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草庐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自动笺注)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雜著
  
慕庵李公詩篇後跋
公元1681年
余病在公州之中洞
護軍仲氏自錦峽而來
牧使漢卿出臨
八月二十二日也。
鼎坐敍舊
昨日事。
仲氏年八十。
記誦漢卿王大父參贊昔年所作詩。
參贊公九十卒。
吾兄族叔也。
最親而尊。
相對感涕久之
漢卿請余寫之。
因欲爲異日顏面
故忘拙揮筆而歸之云。
崇禎紀元辛酉十月八日
中洞老人書。
兪命丙字說(後改名命胤)
吾友兪武仲
月日冠其子。
請余賓。
賓。
公儀禮之所筮也。
晦翁家禮之所擇也。
不能供事
重違事契之勤。
不得以辭也。
三加畢。
階下席告其子曰某父。
冠者對。
禮也。
然余不敢知。
所以之者
不咈於賢父命名之義否。
冠者所以之者
有契於不佞奉字之旨否。
不得一言贈之。
古人敍其字之意也。
惟念邃古之初。
混混沌沌
天地無名
日月無名
山川草木夷狄禽獸無名
人亦無名。
降及太昊造書。
高辛自言。
人文大開矣。
爲之姓以別其本。
爲之氏以
別其族。
爲之名以別其人。
然而名者。
己所假借自稱道。
亦人所假借稱道己。
無所取義焉耳
故舜槿花而舜名之。
獸迹而禹名之。
然則日月山隱疾不以名者。
乃周之末文也。
重以字之以尊名
則亦已侈矣。
美名惡名
始見於春秋之傳。
而後人生子。
必擇三月之命。
夫人之賢不肖
在人不在名。
父之詔子。
奚尙於名哉。
曾子勝母
墨氏去朝歌
里有不善之名。
君子不敢須臾處。
況人之得名
終身有之。
父前自名
貴其名也。
死則諱之。
諱其名也。
名於人者顧不重歟。
凡愛其物。
不以惡言加之。
愛其子。
擇其令名
豈不可也。
吾聞近世兪氏作名。
必取五行之義。
武仲木名
子當以火。
嘉錫之曰丙。
一火字。
又與內相似。
看見不知爲火而實有諸內。
蓋病其光之燁燁也。
火者地二所生
天七所成。
在天之下則同人
在山之下則賁。
亨。
在風之上則鼎。
元吉
在雷之下則明以動。
火之時義遠矣。
然其爲物內陰而外陽。
內暗而外明。
武仲所以惡之也。
與其不足而外有餘
曷若有餘而外不足之爲愈也。
屛山劉先生朱子曰。
木晦根。
人晦身。
武仲所以命是名者。
意者在斯乎。
於中。
見於外。
子思曰。
則形。
形則
則明
不可如是夫。
余故告爾字以景明
景卽虛字
而實有大之義焉。
宋人諱丙爲景。
景丙。
古通用也。
明之一字幷日月。
明之大也
在易離之彖曰。
日月麗于天。
重明麗于正。
象曰。
明兩作離。
然則古之聖人亦以日月明兩取火之義矣。
能有中庸而形而而明。
不離大易重明麗正黃離中道
則與日月合其明者。
豈難到哉。
丙也謹守厥名。
顧思爰字。
參前倚衡
常目在之。
造次顚沛
念玆在茲。
昏昏闇。
皎皎明。
蘊櫝而藏。
尙絅而章。
忠信內積
英華外發
庶幾不負韋木之訓矣。
雖然
明明之道。
在心不在字。
以字求之。
終身不足
以心求之。
一日有餘
何者
心爲一身之主萬事之綱也。
士而希賢
以此心也。
聖而希天
亦此心也。
是以孔子者。
不于孔子之名而于其心。
孟子者。
不於孟子之名而於其心。
苟以名而求之爲是
追逐日月尼丘之下。
登臨泰山於車之間。
其可乎。
昔者帝舜開口人心道心
心學之傳。
有自來矣。
聖賢繼作
經訓具備
千言萬語無外心而說者。
然不明其德而能正其心者否矣。
不明其善而能其身者無之
帝典曰。
克明俊德
康誥曰。
克明德。
大學曰。
自明也。
孔子曰。
明辨之。
又曰。
必明
子思曰。
明則誠矣。
心德在乎之而已。
噫。
天命赫然
罔有內外
人心同得。
無分聖狂。
本體未嘗息也。
惟其氣稟拘之。
物欲蔽之
拘故不通
蔽故不開。
不通不開。
是以有時而昏也。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
朱子曰。
其所發而遂明之。
謝氏曰。
先從性偏處克將去。
初學入頭
莫此爲要。
然古之欲明德者。
窮理爲先。
程子亦嘗言格致之功矣。
其意拳拳讀書之間。
丙乎。
其能致志詩禮之訓乎。
旣貳以二。
以三。
此心之
何處得來
惟心惟一
是之謂敬。
一行時心在一行
數一墨時心在一墨。
一卷旣畢。
方換一卷
一書已通。
更求一書
汲汲乎毋欲速焉。
循循毋或怠焉。
內斯靜專
心常湊泊
鯉庭之趨而絶鴻鵠之至。
牛山之美而免牛羊之牧。
一鑑瑩澈
九重洞開
天光雲影
徘徊半畝方塘
霽月光風
灑落一片靈臺
水至船浮
惟意所通。
鳶飛魚躍
觸處朗然
大明升天氣象
自可識取
石火電光消息
何足與論。
此則已成之聖功
已畢之能事
丙也非易所及也。
孔子曰。
出入無時
莫知其鄕。
心之謂也。
盤水可捧而此心難持。
朽索可御而此心難制。
天飛淵淪
氷寒火熱
跳擧而有所移
易。
何由
昏沈而無所知覺
從而
父母
一唯諾之間而心有走於鍾聲
見長者。
一拜跪之際而心或掛於長梁。
終身誦書
未見分寸之效。
終日相對
未獲絲毫之力。
翻車莫停。
數珠無功
丙乎勉旃
不是小事
惟父與師。
亦猶難之。
且吾聞之。
心臟屬火。
字義尤近。
故以心說終焉。
贈尹魯直
契丈魯直避世
嘗求之深山
瀛州廬嶽數百千里周游十年
恐其不深皆不居
一日家眷京城
聞其語。
曰在鄕不勝其大。
入城不勝其小。
旣而出宰寧縣
左右圖書
暮坐臥。
一閣淡如粥飯僧
民不知有太守也。
嗟乎使君之學之志。
不見於時
又混其迹。
未嘗去俗以爲高。
此非古所謂大隱者流歟。
於是有感焉。
使君以所酬市南古詩一篇寄余求其和。
余不能詩
不敢默然
聊爲之言。
甲午月日。
草廬病拙。
