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重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自动笺注)
重菴先生文集卷之五
 疏
  
公元1876年
京畿江原兩道儒生
論洋倭情迹
仍請絶和疏。
(丙子正月
疏首洪在龜。)
伏以臣等以草莾賤品
誦法孔子
粗聞古人守身處世之法。
盖易艮之大象曰。
君子以。
思不出其位。
論語曰。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精義所在也。
故凡於時得失世故汙隆
未嘗敢容一喙也。
茲者。
倭人爲洋賊之嚮導
逼境以要盟
廟謨只見其影。
未察其形。
惟以和好苟全爲主
解弛防嚴。
開門納賊。
如是也。
臣等將見朝夕之間。
禮樂淪於糞壤
人類化爲禽獸
臣等相與驚痛太息而言曰。
橫渠張子作西銘以爲乾稱父坤稱母。
吾君是父母之宗子
大臣宗子家相
鰥寡㷀獨是兄弟之無告者也。
同一家之天倫
則其有狼狽顚覆患者
又安得恝然忘情乎。
是故
國家存亡之地。
朱夫子以爲韋布
亦有可言之義。
又况顔子陋巷匹夫也。
孔子不幸匡人之害。
朱子以爲顔子當上天王
請討以復讎
不但已也。
倭人爲洋夷之倀鬼
導洋賊而得志於我境。
則是孟子所謂率獸食人者。
孔子之道消滅
公元1866年
無復存矣。
夫以孔子七尺之軀
遇害匡人
爲其徒者。
當出位告君而聲討
孔子萬世之道。
遇消於洋賊。
其重不但七尺之軀而已
則爲孔子之徒者。
安忍痛憤怨疾明目張膽號訴於吾君哉。
是則所謂身不出則言不出之死法。
尤有所不可膠守也。
何則
爲其剝床蔑貞之慘。
非但國家存亡之事而已也。
臣等一得之見
斷斷如是
是以不量瑣力。
相與裹足赴都。
籲天閽。
伏乞聖明
寬其狂妄之罪而少垂察納焉。
臣等竊料倭人情迹
前後頓異。
不可不辨
前日之倭。
隣國也。
隣國
猶可和也
今日之倭。
冦賊也。
寇賊
不可和也
何以知其爲寇賊也。
以其爲洋賊之前導也。
何以知其爲洋賊之前導也。
倭人洋人同心一體
恣行中國
有年所。
年前北咨
有法美二國。
與倭並出之說。
一證也。
倭人之來。
所乘者是洋舶也。
所用者是洋砲也。
觀其器物通用
可見合謀之實。
二證也。
倭人之來若是侵攻之計。
則多率師旅。
水陸並進
有何所難
顧乃兵止數千。
不敢登陸
何也。
若是修好之計。
一使之來。
率兵四千。
古今行人之所無也。
三證也。
據今月十日入啓之北咨
丙寅九月來逼江都之洋賊。
喚做年來屢使脅我之倭人
則其改頭幻面。
閃倐巧僞
不可方物
眞是洋賊之情狀也。
四證也。
故臣斷然以爲洋賊之前導。
非復前日之倭也。
雖然
亦非臣等之言也。
擧國之言也。
然而今日朝廷。
信其前日隣國之倭。
不悟其爲洋賊前導之倭。
臣等竊惑焉。
臣等聞之。
內中而外夷賊。
天地常經也。
文敎而奮武威
帝王大法也。
故凡以禮義立國
冠冕成俗者。
不當夷狄通好
一與通好
大亂之道也。
歷考載籍
粲然之迹。
必然之效。
不可得而誣也。
况今洋賊。
夷狄之最醜而可惡者也。
觀其情狀
人形雖具。
眞是禽獸耳。
且其奇技淫巧妖術邪敎
所以眩人之速。
陷人之深。
毒箭一入人膚。
全體爲之潰爛
鴆酒近人口。
百脉爲之震盪
肆我純祖大王聖慮深遠於此
盖嘗深惡而痛疾之。
凡彼類之混處我土。
我人浸染彼敎者。
一以大辟處之。
以嚴國家萬世之防。
亦粤憲宗大王
善繼善述
凡入譏詗。
不容少貸。
是以孔道興行
彜倫丕敍。
子不遺親
臣不後君。
以致國勢奠安
邦運靈長矣。
逮至丙寅辛未
彼舶突逼我境。
相持閱月
擧國洶懼若不保朝夕。
殿下克紹二聖家法
戰守誅鋤之外。
了無他意
卒令賊船
狼狽退去
匝域含生
莫不欣聳。
以爲天地窮陰
而我東一隅
碩果不食
聖明之力也。
雖謂之有辭天下後世可也。
今倭使之來請修舊好而我欲聽之。
驟而觀之。
疑若無害於交隣之義矣。
倭人洋賊。
締結交通
腸肚相連
情跡旣露。
如右所陳。
盖洋賊之於我國。
通好交易
欲充其婦女財帛之欲。
是其至誠所在也。
惟其防嚴甚密
不可以乘其隙也。
於是乎以倭爲前導要之脅之。
以瞞過我朝廷耳目也。
一許通好
曲循其情願
則彼之乘時而逞。
接迹而至。
自然如衝砥柱呂梁而到海矣。
當此之時。
始欲採摭防禁
則彼必打成一片
成威立。
顧護救助而噬我。
近日北京之事矣。
我旣示弱
許和於前。
豈能奮氣咈逆於後哉。
是其勢不得不一任橫恣
則三千里太祖故國
盡脫其土皮。
而五百年孔孟禮義
一淪於荊蓁矣。
不亦慘乎。
不亦痛乎。
殿下一身
高拱南面於廣廈細氈之上。
而享其崇高富貴之樂者。
寧可不知其故耶。
殿下大臣九卿三司文武州牧之官
昂昂於其位。
呼唱道路
八路萬姓
恭敬畏憚
莫之敢犯者。
何故耶。
豈皆以新戚子弟而然耶。
誠以孔孟之道
傳之程朱
我朝
祖宗
與一二先正大儒
傳授修明
使斯民
興於禮義
平居則知尊君敬上之道。
有事則貴伏節死義之忠。
愛戴之極。
至於魏闕之外。
式路馬之賤。
所以君臣之間。
高枕安寢而無一朝土崩之患也。
今若被倭船所瞞。
與之和好開門納洋。
日後邪敎充滿中外者。
殿下之力。
不得以禁之矣。
臣民入邪敎者。
遺親後君。
視如茶飯
非復殿下臣民矣。
其有羞惡之心而抵死不入於此者。
又將抑鬱憤激
疾視君父
讎視朝廷
無復恭敬愛戴之念矣。
於是
失志不逞之輩。
乘時嘯聚
假托義理
提戈一呼
蜂起雲屯
陷城犯闕
則雖下哀痛之敎於四方
一人肯爲殿下死者矣。
于斯時也。
殿下欲享南面之樂。
其可得乎。
今日大臣九卿以下
全軀妻子無虞
其可得乎。
况乎孔道滅熄
化爲禽獸
不但國家存亡之事而已乎。
百姓至愚而神。
莫不憂念及此
獨朝不悟
何也。
然則
其與相接
如何而可也。
謂宜大官出見之初。
聲言曰。
洋夷者。
天地父母賊子
華夏聖王亂臣也。
日月所照。
霜露所墜。
凡有血氣者。
莫不憤疾
