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芝川集附录上 (自动笺注)
芝川集附錄上
  
行狀[黃赫]
先君廷彧
字景文
別號芝川子
系出長水縣
始祖諱瓊
羅侍中
中間
譜失無徵焉。
高麗中。
遠祖公有
明宗
殿中監
權奸李義有隙
義方用事
欲構害。
棄官歸。
移居南原府。
有諱鑑平。
游聲藝場。
隱德不仕。
號逸齋
仍世居云
九代祖諱石富。
贈吏曹參議
生子諱均庇。
贈議政府左贊成。
成公生子君瑞
勝國末。
仕至資憲大夫
江陵府事。
江陵公有子諱喜。
國初
相 英陵致太平
 贈諡翼成公
配享 廟庭
翼成生子致身
崇政大夫判中樞院事。
五子科恩。
就 贈右議政
諡胡安公
安生子諱事長。
官至慶尙左道兵馬節度使
是爲高祖
曾祖諱蟾任。
防踏鎭僉節制使
 贈資憲大夫兵曹判書
祖諱起峻。
成均生員
薦任造紙別提
 贈崇政大夫政府左贊成。
考諱悅。
折衝將軍
虎賁副護軍五衛將。
累 贈純忠積德秉義補祚功臣
議政長源府院君
貞敬夫人
陽川許氏。
先君生于 皇明嘉靖
公元1132年
一年壬辰四月二十六日戌時
幼與群兒嬉戲
自立一隊
不相混雜
曾祖 贈成公奇愛之曰。
此兒氣度非凡
他日名世
手抄杜詩五七言律若干口授云。
及長。
聰明絶人
沈潛讀書
汎濫子史。
尤邃經學
不事口耳。
涵泳本源之地居多
且善屬文
一時應擧作。
士子必相標錄爲私集。
模倣取則焉。
壬子
司馬試。
戊午
博士科。
差承文院。
卽選入藝文館
檢閱待敎奉敎
于時 順懷世子東宮
極選宮僚
移拜侍講,院說書
辛酉
六品
除戶曹佐郞春秋記事官。
卽屢擬淸調
俄改禮曹佐郞
有以事見忤判堂。
壬戌
出補美縣
士論惜其去。
未幾
移授本道都事
史職
旋以試場事坐罷。
復敍爲禮曹佐郞成均館直講
 明廟末年
盡逐前後用事者。
召集名流
思與更化
乙丑春
拜司諫院獻納兼知製 敎。
自是雖在閑局
常帶三字御。
旣而被選
弘文館副修撰。
修撰爲司憲府持平
俄拜副校理
陞授掌令。
還除校理
丙寅
又以試場微細落職
閱月
卽敍副校理
會言地一左遷
 先王下敎銓
公元1147年
席曰。
何不以如黃某輩分兩司
卽除爲掌令。
移拜校理
時 先王常在疾恙調攝中。
不得以時引接臣僚
 震位久虛。
懷憂懼。
莫敢發論
先君其在御史臺也。
博選才行之士。
輔誨宗室近屬親。
如韓允明,尹希廉,鄭承相衍。
其人也。
其在玉堂也。
一日
僚席大會倡議
白麓辛公挺身出。
詩上箚建儲
東壁數公頗酬酢
官長漠不可否
翌日
移病不出。
以是
其議不果行
未久。
 先王昇遐
開 當宁之治
君平日。
未嘗及此事。
弗類獲習於其時僚友
道其詳如此
以是仰稟所聞
乃曰果有是矣。
丁卯
再爲獻納
旋以校理
兼莅 國葬都監
嘗以知遇先王
哭泣變食之節。
極其常制
至如敦匠一事
務盡誠敬
所進哀挽中。
有秋風玉凋蒲柳
一與臣心半死亡之句。
讀之可知忠悃悲慕之所發云。
今 上初年
勵精求治
廣延名儒
日三聽講
先君長侍 經帷
進講也。
據經論事。
辭約意盡。
譬曉明白
 上輒傾聽不倦
時盧承相蘇齋公與爲同僚
亟稱其講官第一云。
嘗與高峯先生
討論經傳
高峯服其詳確
迨在南中
門人曰。
當今吾輩中講精密
無如黃某
爾等他日
入都求其師。
其人也。
其年冬
書狀官赴 京師
成辰
校理陞副應敎
進時箚子
其目分十條
切中時病
不至傷訐。
移授掌令。
病免爲司藝。
己巳
執義
遞爲司成