李齊說說
夢卿於吾。
親戚也。
早與之相從
知其慷慨堅忍風節久矣。
然余在謫中。
朝夕待其後命。
人之避我不啻劉輿之膩也。
夢卿何故辛勤遠來於一千
里之外。
累月乃至
三年塞上羈愁寂寞之中。
一時開展襟懷
豈不窮途之幸乎。
然以古人言觀之。
無乃夢卿以禍相餉耶。
然吾則有罪
亦旣老矣。
鼎鑊卽至。
固無怨悔
竊觀今日之禍株連波及
無所不至
吾恐此行反爲夢卿之累也。
此則然矣。
向也當事不測
言發禍隨之日。
憤奮不顧其身。
與同志百餘。
叫呼天門
言甚激切
而疏首見竄。
夢卿又與疏下諸人
亟請同罪
其疏見却。
然竟未免擧之罰矣。
夢卿之於尤相。
非有平生之好。
無師弟子之分。
乃能觸犯如此
效慕西州不與豪傑乎。
然有黨論以來
是非不公
各主其偏。
今日多士之擧。
純乎一邊之人。
則其孰不曰黨乎。
然惟君子小人而已
君子也。
朱子以爲當引其君。
入於其黨。
然則士之於黨也。
不必避其名也。
然今之爲尤相者
非但爲一尤相也。
爲國家也。
爲國家者。
所以天下大義也。
何者
我國建國
遠祖箕聖。
素著禮義
固異於古之藩夷也。
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
南寇之後
婦人孺子
皆知其一草一木莫非大明遺物
功德入人之深。
萬世不可忘也。
天道人心見之。
當今國勢難保一日扶持
丙子以來
祚業綿延
至今
不絶者。
實是士論斥和。
仁祖山城四十日不下
儒臣贊決
孝廟大計十年經營之力也。
大槩爲天下國家者。
義理爲大。
義理而苟循一時利害者。
雖以人事或勝其間
至於天定畢竟歸之於勝人
自古及今
已事不可誣也。
南漢之役。
理窮力屈
所謂人衆而勝也。
至於南朝擧義
北勢窮蹙
國人心。
累朝培養休澤
思孝經營大計盛烈
謳吟想望
不興奮厲之心。
所謂天者幾乎定矣
朝廷當機會之日。
所當汲汲天下之事。
以孝廟之志。
上勖聖心
下勵群僚
而不此之思。
以先罪孝廟所嘗同事之臣爲急務
噫。
尤相被罪
其死其生。
不足道
使國人聞之。
必將語之曰。
某以孝廟嘗與共天下之事者。
而今上無孝廟之志。
故罪孝廟之臣也。
則是天下之事終不可圖也。
不幾於傷孝廟之明。
今上之德乎。
蓋自孝廟追惟仁祖掩抑之心奮發自強之志經營天下之事。
何嘗一毫甘心事彼之意乎。
事理言之。
畏彼之威暴
其有號令
不得已奉行而已
至於我國之事。
無大無小
不爲哀乞而求得者。
久已審矣。
何故生事無事之中。
乃者卞誣陳奏使相望於北
路。
上下所以憂虞危懼之心。
何可量哉。
適値中立閼氏行赦之日。
僅得彌縫而來
公子以爲功。
朝廷幸其無事
欣欣相賀
以爲國家第一慶事
自此無復含憤蓄怨之意矣。
仁祖山城四十日之義節
孝廟奮發十年志氣
至此消渴無餘矣。
昔宋徽,欽宗在虜中。
南渡後諸賢之論。
以社稷爲重。
不可和虜。
聞有臣子不忍言之痛。
李宗思言但當思其不可問之痛。
沫血飮泣
盡死復讎
朱子以爲此語極當
至於陵寢
請其使臣往來而虜不聽
朱子以爲幸彼無謀
以此大義觀之。
今日卞誣之擧姑待異時者。
光城諸公獻議是矣。
父母之身。
受辱犬羊之手。
陵寢梓宮
未知存亡於屢經變故。
不可乞哀虜庭
先朝之事舊見誣於明史。
其可祈請彼人而永其卞乎。
設令善圖於用事之臣。
大費金帛之賂。
而能改其明史所錄。
非有光於後世也。
何者
彼亦有史官
若書之曰。
某年某月。
朝鮮王爲卞誣事公子來。
請改其明史所錄。
許之。
此史又出。
則後之見者果以爲信筆
而嘉其子孫行賂乞憐犬羊
以伸其先祖之誣乎。
噫。
今日國人區區一端憤慨之心。
費度支萬萬金帛之用。
貽羞辱於千千秋萬
萬世
豈不痛哉。
有爲此說者曰。
國家宋朝同事
關西一路所以支供北使之物與今日卞誣所賂金帛之費。
移之於軍餉之資。
兼取萬科武士之精抄許多砲兵
助勢戮力。
一擧而蕩掃腥羶
大明中興之業。
我亦與有功焉。
然後卞誣一事
請其史官改正
則其事易矣。
此則可爲也。
或曰
宋史非元之所爲乎。
今請於彼人而改於明史。
何害焉。
余曰不然
勝國之事其有繼者。
不過因其舊記而撰成也。
未聞宋朝所錄之事。
元之史官有所變改
而攛入他說也。
惜乎無以此意講於廊廟
於冕旒。
毋以公子行而爲大事計也。
今之議者若有恢復中州之意。
何必區區先事於卞誣之末節
而徒費金帛
虛耗軍餉之用乎。
是以吾知其主此議者。
皆心金也。
噫。
孝廟之時。
必無此事矣。
於是有感焉。
孝廟不可忘也。
人心正故又皆知孝廟之臣不可罪也。
不但而已
縉紳名流抗言不顧
草茅韋布叫閽不已
朝奏夕竄。
不絶於道路
此非懸賞而誘之。
非刑威而脅持也。
出於天畀。
秉彝之性。
不可泯也。
以是又知孝廟之養士
天若祚宋。
假之以年。
則其有以成功天下也必矣。
以此氣節
見孝廟之臣將入於水火之中。
猶能冒刃爭赴
折首而不悔。
況孝廟以天下義主
一擐戎衣
親率士大夫
倡義天下
雷動風迅
何向不捷。
所以有志之士尤感慨於今日也。
然爲諸賢。
吾則竊憂焉。
有激者常過於中。
懷憤者易放於言。
徒尙氣節
相從曠達杯酒之間。
不爲自己上切實事業。
則其流歸於浮浪之風矣。
夢卿歸于洛下
如有問余者。
白髮衰顏
不至於憔悴也。
更諒此意。
相與勖勉
謹言語。
聖賢之書。
少待天心悔禍
國運回泰。
人才並進
大事共濟之日。
懷抱利器
出爲世用則不吾黨之幸。
國家之福也。
余以罪謫
於此事不敢言
亦不當言
而恐後人不知夢卿諸人之意不在於尤相。
在於天下大義
樂爲之說。
以相贈云。
公元1678年
義州士人金九鳴說(戊午十月)
公元1668年
戊申春
尤庵過余錦山寶石廬堊
金生重遠。
朱文公家禮冊。
龍灣尤庵而至。
見其邊塵埋沒之中。
超然向學之志。
別去常耿耿靡忘也。
余到此來。
相去四日程。
乙卯秋一來見。
今又宿留而歸。
請書訓誨辭意
余何言哉。
學術荒誕
不適於用。
