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芝川集附录上
芝川集附录上 第 x 页
芝川集附录上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79H 页
行状[黄赫]
先君讳廷彧。字景文。别号芝川子。系出长水县。始祖讳琼。新罗侍中。中间。谱失无徵焉。高丽中。远祖讳公有。事明宗。官殿中监。与权奸李义方有隙。及义方用事。欲构害。弃官归。移居南原府。后有讳鉴平。游声艺场。隐德不仕。号逸斋。仍世居云。九代祖讳石富。赠吏曹参议。生子讳均庇。赠议政府左赞成。赞成公生子讳君瑞。胜国末。仕至资宪大夫。判江陵府事。江陵公有子讳喜。国初。相 英陵致太平。 赠谥翼成公。配享 庙庭。翼成生子讳致身。崇政大夫判中枢院事。用五子科恩。就 赠右议政。谥胡安公。胡安生子讳事长。官至庆尚左道兵马节度使。是为高祖。曾祖讳蟾任。防踏镇佥节制使。 赠资宪大夫兵曹判书。祖讳起峻。成均生员。荐任造纸署别提。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考讳悦。折冲将军。行虎贲卫副护军兼五卫将。累 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领议政长源府院君。妣贞敬夫人。阳川许氏。先君生于 皇明嘉靖十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79L 页
一年壬辰四月二十六日戌时。幼与群儿嬉戏。自立一队。不相混杂。曾祖 赠赞成公常奇爱之曰。此儿气度非凡。他日必名世。乃手抄杜诗五七言律若干首口授云。及长。聪明绝人。沈潜读书。汎滥子史。尤邃经学。不事口耳。涵泳于本源之地居多。且善属文。虽一时应举作。诸士子必相标录为私集。模仿而取则焉。壬子。中司马试。戊午。登博士科。分差承文院。即选入艺文馆。为检阅,待教,奉教。于时 顺怀世子在东宫。极选宫僚。移拜侍讲,院说书。辛酉。升六品。除户曹佐郎兼春秋馆记事官。即屡拟清调。俄改礼曹佐郎。有以事见忤判堂。壬戌。出补海美县。士论惜其去。未几。移授本道都事。兼史职。旋以试场事坐罢。复叙为礼曹佐郎成均馆直讲。 明庙末年。尽逐前后用事者。召集名流。思与更化。乙丑春。拜司谏院献纳兼知制 教。自是虽在闲局。常带三字御。既而被选。拜弘文馆副修撰。由修撰为司宪府持平。俄拜副校理。升授掌令。还除校理。丙寅。又以试场微细事落职。未阅月。即叙为副校理。会言地一时左迁。 先王特下教铨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0H 页
席曰。何不以如黄某辈分拟两司。即除为掌令。移拜校理。时 先王常在疾恙调摄中。不得以时引接臣僚。 震位久虚。皆怀忧惧。莫敢发论。先君其在御史台也。请博选才行之士。辅诲宗室近属亲。如韩允明,尹希廉,郑承相芝衍。其人也。其在玉堂也。一日。僚席大会中倡议。与白麓辛公同挺身出。诗上劄建储。东壁数公颇酬酢。官长漠不可否。翌日。移病不出。以是。其议不果行。未久。 先王升遐。开 当宁之治。先君平日。未尝语及此事。弗类获习于其时僚友。道其详如此。仍以是仰禀所闻。乃曰果有是矣。丁卯。再为献纳。旋以校理。兼莅 国葬都监。尝以知遇先王。哭泣变食之节。极其常制。至如敦匠一事。务尽诚敬。所进哀挽中。有秋风玉露凋蒲柳。一与臣心半死亡之句。读之可知为忠悃悲慕之所发云。今 上初年。励精求治。广延名儒。日三听讲。先君长侍 经帷。其进讲也。据经论事。辞约意尽。譬晓明白。 上辄倾听不倦。时卢承相苏斋公与为同僚。亟称其讲官第一云。尝与高峰先生。讨论经传。高峰服其详确。迨在南中。语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0L 页