思欲討罪
貴國淳俗厚。
崇儒重道。
爲隣國所信久矣。
今乃反爲彼賊之所誑
誘而甘與之同類
竊爲貴國恥之。
鄙國褊小
祖宗以來
以斥洋爲家法
迄玆不敢有違。
旣與貴國趨向
一南一北。
不相爲謀
不得與之修好
非但書契稱號之濫而已
貴國自今。
若能幡然改圖
痛絶洋人
自明好惡
質之鬼神無疑
孚諸豚魚不貳
其時當處之以鄰國
接之以客禮
其所請事目。
徐當據理講定
如不能然
卽日便當廻舶。
不當久留我境。
與之相持
春秋之法。
亂臣賊子
先治其黨與
貴國旣爲洋賊之黨與
鄙國雖以向日所以處洋賊者。
貴國非過也。
貴國其亟圖之。
如是聲言
然後其所應而處之以義。
則其接也有防患之路。
其拒也有執言之端。
而其正名明義
足以聞於天下萬國矣。
至於內修之方。
則鍊士卒
府庫
安民業。
邊備
四者是倉猝御侮急務
申嚴洋物之禁。
又其最急而至切者也。
不但渴民之財蠱民之志。
甚於此。
我將責義於彼。
不可以不先正其任我者也。
伏願聖明
亟降嚴旨
布告域內
自宮禁。
外至民間
凡繫洋物。
一切搜聚。
燒之通衢之上。
以示痛絶之意。
只此一事
足以拒敵萬里之外也。
或曰
爾言則善矣。
如此則於洋於倭。
左右積忤。
小力弱。
公元1871年
何以抵敵
丙丁之事。
綱常之所繫也。
其以存亡爭之固也。
至於今日
則視彼有間矣。
不當倡言和也
臣等應之曰。
不然
丙丁之事。
華夷之辨也。
今日之事。
人獸之判也。
華而爲夷。
猶可說也。
人而爲獸。
不忍言也。
彼時名義所關固大矣
而彼志在於僭主中國
臣妾我人而已
財帛婦女無厭之欲。
故各守疆域
關防甚嚴。
我猶得以保守先王禮樂
不墜孔孟心法
今日則雖曰無君臣之名。
一與相通
則將日用相接
蠱惑心術
壞亂風俗
勦絶我生路。
無所不至
其爲禍非尺紙能悉擧矣。
譬之疾病
彼時之和。
病在頭面
今日之和。
在心腹。
表裏隱顯
雖有不同
而其爲死生所關。
則反有此急於彼者矣。
豈可以不念乎。
天高地下
人生其間
始終生成者。
以其有道也。
故有天下者。
當以道治天下
一有不幸
則以天下殉道
有國者當以道治國。
一有不幸
則以國殉道
有家者當以道治家。
一有不幸
則以家殉道
有身者當以道治身。
一有不幸
則以身殉道。
貫天亘古今。
不易正理也。
今於大道存亡
安危成敗爲說者。
其亦不知類者也。
其亦昏惑甚者也。
自古殉道爲心者。
天助人順。
終得其全。
公元1866年
苟全爲心者。
衆叛親離
反以速禍
詩書以下
班班可考也。
豈可以不察乎。
嗚呼
神州陸沉
四海腥羶
今二百年矣。
一脉陽氣
寄在吾東者。
兩儀昏濛
一星孤明。
洪流澒洞
孤山不沒
皇天上帝之眷向在此。
百姓萬民倚重在此。
殿下於此
誠能挺身立脚
夙夜無逸
持守大道
終始不撓
殿下當爲傾否濟屯之聖主
萬世永賴之功。
不在禹下矣。
豈不盛哉
豈不大哉
臣等嘗於故參判臣李恒老
服其學術心法之正。
道德忠義之純
及門師事之。
或就其徒友
追得緖餘而誦法焉。
恒老丙寅之役。
輿疾奔問。
陳章斥和矣。
始終憂世之深。
衛道之切。
血誠足以鬼神
垂死之日。
惓惓然以洋夷之窺闖。
斯文世道無疆之憂。
今棄後學九年矣。
臣等竊謂恒老之目當不瞑地下也。
故臣祖述
蹈襲其緖。
凡於攘斥洋敎
杜絶洋禍之方。
未嘗不捨致力
以竊自附於聖人之徒也。
今當危急存亡之秋
不顧傍人是非
不計自己利害
有此萬不獲已之擧。
盖亦不敢先師遺志也。
伏乞聖明
哀矜財赦而求諸
早施英斷
俯答四方輿情焉。
臣等不勝驚痛罔極激切號呼之至。
昧死以聞。
 
公元1871年
臣等繕寫此疏。
叫閽有日
而片片赤忠
冀蒙採納
卽見朝紙。
政府以與彼修好約信通商之意啓禀
而卽爲允下。
嗚呼
殿下聖明
而何爲有此擧措也。
洋倭一體之明證。
與夫可斥不可和之說。
原疏已盡之。
然則與倭續好。
卽是洋相和之也。
一兩設舘相接
卽是一國作亂之始也。
嗚呼
禍將至矣。
國將覆矣。
生靈爲魚肉矣。
人類將爲禽獸矣。
嗚呼天乎。
何事也。
誰生厲階
至於此極也。
痛哭不足
惟羡萇楚之無知。
切願速死而無聰也。
嗚呼
殿下上承太祖大王萬年之洪基
身任東韓千里君師之丕責。
其重如何
而何忍自輕若是乎。
以六千里。
讐人役。
豈非古人之所恥乎。
奈何堂堂禮義之邦。
率親上事長之民。
鑄山煑海之饒。
深山大谿之險。
顧乃伈伈俔俔
爲數千名洋寇輩之僕役哉。
中國史書之曰。
朝鮮洋人和。
此非千古惡名乎。
天下之人論之曰。
孰謂朝鮮中華也。
洋夷到處
渠亦無奈何矣。
此雖挽來天河
何以自洗也。
殿下於此
知恥焉。
則知所以自奮矣。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彼賊之盟。
要盟也。
要盟
非盟也。
朝之許施。
不近義之信也。
不近義之信。
不可復也。
然則追行斥絶
豈患無其說乎。
伏乞聖明
卽日馳命大官處。
反汗成命
義聲討。
一如原疏所陳。
千萬幸甚
一彼已撤歸。
亦當追送約之使。
汲汲內修之計也。
正學克己私。
宴安而致勤儉
任贒能而正朝廷。
紀綱而明禮義
損其上而益其下。
養民生而治兵食。
行此數者。
置水不漏
而其於洋物。
禁防益嚴。
不爲邪說浮議似是非所撓惑。
則彼必騁醜來嚇矣。
於是自有執言之端。
而其自强之勢。
足以備御外侮無難矣。
如此則雖似後時
足以保我衣裳之舊。
而爲小貞之吉也。
伏惟聖明
留神財處焉。
公元1881年
京畿儒生等。
嶺儒被罪後繼疏。
(辛巳
○疏首冀永。
不用。)
臣等竊惟翕受衆善
天下大福也。
杜絶言路
天下大患也。
是故
堯舜
大聖人也。
乃考其所以爲治天下國家之本者。
則不過曰稽于衆。
捨己從人
曰詢于四岳
四門
明四目
四聰
好問而好察邇言
隱惡揚善
執其兩端
其中於民。
禹湯之王天下也。
聞善言則拜。
從諫弗咈
改過弗吝。
仲虺之告湯曰。
自得師者王。
謂人莫己若者亡。
好問
自用
則小。
伊尹之告太甲曰。
有言逆于汝心。
