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紫岩集卷之三
紫岩集卷之三 第 x 页
紫岩集卷之三
 序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4H 页
朝闻录后序
余尝读鲁论。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及看汉史。夏侯胜,黄霸下狱。霸欲从胜受尚书。胜辞以罪当死。霸举仲尼之训以请。胜感而从之。囚系经时。讲论不辍。余未尝不三复而叹咤焉。岁己未。余参幕府僚。随天将征獭虏。转斗深入。军无后继。一日不戒。被拘窖中。朝夕濒死者。岂特胜,霸之厄。适胡中。有名大海华人之被陷者。以书若干卷来示余。乃性理群书,二程全书,名臣言行录及皇华集。此书元是我 国所印。而东征之役。为天将所取去。年前铁岭之破。漂转到此者也。余于悲愤中。喜得是书。昼夜诵习。殆废寝食。顾其为书。皆断烂不秩。虽欲参究首尾。融会本末。盖末由也已。遂将其格言至论有契于心者。拈出而录之为书焉。有同被拘者谓余曰。吾侪于此。命在朝夕。而子之好读书。何其迂也。余应以胜,霸之讲。则亦知悦而慕之。遂相与缮写而诵读。因以朝闻。名其录焉。夫道之为言路也。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也。是天地之间。无适而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4L 页
非道。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以至乎喜怒哀乐之发。死生夷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道。不可须臾离者。正谓此也。矧乎拘絷大窖。延颈待刃之日。尤当以道自励。成仁取义之训。余之闻之也夙矣。而是书之录。目之以朝闻者。祇取乎死之时近耳。噫。是书也印于我 国。经于倭燹。移于辽阳。沦于胡中。终归于余辈。物理之数盖不可常者如此。亦安知异时羝乳雁飞之日。得返故国。将此录终身诵而行之。则道尽在是。岂止可矣而已也哉。
万历庚申夏四月 日。后学永阳李民寏。题。
博约集说序
圣门下通六艺者七十馀子。独以颜子为好学。既答君相之问。至系于易辞。呜呼。其至矣乎。程伊川有言。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有用力处。但不幸短命。未及著书。微言妙旨仅有存者。一时师友所称暨后来邹圣所论。略载于语,孟,礼,易等书。散出间见。未易融会。愚不敏。僭不自揆。谨以裒集。总若干章。本书注疏。亦并收录。且附以先儒之说。合而名之曰博约。取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之语也。若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5H 页
其诸家中。所称颜子曰者。未必可信。故不敢取之耳。颜子以亚圣之资。陋巷箪瓢。屡至空匮。而著力于视听言动。竭才于高坚前后。不迁不贰。若无若虚。以至于欲罢不能。真可谓好学也已。首之以克己复礼。中之以四代礼乐。终之以禹稷同道者。实此书编集之序也。倘后之学者有得于入圣之说。从事于博约之训。以颜何人予何人为立志。则必将有感于斯云尔。
族谱序
谨按三国史。遗事。新罗六大姓。永川李氏居其一。盖吾姓之显于世。厥惟久哉。但十三代祖以上。谱牒不传。为可恨耳。上护军祖。以武功超擢。子拜判书。孙除判事。一时门户之赫奕。槩可想矣。自是以后。世世业儒。隐德不耀。至我先大夫。释褐登第。官至观察使。女婿郑判决及不肖兄弟以科目发身。冒忝侍从。不肖之婿与子。亦登科第。兹岂非祖先积德累善之报也耶。古人有言。观吾之谱。孝悌之心。油然而生。嗟我门中诸族生暨我子若孙。各自勉励。谨身力行。毋坠祖先之业。是所望也。时岁在丙戌五月下浣。后孙嘉善大夫庆州府尹民寏。谨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5L 页