门人曰。当今吾辈中讲学精密。无如黄某。尔等他日。入都求其师。即某其人也。其年冬。充书状官赴 京师。成辰春。由校理升副应教。进时毙劄子。其目分十条。切中时病。亦不至伤讦。移授掌令。病免为司艺。己巳。升执义。递为司成。兼春秋馆编修官。参修 先王实录。拜校理。移升司谏。庚午春。还为校理。曾以文字言语间事。积失同僚意。阴嗾持宪中伤之。 上以黄某久在 经幄。小无所失。不从。竟递为直讲。未几夜对。药圃李公入侍。 上问曰。黄某久在予左右。未尝见有过失。胡遽被论而去耶。其爱惜之意。溢于言表如此。由直讲迁宗簿寺佥正。又改司成。历判军资监,司仆寺事。癸酉。丁先祖妣许大夫人忧。服阕。便养乞补。出刺杨州。无何。先祖考 赠议政公又弃世。首尾六年。读礼之暇。旁及诸子书。孜孜探讨。究极要归。如星命,堪舆,医方,算数诸家。无不参究。尝谓弗类赫曰。自吾居庐。心虚无别念。便觉学力长进。颇窥见古人微蕴。禅家所谓顿悟。良以此也。戊寅。毕制。判军器寺。转通礼院右通礼。病免。为内资寺正。时值閟宫大祀。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1H 页
差执礼将事。 国恤未毕。祝文中乃书哀子 国王讳某云。先君陈疏请釐正。若曰。 殿下于太祖。称孤哀曾孙。则是以新丧事 太祖也。至于 列圣。莫不皆然。如之何其合宜。况吉凶异施。当其荐事也。只知钟鼓铿锵。 祖宗之灵。洋洋在上而已。何可著得悲哀之辞。以淆乱其诚敬之心乎。下其疏议之。礼官同大臣献议曰。自来因循不改。政如某所论。自是定下孝字为常式。己卯春。朝家以晋州多大侠难治。须得重望。可坐镇。启请授之。装治行。不意换授海州。庚辰夏。因逸囚事。罢还永平别业。俄叙为掌乐院佥正。移判礼宾寺。病在告。又出刺晋州。扶曳登道。未得达。辞病还家。言官以此论罢。壬午春。李栗谷建白筵中曰。黄某顷以实病。未及赴官。准期不叙。其文翰在当今罕比。可惜。幸 上收用。即命叙复。除左通礼。朝论方以 神德王后事。三司交章。先君慨然曰。 祖宗一时变故。处置虽或未尽。子孙安得一一论正。如孔子著春秋。书宗国之事。则笔法微隐。至以鲁昭公为知礼。甘心受以为过。此非可法耶。即具疏拟进。其说缕缕数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1L 页
千言。援据极其正大。深有关于世教。伯父参判公力止之曰。出位而言。秪无益耳。不果上。先君常曰。吾平生所学。尽在此矣。栗谷昔在海州石潭。弗类一日往候焉。谓赫曰。旧时玉堂文僚中。辛君望坐不读书。其才退。主公一味嗜学。其才倍。文不可当也。及与词人白光勋。评骘 国朝以来诗家曰。黄某公诗发于经术。济以自得义理之文也。当与佔毕斋并驱。湖阴,阳谷。不是及也。及黄,王两 诏使来也。栗谷请屈为相助。先君以他使事。辞不赴。癸未春。 上出御春塘台。试文臣通政以下。命题长律二十韵。刻漏为限第高下。先君应制作独超格。 特命升资通政。俄授掌隶院判决事兼知制 教。旋擢拜忠清道观察使。前此我 国以 璿系污蔑事。节次陈奏。 皇朝或许改正。而犹未详悉。适值会典垂完。事机有待。甲申春。儒臣进言榻前。请择遣一代文章士。差为奏请使。俾尽敷奏。须得请乃已。于是自湖臬 召还。入银台为承旨。朝筵。 上谓先君曰。今此奏请。朝廷得人。予惟卿是望。起辞谢不敢曰。如臣筋力所在。死生以之。既入朝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2H 页
