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序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1H 页
春景绝句序
余尝爱春焉。其为气也。舒而和。其为风也。薰而畅。其为雨露也。敷濡而滋。其为山川草木也。通茂活达而丽美明润。其凡接于耳见乎目。有气有形之物。巨细大小。无不含其生。鼓动其意。蔼然有不可遏之象。使夫人之赏之者。惨焉而舒。塞焉而豁。忧者以泻。悲者以解。病者以苏回。挟者以优。郁结者以释。莫不各得其和平之趣熙融之乐。余是以有所酷爱焉。戊子春。余以疾谢出入之事。日居于四径轩。自正月至三月。朝而暮昼而夜。目触于上下四方。造化发育之妙无穷。而吾之所以乐之者亦无穷矣。遂于读书之暇。咏景物得一十五韵。名之曰春景绝句。以书于壁。以泄吾爱而乐之之心。以为书室吟咏之资。且欲以寄好友求和焉。是则春之所以感我而我之所以咏春者然也。虽然余岂直役于景物是事哉。尝闻之。元者天之春。仁者人之春。天之春以生物为心。人之春以爱物为心。以生物为心者。其情公而无为。以爱物为心者。其理顺而无欲。呜呼。天人虽殊。其心则同。苟其心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1L 页
之得则天与人。岂终相异哉。吾将日孜孜焉求为仁之术。扩所以生之之理。以体之于心。存之而无不纯。发之而无不达。用之而无不周通。然后天之春不待求于天。当求于吾心而可验。吾之春不但裕于吾而已。可以赞天之心而无亏矣。上下一体。彼此一春。而景物之在天地之中者。亦将薰薰涵育。熙熙自得。而并与长春矣。此吾咏之之深意。而今日之所希望者。尚须自勉焉。暮春晦日。书于四径轩。
四径轩序
先人成轩。种松竹梅菊暨枫树三株倭踯躅一丛。海棠及冬柏则死焉。枣栗古木也。逮余之身。名轩曰四径。并存花木不害焉。盖名之以所存之物。而寓其所思想于物也。以思想寓之于物则何时而不存也。此轩之所以名而咏之所以作也。
赠金翰林景进礼记序
余友金君景进。尝访我于山中。且言曰我家业儒。有书册粗备。兵火来丧失殆尽。愿吾子贻我某件。使有所阅。余抽礼记以赠之。遂告之曰余之必以礼赠子者。子其知乎。夫礼何乎。天尊地卑。万物分殊者。非礼乎。父子君臣。彝伦攸叙者。非礼乎。饮食起居。日用有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2H 页
节者。非礼乎。邦国朝聘。外内相安者。非礼乎。郊社宗庙。上下和平者。非礼乎。孔子曰为国以礼。是治国不可不以礼也。传曰礼始于谨夫妇。是齐家不可不以礼也。孟子曰以礼存心。是修身不可不以礼也。夫其礼之为物。如此其重。礼之为用。如此其广。其所以载此者。此一经尽焉。则忠信美质之士。欲进于远大之学。舍此奚先。今景进年甫弱冠。已捷嵬科。文非不足也。强弓劲矢。有事于的。武非不足也。敏给捷疾。酬应已熟。才非不足也。刚肠疾恶。义气著于容色。善非不足也。尝与余论古今人。慨然以拔出流俗。建立大业自期待。志非不足也。而所不足者。意其或在于为学。故敢以是赠焉。请景进自今伊始。无以已足者自足。无以已至者自至。无以下己者之言为不可从。洗心饬励。研究此经。朝于斯夕于斯。造次于斯。颠沛于斯。就其心齐庄中正。不容一物。足以自存焉。就其体敛束坚定。绳墨截然。足以自守焉。就其威仪齐整舒泰。俨然而温。足以自裕焉。积之而久。习与性为一。未知此身为礼耶。礼为此身耶。然后立于礼之学。庶乎跂及。推之家国。无往不可。而于是书足无愧焉。吾为景进预有所贺。若乃涉猎章句。剽窃训诰。用功虽勤。而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2L 页
求其所归。终不过曰文焉而已。则非今日奉赠之意。而亦岂景进所尝期待者哉。虽然勤于求者。必有所获。笃于志者。必有所至。景进官已达矣。似若怠业。而求书如是其勤。志学如是其笃。以此推之。其竟无愧也审矣。其竟不负吾赠也审矣。其竟不为涉猎剽窃徒事于文也亦审矣。余虽惫顿。亦窃有志。候景进讲习之熟。申之以今日之贺。挟册请教。傥可以立焉。万历纪元之二十四年乙未七月既望。乌石野人吴长序。
星州李氏谱略后序
万历乙未秋七月。得此本于郑寒冈先生。承教退。与李弟仁悏證缉其讹缺。乱离惧有所失也。遂书一通。与李弟守焉。其所未备者。如有所闻见。当续书之。其年之十二月朔朝。外孙咸阳吴长谨书。
