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渊斋先生文集卷之十 (自动笺注)
淵齋先生文集卷之十
 書
  
公元1881年
安道行(時默○辛巳十月九日)
所詢祧主奉遷之禮。
嫡庶之分。
於長少之別。
蓋嫡家代盡。
然後庶孫繼之。
於義得當
豈可捨嫡玄孫
遷奉于庶曾孫耶。
陶菴以不昭穆
必令嫡先於庶爲定論
而旁題祝辭
自稱爲庶。
亦有陶菴說。
鄙家所行。
自前如是矣。
長房不能奉遷。
宗家權安別廟
而行祀之節。
長房主之。
如或不來
祝文云玄孫某
使云云爲可。
公元1883年
答閔仲浩(麟植○癸未三月一日)
縷縷見諭
無非求助之意。
其義則盛矣。
但施之不佞
何異視聽盲聾也。
然直字之訓。
其果服膺
聖學要訣
已具於斯矣。
更何求哉。
峿堂
歲前奄作千古
每念之嗟悼而已
別紙所詢儀禮補服條。
所後者之祖父母若子喪服
註。
若子如親子
疏。
祖父母卽爲後者曾祖父母也。
然則爲後者。
其所後家曾祖父母。
無間親生矣。
曾祖父母本服。
齊衰三月
而今五月者。
魏玄成所加也。
且爲所後者之妻父母若子。
其所後家外祖父母也。
所後之者字。
衍文
大抵此等文理甚難曉。
故有此俯詢耶。
公元1888年
答安允信(栽煕○戊子十月)
月前邂逅
獲紓願言
雖緣病且行忙。
未得穩懷而開豁鄙滯
爲益已不淺矣。
匪意又寵以德音
縷縷溢幅。
無非肝膈
紙上復接顔面
傾倒曷極。
但辭禮鄭重
實非愚陋所敢承當
循省愧怍
無以言喩
顧今法門衰敗
邪說熾行。
滔滔一世
橫騖名利
吾儒一線微陽
勢將剝盡而無餘矣。
雖有質美之人。
守志不確。
擇遊不精
則易以流入於頹波之中。
莫知其救拔也。
豈不懼乎。
今日吾儕之所相勉勵者。
此外無他拳拳
爲學本末
工程階級
昭載方冊
求之則是。
更何待妄贅乎。
時維隕蘀
正氣有肅。
更惟玆者。
萊衣多暇。
養德日茂
旋切溯仰之至。
璿恒嬰疾病。
鼎器日敗。
不學便衰。
固常也。
奈何
習於家庭
有意於此事。
不能篤志彊力。
一無所得
虛聲四馳
究竟成就
只是欺世負國四字也。
撫躳悲歎
直欲鑽地而不可得也
公元1898年
答黃伯憲(度堅○戊戌九月二十三日)
抱書竆廬
蹙蹙靡騁
意外惠翰。
頓開十年靑眸
曷勝傾慰。
僕目昏耳聵
鼎器敗闕
猶屬自己事。
而最是國憂
不翅高於終南
仰屋長吁
思切溘然而已
衰竆之
狀摹之。
取人嘲笑
且逢妙手不易
則徒犯涪翁所戒。
故雖眷愛之誼。
從前未能奉副者也。
幸須更加深量焉。
胎片敎事。
深山枯棲之蹤。
世相謝。
已有年所
此身雖在陽界上。
無異卷中之人。
想當默會而戚其情矣。
不必使洪雅士遠來而虛歸也。
來月枉顧
示意鄭重
當預掃塵榻。
千里寒程。
老人徒行
亦爲之貢念。
李和汝(萬用)問目
 志爲氣之帥。
爲氣帥。
而心不得爲帥否。
心以全軆而言。
志以所之而言。
朱子曰。
志者。
心之方張處。
運用是氣者。
志也。
管轄卒徒者。
帥也。
若曰爲氣帥。
心字比志字。
其力似不及矣。
 朱書正法眼藏
見節要註。
傳燈錄。
佛以無上微妙秘密圓明眞實正法眼藏
迦葉云云
朱子引以喩此道之正傳
 陸棠
楊龜山女婿也。
語類
陸棠容貌甚莊。
端坐不動。
每來必如是
龜山喜之。
女妻之。
及范汝爲作亂。
棠入其黨。
可見矯情飾貌之難信也。
 廝崖
廝。
猶相也。
