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x 页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书
  
与金大司宪(镇商)
即者。阴竹宰传到二月初吉下答书。其发虽久。感慰则深。间已改序。伏惟静养体度。神相康福。山川隔远。末由驰谒。区区恋德。末有穷已。瓶泉文字。伏蒙下副。辞致感慨。笔意高古。可以永镇荒谷。垂辉来后。感荷德意。何啻百朋。第有一二当禀改。条上别纸。伏望即赐下复于阴县。以为及早镌刻之地。如何如何。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0H 页
答李判书(箕镇)
乍瞻旌麾。忽踰十载。向伏蒙记有。远问死生。又不以鄙卑。俯赐先集一部。俾著眼目。仰认厚眷。有非寻常。拜受珍感。隋珠和璞。不愿易也。所处深僻。不值便人。久迟上谢。是为罪负。冬候乖序。伏惟台体神相万福。恋德驰义。实无穷已。先集曾于华阳书屋。一窥其草藁矣。私窃以为尤翁当日苦心刊行之意。岂不以先生出处言议。悉本乎程朱法门。有可以羽翼斯文。裨补世教乎。然而间未百年。板本罕传。世道之坏乱。日甚一日。如有子云尧夫者作。则必知所以处此矣。何幸执事梳洗发挥。流布远迩。使穷乡陋学。亦得以诵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0L 页
说而兴慕。此岂但为执事光前裕后之家计而已耶。区区钦叹。无以为喻。若其扫尘之馀。略有字画讹舛。则意必有具眼者。早已鉴覆。故玆不敢猥陈耳。
答姨兄任伯新(命周○丁丑)
松村便。虽略闻起居状。而犹以未得下疏。为怅恨。房生来传手问。谨审霜冷。调候渐复常节。此殆天意欲一试国手也。深为祈幸。出处之义。自古非一端。惟在自家思量。其安于心者。不须问人。然若执事所遭。则初未必刺口自明。又况今日非复可言之时乎。如能毁冠裂冕。长往而不返。则固善矣。如欲为亲一屈。则辞内居外。辞尊居卑。依旧是畏义追愆样子。非扬历荣途之比也。风树不停。正宜汲汲。何暇计较锱铢于吹万不齐之口。以等待时月乎。示及册子。曾从仲思闻其大意。甚欲一睹为快而不敢请。今忽入眼。甚幸。忙遽且值哀扰。未及细阅。然已觉大体井井。可举以行。结户多寡之数。恐须更商以成节目。徐当更禀耳。
与姊兄尹圣直(丁巳)
时事至此。固无可言。而尊季父一著。庶不坠三百年士气。只恨远居。不能诵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之句以送也。伏惟惊惶多日。竟致分张。孤栖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1H 页
江榭。起居保鍊。今日所望。惟在读书观理。毋负皇天玉成之意耳。
与尹兄(己未)
近日酷热。令人难支。伏惟调摄履玆益卫。区区贡虑。弟奉引如昔。而意外 除命。岂胜惶愧。平日读书。至山人隐流。欺世盗名者。心诚痛恶。有甚于宵小凶憸矣。不料自家遽入此套。不肖之罪。从此益深。顾念先训。不觉汗流浃背也。
与尹兄(庚申)
岁新。伏惟动止益福。区区欣祝之至。畿辅差遣。非内非外。粗可便身。然弟之所望。却不在此。须南过岭海。北极塞徼。方不枉出身事主之义。岂弟不仁。不能忠谋耶。言之喟然。
与金文甫(丙午)
五年蕴结。岂一夜可尽。别怀依依。临寝益切。未知吾兄。亦然否。伏热兼霖。伏惟侍况万佳。拟即驰书替谢。手下小奚。连有他绊。继以㬥雨不果焉。吾辈交好。不在此等文具。然由中怅惘。有不可已矣。朋友责善职耳。吾辈别来几何。岂无一过可规一言可勉哉。而兄既曰不知。弟亦不敢强其所未知。虚负良会。多愧古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1L 页
人。话次尝称美质。依然能嘿会否乎。然有不尽发者。敢欲卒之。夫人质不好者。患在不变。质好者。惟患其变。然无学力以将之。则猝然有忧患临大事。或至年老气衰。鲜有不错于公私义利之辨者。此则美质。亦无赖矣。故孔子之圣。而曰志于学。曰学不厌。曰敏而求之。夫岂一毫恃质而慢学也哉。任性与矫情。固有阴阳邪正之殊。其过恶亦有用心不用心之分。然据其迹。则均是过恶也。究其本。则均是不学也。人之责之者。亦必忽于小人。而求备乎君子。此愚所以瞿然目瞪。中夜无寐者也。人生而为男子难矣。男子而生乎名门巨阀加难。得其地。而又得美质尤难。质美而能好学尤加难。前所称三难。皆天所赋畀。而人未尝有尺寸之劳也。后一难。只在人耳。人岂可不勉其一。以答天三赋之至意也。吾兄既有是三难焉。又有向学之志。可谓斯过半矣。犹至今因循二十九年。只依然作质美之人。此特一懒字为之祟也。以一病而废此四美。岂不可惜也。刚果奋发。亦勉强不得。须真知刚果奋发之济事。因循退惰之害事处。一刀两断。自然不倦。愚方觉得此理。思与兄共之。未知高明以为如何。初学不贵多言。欲与兄约法三章。凡高远不切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2H 页
