
始克得遂侍庭。
脫景
每嗟李密日短
故鄕泉石
僅免何蕃之歲歸。
疾病乘之。
儀容遠爾。
竟作終天之別。
徒增撲地之哀。
經六七之光陰
齋晨忽屆。
會天千之世界
兩晉治。
營締雖微。
感通伊邇
伏願成無上道
有漏身。
明鏡亦非臺。
圓自成之一性
蓮花不著水。
大解脫於九幽
寶幢重創法華三昧懺疏
述而不作
數間君之重新
德則難量。
七軸蓮經禮懺
敢憑勝采之饒益
用祝聖算之遐長
伏念弟子生旣得丈夫身。
心欲行菩薩道。
但因煩惱
汨沒
嗔癡。
若畜微財。
殷勤於施拾。
大山毗瑟之頂有。
一庵寶幢其名。
遺址雖存。
諸凡蓋闕
欄摧瓦解
風雨之所飄。
暮去朝來
日月幾許
於是與諸道侶
同出誓言
不憚經始之勞。
終見圓成之美。
輪奐棟梁依舊
粲爛丹雘惟新
玆就訖工
欲償曩願。
七遍法食
姑敞慶筵。
一代之宋師。
主盟禪席。
莊嚴寶刹
思議威音
給園忽移於斯
靈山何遠之有。
眞切所締。
妙應卽周。
伏願南面垂衣
億萬年之休美
宮監國
九五福之康寧
代李和寧薦亡舅疏
覺鑑圓融
水月機能感。
勞生奄忽
露之榮易晞。
言念岳尊。
呼余家客
猥以婚姻之故。
偏承惓戀之知。
從宦數年。
薄言歸止
致身晚境
欲以事之。
處亂之計窮。
管寧自免
侍奉之期雖曠。
安危之問不疏。
嘗求往省之資。
仍得點行之使。
出金海府。
俄然病勢之方萌。
纔渡黃山江。
奈何訃音繼至
若知捐世之斯速。
猶可廢公以且留。
事非出於有心
無聞永訣
懷歸之志。
盡是山哀浦思
待來之徒。
變作街啼巷哭
與言及此
泣血漣如
葬彼箕谷之南崖
薦于鷲峯之下寺。
庶憑勝采。
用助淸升。
區區此心。
了了他鑑。
伏願仙靈超生極樂國
與諸菩薩同遊
親覩無量光。
蒙彼如來受記
李惠薦父疏
諸佛若抱津之吏。
皆欲濟焉。
衆生是撲燈之蛾。
自求禍也。
宜投福地以洒冤魂
先考義及家傳
我躬恩偏鍾愛
孔鯉之再過。
從師遠遊
何蕃一歸
事親欲孝。
策名戎籍
隕命賊鋒
何期天地之恩兮。
竟委原隰之裒矣。
旣能死於國事
人雖曰忠。
未得終其天年
以爲感。
蓼莪之罔報。
哀梁木之遽摧。
庶仗聖慈
可伸哀懇
適齊晨之七迫。
設心旌以三薰
營締雖微。
照詳伊邇
云云
悉除熱惱
四大無常之身。
直至樂方
一切有爲之法。
雞林馬龍行五星疏
不可掩。
知諸佛之應機
天惟顯思
五星順軌
予小子
受此丕基
畏日監之威。
尙虧時乂之德。
發號施令
有乖下民之心。
明善誠身
肯協上天之鑑。
常慮聰明所敞。
或令躔度致差。
旣期聚井之祥。
又望聯珠之慶。
伻趨淨院
藏眞科。
伏冀昭明
加惠佑。
致令陰陽順序
無愆伏之災。
經緯成章竟。
飛流之變。
母岳行祝
仁君在上
固知正直之是宜。
小子無良
敢謂愷悌之所勞。
惟殫悃愊用黷神明
伏念某等充位朝堂
載名盟府
每承錫與之寵。
雖極感銘
顧乏調劑之材。
曷能
報效
曾憑玄鑑
果獲休祥
菲儀之特陳。
眇冥之再格。
伏願保蘿圖不拔
德與年豐磐石永寧
福如川至
代李大從薦母疏
崇信佛法
冀蒙加彼之恩。
獨無母憐。
曷勝生我之感。
宜投覺地
用薦冥裝。
言念精靈
是余聖善
身爲嫡嗣
首居兄弟之行。
仕宦遠遊
愧負甘旨之養。
欲歸桑梓