春秋編修官
參修 先王實錄
校理
移陞司諫
庚午春
還爲校理
曾以文字言語間事
積失同僚意。
陰嗾持憲中傷之。
 上以黃某久在 經幄
無所失。
不從
竟遞爲直講
未幾夜對。
藥圃李公入侍
 上問曰。
黃某久在左右
未嘗有過失。
胡遽被論而去耶。
愛惜之意。
溢於言表如此
直講宗簿寺僉正。
又改司成
歷判軍資監,司僕寺事。
癸酉
先祖許大夫人憂。
服闋
便養乞補。
出刺楊州
無何
先祖考 贈議政公又棄世
首尾六年
讀禮之暇。
旁及諸子書。
孜孜探討
究極要歸
星命堪輿醫方算數諸家
無不參究
嘗謂弗類赫曰。
自吾居廬
心虛無別念。
便覺學力長進
窺見古人微蘊
禪家所謂頓悟
以此也。
戊寅
畢制。
軍器寺。
轉通禮院通禮
病免
內資寺正
時値閟宮大祀
公元1159年
執禮將事
 國恤未畢。
祝文中乃書哀子 國王云。
先君陳疏請釐正。
若曰
 殿下太祖
稱孤曾孫
是以喪事 太祖也。
至於 列聖
莫不皆然。
如之何合宜
吉凶異施。
當其薦事也。
只知鍾鼓鏗鏘
 祖宗之靈。
洋洋在上而已
何可著得悲哀之辭。
淆亂誠敬之心乎。
下其疏議之。
禮官大臣獻議曰。
自來因循不改。
政如所論。
自是定下孝字爲常式
己卯春
朝家晉州多大難治
須得重望
坐鎭
啓請授之。
裝治行。
不意換授海州
庚辰夏
因逸囚事。
罷還永平別業
俄敍爲掌樂院僉正。
判禮賓寺。
在告
出刺晉州
扶曳登道。
未得達。
辭病還家
言官以此論罷。
壬午春
李栗建白筵中曰。
黃某頃以實病。
未及赴官
准期不敍。
文翰當今罕比。
可惜
幸 上收用。
卽命敍復
除左通禮
方以 神德王后事。
三司交章
先君慨然曰。
 祖宗一時變故
處置雖或未盡。
子孫安得一一正。
孔子春秋
宗國之事。
筆法微隱
至以魯昭公爲知禮。
甘心以爲過。
此非可法耶。
具疏擬進。
其說縷縷
公元1163年
千言
援據極其正大
有關世敎
伯父參判公力止之曰。
出位而言。
無益耳。
不果上。
先君常曰。
平生所學。
盡在此矣。
谷昔在海州石潭
弗類一日往候焉。
謂赫曰。
舊時玉堂文僚中。
辛君望坐不讀書
其才退。
主公一味嗜學
其才倍。
不可當也。
及與詞人白光勳
評隲 國朝以來詩家曰。
黃某公發於經術
濟以自得義理也。
當與佔畢齋竝驅
湖陰陽谷
不是及也。
及黃,王兩 詔使來也。
谷請屈爲相助
先君以他使事
辭不赴。
癸未春
 上出春塘臺。
試文通政以下
命題長律二十韻
刻漏爲限高下
先君應製獨超格。
 特命陞資通政
俄授掌隸院判決事兼知製 敎。
擢拜忠淸道觀察使
前此我 國以 璿系汚衊事。
節次陳奏
 皇朝或許改正
而猶未詳悉。
適値會典垂完。
事機有待
甲申春
儒臣進言榻前
請擇遣一代文章士。
差爲奏請使。
俾盡敷奏
須得請乃已。
於是自湖臬 召還。
銀臺承旨
朝筵。
 上謂先君曰。
今此奏請
朝廷得人
予惟卿是望。
辭謝不敢曰。
如臣筋力所在
死生以之。
入朝
公元前214年
京師
 皇上例下原奏。
只說與該國陪臣知道云云
一行色變
先君面訴于禮部頓首曰。
陪臣將命遠來。
要以伸先人之冤。
小邦之恥。
區區奔走道路
所不敢辭
至如 皇言。
豈敢口舌傳信寡君哉。
尙書于愼行曰。
此言良是。
試可呈文
先君卽具事情長書
淨寫呈進
尙書再三披讀
顧語左右曰。
文字文字
仍問譯官洪純彦曰。
宰相宿構耶。
神速若是
賞玩不已
備載先君呈文字于該奏狀中。
一無增削。
上聞
蒙 皇上特命刊正
就將秘典所載。
竝令膽示。
仍寫 勅與之。