之谈。退托自恕之谈。戏谑害性之谈。绝毋濡毫发口。惟就格致门户。日俛焉加工。埃壒芒忽。莫不理会。一事二事。以至万理明尽之后。不妨相视一笑。相爱之极。不觉葛藤至此。幸特恕之。想兄亦有馀怀可言者。乞相示毋悭。
答金文甫
昨疏。谕以气质之病。且许愚昧。献其药方。噫。是心足以圣矣。矧持敬二字。已得作圣之方。固无可咨于人。而尚且谆谆至此者。盖将与同病者论药否。明钦窃念高明有好善之诚。而无著实工夫。心之放逸久矣。故出言应事。未免做错。然惟其有善心。故悔悟随至。悔悟虽切。而迁改不勇。故旧悔未除。新悔复积。日往月来。不胜其多。此皆必至之势。无药可医。今但复诵前日之说可乎。先须收其放心。使在腔子里。应接之际。必审几研精。俾不做错。则旧悔自少。他日临事。又值与此事相类者。必须痛惩而不贰。则新悔不生。此是明白对剂。恐无藉于仓扁。而懒性不曾自验。空言何足喻人。多愧多愧。且念心是活物。于行属火。久放之馀。遽欲按伏。秖益其炽。故唤醒收敛。只在一敬字。敬则可以静存而动察。然或昧于公私义利之分。则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2L 页
当面错过。事过生悔。此则知未至之过也。故朱子大居敬而贵穷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理会吾身。日用当行之道。皆致知之方。而亦制心之法也。深愿高明。察此数者。而知所先后焉。且念高明病源。盖多外慢为祟。今虽不能遽蹈绳墨。只于言动之间。略略收拾。常毋萌打破敬字底意。且取四勿,敬斋,夙夜等箴。早夜念诵。反复淫泆。使此心无暇走作。庶或收得一分矣。如何如何。持敬工夫。在近思心经中。不啻详悉。在高明玩索自得。且恐愚昧不能体验。而徒袭旧纸。高明又不能诚心采纳。则正如科场问弊政。一问一对。都归虚文。故今不敢一一录上。然尝闻古人论操心之法。而指其掌曰。有物于此。握则破。不握则亡。常能念得此语。则可以得居敬之节度矣。
答金文甫
 大学本末章。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段承上文修身为本而言者。则本固身也。所厚亦身也。盖本与厚对。末与薄对。明是对待说。今忽训作家。了无来历。朱夫子必有深契本文之旨者。而无处考證。
窃详本文。盖曰天子庶人。皆当以修身为本。未有身不修而能治人者也。其治人。亦未有薄于近。而厚于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3H 页
远者也。上一句。接上文本字而言也。下一句。接上句治字而言也。盖章内之旨。只修治二者而已。上句既言修身。则下句不当叠言修身。不叠言修身。则自当言治人。言治人则当先厚近者。近者莫如家。而国天下为远。故知所厚为家也。又详本末以物言。厚薄以推施言。语意亦有不可浑者。与躬厚薄责之厚薄不同。朱先生盖深见乎此旨。而劈说如此也。
与金文甫(己酉)
成欢数行书。计即领照。别怀逾久逾不可忘。想亦不能不系念矣。吾辈虽各粗有意思。常似此离索。未尝大家商量。单居独肆。实有朽索之虞。始知作心主不定。百事皆妄。今愿与同志先理会此一著。兼以邵子人非鬼诛之说。则庶几其免矣。顷对陶庵丈。已发谨独二字。约以期年无成。当不复言学。鄙意固方愤悱如此。然昏懦已甚。若非彊辅。随事激励。则安保其不中道而彷徨也。倘不鄙夷。愿终始其惠。前月二十五日。归伏山栖。一路无恙。然回思两宵之款。已不可复得。春兄尝到此留连。以待此行。而竟遂差池。此心怅惘。不能自胜。见者皆称其真知实践。非昔日之比。尤恨不一扳袂叩其所有耳。春兄勇确。非吾辈所及。吾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3L 页
辈当自检所短。以从彼长。此所谓相观而善也。如何如何。哀兄庸言庸行。固多悦服人者。然其拘滞细故。带累心胸。殆与明钦。顽蔽隘塞底證情。同其沈痼。此尤不可不相察而痛治也。习知雅量。乐闻斯言。故敢不避僭猥而言之。冬候不常。伏惟侍奠号慕。气力何似。既无父兄师友照管傍侧。则惟宜痛自省察。抑情顺理。爱护身心。以答付畀之重而已。此区区日夜所祈恳耳。
答金文甫(乙卯)
顷因来使径归。未克附谢。才入数字于京递矣。即忽官人持书。穿到冰江雪山之中。披读惊喜。如得隔世消息。有难以笔札形喻。腊寒。伏审侍欢多福。政履神相。尤切仰慰。弟山居穷寂。顿绝尘想。看读之趣。不至如前卤莽。每得新意。辄思与兄辈论说。而远不可得矣。只瞻望流怅而已。痰病近犹侵苦。思索稍过。辄复逆上。以是常不快活耳。此来颇作僧家计活。深慕西山啖荠之苦。而玆承累种厚饷。使寒厨腥荤。且感且惧。不知所以为谢。念此公务方殷。何暇每轸远念。辄烦官人也。深望从此节损。一意公事。毋使穷山逋氓。远累清政也。此出哀情。更望深谅。
答金文甫
朝送迷奴未达。而先伏承下书。谨审政候神相。区区仰慰之至。伊日清江仙舟。容与高楼独坐。徒咏所怀伊人宛在水中央之句。去留光景。真堪入画也。有此提谕。倍觉神𨓏。民斋居感怀。有不可任。中馈无人。恼扰无所不至。人生良可笑。下送各种。照数拜受。仁者之赐。敢不以荐。第宿心必欲称家所有。故祭肉亦已送贸。厚念及此。惶感之馀。心甚不安。官力几何而馈遗络绎。官人疲于道路。此于与受道理。甚不稳便。兼有竭欢之嫌。后须节之。此言实出肝膈。照纳幸甚。
