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自动笺注)
大山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書
  
公元1749年
與金退甫論四端(己巳)
申石旅舍
獲聞高明四端之旨。
愚鹵聽瑩言下
退而反復參究
未有以得其說。
易簡之理。
自有一定之則。
不能會通而趨一。
深恐不敏自阻淸誨
無以卒承嘉惠
敢申前說
雜引前儒之訓。
以再有請焉。
蓋竊意人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爲心。
是以其未發之前
涵育渾全
冲融溫粹
固爲一性眞體
是則所謂仁者也。
及其感事觸物而有動焉。
則藹乎生生之理。
惻然有隱全體呈露
(問如何體用
朱子曰。
體與用不相離
且如身是體。
起行便是用。
赤子匍匐入井
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只此一端
體用便可見。
又曰。
體用不相離。
如人行坐。
坐則此身全坐便是體。
行則此身全行便是用。
)譬如羣陰翕聚之中。
一陽乍復。
雖其端緖甚微。
天地生物之心。
居然著見。
異時發育峻極
何所不有
然其發端啓始。
在於此也。
(朱子曰。
一陽初動處。
萬物生時
此是欲動未動之間。
怵惕
惻隱赤子入井之時。
怵惕惻隱而未成怵惕惻隱之時。
○又曰。
天地生物爲心。
天地只是許多生氣在裏
無出處袞一番
便生一番人
圓象天。
足方象地
中間許多生氣
自是惻隱
朱子復卦贊。
北溪心說。
明白
)夫七尺軀殼之內。
充塞普滿
憤盈流動
只是一箇惻隱之理。
隨感卽應。
包蓄不住
特以所感有小大逆順之分。
是以發見淺深緩切之異。
然其爲此心之大用
則一而已矣。
(程子曰。
滿腔子惻隱之心。
朱子曰。
在身裏。
滿這箇軀殼
都是惻隱之心。
才觸著便是這箇物事
大感則大應。
小感則小應。
陵陽李氏曰。
天地間。
充塞上下渾然生物之意。
無有空處。
人得此以爲心。
則亦四體百骸充塞徧滿
無非惻隱之心。
觸處卽是無有欠缺也。
勉齋曰。
此說極是
○又按朱子曰。
滿腔子不特惻隱之心。
滿腔子羞惡之心。
滿腔子辭遜之心。
滿腔子是是非之心。
彌滿充實
無空闕處云云
獨言惻隱者。
兼包三者。
該攝這裏也。
)孟子發明親切
直言孺子入井一段事。
然此特擧一以見例耳。
(朱子
曰。
惻隱之心。
不是只見孺子時有。
事事如此
○問。
心所發處不一
便說惻隱如何
曰。
惻隱之心。
渾身皆是無處發見
如見赤子
惻隱之心。
一蟻
亦豈無此心。
○又曰。
惻隱羞惡
多是因逆其理而見。
若是事親從兄
又是自然順處見之。
)且此理渾然擧起便是
卽此頃刻之際。
毫釐之間。
便是良心發見之全。
仁體流動之機。
異時仁民愛物
發政施仁。
條緖不一
推原
不過擴此渺綿之端。
充其本然之量而已
初無一毫增加其外也。
(朱子曰。
仁是根。
惻隱萌芽
親親仁民愛物
便是推廣枝葉處。
○問。
仁者心之德云云。
其寂而未發。
惺惺不昧
如一元之德。
昭融地中之復。
一事一物不涵在吾生理之中。
隨感而動也。
惻然有隱。
如春陽發達於地上之豫。
一事非此理之貫。
一物此生意之所被矣。
此體公。
所以爲仁。
所以能恕。
所以能愛。
雖或爲義禮智信。
無所往而不通也。
曰。
說得之。
北溪曰。
仁是此心生理全處。
常生不息
故其端緖從心萌動發出來。
自是惻然有隱。
惻隱而充及到那物上。
成愛。
故仁乃是愛之根。
惻隱則根之萌芽而愛則又萌芽之長茂已成者也。
觀此則仁愛之理。
愛者仁之用。
自可見得脈絡相關處矣。
)是以孟子首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而繼之以惻隱之心仁之端。
曰仁惻隱
而人之性情
心之體用
固擧全體無遺
羞惡辭讓是非
又卽夫統體之中而指其條理粲然也。
(朱子仁說曰。
人心之德。
有四曰仁義禮智。
而仁無不包。
發用焉。
則爲愛恭宜別之情。
惻隱之心無所不貫
○又曰。
言其未發則仁之體立而義禮智卽是而存焉。
循其旣發。
惻隱心形羞惡辭讓是非由是而著焉。
孟子首擧不忍人之心而復詳於四端也。
)盛諭蓋曰。
仁義禮智之用固多端
而四者特指粹然而發者。
如喜與
仁之用。
惻隱則專指其粹然
怒與惡。
義之發。
羞惡獨言直遂
四端之與七情
分開看。
則此理而彼氣。
純善而彼有雜。
不可槩謂本性之發。
(朱子曰。
七情不可分四端
七情自於四端橫貫過了。
○問。
七情分配四端
曰。
且麤恁地說。
但也難分。
○問。
看得喜怒愛惡
近似仁義
曰。
固有相似處。
)若不對待立說
平論道理
所謂七情者。
固亦不外四端
性之流行
不可於此
又求其粹雜橫直之分也。
(問。
七情亦自性發
只是自羞惡發出。
喜愛欲恰自惻隱上發。
朱子曰。
哀懼那箇發。
看來只是惻隱發。
蓋懼亦是怵惕甚者
○又曰。
忿疾之意。
發於羞惡之端。
固有不可已者云云
)且夫古人立言
自有法門
中庸但言四情。
則初不取準於禮運。
孟子直言四端
則亦不追考中庸
別一議論