妄想大事
一脚輕出
退不斂縮
參禮論。
狼狽至此
世所笑。
雖欲一誦舊聞
恐被先生欺余之譏耳。
然吾嘗示兒曹立志之法曰。
大明何可忘也。
朝鮮禮義之名。
掃地盡矣。
士生斯世
無可奈何
杜門山中
讀書而已
然其志不在富貴赴擧可也。
輔佐吾王。
一洗山河之恥。
豈不大丈夫事業哉。
釋褐之初。
陳猷建策
可以有爲則仍立於朝。
如其不合則退。
將復吾初服
歸潔其身而已
然則讀書兼治擧子業
四書三經正文背念三數百遍
作科一年三數十首
至於得失
付命可也。
大抵言語行事
皆以朱子所以敎人之法爲法
經書誦熟之餘。
復取大全綱目等書。
有課程。
循環玩繹
意思識見一格
切勿外人往來
一室蕭然
左右圖書
終日端坐
淸心省事
外物不得入。
延平先生居家最好云。
近又對此地儒生言者有之。
蓋平一路
箕子所都之地。
東得禮義之邦。
此其本也。
孔子曰。
君子居之。
陋之有。
先儒以爲君子箕子也。
朱子收其說於論語或問矣。
向者仙源石室先生所立卓卓
可謂不負箕子之敎矣。
幸其祠宇建烈於晴北界首之邑。
巋然若魯之靈光
有人心之天者。
孰不瞻依興起哉。
若自旁近列邑。
鄕校靑衿之士。
各擇其有才志者。
名于院籍。
春秋享祀之時。
不能一齊衆會。
一邑二員來參。
仍數日合席。
相與講明先生之學。
徘徊宮墻
必有所得俛仰之間矣。
古人州學所謂一有不幸
當杖大節
爲臣死忠。
爲子死孝者。
未必不在於此
如何如何
無已則賢以是二者試而行之。
有得力處爾。
贈尹舜卿
公元1675年
余謫鐵瓮五年
尤翁德源二年
長鬌三年
巨濟一年
一罪之論方張
次第事。
余亦靜以俟之。
命九以吾儕也。
誤觸時相
龍川一年
赦放回。
迂路過余
笑語三日
胸中無少滯。
可謂窮途之幸。
然此來以理處之。
死生一節
斷置已久。
心境稍安。
自謂無思慮
命九四日朝告歸
不得不爲之悵然
信乎人心難爲使之不動也。
臨別請書訓語若干字。
以爲警省資。
噫。
何有
早把虛名
輕犯世患
狼狽至此
雖欲贈言
必曰曾不自懲。
無已則有說焉。
吾非學之罪。
學而未盡其術也。
命九早從余游。
見其有才志。
朋友所以期待者重。
中間未免分張
常愛朱子范伯崇詩曰。
十載相期事業新。
云何猶歎未成身。
流光易失如翻水。
莫是因循得人
更爲九誦之。
謫中無書籍
來以延平答問一冊隨行
比偶省閱似有會于心。
故取其切要之語。
曾爲一書以贈叔度
命九尙可以識否。
此外無他法。
以其說復推演之。
奉塞厚望
試行之。
無如老纍之滅裂無用徒取敗也。
義州士人白世赫說
余謫鐵瓮五載
無過從者
一日白生世赫。
龍灣至。
以余嘗從學沙溪老先生也。
一月
先生所撰喪禮備要甚詳。
蓋此書以朱文公家禮爲本。
間有折衷於我東儒先之說。
多從俗制之宜。
其於愼終追遠之道。
可謂曲盡無餘。
白生欲行之。
將見一州之人有所慕效
風俗得以一變至禮也。
於是有感焉。
晴北素稱荒陋
然此一路箕子舊都
山川精氣之所種。
聖人遺化所存
豈皆鹵莽而無材哉。
特以京師遠而關塞近。
武夫勁卒
不無漸染之習。
其間必有傑然者。
至於學文之士不昧義理
固已知厭之矣。
最是新安
首建淸陰祠廟巋然如魯之靈光
百歲之後
豈不有興起而慷慨者耶。
白生勉之哉。
見其英眄。
稟氣剛堅
立心不苟
有進乎此。
所以疆仁慕義者。
豈止節文備要而已乎。
天摩山下
聞有泉石佳處
一室左右圖書
與同講學于中。
則除是人間別有天。
足以自嬉而忘世
白生試圖之。
其歸。
請書于紙。
余偶延平答問書。
謾錄若干條。
以贈之云爾
論語解說
容孫以論語集註中所疑處爲問目而質之。
略已答去。
然余方在謫裏。
面授無日
府學論語或問
亟取而考見
抄其要語
使中孫寫成一冊。
且念集註小註浩汗
有難領略
其中關於本註之義者。
段段表出。
至於所自爲說。
則此中無他書冊
只記其所嘗聞者。
亦多詿誤
嘗見先生朱墨點抹四書小註
取舍之意極爲端的
若復敷演其說。
發揮其旨。
足以初學擊蒙之資。
日暮途遠
恐有所未及耳。
今所錄有文義之易曉者。
亦隨諸兒之所問而答之。
不足也已然。
藏之于家。
勿示於人可也云。
語錄(有一分精神
當做一分工夫
得一之無事。
當享一日淸福。)
淸陰大義
萬古景仰
愼齋靜默
終身師法
明甫端雅
英甫強果
世間所知之人愈少愈好。
武仲至論也。
漢江以北之事一切不聞。
吉甫格言也。
不言鄕人善惡
不言守令賢否
不言朝廷得失
以自警也。
題魯岡書院
嘗聞老先生之言。
丁卯江都講和
出於不得已
此後如有助兵之請。
則國雖亡不可從也。
此則石室所謂自古無不之國同一義也。
向者尹八大人
以斥和得罪於當時
繼又魯西公。
終始不仕。
石湖公晩乃韜晦
托以脚病。
數十寸步不出門庭
徵召絡繹
竟不回頭
惡衣菲食
所不堪。
而處之恬然以沒。
多士之萃于有廟。
同堂而共尸祝也。
賜額之日。
三百靑衿
莘莘濟濟
來觀其禮。
足見天理人心
不可泯也。
東方禮義之名。
賴而不墜
嗚呼休哉。
書瞻掃沙溪愼齋先生墓後
余以誤禮之罪。
竄謫寧邊五年而謬蒙恩放。
兔山一年而重患風疾
至家三年
差復無期
強作錦峽之行。
乃於祠廟
始爲焚黃之禮。
更留三十日而出。
路由孤雲牛里。
瞻掃兩先生衣冠之藏。
自遯巖而歷過魯岡。
俯仰今古
人事變嬗。
有所觸感
於是乎書。
是壬戌四月晦也。
示戒
士無田可生也。
奴僕可生也。
妻子可生也。
雖無
父母
亦不死而猶生也。
雖二十三十而死。
未死之前亦生也。
若不讀書一日不可坐也。
不學爲人所侮。
無行而爲世所賤。
雖生。
可謂之生乎。
好衣服而過其年。
亦過其年。
惡衣服而過其年。
亦過其年。
好飮食而過其日。
亦過其日。
飮食而過其日。
亦過其日。
已過者皆無用
一過無用之物。
而勞吾心乎。
兒輩立志
萬曆皇帝
何可忘也。
朝鮮禮義
掃地盡矣。
○士生斯世
無復奈何
杜門山中
讀書而已
然其志不在富貴則雖赴擧可也。