与金文甫(丙寅)
寺桥忍涕。自谓石肠。及其带月沿江。停棹于江楼之下。则不禁其陨之矣。惠书再及。披复欣倒之馀。孰谓丈夫无泪一语。已先获此心。吾辈衰耶。何其善感如此。重为喟然。山川跋履。一行无恙。政履多暇。示及江山胜槩。历历如在目前。益令人倾耸。享有此物。真所谓仙分。官事之不如意。何足介然也。深愿一番整理。为数年之计。以待此乘兴辄往。近则穷江之源。远则雪岳,蓬莱。岂非馀生之至乐耶。弟菽水粗宜。而岩栖寥落。触景伤神。莫非尊兄为祟。意外 除命。极其猥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4L 页
越。惶愧闷蹙。实不知置身之所。此又一段奇穷。奈何。先辈值此。或以为官微不宜上疏。只可呈状。弟欲用此例。未知如何。不书伪号。自 上虽讥其太酸。而自来家法如此。若上疏则势当复然矣。凡此不能随事禀扣。一倍瞻恋。想亦为之恋恋耳。
答金文甫(丙戌)
昨入涂谷。承拜兄下状。倾仰之馀。披豁可量。第调候每尔欠和。奉身调度。又多艰乏。殊非老病所可堪。为之伤叹。然窃观时人。初得一小县。便已润屋。其视兄老于州郡。依旧清寒。其得失果何如。友朋之情。将不胜其柏悦。又何足戚嗟耶。只望约敬宦业益达。厚为奉养。使兄食报无疆也。
答金仲陟(癸亥)
婚期稍退。穷家之幸。凡有可以古礼相讲究者。则弟何敢不与闻乎。朱子谓官人与士人婚。士人欲行古礼。而官人不肯。今两家俱是士人。苟有可行。何所疑碍乎。须条问于家弟。使预讲而举行焉。
答金仲陟(甲子)
前后俯询礼疑。怠荒已久。旧闻茫然。有不敢臆对。仍念本来昏钝。兼以痼疾。不亲书卷已十年矣。虽欲为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5H 页
循常谨饬之人。亦不可得。况敢与议于道学之科。而乃蒙猥加推奖。隐然以道义相处。今承宠翰。至用道体二字。则岂不使傍观者绝缨耶。心甚愧恧。又疑明者之不慎于名言至此。此后则幸亟去之。毋使后生辈。蹈袭讹误。千万幸甚。
答金仲陟
示谕缕缕。仰认相与之至意。感与愧并。无以为喻。书末辱托之意与令郎袖中简。并谛悉矣。此道不闻久矣。自吾辈行之。岂不为幸。而自顾孤陋无似。年来益甚。虽于童蒙之请受通鉴,史略者。一切谢却。粗成藏拙养疴。守分寡过底家计。如令郎者。如非家弟之婿。则初不敢为一日教授之计。而特以情分自别。家弟亦将还乡。兄弟相守。随分课督。亦可以不负远遣之苦心。何必为束脩纳拜之文具。以贻笑于今与后耶。自知甚明。自量甚熟。虽令郎。以教意再三固请。而终不敢承当。幸有以谅之。
答金仲陟
 父丧中迁葬祖父母者。父之朝夕奠。当用素否。
用素用肉。恐当以在殡既虞分之。
 迁墓未及葬。而若值朔望节日。则庙中参礼。他山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5L 页
节祀当废否。
旧山既出柩。则毋论在家在山。匀为家内事。一切祭祀。恐宜停之。
 家有丧礼。当告庙云云。
士丧礼。命赴在始死迁尸之后。其告庙似当。在此时仪礼。君丧。祝聚群庙之主。亦似在始死矣。其告之之节。恐当如来谕。
 五世袒免素带三月。
袒免之亲。不可昧然无事。有于礼之礼。何可不行。尝与士行言五世之亲及出继出嫁降而无服者。似当具吊服加麻。成服后藏之。临丧事则用之。至葬用之。出则否。未知果如何。素带三月。则与有服者无别。恐太过矣。
 始死奠云云。
始死奠。诚有微意。以古礼则士丧礼与丧大记无异。是天子庶人一也。而开元礼之分别五品六品。已无意义。家礼谓之袭奠而移诸正尸之后。亦恐非本意。然何敢议到乎。
 设灵床。在于入棺之日。则虽成服前。亦可行魂帛入就灵床之礼耶。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6H 页
尸在床。则其衣衾犹生也。既入棺而殡于阶。则须别设衣衾。以象生也。礼虽不言。恐可以义起。未知如何。
答金仲陟(丁卯)
瞻仰中。承书缕缕。皆说心说理。近日朋友间。绝不见作此等语。披复钦叹。亦幸因此有所省悟。为益大矣。信乎讲切之不可废也。偶以山行出入。仍值文甫来访。昨夕别去。未及玩绎旨意。第首条所难情分心分二句。与朱子所疑程子语。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者。同其语脉。此恐是开卷第一错矣。盖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其或发或未发者心也。舍性情。无以见心。孟子所称恻隐之心。乃若其情。是互言心情。大学正心章忿懥好乐注云心之用。则情之善恶。即心之用之善恶也。今谓可还之情。而不可还之心者。未知何据也。前后来谕。辄言跨过两头。而其所以为说。则每不免只占一头。窃疑盛见之蔽。正在此处。幸无以先入为主。而反复于朱子诸说。幸甚幸甚。某丈诸书。大体尽好。而以善心具善理等语。终未免头上安头之病。又其论金木水火之神。大非汉儒本意。恐不足以服人。未知如何。徐当条对。且举其大略。冀作静中话头耳。