崖。
或作捱。
亦作啀。
廝崖。
相抗不屈之義。
李和汝別紙
俯詢疑義聖賢之書。
無非緊要
今日急務
無如鄒經矣。
至於樞機
莫如華陽客位咨目
擇人而交。
擇地而蹈
豈非自守之道乎。
蚊蚋之閙。
何足動吾一髮也。
朱子曰。
動處是心。
動底是性。
處底字義深淺
說發之者
氣也。
所以發者。
理也之義。
中庸序。
不曰命性。
而曰性命云者
以人稟受而言。
故曰性命
若曰命性。
非徒病澁。
不順文義
鬼神章之揷入於費之小大間者
齋合天人小大之訓。
說得分明
近續退溪說。
未與物接之時。
未發之中。
統指賢愚而言也。
尤菴之以天地
爲道中一小物
成壞生滅
來喩所引皇極經之說。
得之
一分殊歌。
動本靜。
不可太泥看。
公元1897年
答安致和(思中○丁酉臘月十九日)
別紙所論有心之心不可以言於天。
與夫心者。
氣之精粹等語。
足以或者之說。
而深歎高見精詳也。
至於道心有惡。
彼說尤不近理
四端七情
其中節者。
皆是道心之公。
豈有惡之可言乎。
四端偏指道心
谷說。
朱子惻隱羞惡中節不中節之言有異。
恐爲未安。
四端中節者。
可謂道心
不中節者。
亦可謂之道心乎。
此說詳見於先子質疑中。
試考覽焉。
七情與人心。
未必盡善
來說亦得之矣。
於此等說。
未有斑窺之實。
而難孤盛詢。
强顔貢愚。
更敎之切企。
公元1898年
答安致和(戊戌十一月十四日)
所諭正中叔文弊
徒尙口耳。
古人所歎。
踐履不能講學
難免徑直也。
講學不能踐履
則亦歸乎邊飾矣。
踐履講學
不可偏廢也。
蓋考聖賢成法
驗之以日用
知行相資
車兩輪。
如鳥兩翼
此實吾儒家法。
滔滔一世
橫騖名利
文滅其質。
以至於人類化爲禽獸之域。
使吾儒一線微陽
剝盡而無餘。
噫。
不辰之歎。
容有極乎。
晦盲否塞
此時若。
焚坑之禍。
且將至矣。
不能踐履
猶事講學
豈不於今日之兩皆滅絶者耶。
愚之此言。
固非高明所詢之意。
隱憂之存於心者。
衝口而發。
惟賢默會焉。
公元1899年
答安致和(己亥二月十二日)
嚮詢云云
程子曰。
善惡天理
朱子曰。
因天理而有人欲。
瞥眼看之。
似甚可疑也。
然人之喜怒哀樂
聖狂同有焉。
喜怒哀樂理則性也。
當喜而喜。
當怒而怒者。
情之善者也。
不當喜而喜。
不當怒而怒者。
情之不善者也。
情之善者。
乘淸明之氣。
天理而直出。
情之不善者。
雖亦天理
而爲汚濁之氣所揜。
反害天理故也。
翁以夏月之醯。
生虫蛆。
以證程朱之說。
可攷而知也。
四端中節與不中節
卽當喜而喜。
不當喜而喜之謂也。
答安致和別紙
蒯聵之欲殺其母。
得罪於父。
輒之據國而拒父不納。
俱是無父之人也。
子路之死爲輒。
而特在於父子爭國之日。
故謂之非義
若爲聵而死。
不可謂之義。
何得不誅聵而只誅輒乎。
賓仕之例。
非但我國所不可行者。
自漢以下無列國。
而獨統尊於天子
故雖無歷仕適他之義。
臣子之於君父
獨無用行舍藏之道耶。
國家亂亡之際。
含忍痛恨
以全吾守。
志士之所不得已也。
梅福逄萌管寧陶潛之類可見已。
豈不義。
朱子皆稱之於綱
目乎。
三仁事。
朱子曰。
當理無私則仁
箕子而不諫。
微子不存宗祀
坐視之惡。
竟於牧野之事。
則固不可謂之仁也。
大抵人臣諫君。
是固職也。
而惟看其所處之何如矣。
無主婦行祀之事。
南溪曰。
舅婦不可共事
屛溪以爲出納主。
主人兼行之。