成義理。
而其歸則又未嘗不同
若使仁義之用。
多端緖。
四端特其一段
則是仁義之用。
不免汚雜而僅有一段粹然
四端特情之一事不足以盡仁義之用。
則又何得恃此而遽欲充廣
以保四海而運天下哉。
盛諭又謂集註人之所以爲心此人字。
對物而言。
物但有七情而人有此四端也。
此義亦更有仔細處。
蓋天地之間。
只有一理生生不竆
逼拶充滿
其所生之物。
亦莫不具得夫是理。
是以涵育運用自然之機。
絲毫欠賸。
頃刻停息
卽人與禽獸
渾同一體
何有分別
但氣
淸濁
有偏正。
禽獸蓋有之而不全。
或昏而不能推耳。
(程子曰。
孟子四端便爲四體
便是一箇木氣象。
惻隱之心。
便是一箇生物底氣象。
羞惡之心。
便是一箇底氣象。
只有一箇去就斷割底氣象。
便是義也。
推之四端皆然。
此箇道理
牛馬血氣之類。
亦然
都恁備具
只是流形不同
各隨形氣
後便昏了佗氣。
如其子愛母。
母愛其子。
亦有木底氣象
又豈無羞惡之心。
避害就利
別所愛惡
一一理完。
更如獮猴尤似人。
故於獸中最爲知巧
眞西山曰。
天地造化
惟以生物爲事
春夏秋冬
往古來今
生意周流
何嘗一息間斷
萬物從天地生意中出。
故物物皆具此理。
何况人爲最靈。
宜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
)今就人皆有不忍之心者而悉數之。
則固不可牽連拕拽
何必緣此而以人之一字
對物之稱然後爲得。
若如所論。
七情之發而中節
又豈物之所得而有哉。
恐須看得人之與物。
俱得此理。
而但有偏正通塞不同
是以發見流行
氣淸而理顯。
氣局而理揜。
其所以分者。
而其偏正通塞
亦間有參
不齊處。
是以虎狼螻蟻
雎鳩豺獺
或有彷彿四端
而人之頑冥昬繆
徇情縱欲者。
又去禽獸不遠矣。
鄙見看得如此
未知於理無大悖否。
大抵此是義理原頭
不容毫髮差處。
幸須更加思議
不憚違覆
所望直諒多聞之益。
不可色辭相然諾也。
未知如何
答金退甫別紙
 出納主。
主人自爲
執事行之。
按。
士虞禮賓執事者如弔服卽位門外注。
賓客執事者。
以其虞爲喪祭
主人執事也。
又入徹。
主人不與
疏。
曾子問云。
士祭不足則取於兄弟大功以下者。
大功小功緦麻之等入徹。
齊斬不與徹耳。
節朔朢。
雖與虞卒有間
使執事行之固好。
但患人家子姪鮮少有故
則亦恐有不獲已處耳。
 俗節行祖廟殯宮先後
按。
朱子答人書曰。
卒哭之後四時祭日
衰服特祀几筵
用墨常祀家廟可也。
先生有子喪。
祠堂內致薦。
深衣幅巾
祭畢。
喪服哭奠子則至慟。
前說先殯而後廟。
後說
則先廟而後殯。
蓋以喪有輕重也。
今且依前說行之。
不無所據。
未知如何
 小祥正服亦變
不變正服
蓋疏說。
書儀家禮
皆因之。
南中大抵多用此禮。
司馬公嘗曰。
今人無受服。
大祥其衰無變。
故於旣葬。
別爲居家之服。
受服之意也。
今東俗旣無別製。
而膠守不變之文。
服朞之餘。
弊裂殆盡
因緣改製
蓋出於不獲已合於古者受服之義。
未有僭汰也。
得所示。
謹依此見行耳。
 
賓客對食再來
用葷素之宜。
今人居喪
不能古人
賓客爲禮。
往往主人自爲寢處言語
所不免。
而獨廢飮食
亦似無謂
蔬菜之具。
略備客主之禮。
不得不爾。
未知如何
行弔翼日
旣弔再來
若非情重者。
每設素食
亦恐未安。
略供葷肉。
待賓所處
亦世通行之例。
不敢不循用。
欲得高明所處
以折其衷。
而終靳剖敎。
深所佇鬱也。
 練時腰絰絞帶
禮則絰用三重絞帶用布。
今俗之用
絞帶
恐因葛絰而謬襲耳。
然旣無害於漸殺之義。
而又足以齊斬之別。
不必反古駭俗爲高也。
諗諸禮家亦多如此說。
不敢不從
答金退甫
日月不居
先大丈祥制奄經。
伏惟慨廓之餘。
追慕何堪
竊聽道塗
柴毁過甚
若無以支保。
孝子自盡之禮。
固應如此
先王所以爲之慮患之道則備矣
幸須萬加節順。
以全大孝
如何如何
象靖居喪無禮
不能勉而爲瘠。
而敢向人發此語可謂靦然無恥矣。
然非愛慕深。
豈應有此邪。
問舍之計。
固知已夙矣。
不謂水南僻壤
遽入君子之臨辱。
頃因學甫夢弼
略聞傳言不誣
玆承辱示。
又復鄭重如是
且喩以擇仁之意。
則非施之宜也
下土陋俗
何足以當之。
異日高明不食言而人無以焉智疑於座下
則此土之人。
亦與被幸矣。
何如傒望也。
惟是不托之營。
不如意
土人不能周章以備客主之禮。
而徒費頰舌
招呼
不幾於不館而問其歸者類邪。
禮疑數條。
今已晩矣。
之無益。
然不有問而無答。
略貢繆臆。
俟斤敎。
緇巾。
疑旣如此
又承賢者之口敎
已用之矣。
昨見李學甫書。
承有禫後朔朢之疑。
未有考据
不敢僭論。
恭俟高明裁酌
異日受用地耳
  別紙
家廟薦獻時。
輕服可代。
則不免略依沙溪說以行。
然未敢信其合禮
未及廣諏于禮家。
今承俯詢。
不勝悚汗
然不敢不實對
幸以所嘗行者敎告之。
得有所據循如何
練時絞帶之疑。
尋常未曉。
只得依疏家所說。
從今俗所行。
不能會通而爲一。
承示。
考据甚明。
義理甚精。
幸爲甚大。
然但又有未甚通曉處。
大氐喪服有五。
自斬至緦。
次相減。
故其變而之吉也。
亦視而爲等差
斬衰衰絰冠屨
卒哭而視齊衰
旣練而視大功
其殺皆有漸矣。
絞帶一節