輔佐吾王。
一洗山河之恥。
豈不大丈夫事業哉。
釋褐之初陳猷獻策
可以有爲則仍立於朝。
不合則退將服吾初服
歸潔其身而已矣。
然則讀書兼治擧子業
四子三經正文背念數百遍
一歲作科文必數十首
至於得失付命可也。
經書朱子註易曉。
讀之雖不能盡知深奧之旨。
潛心玩味文義自可見。
○大槩言論行事
皆以朱子爲法
經書講誦之餘。
大全綱目等書。
有課程。
循環玩繹
意思一格
不可與人往來
一室蕭然
終日端坐
自然淸心省事
延平先生居家
最好
迂齋李相國言行草後
余在鐵瓮謫中。
一日李選擇之致書。
以余於其先相國
契誼至深。
平日事行請記之曰。
先人最被愼獨齋之所愛重
稱許之說。
所親聽。
則幷加載錄
沙溪先祖所撰松江行錄者之爲以惠之。
自惟不佞
早嘗從事沙溪愼獨齋兩世門下
迂齋公已爲其家贅親矣。
聞公之操守行誼於兩先生者已熟。
夤緣獲幸於公。
而適余以病尋醫。
久在京裏
則所僦又與公之門墻相近也。
夕步過。
肝膽相照
聽其言見其行事
所聞平昔無異矣。
托契三四十年。
其間世故多端
人事屢變。
而不我遐棄
終始全交者。
惟公一人而已
擇之所以眷眷者在此。
不敢以辭拙辭焉。
蓋公豐功偉烈
之國史。
惟以平居所嘗論議朋友間者
從實箚錄。
淺見不足盡公之懿。
而人微又不能取重於後。
愧懼云。
○嘗聞公生而明秀
父母奇之。
嬰疾病。
父母憂之。
沈綿長在枕席上。
而以父母之心爲心。
有以害於攝理者。
一毫不敢放過
思慮一精神。
積年所。
深加靜養之功。
人已知其持守過人
孝思之無窮矣。
年某
公元1682年
委禽沙溪老先生之家。
夫人早喪所恃
見養於族祖
其家無子。
有繼爲後者。
然愛夫人甚。
若干臧獲與之。
公入其家。
盡以其所與者還于所繼者。
老先生稱賞之。
以爲所難也。
公參靖社勳籍
然以儒生自處
至於賜田結。
辭不受。
戊辰會盟時。
幾衣緋而圖免。
故久不陞遷
至爲山郡守時
擢第焉。
博觀經史。
爲文取其精要切緊之意。
汪洋渾浩
不及大家手段
其所適用則遠勝於浮華無實之文矣。
公嘗曰。
鶴谷大夫人善知文。
擧子所作。
十人以爲登第
如其言。
而獨吾未也。
後公竟得之
亦奇哉。
○公之容貌不爲魁偉
淸雅端潔
和敬接人。
善爲戲謔
人見其精氣外見
而有所蘊蓄其中者堅如鐵石
未易窺測也。
公嘗曰。
吾有造權衡
墻垣
平生用之。
有未改焉。
自家素有一定之法。
其在平日
量度人情物理
所以處之。
立異以爲高。
不處汚而爲卑。
利害之來。
以此權衡而稱之。
苟害於理則雖有切迫者。
決不爲也。
取舍之間。
以此墻垣而防之。
少違於義則雖有緊急者。
不取也。
是故
平生所爲雖無燀赫聳動耳目者。
然以處己言則廉善不苟
行事言則平正不陂
自少至老。
自小官至
相位
不得以擧一事非之也。
○公早遊大賢之門。
講道積學
雖無分寸躋攀之功。
其於大經大義
聞見高矣
嘗曰。
儒者國家元氣也。
世間不可一日而無也。
號爲學者
不如古人所謂儒者
上尊崇之可也。
又無其人則雖木偶人
以爲儒者
國家有力焉。
此雖不得已之辭。
所謂不可一日而無儒者
循本之論也。
○嘗於孝廟之初。
鄙人妄言之疏。
風浪大作
同春諸公
臺官彈駁
染跡之流至於竄逐
其後朝廷復爲調停之論。
已逐者更集。
修隙甚急
公自關臬還朝
初無與論於其事。
乃爲中立其間
夫誰曰不可
氷炭之別。
胸中已定
鋒刃之餘。
挺身以當。
事機輾轉
禍將不測
賴天之靈。
獲保其全。
公之所謂權衡
信乎不改。
而其心鐵石。
於是益見矣。
○公得氣之秀。
中外粹然
之如一點塵穢
仁孝友弟
出於天性
樂善好賢。
所不及。
公嘗曰。
平生純誠無僞
有古人氣像者。
一家峒隱大父
師門沙溪先生云。
朋友之間。
誠意藹然
同門執志
同春尤庵
切切也。
至如之無似。
鄙夷之。
置之麗澤之末。
許以忘年之契。
我兄事之。
公弟畜之
其所切磋之益。
急難
有賴
焉。
愼獨齋先生精純縝密
端詳堅實
凡慮事置水不漏
見人少有客氣
則不取也。
是以妄語
然可
至於公。
稱許
論人物則士深
士深公字也
公潛有功
識量大進。
知人燭照之明。
容物有夷淸之量。
當孝廟奮發經營之日。
諸公彙征
則公以爲天下大義所在
不可無此議論
至於事之難易
已知之審而憂之深焉。
某晩被再召而進。
則公問二宋相合
是否
答曰。
是。
朋友之間。
意見言論
何必同。
在野也。
迹屛身隱。
雖有一時之言不同
所不知也。
今日位高事著
少有不合
人易見也。
公笑而不復問。
公於所親者。
待之如一
無偏重。
至於人之待己。
雖或有吝。
未嘗幾微見於辭色
從容語余曰。
山人之來也。
欲其去者有二意
一則嫉其賢而憚於在朝
一則愛其人而欲其還山
我則愛之者也。
二公際遇之盛。
任重責大。
孟子之不動心難矣。
且見其勢有狼狽之端。
其所以憂之者
所以愛之也。
○余迫於孝廟之召旨。
知其不免
而搆出數萬言疏。
敷陳許多條目
一獻之。
以爲進退之計。
疏未上而仙馭賓天
重被先王督進
衆或以爲事必施行
公已知其不可爲。
而以退去上策
是以余於淹速
際。
多以公爲決耳。
其後公又謂余曰。
君方如上灘船
一棹更進。
有深闊不測之淵
入則淪陷浩蕩
不可復出矣。
○公嘗曰。
金家隧道之論。
正則正矣。
將來有何事。
如胎在腹焉。
金佐明一正無可憂。
其他未可知也。
淸風逞憾
發於一正之死後。
平日陰伺之流乘隙而進。
今日禍敗之端。
因此而始。
有胎之說。
果爲驗矣。
孝廟初。
先朝宮姬之變。
論死
某人陳疏非之。
至謂先王陵土未乾。
寵姬殛死。
孝廟震怒
廢棄其人。
尤庵秉銓之日。
以爲敢言之士。
首先擢用
公語人曰。
吾竊疑其人之心。
後乃果然
識者以爲李文靖眞聖人也。
○公嘗爲湖西監司時。
一守令報牒。
大加呵叱曰。
上司之令。
一不擧行
如是而可爲守令乎。
或曰
何不黜罰之。
公曰。
如是
治民頗善故不黜也。