书于月城琴鹤轩。
紫岩集卷之三
 跋
  
题成仁录后
友有寄余一卷书。名曰成仁。乃故相尹海原之所编录也。文山,圃隐诚可谓杀身以成仁者。第恨是录简之太简。无以考其出处之终始。至如登溷作诗等事。有不必录也。吁。二公之名声节义。贯古今。亘宇宙。如日月雷霆运行于天。虽愚夫愚妇。亦知诵其名字。则有不待是篇之有无也。而然既录是书。则该终始。备记录。深有望于后之君子云尔。
万历戊午五月 日。紫岩书。
题郑古玉先生(碏)诗集后
往在己亥秋。先大夫作宰中原。古玉先生道经信宿数阅月。余兄弟获侍下风。承颜接话。昂然若仙鹤整翮独立。尘垢所不犯。殆未喻其清高也。一日。自诵清平寺闻子规诗。【剑外称皇帝。人间托子规。梨花古寺月。啼到五更时。游子千年泪。孤臣再拜诗。愁肠一叫断。何用苦催悲】。舍兄曰。先生之诗。美则美矣。小子窃有请焉。先生曰。何。舍兄曰。梨花古寺月。啼到五更时。含蓄无限意。思宛然有一唱三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6H 页
叹之调。后四句。似是剩语。未知如何。先生即停杯起拜曰。子。吾师也。其虚己无我。奖进后辈。有如此焉。尝以文章许舍兄。以享福目贱子。到今思之。舍兄文章。似不后于作者。而贱子实无福可享。先生风鉴。或不几于一失耶。仍自念栎社不材。得免斤斧。养鸡种黍。偃仰田亩间。亦安知非福也耶。伏睹遗稿。若闻謦欬。实不胜感旧之怀。遂赘一说。略记昔日得御之幸。因以自嘲焉。辛未菊秋。铁峰居士书于寿乐堂。
题乡规后(所著乡规。七纲三十五目。揭版乡射堂。至今遵行。)
乡规者。何。规乎乡者也。吾乡为俗。谨厚多质。野而少文。故淳朴俭率之称。载于舆图。苟以善导之则。不过一变之间而已。夫何近年来。淳漓朴散。渐不如古昔。乡父老为是惧。勤属余作规。余是何人。敢当此乎。固辞不得免。遂僭为之商略。专依退溪先生乡中约条。而不得不以土俗之不同。今古之异宜。为之增损焉。盖为规也。其纲有七。七纲之下。各有众目。总略干条。莫不以厚风俗为本。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者。岂欺余哉。古者导之以德行道艺。纠之以不率之刑。宾兴之以三物者。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6L 页
无非乡大夫之职也。退溪先生曰。今之留乡。即古乡大夫之遗意也。得人则一乡肃然。匪人则一乡解体。此今日乡规之所以先执纲者也。噫。规不自规。规之者留乡。其母坠。父老曰。然。此后乡风之美恶。系乎规之行不行。规之行不行。在乎留乡之贤不肖如何。可不慎哉。
紫岩集卷之三
 墓志
  
先考通政大夫守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鹤洞府君墓志。
先大夫葬时志石之瘗。姑俟后日。不幸诸兄奄忽。不肖孤老病将死。谨次世系与践历。泣血而书之。谨按三国史,遗事。新罗六大姓。永川李氏居第一。盖吾姓之显于世。厥惟旧哉。但十四代祖领同正讳砖以上。谱牒不传。为可恨耳。领同正生领同正讳贞固。领同正生朝显大夫讳仁达。大夫娶庆州金仲章女。生保胜将军讳均。娶金化高得材女。生上护军讳晖。胡元至元庚寅。哈丹贼犯姑岭。直指南京。公不惜身命。先入胜战。出众成功。左军府万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7H 页