進饌等節。
祝爲之。
所引喪后多年
不再御。
非獨明祖爲然
隋文帝唐太宗
亦皆然。
帝王本無再娶之義。
天子十二女
諸侯九女
而必一娶也。
後世人君不然者。
此固從權矣。
奚必以不再御爲疑耶。
答金稺復(來性)問目
 中庸
天命起頭
以上天之載結尾
兩天字。
同乎異乎。
朱子以爲始言一理
指天命謂性。
復合一理
上天之載。
據此首尾兩天字。
有何同異耶。
 大學曰。
必愼其獨。
中庸曰。
愼其獨。
大學加一必字。
何也。
大學愼獨之加一必字。
大學
學者事。
其勉戒似尤貼。
故然歟。
 
中庸
多以子曰起辭。
而第二章三十章
特曰仲尼
何也。
尤翁以爲篇首
將引夫子說話
先言仲尼
以見其下所謂子曰者是仲尼也。
終將言夫子道德。
而又先言仲尼
以見其三十章三十一二章
皆是夫子道德也。
此爲明白耳
答姜贊汝(文奎)問目
 大學序。
盛稱宋德治敎
中庸序。
不稱宋德。
只曰程氏兩夫子出。
果何義耶。
大學序。
先說上古立敎之法。
中說五季壞亂之極。
終以宋德治敎之者
立文命脉
不得不然。
中庸序。
不稱宋德。
而直云程氏兩夫子出者。
主意在道統之傳而然也。
公元1898年
李敬述(善植○戊戌正月十八日)
所詢論語食不語寢不言章
語言二字
新安陳氏以爲他處通用
此則有辨
人又有問陶菴曰。
若於食時
長者問之則如何
先生曰。
不可且食且語。
只當速咽下而後對。
觀此兩說
庶可曉得其義矣。
縞紵見於左傳
季札聘于鄭。
子產縞帶
子產亦報以紵衣
是各以其地之所貴也。
贈人以言。
取此義歟。
造堂嚌
胔。
出處未詳知。
而細究其文勢
似是力學深造之意耳。
李景莊(圭錫)問目
 明德
有以理言
有以氣言。
或有合理氣言云云
明德
詳究大學章句
則悉擧心性情。
然後乃謂之全軆
虛靈不昧
心也。
衆理
性也。
萬事
情也。
具之應之。
屬於心。
不可專主專主氣看。
 尤菴先生曰。
有以理言者。
有以言者
或者解之曰。
心氣而已
心字上。
不可著理字云云
先子論心之說。
各有所指。
理對心而言。
則理爲理而心爲氣
以心對形而言。
則心爲理而形爲氣
蓋心雖氣也。
而理實具焉。
或者心上不可著理云云
不成說耳。
 近思伊川曰。
形軆謂之天。
主宰謂之帝。
功用謂之鬼神
妙用謂之神。
性情謂之乾。
以此五句
分屬理氣
主宰妙用性情
理也。
形軆鬼神
氣也云云
細究註說
則指理指氣。
可以知矣。
理氣
不相離。
主宰性情妙用
雖言理。
而氣在其中
形軆鬼神
雖言
氣。
而理在其中
來諭理有二軆云云
不思甚矣。
大抵高明所論。
有理自理氣自氣之病。
幸須沉潛加功焉。
 明道曰。
但得道在。
(止)己與人但得道在。
何意耶。
道在下。
先子以면爲吐。
蓋人能軆道
則不古今人己。
無往不合
更究註說
則似當釋疑
 正叔可謂薑樹頭生。
必是生薑樹頭死。
出處語意如何
昔有與人所生者曰。
薑樹頭生。
人曰。
生薑地上生。
遂與賭驢。
質諸知者
不勝輸驢。
曰。
驢雖輸。
薑樹頭生。
康節伊川曰。
儞道生薑樹頭生。
我亦只得依儞說。
此固篤信伊川之意也。
 朱子樓下詠
其意何如
朱子飮酒微曛。
輒臥樓下。
北望歎息曰。
老矣。
不得恢復中原
仍吟杜子美行。
李景莊問目
 程子曰。
幼子常視無誑以上
皆是敎以聖人言動
未知其所如此也。
聖人言動
須於灑掃應對之間。
使之習於誠。
習於正之謂也。
 