特然
欲自別於齊衰以下
無或近於斑駁乎。
檀弓婦人葛帶疏。
齊斬婦人也。
婦人不變所重。
至期除之。
若期而並除絞帶
則是自期以後無所束也。
抑除絰而乃麻絞乎。
則又太無變殺而反重於男子之爲之也。
此不之文。
單言要絰
則彼葛帶三重
又烏知其必爲
並指也。
疏家往往傅會不可從。
然其以齊衰以下用布爲證。
則固合於漸殺之義。
(圖式
變麻服布七升
齊衰之帶。
視其升數。
亦有意義
)以公士衆臣之用於成服爲卒哭之受。
則亦不害其爲致隆也。
今以世俗所行。
求合經文不言之中。
未知其必得聖意以否
則恐不若文按本之爲可據寡過
未知此意不大悖否。
雖然
此特論其理耳。
禮貴從宜
不求變俗
旣未知其必害於義
則恐不必矯俗反古以取駭異
區區所以前日之論也。
如何
襲絰時絞帶兩股之喩。
近世禮家。
亦有如此說者。
而旣無顯据。
承襲已久。
不敢輒擬變易
深恐如此議論安常泥舊。
無以自拔流俗
更乞指諭。
祥後祔廟朔朢參禮
如尊家所處。
情禮兩盡
不勝歎仰
鄕俗往往迫於貧窶
不能準禮。
有廢莫擧。
先王所謹。
今以新主之故。
普同參獻。
不能行之久遠
有時而廢。
則亦甚未安。
竊意此等
且當自視力量所及如何耳。
鄙家未知日後何所處。
力薄誠淺。
不能有以企及於禮。
一向隨循。
無以自說於秉禮君子
第有慚靦
奈何
何。
答金退甫
禮疑數條。
前後諄複
考索精密
恢刃於肯綮之處而梳洗頭面
閒中讀禮之效。
不可誣者。
何幸得此於禮壞之日。
不患於人之抱疑昧而靡所歸也。
抑嘗聞之。
程子曰。
且省外事
但明乎善。
惟進誠心
文章不中不遠。
所守不約。
泛濫無功
(朱子曰。
此段恐是呂與叔關中來。
初見程子時語
蓋橫渠學者多用心於禮文制度之事而不近裏
故以此告之。
)夫曲禮三千。
誰非至理所寓。
考究商搉。
一一恰好
豈非美意
時異古今
不可以必同者。
而其本末緩急
不可或差也。
留精討論之久。
繳繞箋疏
較量度數
心路慣熟
意緖流注
則或反以害夫完養凝斂之功。
未可知也。
賢者本領深純。
情文具備
必保其無是也
區區過計之憂。
偶及於此
未知肯以爲然否
象靖居喪無禮
本末都喪。
而輒爲此宏闊之論。
亦可惡也。
徒以杜門罪廢。
無他外慕
斷續尋數之餘。
有以略窺。
道理本具於吾心。
工夫在於日用
此身果不可自棄
此日果
不可虛擲
玩索持養
爲實下手處。
篤勤悠久
爲實得力處。
此以往。
有無意味
亦有無竆事業
而惟是陋質難變。
舊習未斷。
喜怒每患於過分
應接難於得中
點檢平生
疵吝山積
計非歲月之力所可救治。
思欲一近彊輔。
資直諒之益而不可幸而得。
其將如此而終焉已乎
因書漫及。
不覺縷縷
伏惟相愛之深。
亦一爲喟爾也。
公元1752年
與金退甫(壬申)
得與周旋泗水之濱。
款承講誨之益。
十數年來所願欲而未得者。
歸來盎然而飽。
又恨以事牽不能卒其嘉惠也。
別後秋盡
薄寒中人矣。
不審碩人鼎茵何如
日來工夫復何如。
玩之工。
當益深密矣。
近覺義理無竆
關鎖重複
刮磨開發之力。
全藉朋友之益。
吾輩汨沒如此
落落無以相合
日用之間。
疵吝山積
略有所得所疑。
無所訂論。
只成孤陋而已
奈何奈何
近日偶行高巖
得一佳處
巖麓悄蒨
洞府幽深
儘可藏拙
欲縛得數椽。
占作自家境界
一味窘束
此意未易諧。
輒一悵然耳。
若得杖屨一經
品。
便增光價。
又何敢易覬邪。
惟幾侍學益懋崇深
公元1759年
與金退甫(己卯)
年來便成莫往莫來。
惟有心旌嚮風搖搖而已
卽日寒令。
不審侍餘棣履均獲毖迪否。
力學文之功。
當日崇深
未有以仰扣萬一以慰孤陋也。
象靖年來病憊日甚
神精日削
區區所業
日退而已矣。
相望僅逾一舍
末由仰資強輔之益。
書疏還往
不如曩時之爲。
古人千里命駕
何等氣義人品
直是九牛毛也。
濯以近如何爲况。
靜裏用工
超詣有人不及知者矣。
適來山寺
有一二勝友
朝夕講討
每到義理肯綮了處
懷想高風
爲之悵然而已
公元1760年
與金退甫(庚辰)
邇來吾儕杜門索居
中絶不聞法語
恐此意思一朝斷絶
李學甫病中能辦得一好事
招號意中一二朋友
孤雲淨界
旬日盤礴計。
此中不可座下
敢以尺書道意
在所樂聞矣。
幸以廿二直臨雲寺
象靖等當先期往待。
切望萬無孤傾𨓏之意。
千萬。
若與濯以叔文
偕。
尤是勝緣
而缺界恐難成圓滿事也。
李憲愚當在渠貳室
以此謦欬也。
公元1764年
與金退甫(甲申)
向來一番妄發。
固知唐突無據
竊念朋友之義。
固四倫之所維持而正焉者。
吾輩不敢援而自居
區區欲以姑息爲愛。
或恐愚者一得
不能無補智者千慮
所以不免開口
手書密封
不敢以示子弟
蓋欲賢者自知取舍之耳。
不謂賢者不欲護過往往持以示人
深悔前日之妄發。
欲縮而不得
時移事過
當付之忘言之域。
豈可因一礙滯。
十年二十年放不下哉。
前後承問。
每每提及
此意固知賢者省己內訟之切。
而若常存胷中
一向懺懊。
延平先生所謂積下一團私意者。
不可不之慮也。
自玆以往
象靖當自謀所以含晦謹言
以求反身自省之道。
高明亦宜平心和氣
用力涵養進學之實。
前日之所講而未合者。
今日所得而自樂者。
不憚反復
勤加提挈
使下淺劣
得以有所觀效而持循
所以惠我周行者
奚啻百朋而已哉。