户韩希愈申闻于朝。授领别将。娶同州领军监尹辞莘女。生奉翊大夫典工判书讳永坚。娶安德孙继女。生通宪大夫判军器寺事讳绩。娶密直使崔之祐女。生精勇郎将讳兴龙。娶郎将仇纯女。生讳丽。娶军威居领别将卢天益女。自永川移居军威良谷焉。墓在广石山。生成均馆生员讳斯亨。享年八十三。娶春川朴让兴女。生 赠通训大夫通礼院左通礼讳宗林。享年六十。娶善山张寿山女。生成均进士。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讳世宪。享年八十。娶上党韩保井女。生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讳汝谐。享年八十一。配善山金氏。即判事成美之后。亨孙之女。 赠贞夫人三代推 恩。以先大夫贵也。生五子。先大夫居第二。嘉靖辛卯七月己未。乃先大夫初度也。讳光俊。字俊秀。年甫成童。勇力绝人。欲业武。坠马伤臂。始学书。昼夜刻励。以嘉靖壬戌别试登第。授成均馆权知学谕庆州安东教授。升学录学正博士典籍。拜刑曹佐郎,河东昌宁县监,刑曹正郎,林川醴泉郡守。壬午。丁外艰。甲申。丁内艰。丙戌。拜青松府使。瓜满除成均馆司成,内资寺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7L 页
正。壬辰春。拜江陵府使。升秩通政。癸巳。递赴 行在。除中和府使。三度仍任。己亥。拜判决事,忠州牧使。壬寅。除刑曹参议江原道观察使。即先大夫一生践历也。乙酉。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以不肖忝二品也。先大夫刚方有守。不屈于权势。少与沈参判义谦。同榻登第。又同榜。契分甚厚。沈以铨郎当涂。力欲引进。将拟清要。而先大夫以椒亲绝不往来。是以久沈下僚。屈迹州县。约已便民。束吏制豪。到处有声绩。其在昌宁也。时有籍军之举。奉使者颇张威虐。列邑承风。民不堪苦。先大夫守正不阿。事有条理。奉使者不敢訾焉。为之霁威。赴任江陵。未旬月。逢大乱。招集军兵。为必守计。时贼将吉成传檄列邑。所向风靡。倭差与襄阳官奴赍檄而来。先大夫即斩之。驰报方伯。具由 启闻。路塞不达。其后 行在所闻尽心奉职。 特加通政。变初。中和郡人。私自团结。筑城抗贼。贼屠戮焚荡。甚于列邑。朝廷嘉其忠义。升为府。 命择宰三下其望。先大夫以副拟受点。即驰赴之。公廨民居尽为灰烬。蓬蒿极目。吏民逃窜山谷。先大夫刻日招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8H 页
集。先作土宇。坐卧其中。民皆感惧。惟恐居后。时天兵连络。横挐狼藉。先大夫略不动摇。拮据酬应。至有致敬而去者。甲午春。大作屯田。劝谕耕耘。人皆乐赴。收租数千斛。用度充饶。流亡坌集。遂为西路富盛之邑。 特赐表里。仍任者三。解归之后。邑民立碑颂。到于今称之。其在刑曹参议也。李延平贵为正郎。人皆以浮诞笑之。先大夫独称其确实有力量。他日国有大事。必此人当之。到癸亥后。咸服知人之鉴焉。自壬戌释褐。至于壬午。二十年间。两亲皆享寿八十。专城之养。至于四邑。人间之乐。孰大于是。及其谢事而还也。康宁寿考。日与乡党。壶觞谈笑。郑判决暨不肖兄弟。趋走阶庭。远近闻见。莫不荣之。先大夫中年以后。自军威移居义城县南金鹤山下苏侍郎洞。因号鹤洞。以万历己酉七月十六日。终于正寝。享年七十九。翌年正月。窆于义城县西霞岘里兑坐震向之原。与贞夫人平山申氏合葬焉。贞夫人。即高丽大师壮节公崇谦之后。高祖自敬。知中枢府事。曾祖允完。江西县令。祖宗辅。广兴仓奉事。考权。宣教郎。妣绫城具氏。 赠承旨仲连之女。夫人勤于治家。睦于亲党。训子弟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8L 页