京师。 皇上例下原奏。只说与该国陪臣知道云云。一行色变。先君面诉于礼部顿首曰。陪臣将命远来。要以伸先人之冤。雪小邦之耻。区区奔走道路。所不敢辞。至如 皇言。岂敢以口舌传信向寡君哉。尚书于慎行曰。此言良是。试可呈文。先君即具事情为长书。净写呈进。尚书再三披读。顾语左右曰。好文字好文字。仍问译官洪纯彦曰。你宰相是宿构耶。何神速若是。赏玩不已。备载先君所呈文字于该奏状中。一无增削。得上闻。蒙 皇上特命刊正。就将秘典所载。并令胆示。仍写 敕与之。宣 敕时进陪臣于皇极门内。设拜席彩红毡。使翰林学士将礼。盖异数云。竣事还。 上动喜告 宗庙。赦殊死罪以下。 特命加阶嘉善。拜同知中枢府事。 赐田宅奴婢。其一行员役。以次颁赏有差。至解新御锦裘一袭以表之。迁刑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病免为同知。旋授户曹参判。未久病辞。迁礼曹参判。递为同知敦宁府事。除汉城府左尹。即日转拜兵曹参判。由兵曹病免。又入版曹为参判。丁亥。俞承相赴京。适先得会典一册而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2L 页
来。其书我 国宗系笔法。与先君所赍 敕相符。昭雪无馀。 上于是。 命超俞承相资三级。承文院诸提调。子婿弟侄中一人并皆官之。先君亦被 恩例。因入侍。辞谢请免。 上慰谕曰。俞某幸以得成书一册。故子乃显其功。如卿先着鞭。雪 祖宗二百年受诬之辱。今日之功。卿为首也。予未有以报卿。先君惶恐。拜谢不敢当。俄而 特升本曹判书。感激 宠遇。尽心 国事。适值岁恶民饥。大司农乏钱谷。而方面发廪之章旁午。于是殚精筹度。夙夜以之。生财移粟。靡有渗漏。俾民安业不壑。 上方倚以为重。有喜事者在台端。欲微伺批根。颇有所论。 上峻却之曰。近见地部所为。多有尽心施措。忽被驳论。予未解。其慎之。又斥讲官一人言及者。其议立沮。先君三上章。控辞呈告至四。皆不允。不获已出莅部事。后乃病免。为知中枢府事汉城府判尹,刑曹判书。兼带都总管。刑曹主掌禁令。分遣吏卒于街市。讥察交易。不如法者抵罪。名曰禁乱。其实白夺商货。乾没酒食之需。积习已痼。都民怨苦。先君坐曹。即立约束除其禁。人人相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3H 页
与称颂不置。递为知事。兼知义禁府事。己丑。再长地曹。县官帑藏单竭。如有朝家不时需用。皆倚办于市民。先君每曰。我 国调度。必于市人乎取之。民岂堪命。脱有变乱。市人其先叛乎。以故科外之事。一切不取市肆。至今闾阎父老。颇能道其事。时有大家纲常狱。方逮系。自执金吾按鞫。根柢相连。难于直发端绪。辞以病。仍递本职判书及兼带禁府。授知中枢。其年冬。月汀尹先生。自燕京请得会典全帙。捧 敕而来。 上即传教曰。黄某曾有大功于 国家。可特授崇政大夫。判中枢府事。肃 恩。再控辞以道路往。来微劳。实不敢累膺重赏。仍略及时毙。 上温谕之曰。只恨卿功之大而予赏之小也。启辞当留意。进劄子请自 上朝祭时。一依 中朝御品带。又进时毙劄。大概以为逆贼郑汝立生出从班。人情莫不愤郁。草野多士争上章论事。语激而无伦。不知所裁。请自今虽有可施事。留中母下。只体念绎用而已。政在草野。非 国家之美事。且如朴思庵曾为首辅。在 上前面斥汝立夸诞不靖。身且不得容。遁于荒野。屡空而卒。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3L 页
极可怜悯。请依张曲江故事。 赐祭以慰之。上颇嘉纳。朝野皆有爰立之望。进拜行礼曹判书。兼知 经筵事。 上命先封三臣勋。以次定功行封。若海平也。先君也。杞城也。寔为元勋。封先君邑号为长溪君。上笺陈谢。仍合辞劝上 尊号焉。且是时。窃盗潜谋入 太庙室中。偷取玺宝诸重器。火延爇 神御仗。在家闻变。即直宿部堂。所撰进君臣上下变服会哭仪节。一依古制。情礼俱尽。皆凿凿可据而行之。庚寅。 上以改 宗系事。躬祀告成于 宗庙。其礼前无所据。于是参详古今。润色折衷。撰定祭礼。又以礼仪使。导 上于 列圣神座前。进退周旋。动中规矩。不失尺寸。祭既。 上入幕次语中贵曰。今日礼判赞礼。不彬彬可观哉。 赐鞍具马一匹。后建言 庙享奏乐。只以 国初词臣所创定若而章分侑。 列圣神位其事功各异。不相合着。无以格思。请一室各撰一章。俾安 神道。上方咨议。而未遑焉。五月间。湖西霜降。草木枯伤。因本道状闻。连封启事。今者逆狱蔓延。民有枉死。两湖邻接。当夏而霜。天戒有在。京房易传。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4H 页