答金仲陟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6L 页
性则纯善。而情有善恶。统性情之谓心。心有作用。而性则无为。故及其发而为恶。非性之罪。不得不还他心分上。此所谓性无不善。心有善恶者也。乃若圣人之心。则固无善恶之可言。通书以吉凶当善恶。是也。然从古圣贤论心。皆为学者而设。又其用功专在发处。故开口便说心之病。(如孟子所引孔子惟心之谓欤。已分明。)盖心之伎俩。不但神于善。亦神于恶。须以性为主而制七情之用。以静为主而立万事之本。不然则孟子当言心善。不必言性善。子思当言发谓之和。不当言发而中节。乐记之物至知知以下。太极说之五性感动以下。通书之几善恶以下。皆可删也。窃观立说辩博。非不考究乎此。而特以发处有恶。难于区处。遂断然以未发为心。而割去已发以后。以圣人之心为心。而割去大贤以下。遂使此心。不能为妙性情合理气。该动静兼体用之物。而使览者。有认性为心之疑。恐朱子之意未尝如此也。(程子胡子语。朱子皆谓未稳。)夫心之为物。本气之精爽。而神明不测。不囿于气质。惟其不囿于气质。故虚灵洞澈。万理咸备。而明德无分数。惟其本同一气。故动机一发。气质乘之。而七情有善恶矣。或疑人才动便差。不如造化之善。朱子曰。造化亦有差处。不知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7H 页
自甚处差。将来便没理会了。朱子岂诚没理会哉。是难言也。夫惟天地造化之妙。而动处不免有差。则人之生也。重之以气禀之拘。物欲之蔽。何怪乎才动便差乎。然其才动便差之故。则在学者自思而得之耳。更详甲说所引。孔孟程朱之训。非不是矣。然名言之难。朱子每以为戒。愚请还问甲者。孔子所谓明德。孟子所谓本心。仁义之心。程朱所谓本善之心。是拆开心性说乎。是和本性说乎。是其和本性说。则谓之本善固矣。(可谓之本善。不可谓之纯善。)如其拆开说。则须如朱子他日语性纯善。心有善恶。方为完备。盖泯合之中。自有定分。不害其拈出而各言之。如太极阴阳之分耳。窃意当初遂翁之说。本有见于此。而传之之久。不能无弊。渐起争端。然朱子尝曰。讲明义理。尊畏先辈。不可偏废。今见甲说。意气凌厉。太无斟酌。恐亦有激作处。不自觉其失本心恭敬之体也。如何如何。
答金仲陟
湛一气之本。不必就人物未生时说。理通而气局。不但就人物已生后说。盖湛一云者。气之本然。湛而不浊。一而不杂之谓。日之平朝。人之初生。心之未发。水之不动。皆可以见矣。气局云者。动则非静。静则非动。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7L 页
金不能为木。木不能为金之谓。极本而言之。则阴阳未分人物未生之时。是静而非动。则不可谓非局矣。若如来说。则为体通而用局。岂有是理。
气质交运之说。不可执一而废一。阴阳之气。五行之质。纷纶错综。变化无穷。以可见者言之。则如寒暑推敚。日月代明。旋而为风。薄而为霆者。气与气交也。天将雨而山川出云。风霆鼓发而句萌甲坼。蚌鱼之随月盈虚。龟蛇之吸日蠕动者。气与质交也。人物之形化生生。皆质与质交也。形化之中。又莫不禀此阴阳五行之气者。质与气交也。其大略如此。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质具于地。气行于天。其分有不可乱。如以日月星辰之可见者。皆为质则恐未安。朱子谓星辰有精英而无形质。盖气象属天。形质属地矣。
答金仲陟
天地生物。一本而已。一理生二气。二气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乃所谓一本万殊也。今谓气亦有一本。则是万殊二本也。仲陟辨之是矣。然此与心纯善之说。实相表里。性与知觉。合而为心。其善者。理也。灵者。气也。仲陟谓性纯善。心亦纯善。则又岂非二本乎。
答金仲陟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8H 页
前告孟子亦言气质之性一段。在孟子或问。更检看如何。大全答徐元聘书。两边所共挽引。而近见其明白详密。有非可东西看者。未知此等好说话。何故都被䵝䵢。良可叹咄。五行丸说。大体则是。而要之龃龉不衬著。名言之难。有如是矣。
与金仲陟(乙亥)
顷复拜慰至今。即玆风阴。伏惟静履何似。令郎辈皆安善否。溯慕无已。时申友竟不起疾。此何天理。元灵示及临终辞气之不乱。告诀朋友之语。深得君子正终之义。尤可伤惜。死者固亦已矣。此身畸穷。惟将与渠为命。以忘终鲜之忧。今又先我。此实穷命所坐。尚复何言。即欲委致此讣。而奴仆无暇。每求去便而不得。想或因京递先闻矣。
与金仲陟
日日凄风。万物皆无生意。此时起居。倍加卫啬。忽当生朝。怆怀当如何。恨无陈龙川风韵。奉献新词裘材。以效区区也。弟亲候幸姑无他。口味颇开。思尝者多。而十不能供一。私情戚戚。当复如何。意外新除。粗若可以伸反哺之愿。虽有百千訾谤。固不足动。而只是大难处者有数件。一则历辞朝廷。不惟疲馁。费了多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8L 页