宣 勅時進陪臣皇極門內。
設拜席彩紅氈
使翰林學士將禮
異數云。
竣事還。
 上動喜告 宗廟
殊死以下
 特命加階嘉善
同知樞府事。
 賜田奴婢
一行員役
以次頒賞有差
至解新御錦裘一襲以表之。
遷刑曹參判。
兼五衛都摠副摠管
病免同知
旋授戶曹參判。
久病辭。
遷禮曹參判。
遞爲同知敦寧府事。
除漢城府左尹
卽日轉拜兵曹參判。
兵曹病免
又入版曹判。
丁亥
兪承相赴京。
適先得會典一冊而
來。
其書我 國宗系筆法
先君所齎 勅相符
昭雪無餘。
 上於是
 命超兪承相資三級
院諸提調
子壻弟姪一人竝皆官之。
先君亦被 恩例
入侍
辭謝請免。
 上慰諭曰。
兪某幸以得成書一冊。
故子乃顯其功。
如卿先着鞭。
雪 祖宗二百年受誣之辱。
今日之功。
爲首也。
未有以報卿。
先君惶恐
拜謝不敢當
俄而 特陞本曹判書
感激 寵遇
盡心 國事
適値歲惡民飢
大司農錢穀
方面發廩之章旁午
於是殫精籌度
夙夜以之。
生財
靡有渗漏
俾民安業不壑。
 上方以爲重。
有喜事者在臺端
微伺批根
頗有所論。
 上峻却之曰。
見地所爲
多有盡心施措
忽被駁論
予未解。
愼之
又斥講官一人言及者。
其議立沮。
先君三上章。
控辭呈告至四。
不允
不獲已出莅部事
後乃病免
爲知中樞府漢城府判尹,刑曹判書
兼帶都摠管
刑曹主掌禁令
分遣吏卒街市
譏察交易
不如法者抵罪
名曰禁亂。
其實白奪商貨
乾沒酒食之需。
積習已痼。
民怨苦。
先君坐曹
卽立約束除其禁。
人人
公元前212年
稱頌不置
遞爲知事
知義禁府事。
己丑
再長地曹
縣官帑藏單竭
如有朝家不時需用
倚辦市民
先君每曰。
我 國調度
必於市人乎取之。
民豈堪命。
脫有變亂
市人其先叛乎。
以故科外之事。
一切不取市肆
至今閭閻父老
頗能道其事。
時有大家綱常獄。
逮繫
執金吾按鞫
根柢相連
難於發端緖。
辭以病。
仍遞本職判書及兼帶禁府
授知中樞
其年冬
月汀尹先生
燕京請得會典全帙。
捧 勅而來
 上卽傳敎曰。
黃某曾有大功於 國家
特授崇政大夫
判中樞府事。
肅 恩。
控辭道路往。
微勞
不敢累膺重賞
略及時獘。
 上溫諭之曰。
只恨卿功之大而予賞之小也。
啓辭當留意
箚子請自 上朝祭時。
一依 中朝御品帶。
進時獘箚。
大槪以爲逆賊鄭汝立生出從班
人情莫不憤鬱
草野多士上章論事。
語激而無倫
不知所裁。
請自今雖有可施事
留中母下。
體念繹用而已
在草野。
非 國家美事
且如思庵曾爲首輔
在 上前面斥汝立夸誕不靖
身且不得容。
遯于荒野
屢空而卒。
公元前211年
可憐愍。
請依張曲江故事
 賜祭以慰之。
上頗嘉納
朝野皆有爰立之望。
進拜行禮判書
兼知 經筵事。
 上命封三臣勳。
以次定功行封。
海平也。
先君也。
杞城也。
寔爲元勳
先君號爲長溪君
上箋陳謝
合辭勸上 尊號焉
且是時。
竊盜潛謀入 太廟室中
偸取璽寶諸重器
火延爇 神御仗
在家聞變。
直宿部堂
所撰進君臣上下變服會哭儀節
一依古制
情禮俱盡。
鑿鑿可據而行之。
庚寅
 上以改 宗系事。
躬祀告成于 宗廟
其禮前無所據。
於是參詳古今
潤色折衷
撰定祭禮
又以禮儀使
導 上于 列聖神座前。
進退周旋
動中規矩
不失尺寸
祭旣。
 上入幕次中貴曰。
今日禮判贊禮
彬彬可觀哉。
 賜鞍具馬一匹
後建言 廟享奏樂
只以 國初詞臣創定若而章分侑。
 列聖神位事功各異。
不相合着
無以格思
一室各撰一章
俾安 神道
方諮議
未遑焉。
