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草庐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自动笺注)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書
  
公元1650年
與金仲文(益煕)書(庚寅二月)
今日事。
所恃者天。
或人之憂。
想兄隱之於心。
有所默會痛絶者。
然此非人謀之所及
奈何
只是諸公自處之道恐有未盡。
蘇氏晁錯無故大難
而身不能自任云者
不爲無理曾將此言。
力言二友
自執己意輕去就
此爲慨然
竊聞首台之辭陛。
自上有自當之敎。
信然否。
如此而後彼謀可破。
我事自靖
決知其後無事矣。
所以慨然於諸公之退者
非謂自家一身有若避者然。
國家發明形迹
大有疑嫌前日用人實迹露出
及聞査擧。
奔潰退縮
其狀如何
高明持此一端
推繹始末
則可悉前頭事難與不難耳。
惜乎無以此意進說於吾君也。
柰何
惟是吾輩處患之道。
各欲自盡而已
凡百已定
不可苟免
千萬定操。
臨事不跲。
於此際有一毫慊於心。
蓋平生而大脫空
不可不相勉處。
與金仲文書(庚寅十二月)
向來鄕事皆出場
洛下怨家
連締兇人
自作流隊。
而仇辱之在我。
何有於兄。
何苦畢竟此身。
攀緣時輩
世利于己耶。
折頭陷腦。
惟其所爲
蟲肝鼠臂。
任之耳。
幸兄無我戚戚而亦宜自悞。
使此心常置之怡曠之地。
千萬加勉。
進退不苟
使有辭後世可也。
此中疏懶
未有少進
日夜憂虞
悔尤在此而不在彼也。
我輩此時宜屈而不宜伸。
瑣瑣者何可與校。
而反辱我皎皎之軀乎。
公元1652年
金仲文書(壬辰七月)
原營前後手書
承審示意
慰豁多矣。
第恨承拜每後。
不得與之相酬報耳。
旬宣半載
祠堂之移建爲事業耶。
淸愼之聲。
播聞可喜
其所任。
黜陟爲大。
能爲先正海考之下下多者耶。
石室聞訃。
痛哭何言。
天下大變
身親經歷
性命髮膚
全而歸之。
丈夫能事畢矣。
盍與朋友所以自勉哉。
此中無足道者。
棲身孤寓。
分甘窮寂。
北窓高枕
聊以自遣
朝暮窘食。
隨分而已
早晩吾兄宜有展掃之行。
何當握手宛爾相對耶。
時事日變
人心易遷
不必人人同己。
不可事事要好
屹然自立
雖拆陷而不顧
區區所望於諸公者。
書不盡言
金仲文書(壬辰八月)
昨拜靜叔之過。
槩聞近日爻象
又見舍弟書。
知兄拜
銓官。
可憂而不可喜也。
二公今日善類之宗。
而見用如此
不知將何以報酬君上之意。
稱愜朝野之望耶。
趙兄年來屈伸屢變。
榮辱備見。
隱之於心。
宜有定計
區區過慮
進退之義。
未甚端的
恐或稅駕之無所耳。
相見從容及此意。
而試之如何。
天意固難測。
時事不可爲。
量力度德
早爲引退之計。
似爲第一
而又不能
則亦有辭尊之義。
何必幷立要津
守舊轍。
無補公私
而重被旁人指目自貽異日無窮之禍耶。
幸勿以人廢言熟察之。
公元1654年
金仲文書(甲午十一月)
自聞兄拜諫官
日夕憂念
幾至髮白
風裁悃愊
宛轉回天
終不失所望。
近日好況
此爲獨大耳
平日吾兄臨事必怯。
朋友過慮
小者如此
大者可知
幸乞加勉。
以是平生事業足以塞責而已
如何
呵呵
公元1656年
金仲文書(丙申二月)
春寒
伏惟台候動靜順序珍毖。
瞻望之遠。
不堪馳義
此中何足道。
明公之位益隆而責愈大。
天變於上者日出
民怨下者日深
公何自處
有報聖君
無譏後世耶。
朋友共憂。
尤公昨致書於我曰。
某友何
報稱
僉兄胥誨血誠
如晦翁之於李誠父。
不可袖手旁觀
余答之以不通曉
茫然愧赧
蓋如卑卑淺末
能有計議可補於明公萬一耶。
豈亦言之非難而聽之爲難耶。
太平之宴。
宮闕之役。
諸公不能一言救正之。
他尙何言。
賴天仁愛
感動宸衷
罷止之。
國脈之少延。
在斯乎。
感尤公之交契於兄者深。
而淺之爲丈夫爲自愧。
狂言及此
無已則繼此當倒廩而進焉。
公元1651年
尹吉甫(宣擧)書(辛卯六月)
奉敎君子矣。
固已藏之胸中
近苦無便。
闕焉謝罪也。
卽又委書。
誨意不倦
愛我誠深。
令人歎服無已
鄙性本自弛緩
雖見利害切迫
不能敏意於事。
況此鄕變。
自反之外。
更無他策。
年前妄發。
足以招禍。
平日待惡。
亦失其道而怨尤乎哉
惟是頹頑。
與病爲隣。
開卷未了
懈意情勝。
恐朝暮衰廢而死。
一善狀。
泯泯於世。
可憂在此而不在彼也。
塊坐山中
離索政苦。
鴒原鼎處。
夢想分馳
敬蒙歷示。
足以爲豁。
氈城邈焉。
隋固難合。
最是仙居不遠。
阻闊至此
悵然悵然
浦老狼狽
可勝言哉。
方當爻象捭闔
吾兄久於都下
有見於心而發於口者耶。
歸來靜地
獨處味道
固無樞機之可愼。
亦願加之意焉耳
仙鄕之擧。
初甚邈然
見小紙。
始有所聞
恨吾鄕不早知而致有多士之歉歎云。
天下戎狄
四國無政
仰屋餘生。
到處驚心而已
尹吉甫書(辛卯七月)
一書得三佳音
差強人意
陰雨乍開。
天氣漸高
吾人境界
從而可見淸涼耶。
知舊散落
會合稀豁
隨勢嬗變
思與日而俱積。
惟其道義所在
各尊所聞
行所知。
亦不害其爲一耶。
前書在案
一讀之。
最是不動吾髮者。
能堅人之志。
而但古人所謂妄人不校
禽獸奚擇。
皆在自反之後
苟求平生所爲
不能力量分。
輕犯時諱而有可以悔吝者。
則雖不可掛心腦。
亦安得晏然而已乎。
爲此說者。
