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美堂集卷十三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x 页
明美堂集卷十三(全州李建昌凤朝 著)
 杂著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6H 页
谨书先忠贞公记金贞女事后
金贞女归于未醮之夫朴某。治其丧祭。养其父母者三年。而先忠贞公为之记其事。金贞女遂名一世。其明年。先忠贞公捐馆舍。又六年而金贞女没。通津,江华二邑之人。缀先忠贞公之文而状于监司。监司闻于朝廷。遂旌其闾。于是。建昌嘉贞女之全且显。而感先忠贞公之不及见也。辄徵先忠贞公所未载者录之。谨附于后。贞女没前数年。其姑先死。贞女持丧甚毁。然犹曰。吾不死于夫者。以有舅姑耳。今姑虽已矣。尚赖舅以为命。吾忍死。及姑服阕之岁某月日。为夫死之七期。贞女忽病剧。告其舅曰。妇始欲终事舅。今夫召之矣。妇事舅不得终。愿舅勿恫。指所养族人儿曰。善视此孙。舅惊泣曰。汝病岂遽至此。汝何忍弃我。对曰。妇亦不甚欲死。奈命尽。不得自为耳。又曰。妇有自制衣裳。皆用䌽色。在密箱中。即死可出以为敛。面上须少脂粉。冀夫初见妇不嫌丑也。夫手书一小册。所带锦囊。可令妇左右手握之。彼此不识面。相见须有验也。言已。洁席卧。数顾日影。竟以夫死之时没。是夕。里中人梦其夫绿袍骑马。从墓门出曰。我迎新妇去也。
书李圣养(正模)传后
李君韦士。述此文。示余而曰。子尝谓李圣养贤士。惜吾知之犹未尽。今圣养不可见矣。昔之云未尽者。其将有得乎斯文否欤。余受而读之再三。益信圣养真贤士。韦士文。又序次得法。如见整襟危坐之圣养。仿𢘍尺幅间。几忘其已死。然圣养之墓草已宿矣。噫。其可悲也。圣养隐居求志。计生平必不以一步枉于人。独尝一叩余门。盖以有先世之故。又韦士折辈辱余。必有所过听者。然余顾荒嬉少检束。当圣养见余时。度其中不能无悔意。余至今愧之。而韦士文乃称李学士。噫。李学士何人。岂能重圣养耶。书之谢韦士。重以悲圣养焉。
书曾子固论扬雄书后
甚矣。曾子固之谬也。其论扬雄儗之箕子。且曰。雄遭王莽之际。有所不得去。又不必死。辱于仕莽而就之。不去非怀禄也。不死非畏死也。辱于仕莽而就之。非无耻也。在我者。彼之所不能易也。甚矣其谬也。夫雄之不去。非怀禄而何。不死非畏死而何。辱于仕莽而就之。非无耻而何。子固而为雄讳无耻也。则姑曰雄非无耻也。惟怀禄故耻而不能去。惟畏死故耻而不能死云尔。则斯有说矣。顾云非怀禄。非畏死。而又非无耻。吾不知其奚以为雄解也。箕子于纣。为同姓之臣。固有所不得去。与比干谏纣。纣杀比干。而不杀箕子。箕子固不得以自死。纣命之囚。固不得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7H 页
不就若为奴。则箕子佯狂而为之。非纣奴之也。虽纣奴之。是亦君命之为奴。不得不就。若雄之于莽。奚以不去。奚以不死。奚以仕而就之。然论雄者。不必论其去不去。又不暇论其死不死。惟当论其仕而就之之可与不可耳。莽之为恶逆。与夫雄之尝委质于汉。而北面事莽之为丑。夫人而知之。雄其非人乎。子固焉得以讳之。抑子固所谓在我者。果何物也。将非所谓道者耶。夫尝委质于汉。而北面以事恶逆之莽。此其在雄者固然耶。是诚无耻而已。焉有无耻而为道者。抑在雄者。固非然耶。是雄之道。雄自易之。又不待易乎莽也。而犹曰彼之所不能易。吾不知所不能易者。何物也。箕子佯狂而就囚奴。囚奴则辱也。佯狂则易也。而箕子之道。辱而逾光。易而逾不失其正。兹其所以为明夷也。雄则仕为大夫。大夫非辱也。其自谓则曰我异于是。执太玄兮。荡然肆志不拘挛兮。执太玄而肆志。则未尝易也。故雄之道。以荣而逾辱。以执而逾易。吾惟见其夷也。安在其所谓明也。雄所谓诎身而伸道者。箕子是也。雄则诎道以伸身。且亡道以存身者也。子固又引孔子之言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是亦如箕子者。可也。若雄则既磨而磷之矣。其谁谓之坚。既涅而缁之矣。其谁谓之白。今夫执物之磷者。而为之辞曰。是虽磷矣。其坚不能易也。执物之缁者。而为之辞曰。是虽缁矣。其白不能易也。其孰然之。且夫雄之仕莽。考之于史。非莽之劫雄也。雄自仕耳。若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7L 页