而侍庭闈
計終無成。
逢此不淑
暫違病寢。
未聞永訣之言。
重掩玄堂
乃是平生之別。
爰當齋夕。
設供雲。
施作雖微。
照詳甚邇。
伏願頃證菩提之果。
捨妄歸眞
登極樂之堂。
轉凡成聖。
恩門韓相國祝壽齋疏
菩薩慈悲之心。
必加顯應
師弟恩義之念。
但祝遐齡
苟篤歸依
可蒙饒益
伏念俱將頑質
濫黷精論。
七旬而尙強。
謂公未老。
三紀之旣逝。
存者無幾
謹集叢誠之保切。
敢投覺地而虔祈。
施作雖微。
感通卽邇。
伏願疾病痊愈
體氣康寧
求享富貴之榮。
更致煕期之福。
代安侍史薦姑疏
諸佛慈航
群迷共濟
浮生謬算
大夢之俄成。
宜仗眞如
用資饒益
念言逝魄
生我細君
爰自受室之初。
視余猶子
顧乏酧恩之效。
不愧于人。
何期五旬
之餘。
竟作九泉之別。
哀傷何益。
焚誦乃切。
肆就蓮坊。
設薰科而薦往。
倘孚懇。
朗鑑以爰供。
伏願云云
有漏身。
無生忍
潁覺甚深之道。
悉發菩提之心。
夫人薦婦疏
出生入死
凡夫未免輪回
感往應來。
惟諸佛乃能經度
歸依苟切。
饒益奚遲。
言念逝魂。
是予庶婦
成合卺之禮。
宜爾室家
每謹結縭之儀。
無違夫子
嗟余李隨父而行役
伊人對影而徘徊
但謂悉獲我心。
何期不幸短命
平生入夢
想知千里同心
他日還家
徒見孤墳四尺
感念存歿
泣涕漣如
是用女子善懷
敢憑佛氏廣利
倘玆施作。
格彼圓融
伏願入不二門
無上道
房星祈攘大佛道場
三辰失軌
天垂象以示人
萬化同源
隨機而攝世。
宜憑祕呪
用丐顯蒙。
伏念神王七代之孫。
繼▦太祖三韓之業。
常懷負荷之重。
戰兢自持
罔知時措之宜。
進退惟谷
蓋因政敎乖戾
乃召變怪侵加
夫何大陰之精。
却失周天之度。
又聞歲星熒惑之曜。
近犯大火天駟之躔。
胡爲其然
必有所以
欲修榱之擧。
盍資焚誦之功。
肆叩慈扃。
特張熏席。
冀現圓通之妙。
遄加保護之私。
伏願月度星疆更見合璧連珠之慶。
王章國祚方期寘盤定鼎之安。
李檢樞妻兄薦疏
公元1369年
兄弟旣翕
無二女之睽。
婚姻孔云。
卒之千金之嗣。
良人旣歿
緊我是依
遂患沈痾
俄成永別
山川悠遠
魂氣下土上天
雨露旣濡。
祥期周去年今日
宜殫有加之懇。
用弭無益之悲。
爰啓具文
敢陳妙供
云云
李判府事先考法華法席
公元1370年
諸佛傳宗之心印
具載大乘
嚴親愛子情鍾
可哀後日
誠宜披閱
用助起乘。
元朝高郵之征。
至正甲午之歲。
先君從役
萬里長驅
慈母在堂
九泉遠別
余方癡騃
不覺悲哀
稍長而先訓是承。
從宦相位乃踐。
中原奉使
塗經白骨之場。
數月還朝
身帶一杯之土。
右有束蒲以葬。
又聞刻木爲親。
雖是身同虛空焉。
在此心盡誠敬耳。
存著之義。
嘗聞於禮書
薦度之方。
宜從乎釋典
切以華藏是甚道理
蓮經爲最上法門。
旣得爲之印成
固合因以講說
琅函貝葉
眞宗妙旨之難窮。
象席雨花
妙用神機之難側。
雷音吼於法界
香穟遍於人天
營締區區
照詳了了
伏願除煩惱障
菩提心。
登妙蓮臺
亘聞正道
華嚴海。
永滌妄緣。
懿慶翁主疏代右政丞
水月澄明
感通之佛鑑。
空花變滅
迅速人生
若借提撕
可蒙饒益
念言逝魄
是我族姑。
自稱小童
英華前代