必求諸道。
有言遜于汝志。
必求諸非道
此外如曰詢于芻蕘
如曰立誹謗之木
如曰懸敢諫之鼓。
如曰擇狂夫之言。
一意也。
君臣旣自贒矣。
羣下同聲賢之
贒之則順而有福。
矯之則逆而有禍。
子思之所深病也。
訑訑聲色拒人於千里之外
讒諂面諛之人至而不可治國
孟子之所大戒也。
宋孝宗之時
和之輩。
獨斷之說。
朱子倡言排之曰。
是將重誤吾君。
使之傲然自聖
不畏皇天譴告
不畏公論是非
挾其雷霆之威萬斤之重。
以肆於民上而莫之敢攖者。
此之由也。
其亦不仁甚於作俑者矣。
此輩又懼公論沸騰而上心或悟也。
爲國是之說以應之。
朱子又擊之曰。
安石章蔡之徒。
所以致大禍者也。
其所是者非天下之所同是。
而强欲天下之是之也。
懸賞以誘之。
嚴刑以督之。
然後足以劫制士大夫不齊之口。
天下眞是非。
有終不可誣焉。
奈何以是誤吾君。
使之尋亂亡轍迹
而躬駕以隨之也。
嗚呼
朱子此訓。
所謂明白痛切
江漢而暴秋陽也。
恭惟主上殿下
聖明之姿。
履九五之位。
負荷祖宗大之基業
誠宜夙夜敬畏
師聖
公元1876年
王之謨。
先民之訓。
虛受四方忠讜
萬民同情
以回一髮之危。
以奠九鼎矣。
顧乃一切反是
頑鈍嗜利無恥之輩所誤而漠然不之省。
何也。
丙子倭人
萬口一談
皆曰洋人之前矛也。
此是可遠而不可近。
可逐而不可和。
亦已明矣。
其時海舶五六艘。
豈是大故驚㥘之事。
我國地方千里
山海險阻
其時所集砲兵數萬人
赴湯蹈火敢死之卒。
以逸待勞
以主待客
直待曲。
何患不濟
顧乃伈伈俔俔
許和通商
延接異類
聽其指揮而從其谿壑之欲。
則是一毛一髮
所以彼人地。
非爲國家生民之計也。
至於今日
悉遵黃遵憲誑誘
則其誤益甚矣。
因是輾轉
異類邪書入於國中者不知其數。
士大夫之薄有文識務新尙奇者。
尊閣誦玩
如視詩書六藝之編。
則其有滔天之禍。
尤有所不言者矣。
朱子曰。
夷狄
是人禽獸一物也。
夷狄與人異類
一日混處則有一日之害。
二日混處則有二日之害。
晉以五胡東遷
唐以胡越一家而致亂。
宋以結好女眞而初致靖康之禍。
中被削弱之禍。
終亡於蒙古之手。
羸豕之孚。
霜冰之漸。
愚者之所忽。
智者之所憂也。
是故
舜禹以降
至於商周王良佐
以思患預防夷狄者。
布在經史。
昭然可考。
孔子春秋大義數十
而謹華夷之辨爲第一義
朱子之於綱目亦然
宣廟之時。
先正文烈公趙憲
請絶倭奴
以嚴大防
其義亦有所受之也。
幸當時羣臣智慮不遠。
內修外攘之政。
委之笆籬之邊。
文烈之血忠孤憤
一鬱而不得伸其效。
至令秀吉得志肆兇
以致流血千里
伏屍百萬之慘。
至今思之。
亦可寒心
今日之事。
藉曰不至於此。
我旣示弱許和
惟其言而莫敢違。
惟其欲而莫敢咈。
通商之際。
上則奇技淫巧奢麗玩好之欲。
日滋而不自克
下則千里赤子衣食生養之源。
日洩而不可塞。
以日洩之財而日滋之欲。
則其勢將至於無民無國而乃已矣
不寧惟是。
工技貨色之事而廢四維五典之敎。
遠異邪妄之書而易周孔程朱之訓。
孟子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蕩然無存
邦域之內。
泯然一色
所謂同於禽獸者矣。
彝倫旣亡而人道同於禽獸
奸欺日興
盜賊日熾。
子焉而不知有父
臣焉而不知有君。
其流之極。
至於不奪不厭
而人莫之恠矣。
殿下雖欲高枕安寢而享南而之樂。
其可得乎。
此理甚明。
閭巷小民
足以知之。
丙子
前參判臣崔益鉉
持斧闕下
瀝血封章
則誠文烈之心也。
而喉院無捧入之意。
擧朝進請誅之章。
雖賴殿下至仁
得以减死
竟至罪廢而不用
布衣洪在龜等五十人
同時伏闕
則又陳東高登之心也。
太學不肯謹悉
喉院亦不捧入。
卒於痛泣無聊而退。
當時氣象愁慘
固已不可勝言
自是以來
老鳳蹲於池。
飢烏噤乎臺。
或有疎逖之踪。
不識何狀之人。
往往效忠赤。
自識者觀之。
有如大承氣證。
四君子湯者。
而疏本一睿覽
則便以爲邦朋邦誣
而以四凶之罪隨之。
及至嶺儒萬數齊聲叫閽
而諸道儒生。
有繼起之漸。
則其爲擧國公論
不待智者而後知也。
殿下憚於改過
一於咈民。
而聖批至有斥邪衛正
何待爾言之敎。
則斥邪衛正四字
白地瞞人之敎也。
百姓至愚而神。
其肯信之乎。
何待爾言一句
訑訑距人之意也。
大哉王言
如是乎。
一哉王心
如是乎。
又曰。
國文字。
何必深究
則臣等尤有所聽瑩者矣。
夫他國之書。
於我若無利害
則可且放過矣。
今見一墮其術。
禍將稽天而不可救
則安得不深究力辨乎。
又以嶺疏誤看文字小失
執言爲敎。
要以伸彼而抑此。
聖心好惡
背。
又曉然可仰窺矣。
至於疏首李晩遜。
承批之後
疏下儒生
未忍恝然而退。
欲爲再疏之擧。
可見天理之在人心者。
不至盡亡。
而其亦可悲也。
顧乃刑之於司寇
流之於遠惡
不少顧惜
則其爲拂人之性。
至此無以加矣。
殿下杜絶言路而助彼之聲勢者。
一至於此矣。
則是與堯舜禹湯之事。
伊虺孟朱之訓。
氣象䂓模
不翅南北水火相反矣。
雖曰非安其危而利其灾。
其所以亡。
臣等不敢信也。
嗚呼
今此韓數千里疆土
殷太師用夏變夷舊邦也。
太祖大艱難得之基命也。
洪武聖祖寵錫冊命
同內服之地也。
祖宗五百年培養禮義之民也。
殿下嗣守先王大卞
奈何引入異類
信從誑誘
用夏變夷之邦。
艱難得之命。
同內服之地。
培養禮義之民。
一擧沒入腥羶之藪。
終見魚肉之慘也。
臣等竊惟殿下聰明聖智
於此等事理。
照燭不難。
所以至此者。
無他焉。
由其平日未嘗留意聖學也。
所以不留意聖學者。
無他焉。
由其貪位固寵之輩。
深恐聖學開明
聖德成就
君子彙征
秩命討。
較若畫一
渠輩不得接跡其間也。
於是乎廢閣經筵
擯棄賢儒。
以道學爲
迂濶無用之物。
流俗忠藎可仗之人。
抑揚予奪
一出於此
日往月來
蠱惑聖聰
淪胥至此耳。
嗚呼
其罪可勝哉。
臣等俱以草莽布衣
此地頭。
妄以咫尺章疏
開天日之壅蔽
固知如捧土以塞孟津奔猛矣。
齊宣王戰國凡主也。
孟子猶望其庶幾改之