欲與時人相校
亦非願年少輩激而速之也。
吾兄素心不必深惡曩時之流
故每有伯恭陰予蘇家之病。
而以恭愼斂束之意參錯其中
其於誨警不敏之道。
有所益
感服無已
區區抑恐高明或有未盡察者。
聊復言之。
矧伊庭玉
朋友之所深期望者。
詩禮之訓
或有所掩覆
則荀氏三世之憂。
安保其無耶。
天下戎狄
四國無政
惟有綱常一線
石室僅存
後人
勿失
然後師門道學
有所賴而不墜
近日名士
侵侮大人
至有不忍聞者。
時事不足道
有人心。
能不慨然
其所自則責有所歸
前此奉書左右
有所云云
必以我爲狂爲惑。
而驗之今日
誠非過語也。
至如吾鄕之事。
何等蟣蝨
如來示。
洛下怨家與之締合
是其人自夸之言。
不必盡然
而設有之。
不可自其口出。
年少輩登諸文字
妄矣妄矣。
山林不安
已見其兆。
不但自此而始也。
外間風色益急。
觀人俯仰
覺見日孤。
似聞左右憂其山號之多。
恐是過慮之甚也。
呵呵
城武室。
終不免行。
令人憂念
書則附去矣。
此中歸沙之計。
遷就至今
後聞有過尤之意。
赴機會。
而不知有甚麽戲魔耳。
公元1653年
尹吉甫書(癸巳二月)
仰承手札
兼領示意
且讀所入文字
令人感慨傷歎自已
未蒙允許
勢將更擧
赴闕辭退
似甚難便。
疏後呈狀
近例則然。
代奴未安。
鄙意有素
自己名呈不至大駭
則亦可爲也。
自列故事
以爲佳。
其中二字
不必如此立說
非欲諱之。
言語快耳
  附原書
  函丈之意。
以疏辭略陳病情
可以易遞云。
弟意
以爲暴我實情第一義
卽將江都事
引咎大關節。
江都一事
蓋非換骨化身
則不滌濯
實欲持此爲終身處義之大防
未知如何
呈狀之規。
代奴未安。
以弟名直呈縣官
雖非常例
不可顧。
兄須商量以示。
公元1656年
尹吉甫書(丙申正月)
昨承別紙來自濠上
三讀而悲之。
鄙懷陋見。
屢已獻於左右
曾不見納。
敗軍之將
不可語歟。
然以其自取其跲。
故仍欲相戒於情愛所在耳。
士之生於斯世。
出處大槩有二。
出則今日有事在。
可以可以有爲
不容但已
不濟則繼之以死而已
不出者。
量力度分可也。
一步可行
一口不可開。
何等時節
而欲旋旋去就之間。
依違以取遜美而已乎。
以兄之才之學。
雖欲自廢。
人其舍諸。
雖曰自列而已
非謂出也。
然今之時與平時自別。
一脚出門
則不可謂之入也。
驪江管仁之復許。
市南雲飛之騰誦。
曾無見及於在魯之時。
而何以得此於滯隋之日耶。
鬪在鄕隣
閉門魯北
一毫自動
豈不卓卓有餘裕乎。
時益以艱危
將來不勝難處者。
顚倒必思予矣。
如愚何足道。
謬妄顚狂
前之爲。
雖欲自改。
其路無由
尤山積。
得保首領
豈非幸耶。
朝夕區區所自願者。
及此年齡未甚衰落之前
看一冊子
古人之義。
得或少進
不至大爲朋友之羞。
能事畢矣。
公元1657年
尹吉甫書(丁酉十二月)
一書昨自甑山褫到。
伏承誨諭
慰豁多矣。
不審靜履增勝否。
惟泰感冒深重
方委枕席
對書覺憒憒
不能強加思索
從來究見義理不甚分明
尋常朋友論議上。
多所舛迕
性氣麤暴
有少激。
衝口而出
往往不免傷人害物。
古人十言
未終自覺其過。
不待十言不啻有過而已
則朝悔暮然。
莫若閉口閉門之爲無事耶。
呵呵
書時或見之。
必以高論見譏
亦可笑也。
近日平平坦坦人所共由底道路
尊兄何故顧瞻趑趄
復爲前却耶。
尤公一疏未見其有害
尊兄以爲非。
旣曰可信於後。
不可於今
又曰有害無益
何其言之自相矛盾
而每以利害之說見折於人耶。
爲之歎惜
不寧者數月。
雖欲閉口
爲兄其無一言耶。
公元1666年
尹吉甫書(丙午四月)
昨承手書
孔巖之會。
如來敎矣。
尤書昨見之。
以此中章對擧爲甚苦。
至令我力制公儒。
然此則
不敢勸沮
而錫之有腫患不赴云。
此居適近溫泉
召命不見收。
仍遵前旨。
趨迎於鑾路之側。
陳情卽退。
於此分義
或可以少安
而尤尤深入
春方待罪云。
此雖不足輕重
而亦嘗冒參收議。
故前於國祥之日。
有少避嫌之爲矣。
今亦不敢遽以無故自處隨同衆人
如何
其餘則所敎皆非此中情實失。
備要問解與沿革圖似無異同
其一二條取舍之意。
未得與聞
禮經人意
子服斬。
其制重大
故事有少異則禮隨而變。
聖祖當初擇賢立長之擧。
可謂之常乎。
旣曰聖人大用
天下大權
其所議服。
庶子爲後之制。
斷而爲定。
何嫌於宗統尊卑
作爲說者不公其心。
倡之以不祥之論。
使波流益蕩於後。
奈何奈何
公元1659年
洪大而(命夏)書(己亥六月)
暑氣蒸酷。
伏想孤寓湫隘
興寢靡安。
何以堪處。
憧憧一念
常在左右
病廢人事
尙未一進
如之何
追念昔者台駕累屈。
不勝慨然
有客自兄來言執事頗有憂悒之色。
此難釋然處。
有數焉。
雖大於此
無如之何
柰何
前惠別紙。
敬服
故人知我
故有此敎。
但恐力不及耳。
狼狽蹤跡
只爲奔走哭班之行。
遭遇
 異數
雖古之聖王待賢士。
無以加矣。
非鄙陋賤卑所敢承當
尤欲遠走而不得
少復遲回
風涼見老人。
因山時又來。
此計何如
無由面稟
鬱悵鬱。
公元1660年
洪大而書(庚子十二月)
不聞動靜久矣。
瞻往之誠。
歲暮益切。
不意台札遠及於寂寞之中。
所以眷眷之意甚勤。
奉玩敬讀。
紙弊不休
玉體安寧
聖學緝煕
宗祀之慶。
生民之福也。
不幸値此大無之運。
八路大困。
公私赤立
救活無策
無麪不托
誠如示敎
憂虞之端。
不一而足
然有君如此
朝廷雖甚委靡
不至於決不可爲之域。