是则雄。乃自磷而自缁者耳。又不得以磨与涅解。子固又谓美新之文。非可已而不已者。奚据而云乎。其谓仕莽重而美新轻。既不得已于重。则其轻者不可已。是其言则似矣。然是惟罪雄仕莽之重。然后置美新之轻则可也。若子固方以雄之罪之重者。谓道宜尔。则于其轻者。又奚不以为道宜尔。而顾独以为乡党自好之士。所不为云乎。且美新。又不可以为轻。雄之仕莽。怀禄而已矣。畏死而已矣。怀禄畏死而仕者。犹未尝无耻也。至为文以赞恶逆之莽。则真无耻矣。是亦不可得以已乎。抑雄为太玄时。莽犹未篡矣。而雄为莽述符命。以附于其书。是雄之赞莽。在仕莽之前已久矣。子固又何以解之。子固言学有所进。则于雄文每有所得。此子固所以不敢疑雄。而为雄解如此其至者也。余于子固之文。亟好之。余文有所进。则于子固。亦每有所得。子固之好雄。谅亦无过于余之好子固也。然余惟好子固之文。而未尝以文为道。故于其所疑而疑之。不讳其谬而伸吾说以辨之。子固则以文为道者也。故终身惑于雄。而不自觉其非也。夫以文为道。非惟子固为然。汉以来号能文者皆然。雄亦然。雄盖自惑者也。无耻而不以为耻。反以为道。自惑而不自觉者也。雄之罪。至子固之后乃定。今不足以复辨。惟余深有惜于子固而言之。亦以为文人不知道者之戒焉。
书李生卷后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8H 页
使吾遇子于道。不知其何人。而与之语而得之。则吾之惊且喜何如也。今吾见子之才诚美矣。吾亦可谓倾倒于子矣。然以吾来此。闻子之名过饫。而望子过渴。故见子之如此。而以为固然。岂惟以为固然。又从以若有不尽。然士之行于世而求蚤誉者。可以知难矣。蚤誉犹难。况蚤誉之不能无蚤訾乎。士方贫贱。戒之在谄。然后进之于长者。则不可以不恭不谄之谓节。恭之谓行。行不备而节立者。未之有也。子将游于礼义乎。则礼义之门。不可以不恭也。将游于势利也。则势利之途。又不得以不恭也。子与吾言。与与子之朋侪言。而无甚异吾。则甚乐之。然天下之长于子者。其性不同。子勿以吾槩之也。士始学于乡。自视足以贤于其乡。及学于州。而知夫乡之不足贤也。及学于国。而知夫州之不足贤也。及学于天下。而知夫国之不足贤也。贤于天下则几矣。而夫惟贤于天下者。必无贤之心焉。无贤之心。然后天下贤之。己一也。天下之人。不可计也。使己才足以当十人。奈百人何。足以当百人。奈千人何。其必有术焉。知百人之不可当。则无宁伏于十人。彼十人者。知我才足以当十人。而无故伏于十人。则必喜而反伏于我。彼百人者。见我未尝与十人敌。而十人无故伏于我。则必畏而又从以伏于我。苟用此术。千人可伏也。不然而攘臂。号于众曰。我能当千人云尔。则人思与之敌矣。人思与之敌。则奚往而不败。然此吾所谓术也非道也。夫惟道则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8L 页
无所谓伏者焉。无所谓伏之者焉。君子有盛德大业而不与。而况于文辞乎。况文辞之未至于工者乎。子且归而读十年书。其必有进于斯者乎。
以其汇吉颂