公之一言
可見心公而體得矣。
監司者以公爲法
則民蒙其惠矣。
○有一守爲人後者。
其所後者之妻。
嘗被虜於寇亂生還
國令不許離貳
其死也。
所謂守令仍居官自若
公謂余曰。
罷黜
禮律未見明文
不敢耳。
然終是未安。
其後考見朱子大全一婦人行狀
夫之弟死。
使季子其後
而其妻嫁已久。
死則又使服嫁母服如己子。
朱子
之曰。
處權之宜。
公之所見暗合矣。
○公嘗爲太宗伯。
考見錄事
朱赤裳之行。
過余錦山文會堂
蓋在某輩再入再敗之後也。
枕上
公戲謂余曰。
少時
尤公以吾爲勳臣
不可交也。
其時見絶則吾豈見曩日不測危辱乎。
余曰。
莫厭了山黨也。
山氣所通。
公得淸名矣。
公笑之。
○余嘗在京。
公以擇之兄弟請余曰。
敎之此子成立。
則君得力矣。
擇之爲當第一流
可謂知子矣。
○金夫人賢哲
深重之。
凡事咨問焉。
其卒也。
公復娶辛夫人
余往哭石室墓於維揚時。
公在廣陵先塋之下。
具奠物以助之。
余問曰。
夫人何如
公曰。
無意味。
先世考妣墳墓
新人未識其某位。
至於君來。
以爲客從何處來。
○嘗竊思之。
以公眞實惻怛之心。
事君竭其忠。
憂國貢其誠。
非不二公在朝
宜有裨益君德
惠及生民之效。
人心不似我心。
做時不如說時。
君子之道。
出處進退
我生無咎
毋論古之聖賢麤拳大踢。
而我國儒先
鮮有擔當世務者。
與其事敗心違
名實難副。
不若畎畝持重望。
如虎豹在山之勢。
君有敬慕之心。
士有矜式之地。
世道有補也。
此時在位者雖不敢退。
在外不可入云爾。
公嘗對余。
誦張
公元1679年
旅軒告君之語而諭之曰。
皇建其有極。
極之一字
包涵無病敗云。
蓋欲余效之也。
後來驗之。
吾輩所以取敗者。
非人力之所爲
自我言之。
不怨則已。
怨則當怨孝廟之欺我也。
自他人觀之。
不言則已。
言則必稱我公之先見矣。
○公居家孝悌之行。
在官淸白之操。
立朝言論之實。
諡狀碑銘詳之
故皆不復錄于此
己未五月日。
書于鐵瓮
星谷書院儒生勸學
郡故荒陋
東岳李公安訥
嘗爲郡守
與吾先君兄弟
刱建書院
因奉六先生俎豆之。
使鄕之多士有所興起
以爲文會之所。
伯父爲其洞主
其後吾兄谷公爲是任。
倡率諸人
閭首各立家塾。
訓習有方
中間谷公游宦外方
七十遭母喪。
哀毀踰制
竟以身殉
一鄕不莫酸痛
至於露章天門
請表其閭。
余深悲之。
嘉鄕人之飽惠而尙義也。
乃者院儒若干人踵余門
請復修父兄故事
其所任則有齒長於我者。
不敢當
課講條式
學宮則有擧而行之。
何患無敎。
不幸歲値大饑
道殣相望
無恒產。
有恒心。
救死不贍
奚暇於學。
朝聞夕死
聖人有訓。
一息尙存
豈容全然廢業
一日經書
正文一節
亦可耕且
爲也。
各有講紙。
書塡所讀。
四孟朔。
或五六朔。
聚會一處
年五十以上
受人之講。
以下至三十六。
講文不通
面責。
三十五以下
背念不能者用二物
二年參講者黜之。
五十以上
於是會。
各執家禮一卷
相與講明
間與諸生綿蕞習儀
往往鄕飮酒禮可也。
一書旣畢。
復改他書。
無少間斷
日計不足
月計有餘矣。
行之六七年。
盡誦四書三經
決科可得。
又安知眞儒之不出於此也。
諸生勉之哉。
今夫所之任。
業儒者有不屑焉。
門地才志
非爲儒優而鄕劣也。
兩湖異於嶺南
儒之一跡
有及於鄕所。
凡士林之會。
不得焉耳
吾鄕近來士皆抛業。
至於升庠者。
亦爲鄕任
此後不可儒生免也。
然今城主之言曰。
學者各修其職。
有能讀書則何敢撓以他任。
切至之敎也。
欲盡其在己者。
如此規。
苟或見侵於鄕射堂。
則名在講紙者。
自齋通諭
然且不聽
一院聯名訴官圖免無妨
然則諸生各相自勉而已
何復怨尤哉。
然不不可怨尤於此
所以處己者嚴而責人者薄可也。
余竊憫吾鄕之嘵嘵喜言人過。
無復舊日淳厚之風。
故嘗語于衆曰。
親戚過惡
不可言洞人
洞人過惡
不可言鄕人
鄕人過惡
不可言他鄕
諸人以爲如何
然吾爲此說者。
非欲其合汚而同。
匿怨而友也。
見人之爲不善
有分者私相戒勅
不必攻擊
然言不聽則情自疏
至於隣並悖惡不可相容
吾謹避之。
移居而已
人心難制。
惟怒尤甚
凡有所爲
不能無干涉於人。
雖有可怒之事。
千萬忍抑
勿以悖慢之氣相加。
待人如此
而況親戚乎。
孟子曰。
仁人之於弟也。
藏怒
宿怨
然則仁人不能怨怒
而惟不宿不藏。
斯爲美耳。
今或殄臂於兄。
而兄無相猶。
不擧於其口。
則是謂盛德不爲屈也。
以是行於家。
以是於州里。
則何親慼之不睦。
鄕俗不美乎。
然孰不爲行
姑擧其切急者言之。
能不讀法
講明經書
聖賢至訓盡在是矣。
諸生勉之哉。
花樹會序
花樹會。
唐人故事
先儒之所取。
吾家族契以是爲名者。
豈無其義哉。
念吾先世世居京城
伯父先君中歲南徙
以薄莊在錦山
兵亂家事益困。
就此資活。
昏朝
伯父太學生被斥於人。
杜門屛跡
愛其山深地僻
數十餘年。
惟以耕田子姪爲業。
不幸龍蛇之年。
兄弟相繼卒逝。
不肖未及成長
而失其敎。
鄕俗荒陋無文獻。
雖欲問學。
從而遊。
四顧無親戚。
貿貿莫知所之
韓文公所謂化爲蠻夷者。
不免焉。
先君屬纊
慨然不忘者實在於此
後人今日所當勉者。
不過先志務己業。
所以立揚於世。
毋墜家聲而已
然此有本焉。
世之所貴。
科擧仕祿
抑末也。
聞吾先世皆以愛敬本實傳家之體。
及見先君兄弟居數里許。
朝往夕來
無日不會
終日相對
怡怡如也。
風雨寒暑不饒
遠近出入必並輿。
一有故則未嘗獨行
得一味必對食
先入口。
平生怒言一不出於口。
慍色不見於面。
和樂之情。
由中出。
雖其天性本然
抑亦遺風先世有由來者
到今子孫不肖
其數甚多
或者德善之餘。
天幸祐我。
庶有以少能興起耶。
未可知也。
然則所謂愛敬本實者。
吾家固有之物。
至於今日
失墜之可乎。
然則後人之所當勉者又不在此乎。
愛之欲其見。
見欲常常
人情之有不容已者。
族屬之衆。
不得一處同居