五月間。
湖西霜降
草木枯傷
本道狀聞
封啓事
今者逆獄蔓延
民有枉死
兩湖鄰接
而霜。
天戒有在。
京房易傳
不可盡諉傳會
願 聖明惕念于玆。
如京外株連疑似之罪。
劃卽剖釋
仰體上帝好生之仁。
相臣稱歎曰。
如此
無以和神人矣。
時文柄咸屬歸先君
會推差落一圈點。
 上卽特命黃某除授提學
蓋 上意微有所不滿於時典文
而爲異日宗匠地也。
兼帶弘文館提學
其年秋
築壇歃血之盟。
 賜輸忠貢誠翼謨修紀光國功臣之號。
二級封府院君
行本曹事
 賜廐馬銀幣田結奴婢
靖國功臣例。
賜宴于 闕庭
又 賜宴大平館。
弗類赫亦以任子陞秩堂上
莫不榮之
旋陞領 經筵事。
非典章所載改焉。
先是
赴 京行道囊槖費。
需索於各道列邑。
色目夥。
而所送豐約相懸
不足取度支
 主上思有以矯其獘而定于一
乃 命曰。
卿備請 上國事。
可撰成一冊而來
予將留覽。
其該用紙墨
有司題給。
於是裒爲上中三卷
名曰朝天雜儀
道路遠近
人情風俗
遊觀勝跡
盤纏多寡
大小行禮之節。
無不畢具
喪亂不得上。
由禮辭病
還就故封爲府院君
兼判義禁府事。
辛卯春
閣臣
薦。
兵曹判書
一日朝 筵臨罷。
通信使馳密狀。
竝達倭酋平秀吉書。
書辭悖逆
至有射天之計。
 上引問日入侍諸宰相
先君卽進曰。
大司憲亦未退。
請竝召問
梧陰國公也。
梧陰進對曰。
事係 上國
機關甚重。
 殿下至誠事大
天日在上
豈可容隱
以爲 奏聞便。
先君繼曰。
所言是。
臣亦以爲當上聞。
後日侍夕講。
 上又問曰。
日本廷議異同
卿意云何
對曰。
臣愚以爲此事係國家存亡
依前所請。
上達 中朝
戒飭兵馬
日新一日
 上曰。
卿言是。
勉之
退而抄選京外材官,射手,雜額軍士及各年應擧武士
別錄名姓
分爲數帙。
便於考覈調發
又請厚養訓鍊無祿瓜牙之士。
以備緩急之用。
如元均,李舜臣
可合閫寄
大臣協議
不次拔用
兩人竟以一死報國
文衡缺乏
廷臣推先爲首
卽兼帶弘文館提學,藝文館提學,知春秋館,成均館事
初辭也。
答曰。
朝廷偶然計而授之。
及見薦單。
自詑得人
予雖不學
知卿邃學高才久矣。
再辭以年紀衰邁
早晩 詔使降臨
必被嗤點
又 答曰。
公元1171年
使華人見之。
足以知其年高德邵
不允
其年秋
朝著不靖
一番用事
士林一時見逐。
先君竝遭薄譴
退在村舍
赴京使臣回自京師
皇上陳奏情事
降 勅褒奬
 賜銀絹。
於是
 命還梧陰公于貶所
先君亦以撰奏。
賜 皇賜絹子。
 命收敍封爵
仍題給未受常祿。
卽上箚力辭不受。
當初賊書之來也。
梧陰公與先君
倡爲陳奏
實是第一義
而及乎撰進奏本。
詳載賊情
欲使吾 君事 上國無隱
此理明甚
時議以我 國相日本爲可諱。
屢請刪削本文
沒事由。
厥後倭兵起。
而 國勢幾危
至煩乞師于 天子
中朝無不知其通信之狀。
我亦不得盡掩。
彼之不欲聞奏者。
抑何見耶。
壬辰夏
賊鋒長驅直上
警報日急
先君田里馳詣 闕。
略陳時務
大略以爲自 上雖勿許都民散出。
平時固結之本。
臨亂欲以王法繩之。
難矣。
分遣長成 王子
召聚都民。
問以所疾苦何事
宣示 德意
庶幾保合固守
觸忌諱。
識者多之。
 上方決意西幸
當 扈從
趣爲裝。
一日夜。
有人急呼曰。
黃某父子
公元1172年
急入聽 傳敎
都門下鑰
驚惶待 命之際。
 乘輿已出。
追及于東坡上謁
引見
保護 王子順和君入關東
仍可號召四方勤 王。
以期恢復
承 命雪涕
迤向鐵原。
士卒刑牲血誓。
一邊傳檄八道