甚严正。以万历己丑九月十八日。终焉。享年六十一。生三子一女。男民宖。承训郎。女适西原郑士信。登万历壬午榜。官至掌隶院判决事。男民宬。登丁酉庭试。文章名望。为一时推服。官至承政院左承旨。男民寏。登庚子别试。今为庆州府尹。承训郎娶商山周命新女。生一女。适光山金光岳。判决事生二子二女。男郑亿。有才而夭。次郑侙。中丁卯生员。除 章陵参奉。女适洗马柳褍。次适别提金时忱。承旨。前娶襄阳权文渊女。后娶察访南以仁女。皆无出。以不肖第三子廷机。为继。不肖。前娶广城李氏。生员山岳女。未数月而夭。后娶南阳洪氏。郡守龟祥女。生五子四女。女适李襑。今为大君师傅。次适前大君师傅朴羾衢。次适申弘望。登己卯别试。今为司谏院正言。男廷相。登戊寅庭试。今为高灵县监。次廷橚。业儒。女适宋世彬。业儒。男廷机。中乙亥生进。除 长陵参奉。次廷材。业儒。早夭。次廷彬。业儒。内外曾玄孙男女总六十馀人。不能尽载。先大夫去世三十八年之间。霜露之悽怆。如将见之而僾然必有闻乎容声。凡几日矣。不肖今年七十有四。朝夕入地。惧先迹之昧昧。敢撰如右。录之磁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9H 页
石。埋于茔侧。且以传之后子孙尔。丙戌三月 日。男嘉善大夫庆州府尹民寏。泣血谨志。
紫岩集卷之三
 行状
  
申梧峰行状
夫源深者流远。根厚者枝茂。此天理之必然也。水木尚尔。况积善之馀庆者乎。观于鹅洲申氏家。尤信。在昔丽朝。全罗道按廉使申祐。版图判书允濡之子也。有至行。庐墓三年。日夜号哭。有双竹生茔前。人以为诚孝所感。事闻旌闾。丹阳郡守希信。乃其孙。即公之七代祖也。公讳之悌。字顺夫。考讳梦得。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祖讳应奎。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行承仕郎。 恭陵参奉。曾祖讳翰。 赠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妣 赠淑夫人月城朴氏。士人敏树之女。 厚陵参奉亨孙之孙也。以嘉靖壬戌七月辛丑。生公。公天性至孝。生八岁。丁母夫人忧。执丧终制。无异成人。小妹生未晬而母夫人下世。襁褓中啼声甚哀。公亦稚龄。痛自悼念。常抱置所处房内。勤求乳奶。亲自护养。昼夜不离于傍。闻者异之。自幼刻意为学。邻有一门老。挟册请学。
紫岩集卷之三 第 99L 页
门老方锄圃。久不出。公辄涕泣。立于樊外。必受课学。然后乃辞去。稍长。益辨志励业。考左承旨公慨念门户衰替。日夜劝督。冀其成立。闻安东金上舍彦玑有学行。教诲生徒。公年未成童。负笈往从之。厉志力学。夙夜勤苦。金公奇之曰。此儿言貌谨重。笃学又如此。他日必成大器。年十七。读书山堂。一日有村女美貌者。就见因以往来。或至夜深蹰躇。公默识其意。使其女取楚来。正色曰。汝无端到此。夜分不还。必有意于吾也。汝以村女。阴怀贰心。欲亵书生。焉得逃其罪乎。挞之以送。居数十日。一汉持酒馔进馈。公素不相知。问其故。汉曰。闻公有盛德。教村女以正道。故来拜耳。盖其女感其言。还告其夫也。公自少持身庄严。类如此。万历己丑。擢增广甲科第三人。拜司赡寺直长。朝中人见公风仪秀出。动止閒习。无不啧啧称叹。辛卯春。升成均馆典籍。即授司宪府监察。秋。除礼安县监。金鹤峰惜之曰。仕进之初。何汲汲求外补乎。近日朝议将荐君兵郎。盍少待乎。公答曰。仕路通塞有数。且县近庭闱。便于省养。即赴任。翌年壬辰。遭倭变。领兵赴东边。闻贼充斥内地。还守本县。安集使以安东无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0H 页
守。檄公兼任。仍招集两邑兵民。亲领赴龙宫地。遮截贼路。兵散而还。贼自安东犯本县。公更谋举兵。贼退乃止。当乱初抢攘之日。列郡守令皆弃城逃窜。而公以白面书生。独提兵奋义。为遏贼之计。时论韪之。巡察使以公不离任所。论 启赏职。兼礼曹正郎春秋馆编修官。时岁荒民饥。公尽力赈救。逐日分给斗粟。曰人情见多则易费。不如随急辄救。以此县民赖免颠壑。远近流丐。闻声坌集。公无不赈恤曰。此皆国民。何分彼此。全活者甚众。公常慨念年少未及溪门。自莅本县。往来陶山。与长老士友。讲究学问旨诀。商确政务。殆无虚日。公与乌川金内翰垓。同登己丑榜。乱离中。公守本县。金内翰为义将。因以相从。交契甚笃。每语及时事。辄相与慨然曰。吾辈当一心殉国。脱有不幸。可托以妻子。未久。金内翰卒逝。阖家饥馁滨死。公为之悯念。尽力赈济。率致稚儿于衙内。羸瘠骨立。夫人承公命。亲自梳颒。去其垢虱。先以稀粥。润其枯肠。经月后始饭之。得以保活。幽明之间。终始不负。公之高义。可谓无愧愧古人矣。丙申夏。瓜蒲。体察使 启请仍任。丁酉春。拜司谏院正言。递授侍讲院文学。以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0L 页
