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来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自动笺注)
來庵先生文集卷之十
 疏○箚
  
永昌疏(癸丑七月初九日)
伏以臣傾進一箚。
略陳卑悃。
 聖度包容
不以爲罪。
下上來之 敎。
扶病祗受
感激惶悚
不知所爲
衰病日甚一日
內醫來省。
莫可如何
只令垂死之身。
心不自安
今 國有大變
不能大夫之後
而醫又相守。
罪咎尤積。
伏俟 誅譴而已
伏見 殿下子母兄弟之變。
正虞帝,鄭莊所遭又甚焉。
未知殿下何以爲心。
今此逆賊
兇謀布置
實是奸究之雄。
擧足引頸
冀 國中有事
非朝夕之故。
(缺)
再箚(癸丑十一月日)
伏以臣聞朝紳方伏 閤。
請按律罪㼁。
此必爲 宗社長慮也。
討賊公義也。
爲後拔本塞源之計也。
臣雖至愚。
於此三者。
未嘗深念
所以愛 殿下
亦豈後於諸人也。
見前古帝王兄弟之變者。
自大舜,周公
以至後世
相望史冊
聖學高明
洞見事情
自不待臣言贅也。
區區一得之見
不得不盡於處變之日也。
嘗見周公之處三叔也。
管叔武庚同誅。
蔡叔囚而霍降。
均是兄弟
曷嘗厚薄其間哉。
其罪有輕重
不得不爾也。
自今觀之。
誅之與
降之分。
尤見聖人權度精審不差也。
公議之極。
私情之盡。
亦見聖人用心
爲人倫之至也。
試以㼁之事言之。
八歲穉童
不知利害趨舍所在
其不參逆謀
不獨聖敎丁寧
凡有血氣者。
孰不知其必不然也。
蔡,霍身與其謀。
猶有差等
而從末減之科。
與謀而情輕者。
與初不知逆謀穉子
又豈無差等之別乎。
 殿下戊申之變。
珒逆之罪。
尙且待之以不死。
終不加刑誅
此實周公囚蔡降霍之意。
漢之廢長處蜀與赦不治黨與故事也。
罪惡貫盈
國人之所共讐。
天地所不容。
鬼神之所陰誅
惟 殿下同氣之恩而終不加刑誅
今㼁穉少之子
初無子糾之爭。
子推之過。
匍匐入井一赤子也。
殿下推 先王顧托之意。
終始保全之慮。
迥出百王之上。
大舜處象之盛美
幷驅天地間。
只在 聖明用變如何耳。
臣生逢 聖明之世。
得見此無前盛事以死。
則臣感 聖明之恩。
再生之㼁何異也。
大抵必欲加法於㼁者。
急於一時勢利也。
臣之欲 殿下不殺不辜
理之當然也。
 殿下以幷生之心。
有孚其間
而猶復有不義不暱之跡。
東征于鄢之擧。
則㼁終豈得段之誅乎。
慮他
未然之患而誅目前不辜同氣
豈 殿下好生追孝之誠乎。
且聞其首發割恩論者。
頗有昔日先唱全恩之說者云。
是何厚於不道之珒而一何薄於非身犯之㼁耶。
此其心爲公乎。
爲私乎。
爲 殿下乎。
爲其身乎。
 殿下豈不洞察其情也。
辭職疏(甲寅二月十日)
伏以臣是一箇腐儒
加以年老
神識昏聵
不堪世用
涓埃無補於時
 聖恩山嵩而海洋
食物之 賜。
以爲常。
上來之 命。
無月不下
不幸身病旣如前所陳。
加以自去十二月
又得寒疾
上氣塞。
往往昏絶者旬餘日。
元氣敗盡。
一息僅存
迄未能仰謝 恩賜
又未能剋期登途
罪戾貫盈
無所逃遁
況逆獄踵起
 殿下親臨鞠問
殆無虛日
屛伏山野
未能從大夫之後
以伸討賊之義。
愧懼尤深。
面目入 國門矣。
臣念臣前進箚子中。
情理所不可。