則不日日相聚
故姑兄弟子侄之在近者爲約。
其會之必有期
此契之所以作也。
有以長幼之倫。
司馬之儀行焉。
有以樂彼此之情。
花樹之義寓焉。
合歡不可無物
故有酒果之設焉。
貧者恐不能
辦。
故有財穀之儲焉。
規則定之有十一條。
本則戒之各在其心。
此蓋專主春秋合會
故凡所以勸課學業
賙窮恤患之道。
別有所處
而此不盡備焉。
嗚呼
斯會也豈偶然哉。
少長異序。
內外別所
大父父行焉。
兄弟行焉。
子孫行焉。
一家天地位矣。
筵席左右
盞斝交酢
詠歌焉。
言笑焉。
舞蹈焉。
一家萬物育矣。
和風暢然
春氣融然
夫焉有乾餱之愆。
豈有門墻之鬩乎。
詩云。
兄弟旣翕
和樂且湛。
子曰。
父母順矣乎。
使冥道有知
則我祖我父降監于下。
其必有安樂之心。
豈不勉哉。
雖然
先君兄弟四家子孫在錦山者。
見存男丁五十一。
廣陵者又二十三。
歲又生焉。
豈皆人人不賢
亦豈人人皆賢。
仁人之於兄弟也。
不莊怒焉。
則特不藏耳。
仁人固有怒時矣。
又曰。
不宿怨焉。
則特不宿耳。
仁人固有怨時矣。
以不必皆賢之衆。
不保其無怨怒之時。
則是豈不可之深者乎。
怨怒難。
怨怒而不藏不宿爲尤難。
不能不藏。
不能不宿。
則雖欲會。
得乎。
雖或強焉。
亦見其紛爭亂。
不如不會之爲也。
近觀人家子孫不念天倫兄弟叔姪。
因微成大。
至於視以路人
其人不死而其族已
亡者多矣。
吾家百事不能及人。
而獨此人無間
所以朝夕懍懍者在是。
旣有此心。
因諸兄弟命。
爲此序而及之。
使各益勉而知戒云。
察訪士振旌門後記
公元1652年
嗚呼
忠臣察訪公士振之閭也。
蓋在壬辰夏
國朝昇平二百年之後
南寇猝至。
列郡瓦解
大駕西狩
時文烈公趙重峯先生家居沃川。
敵王之愾。
糾合義旅
而公自是一箇書生
慷慨奔走涕泣
已先收率家僮
自公州往應之。
從孫光烈勇力
與之俱。
淸州奏捷
公先登破賊。
錦山之役。
七百擾擾白刃爭死
一人旋踵
光烈亦死之。
其地起一義塚
立石其前。
一軍殉義碑。
月汀尹公根壽實記之。
公名在最士人之先。
趙先生義擧之初。
士皆景附
方伯惡之。
囚其父母妻孥沮遏之。
公家避匿於錦峽。
至是與族人公屍積骸之中。
剚刃剔斷。
體無完膚
而竟失左臂焉。
義勇力戰
可知也。
賊退。
遂葬于本州柳蒲面沙亭里負坤之原。
從先兆也。
竊惟忠州人
士振其名也。
字致用
上祖高麗正諱英。
五代祖兵曹參議諱蓁
始居公州。
是生諱悌誠。
曹參判。
是生諱衡武。
忠淸馬節度使
是生諱仁範。
掌樂
公元1544年
僉正。
是生諱衛。
宣務郞。
是爲公考。
公生於嘉靖甲辰十二月二十九日
少嘗從事儒學
趙先生游。
常以忠義自許矣。
後乃舍生萬曆壬辰八月十八日
趙先生同殉其節。
可謂不負素志矣。
公有二子。
曰渙。
曰浩。
有行誼。
之子正輝早夭
正輝之子旻。
上疏於顯溫泉行幸之時。
丁未四月
有贈省峴察訪之命。
今上朝又上書
冀蒙旌表之典。
則該曹以歲月之久請置之。
上敎曰。
特爲旌閭
以褒節義
辛酉九月十三日也。
異數也。
公先世舊基。
本州儒城川內嘉莊洞。
今立門于其里松嶺下云。
旻也追思先烈
恐終泯滅無傳
籲天不置
乃蒙特恩至此
旻亦賢孝哉。
噫。
聖敎之意豈偶然哉。
往在丙丁之亂。
南漢主辱之日。
東土千里
一人勤王死者
如公者平生不識君父顏面
而乃殺身取義如彼。
竊想聖上恨不與同時。
而又將有以激烈方來也。
然則表厥里旌其門。
不但一家子孫之榮耀也。
有過是閭者。
爲臣死忠。
子思孝。
同有是心而興起焉。
於是得之
其於風化
豈曰小補之哉。
李擇之空紙抄書延平
李先生曰。
吾儕今日
止可於僻寂處一條
又曰。
今日三綱不振
義利不分一條
公元106年
 竊謂延平時其言如此
況又吾儕今日乎。
李先生居處有常
不作費力一條
 此法最好
小書室在廳屋之傍。
在室云云
驅殘臘變春風
只有寒梅選鋒
莫把疏英輕鬪雪。
好藏淸影月明中。
(楊龜山詩)
權門來往行蹤
一片浮雲九峯
不似在家貧亦好
水邊林下疏慵
不聞鷄犬桑麻
仁宅安居我家
耕種情田禮義
眼前風物繁華
今古乾坤共此身。
彩筆空空不染。
山染嵐光帶日黃。
蕭然茅屋池塘
自知寡與眞堪笑。
賴有顏瓢一味長。
矮作墻垣小作臺。
邀明月襟懷
也知隣鬪非吾事。
且把行藏酒杯
(羅豫章六首)
朱子曰。
道敎人靜坐。
李先生敎人靜坐
看來一條
又曰。
李先生賴天之靈。
常在目前如此一條
李先生曰。
曩時羅先生學問
終日相對一條
(與
朱子書同)
 靜坐程子門下相傳旨
又曰。
欲進此學。
須是放棄平日習氣一條
又曰。
常存此心。
勿爲他事所勝一條
又曰。
村居一無所爲
亦以窘迫窒塞處多一條
又曰。
大抵學者多爲私欲所分。
用力不精一條
朱子曰。
人若着些利害便不免開口一條
李先生曰。
有失處。
罪己責躬不可一條
又曰。
受形天地
各有定數
治亂窮通
非人一條
 竊謂舊習纏繞
俗務淟汩
其所不勝則不一時靜坐
又於患難得失之際。
不以義命處之。
則易至於憂愁隕獲
是故
先須強制此心。
把斷路頭
然後意思稍平。
義理漸生。
始下默識工夫耳。
朱子曰。
往年誤欲作文。
近年覺非所及一條
李先生曰。
學問之道。
不在多言一條
又曰。
欲於冷落境界打疊一條
又曰。
靜坐體究人物
必明天理一條
朱子曰。
思索義理
紛亂窒塞處。
須是一切去一條。
 謹按靜坐須是體認天理
則不默坐而已
李先生承諭仁一字
條陳推測處。
足見日來進學之力一條
 此一段
論仁之體。
而以靜坐默識終之。
所謂默識者。
非是懸空想像也。
須就自家身心上所具之理。
潛養思索
知其理一所以爲仁。
知其分殊所以爲義。
性之德也。
此是本源體用兼擧處。
立人道正在於此。
萬事萬物之理皆包攝在此。
摠而言之曰理一。
是也
一之中自有分殊
是也
程子曰。
沖漠無朕
萬象森然已具。
根本枝葉
皆是一貫
亦謂此理也。
然欲於此體認