岁乙未立春。自书帖子曰。以其汇吉。客有过而问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泰初九也。拔茅茹。以其汇贞吉。否初六也。今曰以其汇吉。敢问奚汇之以。主人曰。有是哉。问乎。有天道焉。有人事焉。以天道也。则可以泰矣。以人事也。则犹未离乎否。夫征与贞一也。吾奚容心焉。然自今时而言之。则贞其吉也。客曰。既曰征与贞一也。又曰。贞其吉也。是舍泰而用否也。君子之于情。若兹其远乎。曰。非然也。子欲闻易之说乎。泰与否反。而泰因乎否。否与泰反。而否因乎泰。故泰而征者。乃否而贞者也。否而贞者。乃泰而征者也。故曰征与贞。一也。易有卦与爻之辨。子知之乎。夫三阴三阳之卦。谓之泰。夫既谓之泰。则小往大来。吉亨而已。夫安有所谓拔茅茹。以其汇征吉者耶。所谓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则斯爻也。非卦也。故泰之初九者。泰之升也。自是而之谦之坤之豫之萃。五变而否矣。惟否亦然。否之初六者。否之无妄也。自是而之履之乾之小畜之大畜。五变而泰矣。然则与其泰而之乎否。曷若否而之乎泰。故曰。自今时而言之。贞其吉也。敢问奚以则可谓贞乎。曰。程先生之说备矣。敢问贞则一于否而已。奚以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9H 页
之泰乎。曰。善哉问乎。孔子于是盖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程先生又申之曰。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乐于不进也。以其道方否。故安之耳。志未尝不在乎得君以进。以济天下也。夫其志之在君。则否可以之泰矣。敢问志在君。则斯可以之泰乎。曰。善哉问乎。志在君。则斯可以之泰矣。子知否之所以否乎。上下不交也。上下不交。子以为其咎专在乎上欤。抑亦在乎下耶。夫易之道广矣大矣。有为上而言者。有为下而言者。夫既为下矣。则专言乎下可矣。惟为下者有咎上之心。而不自以为咎。然后下不交乎上。下不交乎上。则上不交乎下矣。夫既上下不交而为否。至于是而处下者犹曰我无咎也。若是则何时而交乎。夫惟君子不然。其心曰我之罪也。非君之咎也。君其或者用我乎。我其有以得乎君。而尚有以济天下乎。天下之理。感与应而已。莫卑乎下。莫高乎上。而下感乎上。则上未有不应。莫寡乎一身。莫众乎天下。而身感乎天下。则天下未有不应。感而应则斯交矣。苟其不然是否。常一于否。而贞不足以为贞矣。敢问泰因乎否。否因乎泰若是。则否虽之泰。而泰又有时而之否矣。若之何。曰。是非所忧也。惟泰矣。而能不忘否。则常泰可也。为上而言。安不忘危是也。为下而言。通不变塞。是也。是则虽征亦贞也。贞可以无征。征不可以离乎贞。故曰征与贞。一也。而贞其吉也。敢问畴为汇者。曰。以言乎内。则昆弟吾汇也。以言乎外。则朋友吾汇也。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89L 页
以言乎远。则吾国之人。皆吾汇也。客既谢去。演其意而为之颂曰。英英白茅。厥有三脊。藉用维酒。王祭是亿。屏于空谷。萧艾与群。用舍虽异。有聚无分。否之在初。体柔德刚。爰暨其汇。靖潜退藏。虽则潜藏。志不可忘。苟其忘君。虽贞匪臧。藐兹人身。参于下上。匪直也参。裁成辅相。天地有否。人无不伸。斡地回天。冬可使春。一心之微。力于鸿匀。苟非其然。奚贵乎人。曰我兄弟。及我朋友。济济青衿。林林黔首。无曰否矣。否终则倾。以其汇吉。俟我泰平。
读孟子
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子释之曰。以理言之。民为重。以分言之。君为重。张南轩曰。使人君知民社之重而己不与焉。此三贤之论。一也。而世之为说者有曰。君不幸而去社稷。臣当守社稷。不当从君。此非孟子本意也。孟子之意。以其汎论则言理也。非言分也。以其指切。则为人君戒也。非为人臣训也。使为人臣者。徒以社稷为重。则究其㢢。鲜不视君如奕棋矣。礼曰。国君去社稷。则大夫曰。奈何去社稷也。此言谏君之道然也。君不听而竟去。则泥首布发。裂裳裹足而从之。然后为人臣之分。乃尽。如鲁之子家羁。是也。不然而君有命择贤以监守。则如晋惠公,卫定公之大夫送往事居。镇抚其国家。亦不可谓不贤。然此特时措之权耳。礼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君而去社稷。何辱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0H 页