不可尽诿传会。愿 圣明惕念于玆。如京外株连疑似之罪。划即剖释。仰体上帝好生之仁。相臣称叹曰。不如此。无以和神人矣。时文柄咸属归先君。会推适差落一圈点。 上即特命黄某尹某除授两提学。盖 上意微有所不满于时典文。而为异日宗匠地也。兼带弘文馆提学。其年秋。筑坛为歃血之盟。 赐输忠贡诚翼谟修纪光国功臣之号。超二级封府院君。仍行本曹事。 赐厩马,银币,田结,奴婢。同靖国功臣例。赐宴于 阙庭。又 赐宴于大平馆。弗类赫亦以任子恩升秩堂上。人莫不荣之。旋升领 经筵事。以非典章所载改焉。先是。赴 京行道路囊橐费。皆需索于各道列邑。色目夥。而所送丰约相悬。不足取给度支。 主上思有以矫其毙而定于一。乃 命曰。卿备请 上国事。可撰成一册而来。予将留览。其该用纸墨。令有司题给。于是裒为上中下三卷。名曰朝天杂仪。如道路远近。人情风俗。游观胜迹。盘缠多寡。大小行礼之节。无不毕具。因丧乱不得上。由礼曹辞病。还就故封为府院君。兼判义禁府事。辛卯春。阁臣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4L 页
荐。授兵曹判书。一日朝 筵临罢。通信使驰密状。并达倭酋平秀吉书。书辞绝悖逆。至有射天之计。 上引问其日入侍诸宰相。先君即进曰。大司宪尹某亦未退。请并召问。即梧阴相国公也。梧阴公进对曰。事系 上国。机关甚重。 殿下至诚事大。天日在上。岂可容隐。臣以为 奏闻便。先君继曰。尹某所言是。臣亦以为当上闻。后日侍夕讲。 上又问曰。日本事廷议异同。卿意云何。对曰。臣愚意以为此事系国家存亡。依前所请。上达 中朝。戒饬兵马。日新一日。 上曰。卿言是。勉之。退而抄选京外材官,射手,杂额军士及各年应举武士。别录名姓。分为数帙。便于考覈调发。又请厚养训鍊院无禄瓜牙之士。以备缓急之用。如元均,李舜臣。可合阃寄。与大臣协议。不次拔用。此两人竟以一死报国。文衡缺乏。廷臣更推先君为首。即兼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初辞也。答曰。朝廷岂偶然计而授之。及见荐单。自詑得人。予虽不学。知卿邃学高才久矣。再辞以年纪衰迈。早晚 诏使降临。必被嗤点。又 答曰。若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5H 页
使华人见之。尤足以知其年高德邵。俱不允。其年秋。朝著不靖。一番人用事。士林一时见逐。先君并遭薄谴。退在村舍。冬。赴京使臣回自京师。皇上以陈奏倭情事。降 敕褒奖。 赐银绢。上于是。 命还梧阴公于贬所。先君亦以撰奏。赐 皇赐绢子。 命收叙复封爵。仍题给未受常禄。即上劄力辞不受。当初贼书之来也。梧阴公与先君。倡为陈奏之论。实是第一义。而及乎撰进奏本。详载贼情。欲使吾 君事 上国无隐。此理明甚。而时议以我 国相通日本为可讳。屡请删削本文。尽没事由。厥后倭兵起。而 国势几危。至烦乞师于 天子。中朝无不知其通信之状。我亦不得尽掩。彼之不欲闻奏者。抑何见耶。壬辰夏。贼锋长驱直上。警报日急。先君自田里驰诣 阙。略陈时务。大略以为自 上虽勿许都民散出。平时无固结之本。临乱欲以王法绳之。难矣。愿分遣长成 王子。召聚都民。问以所疾苦何事。即宣示 德意。庶几保合固守。颇触忌讳。识者多之。 上方决意西幸。当 扈从。趣为装。一日夜。有人急呼曰。黄某父子可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5L 页
