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大山先生文集卷之五十一 (自动笺注)
大山先生文集卷之五十一
 行狀
  
承議郞行淸洪道都事二樂周公行狀
公元1515年
公諱怡。
字士安
姓周氏
其先商山人
麗季有諱瑜。
雲臺十韻進士
麗亡不仕。
隱居江陽之文村。
自號陶隱
子孫遂爲江陽人
曾祖長孫
 贈兵曹參議
司直
祖諱文佐
成均生員
號敬軒
受業止止堂金先生孟性之門。
文章德行重於世。
考諱世龜。
 贈御侮將軍龍驤衛副司果。
厚德至行
爲世所推。
愼齋先生世鵬。
實爲從父兄弟。
妣昌原崔氏左議政貞烈公諱潤德之女。
婉嫕貞順
儀于宗䣊。
正德乙亥十一月生公
資性穎悟
風度秀偉
兒嬉戲。
屹然巨人志。
八歲
母夫人有疾
數月不瘳
嘗糞甜苦。
祝天以自代。
聞者異之。
愼齋先生中壬午第。
聞喜席。
先生抱置膝上
撫曰。
吾家砥柱也。
呼韻賦詩
公卽應口對。
他日龍門一躍之句。
滿座歎曰。
此兒將大有爲
非困於泥塗者也。
自是沈潛經訓
強學明辨
以孝家禮
公元1546年
標準
性理諸書根柢
爲文章。
取理勝辭達
不尙組繪。
晨昏定省
靡日或懈。
常曰樹欲靜而風不饒
古人所以愛日之誠也。
嘉靖丙午
丙科
玉溪盧公禛。
藥峯金公克一。
正菴公民獻。
拙齋李公友閔同榜
皆極一時之選
愼齋遊宦在京。
出餞漢江
贈詩曰。
 聖明方側席
鄕國淹留
蓋欲共征于 王朝也。
內外踐歷
今可攷者。
成均官者二。
學正典籍
郞官者二。
禮曹刑曹兼春秋記注者一。
都事者三。
東西湖西。
書狀赴 京師者一。
監縣事者一。
禮安
其按湖西也。
宣布禮敎
丕興儒風
奉使 皇國也。
承制詠盆一絶曰。
半尺沙盆半尺
風霜孤節老龍鍾。
知渠不學干天長。
得人間直不容
皇帝大加褒賞
東使來聘。
問直不容先生無恙否。
中朝學士相傳誦。
名聲隱然聞於天下
蓋此詩寓意直道不容
諷切 天朝
而其孤苦之節。
不阿之操。
雖謂之自道可也。
其在禮安也。
律己裕下。
省刑薄斂
吏民便之。
歲餘
述懷一絶曰。
襟懷自是淵明
肯佩牛刀武城
白石紅樹裏。
公元1744年
然還作一書生。
投紱而歸。
鄕人立碑寓思
蓋公遊宦數年。
絶意趨營
衣不薰香
屋取僦居
淡泊之性。
高潔之操。
乃其得於天性
而至是始遂其志。
卜築所居之傍。
臨江爲亭。
扁曰浩然
名其堂曰二樂
所以歸老之樂而體仁智之妙者益深遠矣。
亭上下。
竹塢釣臺揖仙聽琴詠歸臺諸勝。
婆娑家食
臥起其中
遇興到。
輒理屐臨臺。
放棹沿流
往往終日忘倦
風儀蕭散
韻致淸逸
望之若神仙中人
及興極而返。
圖書滿庋。
俯讀仰思
硏竆義理變化氣質爲功。
古人嘉言善行
輒箚錄以自觀省
自是肥遯尙志
泊然無意於世。
累以承文校理 召。
不起
甲子七月十六日疾卒。
享年五十。
月日
葬于命崑山參議公兆次。
公事親孝。
執喪哀毁
廬墓三年
晨謁于廟。
未嘗或廢。
居官盡其職。
接人盡其誠。
拳拳於敦世善俗
敎人必先孝弟而後文藝也。
蓋公家學
遠有淵源
敬軒先生得於止止之門。
私淑家庭
一門之內。
羣哲騈起。
東南禮法之家。
鮮有能及之者
嗚呼盛矣。
公之宰禮也。
必多
遊從寒棲隴雲之間。
遺文散逸
未有攷信
爲可慨已。
退陶先生嘗校愼齋集。
龜峯公書曰。
有不適宜者。
禮安公商議改之
其見推詡。
如此
公與龜巖李公楨。
錦溪黃公俊良
相友善。
錦溪同遊犬遷亭上
賦詩十韻寄意
有曰吾兄趨庭
百氏一貫
已能辨肥癯。
寧復置冰炭
朋友期許之意。
於此亦可以見矣。
公平著述甚多
中經煨燼
重以兵難
散佚殆盡
今得於爛脫流落之餘者。
僅有詩文若干首耳。
然類皆冲遠閒淡。
絶無世俗塵腐氣。
其高逸韻超然事物之表而與造物者遊。
百世之下。
聞其風者猶足以廉頑而立懦。
在易豫之六二曰。
介于不終貞吉
蠱之上九曰。
不事王矦
高尙其事。
若公者。
殆庶幾焉。
星山李氏
察訪諱希男之女。
判書諱審玄孫
卒與公同穴無子。
從父子嗣爲后
 贈僉正。
二女
長申景軫。
次日新堂天慶
僉正有五男一女
長慶武科
次吉胤次賀胤武科營將
次喜胤敎授
貴胤直長
一女適士李弘㽕。
庶子祉胤武科
曾玄來晜
若干人。
公沒且二百餘
年。
鄕人慕之不衰
蓋嘗立廟尸祝而尼於 邦令。
旋被撤毁
斯文不幸
先生之風並山水長者
自在天壤
亦復何恨哉。
其晜孫仁甲氏家牒
越四百里而命象靖曰。
先祖有德有行
不可無傳
家世多故
迄未能藉手當世
甲老且死矣。
無以先祖地下
吾子幸哀而垂惠也。
象靖自顧𧪈劣。
何足執筆爲役於玆事。
而辭者三焉。
而見屬愈勤。
誠意有足動人者。
遂據家牒間附以所感於心者如此
以備立言君子攷信云爾
軒孫公行
公諱德沈。
字士源
其先密陽人。
鼻祖諱順。
以孝行聞於羅朝。
後世有諱贇。
集賢學士政堂文學
封密城君
顯於麗季。
曾祖諱厚倫。
縣監。
祖諱元信。
縣監。
考諱胄。
參奉
號老巖
隱德純行
月城李氏
世亨之女。
公幼有至行
成童
參奉公有疾。
迎醫禱天。
不用極。
及喪。
號哭不絶聲。
旣葬。
廬墓側。
晝夜哀號
風雨不廢。
母夫人血氣未定
致傷損。
親撤廬扶以歸。
毁瘠骨立
啜粥以終三年
事母孝養無方
盛寒
食芹
菜。
時大雪
公四求于澗溪之濱。
忽見一壑芹芽新抽。
取之以供。
鄕里嗟異之。
撫養羣弟。
敎誨備至
及長而有室
公告之曰。
吾兄蚤孤
幸有老母
豈可分門異居
宜效廣被故事
養老母餘年。
是吾志也。
遂構數椽。
兄弟同寢之所。
扁曰慕軒。
蓋取終身父母之義也。
壬辰
島夷入冦
列城瓦解
酋長法化以屢萬兵永川
權公應銖以義兵大將
募兵討賊
奮不顧身
欲與死生
時弟德浩以守門將。
已扈 駕行朝
使弟德淇負母入山谷。
與弟德淳
誓心倡義
家僮充軍伍。
傾囷資以補贏糧
將赴權將軍坪陣下。
路遇賊于蒼巖
盡力搏戰
殺傷甚衆。
賊又大至
公以孤軍冒進
且前且却薄暮
還屯馬山
翼日又遇賊。
挺身以前
軍皆殊死戰。
斬馘數十級。
自是不敢踰礪峴一步
權公以書招公。
公以老母病劇不能往。
家僮囷資。
屬于權公。
助軍勢。
權公遂大捷永陽城
公與有力焉。
權公謂曰。
賴君添丁助糧。
得滅據城之賊。
義旗東指月城
願君努力相助
公報曰。
敢不效死
一日
奉母憇樹蔭
忽遇流賊數十
按兵
之。
公抱母曰。
我不惜死
愼勿害老母也。
賊以矛逼公背。
不少動。
一賊告其衆曰。
以死衛母。
眞孝子也。
不可犯。
賊衆乃退。
公背被數創。
不能月城
送弟德淳曰。
 主上蒙塵