所恃者一二諸公誠出力
擔當國事
謀必深慮必遠。
不但爲因姑息之計。
則有其實而無其效。
吾未之聞也。
不佞何足爲有無。
春堂少待日和必行。
與共濟。
克盡尊庇之道。
使斯民有所賴焉。
田畝與榮矣。
感兄之眷誼。
妄言及此
一笑而恕之。
公元1661年
洪大而書(辛丑五月)
承德音。
深慰。
所以之者
施之賤躬
雖不着題
可見君子之心憂時悶人
無所不至也。
形勢不可少留。
不但無才誤恩爲愧而已
明日陛辭後出
門。
只將安危大臣何必長流之句。
奉勖諸公
而爲自慰耳。
洪大而書(辛丑五月)
竊瞯聖上英明特達
豈但守文而已
諸公勉導。
克成丕業
生民幸甚
何足道。
不忍便訣之意。
亦出於犬馬之心耶。
洪大而書(辛丑五月)
行本久計
亦不難決。
第以昨日入侍之時。
承天語懇複。
敎以更竢相見而後去。
屢辭不獲
復此遲留
今上告歸
或蒙賜對
則以微臣之故。
致勤頻接。
不但私分未安。
恐駭瞻聽
欲留疏而徑發。
則有孤聖敎。
無寧伏縮。
過時日。
從容去就之爲得耶。
蓋此遲速
無甚可否
綽綽故也。
不可與人謀。
而感兄視弟無間人已。
故密以稟焉。
酌敎伏望
昨日引見大臣
辭氣和平
贊扶尹臺有力而然耶。
春兄少回遐心
可喜
洪大而書(辛丑九月)
日得台札。
慰浣至今
國之大慶
天心亦可見。
太平萬世。
須臾無死而已
今日得失利鈍
諸公畢竟不得辭其責。
未知何以爲計。
決不忨愒泄沓
雖或有小小補塞。
而但如此
可望其向所謂太平萬世者。
是則可憂耳。
公元1662年
洪大而書(壬寅六月)
昨承手書之復。
卽此炎熱
台體神相萬福
北報令人痛哭
義尹事亦可驚心
或謂其事不爲大段
急切之如許。
參以兩端
似或虛夸云。
其然不然耶。
大監復膺此任。
輿望所在
區區私慮
不能無過憂。
正一大機會。
千萬諸公更聚精神
凝定不撓
不可無端生事端。
重使聖心有所惱激
勸開經筵
有以講明古今治亂興亡之由。
則或有補益
所可恃者只在於此
不然而無早爲之所。
諸公狼狽
國事無可爲矣。
平日不悅士類之流
得有依歸之藪。
影從附。
滋蔓則不可復圖矣。
其兆已見。
不待智者而後知。
執事今日急務
在於引進淸流
牢塞躑躅之輩。
使不得恣所欲耳。
士類之所仰者新台
頃日之事。
大失士心。
可歎惜。
昨年見與執事幷入侍之時。
台所進之辭。
則非有誠於國家
豈若是其切切耶。
未知執事平日情分意趣如何
又未知其於所謂平日之流
情分意趣且如何。
居閒念國
不勝憂虞
偶發左右
此則雖於市兄。
不數數者。
洪大而書(壬寅十二月)
昨蒙手書之辱。
謹承敎示之勤。
慰感良深。
卽此窮冬
台體動靜神相萬福否。
惟泰何足道。
老人在興衙粗安
聊以自遣
分外召命
屢疏不許
惶悶愧蹙。
區區去就
不足輕重
吾兄情義之深。
所以之者不甚斟酌
恐非君子謀忠之道也。
鄙意略盡前後疏中。
或見及耶。
諸公皆退之後
以此齟齬蹤跡
不過一番入侍參局而歸。
前之爲。
僕僕可笑
取人之譏。
如之何
詩云。
翹翹車乘
招我以弓。
豈不欲往。
畏我友朋
此亦不足言
朝家擧措
人謂之何。
今日事在肉食之謀。
賤陋之所敢聞也。
今疏必得準。
如或不然
此後事。
高明明以敎之。
毋如前日泛泛也。
公元1663年
洪大而書(癸卯十二月)
大拜之日。
朝野相慶。
有以致賀者。
足以盛德所在
衆望所屬
區區朋友之意。
以爲憂而不以爲喜。
悅之心獨後於人乎。
此時節。
雖使古人麤拳當之。
猶且周顧徊徨
計必有以動心
執事之才之志非不足於事爲
未有大段勇猛不爲俗牽。
以辦得非常之事爲任。
憂勞惻怛
雖播於兒童之口。
未足以踰乎士大夫之心者。
古人已譏
之。
況又不及於此
未免因循合汚
徒取笑於伴食
何以濟事
是則朋友所以憂者
左右豈爲是哉。
旣憂之餘。
復有所以之者深矣。
其果能不朝野之賀。
而以紓朋友之憂也否。
公元1664年
洪大而書(甲辰二月)
益山褫傳台監手札
副以煎藥曆書
致其多少敎示之意。
其所眷眷者甚勤且切。
深荷盛德不遺。
感戢摧謝
無以爲喩。
仍承夙夜憂勞
鼎食佳吉。
神之勞矣。
公私幸甚
然星之妖尾幾許長長
久不自滅。
考驗前事
萬無無事之理。
如之何如之何
伏惟相公之憂必有甚草野者。
然未聞出一計達一策
爲有以振作之擧者。
奈何
凡諸不緊論議
等閑是非
非有補於應天弭災術者
則不欲聞不欲言。
一切掃之亦可也。
而第相公不能變理陰陽
致此變怪
亦豈復調劑朝廷
平平蕩蕩耶。
吾恐徒事含含糊糊泄泄沓沓
毋論淸論論士俗流
同歸而就盡也。
大臣只爲目前計者。
古今何代無賢。
考其歸罔不顚躋
則以相公之明識遠圖。
豈不慮及於此
因循舊轍。
欲躬駕而隨之耶。
否亦關於時命
不容人爲其間耶。
相公不肯爲己所當爲之事。
而何以問此去就於不當
問之地耶。
昨者諭旨亦及於賤臣
豈不感激惶恐
茫然不知所以爲對。
所上文字
未免只備應文而已
尤悚。
似聞鄙人前疏。
廟堂議以擧行五家統一款。
此亦豈能實行乎。
撤去首尾
行此一事
有何所補耶。
恐愈亂而促亡也。
適因忙便。
偶此及之。
如蒙雅量有所容納
則當倒廩而進焉。
  別紙
前來別紙。
敎意謹悉
尤公近事以來
益甚
斂縮
洛下書問
一切廢却云者久矣。
豈復有他意左右不相酬答耶。
定之敎。
非此遠外賤拙者所能爲
而況當喪悲疚之際。
有何心情與人上下言論耶。
然聞之道路
有言左右務欲鎭定
而或失於言語之間云。
所聞亦豈眞的