日。不堪久旷定省。一则道路踔远。轻奉板舆。或致中路狼狈。进退两难。一则冒耻出脚。不获于上。则种种新法。易以取辱。一则邑力太薄。徒积逋债。则公私两败。无以结杀。凡此数事。幸作己事。思量烂熟。以示答教。如何如何。成友既亡。文甫在远。所仰者惟尊兄矣。千万谅之。
答金仲陟(戊寅)
前疏至今玩绎。每坐忙遽。未即付谢也。京司供剧。未知与 寝园虚閒境界如何。或谓兄以词翰自任。与少年。驰逐骚坛争口气。此固今日所谓清致。而昔贤所恶闻。不谓老成长德。乃诎己褰裳。以涉其流也。岂或以兄之酷嗜墨戏。故观者遂疑其真然耶。有改无勉。惟在雅度。故敢贡所闻如此。未知以为如何。今番赐祭。出于旷绝之恩。宁不感激。但窃详 御制文字。似于春字。认作无物不包之意。欲以附于时好。苟然则可谓全不著题。与前日错认栗谷事。同为士林之忧。而无人发挥。亦复奈何。
答金仲陟(辛巳)
儿归。承拜下状。瞻慰则深。而亡女窆事奄过。万事都已痛割。伤念转不自堪。灵筵之权置此间。虽似不经。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9H 页
而古人云。于我乎殡。朋友尚然。况女子之丧。舅家有故。则权归本家。恐不害理。人虽有言。奚足病哉。人马第此治送。幸命早发。而卒哭祭毕。似当告由。并望指教焉。
与金仲陟(壬午)
伏承耑翰。谨审至寒。政履清裕。不胜欣耸。仁之不辍课工。只是立志不能脱然。常恐徇外骛远。若游骑之无所归。至于近利之忧。恐是过虑耶。药局云云。只为李君可惜人物。穷饿垂死。故合力为此。使作生理。幸至有成。则遂可为济人之资耳。正值凶荒。无人买药。终夕静寂。故姑作书巢。曾见京里士子。亦多出接于药铺。似无害义。故任之而已。今承多少示谕。不胜惭汗。记昔胡籍溪设铺卖药为生。榜以胡居士熟药正铺。朱子特为诵传于后生。赞美其清高。朱子亦自设书肆。南轩累规其近利。而答以舍此无他生理。盖处之有道。则虽自主货利。不见其鄙。苟非其道。虽如王衍之口不言钱。终归污下。恐不可一槩论也。如何如何。如不当理。幸更镌诲也。
与金仲陟(癸未)
无日不阴曀。伏惟政外调候益加珍卫。閤中患候无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9L 页
他否。一念悬仰。弟寒證尚苦。决难远役。而坐速无前之 异恩。实有不安于心者。已定进伏中路。陈病辞官而归矣。昨下 批旨。许依愿解职。 圣上之优礼贱臣。可谓极矣。今则须进至江上或城外。一番辞逊而入矣。此后仕止。惟在量时量己而已。前书所禀。赴召与出仕有间云者。于盛见果如何。历考严,陈诸逸。以至我朝南冥,土亭。未有召而不至者。程朱以下诸贤出处。尤为平正。恐此最可据。非必谓隐则皆巢,许。出则皆伊,葛也。未知如何。但出后难处。有不可尽言者。深恐身名破败。重为朋友之羞。幸勿以乍有参差而终弃之。续惠教告。俾免大罪。如何如何。
与金仲陟(甲申)
传闻内患深重。远之苍黄归侍。无由得其详。日夜瞻郁。昨至新林。又逢明之。闻诸节少安。仁之以初四成亲。不胜欣幸。当寒不寒。伏惟政履何似。而膝下无他忧患否。弟以渼兄约会俗离。去廿二往赴。转向岭外。由知衙。转至双溪海印。入安阴之三洞。与朱溪守。数日跌宕。虽枫节已晚。到处泓峥。何日不思兄也。风雪戒寒。祀期不远。不敢登头流绝顶。只经涉山下数三名刹。读荒山碑及刘都督题名。彷徨感慨。昨省亡女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0H 页
墓。衰草荒原。不觉失声长恸。而冥漠无闻。奈何奈何。农山亦入望。而日暮马疲。不能往省。只切摧伤。
答朴士洙(圣源)
俯询礼疑。謏陋何足以与闻。而问寡之盛意。有不敢终孤。略贡浅见。以备裁采耳。礼并有丧前丧不禫者。以祥前不可行吉祭。祥后则过时。不可祭也。今前丧禫期。适皆在后丧祥后。则是月借黪行前丧禫事。次月行先伯氏禫事。又次月行尊嫂氏禫事。似为恰当。而俱不过时矣。未知如何。家礼大祥陈禫服。诚为可疑。曾考仪礼图及通典诸条。问诸仲思。而亦未有定论矣。承知便览中。已改此条。深幸浅见之不妄。盖变除本有次第。祥日受纤。终恐为家礼之阙文。来谕后说。似皆有据。无容赘陈矣。
答黄仲涉(艗)
人马暮至。亟呼烛披读惠翰。字字情诲。真所谓次面。仍审静履万相。眷集匀庆。痘儿无忧。区区慰贺。不可尽喻。示谕出处之义。大体极是。盖自孔孟以来。以至我东儒。先处于父母之邦者。未有召而不至者。唯近世一二先辈。始或长往不起。此则别是一义。如弟无似。从初自处以常调。未尝有打乖自高之意。只是招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0L 页
非其招。皇恐不敢当耳。古人以诚礼未至而不肯出。弟则以 恩礼过隆而不敢当。此皆出于自量之如何矣。来教只以分义人情为言。未知果合于时中之义否。辞疏已上。须有 处分。可以自安。如或有不敢闻之教。则实为难处。幸随闻更教。以纾忧惶。如何如何。
与内弟尹德升(壬午)