命夔典樂
註。
體用功效
何者體用
何者功效耶。
尤翁先祖以爲人心之和者。
其體也。
發於聲詩者。
其用也。
神人以和者。
功效也。
 正心下章句。
一有一字
有以或字看。
有以專一一看
有以四之一看
何者爲得耶。
一有之一。
些少之意也。
來示云云
似皆不然
 中庸首章
性道敎三者歷言之。
而次節專以道字承之。
不及性敎者。
何也。
出道一字
厚齋以爲率性之謂道一句
承天命之謂性。
下包修道之謂敎。
所以單言道字
而性字敎字。
未嘗不在其中
說似明白
公元1900年
答楊聖允(相一庚子四月二十四日)
 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之生字
(止)陰陽先後
太極動靜
已是陰陽
有何先後之可言耶。
朱子圖解
去此兩生字。
蓋陰陽動相推無竆耳。
 各一其性那性字。
是果本然歟。
氣質歟。
各一其性。
朱子以爲無極之妙。
未嘗不各具於一物之中。
則此性字以理言也。
文正先子嘗曰。
朱子論此非一。
而是爲定論也。
 不曰太極而曰無極之眞。
何也。
無極眞眞字。
便是太極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此與上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
後先不同
何也。
太極動靜
雖陽先於陰。
陰爲陽之體。
故凡言陰陽
必先而後陽。
答楊聖允(庚子六月十五日)
五行云云
蓋語其生之序。
土居四之下。
語其行之序。
則居於四之中。
水火木金
雖皆得土而成。
然其質之具於地者。
朱子以爲一時俱生。
非有先後之可言也。
觀此可以默會矣。
大抵五行之生。
非有先後
如其數之一二三四五。
自然先後次序也。
地是全體而土爲其形質
然難可以先後分也。
來喩所謂全體形質
在先在後者。
不成義理矣。
水生時。
地之生已久云云
尤不成說
六之成水也。
猶坎之爲卦也。
一陽居中
天一生水也。
地六包於外。
少陰多。
而水始盛成也。
豈以六以之者
謂之地生已久之證耶。
更深之如何。
公元1889年
田士純(相泰○己丑正月二十六日)
昨夏惠問
緣於病懶
因循未謝。
殆涉不恭
恒切悚歎。
不謂玆者。
垂眷念。
復賜德音
感誦靡極。
亦仰不較
盛意也。
前後講書諭。
無非謙貶求助之意也。
誠可欽歎
但責聲於聾。
而問色於瞽。
則愚不能無惑
愧恧難容也。
萬事由於自家
則惟在自治之如何。
朋友之力。
不過提醒期勉而已
至於隱微幽獨之地。
尤非他人所能與也
未知足下以爲如何
居敬二字
爲下手處。
而想當熟講其旨矣。
軆行之。
其於學道也。
何難之有。
公元1895年
答安寅叟(灝一○乙未閏月望日)
所詢禮疑。
向因病臥
略言來人矣。
果已入聽否。
大抵此事。
雖有本生先丈臨終時所命。
豈可所生庶子
而闕一世
出繼之子
服喪奉祀耶。
尤菴曰。
有父然後有祖。
子將以何人爲父。
而繼其祖耶。
尤翁此說。
如是明白
遺命固重。
昭穆之義。
重於遺命
愚見以此意具由。
告于几筵
卽爲改正
而使判基爲後如何
此繫倫常
不可不愼也。
安汝恩(澤煥)
長子斬。
或者之論。
似是鄭玄說。
祖禰及己
適適相承
可以長子斬。
庾蔚之嘗云。
用恩則父重。
用義則祖重。
父之與祖。
各有一重之義。