糾合義旅
書檢察,元帥兩公
勉以大義
自樓院我師敗衂之後
兵火漸近。
賊中細作旁出
乃由大嶺關中
流聞一隊慶州轉向東海地方。
彼此途窮
王子崎嶇山海間。
深入咸鏡北道爲可避。
其七月
會寧府
叛賊鞠敬仁等。
城裏徙民不逞倡亂
謀執兩 王子以下大小人員及京來將士
拘繫暗室
終乃纍纍縳致于賊壘。
以須倭賊。
自斷呼吸必死。
謂弗類赫曰。
父子鬚髯美好
不可竝此受傷
潛以小刀子截去。
次第自裁
忽被邏卒覺察
見守加密
及倭將淸正入城。
遇兩 王子
加禮貌。
一行鄰國大夫
別無拜揖酬答節目
此則其國俗蓋然也。
上洛金相公貴榮先君幽置別所
漠不何問
只以弗類爲 王室忝親。
一行大小事。
皆令督察
癡孫年八歲
被伊賊磔死。
遇有我國軍消息
公元1173年
使弗類通書
先君私謂弗類赫曰。
觀此賊情
目前無可死之事。
文書十分謹密
母令倭奴得知我 國式例。
致有萬一難處之患爲也。
以故蒼黃傳報之際。
率用眞僞二狀。
僞以示倭賊。
眞以傳 行在
癸巳春
倡義使金公千鎰
入送帳下人于 王子前。
諉稱起居
因要偵探都中賊勢。
淸正生一計。
請 王子報聞于 行朝
乞與媾焉。
謂爲平行長雖與 天將惟敬講和
 朝鮮獨與我通和
可卽解歸。
不爾
關白殿下領兵渡海。
兩國干戈之禍魚肉矣。
弗類赫但依伊賊所言而爲辭。
自我成狀。
不書姓名
又不書臣字。
兩 王子亦依此別爲書一道
又以諺書陳賊情
呈送 大內
陪官亦以蠟書
具陳始末
其授狀倡義幕下也。
使之投僞書傳眞狀。
丁寧戒囑。
會天兩夜黑。
倉卒失傳云。
其時先君異處
未及與知
淸正只使倭卒。
持以示之。
瞥眼看過而已
義金公
傳之體察使軍門
體察乃盡去 王子諸狀不奏。
只以所謂僞書謄書。
單傳請罪
旣而義公得覺。
轉報軍門
無幾矣。
先君在鐵原也。
時宰語及致亂之由
公元1117年
曰。
倭賊借道謀犯 上國
兇狀已著。
信使廉得於日本而來
乃不飭嶠南戎備
一敗塗地
當初主論通信誰耶
使回而必保無虞者又誰耶
相與成和議。
誤國事。
他日必有任其責者。
方圖草檄徵兵
會遇文士
秉筆遣辭之際。
語侵當路
檄文中。
廟堂力主和金。
秦檜之肉足食
奸臣首倡幸蜀
國忠之頭可懸之句。
展轉播聞。
固已心嗛之。
乘此事會。
得以修郄於兵間文字之末。
眩亂眞僞
聽者何能億逞
釜山浦。
 天朝致力
還詣 行都
乃指以成罪。
置對力辨
 命編管吉州
更誣以他罪。
再詿吏議
丁酉
 特命解放
宜收敍復秩。
而又因宿構纖芥嫌者適在議讞之地。
深文而陰遏之。
只令田里閑住
 上心猶有所眷戀曰。
黃某乃 太祖功臣
非予之功臣
再 命放釋
而輒爲言者所阻。
由關海遷畿輔
四 賜食存問
而以病聞。
卽 遣太醫
齎 賜藥物。
上箋陳謝
最後謝箋落句有曰。
長安北望
近天日之
淸渭東流
益注終南之戀。
見者以爲一字一淚云。
丁未夏
輿病僑寓京口露梁。
欲便醫藥
七月念間。
偶感微恙
八月十四日酉時
公元1127年
不起
享壽七十六。
易簀前數日。
醫藥不進。
幾於不能言。
臨終
弟奭試白曰。
海平大人上章矣。
開眼應之。
連呼者數三。
顔采精神不小變。
猶聞咳唾之聲。
宛若平日
命家人扶坐。
已而諸孤
嗚呼
弗類等不天
攀號莫及
不得從先人於地下
無所識知
無以表白先行賁諸幽。
竊自惟念
先君天分甚高器局峻整
望之嚴毅
若不可犯。
而卽之溫然
人莫不愛慕。
加以學術深奧
透悟章句之外。
禮學精密
不拘拘於俗儒章度數之末。
文章詩規老杜
自立門戶