急入听 传教。时都门已下钥。惊惶待 命之际。 乘舆已出。追及于东坡站上谒。即引见。命保护 王子顺和君入关东。仍可号召四方勤 王。以期恢复。承 命雪涕。迤向铁原。与士卒刑牲血誓。一边传檄八道。纠合义旅。贻书检察,元帅两公。勉以大义。自楼院我师败衄之后。兵火渐近。贼中细作旁出。乃由大岭向关中。流闻贼一队自庆州转向东海地方。彼此途穷。奉王子崎岖山海间。深入咸镜北道为可避。其七月。到会宁府。叛贼鞠敬仁等。与城里徙民群不逞倡乱。谋执两 王子以下大小人员及京来将士。拘系暗室。终乃累累縳致于贼垒。以须倭贼。自断呼吸必死。谓弗类赫曰。吾父子须髯美好。不可并此受伤。潜以小刀子截去。欲次第自裁。忽被逻卒所觉察。见守加密。及倭将清正入城。遇两 王子。稍加礼貌。待一行以邻国大夫。别无拜揖酬答节目。此则其国俗盖然也。上洛金相公贵荣与先君幽置别所。漠不何问。只以弗类为 王室忝亲。一行大小事。皆令督察。痴孙年八岁。被伊贼磔死。遇有我国军兵消息。必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6H 页
使弗类通书。先君私谓弗类赫曰。观此贼情。目前无可死之事。第文书间十分谨密。母令倭奴得知我 国式例。致有万一难处之患为也。以故苍黄传报之际。率用真伪二状。伪以示倭贼。真以传 行在。癸巳春。倡义使金公千镒。入送帐下人于 王子前。诿称起居。因要侦探都中贼势。清正忽生一计。请 王子报闻于 行朝。乞与媾焉。谓为平行长虽与 天将沈惟敬讲和。 朝鲜独与我通和。可即解归。不尔。关白殿下领兵渡海。两国干戈之祸鱼肉矣。弗类赫但依伊贼所言而为辞。非自我成状。不书姓名。又不书臣字。两 王子亦依此别为书一道。又以谚书陈贼情。呈送 大内。陪官亦以蜡书。具陈始末。其授状倡义幕下也。使之投伪书而传真状。丁宁戒嘱。会天两夜黑。仓卒失传云。其时先君异处。未及与知。清正只使倭卒。持以示之。瞥眼看过而已。倡义金公。传之体察使军门。体察乃尽去 王子诸状不奏。只以所谓伪书誊书。单传请罪。既而倡义公得觉。而转报军门。无几矣。盖先君当在铁原也。与时宰语及致乱之由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6L 页
曰。倭贼借道谋犯 上国。凶状已著。信使廉得于日本而来。乃不饬峤南戎备。一败涂地。当初主论通信者谁耶。使回而必保无虞者又谁耶。相与倡成和议。致误国事。他日必有任其责者。方图草檄徵兵。会遇文士。令秉笔遣辞之际。语侵当路。其檄文中。有庙堂力主和金。秦桧之肉足食。奸臣首倡幸蜀。国忠之头可悬之句。展转播闻。固已心嗛之。乘此事会。得以修郤于兵间文字之末。眩乱真伪。听者何能亿逞。自釜山浦。得荷 天朝致力。还诣 行都。乃指以成罪。遂置对力辨。 命编管吉州。更诬以他罪。再诖吏议。丁酉。 特命解放。例宜收叙复秩。而又因宿构纤芥嫌者适在议谳之地。深文而阴遏之。只令田里闲住。 上心犹有所眷恋曰。黄某乃 太祖之功臣。非予之功臣。再 命放释。而辄为言者所阻。由关海迁畿辅。四 赐食物存问。而以病闻。即 遣太医。赍 赐药物。俱上笺陈谢。最后谢笺落句有曰。长安北望。幸近天日之光。清渭东流。益注终南之恋。见者以为一字一泪云。丁未夏。舆病侨寓京口露梁。欲便医药。七月念间。偶感微恙。以八月十四日酉时。竟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7H 页