亲家在南方。去贼薮不远。无意远宦。从事于巡营幕下者二年。庚子春。拜全罗都事。辛丑。除礼曹佐郎。升正郎。秋。除全州判官。巡察使以兼任留营事务烦剧。公尽心裁决。咸当于理。巡察弟。恃势干请。公一切挥斥。抑强扶弱。威惠并行。吏民莫不畏服。递后。州人立碑颂之。壬寅春。拜司宪府持平。旋递为体察使从事官。秋。为全罗道暗行 御史。癸卯。按覈庆尚道军务。甲辰夏。复除侍讲院文学兼春秋馆记注官知制 教。参宣武扈 圣勋一等。乙巳夏。复入为持平。兼职如故。时有风水灾。自 上求言。府中将陈劄。公构草。有权奸当国语。大司宪朴承宗怒其语逼时宰。格而不奏。遂呈告归乡。丙午秋。除统制使从事官。行装诸具。无不破毁。人有言统营。工匠聚会处。何如是罢弊耶。公曰。吾尝见统制使内外求请轴。其中所载。不可胜计。目阅可骇。吾何忍添名于其间乎。丁未春。除江界判官。以亲病未赴。其夏。丁内艰。庐墓三年。哀毁尽礼。足不出山门。己酉。服阕。时昏朝政乱。除工曹正郎。不赴。庚戌。除忠清都事。李苍石赠诗曰。台阁即今多后进。朝廷谁复记先生。数月即解归。秋。除咸镜道评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1H 页
事。辛亥冬。除全罗都事。皆不赴。癸丑秋。除昌原府使。为继母养。黾勉赴任。当路者以奴婢相讼事。请嘱。公据理斥之。时郑仁弘以领相在陜川。遥执朝权。四邻守令。莫不奔走干谒。惟恐或后。而昌原去陜川不远。公绝不到其门。仁弘虽知其不附。而亦无以怒也。有一品官做言。府使私用宫阙绵布四十疋。播告仁弘。仁弘曰。吾闻其为政。必不为此也。公闻之。即令乡所。会府民。查覈绵布。而终不问做言者。及公之归也。其人来饯路上。追谢而去。盖其心服也。本府兵燹之后。学校颓废。公即鸠材营建。劝课儒学。有犷贼群聚岛中持兵阻险。出入焚掠。邻邑惧不能下手。朝家甚忧之。公设为方略。悉加剿捕。其党瓦解。沿海诸郡赖以无事。事 闻。升通政阶。戊午春递还。閒居六年。至癸亥春。 朝廷清明。公闻反正之夜。废主苍黄逃窜。即潸然出涕曰。自取谁尤。今 上即位初。擢拜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以病陈疏不赴。甲子正月初八日。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三。葬义城县羽谷面栗谷里己坐亥向之原。丙戌。追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1L 页
事。 世子左副宾客。盖以公在 宣庙朝参勋。故有此 恩例也。公天资粹美。器度宽伟。居家以孝悌为本。持身以忠信为主。平生以早失所恃。为至痛。义兴外家。母夫人结缡时寝房犹在。公自少往来之日。尝到房外。绕壁叩窗。悲泣不自胜。傍人为之陨泪。奉继母吴氏。至老不懈。滫瀡之供。尽力取足。凡家间事。无不将顺。盖有人所难能者。而亦有人所不及知者。伯氏长于公才一岁。而自儿时事之如严父。爱敬备至。壬辰乱。遭鸰原之变。身縻职事。未及奔赴救护。寻常追恋。辄泫然流涕。友爱诸弟。常加警诲。恩义俱笃。是以人无间言。公悯念宗侄之少孤零丁。祠庙之修。享祀之具。必躬自措置。分己田土。以助奉先之资。祭祀时。必前期斋沐。悲感之容。见于颜面。及其老病。犹教督侄孙。略无暇日。子弟等谏其病中勤昔。公即斥之曰。何忍使亡兄子孙。为禽兽乎。岁癸亥。公年过六十。已患风痹。往调山斋。而继母吴氏。亦感疾。公以山斋去亲家稍隔。即强疾来侍汤药。过三冬。日夜不怠。元气萎薾。殆不支持。子弟亲属。咸言他子弟多在亲侧。公宜退家调病。公坚执不许。及其病笃。不省人事。而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2H 页