區區以爲定之術。
必先是非
明其義理
而後有或相攻過其情實者。
裁抑就中可也。
不然自我先有欲鎭之心。
未免鶻突之爲。
我自不定
而暇鎭人乎。
如何
公元1650年
與任季方(義伯)書(庚寅十二月)
山川間隔
心魂流通
金石意堅。
魚雁奚問。
萬頃風濤
一葦之可航。
朋友相對
不暇自悲
而悲人之胥溺
一笑而罷耳。
血脚聞已過摩天
計今到穩。
所慰只
吾輩久不爲西州之恥也。
天災罔極
人變不測
季孫憂恐不必在於顓臾
仰屋奈何
公元1651年
與任季方書(辛卯七月)
近來山味如何
安陵之時。
遠莫能致一書。
歸田闕然
苟非素所相信者。
其無咤訝也耶
此中憂患可說
家厄猶未殄。
女兒月初夭化。
慘哉。
鄕事轉輾
以至於此。
想兄聞之熟思之複矣。
張載餉亦厚命也。
如何
只念此身無狀
累及諸友
愧懼之餘。
甚欲自省自修
不至於狼狽之歸。
而一冊子外。
更無他計
病懶尤甚
亦不自力
羞爲故人道者
兄亦勉之哉。
仍思天下之物有頭有尾
欲擊其頭而尾有不動者乎。
足下曩者之擧未爲盡善
況今刀肉之勢懸殊
固所甘心處。
惟兄在初左右足之際。
已判窮通之命。
到此宜無復悔者。
秋風匹馬
倘與相尋寂寞之濱。
粲然一笑外。
恐無好事耳。
兄其圖之。
方在悲惱困臥中。
聞有鄕便。
起草掛一。
公元1652年
答任季方書(壬辰七月)
杜門窮僻
無復人事
頃蒙不遐。
屢辱書訊
其所以自道者
無非君子之言。
令人目明心開
莫値其便。
久稽修謝。
可愧恨。
秋暑未闌。
伏惟起居增勝
此間
足道。
凡百隨分
憂患之來。
一切排遣
不至小人戚戚之歸。
志業日退
襄病遽至。
此爲憂懼耳。
尊兄屈伸屢變而榮辱備見。
惟在持守之如何。
外物不足以累吾靈臺者。
如來示。
有以實踐誠可敬服
吾兄智或有餘
浮揚之氣未盡消。
志有可尙。
靜養之功似未至。
千萬加勉。
所以自待者重而臨事不撓
不改初見
朋友之望也。
賢姪棘人能友勝否
勸令潛心致力古人書冊
立志不以俗儒自居
持身必以古君子自期待。
言語之際。
端重簡默
自今三年之內。
不與人立始可也。
士友之望不輕。
忘其僭妄而及之。
令胤正字亦宜加工舊學
堅固志意而後未晩也。
吾人勢甚單力甚孤。
所以立身處事
粹然無疚。
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如何如何
更願兄謀所以自樹立。
顚沛而不怨。
毋復引類相助一時利害之計。
亦佳。
公元1660年
與任季方書(庚子四月)
今見小報
始知兄爲隋城矣。
關防之大且近至緊要處。
朝廷可謂得人矣。
然敎意誠然
恨不得承一一提誨也。
第一條當添註
大邑則各掌內行云云如何
前草如此正書之者也。
上中之罰。
果與法
不同
如此設敎
似有深意
鄕黨勸勉責勵
所以禁之於未然者。
略示罰意而終不悛改
告官行法耳。
條目甚繁。
一切施之以重法
則與商鞅苛酷
所爭幾何
而初非敎誨之意也。
如何
此外如有敎者。
乞詳示之。
閑時不得穩奉。
而此時別送。
多煩擾。
欲稟之計。
解事之遲也。
公元1663年
與任季方書(癸卯三月)
昨蒙臨貺承款。
感荷
多年積阻之餘。
豈可以一二談盡豁耶。
恨此感冒深重
未易就拜。
而聞兄遠行終不得免。
益切下情
賢勞之怨。
古人亦云。
未知兄於此所以自處者果何如耶。
學到無入而不自得
則素夷狄
亦可爲中庸君子耳。
且處此小朝廷
區區欲免於此者誠難矣。
所知者。
不用於他。
得知所欲知者而來
則安知此行不有大關耶。
默會默會
俟面不一
紗帽新造
浮虛可愧
舊着何不送耶。
公元1664年
答任季方書(甲辰十月)
惟泰衰晩禍故。
殊不可堪
朱子喪受之曰。
撫孤謀葬。
觸事傷割。
不如無生
聖賢達理
至以死爲言
則矧伊常性
可勝喩。
新卜公山
昨已閉竁矣。
令兄手札
及此際。
三復以還
悲慰冞增。
天下已矣
兄所記聞
不必一一眞的
大槩可想。
嗚呼
此何人哉。
疏本足以見兄之孝思無窮也。
輸忠王室
鞠躬死已。
乃今日報恩之地。
以是存心
得矣得矣。
益勉勿怠。
朋友所望
兄書讀之。
歎服無已
所立如此則何憂多口
千萬加愼。
虞事纔過。
心緖尤難。
不能多及。
公元1665年
答任季方書(乙巳十二月)
悄然空齋
多少有懷
書來如得奉話。
良慰。
夜來雷變
或謂之地震
天譴如此
朝廷沓沓
奈何
春疏比於淸心丸。
亦善形容處。
然此藥只合投於一時救急
打疊病根補養元眞之劑也。
如之何
至於蕩滌
豈不美意
但有曲折
未知啓請所以措辭如何耶。
若不得其要而泛然以民弊爲言
且石數多者混入其間
則不但見阻於該曹也。
彼之本不樂於此事者。
執言之端。
具陳設倉首末
而又有以將來處置必得其方。
然後上心曉然
有聽從之望。
人之所以爲說者雖或紛紜
而亦可以少止矣。
如何如何
爲是言者
執事憂民至誠
不以鄙夷眷眷於望助。
略及之。
此等事。
自我詳盡
無可指之罅隙
不見施。
猶有待者。
不然一見搪塞
無復望矣。
棠政剖決
貴持大體
无乃過於細察而持牒者
有所滯耶。
此方病困
強爲之說。
公元1666年
答任季方書(丙午)
雲擧過宿
左右不已
山中送罷。
方此無聊
手書忽墜。
倍慰。
洛耗承示。
非好音。
前後嶺伯。
自作奈何
老先生遺稿經書辨疑
與尤公校正誤字
有未盡處。
昨者期會中半
則自謂罪釁之身。
不敢念及於此等事
飄然遠擧
無僮指。
不能專人往復
一匣裏以送上。