殿下堯舜之姿。
而誤於時輩。
不幸至此
臣等豈忍恝然忘情乎。
是以冒昧萬死
敢陳一得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伏乞聖明
翻然改圖
廣開言路
公聽並觀
虛心以照之。
是非善惡吉凶存亡大分
必將了然於淵衷之內矣。
於是乎一邊奮立大志
復開經幄
旁求巖穴眞賢
至誠招延
以爲勉學之地。
一邊發號施令
宮府所用遠物
彼國新來雜書
悉行搜出。
燒之通衢之上。
以遏通商之路。
一邊逐去朝廷左右平日主張是事馴致禍難者。
以爲進贒之地。
一邊修擧武備
謝絶倭奴之在國者。
解倒懸之急。
一邊崇儉節用
大布之衣。
大帛之冠。
藜藿之羹。
牛毛襪線
不敢妄費。
而凡繫洋物交易
嚴設禁令
如此理會
之如金石
之如四時
萬夫騁其利口沮撓
聖心確然不以一髮
只此數者。
可以目前
大患
八路之民。
欣欣然復有愛戴矣。
伏惟聖明
深省而亟圖之。
宗社幸甚
生民幸甚
不然一味牢拒。
欲以人主之威。
壓倒萬口一辭公議
向後結梢。
臣等雖不敢
要非吉祥可願之事也。
殿下財幸焉。
臣等不任哀痛迫切守闕祈懇之至。
昧死以聞。
公元1881年
江原道儒疏尾附。
(辛巳五月
○疏首洪在鶴。
原疏洪在龜製。)
疏成。
未及進伏而路次
伏見四道儒疏登徹後。
傳敎下者
臣等讀之未竟
不勝拊膺痛哭也。
殿下何故
牢拒一國士民萬口一談公論
至於此極也。
臣等聞之。
從諫受善。
聖王所以興隆也。
拒諫自聖
叔季所以傾覆也。
今考其見於經史者。
有曰。
稽于衆。
舍己從人
有曰。
詢于四岳
四門
明四目
四聰
好問而好察邇言
隱惡揚善
執其兩端而用其中
曰設誹謗之木
敢諫之鼓。
聞善言則拜。
從諫弗咈
改過弗吝。
有言逆子汝心。
必求諸道。
有言遜于汝志。
必求諸非道
詢于芻蕘
狂夫之言。
聖人擇之
此非二帝三王所以日就興隆者乎。
子思謂衛侯曰。
之國事將日非矣。
出言
自以爲是
卿大夫莫敢矯其非。
卿大夫出言自以爲是
公元1876年
士庶莫敢矯其非。
君臣旣自賢矣。
羣下同聲贒之
贒之而有福。
矯之則逆而有禍。
如此則善安從生。
宋孝宗之時
和之輩。
獨斷之說。
朱子倡言排之曰。
是將重誤吾君。
使之傲然自聖
不畏皇天譴告
不畏公論是非
挾其雷霆之威萬斤之重。
以肆於民上而莫之敢攖者。
此之由也。
嗚呼
其亦不仁
甚於作俑者矣。
此輩又恐公論沸騰而上心之或悟也。
繼進國是之說。
朱子極力辨斥曰。
安石,章,蔡之徒。
所以致大禍者也。
其所是者。
天下之所同是。
而强欲天下之是之也。
懸賞以誘之。
嚴刑以督之。
然後足以劫制士夫不齊之口。
天下眞是非。
有終不可誣者焉。
奈何以是亂亡轍迹而躬駕以隨之也。
此非衛宋之君所日就傾覆者乎。
今以殿下明聖
負荷祖宗世業
干政令施措。
上法二帝三王
而致興隆之福。
可乎。
法衛侯宋帝。
而致傾覆之禍。
可乎。
不待兩言而决也。
今日之事可否得失
原疏旣竭盡而無餘矣。
不但等之疏。
丙子之初。
崔益鉉李學淵張浩根之徒所爭者。
此也。
近日文纓如許元植元植
武臣如洪時中,黃載顯。
布衣李晩遜,金祖永,
碩圭,韓洪烈等所爭者。
此也。
雖其爲說詳畧不同
邪正利害安危存亡大分
如出於一人之口。
從其言則邦域全衣裳之舊。
宗社磐石之安。
棄其言則人類陷獸魅之域。
赤子魚肉之慘矣。
此其效害之必然
愚智能言之矣。
殿下不惟不從
顧乃之流之。
不少顧惜
聖王從諫之事乎。
叔季拒諫之事乎。
此謙然受善之事乎。
傲然自聖之事乎。
只此一事
旣非吉祥可願之事。
向來嶺疏之批。
近日傳敎之辭。
有甚焉。
臣等請且條陳之。
批旨旣曰斥邪衛正
何待爾言而傳敎
又曰。
隨現隨捉。
草薙禽獮之。
此敎一出
四方之人。
不駭惑。
殿下自親萬幾以後
何曾一日有斥邪衛正政令乎。
邪學之黨。
於何時。
隨現隨捉。
草薙禽獮乎。
白地誑人。
閭巷小民
不可爲之。
而况南面之尊而爲之乎。
如此批敎。
書之史冊
天下後世
當以殿下爲何如主也。
殿下試於燕閒之中。
更加思量焉。
如此尙可默人之口。
服人之心乎。
何待爾言之敎。
明是訑訑自足
謂人莫己若之病。
一哉王心
固當如是乎。
聖批有曰。
國文字。
何必深究
夫他國之書。
於我無利害
則誠放過也。
今見一墜
於此
禍將稽天而不可救
則安得不深究而痛辨乎。
又以嶺疏誤看文字小失
執言之端。
要以伸彼而抑此者
何也。
尙可謂斥邪衛正乎。
至於李晩遜之被罪
駭聽尤大。
夫看人文字。
領會語意所在
字句之少嫌則畧之可也。
今夫爲劉氏左袒之說。
引喩雖不襯貼
而其無他心腸
則粗解文理者。
可以知之矣。
殿下急於箝制四方之口。
抉摘示威
雷霆之下。
不免摧折
而公議之益激。
安得而禁止乎。
傳敎又以接倭通商
爲交隣修好之道。
臣等又竊惑焉。
舊日和好之時日本
果以皇帝之僞稱。
加我以無禮乎。
果接數千戶東萊乎。
果予德源要地乎。
許仁川之咽喉乎。
果迎入於天然亭乎。
果迎入於造紙署乎。
果以我人彼之奇技淫巧乎。
果有交易洋物之事乎。
果有駄入洋書之事乎。
果有惟其言是從之事乎。
古之交隣。
所以畏天而保國。
樂天而保天下也。
今之交隣。
祖宗之地。
生靈之血。
冠冕禽獸
而墜赤子塗炭也。
嗚呼異哉。
古今所未聞也。
傳敎以不解道理。
斥疏儒而以退修學業勉之
臣等未知四維五典之外。
別有可解之道乎。
孔孟程朱之外。
別有可修之乎。
如今聖明
好惡予奪
則修孔孟程朱之學而解五典維之道者
反恐如白晝魍魎
無所於斯世也。
臣等駭懼忿痛
不知所以奉敎也。
以先後刑
斷以重律爲敎。
則臣冥頑不靈
今日之敎不可奉承
只得伏闕
以俟陳東東市之刑而已
然爲殿下痛惜者則有之。
前批後敎
擧皆衛君,宋帝之所以傾覆
而殊非二帝三王所以興隆者。
則臣等疏首若干人。
殿下之力。
可以刑之於司冦矣。
可以竄之於嶺海矣。
可以肆之於市街矣。
若夫八路萬姓家家怨怒
人人憤懟
勢如烈焰急潮者。
殿下之力不得以制之矣。