归闻已启巡路。馀寒尚苦。原隰之劳。不瑕有伤。间阻承闻。区区驰仰。不能自已。仲令来侍。岂胜欣耸。无由即奉。第切怅溯。从往省病。姑幸已回阳。不敢久留近畿。乍历尹姊所。冒大风雪。过沙川。几至冻杀。投宿果川之黑石。忽有遣史官召入之 命。以疾为辞。狼狈驰归。而史官又踵至。 手书恩谕。出于格外。贱臣之惶愧闷塞。姑无暇言。而如将相持累月。则贻弊一路。无有纪极。公私之不幸甚矣。前日书启。已附以还乡陈疏待罪之意。且念依例上书。无望出场。故不得已冒法拜疏。幸即上送。无若前伯之固执。而喉司诸公。必多知旧。为之书托微禀入启。以为早赐处分之地。如何如何。
与尹德升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1H 页
再晤终不一从容。可胜瞻结。昨果早抵杞城。今日还营。侍馀起居增庆。今番巡路。民心之颙望。不比寻常。而似亦未有以异于人。未能免俗。固当如此。然私切叹喟而不自止者。素期甚重故也。顾今民散久矣。有一朝土崩之势。而庙堂之恬嬉日甚。视保民之说。为迂阔乡闇不识时义。可谓无可奈何。湖西一路。为畿辅藩卫。士夫府库。幸得如台读书知义者。按节澄清。则实非偶然。而其所措置。又多悦服人心者。若此不已。慎终如始。使斯民安土乐生。则其为国家之赖。岂特一命之有济而已。此愚所以一念耿耿。不待问寡而累贡所闻。言轻听厌。自知可羞。然想或默谅而有会也。
答尹德升
归自离岳。获见十七惠书。继又承拜委札。间阻之馀。慰豁可胜。谨审侍馀。旬候一向多福。尤所仰贺。从偶因尚牧期会。乍入华阳。转至离岳。而归自青川。以后无非深辙。草木似带馀香。何处不怀仰也。前书云云。只是自尽吾情。其可否惟在权度。来谕过自谦挹。还切愧悚。今行多遇知旧。闻道伯慈谅已孚于人。而随行裨将。或多过当者。颇损事体云。此则犹可归咎于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1L 页
下。而报状题辞。间多太严。至于万万骇然等字。寻常用之。故守令举怀不安。有引去之意云。此或有苗脉否。今之士夫。固多自取。然为上者当待之以礼。养其廉耻。吏胥有罪。则当告其守宰究治之。如此则岂不感激自效耶。相爱之深。不觉烦挐。还切未安。
答内弟尹孺文(东升○壬午)
梦寐之外。 天书下坠于穷山樵牧之社。半夜祇承。感涕交颐。仍承惠札。以审卯申起居有相。何等开慰。胎纸。亦敬悉矣。未知 圣上何取于无似贱臣。而缱绻至此。到此地头。忍死一进之外。无他道理。第今宿患诸證。夹感陡剧。头晕不能久坐。喘嗽不能酬酢。兼以上下相持。冰炭交战。作一心恙。疾势益将有加无减。虽或少间登程。未知费了几日。与史官相先后。其贻弊一路。又当如何。正此饥荒无前。列邑忧遑。因此一身。贻害至此。尤岂可安者乎。以故日夜震灼。求死不得。岂不可戚乎。惟令想能默会此实情。幸善为辞于大臣。道达微恳。收还偕来之命。俾得安心调理。如有一分起动之望。则即当借贳私马。寸寸前进。随意行止。以期暂至城外。非敢一毫饰诈以欺 君父。千万谅之谅之。方将附启。而第此附闻于先归之吏。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2H 页
答李寿而(奎恒)
前冬以来。畏约栖遑。多在僻奥。又不敢辄近笔研。前书之久未修复。坐是而已。伏蒙申赐问存。诲责备至。此实厚意。感佩何极。比日绝无好天气。伏惟静养起居保啬。区区驰义。何日可忘。明钦所被 严谴。实由自作。何敢怨尤。而世道之破败。人心之陷溺。从此益无馀地。日夜忧叹。不暇以暮年光华自诧耳。前示劄目。每仰秉烛之功。有俛焉孳孳底气象。又不鄙空疏。而辄以下问。虽极愚顽。岂不乐与反复。而区区自甚少时。窃有感于先戒。不与人往复讲讨驰骋文字。已成懒习。独于老兄。有所感服。不惮贡愚。而犹不能及时条对。有若慢蹇。宜老兄之致讶也。适闻家侄家有便。忙遽附谢。所禀诸条。尤多卤莽。岂胜愧汗。如更反复牖迷。则何感如之。心说久作大讼。本不欲强所不知。涉其波流而适见盛谕。有会于心。不免作一般话。亦可愧也。
 赐也。始可与言诗始字云云。
子夏子贡。皆善说诗意。故夫子许之。始字果似有比旧长进之意。
 举直错诸枉。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2L 页
诸字。若作语助。则为于字意。今云错于枉。恐不成文理。
 因如天地之常存不改。损益如万物之随时变易。
此虽创说。可谓善喻。
 吾未见刚者。
天禀之素刚。与学而变弱为刚。皆可谓刚也。恐不必偏指养气一边矣。
 与之釜。与之庾。
圣人之应事。如化工之物各付物。如逐事明告而严诏之。则冉求初不仕于季氏。子路不死于卫辄。此等处。恐须潜玩而默识之。
 人之生也直。
直罔之间。是人鬼关头。故朱子尤翁拳拳于此。来谕以是提警。不胜钦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之虽真。不离知字分上。好乐虽由于真知。而自属行字分上。饶说自无病。
 逝者如斯。饶氏说。
往谓既往。来谓方来。同归于逝。非如屈伸往来之既往而复来也。朱子亦曰。前波过。后波续。前波谓既往。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3H 页