不起。享寿七十六。自易箦前数日。却医药不进。几于不能言。临终。弟奭试白曰。海平为大人上章矣。即开眼应之。连呼者数三。颜采精神不小变。犹闻咳唾之声。宛若平日。命家人扶坐。已而弃诸孤。呜呼。弗类等不天。攀号莫及。既不得从先人于地下。又无所识知。惧无以表白先行贲诸幽。窃自惟念。先君天分甚高器局峻整。望之严毅。若不可犯。而即之温然。人莫不爱慕。加以学术深奥。而透悟于章句之外。礼学精密。而不拘拘于俗儒仪章度数之末。文章诗规老杜。而自立门户。尤以警拔神解为主。有如水落而石出。源委极其深长。为文。本诸六经而出入诸书。骨气雄峻。机轴自别。不为蹈袭故常。常曰。士不学诗。鄙俗矣。是乃馀事。不甚喜赋诗。居家。不为崭绝崖异之行。不事交游。无他嗜好。常以书史自娱。公退。只奉伯氏相对谈话而已。奉先尽孝。每遇终身丧。先期斋素。哭泣行祭。终始不懈。先祖翼成祠宇颓圮。协谋重新。必以每年腊月。各出米布。会祭于宗家。仍与诸宗。饮福讲好。略仿古者花树之会。敦睦宗党。曲有恩意。有以穷乏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7L 页
呼救。则虽裘马立与之。为人谋。尽诚周旋。而不竭人之忠。立朝。思欲如古人所谓孤忠自信。独立无明。谓曰。余中年故倦游。实无意仕宦。一朝遭遇。位跻极品。皆由自致。非假左右游杨之助。士当藏器待用可矣。唯知忧国如家。知无不为。与人论议。凝思发难。出人意表。闻者或不解为何等语。但边幅阔疏。不施畦畛。当事。视义所在。尽言无隐。不相苟合。至于馆阁文翰问。少有未妥。一笔勾削。略不假借。以故相知者称赏。而亦未免中人忌。一斥不复命矣。义固以同休戚。闲废中犹草移檄日本关白书。欲以计解纷。不果上。平日所吟咏诗什。及朝家大小述作。因兵乱散失殆尽。掇拾而馀存者盖什一。所著有约鉴便览十五卷。晚年。谓子弟辈曰。余平生行事。每于逆境上吃尽多少辛苦。到今垂死之年。却被新进后生辈所丑诋。岂非数也。但自靖于心。无毫发愧怍。他日必有论定。彼呶呶者何为哉。呜呼。当初伪状曲折。不得与闻。实无交涉。而只由生儿弗类。并陷极地。不得独鸣其冤。蹭蹬不偶。新贵满朝。世道已变。终未大究厥用。抱恨泉壤。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8H 页
尝记弗类少也。侍坐家庭。先君偶曰。我国人心楄浅。见得义理不分明。若使苏武生今世。必置之死地。弗类赫对曰。宁有是理。先君微哂曰。痴儿误矣。借令今人议武之罪。必曰。你在匈奴十九年所矣。命你牧羊则牧羊。至取小单于弓弩而补治之。资活以不死。乃至餐雪齧毡。无乃馁乎。又何以娶胡女生子为也。你之所以秉使节而示不屈安在。以此文致之。武何能自白。仍徐曰。你小子阅历世变。其知之矣。呜呼。逆睹吾家未来之祸。而忽发是言耶。恸矣恸矣。在世日。尝与术者相地于坡州洛河上。距先茔未十里。今奉以安葬焉。后因茔域不宁。壬子冬十二月十三日。改窆于交河治北金蝇里先茔之南麓震坐兑向之原。弗类孤等。只奉偏母相依。累封贞敬夫人。姓赵氏。系出淳昌。高丽名臣政堂文学廉之八代孙。阳城县监诠之女。司宪府监察竹山安子谦之外孙也。生于 皇明嘉靖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九日。卒干万历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越明年戊午三月初一日合葬。生五子二女。男长即弗类赫也。次即奭也。丙午司马。女适咸兴府判官李郁。馀皆夭。侧室女。为训鍊判官朴由新妻。弗类赫初娶 赠弘文校理尹俨女。生一男二女。男坤厚。向学而早死。女适户曹佐郎尹天衢。次适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8L 页