尤以警拔神解爲主
有如水落石出
源委極其深長
爲文
本諸六經出入諸書
骨氣雄峻
機軸自別。
不爲蹈襲故常
常曰。
不學詩。
鄙俗矣。
是乃餘事。
不甚賦詩
居家
不爲嶄絶崖異之行。
不事交游
無他嗜好
常以書史自娛
公退
只奉伯氏相對談話而已
奉先盡孝
每遇終身喪。
先期齋素
哭泣行祭。
終始不懈
先祖翼成祠宇頹圮
協謀重新
必以每年臘月
各出米
會祭于宗家
仍與諸宗
飮福講好
倣古花樹之會。
敦睦宗黨
曲有恩意
有以窮乏
呼救
則雖裘馬立與之。
爲人謀。
盡誠周旋
而不竭人之忠。
立朝
思欲如古人所謂孤忠自信
獨立無明
謂曰。
余中年故倦游
實無仕宦
一朝遭遇
位躋極品
由自致。
非假左右游楊之助。
士當藏器待用可矣。
唯知憂國如家。
知無不爲
與人論議
凝思發難
出人意表
聞者或不解爲何等語。
邊幅闊疏
不施畦畛
當事
視義所在
盡言無隱
不相苟合
至於館閣文翰問。
少有未妥。
一筆勾削。
略不假借
以故相知稱賞
而亦未免中人忌。
一斥不復命矣。
義固同休戚。
閑廢猶草移檄日本關白書。
欲以解紛
不果上。
平日吟咏詩什
朝家大小述作
兵亂散失殆盡
掇拾而餘存者蓋什一
所著有約鑑便覽十五卷
晩年
子弟輩曰。
平生行事
每於逆境上喫盡多辛苦
到今垂死之年。
却被新進後生所醜詆。
豈非數也。
自靖于心。
毫髮愧怍
他日必有論定
呶呶何爲哉。
嗚呼
當初僞狀曲折
不得與聞
實無交涉
而只由生兒弗類。
竝陷極地
不得獨鳴其冤。
蹭蹬不偶
新貴滿朝。
世道已變。
終未大究厥用。
抱恨泉壤
公元1224年
嘗記弗類少也。
侍坐家庭
先君偶曰。
國人心楄淺。
見得義理分明
若使蘇武今世
必置之死地。
弗類赫對曰。
寧有是理。
先君微哂曰。
癡兒誤矣。
借令今人議武之罪。
必曰。
你在匈奴十九年所矣。
命你牧羊牧羊
至取小單于弓弩補治之。
資活以不死。
乃至飡雪齧氈
無乃餒乎。
何以娶胡女生子爲也。
你之所以使節而示不屈安在。
以此文致之。
何能自白
仍徐曰。
小子閱歷世變
其知之矣。
嗚呼
逆覩吾家未來之禍。
而忽發是言耶。
慟矣慟矣。
在世日。
嘗與術者相地坡州洛河上。
先塋十里
今奉以安葬焉。
後因塋域不寧
壬子冬十二月十三日
改窆交河治北金蠅里先塋南麓震坐兌向之原。
弗類孤等。
只奉偏母相依
累封貞敬夫人
姓趙氏
系出淳昌。
高麗名臣政堂文學廉之八代孫。
陽城縣監詮之女。
憲府監察竹山安子謙之外孫也。
生于 皇明嘉靖十一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九日
卒干萬曆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
明年戊午三月初一日合葬
五子二女
男長卽弗類赫也。
次卽奭也。
丙午司馬
女適咸興府判官李郁
餘皆夭。
側室女。
訓鍊判官朴由新妻。
弗類赫初娶 贈弘文校理尹儼女。
生一二女
坤厚
向學而早死。
女適戶曹佐郞天衢
次適
成均司藝洪瑞鳳
再娶議政舍人趙廷機女
二女
一女爲當代 王子順和君夫人
一女幼。
奭娶軍資監判官李錙女。
生一二女
長卽坤載
女幼。
李判官三子
厚載,厚培,厚源
坤厚娶工曹參議南彦經女。
有二子。
被刃於賊手兒。
其長也。
次裳。
今許委禽
判書雲翼之壻。
坤載娶別坐金守仁女。
李厚載生二子。
洪瑞鳳生二子一女
順和只有一女
朴由新生二子。
弗類赫庶出亦有一子
名坤健
先君常謂弗類孤等曰。