詩云。
渒彼舟流
不知所屆
等之痛。
實在於此
聖明霽威怒。
徐觀事理是非
宗社幸甚
生民幸甚
竊伏念。
殿下所以作此無前過擧
漠然不悟者。
無他
由其平日不事學問
故知不足燭理
不足勝私
甘於宴安之毒。
悅於讒佞之誘。
而惡夫瞑眩之藥有以苦吾之口。
以至於此耳。
殿下所以學者
豈有他哉
由其宰相以下頑鈍嗜利無恥之輩。
深恐聖學開明
聖德將就
則必能進賢退奸
秩命討。
較若畫一吾輩不得接跡其間
以從其所欲也。
自初至今
經筵
屛棄贒後。
以道
腐儒鄕暗迂濶無用之物。
流俗
忠實才智緩急可仗之人。
抑揚予奪
一任胷臆
致誤聖明
至於此極。
其罪可勝言哉。
伏乞聖明
幷賜省念
自今奮立聖志
勉進睿學
以爲化源流弊之地焉。
臣等又不勝懇迫之至。
重菴先生文集卷之五
 書
  
梅山洪先生
公元1842年
壬寅三月二十二日
淸風金平默
謹齊沐裁書
請納再拜之禮于梅山老先生門下
小生竊聞。
朱先生有言
天之道。
不外陰陽
地之道。
不外剛柔
是則舍仁與義
亦無以立人之道矣。
然則仁義之於人。
不可須臾離也。
人之於仁義
不可造次違也。
然心有所不明而理有所不照。
以不仁爲仁者多矣。
以不義爲義者多矣。
大學之敎。
所以必本之以居敬
先之格致
而其格致之要。
則又在於讀書也。
但衆咻之中。
語難學。
而十寒之至。
生意頓絶
必須置之莊嶽之間。
植乎向陽之原。
然後學者爲可學。
頓絶者爲可甦也。
小生失所怙而無詩禮之聞。
生長僻邑而無先覺之效。
加以禀質昬惰
抱此耿耿而仍循荏苒
虛度二十四年光陰矣。
比嘗竊聞於士友之所誦。
以爲先生學有淵源
德爲宗匠
考槃江湖
倡率後進
無問英才鈍根
皆思所以敎育成材
其在小生
所謂莊嶽之間向陽之原也。
引領西望
日夜馳義
出於秉彜之性者。
自有所不已矣
伏念
小生老家貧。
溝壑之患。
迫於目前
不敢爲久留之計。
姑僅得一日之暇。
踵于門墻之外。
其意盖將頓首再拜
獲瞻大君子盛德之儀。
萬一有得觀感之間。
而固其夙昔之志。
自是隨勢撥隙。
以爲終年托身之計矣。
伏願先生
坐而受之。
不孤其所以來之意。
使得自立門人弟子之列。
所謂道者
有以得聞於萬一。
先生之賜大矣
故謹以書先于將命而立門外
恭俟進退之命焉。
公元1847年
梅山洪先生
(丁未九月九日。)
曏伏承面誨。
西洋
不足學術言。
只是兇賊跳踉
小子歸竊思之。
西洋所謂七克三誓者。
驟而觀之。
七克
恰似克己之說。
而三誓。
彌近無妄之意。
星湖李瀷之流
於南人稱爲鉅儒
猶且云然則是其說恐不下老佛近理亂眞
懷襄之禍。
又恐過之矣。
不可不極力而辨斥之也。
大抵七克之於克己
三誓之於無妄
名色相近者則果有之矣。
但吾所謂克己無妄者。
必以格物致知
用功節度
何者已而何者是禮。
何者是眞而何者是妄。
洞然方寸之中。
故其存諸心修諸身。
達之天下國家者。
粹然一出天理之公而無一毫人欲之私矣。
若彼之所云者
本無此法門
而曰克曰誓而已
則眞妄不分
理欲不判。
其所克者。
非吾所謂己也。
所誓者。
非吾所謂妄也。
異端惑世誣民
充塞仁義者。
莫不陰竊儒家話頭
以爲證援。
故雖高才智者
驟而聽之。
欣然而不之倦。
日往月來
與之俱化矣。
星湖之倫。
始以七克四勿
終以利瑪竇聖人
是也
然究其情狀
其所以曰克曰誓而昧天理之眞者。
告子之不求於心。
釋氏頓悟
陸氏之厭廢講學
其高淸濁不盡同。
而其歸則實一轍
於此而辨得破闢得明。
則其餘又不足呶呶也。
伏未知何如
乞賜明誨。
且今洋賊之跳踉
不勝漆室之憂。
而今開口
便說土地人民
其所欲。
此言何如
小子竊意。
亡其亡。
繫于苞桑
治世之象也。
山東不足憂。
亂世之論也。
况彼方滔天
中國且將不保。
千里箕封。
可能唇齒之憂歟。
西銘明理一之義。
今日景色
恐非仁人之所恝然
講論當世之事。
格致大端
不可諉以草茅而闕之也。
敢此煩禀。
幷乞指諭。
國家存亡所繫之事。
儒生亦言之。
朱先生法門也。
退溪先生位至卿宰
常守退一步一頭之義。
見疑華陽老子
退溪一生
信服朱子
而其作處不同如此何耶。
亦乞昭示
開蒙蔀。
梅山先生
(丁未十二月晦日。)
玆者。
西湖之褫。
一緘寵札。
辱墜鄙扃。
拜領伏讀
開諭諄悉
新蓂二件。
且當十朋
感激兢惶
莫省所謂
第伏審。
燕居頤養
頻復有厲。
區區憂煎
不任下誠。
雖然
彼二竪者
終不能違生德之天。
則此理甚明。
可以少寬私悰矣。
門下生
將以開春
奉老西歸
漏船七口
付之蒼蒼而已
竊伏念。
昔人舟中大學
眞得朝聞夕死之義也。
一息尙存
只當專力於此
庶幾有以仰答皇天庸玉之意。
而俯遂一己平生之願。
內慰親庭責望之重。
而外副先生敎誨之厚也。
然而丌上。
素無一卷書。
窮鄕寂寥
無可瓻。
厥或有之。
薄俗人情
不肯朋友共。
厥或共之。
而又難於久假
是其狼狽
不但口體之小而已
爲之奈何
弁文及質疑
玆承少待寒解晷長之敎。
私心銘感
預已亡涯也。
朴生初赴
國子試。
還尋遂初賦。
亦復卦顔氏功夫耶。
尺一枉則王伯可圖。
然且不爲
孟子所以萬世標準
而此友旋覺其然
介于石。
終日
同門麗澤
與有光色矣。
柳生孟敎。
爲人溫厚
和平之中
剛方明通之氣。
又能專精講思。
或至徹夜忘寢。
與之反復
見解出人意表者。
不圖衰世人物
早達如此
强人意也。
於其行。
恭修謝儀
伏乞迓新履泰。
慰玆瞻望
  別紙
原書心有主云云
謹當書紳
而別紙質問
幷蒙垂誨。
靡復餘蘊。
幸甚幸甚
無妄
是誠字註脚
而洋胡三誓之辭。
陰窃而文其姦。
四勿聖學宗旨
李瀷
乃以洋胡七克之書當之。
李於午人。
稱以巨擘
猶尙如此
餘人驟聽其可辨歟。
窃嘗洋學罪人
鞫問之時。
罪人傅會近似
而騁瑣屑之辭。
刑官不能明辨其所以爲邪者如何
所以不可行者如何
硬說爾學邪妄
爾罪當誅。
故卒無以默其口厭其心。
一世冥頑
誅之愈多。
而犯之愈衆。
竟至滔天不可止。
於斯時也。
又假無妄四勿之說。
一世耳目
則其爲禍豈特耼竺之近理亂眞而已哉。