江居遣兴序
余既构亭湖上。日游处其中。閒暇以自娱。有时乘兴。理短棹小艇。沿溯长湖。任其所之。与鱼虾鸥𪆽。忘形于平沙曲渚间。雪月也风花也烟雨也。惟其时之是适焉。兴尽而归。则水光山影。隐映阶庭。竹籁松响。萧瑟自韵。襟抱更觉爽然。就蒲团啜一瓯茶。取案上书。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3H 页
整襟凝神。静里所乐。亦可寻也。以此而终吾年足矣。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记
  
岭南楼记
岭之南七十州楼观之设。无虑百数。而独此楼为第一焉。万历十七年夏。监司金相国巡按农桑。自海澨至于是而弭节。当是时。云日褰开。天光泂烛。湖波镜恬。远岫簪抽。鱼鸟之形。景物之情。千态万状。昭晰呈露于轩窗几席之下。相公于是开文筵张巨乐。高倚层栏。压而玩之。湖山浩渺之物。像一举而尽为己有焉。遂乃怡神屏虑。超鸿蒙浑希夷。彷佛与安期生,王子乔逍遥于十洲三岛之间。既而乃使人命于余曰岭南楼之形胜。非雄笔莫之模写。盍为一记以揭示今古。余遂再拜受命。既又窃念玆楼之有记已久矣。大之则长篇杰作。磊落挂榜。小之则金章绣句。眩矅在壁。咏叹形容。更无渗漏。而相公复以是命之者。其意必有所在。盖邑之有楼观。其本意直欲为宴息之所。高明之具。养其心以达于政。颐其气以平其事而已。彼游览之是习。宴乐之是尚者则末也。此相国所以登临远怀。叹骚人墨客之失。而欲闻实言者也。意者相国之所以命之者。其在斯乎。愚诚不佞。不敢他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3L 页
渎。请以是为相国记焉。今夫楼之设。必于有景。有景斯可名。黄之楼以竹名。鄂之楼以鹤名。楼以主景。景以定名者。固有其古矣。今独不取可见之景。而特举一道之号以名之者何耶。岂非此府为东南水陆之要冲。而监司之所常往来。非如他一景一槩之可指点也。故其名之者。不以彼而以是欤。由是言之。此楼为一道景物之会。监司为一道山川之主。以是人而登是楼。得无所思乎。登斯楼者。苟能于观物玩景之际。而常不忘此义。观川之流而思所以承流宣化者。观山岳之崱屴嵬嶪而思所以中立不倚者。观林薮之郁然翳荟而思所以覆帱生民者。观云雾舒卷之候而思所以调和雨旸者。观天时变易之序而思所以施政令教稼穑者。观鱼鳖龟鼋之游泳。虫蛙禽鸟之运动。与夫莎石花草松篁柍桧之发生而思所以鼓舞群生化育万物者。其或一心之发用。其有不公者乎。言语云为。其有偏著者乎。机务或有所未举乎。苞苴或有所间入乎。太山穷谷之中。耳目之所不及。其或有冤枉乎。狡狯之吏。狞獠之卒。与夫寝席之所嬖爱。起居之所侍从。其或有欺下而诬上者乎。于是焉而凛凛然是省。恐恐然是束。窅乎其忘其尊贵。谦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4H 页
乎其抑其威势。平心易气。养虚明弘远之德。以推之于政事之间。则一道人物。将得生养。而玆楼之烟霞草木。总为太平之光景矣。其或不然。观川之流而思所以辐凑泉货者。观山岳之崱屴嵬嶪而思所以亢然自高者。观林薮之郁然翳荟而思所以掩覆不善者。观云雾舒卷之候而思所以翻覆无常者。观天时变易之序而思所以趁佳节恣游敖者。观鱼鳖龟鼋之游泳。虫蛙禽鸟之运动。与夫莎石花草松篁柍桧之发生。而思所以网罗而凌㬥之。其或一心之发用。其有不密于自谋者乎。言语云为。其有不深其机关者乎。机务或无奈劳心乎。苞苴或不得陆续乎。太山穷谷之中。耳目之所不及。何必其详察耶。狡狯之吏。狞獠之卒。与夫寝席起居之所嬖爱侍从。何必其探奸逆诈。使不得举动耶。于是焉而弛弛焉怠惰。侈侈焉放肆。巍乎其自高。俨乎其自重。以至偏系其心。忿厉其气。以推之于政事之间。则一道人物。将被其祸。而玆楼之烟霞草木。反为惨惔之物色矣。乃今朝廷不安。边塞屡惊。漕输之役征赋之出。惟我一道尤被其害。生民已尽于煎熬。州里寂然萧索。而高楼形胜。举目有殊焉。于是而相国适来于玆。徘徊俯仰。顾瞻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4L 页