如之而臣不能死。又不能从。顾藉口曰。我将以守社稷云尔。其能守社稷者。信有功矣。苟不足有无于社稷者。其心必出于利害。不谓之贰。不信也。或曰。从徽,钦而北者非忠。从高宗而南者为忠。此言非欤。曰。恶可非也。徽,钦之世。崇用邪慝。君子无立乎其朝。驯至于青城。其系累而为虏者。皆有亡国之罪。虽节义如李若水。尚论者不能无憾。况其他乎。高宗奉徽,钦之命。起于一隅。其应召而赴者。皆窜谪枳锢休散之君子也。若是之伦。虽欲从徽,钦。其势既不可得。而南渡以图恢复。其道宜然也。此其人之忠不忠。已决于平素。而不在乎所从之南北也。吾故曰。孟子之说。非人臣之所可藉口。诚以为此说者。其贤耶。亲且贵耶。夫贤者亲且贵。则其国必治。其君必安。何至有社稷之忧。其不肖耶。疏且贱耶。不肖与疏且贱者。焉能有无于社稷。其将以己重社稷耶。抑将以社稷重己耶。夫欲以社稷重己。则不可以复问。诚欲为社稷重。则有道焉。迨其未乱。亟图所以弭祸销患。使其君。不至有去社稷之事上也。不然则正言以获罪。身不在于朝廷。不目睹其去社稷。犹次也。才不足以图其上。勇不足以决其次。则是其人固无所轻重于社稷者也。孟子所谓以事是君。为容悦而已。事是君于燕安之日。容悦以保富贵。一朝有危难。则藉口于社稷。岂孟子意哉。
鹿言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0L 页
李子有羸劳之疾。询于医。医曰。服鹿茸则吉。于是出猎于东阳之峡。踰月而无获。倦而少息。梦一丈夫黄冠苍裘。颀而甚泽。厥角隆然。一双三尺。趋而前曰。余鹿先生也。窃闻吾子将求药物于余。跋履雾雨。淹于兹山之墟。得无惫欤。李子怍而谢曰。诚如先生言。歆声望尘之日久矣。先生将何以教鄙人。鹿先生曰。仆闻之。下医观色。中医观脉。上医无观。默然而识。仆之于子。所谓不言而得者也。相子之疾。非阴非阳非火非风。五官均适。六气顺通。貌弱骨劲。体瘠神丰。宜寿永年。孔厚且融。然而犹有求于余者。殆吾子不能养而充之。反有以挠其外而汩其中也。夫卫生之道非一。而妨身之事亦多矣。醇醲𨤍醁。妖娇娆娥。发人之狂。动人之邪。智者避之。如视网罗。愚夫溺焉。不恤其他。以吾子之高明。岂有是耶。然子徒知数者之伤人。而不知子之所以召疾者。乃有过耶。子为文章。凡几十年。口不辍哦。手不停编。不屑为今。力追古先。大化陵夷。世降时迁。非子不才。势使之然。子不知此。矻矻逾前。愤悱愁苦。忘食与眠。呕心发白。自古所怜。子于仕进。自谓知足。希古骛远。内实大欲。群讥众誉。不挂耳目。独思千古。辉映简竹。观古圣贤。有显有伏。好名之躁。何异干禄。大道肫肫。为牝为谷。劳心外驰。是谓桎梏。子之为人。遇事径情。喜愠之感。多偏少平。纷纶激轧。交发叠生。悔而不改。自摇其精。子之平居。喜闲厌烦。偃仰终日。足不窥园。四体弛解。支不束根。久习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1H 页
成性。清气乃昏。凡此皆吾子致疾之原。吾子其思吾言。且子徒求药于仆。而不知仆之所以能为药于子者。吾子其亦欲闻之耶。仆山林之毛群也。目不辨史皇之书。心不涉姬孔之文。得失则数茎春草。是非则一片秋云。逍遥放浪。无戚无欣。跳跃遨荡。载驰载奔。其中常逸。其外常勤。逸者。所以葆其天。勤者。所以引其年。仆非有为而为也。盖亦任其自然而然耳。夫何世人之不寤。乃欲自利而戕物。既攫吾角端之肉。又探吾胃中之血。彼将肆暴而纵欲。又岂但为服饵而疗疾。惟子明足以烛理。仁足以相恤。而反信庸医之说。将以扰吾乡而劫吾室。得无为千虑之一失乎。嗟哉。人之有生。储精毓秀。谁谓彼天而不私覆。尽收其馀。臭浊滓垢。