妄意恐是如此
而下敎謂七克三誓。
適足誑惑誘引之資
公元1842年
斧。
未可比擬於耼,竺之近理亂眞
是以洋說爲淺陋易之也。
先覺有言
料敵貴㥘不貴驕
今於洋胡。
何以異焉
此其終不能無疑者。
乞賜更敎焉。
崇正學爲闢異端之本。
此敎實符乎孟子反經之論。
亦當服膺
而第聞朱先生雅言
則曰不直內而求外之方固不可
然亦未有今日直內明日方外之理。
此恐可以相喩。
如此煩禀。
不審先生
以爲何如也。
梅山先生
皇姪之稱。
此繫國家重禮
門下大眼目。
折衷如此
草莾末學
不敢容易擬議
進拜後時
已經登徹。
雖合更商。
其勢無及
區區愚衷
不能灑然無疑
敢欲仰禀其一二。
言甫發端而猝有尊客之擾。
兼且仰瞻顔色
帶得些未安之意。
其後不敢問難矣。
退過城下
物論果多不厭
鄕曲師友有識之人。
莫不竊議
小子冞切瞿然
乃復遍攷經傳往哲定論
反復愈久。
疑惑滋甚
於此
終於泯默
則甚非無隱之古道
不揆僭越
追陳如左。
伏乞寬其罪而財擇焉。
謹按帝王之家。
宗廟社稷爲重。
不必祖子相繼士民
或以兄繼之而禰其弟。
或以叔繼之而禰其姪。
(祖孫行亦放此)旣以所繼爲禰。
則天屬雖曰
兄弟叔姪。
而皆有父子之道焉。
春秋曰躋僖公
夫子微意可見矣。
左氏曰。
子雖齊聖
先父食。
是故
禹不先鯀。
公穀胡氏之論。
如出一口
閔公爲父。
僖公爲子。
而曰不以親親害尊尊。
以此觀之。
則今憲考有父道焉。
今上子道焉。
不可私屬之爲叔姪而廢此大義也。
又按周孝王
懿王叔父之親。
懿王而考之。
朱子大全周廟圖
懿王實爲孝王之禰。
共王穆王昭王四世之廟。
以此觀之。
則今憲考翼祖純宗正宗
當爲今上四世之廟。
眞宗
憲考入廟。
祧遷矣。
又按宋之太祖太宗
兄弟相繼
朱子周公之意。
其論昭穆
太祖爲穆。
而擬周之文王
太宗爲昭。
而擬周之武王
至我東。
沙溪尤庵同春而下老先生
謹守不敢異同
至於今日反之
固已重矣。
又按儀禮
內宗三年
諸侯旁期
是則君臣之服私屬之如何。
在所不言明矣。
不以私屬君父
而乃反以私屬君父
未知於義何如也。
又按仁祖朝崔完城。
崇奉私親之論。
其意以爲仁廟以孫繼祖。
不尊私親
則爲無考也。
此正爲私屬之稱所拘也。
沙溪先生以書曉之。
其中有曰。
帝王叔與祖。
繼姪與孫者甚多
若如公意
則稱所繼之君。
當曰皇從孫皇姪
自稱當曰孝祖父叔父耶。
尤翁譔次翁行狀。
表章此說。
愚竊恐此訓。
當爲百世定論也。
皇姪之稱。
先覺之所譏。
門下斷定如此
豈別有他經傳可據者耶。
倉卒未及深攷細商。
而遽斷以一時之偶見耶。
亦或國朝典禮
有可旁照者耶。
竊伏念國朝無叔繼侄之世。
而有弟繼兄之朝。
未知當時祝式。
稱謂何如耶。
鄕曲愚陋
無由可攷。
不勝悶惑焉。
或者謂英廟於景廟。
皇兄
此爲可據
又未知皇兄之稱。
果是祝式稱號耶。
抑只平日絲綸間所稱耶。
第以妄見言之。
設有國朝可據之典。
念昔滕定公之喪。
父兄百官
皆不欲三年曰。
吾宗國魯先君
莫之
先君
莫之
然而孟子力主三年之說而斷之曰。
是在世子
區區愚慮
竊嘗孟子之事。
望於門下也。
大抵承統
公私不同
士民之家。
恩掩其
故一以父子爲重。
帝王之家。
掩其恩。
則一以君臣爲重。
旣以君臣爲重。
世子父王
不得稱父而以稱君者稱之。
况今嗣聖之於大行王。
其可自處叔父稱呼姪子乎。
假使大行在世
禪位於今上。
而今
欲上章奏
則當曰臣某上言于上王殿下乎。
當曰叔父上言于姪乎。
此其皎然明白也。
且伏見門下主上自稱
則曰嗣王臣。
盖以自稱叔父
不可也。
料得叔父自稱爲不可
禰廟稱姪之爲不倫
則偶失商量
何也。
斬衰三年
居憂諒陰
所以君親也。
若叔姪之服。
齊衰不杖期也。
主上服以斬衰
而乃反以叔侄稱之。
則服之與名。
無乃不相應乎。
假有一人
陳章以爲旣稱皇侄
斬衰無謂
當服不杖期
君子當許以知禮乎。
愚謂知服期不可
則知稱侄之不可也。
不寧惟是。
旣稱姪於憲考。
則其勢必稱兄於翼廟。
稱考於純廟。
稱祖於正廟。
眞宗曾祖之廟矣。
曾祖之而喪畢祧遷耶。
則是諸侯而貶用大夫三廟之禮也。
祧遷爲嫌而並祭四廟之外耶。
則是諸侯而上天子七廟之制也。
旣以叔姪處之。
三年之內。
雖發舟梁之議。
無辭可拒。
今上新服厥命。
德澤未加。
中外一心愛戴者。
何也。
以入承大行之後也。
今聞以大行王室傍親
輿情豈不憤惋
祖宗豈不震怒
思之至此
不勝憂惶
至於寢食靡甘也。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
沙溪以爲當依通典
自稱嗣皇某
(門下嗣王
臣之稱。
盖本旅此。
)而於先君
當別有稱號
南塘則曰。
王當稱某謚大王
不稱祖若考。
竊見大臣之議。
據此說。
依此改定
恐爲闕殆寡過之道也。
不審先生以爲何如也。
退溪先生
君臣服。
爲嫂叔之服。
盖亦一時之偶失也。
奇高峰以其門人駁正
瞿然改之曰。
若非奇某。
不免千古罪人
君子退溪從善之量。
高峰愛師之誠。
皆可爲百世之師。
此實知言也。
伏乞先生
赦其妄率之罪。
察其願忠之意。
更加致詳。
果如退翁一失
卽日上章引罪
條陳聖哲明訓
正國家之重禮
使中外之人。
曉然日月之更。
尋常萬萬。
公私幸甚
平默猥蒙厚恩
圖報無階
敢攄愚衷
言不知裁
無任恐懼
死罪死罪
公元1851年
梅山先生
(辛亥正月。)
客冬
因私故纏身
不能掃門屛。
只得裁上咫尺之書
以道達誠意矣。
乃蒙不棄
責以輗軏之行。
諭以處困之道。
惶與感幷。
罔知攸喩。
居然獻發。
慕用益摯。
金生樂善來傳京報云。
聖上懋建皇極
尊賢養老
都憲之命。
食物之典。
門下
未知果爾否。
伏惟先生量時量己
牢守東岡
兼且卲齡愼攝。
不能有以揚庭孚號
活國救民於萬一。
然於章奏之間。
無不
言。
言無不盡
置身利害禍福之外。
孚於言語文字之前
而爲格君定國之地也審矣。
豈非斯世之福耶。
噫。
生民憔悴
未有甚於斯時者也。
備之不繕。
未有甚於斯時者也。