封翁主
徽號新朝
旣是兩朝碩人
且爲八旬壽母
克將柔德
以至考終
壽富俱全
雖在彼而無憾
恩義兼盡。
能使余以含哀
肆當齋夕之回。
特設妙供而薦。
倘玆施作。
格彼照詳。
伏願阿耨池中
親授如來受記
涅槃路上
與諸達者同游
星變祈禳消災道場
天出怪異
以警失道之由。
佛現威神
故說消災之呪。
稱揚苟切。
饒益可期。
念我䏚躬。
承玆丕緖
常懷負荷之重。
戰兢自持
未得時措之宜。
進退惟谷
況當新造之隙。
豈無古訓之違。
有日官之上封
星文之示變。
必有異也。
豈徒然。
爲之奈何
不知所以
惟蒙哀於我佛。
免責於彼天。
玆叩玄扃
特張熏席。
冀著吉祥之妙。
許垂保佑之私。
致令宿度星躔各得其所
人心天命咸與惟新
鄭政堂百齋疏代壻李承旨
佛鑑無私
必照由中之信。
喪紀有限
正當除外之期。
宜叩玄扃
用修冥路
言念逝魄
是予舅翁。
事不避難
馳使節於上國
命雖云短。
盡臣職於本朝
處死得宜
信命無憾
存老母。
室有遺孀
所見可哀
曷勝傷痛之志。
以思無益
惟知焚誦之功。
肆値齋晨。
恭陳梵采。
仰惟圓覺
曲賜證明。
致令拋有漏身。
入晉賢行之海
無生忍
慈氏極樂之堂。
金進士自貴薦父與弟疏
我感彼通。
大圓之鏡智。
歌來哭。
一瞬生涯
宜扣慈扃。
用修冥路
言念逝魄
寔我嚴君
不辭難。
旣爲朝聘之使。
當合義。
要及會同之期。
忠信一身
滄波萬頃
君命草莽
伊誰問諸水濱
浮瓜沈江
曹娥之能及。
銜石塡海
精衛不如
父子相離
兄弟不具
狀類喪家之狗
哀同失序之鴻。
佛慧難窮。
遍照大千世界
人生易失。
行當荐七之光陰
云云
前人薦父與弟懺經法席
冥遊邈矣。
劬勞撫養之親。
聖境昭然
稱揚禮拜之懇。
仰惟大覺
冀許證知。
念我嚴君
奄爲逝魄
死死朝聘之事。
無憾中心
此去去父母之邦
何指生於異域
王父尙在
二節而偕亡。
乃何彼蒼者天。
曾不予小子
招魂公館
道路間關
將收骨於瘴江。
煙波浩渺
旣見現在果報
當作未來因緣
依佛慈悲
至心禮念。
通三世。
懺有現成之文。
心貫十方
擬作超昇之福。
倘玆稱號功德
致彼度生之感通
云云
一味禪
十惡罪。
蘇摩國內
按須常遇文殊
覩史天中
彈指親聞於彌勒
薦辛行首疏代子
凡聖本同源。
至誠則格止。
死生雖有命。
何不淑也
如斯
欲導冥遊。
宜資惠援。
玆投覺帝所在
敢陳先父云亡
三島群兇
突馳馬而入境
六月初吉
挈家以涉河。
路未進前
賊來繼後
虛舟濟川之具。
流矢集容髮之間。
兄旣挽索以牽。
俄逢斷絶
余亦解衣而作。
徒費維擠。
固難救害於嚴君
亦與偕亡者有妹。
孰與縱仇而同國
祗自包羞以載天。
玉碎全生不安於死。
月來日往
親反以爲疏。
抱恨長吁
敢言遺體
身其餘幾。
已矣
夫諺曰禍不單行
斯言可信
經云佛不能救。
此理未詳
當齋但之再回。
香羞以普供。
歸依苟切。
饒益奚遲。
云云
般若船。
香水法海
蓮臺座。
摩竭之寶邦。
代禹判事薦亡百日齋疏
覺境慈悲之鑑。
無儻無徧。
浮生出沒之機。
有始有卒
憑惠援。
用薦冥裝。
伏念亡妻某氏。
始自幼年
來嬪寒族
家人之眞吉。
無父母之貽罹。
旣咸偕老之期。
信誓但但。
値云亡之嘆。