刊補討勘一事
尙爾
差池
年前僭以諸家箚疑。
黏紙付書於本冊。
仍欲就質於案下。
未及而爲李從希道借看
懇以勿廣人眼目。
不謂乃爾播傳
來書至謂已成定本
令人惶汗
亟欲討便推還。
以私於下執事
瀾漫消詳
十分無可議。
然後或可示人耳。
變制之日。
竊擬往隨賓客之後
姑此不盡宣。
答金退甫論刊補疑義
 首卷目錄題注條。
是當編摩大例
不合遽然刪沒。
目錄
開卷初頭
其注亦當自爲一類
今移入各書題下。
恐未安。
非不當初編摩大例
而但此書二十篇
逐篇各有目錄
亦有題注處。
如答游誠之是也
首篇旣自爲一類
而逐篇未免係於各書下。
體例似有異同
恐或未安。
故妄有移動
承示如此
幸更思而敎之如何。
 答張欽夫論仁於此識得仁體注。
愛之之理以下而言。
以下二字如何
鄙意二字
不當刪。
愛之之理便是仁。
言仁體之眞。
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
言仁體之大。
西銘所謂塞體帥性
上一
意思
同胞物與。
卽下一截意思
合幷普說。
方是眞切該遍
無滲漏處。
傳聞高明於此一截
別有吐釋。
尋常未曉。
恨未得叩問
當俟面論
可盡曲折也。
 答路德章屈曲準備注。
先已用意屈曲綢繆
屈曲準備
似是渠道而言。
今以用意綢繆釋之。
恐失之汎。
刊補
如來示而僭有竄改者。
水到渠成
工夫後道成熟之效。
德章不於灌漑治處用工
却於未放水時準擬等候
水到渠成時節
用心屈曲安排
驀直用功之意。
正如答包定之書中所謂屈曲纏繞也。
又如所謂屈曲點掇屈曲蒼黃之類。
古人用字。
皆就自家用心處說。
故疑此或可如此看耳。
水到渠成
只是流通灌注
無障滯泥之意。
奚取於渠道有屈曲邪
然此自是鄙意輕自塗竄
極涉僭悚。
當俟盛敎。
抹去之耳。
 答鄭子上表裏虛實注。
表與實。
知性天言
裏與虛。
盡心言。
此終恐未安。
無已表裏互換似稍穩。
如何
來示甚好。
鄙意知性知天。
知事物之理而言。
盡心
以盡吾心之量而言。
集註曰。
知性
物格之謂也。
盡心
知至之謂也。
大學或問格致章。
存心竆理而曰。
無內精粗之可言。
是則知性之爲表。
盡心之爲裏。
或有所據否。
且性雖具於心。
事物之理。
不外性分
故此章亦曰能竆夫理而無不知也。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集註
亦以事物理言之。
對心而略分表裏。
無妨否。
若以心爲表則無可據。
未知如何
(語類論格致處。
有曰此以爲主爲賓而言。
要之在心在事
一般云云
可以賓主言。
不可表裏言乎。)
答金退甫
八月九日惠書幷別紙一通
承領已久。
疾病宂故。
尙稽修復
積歉而已
向後意向深。
伏惟靜履玩養若序增相。
別紙累累
極荷提敎
大抵盛論於仁之名義
極是親切
象靖雖愚魯
豈敢外此而別求哉。
但就其親切中見其有普博周徧之意。
程朱以來
說此意亦多。
與門莽蕩摸索之論。
虛實迥別
高明一例勘斷。
全不
假借
區區所未安者。
不免復有論辨
而病裏排鋪。
往往辭不達意
幸更思而辱敎之。
幸甚
再答金退甫論朱書疑義
朱子南軒仁說。
再蒙敎告
極荷開誨之益。
鄙意終覺有未安。
敢罄臆以聽可否之命。
大抵南軒仁說曰。
己私旣克則廓然大公
天地萬物
血脈貫通
愛之理得於內而其用形於外。
天地之間。
一物之非吾仁云云
詳此文義
方言廓然大公而便以天地萬物血脈貫通爲言
方繼以愛之理得於內。
客主夾雜
體用混紊。
朱子非之。
然卽愛之之理。
根本於中。
憤盈融洩
渾全涵育
自無內外遠近之間。
及其感物而動。
藹然生意
貫徹流注
一物之不被。
若初無渾全之體。
感物之際。
何得血脈貫通之妙邪。
大全此段上。
有曰己私旣克。
廓然大公
皇皇四達而仁之體無所蔽矣。
天理無蔽。
則天萬物血脈貫通而仁之用無不周矣云云
其以廓然大公皇皇四達仁體之無蔽。
其與天地萬物
同其大可知矣。
皇皇四達
仁體之大。
而其盎然惻怛道理
充塞其中
爲主
材耳。
故其下繼之曰。
愛之之理便是仁。
所謂充塞底主材而爲仁體之眞。
曰若無天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
所謂皇皇四達而爲仁體之大。
親切的當
(卽仁體之眞。
)普博渾全
(卽仁體之大。
)說仁之體。
滲漏無病敗矣。
故有主材爲之本。
則不體段之大。
而只認其大者而謂之仁。
則全無交涉矣。
楊龜山萬物與我爲一爲仁則不可。
程子仁者萬物一體則是。
朱子滿腔子惻隱之心。
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處。
最爲親切
於此認得
萬物一體
更無內外之別。
見不得
却去腔子外尋覓。
莽蕩交涉矣。
蓋以仁與惻隱之心爲主
與天萬物
不妨一體
與彼之夾雜汎濫者。
自不同矣。
子貢博施濟衆爲仁。
故夫子就心上親切說然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則此理之流無間
物同可見
若如來說。
則只言己欲立欲達足矣
何必更說立人達人朱子以爲狀仁之體莫切於此邪。
復見天地之心。