后波谓方来也。饶氏说。未见其有异。
 匹夫不可夺志。
志者。心一之焉。而不复移易之谓。非如意之经营计较往来未定底。故只言有志立志。则不待言志仁志学。而已知其志之善矣。若志于不仁不善者。直可曰无志。何足谓志哉。
 司马牛。
魋之恶。不足以废牛之贤。以是推之。则孔子虽不免于难门人。必不弃牛。牛之自处。恐亦自如矣。未知不然否。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闻达。固多通用处。不但文王令闻也。此问答。特明其闻达二字之不同。以警子张。恐亦非创说。古自有此等语。故夫子历言之如此。
 公子荆三有。
三有。恐指居家日用之具耳。盖公子作舍新居时事。
 思不出其位小注。黄氏说云云。
此重在思字。故黄氏说如此。思既如是。则行自如是。恐不须言。
 行笃敬小注。南轩云云。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3L 页
从前只依南轩说。今因来谕。更详双峰说。则却似有理。盖忠信既是二义。则笃敬。亦当作敦厚而恭敬。曾见小学集成注。有此意。
 心说云云。
心说大体尽好。深服高明用功之精切。盖天地之妙用良能。降于人而为心。即所谓神明是也。非人生气质一定之后。始聚而为心也。朱子曰。气之精英者为神。又曰。比性微有迹。比气自然又灵。则其神明活化。湛一虚明。不囿于气质之清浊美恶可知。今或谓清气聚而虚灵。浊气聚而虚灵。则虽强名之曰虚灵。而苟究其实。则终不免有分数矣。来谕似已会得此意。区区不胜随喜。
答宋永受(载禧)
先集不以鄙愚。俾著眼目。拜受感荷。如获拱璧。昨才传到。未及卒业。而窃伏见自在学职。慨然以尊主格王为己任。连章累牍。不嫌于越俎。自今视之。鲜不为异。而忠精所孚。上下敬信。明良盛际。真有 宁考遗风矣。百世之下。必有诵而知者。三复感叹。不觉涕零。无缘面剖。临风怅悒。
答宋永受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4H 页
曾承辱札。荷意甚厚。而畏约无穷。不敢以纸墨辄烦都下。想或默谅。而此心悁郁。何时可已。宗末自从妄行。世道破败。至于昨冬而极矣。孽自己作。流祸斯文。念之惶駴。咋舌无及。而尚此偃息田间。莫非 圣恩。感祝何极。只是衰疾。年来陡剧。日以澌削。恐一朝溘先。不能久咏化泽耳。家侄数相见否。子中近作何状。吾宗两第。岂不光幸。而适丁此辰。救死不给。每诵玉吾集中初年诸疏。不觉感慨流涕。顷告家侄以为既不能矢口敢言。以效世臣之义。如此则须学其难进之节。早归乡庐。渠亦大以为好。未知何时能办此也。
答李伯讷(乙卯)
得足下书。始知足下慨然有大志。悼往追来。意寄深远。甚盛甚盛。仆尝谓足下是索性人。必不终屈于万物之下。然不意回头乃尔忒早也。以足下英才妙年。发轫正路。沛然上达。孰能御之。而乃不自居。下问甚切。此尤盛意。恨愚陋无以报塞也。仆昨尝获知于先伯氏。窃叹其高标远识。有足以光绍先德。倡明绝学。而不幸夭殁。重为朋友之至恸。今得足下自立如此。此殆天意也。惟千万努力。先立大体。以弘规模。耐烦耐苦。以精条理。气质则痛制其难制。嗜好则拣舍其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4L 页
难舍。毋以小患自沮。毋以近功自喜。以仰承二祖之遗绪。而卒先兄之志。则斯道幸甚。盖幽显异行者。鬼蜮人矣。动静相违者。狂易人矣。言行不顾者。狼疾人矣。有一于此。不足为君子矣。惟先有以明乎义利公私之分。然后可以择之不差。为之不厌。使三者无间。而终究乎久大也。此居敬穷理。所以为千古轮翼。而静观先生格致之说。大有功于后学也。足下且俛焉。从事于此。则必有犁然自得。有非仆之所及言者。如不鄙夷而时许与闻。固所愿也。相爱之深。葛藤至此。惟雅量恕之。
答李伯讷(癸酉)
明钦罪积恶极。不早死灭。使无辜家弟。夭椓于目前。冤酷痛裂。尚何堪忍。念渠才性问学。深为士友所期许。天之生之。若不偶然。而坎壈困厄。又不得寿。理之难谌。一至于此耶。伏蒙尊慈再赐慰问。辞旨悽怆。有踰骨肉。伏读涕血。不胜感激。忽已夏令。伏惟侍外起居何似。一二朋友。欲收渠遗文。图为不朽。如昔日之于尊伯氏。而迁徙京乡。似多遗失。兄亦搜检旧箧。随得送置成甫所。如何。言至于此。心肝摧蚀。不能尽布。且俟后日耳。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5H 页
答李伯讷
程子所谓谓其所生者为伯叔父母者。谓视其行第。或称伯或称叔云尔。如谓一切称伯父母。则叔字可删也。朴丈之言。似据濮议。然仁宗诏有云。朕皇兄濮安懿王之子。犹朕之子。则濮王固仁宗之兄也。丘琼山大学衍义补曰。为人后者。视其人行第。称其所生。或为伯或为叔。尤翁云。出继者称所生父伯仲叔季。皆从元序。此则谓亲兄弟之子相为后者也。其非亲兄弟者。恐当依程子及琼山说。只称伯父叔父。玄石云。立后之法。古经外惟丘琼山大学衍义补之说。明正可据。则似亦取此说也。
答李伯讷