成均司艺洪瑞凤。再娶议政府舍人赵廷机女。生二女。一女为当代 王子顺和君夫人。一女幼。奭娶军资监判官李锱女。生一男二女。长即坤载。女幼。李判官郁有三子。曰厚载,厚培,厚源。坤厚娶工曹参议南彦经女。有二子。被刃于贼手儿。其长也。次裳。今许委禽。为判书张云翼之婿。坤载娶别坐金守仁女。李厚载生二子。洪瑞凤生二子一女。顺和君只有一女。朴由新生二子。弗类赫庶出亦有一子。名坤健。先君常谓弗类孤等曰。世其莫我知矣。知我者只有月汀公在世。异日墓道之事。可烦诸月汀公。弗类赫敢以是抆血谨具历官行事状。遥纳再拜之礼。而以死请愿乞一言传信于来世。伏惟台鉴纳。谨状。
寿序[尹根寿]
黄君晦之为其家严长溪公徵寿筵之言。余诺之而未果。岁月侵寻。又复数年。余所以既诺而犹且迟迟者。尚冀公之蒙 恩复爵。来在 辇毂之下。吾辈方始称觞寿席。得以一言而贺公也。今既久处田间。尚未还 朝。四月某日。实惟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9H 页
公悬弧之朝。而诺不可以久已。请发不平之窍。以慰公之侘傺也。公以高文雅量。早擅华誉。眤侍 经幄者有年。顾乃失同寮意。竟为所中。浮沈外职。其后。 圣明廉公之邃于文也。擢拜喉舌澄清之职。公既任职无害。而 圣眷日隆。谓国家二百年未雪之冤枉。可以藉公才谞而伸辨于 天朝也。遂 特命公奏请。公之受 命专对也。文辞涣发。诚悃毕陈。果动 皇上之听。而特命删改。仍 昭示宝典中。已改将刊之卷。公得赍奉。并 敕书而还。我 国父子君臣之伦始叙。其功无两焉。畴功定次。名在元勋。继而柄文衡。执一世艺苑之牛耳。仍升九命。加封府院。班视相臣。此实公历官之概也。既而 朝家不幸。而用事者斥逐异已。公亦见罢退田里。未几而有壬辰倭难。公承 召诣阙下。而都城不守。 乘舆西迁。公之父子则受保护 王子之命。与故相同 王子北行。到会宁而为叛民所执。 王子以下皆被縳致贼营。是何奇衅之至此耶。公之奉两 王子而向北关也。父子俱膺召募使之任。行至铁原。与一文士。议草传檄恢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89L 页
复之文。驰谕诸道。公授以大意。首以庙堂之主和为非。而至比之秦会之。遂被其切齿。日俟隙而未得发也。会公陷贼中。自贼所驰状陈贼情。而贼若觉其有据实之状。则必见拦阻。故秘不宣露。别作假状诳示贼。而一并出送。惟嘱赍持者。俟出贼营。弃主假状。而只达真状也。适其时。庙堂之嗛公者。以体察而驻劄近京地。得其假状。便作陷公之机阱。指以为罪。而故峻其语。然若直送其假状。则一见当即知其非真状也。故遂置其状。誊写以送。而其辞曰。其状有臣子所不忍见者。未敢送。公遂坐此。其自贼中还也。父子并下狱置对。几至不免。而遂远谪矣。假状虽诿以不忍见。他日议罪。必执此然后方可拟谳而轻重之也。何至不忍达于 君父之前。而为此深文之辞乎。罪之轻重。系于一状之真假。而必廋之者。令人不得觉其赝。而将必置之死地也。其挤陷之计惨矣。既累年。 圣明以元勋之不可久在谪中也。 特霈异恩命放还。而言官之论糺者阅数月。而犹未 允俞。言者既止。而成命将行。又有以纤芥事不悦公者。方在议谳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90H 页
之地。巧其辞说。佯为禀 旨然者。而实为下石之语。遂被再论。而公仅还田里。不得放归矣。是何辇上君子乘时修郤于公者多也噫嘻亦命矣。闻倭俗之称臣。只于所谓天皇者而已。关白虽擅国中之兵权。其势出天皇上。而犹不臣临其一国。一国之人。既无称臣于秀吉者。况于清贼乎。既一国未有称臣者。况至于他国之人。而辄以称臣劫之乎。然则公之陷于清贼之营也。虽极其拘囚困苦。而未尝䝱之以称臣。则虽欲指为屈节。有未可得矣。公之辱身者何说也。其称关白殿下。为公之罪案者。尤未足以服人之心。平时礼官之通书契于彼贼也。辄称关白殿下。此果是罪案则礼官先犯之矣。随例称之。而果可独以罪归之乎。噫。公之自视。更无瑕玷之可指。而世人未暇深察其事情。概以辱身谯公者。不亦冤乎。古之华元,爰盎,张骞。名著信史。乃被执于敌国逆藩或虏中。而俱得脱还。还立其朝。而未闻以失身之名加之也。何独公之横遭口语。一至此耶。公之公子。既坚讳我 国之情。深触清贼之怒。承旨公几碎于贼手。赖 王子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90L 页