生民魚肉
不與此賊俱生。
爾益勵忠憤
殉國家之急。
權將軍責我以粮餉
吾當竭力以圖。
於是德淳不旋踵而死於賊。
公聞而哭曰。
爾兄扈 駕龍灣
殉國危。
爾又死得其所
吾復何恨。
甲午
母夫人卒。
時公已踰不毁。
哀號三年
未終禫而不起
丙申十二月十六日也。
距其生丁酉
得年六十。
月日
葬于郡東單谷向卯之原。
公嘗爲禮賓參奉
卓行偉烈
未及登聞于 朝。
天啓壬戌
特 贈通政大夫曹參議
配淑夫人金氏
主簿奎年之女。
子男二人
一人
男長祥雲
從子後嗣
子萬禎萬祉萬禛萬祺
興雲出爲叔父德浩后。
有子奉後,慶後。
有子萬祿
次錫後。
以孝行旌閭。
以萬祉后。
以孝旌閭
一女進士成立
玄孫以下
不盡載。
萬禎之孫孝萊。
萬禛之孫孝發。
曾孫弘迪。
皆親病血指
以克世其家。
公家鼻祖以來
忠孝立門。
趾美
繩休。
世濟厥德。
至于兄弟
承家衛國
爀爀照人耳目
後世子孫
亦有以卓行棹楔之 恩。
噫。
忠孝雖無二致
一人能兼焉者鮮矣。
世守而能相傳不失
爲尤鮮。
史稱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詩曰。
孝思不匱
永錫爾類。
公家之謂歟。
媺德懿行
多可傳於世者。
兵燹之餘。
未克收拾
僅有寂寥家藏故牒。
而亦未能託諸當世能言之士。
論撰德媺
其後孝昌弘仁,弘運。
使其門少尙德,尙翼。
具書幣以屬于象靖。
自惟陋劣
何足與聞玆事。
起而辭者三焉。
而相守累日
其容有蹙然者。
不揆僭猥。
家牒爲案而附以系世生卒子孫若干事。
以備秉筆攷信焉。
癡巖裴公行
公元1581年
公諱尙益。
字益哉
達城人。
世祖英贊。
麗朝僕射
自是世襲冠冕
曾祖諱裕。
 贈刑曹參議
祖諱茂元。
 贈刑曹判書
考諱應褧。
羅州使 贈禮曹參判。
妣陜川李氏
沃川全氏。
俱 贈貞夫人。
全夫人
引儀海之女。
大司憲龜村柳景深外孫也。
萬曆辛巳十一月二十日
公于榮川望洞里第。
幼隨判公于京師
西厓柳先生所館近。
公與先生季子同隊
先生與同出入
敎以迎候進退之節曰。
訓誨之方。
在蒙養。
兩兒資稟不凡
所以眷眷也。
就學已通大義
判公喜曰。
異日扶持門戶者。
必是兒也。
辛卯
判公守淸道郡。
翌年難作
判公謂公曰。
神主不可委諸奴僕
汝可背負
恪謹奉持
幸得保全
丁酉
倭再動。
判公牧羅州
李統制舜臣檄。
幕下
公陪母夫人艤船于海。
篙師欲縱之深入
公曰。
賊鋒已衰。
統營消息未探。
不可遠去。
旣而敗遁
迎拜判公。
其識明慮遠如此
壬寅
判公以管押使入
公從之。
八月
判公遇病篤
公殫誠藥餌
日夜籲天
遭喪
知舊卿宰
極力賻襚
得無憾焉。
九月
還榮川。
服旣闋。
連歲大小解額
丙辰
中生進士
時廢 毋論起。
榜首方議設疏。
公不入泮
步出城門
雇舟而泊驪湖。
時外雲川公牧驪州。
迎謂曰。
行色草草乃爾
公具以告。
雲川公歎曰。
吾已思之矣。
公遂被削儒籍
不復應擧
修先廬。
扁以癡巖以自號。
取琴
消日耕釣卒歲八字
揭楣間以寓閒趣。
寒渚北麓
巖結
名以夢葵庵。
夢得先公持贈杯。
遂揭庵以寓崇飮之戒。
又就庵下占基。
爲晩年移住計。
先置小屋。
號靑野堂
有銘以見志
癸亥 仁廟改王。
甲子登第
母夫人泣曰。
未亡在世
安忍獨享此樂。
然爾以淸明發身
差可喜也。
乙丑
成均學諭
歷司贍內資等寺。
丙寅
入堂后薦。
丁卯胡亂起。
以公爲留都從事官。
政院 啓請爲假左史
扈 駕江都
夙夜勞勩
衣不解帶
 仁廟輒命小宦曰。
近燭於某注書。
使明見可也。
公苦戀慈闈
引對時往南望泣下。
 上亦爲之愍然
四月
還都
有正言金卨者嗛公直其外李貴失對語。
誣劾罷歸
母夫人曰。
汨沒科宦。
離親遠遊
自今優游田畝
躳奉菽水
幸而專城
則可就養矣。
母夫人曰諾。
居數月。
金卨嗾海西人
疏誣朝士
 仁廟鞠問得情
遂並竄卨。
戊辰
成均典籍
遷司憲府監察
不赴。
公切於奉養
無意宦遊
不堪戀 君之懷。
取先侍宴圖及興慶誌銘障子
揭壁瞻拜
以寓江湖魏闕之忱。
公元1750年
巳。
拜刑兵員外郞
皆不赴。
庚午春
湖南亞使。
亦不赴。
又拜海西亞使。
公曰。
余之不能已定
而洊承 除命
不可不一謝。
遂入城謝 恩。
卽呈病。
貰舟而歸。
有詩曰。
張翰若有萱堂老。
江海歸帆不待秋。
辛未
晉州判官
喜得專城之養。
卽趨謝。
辭 陛日得寒疾
行到驪州。
疾轉㞃。
自知不起
裁書母夫人
勉以勿過慮
遺二子書
戒以勤讀書家業
酒色終孝
時趙參判壽益。
始終救護
爲書付趙公。
奄然而逝。
閏十一月二十四日也。
享年五十一。
賴親友主倅賻助棺斂
明年春
返殯于斗月先壠下。
九月乙卯
祔葬于參判公墓右坐艮原。
公配聞韶金氏
曹參議 贈吏曹參雲川諱涌之女。
貞靜端一
婦德甚備
辛丑卒。
享七十六年。
始葬于山雲某向原。
辛卯九月
卜人言。
奉遷于順興府東泉向午之原。
二男三女
長幼華。
都事號八斯
幼章
出爲伯父后。
 崇禎後不赴擧
敎官 召。
不起
 贈執義
號楡巖
女適郡守趙壽頤士人丁時金時望。
都事子晉龍。
適士人洪游道進士成大夏。
子晉
虎。
執義子晉龜晉錫相。
適士金善昌金眉壽李琬
龍子斗星建星大。
嗣子昌大
相子昌大興大。
星斗嗣子是禧。
子憲佐。
光度
來晜以下不能盡載。
天資重厚
風度峻發
喜怒不遽而操守甚確。
不以禍福予奪撓其心。
少時寒岡鄭先生之門。
才行見推於士林
判公嘗戒曰。
學者端拱靜坐
灑醒神心
不可少有昏怠。
又曰。
讀書所以治心檢身
非直爲學究業也。
公恪受訓戒。
恐有失墜
晩年歎曰。
吾已衰矣。
無以期望於萬一。
猶可自勉者。
不言不善耳。
平生讀書
非有疾病事故
焚膏繼晷
謄寫書帙
暑汗疲倦
不輟也。
事母承顔順志
母夫人性嚴有法度。
雖甚愛公。
有不可意
笞責不少貸。
公每自外入。
見其有不豫色。
俯伏於前。
從容和悅而後起。
凡有見聞
必盡達。
朝廷議論士林是非
亦皆條陳
以得其歡心
子女長成而不畜私貨財。
事無大小
必稟而後行。
接人勤厚
尤致恤於寒賤
隣戚之間。
盡和睦。
婢僕有罪
不加深治而自爾畏服
嘗欲罪幹奴
其所網巾弊盡。
公元1771年
別藏一具
感泣曰。
有生何可忘主恩。
有族兒質鈍而失學
公曰。
魚魯不分
徒役也。
令與諸子課業
姊甥羅公以俊少孤。
公取敎養
卒以成就
參奉烋。
公妻兄之子
少遊陶山
監司鄭造名於院錄。
造索之甚急
禍且不測
密致于家。
半年而事得已
公遊洛下
與朴自興友。
及自興爲國婚
其父承宗秉匀。