只此一陽復處。
生意藹然
此固是仁。
然卽一陽
乃是資始萬物
正性命底根子
若無了這
萬物
生物之心。
無所於施。
豈不虧欠分數邪。
濂溪所云當以自家意思爲主
然亦須說一般兩字方足
若如來說。
一般兩字雖去之。
亦無害。
南軒之意。
博施濟衆一般兩字夾雜爲說。
而來諭又必欲以己立己達自家意思
枯槁立論
恐或近於矯枉過直
朱子之意。
兩平放下
眞切該遍
不如是之落在一邊也。
語類一段
蓋問者以均理同氣無所不愛爲仁。
朱子之如此。
蓋愛吾所固有之理。
不爲物同而後有也。
以與物同體爲仁則不可。
而吾所固有之理。
不害與物同體。
只此毫釐之間。
便有虛實眞妄之分。
不可以不察也。
區區所引西銘
未必襯貼
然夫仁體而已矣。
西銘親親之厚。
以大無我之公。
而此仁說。
廓然大公皇皇四達
愛之之理流行而無蔽。
則引而爲證。
恐未遽有牽合之病也。
來諭朱子此語。
當時愛言仁之失。
恐亦失契勘
南軒仁說。
本有愛之理得於內云云
曷嘗離愛哉。
但以天地萬物夾雜不以愛之理爲原本也。
大抵來諭
專以愛之理言仁。
此固無病。
然却不知卽此
愛之之理。
却甚占地位。
不是一己自私底物事。
故以若無天地萬物此理亦有虧欠二句
解作雖無天地萬物此理亦豈有虧欠看。
未論義理如何
文句生硬
語意拙澀
子平日許文字
還曾有如此樣轍否。
鄙見如此
不敢不盡
幸乞曲加提誨。
俾得瀾漫同歸
豈非相長之益邪。
重答別紙
 來敎盛論甚精。
(止)許多疑難
將於此而決矣。
鄙論。
只是摸索爲說。
陷於空闊曠蕩之域。
何足以當盛諭殆所以引而誘之。
然其爲說則同而所以說則異。
見於各條下。
今不復煩。
 來敎朱子所謂仁體渾全者。
實謂愛之無所蔽而渾全爾。
非謂此理之中涵育天地萬物而後渾全也。
(止)然則不可萬物一體渾全任之也。
愛之無所蔽而渾全者。
說是也。
所謂愛之理者。
盎然愛人利物之心。
人與物畢竟在外
(極其至而言。
故曰天地萬物
)而其愛之利之之理。
渾然全具自家肚裏
是則安得不與物同體邪。
雖然
所謂物同體者。
亦非謂天下
無不在吾仁之中。
蓋以其理之體段而言。
非此心去包羅萬物
亦非萬物引入自家心裏也。
陳北溪仁者天地生物之意常存
故其寂而未發。
惺惺不昧
如一元之德昭融地中之復。
一事一物不涵在吾生理之中。
朱子曰。
說得之。
愚之爲說。
若是而已矣。
 來敎廓然大公皇皇四達
非仁之體也。
如是而後
仁之體無所蔽矣。
天地萬物血脈貫通
非仁之用也。
如是而後
仁之用無不周矣云云
一段
看得精詣
不任歎尙。
 來敎朱子當日所論。
只是仁之名義
所謂名義
訓誥之謂也。
(止)今方病夫世之學者不能得仁名義
特擧愛字。
以明仁體之眞。
顧乃汎濫於名義之外。
並及於其體之大之說邪。
竊謂名義體段不同
本書曰於此識得仁體
則以仁之體段而言。
不可謂只言其名義而已
論語立人達人集註
以己及物
仁者之心也。
於此觀之。
可以見天理之周流無間
狀仁
之體。
莫切於此
語類又論此云。
放開眼目
推廣心胷
是甚氣象
如此
安得不謂仁之本體
(見論小註
)陳北溪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生所得以爲心者。
其體則通天地而貫萬物
理則四端而統萬善
語其名義則以其冲融涵育
溫粹渾厚
常生生而不死。
因謂之仁。
徐居甫問天地以生物爲心。
故人得之以爲心者謂之仁。
其體則同天地而貫萬物
理則萬善而包四端
論其名狀冲和溫粹
渾厖涵蓄
常生生不死。
乃得謂之仁焉。
二說
蒙師門之印可
名義之與體段
豈非微有分別邪。
愛之之理。
固是仁之名義而連下文二句說。
故曰於此識得仁體
何處見得只是名義邪。
只此名義
體段如此
非名義之外別有所謂體段
然言體段則包名義其中
而只言名義未見得體段也。
書論克己大公皇皇四達
擧仁之全體而言。
不可襯貼訓誥法律之也。
論語亦以天理流行無間
爲狀仁之體。
又論孟子四端云。
仁義之性。
本自可以充塞天地
又曰。
此心之量。
足以包括天地
兼利萬物
是人自不能充滿其量耳。
如此處亦多有之。
如何
 同節朱子所謂此理充塞
愛之理也。
曰若於此見得
萬物一體
更無內外之別。
見不得
却去腔子外尋莽蕩交涉者。
以此爲主
萬物一體
所謂後來事。
(後來事。
朱子說。
)果使仁體
必待天地萬物然後無虧欠。
則雖尋覓腔子外。
何遽至於交涉邪。
朱子周舜弼曰。
所謂心之德者。
程先生穀種之說。
所謂愛之理者。
所謂仁是未發之愛。
愛是已發之仁耳。
以此義推之。
更不須外邊入道理。
混雜無分曉處。
於此認得
不妨與天萬物同體
不會得而便將天地萬物同體爲仁。
却轉見無交涉矣。
舜弼不就心之德愛之理上認得仁底意思
而便將天地萬物同體爲仁。
混雜而不分曉
先識得仁名義意思
卽此不妨與天萬物同體
混雜添入之患。
不待發於見於而後方有與物同體之妙也。
朱子滿腔子一段
正與
此書同。
卽此惻隱之心。
充塞融洩
渾然物同體。
更無內外之別。
無分無時節。
但人之見之者
不就本體認得
而徒向外摸索
則全不干事矣。
所謂之後事者。
蓋余方叔天地萬物一體爲仁。
朱子之如此。
蓋有這仁了。
方可與物同體。
若無這仁則將何者可以物同體邪。