积岁睽乖。殆成燕越。往年沈大仲谓将赴祥期。故修书以待其过。竟不成行。而书遂未达。以两家事契之笃。不克申忱于顺变之际。直由懒慢。徒切悚愧。乃蒙弘恕。先赐书问。叙致款恳。三复感叹。比日恒寒。静履冲裕。深慰驰仰。向来无妄。不足为兄咷笑。而再过湖岭之交。竟失邂逅。至今耿恨。明钦祸故以后。衰落顿甚。虽欲自强以冀桑榆之功。而旧闻茫然。新知不起。自谅馀生无几。卒为无闻之人。抚念悼叹。羞对乡人。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5L 页
而分外 误恩。若是旷绝。日夕惶惧。若陨渊谷。示谕出处之义。有以认牖迷之盛意。岂胜感激。但区区难进。专出于情病二字。有难以 恩礼之隆重而胡乱出脚。其说颇长。难以书传。然兄既有命。何敢自外耶。记昔与先伯氏。语及士大夫出处亦屡矣。自两先生以至遂翁。皆以春秋大义为主本。今可按覆。至辛壬以后。则又当以讨贼辨诬为命脉。仆之少小愿欲。非不在科宦。而丁戊间栖栖京口。竟未应举。独伯氏不以为过矣。此义若是。则虽乙亥以后事面稍异。其实犹不讨不辨也。仆之执迷如此。使之立朝尽职。岂不惹起事端。使朝著不靖。而身挑大祸。重为朋友之忧也。不如任其癃蛰。使藏拙安身。为公私两便。未知盛意不然否。但今 圣意蔼然。欲以褒录贤裔之义。一见其面。似若不甚难。当一番趋承。不至害义。而其奈两脚全痿。无望趋走何哉。以是徊徨闷塞。冰炭交中。仆之情绪。其亦戚矣。感相与之厚。不觉倾泻至此。幸即丙之。勿令流入时耳。千万千万。
答李伯讷(癸未)
东门解携。俱觉有不豫色。回首益切黯惘。再承惠状。缕缕情悃。无异亲聆晤语。友道之衰久矣。晚暮颠沛。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6H 页
得此于兄。岂非不幸之幸耶。庄诵感叹。不知所以为报。春尽稍晴。伏惟静履保重。令郎学业日富。区区驰义。有倍于前。弟既承有不忍闻之 教。有不敢晏然于家。祇伏文邑。一望始归。未知于古义果如何。而要之自安于心而已。今番出处语默。一言以断之。不过曰胡乱而已。苟且而已。岂有所谓精义妙道者。而兄辈知我太过。故责备太重。实为惶愧。今不欲切切自辨。而当日之欲无言。与不得已而言。则自以谓皆出于真诚恻怛。此惟知者知之。而兄亦不能尽知。有若故为相隐者。不胜悚叹。盖不信乎朋友如此。宜其不获乎上也。谨当杜门追愆。随分自勉。未死之前。或有寸进。终不为朋友之弃。则庶几有辞于泉下诸益也。
答李伯讷
今日林园。稍有凉飔。正劳瞻仰。伏承耑翰。谨审调候向安。惟忧良已。区区欣贺。有难名言。似闻壶洞判枢丈捐馆。想惟悼恸。何堪回忆。东门远将之厚义。今何可复得。重为怆咽。累弟疮处。无一完合。而傍生不已。起居不便。看读都不入心。自伤命穷。不能享些清福。奈何。饮啄随分。聊可自安。至于馔味。尤非敢念到。而前惠已优。何可复烦耶。顷书有继粟继肉之谕。足令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6L 页
伤弓之鸟。闻弦而陨也。呵呵。来诗清婉閒远。有一唱三叹之韵。不胜钦叹。来人立促衰钝。未暇拚和。且俟后日。诔文素昧。此老未详其称停与否。而文字则极佳。深服深服。谨当熟玩以奉完。(此老。即申参议暻。)
与安士定(杓○乙卯)
贻阻久矣。岁改益劳瞻恋。伏惟履端味道日新。留落杏洲。想为讲学。未知所业何书。所悟何门。从游之士。可望者几人。明钦前冬。行祖父缅礼。悲瘁之馀。耗失益多。近入沃州深山。杜门养疴。虽不能刻意课业。而赖仲思,士能诸人力。与提掇于天命本体。稍觉有得。读书应事之际。若见理欲两边。触目分开。凡平日所䵝昧而难通。胶扰而难克者。稍觉省力。持此不失。庶免为小人之归。始知本然权度回头便是。而前此包笼含糊。终不快活者。实由所立不大。所见不高耳。每与士能论此。未尝不兴怀于兄。而相望杳阔。未涯合并。只增黯然。
答李元灵(麟祥○壬申)
明钦家祸未艾。使家弟奄丧。其良转运。病慈抱无涯之戚。冤酷痛苦。不但为逝者。伏承远垂慰问。辞旨恳款。有踰骨肉。三复感叹。不觉涕淫。亡人贤孝。深得老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7H 页
人欢心。家弟至老大。不亲家务。得全其真性。今焉已矣。悼惜何及。承谕欲述哀辞。以慰其沈忧。荷意甚厚。岂胜感幸。自念精神耗脱。无望叙次旧闻。然谨当俟亲癠少间。略有录上耳。
答李元灵(乙亥)
冬间惠问。迄未仰复。虽因大小病忧。日夜煼灼。无暇把笔。然一念悬结。如鱼中钩。即玆霪雨。侍馀静履何似。区区驰仰。成甫竟不起疾。今世安能久留此人耶。化者固已矣。此身单孑无俚。只将与渠慰无弟之忧。今遽先我痛陨之怀。不自胜堪。未知临死。作何言语。上有老人。稚子满室。恰似吾弟光景。重为酸噎。闻足下顷才往诀。粗可无恨。亡弟遗稿。曾云移本且尽。只书牍未及始手。相见时。亦曾及此否。祸故之际。恐致散失。专仰足下留意。指挥诸孤。一一收拾。移置架上。原藁乱纸。并皆入信便以送来。则可依旧藏之沃峡矣。欲为此委送致渊。而道路多疠疫。趑趄未果。先此奉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