己承二重之後
長子正軆於上。
將傳宗廟之重。
然後可報以斬。
說似明白
來諭親親及出於情云云
非服斬之本義耳。
安汝
淵谷碑文
當初只稱冠山章甫
不擧誰某矣。
後來添入。
從物議也。
是非如此紛紜
故春間。
初本還用之意。
貽書于李君矣。
無皁白
無論白氏當入與否。
單擧章甫
面圓矣。
未知以爲如何
公元1905年
鄭舜擧(海翊○乙巳二月日)
屢空之憂。
令人悶然
須是忍。
忍到熟處。
自無戚戚之念。
此固晦翁語。
而聊爲賢弟誦之。
幸須加工如何
所詢禮疑。
此果聖人所云昭公知禮也。
愚何敢開喙。
然有所辨說
子宣謄去。
倘或借覽否。
公元1883年
鶴老(頤壽○癸未臘朝)
當此大無。
深溝壑。
自是大悶。
長平之坑。
亦謂之命。
則是亦順受而已
何必徒亂其心也。
昔任踈菴以爲死作餓鬼
已極可憐
不欲復作愁鬼。
誠至論。
而愚所嘗愛誦。
故聊爲仰聞。
公元1893年
答金鶴老(癸巳至月旬一日)
曾傳或問
間已卒業否。
表裏根枝之喩。
大小學誠表裏
而根枝則恐不襯貼
或問之於本傳
註脚
註脚也。
不可以家與門譬之也。
自反云云
誠然誠然
無相三字
亦施於朋友
豈不爲好哉。
公元1898年
答尹亨三(滋鉉○戊戌端陽翌日)
數旬遊從之樂。
追思怳然意中
承惠以審玩索益懋。
慰喜未可量。
記末。
山醉海。
非不盎然善也。
但積憊爲苦。
垂不自支。
所得不足以償所失矣。
所諭崖刻。
不須爾。
盛意已定
則亦不欲強使之止也。
地之遠近
所爭只是數弓。
則或彼或此。
亦在相勢而從長爾。
鄙人不能把筆
相悉已久。
何故必欲露醜以來衆目之笑耶。
一向免不得
則從當隨隙勉副矣。
文谷深荷勤意。
餘惟默照
宋性魯(翼洙)別紙
斬衰中出入服色。
製用深衣則著布帶。
而似不若直領耳。
覃恩已詳於朱子告廟文矣。
程子之性則雖善。
則不齊。
不可省察矯揉之功者。
何以致疑於其間耶。
公元1897年
答金泰叔(錫均○丁酉臘月)
示諭
足見進學求助之切。
而恨愚坐在雲霧中。
無以仰塞勤意也。
每年避暑山亭
而今夏亦將圖之。
高明對床
何幸何幸
所詢禮疑喪中死者
其子當代服。
已有先賢說。
考妣雙墳。
是衛人之禮。
而從其地勢
東西易位。
不得已也。
有何悖於道理耶。
答具性剛(然侃)別紙
治喪于先山下
是爲外殯。
豈可行祖遣耶。
當俟葬日行之。
而初以葬禮權厝
則祖遣等節。
亦如例行之。
喪中師服
文正先祖
吊服宜之說。
則蓋脫衰絰
而加吊服直領之上。
恐似爲可。
拜與揖。
各有所行。
不可一時幷行
答曺衡七(垣淳)
湖嶺驀越
尙稽一拜
索居竆鄕
徒勤懸仰
乃於前冬。
猥蒙不鄙。
惠然左顧
今又枉賜寵牘。
辭旨鄭重
區區感誦。
何日敢諼。
尊先文貞先生
請祀聖廡。
士論齊發
孰有異同也。
見今賤踪。
衣制事。
犯分陳章
獲罪于天。
日夕悚惶
方俟嚴譴
豈敢擧顔而參於多士論議之間哉。
幸賜曲諒如何
答曺聖五(鳳愚○丁酉八月五日)
露白葭蒼。
瞻詠政勤。
因便風。
獲承左墨。
感荷沒量。
仍審秋殷。
靖履崇謐。
造日深。
不勝嚮𨓏之私。
義理無竆
歲月易遒。
此眞學者通患
惟願益加勉勵
使易遒者。
或於我厚貸。
無竆者。
得以盡其竆。
豈非好事耶。
所望甚不淺淺
幸諒之。
答洪國珍(鍾龜)別紙
臯復當從喪禮。
升屋而號。
豈可從溫公說。
始死綴肩。
不見禮經
楔齒綴足。