絶迹不與來往
鄕人李茳蒧少相
昏朝時來見公。
欲啗以利。
不一言以應。
蒧等自呼婢子
納言母夫人
母夫人答曰。
丈夫行止
渠當自知
婦人所預。
蒧等勃然而去。
公每獨居
慨念時事
酒後扼腕長吁曰。
丁卯之亂。
賊勢不張。
兵力可恃而終爲和議所誤。
不免歃血之恥。
姑息耳。
當如後患何。
有洪姓人強戾聞。
造門請見
公辭以疾。
後竟以黨逆伏法
人服公先見之智。
公晩而立朝。
祿位不足動人
聲譽藉甚
使星經過
屈己以問。
龍洲趙公絅。
澤堂李公植。
歷訪
相與傾倒
後澤堂秉銓
語人曰。
某若在。
當處玉署國子之長。
以輔君德士風也。
深加痛惜云。
嗟夫
公以厚德重望
策名 淸朝
而棲
下位
不能其所蘊。
然志切色養不肯遊宦
愛親之孝也。
壁揭圖誌而朢朔拜謁
戀君之忠也。
見錮於昏朝而拒鄕友之誘者。
出處之嚴也。
不吐於強御直史筆之公者。
操守之堅也。
夫集衆美以爲德。
不能翺翔廊廟賁飾王猷
卒中道霣歿。
使致君之志。
終孝之願。
終不能遂焉。
則天意固未可知。
然二子嶷然成立
忠義大節重於世。
亦可以見義方之敎矣。
一時伸屈
何足深歎哉。
公之聞孫某
袖楡巖公所家狀
屬象靖以紀載之文
自惟後生末學
何敢執筆爲玆事役
事契深重
不敢終辭。
悉依家狀
略加第次
附以平昔所感於心者。
以俟立言君子采擇焉。
謹狀
承政院注書雪松金公行狀
公諱崇祖。
字孝達
姓金氏
豐山人
高麗相事文迪。
寔爲鼻祖
自是代有聞人
高祖諱楊震
曹參判。
淸白吏
號虛白堂
曾祖諱義貞。
弘文館修撰 贈直提學
祖諱農。
掌隷院司議 贈承政左承旨
考諱大賢
山陰縣監 贈吏曹參判。
號悠然堂
學行經術重於世。
妣貞夫人
公元1598年
完山李氏
孝寧大君補之後。
修義副尉鑽金之女。
萬曆戊戌七月六日
生公於次居第九。
資質英爽
眉眼炯秀。
皎然風前玉樹
五歲外艱
十歲
詞藝已成。
三兄察訪公。
令賦松聲
應口對曰。
誰家錦瑟新糚出。
只在峯頭在家
聞者異之。
自是刻厲劬書。
駸駸有步趣。
文戰藝。
輒居前列
一時流輩咸推以爲莫及也。
甲子
上庠
丙寅
丁貞夫人憂。
服闋
己巳文科
選補承文院。
壬申
薦授承政院注書。
帶職遘痘。
 仁祖愛惜公玉奇才
 遣醫診視曰。
調護
毋使予注書面縛也。
旣而竟不救。
正月二十日也。
年三十五。
訃出。
同朝莫不咨嗟痛惜
其年四月庚午
歸葬豐山縣北五美洞甫林山負亥之原。
從先兆也。
生長詩禮之門。
兄弟八人
塤篪征邁
俱以德學文藝顯。
八蓮五桂
焜燿門闌
卽古之高陽荀龍
又奚加焉。
天稟俊邁
氣象宏闊
至孝
悲早失所怙。
語及先故
嗚咽流涕
侍貞夫人
愉色婉容
終日不離膝下
遭喪
諸兄廬墓側。
泣血終制
諸兄憐其羸弱
勸以草木之滋。
終不肯聽。
夫以公之至行懿德
富有才藝
使其老壽康寧
成就志業
則出而黼黻王猷
入而淬礪問學
伯仲諸兄
並駕齊騖
赤幟儒林
而惜乎天不假年
中途萎折
不能飽飫經歷
以充其天賦之量。
豈不百載志士之憾哉。
今其潛德幽光
不可遡嚮其萬一。
六兄沙先生祭公文曰。
才通而敏。
性醇而達。
英爽之襟。
俊逸之姿。
從子別座時忱祭文曰。
水精神。
玉樹高標。
重厚足以鎭浮
淸朗足以激濁。
好善好色
惡惡探湯
苟非其義。
千駟有不受。
苟非其人。
卿相不友
素行篤實
表裏如一
噫。
玆數言者
可以想見平日所存矣。
公嘗自號雪松
蓋取後周之義。
所著有詩數十篇
冲澹渾雅
類其爲人
公娶聞韶金氏曹佐郞是柱之女。
曹參議 贈吏曹參判涌之孫。
淑貞慧。
君子無違德。
生與公同年。
後公四十七年而卒。
享八十有一年。
祔葬公墓左。
取兄子時爲後
通德郞。
四男一女
男頤壽夭
弘啓弘揆弘翊武科
女適典籍南天祥
弘啓三男
俠僖偀。
弘揆一男備。
五女
益悌李仁標金元柱權僴權鉉生員
弘翊三男
偉侗佋。
二女
金相鄭泰中。
南天祥三男
夢衡在衡五衡
嗣子瑞。
文僖三男
瑞斗瑞文瑞秋。
一男瑞圖生員
一男瑞章
一男瑞勳。
一男瑞丹。
二男瑞甲瑞璉。
瑞文有子曰履源。
玄孫以下不盡載。
履源以其從叔生員公所家狀
屬其友象靖。
有以撰次
自惟賤劣不足當是寄。
然嘗竊恨生也晩。
不得灑掃於諸先生之門。
今飾其固陋之辭。
自表見其高山景行之忱。
亦與有幸矣。
謹第錄如右
附以區區所感於心者。
以備立言君子攷信焉。
止巖都公行狀
公諱愼修
字永叔
漆谷之八人。
高麗時有府院君陳。
鼻祖也。
自是世襲絓組
曾祖諱欽祖。
慶尙左虞候
祖諱元結
 贈漢城右尹
考諱汝兪。
務功郞。
號鋤齋
寒岡徐樂齋之門。
妣驪興李氏
 贈判決友謙之女。
判書獻公繼孫之孫。
萬曆戊戌八月十四日生公
生有異質
二歲
母夫人患面腫。
公常手捫而啼泣
四歲八卦掌上
寒岡先生聞而異之。
八歲就學樂齋小學
己酉
執贄寒岡門下
得聞爲學
方。
先生謂曰。
古人亦有登科策名榮親者。
何不留心擧子業也。
公對曰。
孝弟忠信
揚名之本。
不必營營外慕以喪其良心也。
先生歎曰。
諧仲有子矣。
蓋指鋤齋公表德也。
辛亥
元朝五箴
壬子
易於樂齋
乾坤以下
不煩敎授而能曉解
乙卯
樂齋喪。
食素三月
不與宴樂
己未
方伯以孝友薦于朝。
庚申
寒岡先生後學
公不飮酒食肉。
心喪三年。
癸亥。
司馬旋罷。
甲子
復中司馬
丙寅
登第又罷。
丁卯
登第
朝野交賀
戊辰
成均學諭學正
博士
庚午
 除參禮察訪
約己勤職
捐私以資馬價
貿穀爲糶糴。
以備凶歉
壬申
典籍
遷刑曹佐郞
癸酉
移戶曹郞
甲戌
出爲公洪都事
守令有望風解印者。
未幾辭歸
 除康津縣監。
以親老道遠辭遞。
爲戶曹郞
移成直講
除咸興判官
三辭 不許
乙亥
到官
簿訟煩委
剖決如流。
日未午罷衙。
邑人咸稱神明
有姦吏匿流來女人爲婢。
殺其母與男以滅口
積累歲不決。
按察情狀
掘得母子屍。
是日無雲而雨。
以爲雪冤雨。
俗尙弓馬
不喜文學
下令曰。
爲人之本。
公元1757年
孝弟
孝弟之本。
在於爲學
子弟有能來學者。
於是邑。
人爭趨之。
躬率以敎。
講論不懈
一境聳化。
彬彬文學之士矣。
丁丑歲大饑
公節裘飪。
盡心撫摩
一視隣邑流民曰。
莫非吾 王之赤子
可立視其死。
於是全活甚衆。
己卯
秩滿歸。
闔境攀轅號呼
數日不忍去。
相與立石寓思
拜戶曹郞中
庚辰
 除瑞興府使。
本曹以勑使方至
才賢郞官
不可出外
遂 啓請本司
冬遭鋤齋公憂。
旣葬。
廬墓終三年。
癸未。
又拜戶曹郞
尋除蔚山府使。
一時相貽書有所囑。
公謝曰。
閤下居陶匀之地。
不敎戒以治民之道。