所以謂仁以後事。
非謂今日有仁而明日方與物同體也。
退陶先生答黃仲擧滿腔子一段
詳說此義。
檢看否。
向聞濯以致於此書。
曾與高明商量否。
 
來敎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止)若使愛之理。
必待天地萬物然後無虧欠。
則人與己相對
亦已足矣
立人達人
不必言也。
竊謂立人達人
卽此愛之理發流行
血脈貫通處。
今只曰愛之無所蔽。
然則以爲未發時事段落
分明耳。
卽此愛之之理渾涵冲融
一物不在其中
未發之前體段如是
一有感觸
血脈貫通而用無不周。
體有所不具。
發於用者又何以能周邪。
然則立人達人之前
立人達人之理。
渾然全具於未發之體。
故才發而天理流行
無所間隔耳。
人與己相對之云。
深所未曉。
腔子所具。
自是愛人利物之理。
故謂之與物無間
何嘗有人對立意思邪。
雖曰與物無間
而此直論其體而已
不言立人達人
有體無用矣而可乎。
 來敎且當材料爲主
不必材料所施添入於材料之中也。
語類曰。
假使天地之間淨盡一物
只留這一箇物事
他也自愛
若如來說。
朱子此說。
豈非虧欠之甚邪。
不必材料所施添入於材料之中。
此亦認鄙意不著。
今有物於此
其中骨子爲主
然此物須有頭有尾
皮殼體膚
然後方成一箇體段
愛之之理。
無形象之可言。
然亦不是溟涬物事
亦須有骨子軀殼
成體段。
(朱子
曰與物同體固是仁。
只便把與物同體做仁。
不得恁地
說得仁之軀殼實見得。
說得親切
愛之理。
乃是骨子
物同體。
卽是軀殼
只認軀殼骨子
莽蕩交涉
軀殼骨子而言。
混雜分曉
認得骨子充塞軀殼底物事。
自是無病。
)非以外材料添補本分
語類一段
前書未竟其說。
當時問者每以均氣同體無所不愛爲仁。
朱子答以假使天地間盡無一物
他也自愛
蓋言稟受所具之理。
不以外物有無而爲加損也。
此書之旨。
乃言自家所具之理。
涵育渾全
物同體。
語類各是一義。
意不相蒙
蓋彼以愛之發而無不溥名仁。
此以愛之理而無所欠狀仁。
豈可援彼而攻此邪。
 來敎旣以自家意思爲主
則其爲主者已自足。
不必庭草添補自家意思然後爲足也。
然則直言仁體者。
去一兩字
恐亦無害。
竊謂天地生生之理。
人與物所同得。
濂溪偶指庭草而發此言。
不以自家意思爲主而泛以其一般者爲仁。
則固是空蕩無交涉
朱子所謂天命之性。
不只是這處有
處處皆有。
尋討先從自家尋起是也
只這自家意思冲融和粹
藹然生生之理。
卽此便是仁。
然須著一般兩字
方見仁人普博周遍意思
若去之亦無害。
濂溪此話。
豈非歇後邪。
但求仁不當一般
耳。
 來敎南軒以爲己私旣克。
廓然大公
與天萬物
血脈貫通
愛之理得於內而其用形於外云云
是其意謂與天萬物
血脈貫通
然後方得其愛之之理也。
(止)夾雜之病。
實在天地萬物一句也。
朱子旣斥以夾雜而反自謂無天萬物
則此理有虧欠。
此愚所以疑之也。
竊謂南軒此說。
固有病。
前已論之。
然今謂血脈貫通而後方得愛之理則未然
血脈貫通者。
用之達也。
愛之之理。
體之本具者也。
以本具之體。
反謂得之於用之達。
朱子何不一言說破而直攻其夾雜之病邪。
夾雜之病。
實在天地萬物一句
此言固是。
然先以天地萬物血脈貫通爲言
而後愛之理得於內云云
則正有夾雜之病。
而若以愛之之理爲主
而其體通天地而貫萬物
則少無夾雜之失。
不察於此才見說著天地萬物字。
一例揮却。
以爲夾雜
則愚未見其可也。
(其語勢
正如以天地方圓可而便以方圓天地則不可。
朱門諸人
皆以方圓認作天地
朱子力言當就天地二字認得
然旣認得天地情狀意思
則其體段自不妨方圓
如答周舜弼南軒滿腔子及此一段是也
天地而後有方圓之可言。
固是天地以後事。
然又豈可謂先有天地而後有方圓邪。)
 同節朱子曰。
此理甚約。
而今必以天地萬物雜而爲說。
烏在其爲甚約也。
竊謂南軒先言天地萬物而後方言愛之云云
其爲夾雜而不約也大矣
程子曰。
學者先識仁。
仁者渾然
物同云云
理至云云
先識得仁雖說物同體。
未嘗不至約。
萬物與我爲一及均氣同體無不愛之說。
正有毫釐千里之辨。
不可一例並按也。
 同節來諭
每以仁體之眞。
仁體之大。
對擧而言之。
旣曰親切的當
普博渾全
又曰眞切該遍
愚謂聖賢之言。
各有地頭
眞切說處。
該遍說處。
隨處隨語。
輒幷此兩途以求之。
或恐有未盡然者。
况眞切之中。
亦自有該遍之理。
不必別取一義以爲該遍對擧
也。
竊謂眞以仁之道理而言。
大以仁之體段而言。
初非兩事
泛然體段之大而認以爲道理眞則不可
來諭所引朱子與門問答是也
認得道理之眞。
卽此眞底。
體段甚大。
朱子此書旣言愛之之理便是仁。
繼以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
若不能如高明言外得意
以此意求之。
無害於義理。
且有合於滿腔子周舜弼陳北溪,徐居甫所問諸條。
遣辭之際。
不得不眞切該遍
對擧兩言之。
故意作兩道理以求之也。
 同節朱子仁說曰云云
其答南軒書云云。
南軒仁說可疑處。
則又答之曰云云
胡廣仲書云云。
他餘往復諸書論孟中庸訓仁處。
皆專以愛字爲主
未嘗天地萬物同體之說雜之。
而又必以無所待而自有之意。