以畀余族。命之曰兽。兽能自爱。以全其受。人苦不节。亏其富有。反来相夺。于心安否。且譬之于饮食。酒醪升而糟粕委。黍稷登而糠秕弃。未闻有忧酒醪之不酽而益以糟粕。悯黍稷之不凿而补以糠秕者。今以吾子聪明灵秀之禀于天者。犹以为未慊。而頫取于如仆之鄙。不几近于糟粕充上尊。糠秕盛六簋乎。仆非惜此腥臊之躯也。窃不能不为贤君子耻之也。李子俛首良久。起而对曰。敬闻鹿先生之嘉音。诗云。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和乐且湛者也。罢猎而归。佩服铭箴。岂惟去疾。且以养心。
宝讼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1L 页
里有世富而中匮者。曰东家子。东家既亡。失其先人之重器。惟室庐釜甑存。而西家暴起以富。闻西家子自远方来徙。其先莫之知也。东家有三子。其伯佣于西家。日仰其直以哺。久之。悉习西家伏藏。间窥其珍宝之物。光烁如也。心艳之。私语其仲。仲以伯为导。踰西家之墉而胠之。累累而归。视之。皆其所亡失重器也。其季怒曰。是盗吾宝。号于里。驱其徒以往。劫西家子而尽收其货。东家遂富如故。三子之子。相与争。伯之子曰。吾长也。且向非吾父为之导。安所得宝。仲之子曰。若父盗佣也。宝由吾父获。季之子曰。若父盗盗也。盗由吾父获。伯仲之子病之。不敢争。器归于季。季之子之子长。西家子讼之吏曰。彼其祖。尝佣于我。而盗焉。宝器可按也。季曰。夫佣者。非吾祖也。盗者。非吾祖也。乃获盗者。吾祖也。然获盗。不获宝。所谓宝者。皆赝也。吾祖已击之碎矣。吏曰若是。则而家安所有宝。曰。此固吾先人之重器也。中尝亡失。吾祖求而得之。非盗所谓宝也。吏乃笞西家子而遣之。
易说僭疑(出读易随记)
  疑太极不应称一
古今易说。皆谓一生两。两生四。四生八。夫两四八者。孔子之所言也。若一者。孔子之所不言也。孔子不曰。易有一极。是生两仪。而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极之得名。离乎象数也审矣。何可释太为一耶。然则太极何物。孔子曰。形而上者。谓之道。是也。道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2H 页
固一也。如贞夫一。一以贯之。皆喻夫道也。然但不可曰一生两。若谓一生两。则是道但生两。而自两以下。则皆自相生育。而不得直出于道矣。此理精赜难晓。且论两仪。夫两者。何也。一个又一个也。仪者。何也。阳仪奇。阴仪偶也。然则两仪者。一个奇。一个偶也。奇偶虽则两个。其实一个。何以言之。奇者。非他。即偶之连者也。偶者。非他。即奇之断者也。且今画一奇。则中一画黑者。奇也。两傍白处。已偶矣。画一偶。则左右两画黑者。偶也。而中间白处已奇矣。故无论虚实高下曲直燥湿黑白诸形色。大抵才有一。便有二。才有二。便有一。然才有云者。亦赘也。究竟言之。一二二一。皆赘也。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也。易有太极。即此道之形于上者也。是生两仪。即此道之形于下者也。道形于下而为器。于是乎有形。于是乎有名。于是乎有数。形者。奇偶也。名者。阴阳也。数者。一二也。即令满世间皆奇。则何处有阳之名。满世间皆偶。则何处有阴之名。天地之生久矣。万化万变。无所穷极。圣人忧世设教。思有以会通而融合之。向所谓贞一一贯。即此义也。若夫未有天地之先。冥冥濛濛。本自无形。何从有数。况天地所以生之理。冲漠氤氲。不可名状。又孰得以谓之一乎。故知一者。对二而称也。其必在形而下之后乎。故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犹言是生一仪也。两仪可以为一仪。则太极。不可以为一极。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2L 页