而乃以此瑣細
日月之明也。
時相慙謝
居官五年
革弊政。
勸農興學
政績茂著。
方伯以聞。
 賜內廏馬以奬之。
戊子
罷歸
己丑
赴 仁廟喪。
直講
庚寅
乞郡出爲寧海府使。
十二月十一日
感疾卒于官舍
母夫人在堂
未遂終養之志。
豈非天哉。
病亟中語
皆憂 國事親。
不及家事
術家言。
權厝于某山。
甲辰
遷于漆谷五谷先塋之側。
淑人星山李氏
判官尙白之女。
正言耕隱先生孟專之後
淑行
公元1598年
範。
葬與公同墓。
三男
爾稷爾卨爾奭。
三女
適李鐵柱呂元和丁時運。
爾稷二男
華萬里進士
爾卨三男
萬春萬夏萬秋。
爾奭二男
萬封萬恒。
女適裵浹。
曾孫啓鎬啓宇啓垕啓一啓弘啓中啓運啓迪啓心啓鳳。
女皆嫁爲士人妻
玄孫以下
不盡載。
資性慈仁
器宇宏遠
持己以敬
接人以恭。
惰慢之氣。
不設於身。
鄙倍之言。
不出諸口。
幼而承詩禮之訓
長而遊大方之家
薰陶漸染
不勞有成
造詣甚高而歉然若不足。
名譽日隆退然若無有。
常曰詩之思無邪
是吾三字符。
又曰。
治心治田
今日明日鉏。
辛勤用力
然後方可有秋。
以來日爲多而少緩其功。
蕪穢不治禾稼不長。
學者用工如此
則自不至於怠慢矣。
又曰。
虛名浮譽
日隆於外而內無實德。
可恥也。
又曰。
樂善嗜酒
向學好色
可謂好學也已
蓋其務實篤學如此
見於行。
事親盡其孝。
祭祀極其誠。
諸弟友愛
婢僕寬仁
不言過失
處事詳愼密。
尤以淸白砥礪
嘗曰學者衆中
有出芙蓉氣象
不染俗累然後有得
少時
聞倻山鄭仁弘盛名
一往見詠一絶
因不復往來焉。
三莅州郡
必以承宣敎化先務
不爲子孫營產業。
耆耋豪強
矜恤孤寡
未嘗乘醉而刑人
釋菜社稷
城隍厲祭。
躳自行之。
嘗曰。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今人不能止足而害其身者。
智者之所恥也。
所居有巖名可止。
結茅其旁。
扁以止巖
仍取以自號。
蓋欲閒居靜處
以致修身養性之功。
急於親養。
棲遲簿書朱墨之間而大限已竆矣。
嗟夫
公才資問學。
策名 淸朝
使翺翔華顯之位。
可以補 君德淑人心。
否則養德林泉
敎牖後進
以永此學之傳。
而二者俱未得施焉。
則天意有未可知者
然鶴沙金公
銘公之碣。
盛有所稱揚
而其遺風賸馥
藹然被於鄕鄰
至今有餘年而猶未沬
秉彝好德之心。
其在人者固如此夫。
聞孫必文。
遺事一通
屬象靖以紀德之狀。
自惟賤劣不敢妄有撰次以犯不韙之罪。
平日蓋嘗有執鞭之願而竊有生晩之歎。
今日之請。
義何敢固辭
遂因家牒
略加櫽括
以備異日立言君子之所攷信焉。
謹狀
承政院注書聽翁公行
公元1773年
公諱命夔
字聖弼
鼻祖碧珍將軍諱悤言
顯於麗初。
是爲碧珍之李氏
十世至諱堅幹。
進賢館大提學
世稱山花先生
五世而至諱軾。
事我 中宗
靖國功。
食采星山
遂爲星山李氏
曾祖晩生
 贈工曹參議
祖諱繼胤。
隱德不仕。
小學敎養五子
而其季諱而杜最賢。
以孝友聞。
號覽懷堂
公之考也
妣達城徐氏
處士強誼之女。
癸巳正月癸酉生公
旣長。
出爲仲父處士諱而柱後
公幼敏悟
四五歲。
屬文
出語驚人
成童
文藝已成。
達官時宰命題試才
莫不嘆異
以爲克紹山花家聲
嶺伯聚一路才儁
試藝於苞山。
公以童子入。
滕閣爲文
遂居前列
嶺伯嗟賞曰。
王子安不是過也。
公自幼時
負氣英發
而性莊重榘度
爲文章。
滂沛大肆
引經傅義。
不流爲詭激
先達鑑識者許其不專爲文彩風流之士也。
丁巳
進士
知府金公主喜席。
拊背嘆曰。
華國器也。
時兩庭俱無恙。
公出承事
左右致養無方
兄弟友愛甚篤。
所后姊妹十人曲盡恩義
人無間言
丙寅
遊太學
朝貴有聯戚者愛慕公。
引進淸顯
公絶不與往還
以此多之。
己巳
葛庵李先生用儒進爲國子祭酒
遂事以師禮。
歲冬
 上親策試士
居第三。
 命賜第。
朝議有執不可者
遂 命除相當職。
亦寢不行
壬申
丁處士公憂。
癸酉
徐夫人服。
李先生選部
將注擬初宦。
丁憂故止。
旣而時事一變
杜門掃軌
專意奉親
雖粥庄罄家備物之養無闕也。
癸未
懷公下世
公年已踰艾而居喪盡禮
不以衰老自懈。
癸巳
登第
 肅宗卽位之四十年而公年六十一矣。
公以榮不及親爲痛恨
拜祠展墓
淚濕衣不禁也。
丙申二月
將入京道遇疾
以三十日某甲
卒于南原村舍
知府朴公乃貞。
素不相識
問疾治喪無遺憾。
湖中士大夫多來弔致賻。
攀輀哭送者相屬於道不絶也。
以其年某月日
葬于府西長平坊某向之原。
公卒之數月。
 除成均學諭
後三十有一年
省郞權公萬因事白於朝。
 贈公承政院注書。
公始娶慶州崔氏處士翊南之女。
二男一女
男宜龍宜明
適士李益中。
繼娶
東權處士奎之女。
生一三女
男宜翰。
文學世其家。
適士人權必經申光潤朴東爀。
宜龍有所后子復運。
宜明一男行運
宜翰一男紘運。
復運有子曰弘師。
公宇寬弘
才識俊邁
不務爲矜持自然不可犯。
接人則和氣盎然
賢愚各得其歡心
寒居竆約而常有兼濟衆物之志。
尤喜奬勵儒行
扶植彝敎
樂善賢之藹如也。
平日定力
在場奔競中。
意象閒泰。
匆匆迫促態。
扣問題義。
多士坌集
應酬從容
傾倒無隱
及篇成。
左右遞看。
往往亡失而亦不屑意也。
蓋公始汎濫於百氏
及親有道
得聞持己之方。
務自去浮華敦本實。
通經學古爲要。
而尤用力大學一書
勉勵之意。
老而靡懈。
世間竆通得喪
一切聽命於天。
自號曰聽翁
有所著聽翁若干卷藏于家。
夫以公之淸才邁氣
入而事賢父兄
出而資於師友
所以導養成就固有異焉
一時士大夫翕然見推。
華國之器。
使其歷敭華膴
展布其所蘊。
所以潤色王猷裨益道者
有以過於人者。
而惜其晩登科第
未霑一命
畢竟齎志
沒世
不爲世道之憾哉。
宜翰甫使其子紘運。
書幣以授象靖曰。
先人不見用於世。
惟有撰德紀行以垂方來
人子用心
而竊愍然不敏
荏䒣以迄于玆。
不肖朝夕且死。
無以藉手而見先人地下
吾子幸哀而丐一言焉。
象靖禮辭
竊自念公旣自處以葛庵門下士
而象靖實爲其自出少養於外氏
竊聞公遺風餘範而起執鞭之願焉。
今於孝子之請。
又何敢終辭。
不揆僭猥。
謹第錄如右
以俟立言君子攷信云。
謹狀
贈司憲府持平養正河公行狀
公元1724年
公諱德望
字瞻卿
河氏爲晉陽大姓
勝國時有晉川府院君楫。
諡元正
二世至判淸州事自宗。
號木翁
 本朝贈議政府議政
自是世有達官巨人
曾祖光國
 贈司憲府執義
祖諱弘達
謙齋先生弘度之弟。
薰炙道義
懿行深識
 贈承政左承旨
考諱澈。
號雪窓
擩染家學