幸命急走於其所在。
使之少留。
必受答而來如何
兄時必欲入梓
諸人之望也。
冊樣欲與疑禮問解同其闊狹
故空張印紙幷上。
板數亦別錄
幸速圖出板。
且淨寫之具亦須留念。
空間板爲先精作如樣。
以潔好紙如數後。
道內下吏能書者預爲分付。
以待此冊還後。
傳寫繡梓之地如何
非細事。
兄之所自願者恐或少遲。
敢爲之詳稟。
答任季方書(丙午)
早承再復。
感荷
兒子一在書齋一在家皆病。
然差晩使之力進。
無乃欲面敎疏事耶。
語意雖似緊切
不過爲君父願無過擧之意。
則雖有不平者聞之。
不得分疏造謗矣。
幸毋爲弟過慮也。
引擧麗末之事。
有意思
此義不明則將無以爲國矣。
初欲直擧其
人如胡澹庵之言。
而有止之者
泛言臣僚則甚渾然耳。
如何如何
微賤卑瑣之言。
雖無補益世道
而亦各言其志。
何傷乎。
召旨極懇重。
至有微臣不敢當之敎。
此而不言
臣則有罪矣。
觀我疏辭。
則或有以俯領此意耶。
公元1650年
李靜伯(弘淵)書(庚寅)
兩胤賢契聯捷之後
不得一書喜賀
雖緣遠僻莫値其便。
朋友事同家人
情義自別。
有憂共憂。
慶同慶者耶。
歲暮窮陰
閤候增福
區區瞻慰。
此中老人粗遣。
而身病外多少憂慮
想與領否。
只合任之而已
北事如許
嶺變亦非少事。
賢兄執憲何意見。
作何擧措
致人唇舌如此耶。
論議潰激。
時尙然矣。
合中道。
至於此。
左右可懲而不可自是
如何如何
有情外謗。
爲兄相惜也。
汝近老兄大捷
豈但尊門之喜。
朋友不相慶。
而況親好之甚乎。
公元1652年
李靜伯書(壬辰七月)
瞻望之遠。
致身無由傳信亦疏。
相愛之誼未至而然乎。
所寓深僻
莫致其便。
杜門窮寂。
無復周旋人事
想兄於此有以亮之
第吾心耿耿耳。
石室大爺啓手足
千里聞訃。
只切傷痛
如此如此
丈夫如此足矣
奈何柰何
此中癃廢無足道
聞伯有意古人之學。
不屑擧子之業。
可尙也已
立心不苟
進步何難。
吾嘗愛其人矣。
性質淳完。
無少駁雜之氣。
志行端重
有淸雅之趣。
朋友之望。
亦甚不輕。
想兄勸成之。
不應世俗芬華速化之術撓沮之。
區區不能無疑左右
故有及之。
學術文藝自是一途。
特有先後
何患妨功。
然志銳則能進。
業專則易成
鯉庭之訓。
詩禮先之
龍門之慶。
數年遲緩
恐爲得之
未知如何
計兄聞之。
必笑愚不能自懲。
而復欲誤夫人之子爲妄矣。
顧此誠愚
不能盡其術。
故有以致誤其身。
多所狼狽耳。
可見人之噎而廢吾食哉。
呵呵
公元1671年
李靜伯書(辛亥四月)
昨蒙大旆榮臨。
甚慰窮寂之懷。
茲承手字存撫
恭審還營後起康勝
感喜之劇。
第聞緦慘
爲之驚嘆
全無所收。
民事益急。
到此無復可爲者矣。
從前設粥許多荒政之費。
歸於虛套
農民大戶無一可全。
目下慘怛
不可言
將置國家於何地。
罔極罔極
執事一方之保釐。
欲以一身當大災。
苟存此心。
或救得一半分耶。
公元1675年
李靜伯書(乙卯十二月)
累行初程
故人手札
有及江上
深荷舊誼。
卒卒未能修謝。
迨用耿結
昨聞久相之行。
未免繞壁一吁。
兄風節。
敢言於人所難
有快聽聞
私心歎賞
伏惟窮冬
神相台體萬福
此累何足道。
粗知義命
性且弛緩
守分姑安耳。
公元1676年
李靜伯書(丙辰八月)
伏承台兄手畢
眞是千里顏面
三復以還
怳若更奉淸誨
不覺山河阻遠也。
甚慰甚慰
第審德門荐禍。
又遭出嫁女喪。
傷虎者眞知之。
書中悲苦之語。
令人驚悼不已
吾輩年齡已頹。
事變多端
恐未得淸涼境界而死也。
奈何
一息未纊之前
只合依分自靖
示諭勤至。
感荷盛眷。
後秋益復凄涼
台鼎何如
文谷相公事。
未知出場如何
近因長卿公來此。
略聞時報。
皆不欲聞。
公元1662年
與趙仲初(復陽)書(壬寅)
曩日之拜。
平生之幸。
還朝之後
莫遇其便。
尙闕一書之候。
罪也。
歲已盡矣。
伏惟台體動靜神相萬福
瞻慰倍切
何足道。
幸老粗安
身寄山房
無他所撓。
只以疏章不準爲憂。
聞又有新除之命。
惶愧益蹙。
罔知所措
區區去就
不足重輕
然各有其分。
末知如
何而得免悔吝耶。
鄙意略盡前後疏。
高明有以見及。
可以知此所存如何
最是諸公皆退之後
以此且吾蹤跡
欲以承之。
不亦疏乎。
雖或冒進
不過徒取人譏而歸。
如何如何
公元1664年
趙仲初書(甲辰十二月)
惟泰有何罪惡
連年遭此慘禍耶。
天理不爽
定是餘殃之及。
自咎責。
不但鍾情悼夭而已
遠蒙兄慰問
滿幅悲語。
無非出自衷曲
蓋兄於親舊
視之無間人已。
故施之於弟亦如此矣。
此亦不足道
執事久臨重地
必有經畫料理長遠計者。
宜出於常慮之外。
但今日朝論尤憒憒
無有可恃者。
而吾執事有同傍觀
身自便。
可謂幸矣。
區區不能慨然於時事也。
此以賤陋猥蒙別諭。
皇恐益甚
神思茫然
不知所以爲說。
所上文字
未免只備應文。
尤甚愧悚
天災時變
世道人心
至於此極。
伏想左右肉食之憂必有甚田野
病困不能他及。
無由奉拜
則亦悵然而已
公元1666年
趙仲初書(丙午四月)
兩殿行幸之後
臣民憂慮曷有其極。
而賤蹤跧伏不遠之地。
以不得趨迎鑾路之側。
爲自皇恐
不意
召命又下。
不知所以措躬也。
恭聞聖候安寧
眼患試沐卽收輕快之效。
慶莫大焉
令兄手札
及此際。
奉玩數三。
慰浣一倍
人之計。
雖莫售於聖明之下。
而厥有根本焉。
他日之憂。
世道深切也。
兩兄以此事不敢進
方在待罪中。
此雖不足輕重其間