時勢不敢者。
傾倒條列
庶幾 天鑑之少廻。
豈謂今者不獨遞 命愈靳。
升遷之命。
從而遽下也。
是臣請免而取升。
求退媒進
揆分揣義。
不可不敢
有甚者。
至此狼狽蒼黃
罔知所爲也。
竊念世之人君
思濟艱難
圖成治效者。
曷嘗不以立相共治。
爲先也。
任賢使能
亨屯致理常少
比之匪人
僨事覆國者常多。
方其進用也。
當世之君。
未嘗不認其爲賢爲才。
而委以重任也。
及其妨賢誤國
卒至危亡
而猶不覺悟
雖使覺悟
土崩瓦解之勢。
已不可捄
考諸前吏
明若視掌
然則人君立相之際。
不可不難愼。
其意蓋曰不獨聽於人。
亦必聽於天云爾。
愼重之意。
亦可見也。
今臣之無狀。
不但衰朽荒頓而已
性本偏滯
膠於見聞
泥古不達時宜
病於自是
直性不純同人
固已試無用一物
 殿下蓋嘗的見無疑矣。
不諒其情而反進之。
此又非初不知非賢才而授任之比也。
此臣尤不能無惑而尤不敢更進者也。
伏願 殿下
察臣匪據之悶。
念臣狼狽之勢。
憐臣衰病之實。
亟 命收還臣新 命。
授之其人。
以幸垂死命。
以愜輿人之望。
不勝幸甚
取進止
歸印箚(乙卯)
伏以臣蒙被 聖恩
病未深痼
不勝感激之至。
臣伏醫藥及時
似瘧之痛。
今得差減。
第以山野之性。
不合城市
正似江魚處於涸轍
野鳥入於籠中
不久自斃
理勢必然
臣自求去不得以來
思慮焚如
成心病。
不能寢。
晝不思食。
日復一日
今幾月矣。
少氣力。
摧殘殆盡
則天轉劇
歸路阻長
恐有中間顚仆之患。
生行死歸。
人情哉。
不免干冒 天威
奉歸密符于政院。
自比於歸故事
行且待罪
不勝惶恐
取進止
箚子(乙卯)
伏以臣朝夕當入地
生旣爲盛世之臣。
死且爲盛世之鬼。
銜恩極矣。
感激深矣。
不敢復以區區下情
塵瀆天聽久矣。
悶默之極。
不免冒昧開喙。
惟 聖明垂察焉。
頃年以來
風眩之疾。
無日不作
臂核之痛。
亦竝交侵
不能出門一步
伏蒙 聖明
命醫來看。
醫病投劑。
旋得減歇。
十年不死。
秋毫皆 聖恩也。
繼以氣急食少之疾。
年來始劇。
此非他病可治之比。
天然自有之疾。
盧扁華佗之術。
亦無如何
死病乃已也。
雖醫技或能已疾。
臣之壽不爲足矣
欲治病。
貪生已甚
殆涉於逆天
逆天非罪乎。
不但無益而已也。
況今歲饑又極。
公私財竭。
流殍滿路。
中外皆然。
有甚安上所見
特圖進無人耳。
醫來遞繼。
非月非歲。
供億之費。
亦甚不貲
此尤非臣分義所堪。
心常竦蹜。
日夕不得安眠者。
今不知其時月也。
伏願殿下
諒臣悶鬱之情。
亟 命召內醫
令臣就木
日。
安分含笑
無憾天地之大。
不勝幸甚
取進止
食物箚(乙卯)
公元1116年
伏以本道巡察使臣沈惇。
令星州牧使臣閔頀。
輸致賜給食物多少數目
本月初五日扶病拜受
繼以本府錄事
齎持 命遞臣職名有旨而來
臣伏聖旨云云
竊伏思惟
病伏山野
違拒 朝命
合萬死。
伏地待罪
而 聖度包容
不加誅譴
乃反優賜食物
以濟飢乏
又遞本職
以安臣心。
銜恩感激
罔知所措
年老病痼。
一年甚於一年
差復無期
登途無日
憂悶之極。
適增衰病之勢。
朝夕當死。
今旣蒙聖明俯察至懇。
以安垂死之身。
庶得須臾不死。
戴聖天日
溘然之日。
更無所憾。
何以報 明之恩也。
獨念每 賜食物。
寔出尋常萬萬。
古人云乎
無常職而賜於上者。