屢入薦剡
 贈司憲府大司憲
三世推 恩。
公仲兄同樞公貴
妣貞夫人高靈朴氏。
无悶堂絪弟紳之女。
 崇陵甲辰十一月五日生公
穎敏讀書
不煩敎戒
及長。
沈潛經籍
硏究義理
孝友
愛敬奉養
殫其子職
雪窓公卒
斂殯葬祭。
一遵禮制
疏食飮水
不脫衰絰
非時見乎母。
不出廬外
母夫人病篤幾危
號泣籲天
斫指血灌口
遂得回穌。
竟享九袠
天年下世
居喪儀節
一如前喪。
服旣闋。
遂廢擧子業
鑿沼種蓮。
構亭其上。
扁以光影
取易蒙之彖。
名其齋曰養正
優游以自樂。
一切世間名利
泊如也。
韜晦謙巽
不欲自異於人。
器宇閒曠
神氣舒泰
鄙倍不形於口。
惰慢不設於身。
平居
夙興衣冠
端坐竟夕
亦然
經傳之外。
旁通射御書數醫藥星曆之藝。
用功於禮。
文變節。
有扣輒應。
文墨士則詞章
弓馬之人則語射御
各隨其所業而告語
敎子弟。
亦因其所長而成就
親知之喪。
竟日行素
門內兒少之夭。
亦如之。
僕隷之賤。
未嘗疾聲呼斥也。
同知公休官家居。
公聯牀共居
蒼顔皓髮
終日怡愉
人或比之楊播故事
公屢入繡衣薦。
州牧亦薦于方伯
乙卯
 筵臣金在魯 啓曰。
自 上下嶺南人才
知人未易
稱譽過實
公元1743年
晉州士人德望
安東進士李光庭
學有淵源
行誼特著。
自 朝家收用
則實合揚陋之政。
亦可風動一路矣。
 上曰。
令該曹各別調用可也。
銓曹屢入注擬而竟未霑一命
遠近聞而惜之。
癸亥春
避癘於雪窓公墓下。
將還。
拜辭於墓曰。
日後再省未可必。
吾其再拜永辭矣。
于光影亭。
微恙
三月十一日考終
享年八十。
其年四月二十六日
于州西蘆峙西麓坐兌之原。
會葬者甚衆。
相與弔曰。
鄕先生沒矣。
吾黨何所依仰
門人弟子
亦有爲之服者。
乙丑
相臣 筵白。
行誼學識
特 贈通德郞司憲府持平
嗚呼
公以篤厚之行。
濟以問學之力。
韜光晦彩。
養德丘園
未能進用於世。
少展其所蘊而持憲淸秩
只賁墓道之題。
於公固無所加損豈不世道之憾哉。
公初娶光山盧氏 贈持平輔之女。
生一大明
二女
李震李光
後娶完山崔氏宇瞻之女。
四男
大咸大臨大履大升
一女適金光岳
大明三男
應聖宣傳官。
慶聖光聖
三女
李萬楷鄭㮋文斯顯。
大咸出繼一男進聖。
一女柳東英。
大臨二男
遵聖
啓聖。
大履四男三女
應聖子錫文。
聖子錫武。
聖子錫夔。
曾玄男女數十人
公有遺文若干卷。
失于火。
無以考其平日造詣之實。
霽山金公聖鐸輓公曰。
頭流山下古多賢。
謙老遺風綽有傳。
進士申瑊輓曰。
宗匠詩書大。
名家孝友全。
晉陽蘇凝天輓曰。
經術不關今世用。
藏修猶保故家庭。
聞韶金樂行輓曰。
蒼蒼方丈入雲孤。
人與山高我見俱。
噫。
繡衣方伯前後薦聞於 朝。
有身後之 褒贈
遠近耆碩之所稱頌道說
直許以經術宗匠繼謙老齊方丈
則其德懿之實有以孚於世。
可知已。
象靖生長北方
未能攝齊升堂獲瞻德義之容。
間與金君樂行遊。
得其言行之一二。
自慰寡陋之思。
公旣不幸棄世
而並與金君而失之。
欲從而泝求影響不可得。
乃者公之胤子大臨氏辱授以家狀一通
見責以紀德之文。
自惟賤劣何足以勝此寄。
第以無能之辭。
自託文字之間。
以效平生景行之思。
私心所願欲者。
禮辭訖。
受而撰次言行事實之槩。
以俟夫立言君子采擇云。
通政大夫曹參議陽坡公行
公元1752年
公諱觀鉉。
字用賓
柳氏本文大姓
中世有掌令諱濕。
始籍全州
子孫以爲貫。
三世至諱義孫。
仕我 世宗朝。
選入集賢殿
文章儒雅名世
 贈吏曹判書
二世至諱軾。
弘文館典翰 贈參判。
二世至諱城。
 贈司僕寺正
卜居安東水谷里。
生諱復起
從舅鶴峯金先生學。
號岐峯
 贈左承旨
生諱友潛。
隱德
號陶軒
於公爲高祖
曾祖諱橚。
副護軍
祖諱振輝。
成均進士
考諱奉時
敦倫好義
重於宗黨
妣鵝洲申氏。
通德郞以徵之女。
以 明陵壬申八月二十六日生公
俊邁聰穎
日誦萬言
十三。
山寺文會
屢居魁。
處士公召而試之前
操筆立就。
詞致不凡
己丑
丁外憂受學伯氏慵窩公
公曰。
維持門戶者必吾弟也。
丙申
內艱
卒喪
兄弟不忍分異
共爨十餘年。
伯氏性恬淡。
不以家事經心
公代幹家務。
百口以資活。
乙卯
增廣文科
乙丑
 除成均典籍
遷司憲府監察
慵窩公以工曹參議赴朝。
兄弟共處一舍
非公故不出入
日聯牀唱和
丙寅
移拜 
永禧殿令。
慵窩公出守基川。
未幾
慵窩公訃問至。
自直所徑出奔赴。
朝廷悲其意不問
旣數月。
僚官貽書促還。
從兄上舍公元涕泣勸起。
黽勉就道
行到鳥嶺。
追思向年兄弟聯鑣唱和事。
攬涕而還
聞者歎曰。
公此事無愧呂子約矣。
癸酉
 除鏡城判官
北邊巨鎭
俗尙弓馬
不務儒術
公選中子弟。
儲之學舍
廩餼課藝業。
勉勵訓飭
有興起者。
暇日巡行田野
勸課農務
不便於民者。
一切蠲減
舊例
朔朢點閱男口
有擅出者罰紙布。
公悉罷之。
減巫布升數。
魚梁市廛行旅商賈征稅
浮費官用
數年之間。
事簡財辦。
官庫充溢
兵使與評事同住一城
供應煩劇
皆服公廉簡。
多所減除
幕裨亦畏戢不敢誅求
乙亥歲大饑
北路尤甚
監司啓請善治守令加任一年
公秩旣滿不得歸。
自備米穀一千餘碩。
營門又得若干碩。
擇邑之勤幹者監賑事。
至誠賙救
一境賴而全活
一日
監賑者請曰。
南路饑荒
關北無異
城主旣以俸祿民命
當仁及親族。
已自賑廳有若干別儲。
請急足送致。
公曰。
祿俸亦出於民。
豈可
公元1756年
私財
先恤家族
不許
丙子春
解紱而歸。
一府士民
擁路餞別
飢民受賑者各聚升龠。
餞路左。
至不可行
行到鬼門關
飢民丁壯數十人隨後曰。
無以明府恩。
願備籃輿卒。
公曰。
自有擔夫不須勞爾輩也。
飢民擔夫爭先擔舁
平途上馬
然後揮涕拜辭而去。
戊寅
拜司憲府持平
再辭不 允。
移拜侍講文學
病辭遞歸己卯
陞拜司諫院司諫
時 王大妃祥事迫近
遂赴 召。
前此 上下敎。
質實文學者。
春坊輔導之任
遂 除公侍講院弼善。
力辭不許
宮僚闕員
公獨侍 書筵
一月講周易綱目
敷對詳明
 東宮傾心開納
 命取易書要旨
作圖以進。
 賜下食物丸藥
嘗因 睿候違豫
久停講筵
進 達辭曰。
古人有病甚而學進者。
靜攝之暇。
親近書冊
涵泳義理
使緝煕之工。
少間斷。
 東宮嘉納焉。
呈由還鄕
遂遞。
庚辰
 除軍資正。
肅呈病歸。
尋 除宗簿司諫
並不赴。
辛巳
侍講輔德
辭不 允。
有旨促行。
遂承 召入都。
見朝象潰裂
上章乞遞。
移授憲府掌令。
力辭得遞。
再從姪正源
辭免副承旨
俱與南歸
自是六被 召命