而亦嘗冒參收議之末。
故今不敢遽以無故自處
隨同衆人
其勢自當兩公去就耳。
高明所敎。
曲盡情義
足以動人心意
然尤則如無所容於覆載之間。
雖被恩命之勤督。
未易變改
奈何
此後如有復我者。
不妨書及之。
如何
趙仲初李長卿書(丙午)
此行只是數日計。
猥蒙賜對
復覩天顏
退與諸公得過從於積年阻闊之餘。
聖恩餘波也。
上章之後未及承批。
蒼黃作行。
顧分畏義
寧復快安於心哉。
中路回瞻
有持小紙而追急者。
卽僉兄手畢也。
陋止虛枉。
尤所感歎
兩人去就自審。
溫冷豈容他喙有所使尼耶。
望諸一心同寅
使聖德日進
國勢壯大
則雖有百海千江
何憂何畏。
然後草野無事
人各保其首領
如何如何
公元1667年
趙仲初書(丁未閏四月)
公元1636年
病伏私室
瞻望行宮
第切犬馬之誠。
伏聞兩殿浴候萬福
臣民之慶。
孰有大於此者乎。
台兄手札
意外承拜。
怳若更奉警咳於前年旅邸之間也。
賤臣承召。
無必不可進之義。
然亦有不敢進之勢。
況此私情
實如僭疏所陳者。
祗受聖批。
但有涕淚
今日紛鬧。
不足深怪
三公並遞。
七八諫官
一時竄逐
夫安得晏然而已乎。
最是吾沂相近事業
太不草草
公私之喜也。
今兄之敎我誠勤
愛我則不至矣。
向使如無私故。
有力量。
世子冊禮之日。
已與若而公相率而進矣。
機會一失
事形至此
何奈何。
然尙賴諸公終始左右
乘其天怒少霽。
善端闖發。
而更進義理之說。
使上心曉然如此則可。
不如則不可。
不至於並與區區禮義之名而必亡而已
則亦區區之願也。
感兄相與之厚。
而承問妄答。
不知所裁。
幸卽丙丁
毋掛人眼也。
竊念今日國家雖屈。
所以綿綿至今者。
實賴丙子若干公之論議南漢四十日之力也。
今且目前利害
則誠有紛鬧可憂者
然安知所謂紛鬧者不有扶植國脈冥冥
而人不能知之耶。
雖使彼人聞之。
不爲無(缺)。
今日議論
自我苟爲尊君父而發。
則雖一國紛鬧。
愈紛愈好矣。
惜乎聖上未免有動於虛聲實禍之言。
亦且致疑於朝著同異之嫌而有此過擧也。
然不久當見三公備位
諸逐見環。
依舊朝廷而已
區區深憂者。
在於根本不在於此等事
如何如何
然愚嘗以爲一寸鐵爲重。
五百金爲輕。
如何
公元1661年
答趙希溫(涑)書(辛丑)
后秋盡。
伏惟靜履益勝。
不足道
老人粗安
兄弟無遠
呴呴度日
凡百隨分任之耳。
山場少勝。
前書偶及。
閒中不忘。
至有此敎。
然此則出山十年都忘了。
亦可愧也。
未知近日水聲山色如何
方與尤翁約一往見。
當更察眞面目記呈也。
公元1664年
與趙希溫書(甲辰九月)
承敎意。
以吾先世事蹟偉然
至於靖順四公尤顯。
作者不可不具錄於其子孫碑誌中。
尤庵亦云。
聞其說於左右
故有及於我先人文字
其所只如此。
或望其左右益有所聞可以添記。
故敢以本草呈上
幸賜一言
以爲與尤公往復之地。
如何
公元1660年
李參議(有謙)書(庚子三月)
昨者伏蒙屈辱臨貺。
言侍從容。
所以之者
出於愛眷而甚勤且切。
歎服警發
深仰厚德之感於人者多
也。
最是我之所爲果是也。
滅族沈宗
所不恤一款。
語意卓然
人人能存此心。
今日天下無難事矣。
惜乎無有知此義者。
故世至此
奈何奈何
近與令胤聯枕做穩。
聞所不聞
良幸。
病故伏縮。
未卽晉謝。
且無使令
尙闕修候。
伏想雅度容諒
而少者之道。
豈當如是
俟罪俟罪
公元1652年
答鄭晏叔(瀁)書(壬辰)
前蒙存訊。
深荷不忘。
卽又惠書
情語勤懇
就審窮陰
字履淸勝
感慰則有之。
其中有未信道者若分疏然。
爲之一愧一笑
鄙劣雖無似。
久服尊兄直諒之風。
見有不善
卽加訶責
益知交道不苟
後來緣何覺得
至有荊謝之敎耶。
如不欲終棄。
幸勿相恕。
時惠規警
使賤拙無狀
得有悛改少進焉。
朋友之賜也。
峽中寄魚
益感及老之義。
無以爲謝。
公元1653年
答鄭晏叔書(癸巳二月)
茲蒙手書之辱。
恭審春和
起居日勝。
政化日新
區區忻慰
有難容喩。
此中何足道。
杜門孤寓。
與病爲隣。
咫尺濠,尤。
不數數追隨
故人三數百里哉。
深荷不鄙。
時惠德音
旣云感矣。
出示肝鬲
有悔怍之敎。
此豈世之指天誓日相要聲利場之爲乎。
且在今
日而言之。
足以仰左右之風。
而見交道不苟也。
歎服歎服
公元1665年
與鄭晏叔書(乙巳三月)
前承卜山將營大事。
私竊憂之。
遠地未聞其期。
卽因過客傳說
始知啓壙有泉漳之患。
於是深服兄誠孝格天
有以誘衷不謀於人。
斷行不疑也。
計已奉至新塋。
凡百順吉
瞻望不勝區區之誠。
惟泰不幸
舍姪又以病夭。
聞訃入錦。
悲疚之餘。
疾病乘之。
委頓不起
末由趨會。
平生景仰先生之義至此不得伸。
則亦平生痛恨也。
公元1666年
答鄭晏叔書(丙午十一月)
千里一札
遠及於窮山寂寞之中。
如聞弱水消息
如見隔歲顏面
不啻心開目明也。
年來朋友散落
山深深。
夢亦不識其路。
嶺海之外哉。
受人牛羊
不宜立視其死。
君子之澤。
必有所濟者。
其視閉戶虛受聖上誤恩者。
何如耶。
韓子耇(壽遠)書(丙午)
意外情問。
遠及於窮山寂寞之中。
三復來紙。
不翅目明心開
況審老兄居安穩。
奉公便適。
無復曩時危動
足以遠懷也。
此中分外恩旨荐降。
公元1636年
文字
祗切皇恐
當此國家大禮之日。
所除命。
不敢承。
黽勉一行
因謝聖上前後勤諭之意而後退
庶可少安私分
而九十老親人事
可以朝夕粗安爲恃。
而敢生遠出之計哉。