仕路混淆贒才遺逸
義理不明人心陷溺
未有甚於斯時者也。
盖將一二以捄其弊。
而求所以圖回之術。
則有不可以勝言矣。
然擧其捄之之要。
則不過曰振立紀綱而已
振立紀綱之本。
只在人主正心克己
以先齊其家而已
朱子陳侍郞書。
圖回之術。
亦惟曰在格君心之非。
尤翁之告孝廟也。
亦曰殿下身修而家齊。
大臣以下有罪者。
可以法從事
此個義諦
小子素日所聞門下者也。
小子雖愚不肖
有以門下必不負雅素之言也。
不審此時
攝候奏勿藥否。
爵旣稱德
壽旣稱仁。
太歲親迎之期。
孝子專城之養。
琴瑟之友。
益復如新
遠近士林
孰不欣賀。
况在門人弟子之列乎。
惜乎。
薪憂在身
又値親忌含恤之辰。
無以往伸區區之忱也。
贍望西雲
祇切冲悵。
謹綴荒辭。
庸備賀儀
胎在書封
金生之行而請罪焉。
伏惟鑑照
華西李先生
公元1841年
辛丑八月十一日
淸風金平默
謹齊沐再拜
上書華西老先生門下
小生生長僻鄕。
年踰弱冠
志氣拙澁
不能遠遊四方以求當世有道君子而學焉。
時或出入鄕中長老有識門下
竊聽雅言
則曰檗溪老子
乃惟潭華淵源
儒林宗匠
卓乎其不可尙已。
小生慼然於心曰。
噫。
何其聞之晩也。
仍誦尤齋先生之言曰。
士之爲仁。
在於我而不可他求。
豈不曰事其賢而友其仁乎。
雖世後千載
地距萬里
猶可尙論神會
幸生一世
居不越國
而好贒尙德之心。
出於秉彜不可泯者乎。
自訟曰。
以尤翁之去聖人爲不遠。
其言如此
以至不肖
顧乃傴僂鄕閭
遷延歲月
因是枯落悲歎窮廬
古人之所戒耶。
南望太息
景仰日久矣。
迄今未遂其所願也。
小生失所怙。
母子三人
㷀然在疚
及其有室也。
而無一頃之田數株之
可以仰事而俯育
則遂不免東西聚徒
往敎之師。
以爲菽水之助。
如此者亦有年矣。
夫是之故。
虛度歲月倀倀焉。
所謂存心持己
每在人欲之中。
不能自拔者。
不幸而爲小生斷案矣。
賴天之靈。
庶幾一日卒償其至願
出入門墻
仰瞻德輝
實蒙敎雨。
萬一有以變其愚
不肖之質而復其初焉。
先生之賜。
豈不至大乎。
昔夷之欲見孟子
而嚴不敢徑進。
故因徐辟而求見
聞一本之大訓
小生萬無肖似
慕用嚮善之誠。
則不後於前人
盖將終身父事之。
有成就。
然後乃得伸其願耳。
玆敢以書。
先于洪承九之去。
而恭俟可否之命。
伏惟先生鑑照焉。
平默
惶恐再拜
華西先生
公元1842年
壬寅二月七日
淸風金平默
裹足遠來。
請納再拜之禮于華西老先生講席之下。
第恐麤氣訥舌。
不能備陳所懷尊嚴之前
故敬以書。
先于將命者。
道達其所以來之意焉。
伏願先生下鑑焉。
去冬十一月下覆
日者再拜伏承矣。
撝謙之過。
奬許之深。
警誨之切。
與夫來汝之命。
不勝惶恐感激也。
固知大君子成人之美
而竊不自知小生者。
何以得此於門下也。
此於敵以下受之。
其心宜如何
而况於先生長者乎。
於是口誦老母而慰之曰。
小子其終有所依歸矣。
遂乃跋涉匍匐
踵于門屛
其意盖將頓首再拜
獲瞻大君子盛德光儀
萬一有得觀感之間。
有以消其輕躁浮露之態。
革其鄙陋汙賤之習。
一日親炙
庶幾其有愈於百世聞風而興
公元1852年
者矣。
因此而又隨勢抽隙。
托身門墻
終年父事
萬一成就德業
前書之所陳。
則古所謂恩如天地父母者。
亦可以庶幾焉。
伏願先生
坐而受之。
不辜其所以來之意。
深惟相師之道。
納于講席之末。
施敎不倦之仁焉。
抑又竊聞先生懸弧
壬子之歲。
小生先親與之同年
小生蓼莪之慟。
因是又有倍焉。
嗚呼
其情誠可慽。
而茲言誠可悲矣。
更乞自附恤孤之義。
而無使區區下忱
竟至失望焉。
冒浼尊嚴
惶恐待命
伏惟鑑納。
公元1845年
華西先生
(乙巳九月二十八日。)
迷源還安時。
門下
固辭院記之辭。
睡翁吾祖德行文章
非不爲士林之望
而必請於李副學爲記者
其意有在。
不敢變也。
主者申申言之曰。
子復爲我辭焉。
小子敬諾而退也。
伏惟先生
匹夫而可爲百世師
一言而可爲天下法。
只此一文字。
顧可終辭乎。
伏乞趁卽泚筆
以爲章甫勸。
淸江脚下諸丈以爲前記淸名直道四字先哲文武全才之稱。
已足爲此斷案
不必也云矣。
大抵前此載籍疎漏
目下儀節鹵莾
正坐講學一事
付之笆籬邊故也。
於此
不可規諷也。
伏乞爲道萬重
華西先生
(乙巳十月二十六日。)
季也迎相。
定在來月卄日。
冠昏窃欲粗倣家禮
盖雖流離之餘。
儀物不能備。
使家中婦孺。
略知此禮之不可廢。
則猶或爲異日復古之漸耶。
第恨前此學禮
其時
七顚八倒
則不鄭京兆嫚罵
而禮家之僕。
啞然竊噱也必矣。
亦非細羞也。
玆以問目
上瀆尊嚴
趁卽賜誨。
千萬伏望
冠禮
未卜日。
要當從速行禮
倘蒙門下不鄙。
特賜字辭數行。
以爲家季一生服膺之地。
非特在渠爲榮。
實受不貲之恩矣。
不勝祈懇之至。
公元1846年
華西先生(丙午)
人心不測
出入氣機
曩引以爲心與不同之證。
則下諭謂心之氣。
氣機之機。
本非二致
小子遂以以氣乘機爲嫌
其答柳生之問。
有多少說話。
則下諭謂心與氣。
精粗之分。
於是而益覺明道扶醉漢之歎。
小生準備也。
大抵心乘氣機之說。
更不須多辨。
只曰心有從理而言者
有從氣而言者
其曰心乘氣機
這箇心字
從理而言也。
其所神妙不測者。
以其出入乘機而爲酬酢萬變主故也。
如此則或庶幾得之也耶
感應之說。
而今而後洒然矣。
噫。
能責己之感。
而惟以望人之應爲心者。
滔滔也。
而在小子
則抑又甚焉。
下諭一字一句
莫非頂門一針
雖則不敏
請事斯語。
庶幾按伏這罪。
以爲進步之地也。
遷陵白衣帶。
自臨灤日。
至下玄宮時。
稺善洛中返。
傳言如此耳。
公元1847年
華西先生
(丁未四月。)
先儒冲漠無眹
爲道之體。
一動一靜
爲道之用。
其爲得失
屢蒙提諭。
體用
泛言則固分屬動靜
然亦有不分動靜言者
非鄙見。
乃所嘗受敎於門下者也。
體用旣有不分動靜言者
冲漠無眹
謂道之體。
一動一靜
謂道之用。
何害於理致耶。
若曰冲漠無睽。
屬靜而謂之體。
一動一靜