以爲不恭
今臣不但無常而已
帶職在野
數年于玆。
罪戾之重。
合有譴責
譴責不加恩賜每及。
以重不恭之誅。
 殿下不以爲罪。
臣獨何心。
每受 賜而自安也。
臣職旣遞。
內醫仍留在。
分義所不安也
故速之令歸復命。
惟 殿下垂察焉。
抑臣有區區之懷。
得以畢其說焉。
伏見殿下今日
老臣大矣
安老臣者至矣。
然竊聞年
穀失成。
黎民阻飢
一國同然
而自湖西江左一帶
饑饉爲甚
負抱携持
流滿道路
公私懸磬
不移
安上之門。
了無進圖之人。
賦煩之日。
未聞惠鮮之政。
 恩賜雖及於老臣
博施未孚萬民
四方溝壑
將不知幾千人矣。
孔聖之言曰。
天地大德曰生。
聖人大寶曰位。
何以守位
曰人。
何以聚人。
曰財。
蓋財匱民窮則邦本不固。
不固而能守位者鮮矣。
伏願殿下
體天地之大德
窮閻白屋之下。
赤子相率而就死地
推恩老臣之仁。
薄稅節財用。
使環千里四境之內。
一民不得其所
邦本固而天位安。
天位安而燕翼無彊矣。
易曰君子以。
厚下安宅
此之謂也。
惟 明之留神焉。
取進止
箚子(丙辰十一月二十二日)
公元1117年
伏以臣進不能供職
退不得遞免。
待罪山野
荏苒二年于玆。
而 譴責不加
遞命不下
臣心不自安
日夜憂悶
豈謂今者注書臣李永式。
齎 敎旨來宣。
反速臣上來也。
精力耗盡
神識昏盡。
牛馬之齒。
幸在百僚之先。
而其思慮施設
不能逮人。
涓埃無補山海
折足將涯於覆餗
臣自不敢冒昧更入國門
況臣自今年五月
眩疾發作
往往而劇。
顚仆昏絶。
有同
癎之人。
幸賴內醫相守。
湯劑及時
故舊疾便差而新疾繼作
寒熱往來
逐日而苦。
乍作乍止。
彌留三箇月。
不能下數匙飯。
元氣竭乏。
兩脚無力
不可復恃。
不可復倚。
不能出戶庭一步
而今加以天時嚴凝
雪深數尺。
風氣甚勍。
砭肌入骨
行遠入國。
決不可望
而伏覩上來之 旨。
惶恐聳驚。
罔知所措
竊伏思惟
雖使有道之人。
年踰七十。
則行道者身老而衰矣。
如臣之悾悾
初無一長可用
而年又踰八十。
則其不堪有爲
明且審矣。
知其不堪
然且更進。
臣雖自不爲恥
人將謂臣何如也。
 聖明不异試可之後
豈得無不爲官擇人之譏於今與後也。
近來悶默待罪數箇月。
豈不連續上章
期於得請也。
第以一番進箚。
 批音輒下。
仍加敦諭之 旨。
不獨在臣有耽耀寵眷之嫌。
適足以重不擇匪人玩愒時日之失。
故臣尤不自安
狼狽逡巡
不敢籲號
而身病如右所陳。
不能紙筆文字
自待罪。
日望嚴 譴而已
伏願 殿下
察臣悶迫之情。
或加逋慢之誅。
或遞匪據之職。
安老臣之心。
以重若采之擧。
舞蹈於 聖明之世。
朝夕含笑入地
則此乃保全老臣盛德也。
惟 殿下垂察焉。
取進止
再箚(丙辰)
伏以臣聞心痛
不可緩聲
臣心痛矣
可緩乎。
就近風傳所及者。
萬死仰塵 天鑑
惟 聖明垂察焉。
屛伏嶺海間。
竊聞皂隸許㬇。
冒稱儒生
敢進凶惡之疏。
其中文字
分明名有所指斥
其謂劉邵義隆。
誰其抵當
 殿下正位儲宮
入繼正統
如覩白日
而欲比之五代之君。
非不而何
不軌不治
國非國矣。
至於 東殿
有口不忍言者
故 東殿頗不自安
不免待罪
臣聞來拊膺流涕
無以爲心。
惟我 東殿
毓德潛宮今數十年。
誠孝格于上下
龍德孚遠邇
 殿下恩愛
宗社倚重
百倍常情
豈謂兇賊