皆辭疾不赴。
癸未
陛拜通政大夫曹參議
時公已寢疾
上章解職名。
甲申二月十日
考終正寢
享年七十有三。
四月己酉
葬于府東達施洞向卯原。
公配淑夫人金氏
翠軒九用之女。
柔惠勤儉
姒婦如姑。
同居數十年。
人無間言
先公十四年卒。
葬于府東砧谷。
亦卯向。
子男三人
通源
道源進士
慵窩公后。
長源生員
出繼
通源三男
星休生員
川休爲長源后。
龜休。
二女
適金顯運進士金煕發。
道源三男
範休洛休玄休
四女適李之恂李宜秀金坤壽。
未笄
長源子川休。
二女
適金始吉金煕命。
星休子晦文。
川休子載文。
有才行早死。
餘並幼。
稟賦敦厚
才識敏達
勤儉質實
精審縝密
外和易而內堅確
發言慈詳而制行剛果
少時膂力過人
同類畏服
及長。
折節恭謹
無復稜角
朋儕之會。
情恕豁然
往往雜以諧笑
是非棼爭之場。
默然若無聞者。
居家篤孝友。
每以早孤不能奉養二親
終身之恨。
伯氏如事嚴父
每事必諮而後行
伯氏晩愛瓢溪水石。
移家居之。
源源候問
得一美味
必先獻諸伯氏而後敢食。
從兄上舍公家貧年老。
公奉養視伯氏
一姊嫠居竆甚。
公軫其飢寒
饋遺不絶。
姊旣下世
撫恤諸甥
與同己出。
每當春節
斗斛之饋無虛旬。
公雖宦遊在外
夫人一如公在時。
小婢短僮負戴相續
於是鄕里知公惠化行於家也。
少時家甚貧。
儉勤力穡
立產業。
凡係農務
卑賤之事。
往往身親爲之。
人或規其太苦。
公笑曰。
竆而食力
自是本分
庸何傷乎。
及稍有贏餘。
輒分諸竆族。
待以擧火者甚衆。
子金宇漢常曰。
營產業者。
必嗇於財。
而性喜施與者。
惟見吾舅氏而已
辛壬之饑。
擧族嗷嗷
公有一區田。
來牟先熟。
至親最竆者。
挼靑救急
諸家婢使逐日帶筐。
如就己田。
人稱其田曰義田
其御家衆
和而有節
威而有恩。
子姓咸集。
嬉笑懽怡。
旋復斂容曰。
吾家勤儉質樸稱於世。
近見兒輩失本色。
諸婦入門
或尙華侈
余懼其墜失家風也。
又謂小兒輩宜習苦淡。
不許食肉
新婦等亦令喫脫粟飯曰。
此儞輩他日得力處也。
門族有過失。
諄諄曉諭
使有以自新
其貧無以
存者。
心誠憂歎
有以保接。
有遘癘濱死者
親灌藥救療
親友死於癘疾
躳自斂襲。
而病亦不染。
親戚知舊
遭患厄。
極力救拔
居官問遺
先及竆交
霽山金公聖鐸友善
金公湖南
相去千里
公命駕往問饋。
本家不絶也。
自奉儉約
不喜盛饌風樂
在官
對方丈曰。
不如鄕園𩶗魚煑耳。
聽妓歌曰。
不如隴畝農謳耳。
罷官歸家。
曳杖逍遙田野之間。
老農劇談農桑
未嘗朝廷事。
子弟或言人過失
輒呵之曰。
行事果能盡善乎。
吾恐彼亦議汝之得失
不可徒責人而忘自反也。
或語及財利事。
輒戒之曰。
天下之難制者。
無如利欲
吾年二十時。
不知錢穀爲何物。
後患家貧。
留意產業
利心日長
時或警懼省改
而每覺利欲上分數多。
爾曹宜知之。
又曰。
得失有命
不可妄求
家兄平生恬退致位緋玉。
吾亦未嘗向人求乞
而時蒙朝廷存錄
爾輩視此赴場屋
隨分之而已。
無求必得也。
嘗赴 召入
路遇知舊掌嶺試者。
打話移日
其人曰。
諸胤屢屈鄕解。
誠可惜。
公笑曰。
渠輩做工程。
無怪其見屈也。
終無所
公元1764年
言。
其人歸語人曰。
非所及也。
筮仕以來
足跡未嘗權門
吏判趙尙絅座主
公事一見
殷勤之意。
公不復還往
大學士趙觀彬謫居北關
鄰邑守宰奔走饋遺
公絶不問
功曹以爲言。
公曰。
不問
各隨其意。
不必同也。
司諫申暐謫鍾城解歸。
列邑皆出境送迎
廚傳甚豐。
到鏡城界。
公命一官傳語
送數升糧數尾魚。
申所帶官裨盛怒曳出。
申知之。
亟呼官隷受米魚。
明日東廂
致款而去。
監司到鏡城。
諸邑置酒張樂
酒半
監司題給諸妓米布甚夥。
命座中皆然。
默然一隅
引筆一石蕎麥
兵使鄭汝稷曰。
方今田野如赭。
民且相食。
主倅志在賑民而財不妄費。
吾輩可愧也。
一權外補鏡城。
與公爲交承
頗致願交之意。
公旣還朝
過門不見
人大憾恨
投書絶交
不恤也。
聰明老而不衰
少時所讀。
年往往背授諸子
諸子韓詩多有遺忘
公歎曰。
汝輩聰明如此
何以成就
因擧南山不錯一字
春坊時。
進講綱目
宮僚每當次請授於公。
公擧誦數板。
其人驚曰。
老爺讀此巨帙
何其熟也。
生不自著述
不以文學自居
日用應酬
精切簡當
長於詩律
李訥光庭權江左萬
詩文一世
得公亟加歎賞
平居每有愛君憂國之心。
嘗因亞諫 除命
上疏極言時事
旋以遞職不果上。
辛巳之退。
蓋出於觀象玩占之意。
六被 召命而終不出。
優游田廬畢世
出處之際。
中有所守而旣不輕以語人。
人亦鮮有能識之者
象靖以鄕里後生
偶忝同年之分。
眷愛甚深。
嘗受一言之規矣。
愚蒙觝滯
不克奉以周旋以卒承嘉惠
近又猥託昏好。
與諸胤君嗣兄弟
懷仰德義
益切悼歎之私。
乃者諸胤君授以家牒一通
見責紀實之狀。
自惟淺劣
何敢輕犯不韙之罪。
徒以事契深重
不敢自外
且感諸胤君之誠孝
謹据家牒
加點掇。
以備立言君子者之考信裁幸焉爾
謹狀
通政大夫曹參議梅山鄭公行狀
公諱重器
字道翁
姓鄭氏
自號艮巢
又號梅山
延日縣人也。
上世有諱襲明。
樞密院奏事
直道
著名麗季。
入 國朝
達官鉅人
中世諱從韶。
捷重試。
天官郞。
文章節行名數
公元1745年
世。
至諱允良
參奉
陶山李先生之門。
樂善好古稱。
是生諱世雅
遺逸
黃山察訪
倡義旅討倭有功
累 贈兵曹判書
是生諱宜藩。
殉孝於東都
累 贈承政左承旨
是爲公高祖
曾祖諱好禮。
縣監。
祖諱時諶。
忠武衛大護軍
考諱碩達。
通德郞。
隱居養德
專心問學
號涵溪處士
安東權氏。
及第塾之女。
曹正郞龜峯德麟之▣。
 明陵乙丑二月二十二日生公
天性簡重
容貌偉碩。
自少不妄言笑
坐立飮食
長者之命。
十歲
通孝經四子
往往盡註成誦
奧旨未曉處。
反復質問
通解乃已。
處士公旣敎以義方
就學于篪叟先生
塤篪二叟講學于橫溪。
公以童子昵侍問業
篪叟奇其才志
諄諄誨以趨向之方。
處士公欲專意學問之工。
篪叟曰。
 國家科目取士
前輩多用是進。
若審內外重輕之分。
旁治亦何害。
於是隨衆肄業
褎然有聲稱。
甁窩李公衡祥見公問以經傳奧旨
應對精審
求見其所太極賦。
嘖嘖歎曰。
吾見京鄕才子多矣。
未有夙就如此子者也。
處士公嘗執脩南岳李先生
護軍
墓碣
辛巳
命公往拜。
仍奉墓銘而歸。
先生留與語經書旨義
辨對無滯
仍質墓銘疑處。
先生甚加稱賞曰。
童子而已老成之見。
他日所就。
未易量也。
因擧格致中和說。
指示爲學之方旣冠。