春人皆勸起。
而春兄有可望
尤兄則落落奈何
伏承親民敎化至於邑子興感
將有盛擧
聞之令人歆服
前此招邀
未見有一箇卓然者爲欠耳。
呵呵
示索文字
陋拙不能
重違盛意之遠勤。
兒子考出他文。
撮其大義而呈之。
高明點化而用之。
毋謂我爲作者可也。
公元1663年
答趙士達(逢源)書(癸卯七月)
天災示警
人妖騁怪
聖候違豫
百隷益怠。
未知稅駕之所。
年運如此
將無類。
如之何
仰屋腐心而已
一命愛物
於人有濟。
古訓乎。
兄所莅雖小。
其職則重。
循俗吏。
倣古人。
區區之望也。
惠貺三物
拜感銀魚不來
東洲菜炙未熟觀政得失之意推之。
此亦不能無憂耳。
呵呵
公元1676年
趙士達書(丙辰二月)
閉門牢落
人事久絶。
故人一書
心目俱開。
體力淸健
茂膺新福。
最是事初早決投章。
安臥故丘
卓乎其不
可及也。
又以知憐之至。
曲加眷念
所以勉屬慰譬之意勤且切如此
愧感不能自已耳。
凡百已定
豈獨嶺外死人
至於屢空
陋巷平日不能免。
而致勤江西
每割其俸。
不安
然亦有以知其不能殺而一飮啄皆有分也。
鬐音。
聞之爲慰。
劉元城七年未嘗一日之病。
翁定力。
未知與古人不同如何也。
公元1670年
宋容甫(時默)書(庚戌)
伏承下札。
恭審新涼
政履衙眷各安。
慰甚。
弟自春徂秋
長在僑寓
昨始還尋舊棲。
然此亦客也。
悄然孤村
無以自遣
伏聞嘉禮將行
鴒原團會。
德門之慶也。
猥承辱招。
敢不樂趨
第此中有難便之勢。
薄莊在於定山
久欲移那未果
扶餘借得林亭
學兒輩。
明明載船爲往留之計。
寒事日至
不可少緩者。
行事已戒。
不得改圖
不但愧負專人盛意可恨
久阻若戀。
失此機會
窮途一打乖也。
公元1649年
與尹魯直(舜擧)汝望(文擧)書(己丑三月)
近日僉哀候何如
惟泰久滯函丈
不得更進。
而今將還矣。
回望廬次。
不勝悵然
坡山年譜後記
一取讀。
間有稟改處。
未消詳耳。
大槩議論明正
辭意通暢
函丈稱賞
雖或有文字之病。
似不爲害
更加
如何
公元1653年
答尹魯直書(癸巳五月)
遠書帶扇。
若濯淸風
百里絃歌
是亦爲政
席未煖而欲賦歸
何意
相逢每說者耶。
或有所不也歟
中奉老新寓。
聊以自遣
朝暮菽水之憂。
亦何足道。
春來僮僕多走。
身亦恒疾。
朋友在近。
不能自致
覺甚省事
安知不爲拙者之福乎。
大兄書來。
特使目明耳。
公元1664年
答李幼能(端相)書(甲辰六月)
衰病遭此禍故。
殊不可堪
固知修短有數
悲痛無益
素無定力
強抑不得
可憐柰何
伏蒙遠書
所以相慰之意甚切。
深荷至誼。
哀感無已
仍承出莅畿邑
政履佳勝
以爲慰。
第聞左右極有唇舌
未知何以得此於梁楚耶。
不勝慨然
別紙有更竢從容之敎。
或欲爲何說耶。
公元1666年
答李幼能書(丙午)
參贊尊兄
奄忽捐館
實關邦國之無祿。
豈惟吾黨不幸哉。
訃車所至
罔不怛傷
矧余庸虛
猥蒙知憐
情誼特深。
寢門之慟。
倍切吾私。
承兄手札
以我爲可語。
滿紙哀痛
皆出至情
讀之未半。
涕泗交頤
奈何時事日變
憂虞萬端
大臥觀化
無寧冥道之無覺耶。
挽幅遠及。
深荷至意
然迹廢詞拙。
不能親舊之徵久矣。
今有所不率意破戒
窀穸之奉。
計日已過。
無由壙訣。
不能專伻。
一書之慰。
尙且後時
愧負幽明
無以爲懷也。
亦已焉哉。
持以自比於年纔三十不病而遽折者。
或有所少寬耶。
惟冀節抑保重
以慰士友之望。
公元1664年
李咸卿(一相)書(甲辰十二月)
昨承台手敎
副以曆書
敬領眷存之意。
深荷盛誼不忘。
仍伏審台候起居萬福
甚慰區區慕用之懷。
此亡兒埋已久矣。
奈何
承有挽語之惠而不來
必是中間失之。
不勝怪歎
雖已過時幸
草本投示如何
天災時變
至於此極。
不待智者而已懍然寒心矣。
向者見執尊兄疏本。
其言豈不出於肝鬲之要。
人心不似我心。
益致紛紜如此
目前之計則深可憂念
毋論公私利害
而當此世道
得此一人
豈不爲國家之幸耶。
其中有以卑陋姓名於諸人之列。
而至溷天聽
殊甚愧懍。
畢竟何補於事而徒使人狼狽耶。
爾者恩旨諭及賤臣
茫然不知所以爲對。
不免只備應文。
尤悚。
此則亦不足道
深願
聯萼並蔕
同道同。
有始有終
區區之望也。
公元1662年
李咸卿書(壬寅六月)
昨聞台體愆和
至於從事湯劑
親舊書或得見之。
以爲憂。
何憊也。
想已有喜快健否。
若復彌留則人必謂之潰患成病
奈何
呵呵
兄有其事以來
紛紛擾擾
靡所底止
將來不勝其憂。
豈非時運耶。
故人何如人。
可謂之關時運耶。
自家之德。
未必不爲增光
而但爲其友者先受困。
何如
偶懷及之。
聊供病中一笑之資。
公元1657年
答李靜叔(泰淵)書(丁酉正月)
公元1637年
手書之辱。
足慰隔年阻拜。
千里戀思之懷。
感荷不忘。
伏惟專制一方
化日新。
新春起居神相萬福
年來疾病憂患
心力已盡。
自憐平生契誼
兄與迂,洲幾人。
洲之病雖重。
不意至此
痛割愈甚
初亦不知其悲之至此
海內同此懷亦無幾人耳。
舍季得宰雖薄。
豈不足於養老耶。
此皆朋友之力。
分外之榮也。
公元1660年
答李一卿(廷夔)書(庚子四月)
鄙疏深荷留納。
寵賜斤敎。
良幸。
恨不得一一承提誨耳。
良妻從母
谷之說。
不可不爲者。
而此亦恐不可率爾
故泛及於措辭之間矣。
御供市貿。
如此
而後從頭整齊
後來無弊。
如何如何
大槩鄙疏太宂。
人之見之者皆厭其煩。
況塵乙覽