生死悠悠
自弔隻影鸞凰
獨撫單栖㹠犬
屬當百日
更罄一哀
營締雖微。
感通伊邇
伏願離六塗趣。
上品生。
阿耨池中
如來親見。
涅槃路上
達者同遊
辛摠郞五齋疏代夫人安氏
輪廻六道
苟能救者佛僧。
幻化百年
可哀夫婦
盍憑勝來。
用助淸昇。
云云
始爲室家之時。
遂成契闊
之約。
君子偕老
寧容反目嫌疑
妻道無成
但繫終身仰望
居常奉持象敎
心亦不涉俗流。
夜則坐參。
朝焉起諷。
往生淨土
脫落浮塵
鏡裏孤鸞
低徊顧影
在中鳴鳳
寂寞吞聲
安歸乎。
啜其泣矣
固悽悲之無益。
薦度之可期。
肆就蓮坊。
恭陳檀席。
倘玆營締。
格彼感通
云云
毗盧法身
華巖界。
彌勒祕記
般若船。
忠肅懿孝大王晨齋
玄鑑應機
普通無碍
前王歿世
懷允不忘。
矧當僊去之晨。
宜籍冥遊之福。
念余孤眇。
玆適囏危
貽厥孫謀
雖敢傳承國之統。
式是祖訓
常恐累在天之靈
匪但戰兢
仍兼思慕
日月之逝矣。
霜露之悽其。
肆就祗林。
陳勝采。
誠之所至
感必卽周。
伏願極樂園中
蒙彼如來授記
金剛樹下
與諸菩薩同遊
姜判密夫人鄭氏疏
死生分定
應同夢幻之觀。
夫婦情鍾
尙懷駒犢之愛。
仰憑三寶
俯罄一哀
伏念亡耦鄭氏。
稟賦柔嘉
節操貞淑
早結同心之約。
曾無反目之虞。
已見兒子之滿前。
斯亦足矣
況當父母之無恙。
其樂如何
偕老同歸
奄棄先逝
諸姑號哭
憐四親之悲傷
鏡裏孤鸞
離群而對影。
石中瑞鳳
徒得繇之和鳴
于嗟活兮。
至於此。
爰當齋但。
敢蕆熏筵。
施作雖微。
感通卽邇。
伏願證一切有爲之法。
極樂方。
四大無常之身。
逍遙果。
消災法席非時雷動
威德輪王
放光明之焰。
吉祥袒呪。
廓開祕密之門。
宜借加持
消變怪。
粤自承襲以後
念玆投囏之深。
政敎更張
蓋爲萬姓
議論騰佛。
悉叢一身
民怨諮。
天譴告。
至使雷霆之怒
遂爲施令之和。
虩虩同震卦之驚。
將恐將懼。
熚㷸若詩人之刺。
不令不寧
已然之跡如斯
將來之兆難測。
肆邀緇侶
敢設熏科。
致令六氣順時
三光循軌
穩保苞桑之業。
永除蔓草之虞。
童子忌日水陸齋
所觸皆形。
佛鑑是臺中之鏡。
暫生卽滅。
人生如水上之漚。
悉銜岡極之懷。
爰設無遮之會。
仰伸弘願
俯罄一哀
伏念童子年才五周
長未二尺
父罹大謗
左宦於南陬。
失所依。
托汝生於外祖
三年遇革。
千里生還
但喜侯門懽迎
敢拒牽衣問事
太伯東魯之隔。
如在眼前
子美羌村之歸。
不離膝上
燕安極矣。
疾病乘之。
童稚之無辜。
私門降戾
每弄指頭日月待見成人
乃何丱角春秋
奄爲異物
光陰迅駃
諱日荐臨
宛嬰慕之如新。
仙游之愈遠。
玆修淨供。
式薦咸靈。
卉服波飜
虔劉甚衆。
氈裘雲擾
阬陷益多。
筋力斃於封陲
肝腦塗於
原野
矧因荒歉
不相保全
赤子無知
誰憐棄於道路
白骨不朽
任見轉乎風沙
因之羽毛鱗介被傷。
孰謂鳥獸魚鼈咸若
有情無情之類。
法食禪食之充。
妄想之皆空。
悉除熱惱
廓冤心於平等
速證菩提
童子愚蒙
大士爲善友。
雖其期望大過
所恃賴者至誠
仰惟大覺證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