疑太极不可图
来氏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虽毕见于图中。而其所以生生者。莫之见焉。其实太极。不过阴阳之混沦者耳。原非先有太极。而后两仪生。既有两仪。而后四象八卦生也。又岂两仪生。而太极遁。四象生而两仪亡。八卦生而四象隐。四象八卦各为一物。而别有太极。宰其中统其外哉。愚窃味其言而善之。然其所谓太极见于图中。而所以生者莫之见者。不免失之于源头矣。夫太极。乃万化之所以生。冲漠无眹。本不可图而图之。一失也。既图而又谓莫之见。二失也。以太极与两仪四象八卦。并列于图。而别求所以生者。是谓太极之先。又有生太极者乎。三失也。既求太极之所自生。则太极已降为一物。而犹谓两仪四象八卦之外别无太极。四失也。此四失。病在阴阳浑沦一语。太极。乃所以阴所以阳之理。非一半阴一半阳之物。今图太极。为一半阴一半阳之物。则太极乃器也。而非道也。况一半阴一半阳。见之于图。则阴阳极分明矣。何以谓之浑沦乎。然此非独来氏之失也。盖所由来久矣。
  疑太极即作易圣人
然此皆道器之统论。尚属悬空说话。未入本题耳。从来说太极。多是悬空说。所以旨趣不了。致有听莹。若系辞本题则孔子明言易有太极。易者。易书也。易书有太极之道也。易书有太极之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3H 页
道者。谓作易之圣人。有太极之道也。作易之圣人。有太极之道。是生两仪。是者。圣人也。生者。为也。是人是书。始为此两仪。两仪者。非必阴阳也。乃奇画偶画也。故曰仪。仪者。犹象也。画此以仪彼耳。若谓两仪是阴阳。则既已阴阳矣。又何所仪哉。两仪生四象者。言既为两仪。则两仪便自为四象也。四象者。非必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也。乃三奇三偶。二奇一偶。二偶一奇也。故曰象。画此以象彼耳。若谓四象。是老少阴阳。则既已老少阴阳矣。又何所象哉。四象生八卦者。言既为四象。则四象便自为八卦也。八卦者。非必天地水火山泽雷风也。三连三断。上连上断。中连中断。下连下断也。故曰卦。卦亦仪象之类耳。若夫以奇偶仪。阴阳。以三奇三偶等象太少。以三连三断等卦。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则所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也。原初羲皇。仰观俯察。但见天地人物。皆有奇偶之形。故始为两画。又见天地人物。皆有上中下之位。故复设三位。以二画。乘乎三位而为四象。四象则八卦备矣。四象生八卦。不过于二奇一偶之象挑出三卦。二偶一奇之象挑出三卦。并三奇三偶两象。而为八卦也。故愚窃谓羲皇画卦。乃万世人文之祖。正如史皇造字初。只为象形会意。非必欲以此字作为经典垂训义理也。因既为八卦。复见此八卦。非惟仪象可观。亦可垂训义理。故以仪属阴阳。以象属太少。(太少之说。愚所未喻。而相传已久。故不敢遽废。且此只论仪象。各有所属故云。)以卦属天地等。而又以天有健之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3L 页
义理。故名天曰乾。地有顺之义理。故名地曰坤。(此不知何圣人立名。而要在上古。故并及于此。)后来又见阳有君子之仪象。故以阳长阴消为吉。阴有小人之仪象。故以阴盛阳衰为凶。自是以后。吉凶相推。变化无穷。而况且因而重之。则易不可胜用矣。故曰大业。大业者。太极之终也。太极者。大业之始也。苟非太极之圣人。则何以能定天下之吉凶。而生天下之大业乎。故于八卦之下。大业之上。忽换生字而书一定字。所以明圣人之功用也。然则孔子此语。乃一部易通序。而非悬空论道器而已。由是以观。则太极之不可称一与不可图。尤不勘自辨矣。
  疑四象不当称太少