遽起於 聖明之下。
敢爲動撓之計也。
繼而聞 天怒震疊
將親鞠正罪
中外不聳聽。
竚見王法之行。
而尙此淹延
荏苒旬日
輿情疑惑
莫知其故。
以臣之昏妄
尤不曉 上意所在也。
噫。
父子天性也。
人固不容疑間
頃年永慶之謀易樹也。
 聖明嘗在危懼中。
凡在今日爲 東殿不虞
無所不至
而此抵隙恣行
無復顧忌
豈非賊之尤甚
若有所恃者然哉。
 殿下尙遲一問
使賊假息覆載間。
已多日矣。
此尤臣之所未解者也。
臣竊料凶人之情。
不止此。
蓋姑以此嘗 殿下
殿下天誅如此
臣恐殿下或入其計中。
後日之害。
不可保其不甚前日
竊恐 東太子之變。
不獨也。
況抑有甚可慮者。
設以士人家言。
其子遭意外之變。
有仍成心疾。
以至失性者。
輔弼效職
師保有功
萬無他虞。
燕閑中省愆之地。
難保其無忉怛焚如之患。
蓋以坊德之念。
雖存於常目
奈 天性之愛。
自不容何。
日復一日
以時月。
則宜不得無所傷。
 殿下只有一 東宮
而於兇人日月之死
於 東殿日月之虞。
此豈 殿下本意也。
抑臣聞凶妖之徒同一心也。
呪呾初發於掖庭
而猶有潛形匿影之意。
發於妖人英弼。
形跡稍著。
尙在囚係中。
三發於許㬇之跡章。
恣行已甚
踰疏及親
遠至近。
無尊卑無貴賤
一斥之爲逆。
君父以下
一擠而入之逆坑中
況可饒同休戚之重臣乎。
正欲先去羽翼人故爾。
逆徒之心。
不亦慘乎。
一日假息
豈是天道也。
伏願 殿下
亟奮乾斷
加嚴問。
一正常刑
以解臣民之憤。
以安 宗社之危。
豈獨 東殿之幸也。
若或以臣言爲不可底行
則臣請先伏妄言之誅。
以快凶徒之心。
臣當含笑入地
萬萬無恨矣。
取進止
三箚(丙辰)
伏以臣聞心痛
不可緩聲
聲旣不可緩
則況言可長乎。
故臣不暇遠引古昔
只就耳目所及見聞
萬死仰干 天聽
惟 殿下垂聽察焉。
臣病伏南徼
聞之道路
皂隸許㬇。
冒托儒生
敢進封章
陰斥 東殿
言極凶惡
臣聞來氣塞
無以爲心。
拊膺垂涕而已
惟我 東殿
毓德春宮
數十年。
誠孝極于上下
龍德孚人神
豈謂妖孼賊。
遽作(缺)
四箚(丙辰)
伏以臣伏見 聖旨
有曰數日來寒威嚴云云。
今又伏見 聖旨
感激惶恐
罔知所以爲地
 聖明之欲開經筵者。
誠爲君臣之情義交孚也。
講明治道之爲急也。
豈合爲區區一箇臣去留進退也。
此臣尤不勝悚縮不自安者也。
前者已陳情勢不容少留者非一再
不敢更煩於 天聽也。
所以引日遲滯者。
卽 東殿開筵之日。
擬得隨參。
以償素願而已
比來屢承入侍之 命。
一二陳達
傾倒所懷
若 殿下以爲不可底行
一分之澤。
或可及人。
八十垂死之物。
不爲空來空返。
入地之日。
含笑無恨矣。
 殿下不以臣之有無
重輕經筵
君臣情義
由是
交孚
國家利病
生民休戚
次第罷行。
下以副 輿情
上以豫天心
時和歲豐
國勢泰山之安。
則臣今日目前南路
便是墓道
自當賀燕太平重泉之下矣。
惟 聖念之垂察焉。
取進止
箚子(丁巳上缺)見疑於君。
此非大可懼者乎。
豈意二百年至事大藩邦
一朝負釁被衊之臣子乎。
差官之入我國。
慢侮之色。
見于辭說
日昨揭帖中文字。
許多譏詆云。
主辱臣死。
增痛惋。
借兵一事
亦必試我。
一向牢拒。
恐作後患
大臣之日三諫啓。
爲此也。
今若恢復讐之大義
擧國正論
賊書而快示。
虜使痛斥