遍謁遠近先生長德
陶山三溪
前賢故躅。
以廣其見聞
乙未
司馬
丁酉
母夫人示病。
夙夜扶護
藥餌親嘗
己亥五月
丁憂
戚易備至
庚子冬
處士公患痘證甚危。
公祝天願代。
遭喪
絶而復穌。
仲弟及二從弟次第染沒。
斂殯哭泣
皆稱其情。
因得膈塞證幾不保。
癸卯
服闋
絶意進取
取洛建諸書
反復潛玩
亟往橫溪丈席
講質微義。
構小屋於梅谷村墅
左右圖書
端坐讀誦
來學者。
敎誨無倦
丁未春
 朝設慶科。
諸父兄勸。
勉赴鄕擧得雋
及入省試
有司近思錄。
多士愕眙不知所對。
操筆立就。
達意明。
諸生堵立
講旨左右應酬
無倦怠意。
及奏券。
考官歎曰。
此非科臼手段
遂擢寘第一
公痛未及具慶時。
作詩以寓感。
唱榜遊街
以殘童弱馬。
行色簡淡
市童羣起嘲笑
凝然若無聞也。
友人有以劉子儀王沂公者賀
公元1727年
之。
公曰。
爭心射利
素心也。
通仕籍。
隨分供職
何必區區聞達於世也。
戊申
逆竪湖西
蔓延江右數邑。
公將西赴 闕下
過辭篪叟。
叟曰。
君此行固義也。
但聞嶺西賊勢充斥
君行必不達
吾兄弟方入郡城
招召一鄕
倡義擧。
與其浪死道塗
無寧偕我同仇成義功。
一道也。
公從之爲參謀將。
規畫粗成。
賊竪已就戮。
乃止。
選補權知承文副正字
辛亥
充假左史
時遷 長陵
都監尹淳儀注進。
 上覽訖。
 敎曰。
百官皆服緦而隨帶
胥吏依常吉服可乎。
尹淳曰。
各司胥吏
爲其官隨從而已
變服之有。
公起而進曰。
臣竊有所懷
恐有越俎之嫌。
 上曰。
第言之。
公進曰。
丘濬家禮儀節應服三年者服緦。
服餘皆素服
此雖言士大夫之禮。
帝王家禮
亦無以異也。
 上曰。
注書言是也
正合予意。
仍 命使問議于大臣儒臣
公奉 命歷問。
用前贊成鄭齊斗議。
改定胥吏素服
公又言於鄭公曰。
儀注只依 寧陵古注。
今 兩陵並遷。
禮曰並有喪者。
其葬也先輕後重
其虞也先重後輕
改葬一如始葬之禮。
儀注中恐
當添入此一節
鄭公從之
聞者以爲得禮
副正字
以先祖湖叟柏巖兩代忠義孝烈上言
訟冤于 陵幸時。
特蒙 贈爵之命。
以分史官詣遷 陵所竣事
賞賜兒馬一匹
尋陞正字著作博士
篪叟訃問至。
爲位而哭。
行加麻之制。
乞暇赴哭。
文致祭
尋陞奉常直長
癸丑
成均典籍
移禮曹佐郞正郞
尋除湖南亞使兼海運判官
時豐原君趙公顯命方伯
相與講論經旨。
議讞疑獄
族弟鳴皋公榦時爲濟原郵丞。
約會山寺
程子不忍人代畜之義。
肩輿不乘
由還投狀辭。
不許
甲寅
春秋記注官
漕運方急。
承督關遂赴任
領漕過咸悅郡。
路傍有冢。
備飾儀物
問之。
官奴所僭。
卽命撤去
聞者快之。
漕事畢。
還鄕辭遞。
辛酉
 除兵曹佐郞
適 大駕幸 陵。
公當禁喧時。
禁郞多被罪
人皆爲公危之。
申飭曹吏勿用鞭扑
躳自曉喩
四方寂無喧擾
 上還宮。
特召下敎曰。
今行不聞喧聲
奉職可尙也。
賀節使將 陛辭
公以兼史同入侍
 上命賜酒三爵
諸臣多小啐而止。
公以 君賜不可虛。
二爵
公元1742年
三爵
啐而注于器。
 上曰。
兼史必善飮者。
敬君賜而盡其爵。
失儀而節其飮。
其志可尙
 命加賜一爵
起伏曰。
臣雖不善飮。
 特命何敢辭。
遂卒飮。
後入侍。
 上屢語筵臣曰。
人質實。
不失嶺南本色矣。
再以兼記注
直宿文館
常對書冊
或至夜半
僚友戲曰。
文館謾爲吾兄讀書肆也。
公笑曰。
煖室薰爐
觀書籍。
亦 聖恩也。
一老胥竊謂曰。
直此館者多矣。
始見好讀書官員也。
壬戌春
以兼史入侍
 上顧天官鄭錫五。
語及黨論之弊。
仍指公曰。
彼兼春秋
嶺南人也。
卿須克恢公道
以體予意。
明日政。
 除結城縣監。
到官
淸儉自持
起弊穌殘。
勸士養老
呂氏鄕約
爲文一境
其略曰。
敦倫正俗之道。
在於鄕里糾察
而自夫鄕約廢墜
無復振作之方。
簪纓世族之家。
自非天質卓異
學識該洽
鮮能遵守繩墨
蚩氓愚夫何以知善之可爲。
惡之不當爲哉。
本縣僻處海隅
名家巨族
蔚然相望
中間革除之變。
出於意外
何異於鸞羣之一梟邪。
當職際此復邑之餘。
猥膺分憂之責。
欲以宣敎化厚風俗爲政
目今里尹輩秩卑識昧。
難與議此事。
奉煩各面尊位
此非以簿書期會瀆擾也。
實出於朱夫子增損約之餘意。
因以十條節目
勸勉一鄕士子
又以六條庶民
縣有疑訟
公詳査以報。
方伯先納一邊言。
嚴關訊吏。
公以公務適到營邸。
投狀極言獄事曲折
方伯請與面議
公呈不見而歸。
方伯不可奪。
遂馳 啓論罷。
邑民借冦未及
歸槖蕭然不以一物自隨
書籍數篋而已
行到公山銅川
一絶曰。
解綬西城匹馬歸。
秋風蕭瑟謾吹衣。
斜陽偶入江郊路。
白鳥無心向我飛。
及歸。
行槖還給吏卒
感泣而歸。
自是斂跡竆山
溫理舊業
作梧麓書堂
以待來學
築山水亭
晩年棲息之所。
著詩記。
以識怡神養性之樂焉。
辛未
 除關北亞使。
壬申
 除兵曹正郞
皆不赴。
又 除司諫院正言
兩司撕捱。
入禁推。
聞 命登途
癸酉
元朝就理
置對出卽復路。
 除司憲府持平
在途遞。
尋又拜持平承 召。
上書 春邸。
略曰。
伏念我 大朝殿下寶筭漸高
聖體康寧
而猶慮萬幾或倦。
 命邸下代理
 邸
下年冲子哉。
所受者大事也。
所承者丕基也。
可不兢兢業業夙夜懼思所以不負付託之重哉。
臣聞先儒曰。
天下萬事之本。
在於人主一心
誠以君心旣正。
然後朝廷正。
方正萬事萬民無不正也。
堯舜授受之際。
丁寧告戒
不越乎十六言。
千聖相傳心法
孰有加於此乎。
夫中者。
不偏不倚過不及之謂也。
人心道心
人之所不能無者。
不有精一之工則人心道心消而發於事者必有過不及之患矣。
必也精以擇之
然後可以人心之熾而不雜
一以守之。
然後可以道心之正而不離
旣精旣一則道心爲主
人心聽命
動靜語默之際。
政事號令之間。
自無過不及之差矣。
雖然
所謂中者。
本無定體
隨時異宜
一堂言之。
則自有一堂之中。
一舟言之。
則自有一舟之中。
躋堂而處乎中。
然後可以洞闢四門
遍察幽隱
明目達聰之美。
乘舟而處乎中。
然後可以均載四隅
斟酌輕重
濟川越險之利矣。
而况萬民之衆。
萬事之繁而可不處乎中哉。
臣愚以爲 邸下正心出治之要。
無過於此
苟能節飮食以
調氣血。
聲色養精神。
夏后惜陰
殷宗典學
日開書筵
頻接講官
勉勉乎竆格之工。
乾乾誠正之方。
則學日進德日卲。
聖王執中大法
忽然在我。
風動草偃之化。
自捷於影響矣。
末以朝臣偏黨之私。
政官用人之偏。
守令挾勢縱恣之弊。
累數千言
到比安縣
聞已遞。
不果上。
公平用工學問之實。