則必不爲私欲所分。
然後淸虛靜一
所謂一分殊者了然心目之間。
而發必中節
應事有餘裕矣。
問熹昨妄謂仁之一字乃人之所以爲人
而異乎禽獸一條
 此段最宜玩味
論語問仁多矣。
夫子所答。
示人以求仁之方。
朱子釋之。
各因本文而明其義而已
所以該攝本源
兼擧體用者。
未有若此之明且盡者也。
李先生默坐澄心
體認天理
第一工夫在斯乎。
問熹又問孟子養氣一章
向者雖蒙曲折面誨一條
又曰。
來諭以爲人心之旣放。
木之旣伐一條
 竊謂延平之學。
洞見萬理之一原
深加默坐體認之功。
效驗至於淸通和樂
展也大成
所以朱子師歟。
公元1681年
李先生終日危坐
神彩淸明一條
朱子曰。
李先生涵養得自是別。
所謂不爲事物一條
 此以上數條。
李先生默坐澄心體認天理之效也。
若其全體朱子所撰行狀祭文可見
先生諱侗
愿中云云
(行狀)
道喪千載云云
(祭文)
 竊惟朱夫子生於群聖賢之後
上下千年
歷代治亂興亡之由及人物賢否議論得失
皆有所折衷焉。
至於經訓蘊奧
事理精微
毫釐畢顯。
大小無遺
蓋其聖人之道。
使人不學則已。
學則坦然之而無疑
故愚以爲人而不讀朱子書。
正墻而立也。
然其書篇秩浩穰
未易究觀
必先延平答問一冊。
玩味默坐澄心之學。
必有所以解處。
然後博覽朱子書。
庶乎得力矣。
朱子箴銘贊。
朱子二十八首
抄書延平說跋
李君擇之黨籍
亦竄龜州。
鐵瓮不遠。
卽抵書于余。
兼以空紙作冊以送之曰。
程朱格言至論有益學者
入德方者箴銘詩語
書以惠之。
使朝夕諷誦云。
老友所願聞者。
見世之名士大夫釋褐
奔走名利之場。
失位則或憂鬱不堪焉。
擇之無幾見於書辭之間。
所以求聽於聾者如此
可謂安之若命。
切問近思也。
惟舊荒蕪
所聞師友者昏不能記。
此中又無書冊
來時惟以延平答問一卷隨行
早晩閒看。
似有會于心。
於是抄出若干條切於己者。
妄以己意分類。
略有次第
又附以朱子四言七言凡幾首。
未知此足以爲賢者朝夕諷誦之資否耶。
仍念先相國迂齋少時疾病
深加古人靜養之功。
一生受用不差
擇之修先業。
及此靜中無事之時。
最是默坐澄心
體認天理數句。
着力有得焉。
則以擇之才志
何患不到遠大之域。
然則今日之行。
天其或者玉汝於成乎。
擇之勉之乎哉
因此願有跋語
故忘僭及之。
吾儕所以取敗者何事耶。
旣不自懲而反敎人爲。
則恐重爲傍人之譏笑
勿掛他眼。
擇之默而識之可也。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祝文
  
遯巖書院文敬公奉安時。
文元公沙溪老先生文。
嗚呼
奉建遺烈
二紀于茲
曰予有後
肯堂厥基。
絳帳莫開。
絃誦不絶。
靑衿無祿
樑木又折。
瞻依有所。
俎豆侑之。
一家昭穆
百世宗師
謹以潔牲淸酌
用伸虔告。
孔巖書院還安告文
新改祠宇已久。
謹俟國喪山陵之後
姑且權安祠板於講堂
今始還奉
冀以永安
宗孫金某祭直長府君墓文(先生外家先塋在沃川。
子孫殘微。
幾廢香火
故推墓田
令宗孫定行歲一祭之禮。)
三代同塋。
尊靈如在
子孫貧窶
墓田典賣
族人聚議
訴官還退
迭掌歲祭。
百世勿替。
金某祭生員府君墓文
惟公豈不顯哉。
有潛其德。
鄕人立祠
營中輟。
亦豈無嗣。
有偉二人
一世而絶。
胡不仁。
墓祭歲一。
正祔同禮。
俾後虔守。
百世勿替。
韓某告遷生員府君主文
外裔奉祀
于今四世
追慕雖深。
違禮制。
遷主埋安。
只存墓祭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納幣文]
  
從子金家納幣
仰高德誼之風。
今與賢季隣並爲宰。
猥蒙不鄙。
許以嗣親。
賤子類不敎。
坐我庸虛
女姪于歸
宜爾家室
其爲欣幸
豈易名言
適値弊宗有故之時。
敢依其父自主之禮。
謹玆專人納幣
伏惟鑑念。
季子顧申家納幣
仰惟賢仲嘗與叔父爲親。
伏蒙尊慈許以兄弟之嗣。
從弟顧雖曰未學。
不至於庸虛
侄女敎之有方
宜之家室
桃夭屬序。
氷泮迨今。
假館親迎
議行古昏之節。
專人納幣
茲有先人之禮。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告辭]
  
草外開基告辭
我有朋友
宋明甫
平生舊要
並居一處
顧瞻玆土。
得我所。
前溪控帶
後巒遮護
西臺峙南。
嶽鎭右。
於焉嘉客
永矢不薖。
涓吉辰。
創開新址
神其祐之
世世勿替。
聊將酒果
用伸虔告。
龍門書齋刱基祭土地文
惟茲之基。
天祕有待
爰始經之。
將以文會
負山臨江
儼然仙界
絃誦洋洋
靑衿濟濟
神其祐之
永久勿替。
永同草江書院野隱宋忠顯公春秋祭文
天下無邦。
東有人。
大明一丘
永祀千春
市津書齋開基
樂名區。
蔽顯有時
百年
始復營之。
事雖草刱。
期于遠大
惟玆之築。
多士之會。
神其守護
永世勿替。
錦山容堂春秋享祠
生並一時
同一節。
百里山河
萬古義烈
朱夫子位牌改題告辭
公元1628年
維崇禎紀元歲甲寅正月丙寅朔二十一日丙戌
某官某昭告文公晦庵朱夫子
伏以舊題稱號
下同鄕賢
多士之議。
以爲未安。
今敢改書。
用伸虔告謹告
(舊題文公晦菴朱先生
是日改題夫子二字。)
朱夫子前文
維崇禎紀元歲甲寅正月丙寅朔二十二日丁亥
某官某昭告文公晦庵朱夫子
伏以夫子道尊。
天下共宗。
孰信之篤。
最是吾東。
夫子家禮
人人所崇。
孰闡而大。
文元金公
問解集覽。
備要是成。
倡率多士
要自躬行
禮俗丕變
人心復正
夫子之功。
於是爲大。
於樂斯丘。
夫子之堂。
文元且配。
夫子光。
茲因告虔。
俎豆具陳
維右享之。
惠我後人
沙溪金先生
伏以先生之學。
出於翁。
而上之。
晦庵文公
文公家禮
先生是崇。
天理節文
克己乃復。
孔氏之傳。
曾子卒得。
倡道東方
多士莘莘
門成鄒魯
俗化一新
凡在我東。
孰不尊親
顧惟是邦。
杖屨攸曁。