世其莫我知矣。
知我只有月汀公在世
異日墓道之事。
可煩諸月汀公
弗類赫敢以是抆血謹具歷官行事狀。
遙納再拜之禮。
而以死請願一言傳信來世
伏惟台鑑納。
謹狀
壽序[尹根壽]
公元1532年
黃君晦之爲其家嚴長溪公徵壽筵之言。
余諾之而未果
歲月侵尋
又復數年。
所以旣諾而猶且遲遲者。
冀公之蒙 恩復爵。
來在 輦轂之下。
吾輩方始稱觴壽席
得以一言賀公也。
今旣久處田間
尙未還 朝。
四月某日。
實惟
公元1592年
懸弧之朝。
而諾不可久已
請發不平之竅。
以慰公之侘傺也。
公以高文雅量
早擅華譽
眤侍 經幄有年
顧乃同寮意。
竟爲所中。
浮沈外職
其後
 聖明廉公之邃於文也。
擢拜喉舌澄淸之職。
公旣任職無害
而 聖眷日隆
國家二百年未雪之冤枉
可以公才諝而伸辨於 天朝也。
遂 特命奏請
公之受 命專對也。
文辭渙發
誠悃畢陳。
果動 皇上之聽。
特命刪改
仍 昭示寶典中。
已改將刊之卷。
公得齎奉
倂 勅書而還
我 國父子君臣之倫始敍。
其功無兩焉。
疇功定次。
名在元勳
繼而文衡
執一藝苑牛耳
仍陞九命
加封府院
班視相臣
此實公歷官之槪也。
旣而 朝家不幸
用事斥逐異已。
公亦見罷退田里。
未幾而有壬辰倭難。
公承 召詣闕下。
都城不守。
 乘輿西遷
公之父子則受保護 王子之命。
與故相同 王子北行
會寧而爲叛民所執。
 王子以下皆被縳致賊營。
是何奇釁之至此耶。
公之奉兩 王子而向北關也。
父子俱膺召募使之任
行至鐵原。
與一文士
議草傳檄
復之文。
馳諭諸道。
公授以大意
首以廟堂之主和爲非
而至比之秦會之
遂被其切齒
俟隙而未得發也。
會公陷賊中。
自賊所馳狀陳賊情
而賊若覺其有據實之狀。
則必見攔阻
故秘不宣露
作假狀誑示賊。
一倂出送。
惟囑齎持者。
竢出賊營。
棄主假狀。
而只達眞狀也。
其時
廟堂之嗛公者。
體察駐箚近京地。
得其假狀。
便作陷公之機穽
以爲罪。
而故峻其語。
然若直送其假狀。
一見當卽知其非眞狀也。
故遂置其狀。
謄寫以送。
而其辭曰。
其狀有臣子所不忍見者。
未敢送。
公遂坐此
自賊中還也。
父子下獄置對
幾至不免
而遂遠謫矣。
假狀雖諉以不忍見。
他日議罪
必執此然後方可擬讞而輕重之也。
何至不忍達於 君父之前
爲此深文之辭乎。
罪之輕重
係於一狀之眞假。
而必廋之者
令人不得覺其贋。
而將必置之死地也。
擠陷之計慘矣。
累年
 聖明元勳不可久在謫中也。
 特霈異恩放還
言官之論糺者閱數月。
而猶未 允兪
言者旣止。
成命將行
有以纖芥事不悅公者。
方在議讞
之地。
巧其辭說
佯爲稟 旨然者。
而實爲下石之語。
遂被再論。
而公還田里。
不得放歸矣。
是何輦上君子乘時修郄於公者多也噫嘻亦命矣。
聞倭俗之稱臣
只於所謂天皇而已
關白擅國中之兵權
勢出天皇上。
而猶不臣臨其一國
一國之人。
無稱臣於秀吉者。
況於淸賊乎。
一國未有稱臣者。
至於他國之人。
而輒以稱臣劫之乎。
然則公之陷於淸賊之營也。
極其拘囚困苦
未嘗䝱之以稱臣
則雖欲指爲屈節
未可得矣。
公之辱身者何說也。
其稱關白殿下
爲公之罪案者。
未足以服人之心。
平時禮官通書契於彼賊也。
輒稱關白殿下
果是罪案禮官先犯之矣。
隨例稱之。
而果可獨以罪歸之乎。
噫。
公之自視
更無瑕玷之可指。
世人未暇深察事情
槪以辱身譙公者。
不亦冤乎。
古之華元爰盎張騫
名著信史
乃被執於敵國逆藩或虜中。
而俱得脫還。
還立其朝。