無異也。
禰祭之闕於備要要訣
恐是豐昵之嫌也。
斬齊首絰
本左右上不同之義。
左是陽也。
右是陰也。
父屬陽。
故斬之。
本則在左。
母屬陰。
故齊之。
本則在右也。
陽之生。
自地而上升。
陰之生。
自天而下降。
斬齊麻本之在下在上者。
亦恐是取陰陽之義歟。
祭畢告成之儀。
實出於古時告尸之禮。
而後世之猶不廢此者
恐是存羊之義也。
今旣有犯諱之嫌。
則廢之恐宜。
祝文
不書初字者
皇明大統曆
無初字故也。
翼廟代理之時。
興感風泉
皇壇祝文
刪去初字。
是故
好禮之家。
亦皆不書。
是亦出於尊周之義也。
公元1900年
答洪國珍(庚子十一月)
楚山講筵相別
尙今餘悵。
而但伊時莘莘襟佩。
濟濟
衣冠
未始不爲此時盛擧者。
如來諭。
裦衣博帶
尙存元祐之風者。
復覩於今日矣。
若使戴矮帽之蘇東坡
窄袖黃山谷
見之。
能無汗顔乎。
尊攘扶闢之任
愚非其人。
如是虛奬。
掩耳而不欲聞者也。
胤君病情
聞甚驚慮
幸須使之息其思慮
節其食飮
極其調理如何
答全應九(永瓘)問目
 祥後禫前。
遇俗節。
出主靈座故處
哭泣行事
如祥前朔望奠例耶。
且禫後吉前服色
居家時常布巾
而雖朝官
不用宕巾纓子否。
主旣入廟。
不必行事靈座故處
後服鄙家則以舊漆笠白絲帶。
恒持待吉。
布巾宕巾。
不須論也。
公元1897年
答魏致周(啓泮○丁酉十月十四日)
足下誤聽塗說。
過當之禮於深山木石居者。
竊恐計太疎矣。
足下衰陋
爲何如人。
面目焉素昧。
行事焉不知。
可謂不知其人也。
春秋尊攘之業。
後學啓迪之任
何等大事
而遽以責之所不知之人耶。
雖然
足下之誤。
不過曰失於過聽
誠懇惻怛之意。
足以感動愚陋
狂態忽發。
不得無言矣。
懷山襄陵
然後砥柱之爲砥柱
疾風急雨
然後廈屋之爲
廈屋
今日之變。
不但懷襄疾急而已
則閉門深山之中。
聖賢書。
至死不悔。
亦一砥柱也。
廈屋也。
未知高明以爲如何
答魏致周別紙
喪人出入時所著帶。
無別制之文。
斬絞齊布。
仍用腰絰下所帶者。
布帶縫廣。
當依備要四寸許。
期功平居
未必常持。
成服之帶。
隨俗雙垂
恐好。
考妣合葬
妣位雖或祔右。
墓祭似用以西爲上之例。
世葬同原。
若不位次
則勢固設壇行祀。
而表石竪于壇階。
亦似好矣。
公元1902年
李佳玉(鉉琪○壬寅七月)
攜書入山
已過一朢
將以數日後尋歸。
意謂奉晤於泉石之間。
尙寂跫音
曷勝悵黯。
春川契事。
贄資間果收布耶。
座目速成似好。
須與大卿在文。
爛議修正
毋至招人脣舌
如何
謾輯。
更欲易紙。
紙筆付呈。
或得貴族一之手勞否。
答卞士永(孝錫)
山榭一別
迨此悵熲。
意外德音
忽墜塵案
何慰豁如之。
仍審學履尙苦視官之祟。
區區貢慮。
安得金鎞子以奉獻耶。
滿紙縷縷
可想省察之工益有縝密
曷勝
贊歎
蓋知其病者
已是治病之漸。
恁地做去。
豈無收效之日耶。
幸加勉勵
卜師近住何處
聖像帖。
間已移摹否。
續錄刻役。
明春將欲圖之。
申申提及切企。
公元1892年
答張稺邦(寅說○壬辰)
匪意德音
慰感交摯。
近日邪敎熾盛
曷勝憂歎
盡之陽。
難保其線微。
則此殆天欲使我人類化爲禽獸而後已耶。
還鄕將以明春圖之。
而竆家事力。
未知究竟之爲如何也。
某人事。
不勝慨歎
當爲吾輩鑑戒
不必呶呶拖長也。
公元1901年
李在文(昌義辛丑陽月小晦)
浹旬文譚。