無補於事而徒致慁瀆耳。
在絃上。
不可還縮。
柰何
公元1672年
與金茂叔(勳)書(壬子八月)
新涼
伏惟起居淸勝
瞻慰無已
此中無大段疾患
何足道。
閉戶窮山
閒思漫念。
無所不及
天怒尙未收霽。
朝著無時寧靖
未知有何禍機伏於冥冥
到此雖有智者
似不復爲國家謀矣。
痛嘆奈何
令聞爲太學士
望實彌隆
責任漸重。
將來不止此。
所以憂虞者倍於常時也。
公元1675年
金茂叔書(乙卯正月)
尤行早知有此。
不足驚心
況此負犯極重
雖萬被誅戮
固所甘也。
因此朝廷淸明
宗社賴安。
民受其賜則亦當含笑入地而已
示敎之語。
足以默想
過慮之深。
似有褫奪之色。
尤可憂懼耳。
金茂叔書(乙卯閏五月)
承遠書專報。
使得治裝
深荷
恭審起居平善
慰仰。
此則聞某人之意未已
已知其終不免矣。
到此不至驚心
此後又復加層。
任之而已
奈何
無由奉敍豁。
此爲恨耳。
公元1677年
金茂叔書(丁巳四月)
公元1636年
令兄兵營二月廿日書。
今始得見之。
因頔兒書。
聞令兄已入城。
起居淸勝
何慰如之。
見敗雖不幸
無事在家
安知非福耶。
此則只是前日泰之也。
早年多病。
從事於習忘。
工夫到此。
死生榮辱
付之悠悠
他餘瑣細
何可掛之念頭也。
是以在此亦安穩
看書自專一。
心境常安
令兄毋爲過聽兒輩
爲我戚戚也。
所諭。
讀之未畢。
令人感激
此蓋倫理之變。
所謂倫理者。
令兄之敎。
復言五倫中有朋友故也。
朋友之間。
義理爲大。
以其形勢所拘利害相關
相助匿非。
忍辱苟合
無異世俗市井之交。
非吾所謂朋友之道也。
竭盡其意。
爭以義理
合則合。
不合則不合。
无愧於吾心而無弊於將來矣。
兄見吾書則可知吾意之所存矣。
言語行事
當如靑天白日
有過則人皆見之。
何復自文自飾
欲掩而反彰乎。
吾師門旨訣。
不如是之苟且也。
公元1648年
閔仁叟(汝耆)書(戊子九月)
諸陽剝矣。
伏惟將息益謹。
天和易復。
瞻慰區區不任下誠。
惟泰今到魯城
將行假館之禮。
仍卽迎婦歸家。
不可周繞往拜。
爲之回望馳情
仄聞孔巖徐生家後
某相卜葬
令人驚駭
孤靑家廟想在具地。
一朝見奪於人。
毀而撤之。
則其事之可痛
豈但子孫被侵。
不能保其居而已也。
仁里諸人安坐視之
曾無一髮動心
豈謂孤靑之遺風餘韻百年未泯。
人理之在人心至此蔑蔑
則誠寒心
益所感於幽明也。
若吾尊府先師在世
則豈復有今日乎。
遣令胤命才急往見之。
其所占距其家遠近幾何
然後卽與書院儒生合議齊聲
告之地主
呈于方伯
皆可爲也。
人家百步
法當禁。
若或遲回
終是被占。
則將何面目
歸見先師地下
一時儒林公議
所不免。
千萬起居
趁速圖之如何。
公元1674年
答金士方(榘)士正(槼)書(甲寅十二月)
廞衛時擬有郊路望哭之意。
不但身病適重。
聞尤相不敢前進
不得獨異
臨發旋輟。
縮伏江舍。
奄過因山
竊念古人不應徵辟
而且鷄絮之行。
則矧玆微賤
厚受先王罔極之恩。
而當跛躄駿奔之日。
蹤跡有礙。
未伸私義
一息尙存
胡寧忍此。
時事似聞去十五日間諫院發簡。
或從或異。
憲府立落之計已論啓。
而尤之首從及賓廳參啓之人。
未知勘定何罪。
此亦束裝竢命耳。
示詢洪橫之計。
此在廣陵
時對人偶語及之。
今則朝家有處分。
不得自由耳。
公元1675年
答金士方,士正書(乙卯八月)
千里手札
前後勤懇
深荷舊誼眷眷不已也。
至於自如贐行之惠。
區區所以爲謝。
匪直爲物也。
累人初程
正當毒熱
自量筋力
萬無遠致之勢。
賴天之靈。
幸以得達。
鷄鳴犬吠
是亦人間
隨分粗安
凡百忍過。
忍到熟處。
自無戚戚之心矣。
長鬐之行。
朝夕俟命
所謂堗決而顏色不變者也。
書斷絶。
家信罕至。
久無所撓。
亦覺省事
未涯更拜。
各自保。
已老雖死。
固無餘憾。
只是老先生遺稿有未盡修整者。
恐成千古之恨。
此爲耿耿耳。
公元1678年
答金士方,士正書(戊午十一月)
遠書
謫裏無他事。
二三兒相守。
往往語及平昔師門與老契兄弟遊從之好。
到老見親凋謝已盡。
存者無幾
而又此落落分張
不能不爲之感歎
無聊中得尊札。
三復以來
不啻目明心開也。
就審比來諸況如宜。
以爲慰。
末疾似不大段
未知已盡平復耶。
纍劣四年邊土
姑免大病
亦是怪事
所嗜之物。
至於軫念
求之遠江。
幷與角而付來。
區區奉謝。
非直
爲物也。
又如有所聞
必相示所警多矣。
親友之道。
不當如是耶。
公元1682年
答金士方,士正書(壬戌三月)
少待日氣和暖
念日欲作錦峽之行。
若其尤菴來會於那中。
則徑由是路。
因與左右聚話而去。
則尤便如何
老侍不忘眷眷之情。
至於專送白足
故舊不當如是耶。
感感
金士正兄弟書(壬戌三月)
三老一會
良幸。
正友遠將。
感荷
病困方臥。
尤庵之書如此
未免更取迂路轉向檢洞。
恨不與僉鼎坐也。
答金士正書(壬戌四月)
公元1636年
意外情書
遠來峽中
奉玩無已
因承履一向佳安。
以爲慰。
病人行役之餘。
勞憊特甚
始自數日前遍走墳山
昨乃還寓。
欲於廿五日間投宿孤雲
翌日更觀筋力
轉由牛里而夕進遯齋之下。
未知日間晴雨如何也。
曩與尤庵期會不成之歎。
前書略盡
示敎更約蓬川。
固知故人情厚之勤。
而其路相左
所難成。
歸後更謀中半
人事亦何可必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