两仪之为阴阳。不问可知。八卦之为天地水火山泽雷风。明有经训。惟四象。孔子不言。何以为四。汉以来相传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二千年来。奉为定论。愚独疑其名不经见。似乎谶纬方术之言也。太者。无对之称。惟太极。方可称太。今以对少。则字义之谬。又不翅以一释太矣。故从来或称太。或称老。太岂可与老通耶。今按诸图。太阴之左白。而书之曰少阳。太阳之右黑。而书之曰少阴。少阳之白。与太阳之白。何以别之。少阴之黑。与太阴之黑。何以别之。只见阳上有半黑。阴上有半白。孰知其非太而少耶。又见阳上有半白。阴上有半黑。孰知其非少而太耶。是固以白上又白为太阳。黑上又黑为太阴。然若然则四象。须连两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4H 页
仪而观。始成四象。八卦须连四象而观。始成八卦。然则两仪何独无所承藉。而能成两仪乎。且以义理言之。太阳。乾也。太阴。坤也。阳未至乾。不可谓太。阴未至坤。不可谓太。又若改太称老。则是乾为阳之过于老者也。坤为阴之过于老者也。老犹不可以生育。况过于老者。乌得为万物资始资生乎。且如震之为震。巽之为巽。主在下爻。今加阴于阴之上。而名之曰震。则是震以上爻而成。当为老阴而不得为阳。加阳于阳之上。而名之曰巽。则是巽以上爻而成。当为老阳而不得为阴。此皆愚之所不敢知也。及创为易圈。始悟二画乘三位。四象即八卦之妙。而诸疑豁然。心甚自快。盖以二画乘一位。则为(此便是二。上下左右。随人所观。)矣。以二画乘二位。则为(此便是三。上下左右。随人所观。)矣。以二画乘三位。则为(详圈图。此方是四。上下左右。随人所观。)故二画乘一位者。两仪也。(此则非以乘一位而名也。但以二画。故言。)二画乘三位者。四象也。(此为四象正解。)惟二画乘二位则无名。何也。两仪四象之间。原无三也。二画乘四位则无数。何也。四象八卦之外。即因以重之。原无五也。伏羲只是此法。孔子只说此数。则如今所云太少之名与位。不已赘乎。盖易至于四象。而八卦备矣。但于二象之中。挑出上中下六卦。定其名位而已。(说见上)按筮法。谓之阳珓。谓之阴珓。俱谓之胜珓。据此。可见从来所谓四象只是三象。而少阴即少阳。少阳即少阴。何所取象。而别其名乎。须是如愚所图四象。然后方为四象。此愚所以敢于立说。而欲决二千年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4L 页
疑案者也。
  疑先天易无了时
卦之有上下。自文王始也。曰初曰二曰三曰四曰五曰上。皆文王所命以明进退消长之理。邵子所谓后天也。羲皇重卦。只是内外。无所谓上下也。盖进退消长。自是文王之易。若羲皇先天。则只有交感化育之理而已。其说已详于前矣。后来只见卦是上下。故遂谓六十四之上。更可加一百二十八。而遂至于几千百易。为天地间未了之书。若以内外而言。则外下爻与内下爻。相迎相合。外中爻与内中爻。相迎相合。外上爻与内上爻。相迎相合。此八正卦之所以生。五十六卦。而更不得加一画于其外。虽有后出之圣人。只可神而明之。默而成之。决不得于六十四之上。更加一百二十八也。来氏诋加一倍。是一直死数。愚则谓加一倍。乃一直生数。何可曰死数。然无论生数死数。只是不了耳。但看先天图。乾与坤。相迎合。兑与艮。相迎合。离与坎。相迎合。震与巽。相迎合。此乃自然之易理。更无罅漏欠阙。何处更加一倍。即知因而重之。亦只是此法。八卦生。五十六卦。亦只是此法。舍此而论易。则易为未了之书。亦无时可了矣。或曰。颐大过中孚小过。能迎合。震兑艮巽。不能迎合。然则震兑艮巽。只为单八卦。而不能为重八卦乎。曰(云云。见上因而重之说。)但莫向。故纸上。看卦看爻。试飏在太虚空里。上下四方。无挂搭依靠处。但看奇画偶画。相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5H 页
间相连为如何。便可许君亲见伏羲来矣。