固不易得。
况今朶雲垂賁於匪匪想中。
豈直賢於十部從事而已哉。
憑審雪夜山窻退之暇。
觀玩之工。
紫陽書。
大而海闊天高
小而蠶絲牛毛底氣像。
次第講討得矣。
不任攢賀。
至若甚劑之喩。
可驗向上匪懈
然此事進退反覆
只在一念之間。
非若醫方湯劑之必求於廣濟局也。
故曰知得如此是病。
便不如此是藥。
夫豈仁遠乎哉
而已矣。
春川契名與添入之存拔。
行當整頓奉呈
容竢後便如何
答禹聖最(海纘)
春間奉晤。
殆慰索居之懷。
而別後漠未相聞
憧憧
念。
靡日往來于中。
料外德音
豁然執熱者之濯淸風也。
從審起居珍毖。
遠寓凡百
去益惱神。
此果玉成之意。
存乎其間者耶。
秋後還鄕
事可得宜
幸勿三思如何
璿以近日事。
陳章極言
冒觸天威
久不下批。
日夕惶蹙。
無地自措也。
斯文過夏而歸。
疏草謄去。
或於逢時討覽耶。
餘非遠書可旣。
李由遠(柄轍)
便中見情墨。
深慰渴望
仍審梧秋侍餘玩賾。
得無世故所奪。
山水留債。
居然還故。
可謂良筭
大界陸沉
無處不風。
人和之地。
莫如敦睦梓里
奚戀乎嘉山勝地也。
茅塞之諭。
直是力不著志不立之病。
此箇病處。
非蒲茯可補者。
惟在奮勇靜思而已
愚嘗對人。
必言學莫先於立志者。
良有以也。
吾輩遭此世界
收心讀書
力攻義理
以圖皓天之復。
答梁汝正(在慶)
遐陋劣。
遠訪未幾
又惠德音
深庸感戢
俯屬尊先文字
託名爲榮。
忘僭謹構。
而未成定本
故以竢後裭。
書院洞立立碑
一則犯禁也。
一則未爲不可也。
愚意不如一書塾。
先生遺書之爲好。
更加深諒。
如何
答梁淸一(在德)
頃別耿悵。
臨風流情。
一幅惠問
誠料外也。
曷勝欣慰
示喩可見雅意
日用常行
無非工也。
豈以讀書時少。
接物時多。
爲憂哉。
隨事處宜。
戰兢做去。
收心之法。
不外是耳。
碣文中所刪句語
當依示矣。
  別紙
 四勿箴。
言心言性云云
心性互言
恐是隨文安字。
語勢自然
無他意也。
四箴旨義
不過學者存心養性
而爲克己復禮之地。
言心而性在其中
言性而心在其中
非心心性自性
公元1894年
答崔而性(秉五甲午三月二十七日)
屛翁狀文。
旣已得覽。
而此外更無誌碣等文字耶。
來本還完。
覓便傳如何。
今去先生之世。
有餘年。
墓道之文。
一未出焉。
豈非斯文之欠典耶。
縷縷示喩。
足見慕賢誠深。
而其於任責非其人何。
不覺騂顔也。
公元1892年
林子華(基洪○壬辰)
遐陋劣。
垂記存。
訪書問。
深荷眷誼。
何日忘之。
矧此滿紙縷縷
足見近裏篤實之意。
令人警發
執禮謙恭
有若請益者然。
高明則盛矣。
內顧自不覺騂然。
別幅所詢。
病未貢愚。
將俟後褫。
恕諒如何
公元1895年
林子華(乙未)
春間惠函
病未修謝。
耿耿底懷。
尙今著肚。
卽詢學履豈弟
長夏山齋
丌業日進
遠望嶺雲
我思憧憧
璿病餘殘骸
振刷無力
良覺衰甚。
而來山中
浹旬餘。
國家憂虞
高於終南
徒切元城好命之願也。
尊先文字
難孤盛意
今玆構呈。
合用與否。
惟在高明裁處耳。
答夏極中(祥洛)
盍簪
依依如夢塲。
意外賢胤遠顧
兼惠華翰
盛注。
何日忘之。
所託文字
忘拙構呈。
黔驢之技
止此而已
是愧是愧。
史略二編依到。
而全帙板若重刊
亦另念如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