而未聞以失身之名加之也。
何獨公之橫遭口語
一至此耶。
公之公子
旣堅諱我 國之情。
深觸淸賊之怒。
承旨公幾碎於賊手
賴 王子
公元1561年
哀救而僅免。
而其孫則終至斬作二段於目前也。
爲 國抵諱
不敢家累計。
其孫僇死
而有不暇顧。
然猶衷曲莫白。
悶默而已也。
傷乎傷乎。
父子旣陷賊手
固不難於一死自靖
而曾被保護 王子之 命。
其將置 王子於何地。
爲此決裂乎。
此可與知者道。
難以他人說也。
神明扶持
公之年踰七望八。
古人所謂俟河之淸
人壽幾何者。
極商熸而可念也。
雖然
聖明未始忘公也。
田野而 特軫宸念
累有食物之 賜。
無待於人言
天道十年一變
公之以非罪而坐慶者。
已過十年矣。
 聖明豈不察公之有功無罪
而又無它腸乎。
公幸健匕著自愛
一朝 念及耆碩
而軫元勳久廢
則其 賜環宣召者。
一轉移之間耳。
況 聖明臨御于玆四十年
歷數宰臣中自初年列從官。
而得至今日者有幾人哉。
將 推恩舊臣
同此大慶
則其起廢復原職者。
當必首及公矣。
且公耆英社中人
而余復以年至追入。
公若還 朝則余當更以一序賀公
且幸余之得與公同社。
而交致媮快也。
余蓋爲日以俟矣。
公元1555年
三十四年四月日。
海平後人尹根壽敍。
耆英社軸詩序[尹根壽]
公元1538年
長溪芝川公元勳
超陞極品
故事勳臣封君者躋極品
則如府院二字
長溪之爲府院君者。
今蓋十七年矣。
中間
不幸輦上君子有雅修絳灌之郄者。
中公以漢法
公遂置對仙人
間關遠遷
雖蒙 恩宥歸來
至今猶在田野間。
不得 賜環還 朝。
以此公之位與年。
當與於耆老之司者固久。
而猶未也。
相知之所共歎息者也。
長溪西澗同榜而進。
而壽之科第
又在一年
官同僚志同趨。
旣而升沈通塞
何所不有
猶且俱陞宰列。
鬢髮鬖鬖然。
時復相從
則驩然道舊
四十年一日也。
交道可謂全矣。
東津視余輩。
其進雖差後。
年齒相先後。
氣味幸不相殊。
今年
余以年至
得預諸老之後
一日
僉謂長溪一司之老。
而特以還里未還朝之故。
未與於國老之列。
欠事也。
遂伻人起居公。
而兼致尊酒
公以一絶報謝
我輩續和。
夫以古來稀有之年。
衰謝已甚
參尋未能任意
雖俱在 輦轂下
會面談笑
未可期其數數
公元1561年
況復限以一水
界分京外。
相思難以命駕
分手無由盍簪者哉。
其所以致嘅於公之尙在田里
未參公讌者。
我輩同然之情。
而見乎詞者然也。
雖然
 聖上在宥四十年
自 嗣服從臣
而仍陞宰列。
至今日。
能有幾人耶公固舊臣也。
耆碩也。
元勳也。
當 上下同此大慶之日。
豈不簡在 聖心
而終無 推恩召還之 命耶。
幸而公得還 朝。
我輩開讌席而相勞。
則上之感戴 洪造
下之媮快暮境者。
寧有旣乎。
姑書此以待。
而且以爲後日當筵唱酬張本云。
萬曆丙午暮春
海平尹根壽敍。
耆老諸相大人
以生遯荒之久。
送酒以慰之。
不勝感激
率占七絶以謝。
風流故事艶曾聞。
何幸生年亦已尊。
媿殺未登公讌席。
一盆春酒却先醺。
(已載本集今又竝錄溪院老人)
次韻
春來消息隔江聞。
苦憶芝翁齒已尊。
 聖主優恩耆舊
佇看公讌許同醺。
(月汀)
次韻
生無寸補無聞
分外官聯愧又尊。
 昭代正逢求舊日。
 恩波應許共君醺。
(西澗老人)
次韻
公元1606年
香山洛社耳徒聞。
三老如今德齒尊。
薄劣幸參曾不意。
願陪鳩杖醺。
(東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