激厲軍旅
綢繆藩籬
賊形跡。
據實輒奏。
本國情節
無隱且稟。
恩信交孚
上下罔間。
唇齒之勢彌固。
皮毛之托益堅。
則惷彼小酋。
狼顧猶豫
畏首畏尾
只守窮穴。
將至自斃矣。
堂堂我 天朝
豈終爲么麽此賊所困。
不如瘠牛之僨豚乎。
海內林立之衆。
不能敵五六萬之賊徒乎。
海內山峙
不能當一二載之盜糧乎。
天心厭亂
虜運將訖。
王師問罪
虜惡已盈。
古今天下
安有白首賊乎。
至如我國。
雖曰偏小。
勁卒利器
從古所稱。
及至今日
亦足
御寇
國綱不振
師律不立。
致此兩逆帥嫁禍耳。
卽今諸道走還人。
備悉賊情
或請結隊潛入
直搗賊巢
或請堅壁固守
以遏凶鋒
寧邊之人。
亦皆謂不待南抄軍。
只以土兵
可當此賊。
 朝廷未有命令
將帥不爲約束
義氣所在
羣情若此
千里畏人。
曾亦未聞。
四境不守。
不幸近之。
臣之所陳。
收拾見聞
瀝剔肝肺
而 殿下以爲夸大無實
只敗我事。
則不幾於痛哭嘻笑乎。
臣誠氣塞氣塞
臣自髫齕。
學古人書。
際會 聖明
 隆眷
以死思報。
實無寸效
及値急病之日。
益切殉國之志。
嘔心焦臟而不知止。
生癭發疽而不知退。
豈敢顧此殘喘縷命。
有所渝改。
自負初心乎。
可痛者。
通虜之使。
將與王人爭途
賣國之賊。
反被 廟堂論賞。
此何景象
此何義理
言路旣絶。
時事已迫。
臣只願蔽目塞耳溘然也。
降虜輩。
陰嗾胡酋。
欲害臣身
勢所固然
飛不死和不成之說。
正爲今日道也。
臣聞此言。
不滿一哂
杲卿之舌。
常山之髮。
更作志士壯談。
豈不快哉
第念久叨崇班
徒慙無補
每吐怪論
尙昧有害
伏願 聖慈
俯察危懇。
亟 賜斤黜。
使救時密勿之謨。
無爲妄言者所誤。
公私幸甚
邦家幸甚
取進止
答曰。
予雖昏病。
豈不大義乎。
試以已往之事言之。
倭奴掘拔 先陵
不共戴天深讐
而相勢量力
不得已遣使通信
至今賊徒
恒留邊鎭
多至千餘
而秀吉非犯順之賊乎。
豈樂爲。
勢有不得已也。
惟彼奴賊。
曾於我國。
一草一木犯傷之害。
頃日我兵入討之後
尙且斂鋒。
不爲長驅者。
是果畏我兵威如是退縮乎。
雖以邊臣之意。
略答渠書。
有何乖於事大之誠乎。
況一一具奏天朝
則尤無所不可也。
和之一字
有何可據之端乎。
和字
只因卿箚而始發。
可怪也。
李應福。
至詐之人也。
反覆追供姦說
何取信乎。
予近尤病劇心昏。
而諸症之中。
心恙轉甚。
晝則踽踽
夜則耿耿
寢食專廢。
與死爲隣。
顧予不辟
在世幾何
惟卿善爲彌縫
以圖社稷無彊之休可也。
安心勿辭。
辭 恩食物疏(戊午正月二十九日)
伏以臣待罪
數年于玆。
雖有下情
恐懼不敢陳達久矣。
豈謂遞 命不下
威譴不加
而 恩賜反至也。
前月中。
本道巡察使朴慶新。
輸致 賜給食物若干數目
令府使臣曹應仁有問
扶病伏受。
驚惶感激
無以爲心也。
竊念國家比來
內則有內 殿失寧之憂。
凶賊之變。
外則有西(缺)之聳。
徵兵之撓。
雖失寧之
憂。
便爲勿藥之喜。
逆臣先就討滅
天兵亦尙持重
然臣於此時。
身忝大臣之名。
屛伏山野
不見聞者然。
自知罪戾
至此尤深。
無所逃遁
 聖度包容
不加誅責
臣獨何心。
自安於 恩賜每下也。
此蓋臣雖在罪咎中。
下情不得不冒昧於 天鑑之下也。
 殿下豈不料臣牛馬齒已多而精力亦竭乏。