  疑河图洛书
包羲氏仰观俯察以作易。仰观则何所不观。俯察则何所不察。龙马果出于其时。则宜亦在俯察之一。而是奚足为易之本原哉。龙马语不见经。河图固有之。周家藏之。与天球同宝。孔子思之。与凤鸟同瑞。然今未闻天球作何经典。凤鸟生何文字。惟河图洛书。以有系辞圣人则之一句。遂谓作易之本。此欧阳公所以并疑系辞者也。然圣人则之。只效则其图书之象。以开人文之始而已。系辞亦不言河洛图书。具有易数也。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乃谓大法九类。天以锡禹。犹云天锡勇智。天锡纯嘏之类。岂天命洛龟以锡禹耶。今观图书。大抵似一手所作。同是白点黑点。何必圆者为图而方者为书耶。一二至九十之数。自是天地生成。何待河图而知之。然一为白点。二为黑点。虽非河图本色。而其为图。则可按矣。若洪范一二三四。则只是序次之数。有何关系。而谓出于洛书耶。设使洛书先五五后五六。则犹可谓五行五事五福六极之数也。今五行只一点。五事只二点。五福六极。又合为九点。皇极稽疑庶徵之无数者。亦因其序而点之。何以知其五行五事五福六极及皇极等也。禹虽圣人。决不能徵此图而知其范也。此皆汉儒创为纬谶。傅会经典。以乾凿度等兴汉圣刘之语。媚悦其上。求以除禁立官。以保遗经之一线。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5L 页
(易未尝有禁。然他经皆禁。易无以独行。故然。)其用心则诚苦矣。不可专以干求禄仕。而斥其矫妄也。然刍狗已陈。日月方中。何庸掇拾其绪馀。以为大道之本原哉。以朱子之明睿醇深。而尚云不可并斥。终莫晓其何故也。
  疑五行
谟称六府。范列五行。此只为利用厚养财成辅相之资而已。何预于性命向上事哉。自邹衍始论五德。虽以秦皇之焚坑。而独信此语。汉祖第一符命。乃赤帝斩白帝。自是以后。牢不可破矣。及至诸儒释经。乃曰。木神仁。火神礼。金神义。水神智。土神信。此岂儒者之言耶。夫天下无道外之物。方技虽小。其本固自道出。小德并行。可也。今以方术而反證圣经。则是孔子所罕言之性命。不过方士之所云耶。汉儒无论已。周子太极图。太极阴阳之下。搀入孔子系辞所不言之五行。而其下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万物化生。自是。遂以二五。为生人之本。程,朱之所恪遵也。今何敢言。但未知五与二。果同欤异欤。五与二同。则五在二中。言二而五斯在矣。何必更言五。五与二异。则是人不得直禀于阴阳。而必资阴阳合变所成之五行。又从以调和。然后为人也。然则何不曰五行成男女。而又于五行之下。更着乾道坤道字乎。或曰。今医者。指人身而言曰。何者是金。何者是水是火是土。其言凿凿可證。岂非五行为人耶。曰。人固非无缘而直生者也。本
明美堂集卷十三 第 196H 页
自阴阳而生。阴阳之中。固已包含此五行。何但五行。天下万理。无不毕具。所谓万物皆备于我者也。岂其五行相合。然后始为人哉。或曰。然则五性者。何也。曰。五性。乃太极之理。太极无形。性亦无形。有形者。尚不必言五行。无形者。何可言五行也。虽是无形。只是有理。遇仁处便仁。遇义处便义。此自是太极神妙之所以能然。而惟人得之为万物之灵。五行者。五物也。五物之性。如何能备而为人。或曰。五行。非五物也。乃五物之气也。曰。若言气。则阴阳尽矣。若言质。则五物而已。且谓非五物而是五气者。谓物未生而气先生欤。若是则人物之气。亦可以为五行欤。夫人物之气。不可以为五物。而五物之气。独可以为人。则是五物。无待于人。而人独有待于五物也。安在其物贱而人贵也。佛书谓四大和合以为人。而盛言金轮水轮等世界相续。读其书者。无不以为诞。何于太极图而无少疑哉。盖佛书。本不言阴阳而只言四大。理虽未备。而语不得不然。若既言太极阴阳。而复言五行。则恐是剩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