與夫引君當道措諸政事之方。
大略見於此矣。
又拜正言
尋遞。
又拜吏曹佐郞正言
皆不赴。
丙子
 國有大慶
文臣年七十以上許陞資。
授公通政
拜掌隷院判決事
遷刑曹參議
上辭疏。
引年乞休致。
未幾因事遞。
丁丑
患膈痞上氣證。
二月
 坤宮昇遐
力疾入郡。
哭臨成服
三月
 金大妃禮陟。
疾甚不能赴。
扶出溪舍。
望哭成服
六月
證遂㞃。
精神不爽
鄕里來問。
應接不倦
七月八日未時
婦女扶起。
告以雍睦之道。
奉祭接賓之節。
申時正席安枕
逌然而逝。
享年七十有三。
訃出。
遠邇驚悼
 朝廷致賻如儀
監司郡守皆優致賻。
戊寅正月十九日
葬于雲住山新坊洞向午之原。
處士公墓數十武。
公配
聞韶金氏
通德郞邦謙之女。
 崇禎處士 贈執義是榲之孫。
婦人善行
治家有法
後公幾年卒。
二男一女
男長一鑑
有才行先夭
次一鑽。
適士人申熿。
一鑑一男夏潤
一鑽二男一女
夏瀾夏澗。
女幼。
二男
昌敎弘敎。
夏潤二男二女
男東仁。
女長適李鼎來。
餘幼。
公夙承詩禮
出而受賢師之敎。
所以薰陶漸染
以就其德器者。
自有不勞而成
蓋其學。
經傳爲宗而輔以洛建之書。
誠篤爲工而持以悠久之力。
循循用功
不厭不怠
不爲矯世絶俗自然不能及。
容貌舒定。
言動端恪
忿厲不見辭氣
罵詈不加婢僕
平居恂恂
無以甚異於人。
而至臨事斷義理
確然自守
有人不可奪者。
自少尤盡心奉先敦族之道。
義倉故事
名曰義稧。
作約文以紀其事。
每歲助祭宗家
凡爲先事以及昆弟
吉凶費。
或遇歉歲
皆仰是以資給
累世墳墓
優置祭田
營竪表碣。
外先之無后者
禁護墳墓
不廢奠掃之節。
先塋累世族葬
後世無以昭穆
尺量成圖
以詔雲仍
鳴皋公同師共學。
相與甚篤。
每攜入
村墅山寺
編次圃隱續集塤篪錄。
修正改葬備要疑禮通攷
處士公嘗裒輯東方儒先禮說。
家禮或問
未及就。
公分編類次爲成書
又以金沙溪喪禮備要
頗有錯誤割裂之弊。
且闕冠昏二禮
遂爲家禮輯要
退陶先生節要朱子書。
嘉惠後學
時事出處
古今援引
艱晦未易曉會
近世諸家箚錄。
參伍取舍
間補己意。
名曰朱書節要集解
又有詩文雜著若干卷。
嗟夫
天資洵美
濟以問學
亦旣出而仕於朝矣。
使處以經幄論思之職。
所以導養 君德裨益道者
有以過於今之從政者。
低佪棲遲於宂班散秩蓮幕縣紱之間。
晩入言司。
旋躋顯秩
而公引年告老矣。
鳴皋常語人曰。
梅翁學問純正
德器渾成
置之春坊王署。
以備 經席之顧問
必將大有裨於 國家
世道齷齪
未得展其所志。
豈非吾黨之所慨惋邪。
噫。
一言可謂知公之深而盡公平生矣。
雖使幸而得試於世。
未必展布其所蘊。
而乃斂跡丘園
玩心經籍
以肆其中晩之功。
著書立言
以幸惠後人
天之所以玉成於公者。
其意安知不在
於此也。
象靖始拜公於京邸
辱加奬飾甚厚。
德誠淺。
未克一造山門
扣質名理
每歉恨在心而公奄然不少須矣。
乃者嗣胤君一鑽攜遺集
責以勘校
且託以紀德之狀。
自惟蒙陋何足以與此事。
第以平日景慕之私。
不敢辭者。
謹因家牒
稍加櫽括
以備秉筆君子采擇云尒
聾窩處士公行
公元1758年
公諱寅煥。
字韜仲
李氏新羅平之世。
麗朝有禹偁。
食采載寧
子孫以爲貫。
入 本朝
代有達官聞人
曾祖時明
隱居求志
除 陵署不起
 贈吏曹判書
祖諱玄逸
以德學顯於 朝。
世所稱葛庵先生是也
考諱栽。
遺逸薦。
 除掌樂院主簿。
號密庵
聞韶金氏
拙庵處士學逵之女。
雲巖先生一之後。
以 明陵丙寅月日生公
於次居第三。
儀觀豐偉
志氣凡兒
及長。
骨格已成。
嶷然長者風度
葛庵先生湖南也。
公與庶叔槃往從之。
時年舞勺
文學擧止
褎然有成
人皆以環珥目之。
旣而
先生歸寓永嘉錦水
遠近從學者甚衆。
周旋服習
不勞而就。
甲申
先生棄世
乙酉
恭人憂。
二兄一弟二妹後先夭逝
公以親命暫贅于宜春婦家
轉徙商山
喪難流轉
慘悴無聊
密庵公每貽書重致勸戒之意。
公莊誦佩服。
不以遠外淪落自沮
自力讀書
文詞筆札
翩然早成
能廣交遊謹勑
江右人士交口稱譽
密庵公喜曰。
不易吾兒。
能辦於離困苦中也。
未幾還侍。
密庵公屢經慘戚
孑然惟公是賴
承顔順色
務得其歡心
左右周旋
不肯勞事代人出外歸得異味
必袖而獻之
便身適口之物。
極力營辦
未嘗乏絶
或聞遠方風謠物態瑣語俚傳。
從容開陳
如身莅而目睹
密庵公笑曰。
儞吾耳目也。
喪難之餘。
家事旁落
寡嫂孤姪
皆恃公爲命
公以一身當上數十口之寄。
極意調護
以毋乏於衣哺。
侍側賓客言。
顔色敷腴
辭氣弘暢。
親友皆曰某可謂詩禮門中富貴姿。
豈終汨沒泥塗者。
公入而承訓誨。
出而交儕友。
一時望士
霽山金公聖鐸左權萬觀行堂權公謩。
所旋往者
數公亟稱公善信文雅
皆樂與之交。
從父兄魯溪公以淸操雅識
見重儔類
公許爲天
知己
講磨資益爲多。
及其沒。
敍述志行
裒集遺文
以寓後死之痛。
庚戌
密庵公下世
公年已向衰。
守禮無愆
遺事遺文所以發揮闡明者。
靡餘憾矣。
旣免於喪。
十二月十四日偶疾卒。
享年四十有七。
明年月日
葬于錦水後麓某向之原。
與前夫人姜氏。
同原而異封。
公凡三娶
晉陽姜氏。
處士老星之女。
一女
金柱國夭。
聞韶金氏
處士以鏞之女。
一子象遠
曲江裴氏。
處士相度之女。
有二子。
匡遠。
一夭。
象遠三子一女
匡遠二子。
生長詩禮之門。
擩染服習
固有異於人者。
而中罹禍故。
晩以家貧親老。
不能肆意種績之工。
胚胎見聞
心行己。
內外利善之分。
力量風采
足以施措事務
見於用。
玉川趙公簡亢少許可。
見公與語終日
歎曰。
密翁鍾情之慽。
非人所堪。
然尙有一子如是
不羨人滿庭蘭玉也。
公以一身門戶之所寄。
儕友之所倚重
而卒阨竆憂患之塗。
壽又不得其永。
天之報施善人
何如哉。
靖之母。
實爲公之女兄
象靖生纔六歲而失母。
公每撫之如己子。
旣長。
就學于外大
父。
隨事敎導
不至迷昧
象靖旣愚魯
無以承其至意
而公奄然不少須矣。
內弟象遠嘗從余遊。
一日泫然而請曰。
不幸十歲而孤。
聲音容色在耳目者。
已不能詳矣。
居家事行
萬分一未有聞焉。
兄旣及事吾父。
幸以得於侍燕者。
以詔其孤。
不肖之願也。
余惟渭陽之思。
寔鍾于心。
其何說之忍辭。
第筆萎詞弱。
不足摸擬德媺
中歲以前
又見聞之所不逮。
用是鄭重而未敢下筆
內弟每見而每以是爲請。
不揆僭妄
謹略加第錄。
以慰孝子無竆之思云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