不足驅策也。
虛置臣姓名於公輔之列。
請遞不得
今幾歲月
天職妨賢路。
罪戾盈積
此臣所以莫知其由。
伏竢誅譴不能已也。
臣竊見古之帝王
君臣之際。
不獨服勤至死爲忠。
至於恬靜退讓之士。
亦聽其仕止
以成其志者。
亦非一二。
漢帝於張艮,疏廣
唐帝之於李泌
宋帝之於程伯子錢若水
皆從其願。
不終縻以好爵
或一道。
不失帝王盛美
今臣駑劣
不敢自擬於數君子高義
平生之志。
猶不欲終負。
豈知仍此而終不免爲盛世罪人以死也。
此亦 聖衷之所悶惻也。
竊惟念。
 聖明
歲賜米肉者。
蓋軫其飢餓
欲其不死。
此誠軀命之 賜也。
若更憐臣之老耄無用
下遞罷之 音。
垂死之臣。
得脫罪咎中。
朝夕而死。
瞑目於未頷之前
則此乃心志之賜也。
臣旣受軀命之 賜。
又蒙心志
賜。
則臣生爲盛世老臣
不爲罪鬼於泉裏
不亦幸甚乎。
辭不盡意
伏地待罪
箚子(戊午二月二十七日)
新命政府議政待罪鄭仁弘
以前月中待敎臣李蒧。
賚 聖旨來宣。
速臣上來
兼宣獻議之 旨。
臣病不能趨 命。
只俟 誅譴
身在待罪中。
且自移御之外。
更不敢進言耄之議。
知臣情事而歸。
想已陳達於 聖鑑之下矣。
自來又已閱月于玆。
斧鉞之誅不加
鐫罷之 命久閟。
不勝惶惑之至。
不免萬死一喙
惟 聖明垂察焉。
臣竊見年國內多事
天職不能曠闕
加以 天朝有徵兵之命。
中外惶惶
憂慮方深。
而臣雖曰衰病已甚
息偃山野
與國事初不相涉者然。
罪戾尤重。
無所逃遁
此實臣遠在嶺海之陬。
未得亟進辭章。
讓賢能之人。
故事勢至此。
自刻責。
已無及矣。
臣雖無狀。
血氣之類。
豈無一端蜂蟻之性。
得於天者哉。
第以筋力已竭矣。
宿病已痼矣。
比年眩疾又作。
逐日轉劇
未能出戶庭一步
亦久矣。
奮迅欲趨 命。
其如彎弓滿時。
分外難開何。
獨臣自知已矣
朝著間。
亦宜知臣牛馬齒能赴 召與否也。
退伏南徼
仍據職名
於國
不爲有無
於身只增罪戾
妨賢路病國家
自知不容天地間。
辭職而職未遞。
待罪而罪不加
垂死之日。
何所自處也。
伏見古之辭退者。
數十上而不得請
辭義已窮。
不敢更煩。
只自闔門待罪
乃得遞免。
今臣待罪已數年。
而 宣召不止
僅存一息
朝夕瞥然燈滅待罪中。
則將負罪入地
爲一冤鬼無窮
區區下情
不亦悶乎。
冒死塵瀆
伏地待罪
惟 聖明垂察焉。
供辭(癸亥)
矣身曾讀古史。
見漢皇后楊氏廢事
古之人已有正論
言子無廢母之理。
故曾引夷齊名分
君臣子母名義
出於天而不可易之言。
以答都堂之問也。
誠以子之於母。
名分素定
不可廢也。
且矣身淺見以爲
自上雖極誠孝
政令間。
兩朝廷之儀。
故更不免兩朝不然之說。
之而已者。
斷斷無他意。
嶺外朝廷隔遠
矣身未嘗知廢母之論。
初起於何人。
況矣身千里孤跡。
立朝無多日。
初無與議事
釀成凶賊之禍。
萬萬無此理云云
  又
隔遠矣身。
未嘗干與國政
而廢論之方張
以大不可
之意。
通示於爾瞻
  又
學受師友
粗知君臣父子大義
噫。
矣身退臥丘園
今垂二十年。
紛紜世事
不欲聞知
而九十頑命。
尙今不死。
終得廢母之名。
今日一死。
不足恤。
而將恐不能瞑目地下而歸見 先王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