哀救而仅免。而其孙则终至斩作二段于目前也。为 国抵讳。不敢为家累计。其孙僇死。而有不暇顾。然犹衷曲莫白。而闷默而已也。伤乎伤乎。父子既陷贼手。固不难于一死自靖。而曾被保护 王子之 命。其将置 王子于何地。而为此决裂乎。此可与知者道。而难以对他人说也。虽神明扶持。公之年踰七望八。而古人所谓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者。极商熸而可念也。虽然。圣明未始忘公也。在田野而 特轸宸念。累有食物之 赐。无待于人言。且天道十年则一变。公之以非罪而坐庆者。已过十年矣。 圣明岂不察公之有功无罪。而又无它肠乎。公幸健匕著自爱。一朝 念及耆硕。而轸元勋之久废。则其 赐环而宣召者。特一转移之间耳。况 圣明之临御于玆四十年。历数宰臣中自初年曾列从官。而得至今日者有几人哉。将 推恩旧臣。同此大庆。则其起废而复原职者。当必首及公矣。且公耆英社中人。而余复以年至追入。公若还 朝则余当更以一序贺公。且幸余之得与公同社。而交致媮快也。余盖为日以俟矣。万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91H 页
历三十四年四月日。海平后人尹根寿叙。
耆英社稧轴诗序[尹根寿]
长溪芝川公以元勋。超升极品。故事勋臣封君者跻极品。则如府院二字。长溪之为府院君者。今盖十七年矣。中间。不幸而辇上君子有雅修绛灌之郤者。中公以汉法。公遂置对作仙人。间关远迁。虽蒙 恩宥归来。而至今犹在田野间。不得 赐环还 朝。以此公之位与年。当与于耆老之司者固久。而犹未也。此相知之所共叹息者也。记长溪与西涧同榜而进。而寿之科第。又在一年。官同僚志同趋。既而升沈通塞。何所不有。而犹且俱升宰列。鬓发各鬖鬖然。时复相从。则驩然道旧。四十年犹一日也。则交道可谓全矣。东津视余辈。其进虽差后。而年齿相先后。气味幸不相殊。今年。余以年至。得预诸老之后。一日。佥谓长溪固一司之老。而特以还里未还朝之故。未与于国老之列。固欠事也。遂伻人起居公。而兼致尊酒。公以一绝报谢。我辈续和。夫以古来稀有之年。而衰谢已甚。参寻未能任意。虽俱在 辇毂下。而会面谈笑。未可期其数数。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91L 页
况复限以一水。界分京外。相思难以命驾。分手无由盍簪者哉。其所以致嘅于公之尚在田里。未参公宴者。我辈同然之情。而见乎词者然也。虽然。 圣上在宥今四十年。自 嗣服初从臣。而仍升宰列。得至今日。能有几人耶公固旧臣也。耆硕也。元勋也。当 上下同此大庆之日。岂不简在 圣心。而终无 推恩召还之 命耶。幸而公得还 朝。我辈开宴席而相劳。则上之感戴 洪造。下之媮快暮境者。宁有既乎。姑书此以待。而且以为后日当筵唱酬之张本云。万历丙午暮春。海平尹根寿叙。
耆老所诸相公大人。以生遁荒之久。送酒馔以慰之。不胜感激。率占七绝以谢。
风流故事艳曾闻。何幸生年亦已尊。愧杀未登公宴席。一盆春酒却先醺。(已载本集今又并录溪院老人)
次韵
春来消息隔江闻。苦忆芝翁齿已尊。 圣主优恩重耆旧。伫看公宴许同醺。(月汀)
次韵
芝川集附录上 第 492H 页
生无寸补老无闻。分外官联愧又尊。 昭代正逢求旧日。 恩波应许共君醺。(西涧老人)
次韵
香山洛社耳徒闻。三老如今德齿尊。薄劣幸参曾不意。愿陪鸠杖共春醺。(东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