舊有廟宇
文公是祀。
先生且配。
于廟有光。
奠以告虔。
尙其昭明
惠我後學
永永無斁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銘]
  
道山憂樂齋銘(憂樂齋卽同春別築)
未得而憂。
旣得則樂。
惟其憂。
是以樂。
草廬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問答]
  
經義問答
  問。
太極圖小註節齋說。
太極爲言
陰陽爲言
前三條是窮本源而論太極也。
後三是卽陰陽而論太極也。
皆是論太極之言。
則似不當以主太極陰陽
分而言之也。
文字似未瑩。
如何
(金萬基)
答。
未有天地之前
天地萬物之理已具。
朱子卽此而言其有太極
所謂前三是也
旣有天地之後
其理在於天地萬物之中。
朱子卽此而言其亦有太極
所謂後三是也
蔡氏以爲前三條專言太極
後三條卽陰陽而言太極
其言各有所主云爾
然主陰陽爲言之下。
必着太極字看。
爲尤分曉
且愚竊謂前三條。
正說周子無極太極
後三條。
太極動而生陽以後之說也。
未有天地之前太極
卽此太極也。
旣有天地之後太極
亦此太極也。
本無前後之可言。
則此一太極
而特言之各有所指耳。
蔡氏之說。
不可無也。
  問。
小註謂之陰陽未生亦可也。
葉氏所謂未生陽而陽之理已具。
未生陰而陰之理已具云者
以釋節齋陰陽未生之說。
固爲不害。
至於一陽動之時謂之陰陽未生亦可也云。
一陽動之時。
謂之陽未生則可。
豈可謂陰未生也。
若然此時太極於何處。
陰陽何以謂互爲其根耶。
語意恐有病。
答。
陰陽未生之說。
終是可疑
今幷與蔡氏而疑之則猶有說也。
葉氏發明其意甚詳。
亦可謂有功於蔡氏也。
蔡氏曰。
太極陰陽之先。
說本可疑
動靜無端
陰陽無始
蔡氏豈不聞此語。
豈不知此理。
而猶有是說何也。
無乃下語之病耶。
果如葉氏之云。
而截自動而生陽以前
謂之陰陽未生耶。
嘗考朱子說理說氣無慮千百萬言。
而有曰未有天地之先。
不言未有陰陽之前
有曰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
不言理在陰陽之前
畢竟動前又是靜。
用前又是體。
感前又是寂。
公元1674年
前又是陰。
而寂前又是感。
靜前又是動。
何時爲無陰陽
且如萬乙山河
大地都陷了。
其間一元幾千萬年。
亦何嘗無氣。
所謂理者懸空獨存耶。
此天此地未開未闢之前
陰陽言之則是陰也。
動靜言之則是靜也
以其陰也靜也
沖然漠然無兆無朕
此時但理爲之主而氣未用事耳。
周子去其中剔出。
而言其理之本體曰。
無極太極
極者不離乎氣而爲言
不雜乎氣而爲言也。
朱子曰。
有是理。
然後有是氣。
此與蔡氏太極陰陽之先者相似
而其語意迥別
理氣不相離。
朱子先後之分。
窮本極原不得已之言也。
繼之曰。
此本無先後之可言。
然必欲推其所從來則須說先有是理。
然理又非別爲一物
卽存乎是氣之中。
又曰。
要之也先有理
不可說是今日有是理。
明日却有是氣也。
又以蔡氏所引前三條觀之。
其曰是理。
曰其理。
曰此理。
不離乎氣。
而指其所以然者言之。
如此而後完備
可謂顚撲不破
若如蔡氏之說則陰陽似乎有始矣。
太極亦甚孤單矣。
此皆僕之尋常致疑之地。
而來諭及之。
姑與之說。
以俟就正朋友耳。
如何如何
  問。
通書
理曰禮。
此理字當訓以治字耶。
不是
性理之理也。
答。
來諭似然。
然以文理條理理解爲尤襯耳。
  問。
性焉安焉小註
性者獨得於天。
天之賦與萬物
均是一理
而謂聖人獨得者。
以其氣質純粹能不失本性而言耶。
非謂聖人獨得天命之性而衆人與也
文字終不明白
伏望詳敎。
答。
人所獨得云云
  問。
同註。
安者本全於己。
本字似非本體之本。
以不修爲而固已全於己之意觀之如何。
答。
來示恐是。
  問。
有感必有應註。
人心物理表裏盛衰
凡人心之接事物也。
物觸於外而動乎心。
心動於內而形乎事者。
皆感應之道也。
表裏云者
以此意言之耶。
答。
旣曰表則必有裏。
旣曰裏則必有表。
有感必有應。
有應必有感
人心物理皆然。
來諭觸於外而動乎內。
動於內而形乎外者
感應一事
然專以此言之則似未備。
如何
  問。
下愚不移
程子言。
語其才則下愚
不移
註云。
昏弱之極者爲下愚。
又言昏愚之至。
皆可漸磨而進。
自暴自棄不能化而入。
註云。
此愚之又下者
不可移矣。
以此觀之。
似是程子直以自暴自棄爲下愚。
而葉氏之意則似於下愚之中。
又分可移不可移者。
未知如何
答。
程子曰。
語其才則下愚不移
此言其氣質昏愚之至有不移者耳。
又曰。
苟以善自治無不可移。
此言雖其氣質昏愚之至似不可移。
而以善自治則亦可移也。
又曰。
自暴自棄不能化而入也。
言以昏愚之質。
自暴棄
故終不能移也。
又曰。
天下自暴自棄者非必皆昏愚也。
此言才力雖有過人者。
自絶善則同歸下愚云爾
程子此說。
分作四段看則義甚明白
葉氏之解正是
如何
  問。
先儒大學格物致知一節工夫
物格知至一節功效
格物者是工夫也。
物格者是功效也歟
(尹拯)
答。
不然
言功效者。
工夫於此而其效驗見於彼也。
三綱明明止於至善
工夫耶。
至於八條格物止於至善
工夫也。
格物止於至善
自我而言曰格物
自物而言曰物格
二事也。
譬如
讀書一卷
至於末張而盡是格物
自冊而言曰一卷盡矣。
是謂物格
  問。
一張至末張是工夫也。
至末張而一卷盡。
非功效乎。
答。
物格者非格物之效。
知至者非致知之效也。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誠。
知至物格之效。
意誠者知至之效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