屢言不一言
何也。
至於今所論一書上下
此意尤明白
而獨此所謂若無天地萬物此理亦有虧欠二句
前後說中未有者。
以此二句該遍
前後諸說。
可謂落在一邊
邪。
此諸說。
前已屢見。
龜山萬物與我爲一爲仁。
南軒天地萬物愛之夾雜說。
胡廣仲萬物一體無不愛爲仁。
是皆不以爲主
與天萬物袞說。
宜見斥於朱門
然今此書先言愛之之理便是仁。
則其本然固有之理。
完全自足然後方言卽此固有之理。
體段渾然
物同體。
語意渾成
未見其夾雜之失。
而與前後諸說。
不啻相反
(如言軀殼不完。
骨子便有虧欠
方圓有缺。
則天地便有虧欠
皆主骨子天地而論其體段
與指軀殼而認骨子
見方圓而喚天地者。
迥然不同
)高明才見說著天地萬物四字
不問語意歸宿
一例呵叱
此愚所以聽瑩不能言下領服也。
 來敎語類一段問答同異
姑且無論
只就其不待天地萬物而此自然有處觀之。
語類與此書。
未嘗不同
不待天地萬物而此自然本有。
二書無不同。
然亦須究其問答同異
方見其精微曲折所以然
豈可一切莫問而直以一筆句斷邪。
 
來敎以吾所固有之理爲主兼之以與物同體之意。
固有間於專以與物同體爲仁者
然姑當就此固有之理。
見得仁體
何必云不害與物同體。
畢竟夾雜說也。
南軒書曰。
其所與天萬物一體者。
以夫天地之心之所有
是乃生生之蘊。
人與物所公共
所謂愛之理也。
朱子答曰。
詳此數句。
似頗未安云云
來諭所云毋或南軒此說同意歟。
蓋此固有之理。
吾與物所共有者。
然卽吾之一身而此理已自足焉。
不待彼物之與我同體也。
見夫天地萬物一體而指以爲仁。
則固是莽蕩而無交涉
就此吾心固有之理完全自足處。
認得理體渾然物同體。
豈有夾雜莽蕩之失邪。
程子曰。
學者先識仁。
仁者渾然
物同云云
朱子曰。
此段緊要在識仁。
要知見得
識得仁底道理
冲融和粹
惻怛慈愛底本相。
則固卽此而見其渾然物同體氣象。
若徒見其與物同體而直認以爲仁。
則方爲夾雜之病。
莽蕩之失。
不然
程朱諸說。
論與物同體亦多。
皆歸以夾雜之科邪。
來諭固有之理。
吾與物所共有
此亦未安。
蓋此方論自家賦之本然之量。
不論物之共有與否也。
 來敎引語類問者之說。
均受此理。
均得此氣。
無所不當云者
究其旨意
西銘有異否乎。
然而朱子以此語有病。
何也。
豈不以仁之所以爲體之眞。
與夫所以得名之實。
不在於是也。
(止)西銘謂之推親親之厚。
以大無我公則可。
而謂之直指仁之名義則恐未可
天地帥吾其性一句中仁名義
可以默會而亦未見其顯言之也。
宗子家相以下
不干於仁之名義
蓋仁之名義
只在吾性中。
不係萬物有無
假使天下同胞吾與
依然自在
無所虧欠
朱子書。
直論名義者也。
所謂無天萬物此理亦有虧欠二句
未必其果如西銘之說。
盛意若以西銘之旨。
語類問者之意同。
則恐是看西銘不著。
朱子曰。
緊要血脈
盡在天地之塞吾其體。
天地帥吾其性兩句上。
若不是二句爲之關紐
下文同胞兄弟等句。
他人
中。
物與我初何干云云
首言予玆藐焉。
混然中處
得天地之塞帥。
以爲體性
然後方說同胞吾與
故免於莽蕩交涉之患。
又無認物爲己之病。
(此二句
聖學十圖。
)語類所問以均氣均爲言
則是物我並立
與吾其體吾其性以我爲主者。
異矣。
以均此理氣無不愛爲仁。
則是愛爲均理均氣而得。
而與先言體性關紐方言同胞吾與者。
不同矣。
是故程朱以下
皆以西銘備言仁體
若儘如問者之意。
則當在朱子所斥矣。
區區所謂毫釐之間。
便有眞妄虛實之分。
正指此等
幸蹔置前見
權以鄙說
反覆思量
若終有未安。
更許駁示如何
來諭西銘直指仁之名義則不可。
朱子書乃直論名義者也。
西銘備言仁體
固不專言名義
然仁底道理
固具於性中而爲一篇關紐
所謂不言不爲少也。
朱子愛之之理便是一句
專說仁之名義
而下著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兩句
然後於此識得仁體承之。
何得謂專言名義邪。
 來敎龜山上蔡
(止)南軒學問之高。
所見
卓。
不免焉。
今以南軒往復諸條考之。
有曰云云
南軒言仁體。
其離愛也甚矣。
及見朱子累辨而力排之。
然後始乃漸悟前說之非。
遂以愛之理得於內一句
著之於其用形外之上。
然在天地萬物血脈貫通數句之下。
則猶未免一重膜子。
天地萬物爲主而以愛之理爲待彼而得之者。
則離愛言仁之意。
有未盡滌舊者矣。
(止)南軒未嘗離愛而言。
朱子之答。
何以如是邪。
竊謂楊,謝,胡,吳言仁之失。
如來諭。
南軒初年之見。
亦嘗如是
如來諭所引天地生物爲心以下四條及又論仁說(大全中又論仁三條相次)首條。
皆離愛而以公言仁。
第三條。
則始變前說
愛之理言之。
而先說與天萬物一體而後
所謂愛之理承之。
是以愛之理爲天地萬物同體而後有也。
最後此仁說。
則以己私旣克。
(止)血脈貫通四句
言著工去蔽之方。
方言愛之理得於內而形於外云云
則其意似愛之理所得於內者如此而後形見於外也。
(今看南軒仁說。
先言人性仁義禮智四德具焉。
愛之則仁云云
中間方說爲仁莫要乎克己
己私旣克云云
此蓋承愛之則仁以爲說。
非謂得於血脈貫通之後也。
)但不以性之固有爲主先言天地萬物
未論其體而遽說其用。