屬動而謂之用。
一動一靜之屬動當勾內。
固不成說
若不動靜
而以冲漠無眹
一動一靜本體
一動一靜
冲漠無眹妙用
是以太極統體爲體。
以太之流行爲用者也。
亦何不可之有哉。
於此別白
則其餘庶或迎刃矣。
幸賜畢誨。
重庵記。
向蒙寵許。
玆敢申懇。
伏乞早賜賁額。
用當盤盂之銘焉。
華西先生
(丁未五月四日。)
冲漠爲體。
動靜爲用者。
不過冲漠無眹者。
天命
本體也。
一動一靜者。
天命之流行也。
流行者。
卽是本體
豈有覓體於無動無靜之嫌乎
如曰冲漠無眹
萬象森然已具。
則此豈索冲漠萬象外者耶。
妄意如此
伏望更敎
華西先生
(丁未七月十三日。)
公元1852年
性善說及大學補傳釋義
莊讀再三
有以信其發明曾,孟,程,朱之旨者。
大明中天無疑
聖人復起不易也。
遊,聖門高弟
不敢筆削之辭。
况此蒙陋
何敢承當點化之敎乎。
謙謙
盛德也。
以是而命之平默
則不翅强僥千斤
惶汗浹身。
罔知如何矣。
第念有疑必問。
弟子之職。
則又安敢不卒請竭兩之敎乎。
嘗竊妄意補傳。
不曰程子之言。
而乃曰取程子意者
大學或問觀之。
則不無所以也。
釋義固已明備
而但恐於此
不可闕而不釋也。
伏未知如何
朱子或問釋明德之義。
只擧書所謂衷。
所謂彜。
劉程所謂中。
洙泗之言性道
張子之言一源以明之。
未嘗錯擧明之之事而合言之也。
今所引禹謨惠迪
太甲顧諟
洪範之皇建。
大學首章明字
是復其性之事也。
非所性善之說也。
且所引堯典峻德
禹謨道心
臯陶謨敍秩。
湯誥降衷
周誥
顯。
大傳形而上之道。
中庸末章上天之載。
朱子不離不雜之訓。
皆只擧性善之實。
而於所引禹,伊,箕,曾之訓。
兼擧復性之事。
不免斑駁
妄意所謂惠迪一句刪之。
顧諟明命
刪去顧諟二字
皇建有極。
刪去建有二字
明德
删去明字
似爲穩當
且張子所謂本然氣質一句
按張子語中。
不見本然二字
今曰云云
未審何處攷見耶。
至於氣質二字
則此篇以性善爲題。
而所引自峻德而下至離雜之說。
一串來者
皆是發明一箇本然之性。
於此忽揷入氣質字。
未知如何
愚意此一勾。
亦當改之曰張子所謂萬物一源
則辭益精益明
而不復聽瑩矣。
不審門下以爲如何也。
形而上下。
新安陳氏說其可疑
如下詢。
窮廬猝無考檢處。
早晩往拜。
謹當執冊請敎矣。
公元1847年
華西先生
(丁未八月六日。)
所禀形而上下說
旣欠反隅
方懼不復。
蒙此開諭而字。
本是繼語辭
畧有相反之意。
又有兼且之意。
果如所敎。
小子見解
果覺其偏側矣。
門下無我之公。
包荒之度。
誨諭之勤如此矣。
講究之間。
苟有一毫結疑者。
何敢不煩請敎
以破無隱古訓乎。
比閱
門下所答李伯五書。
日庸三復
彌見其於天理人欲同行異情
形氣性命相資相埒
與夫進退消長之幾。
吉凶興替之分。
學者用力之方。
靡不痛快明析。
如濯江漢而暴秋陽也。
其中有曰。
以至之。
一物不格
而無一理不至
然後繼之以省察存養之功。
童觀之惑。
不能不聽瑩也。
豈亦廊柱之再數耶。
大抵知行
不可無先後之序。
須知得一件事。
得一件事。
知得兩件事。
得兩件事。
若待無一物不格
一理不至
然後可以下存踐履之功。
則是從事格致之時所格者。
不足以爲己有。
而亦終身存省踐履之日矣。
故語明誠則必曰兩進
語敬義則必曰偕立。
言其一時齊頭做去也。
若補亡章所云衆物表裏精粗無不到。
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者。
固如門下所云。
一物不格
一理不至者。
朱子之言。
特釋物格知至意而已。
非謂待物盡到心盡明。
然後乃可以繼之以誠意正心之功也。
固知門下之意本不如此
遣辭之際。
不免毫分近似
則竊恐學者不知活看而遂以辭害義也。
伏乞更加檢察千慮之愚。
幸有一得
則少加點化。
如其不然
則亟賜鐫誨
以開井觀。
千萬幸甚
仰恃
盛德
率爾至此
不任死罪
公元1848年
華西先生
(戊申五月四日。)
無極說。
近日始覺其非是
謹當改之矣。
程書分類
得諸維楊士人
從當抱歸瓮牖
忍飢鑽繹。
爲幸不細矣。
長汝。
日於露洲。
傾盖而語。
菀然君子人也。
言夏間。
欲留在城闉矣。
公元1850年
華西先生
(庚戌八月朔日。)
公元1100年
元符末
徽宗卽位
皇太后垂簾聽政
有旨復哲宗元祐皇后孟氏位號
時有論其不可者
曰上於元祐后。
叔嫂也。
無復嫂之禮。
伊川先生邵伯溫曰。
元祐后之贒固也。
論者之言。
亦未爲無理
伯溫曰。
子甚宜其妻。
父母不悅出。
不宜其妻。
父母曰是善事我。
行夫婦之禮焉。
太后於哲廟。
母也。
於元祐后。
姑也。
母之命。
姑之命。
何爲不可
非上以叔復嫂也。
先生喜曰。
子之言得之矣。
謹按以躋僖公
經傳之義觀之。
徽宗之於哲宗
有父子之道焉。
孟氏復位
則於徽宗母子之道焉。
徽宗安得以叔自居而嫂視孟后乎。
退溪先生奇高峰之說。
而自幸其免爲千古罪人者。
爲是故也。
伊川不非或人嫂叔之云。
固已可疑
伯溫不此之辨。
仍稱嫂叔何耶。
伊川邵說
悟或
之非。
而叔嫂之爲非
則終不省悟
何故耶。
急於論說復位之當否。
不暇辨及於此耶。
外書所記有疎畧未善者歟。
此條之
恐爲今日屬稱之大證援。
關係不細。
願下一言
以破千古之疑焉。
公元1851年
華西先生
(辛亥正月十日。)
輪講一依䂓式
門下諸人
繼續刮磨
無作輟否。
朱子大全註箚。
分類整頓已了未。
小子汩沒纏縛
一向如前。
程書講疑無卒業之期。
伏庸憂心耳。
比閱東賢禮說云。
生日祭。
馮善刱開。
退溪非之。
明年先人懸弧之期。
據此是日不得不昧然過去
昧然過去人子情理
無乃迫切耶。
世俗於是日。
酒饌
行一獻之薦而無祝。
一獻無祝。
是薦也。
非祭也。
從俗行之。
可能馮善見譏耶。
向質山丈席云。
只當於是日。
登墓擧哀而已
似此如何
乞賜裁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