忧虑母病。顷刻不弛。吴氏病革。公亦奄奄。子弟舁公还家。而母氏何尝之问。呜咽在口。侍者以砂糖入口。不能下咽。而惟闻喉中微声。此物进母氏否。身后事无一毫言及。而母病何如之说。既绝乃已。呜呼孝乎。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者。其公之谓乎。公性勤俭仁厚。庄毅有守。居常晦默。不自矜伐。乐闻人善。而务掩其过。每早起头不脱冠。腰不解带。虽一家人。未尝见其惰慢之容。平生华靡之服。不挂于身。尝著木绵衣曰。此服于余甚便。平居手不释卷。在官时。昼则整理公务。夜则张灯读书。辄至夜分。夫人曰。释褐已久。何乃自苦至此。公笑曰读书岂但为立扬而已乎。常戒其子弟曰。吾以草莽。幸叨科第。汝等须十分谨慎。勿言人之恶。人或议己。切勿相较。内外亲属之贫穷者。曲加矜念。随力周急。至于婢仆下贱。饥寒疾病。无不救恤曰。是亦人子。而寄命于我者也。惠爱勤至。咸得欢心焉。其处乡也和气蔼然。与人有父母者语。必教之以孝养。与有兄弟者语。必勖之以友爱。与儒士语。必劝之以读书。待人接物。一以诚款。故至今乡人莫不敬慕焉。其立朝也。志操坚确。进退明正。律己清谨。务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2L 页
持大体。常曰居官者以罢职为恐。则不得不屈于人。是以在官为政。必行己志。寘散之日。寻常书札。绝不入京。一生踪迹。未尝及于权贵之门。尝在京时。有连姻时士来见曰。某宰相爱君欲见。君须往拜。公不答。他日又来言。公曰。草莽寒士。何敢迹及权贵门庭乎。其人怫然而去。邻邑。有一朝士。方幸于权门。一日。夜来宿公寓所曰。某宰相常语及君。颇愿见。君可往拜。公切责曰。君我俱是寒士。滥叨科第。此亦万踰涯分。况仕路穷通有命。不可汲汲有荣进之心。我则决不敢。君当自慎行止。其人惭恨而去。未久。竟遭窜谪。公閒居有诗曰。可惜南州沦谪客。失群何事落深坑。自注其下曰。灾厄之来。有系于天。有系于人。系于天者。吾无如何。系于人者。可慎而避之。某也。不念友生忠告之情。急于仕进。自蹈祸机。惜哉。渠能记忆吾言否。世之知公者。皆以公辅期之。卒之位不满德。年未耄耋。岂非有数存乎其间。而抑难进易退之节。有以致之耶。柳西厓一见。称其为第一人物。张旅轩亦谓公贤人。称道不已。谏词曰。温恭雅度非虚矫。乐易真情是自然。先兄敬亭祭文。有曰。确乎难拔之操。毅然难
紫岩集卷之三 第 103H 页
犯之色。恢乎有容之量。今不可得而复见矣。又曰。秉简而著直节之名。理剧而腾循良之声。余虽不言。世固有知者云。则公之风神事迹。概可想见矣。公初居梧桐山北。自号梧峰。晚年。移居龟村。又号龟老。公娶咸安赵氏。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行通训大夫珍山郡守铜虎曾孙。 赠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址之女。生一女一男。女适进士李举。男弘望。前司谏院正言。娶前参判李民寏女。有一男八女。男曰汉老。女婿士人柳重河金时任,李朝衡,任世准,都尔卨。馀未嫁。庶子汉杰,汉伯。公在宣城。当大饥。血诚赈救。全活屡千人。时公无嗣。梦忽有神人来告。君积善。天将锡君奇儿。君其受之。以望字名焉。庚子。正言果生。积善馀庆。其理有必然者。有才行。为士类所重。当不坠家声。流远而枝茂者。其将复在斯欤。年月日。嘉善大夫前刑曹参判李民寏。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