未免夾雜病耳
依舊愛言仁。
朱子豈肯以明白簡當許之而謂其有少差紊哉。
 來敎愛之理。
天地生物之心而人之所得以爲仁者也。
其體與天地同。
則所占地位。
固甚廣大
但此廣大地位
只在愛之理之中而無所假於外。
(止)何必天地萬物作此理所占之地位邪。
來諭此說正與鄙意合。
所謂占地位者。
指天畫地叫東喚西盡爲吾仁也。
卽此心中所具之理。
體段同天地而貫萬物
旣曰同曰貫。
則若無了這天地萬物無可無可無可愛。
豈不虧欠分數邪。
此原其本有之理而言。
非謂天地萬物而後方有也。
只就自家心上而言。
非謂關攬外物以爲肚裏物事也。
只就本體未發而言。
非謂用工以後見於行事之謂也。
 
來敎若謂此理是人物所共得云爾
則亦固然矣。
然此乃見得此理以後說話
今方論此理而徑及於人物所共得之說。
得無不切乎。
一己之中。
此理已自完全
不必更說他家物事云云
人物所共得之說。
本非鄙意
已辨於前。
區區來諭他家物事之語。
得一麤譬。
今夫天子中天而立
四方之極。
如一心之爲主於中。
論天子之名義
受命於天而代天莅物。
統御區宇
愛育羣生爲職。
如心中所具之理以愛人利物爲主也。
天子一身分上
具此道理。
非有假借於外。
如心具此理。
完全自足
非有待於外。
論天子之職責體面
卽此一身
天地萬物之主。
四海之內。
兆民之衆。
皆其度內
如此心之理完全自足於內而與天萬物一體也。
天子羣生萬物而有。
是以仁爲爲天地萬物同體而後有也。
羣生萬物各各來萃天子身上
又謂天子一身
東騖西逐
去管羣生萬物
是以天地萬物爲來入於吾心。
以此心爲去管他家物事也。
朱門諸公
皆以
天子區宇羣生而有。
朱子明天子自是統理愛育之主。
不可以爲區宇羣生而有天子也。
至此書所言。
則如謂天子自是統御愛育之主。
理具足於天子身上
旣是統御愛育之責。
則其體段與天萬物一體
若使天地萬物有些闕齾
豈不虧欠天子體段邪。
有形之譬。
不精細
朱子亦以天子譬心。
(見感興詩。
)故敢此立說
幸乞照破如何
 來敎凡看文字
必先察其字句文勢而後方得其旨趣
所謂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未之有者也。
然亦須摠之一篇大旨
參之以前後諸說而反以求之於字句文勢之間。
或理有所不通。
語有所相戾
不得不以意逆志而求義理字句之外。
至其甚者
則又不得已而以闕文誤字處之。
自程註解經傳之際所不能免者也。
(止)此二句
摠之一書大旨
參之以前後諸說。
實有自相矛盾
不相照應者。
故疑之久矣。
竊按此一段
有以仰窺高明讀書法超常情
尋常桎梏文句之間。
古人道理通熟
見解明徹
然後方有不得已變例
萬或一理有所未盡明。
見有所未盡透。
容或一樣道理遽然主張
便爾立說
言外得意
得意忘言
九方皋相馬之爲。
則恐不如文按本。
守經信古之猶爲寡過也。
鄙說區區不足論。
高明所以執咎而攻誤者。
往往不能盡乎人言之意。
聖賢言語
關鎖重重
安知不有異義而吾偶未之察邪。
是以於此
未嘗不服用功之深。
自信之篤。
而竊恐其微有擔當之勇。
自主張之過。
未知自坐在裏許而不見其睫邪。
恐悚恐。
 
同節將以天地萬物之理。
皆具於此理之中。
(止)不但於愛字漠然不相關者。
朱子所謂但知仁之無所不體而不知其所無所不體者也。
又答胡廣仲書曰。
在性中。
只謂之仁而不謂父子兄弟之道。
只謂之義而不謂君臣朋友之道。
曰禮曰智。
無不然者。
天地萬物之理。
無不出於四者。
以此爲倒說而反謂仁義
父子君臣得名
此某之所疑云云。
竊謂朱子胡廣仲書。
固是道理如此
然此因
廣仲仁義父子君臣得名而爲說。
亦有不如此說者。
孟子萬物皆備於我注。
此言理之本然也。
大則君臣父子
小則事物微細
當然之理。
無一不具性分之內也。
又論程子性中只有仁義禮智。
曷嘗孝弟來處
亦有此意。
高明平日非不看讀。
然終是心有偏主。
不免以意之向背取舍
道理無竆
儘看儘有。
不可執一而廢二也。
如何
 同節左右窒礙
無路可通。
至於其下此理本甚約。
(止)又判然天地萬物
無與於此理矣。
於是乎不免將此二句
作反詰之辭。
蓋其意若曰若無天地萬物則此理亦有虧欠云爾
若以闕文之例處之。
虧欠之下。
添一乎邪字。
文勢無不足。
義理亦似可通。
一篇大旨
前後諸說。
似皆歸於一統
無牴捂相背之疑矣。
竊按此段
仰窺高明讀書
詳細精審
擬議稱停一端
所以爲藥於粗疎忽略領會病者
不啻對劑。
敢不佩服
大抵高明見解與夫所引諸說。
其於解仁之名義
蔑以復加矣。
得名
義正分明
則仁之爲義。
眞切的當
固爲求仁之要。
然終無二句
便是仁之下。
於此識得仁體之上旣不能高明活法
則按文求義。
只作此解說
亦未見其背於理而害夫仁。
是以累蒙敎告之勤而不能飜然改悟
倘蒙始終提挈
使執迷之見。
豁然披雲睹天之期。
相與之義。
寧有竆已邪。
向與濯以論此於臨河會席。
未竟而罷。
尙用耿耿
早晩語次
或可關及。
使一段議論
究竟之日。
區區所望幸於直諒多聞之益也。
休文弟與崔友書。
大意鄙見同。
而但力說天萬物同體之意。
亦當更有商量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