一道之风色。相国怀抱。当复何如耶。其必有所恻然于胸中者矣。其必有所顾名而思义者矣。其必有所谢宴乐而事实务者矣。其必有所平其心易其气。慄慄敬勤。以成生民之乐育者矣。抑此因贤相国之来。古人名楼之大旨。君子游观之本意。并得㬥白于千古。后之继今者。亦将观感兴起以尽力于实务。吾辰韩千里之封疆。由是尽得其安乐。而一楼之烟霞草木。亦被无穷之光彩。虽欲不以之为记。不可得也。若夫江山之雄胜。景致之佳丽。愚虽拙于文。亦当俟相国陶钧之日。候国家太平之秋。铺张大纸。濡流巨管。以与相国共赋之。其年之七月吉。句香子记。
大孤台记
咸之郡东十里许。有大孤台。台之名未知其所始。传者以为于大野之中。特然孤立以高。故谓之大孤台。或曰郡有小孤台。故名以是为俪称焉。万历丁亥仲夏十三日。余适道经于此登焉。其为台也。北挹花林寻真二洞之秀气。西控头流万叠之奇壮。东南接山阴山水之窟。信所谓一邦之奇胜也。且夫俯视之壁立无依。邈然爽垲。野歌村笛。杳杳而来闻。周视之。山气葱珑。高者似起。低者似颠。杂然罗列而满眼。仰视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5H 页
之。水色与天光。泂然相映。晃朗摇荡而醒怀。台之景。于是乎虽欲无言不可得也。遂咏绝句二韵。书于石台之上。盘石一大石三小石二皆可坐。树一株梢阴薄。不可久留。登览之越三日甲辰记。
泉坪会葬记
泉坪役者。为吾内从娣李氏葬也。古者人殁而葬无尸者。族党或乡邻治事者礼也。从娣早丧其天。无子而殁。是以吾族人并为之治葬焉。吾于十月八日。始蕫土事。内弟李仁恒友人裴君庄父偕焉。其月之二十一日。迎灵车于高灵之开山浦。二十五日。返柩于泉坪。三十日内从李公甫兄始敦匠事。十有一月始生明。吾自松月返于役。穿金井。己亥日也。八日内伯兄始莅事。九日党属邻里之会葬者齐赴。而翌十日丙午葬焉。会员则李门昆弟仲叔季及伯氏之养子。吾族外舅与内兄弟并五人。暨名不详者。殆三之一分焉。余惟哀娣氏之亡。怀古人之礼。而感吾族闾里之能成其义。且欲以明之于后也记之。记之日。葬日之越四日。而其岁则万历十三年乙酉也。
书室小记
余日处书室。无外事相干。有古人书数十帙。明窗静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5L 页
几。或随手抽检。或敛膝诵读。颇觉意思专切。遂书之。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题跋
  
书延寿书后
延寿书言养生之道。凡三编。其辞博而要。其旨微而著。独其中有不经之说不可验之事。意其作之者。闻见有馀而知识未精欤。抑知气之可养者审。而知理之有分者。有所未到欤。虽然世之人。徇欲而忘其生。轻父母之遗体而不知保养者多矣。其观于此书也。得无愧乎。得无惧乎。得无兴起者乎。是以余每读之。未尝不有所取焉。而亦不敢尽信焉。惜乎。斯书也而未纯也。丁亥腊月十一日书。
书周易讲疑后
余于庚寅冬。再读周易。初欲抄书大注辑注可疑处。以为问质之端。既思之。经文未熟。如是周罗。恐不精要。才始之而即撤焉。当留此册。以为后日更读而书之之用尔。冬至前一日书。
题登科精选后
登科精选六卷既成。继之以辞曰文章不可言乎哉。蕴诸心者和而乐。发乎用者顺而诚。明其分而各有所适焉。文章初岂外于心哉。顾使之外者科举也。自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6H 页
科举之兴。雕真椓实。渐至于浮靡。吾尝以此悲科举也。今之选此篇也。既为科举矣。又入以悲文章也。虽然人之怀也。各殊其致。必有以文章之悲。为科举之喜者也。此以文章为悲。彼以科举为喜。吾又以悲吾人之并生乎天地间。而其好恶若是之殊也。惜乎。吾之位既卑力既微。不得推吾之好。以复古之文而共乐焉。反为彼之牵而为此以同之。重为可悲也。世有经纶君子。吾斯可以辨矣。乙酉八月书。
题水墨图(孤山子有水墨图一障。余暇日览之。辄题焉。)
隐隐然微翠者山耶。点点然者云耶。间生而苍古者松耶。松间草屋人家耶。岫之外有水耶。杳冥一叶舟。谁人泊之耶。蓑翁钓叟隐于烟树间耶。依俙焉远近焉。有耶无耶。真耶伪耶。吾将问之造化翁也。
书祭次板子后
支子不祭古也。于今否焉。除时祀外。众孙例得递祭。而吾家祭位甚多。临时谛审其次。殊似不敬。遂作此板。上刻祭位。下标行祭人。以便其考。且于板背附数件节目。以为永式。噫子孙之谛审而尽心者。当在斯矣。若夫祭礼则吾愿学焉而定之。将不但取今而已。万历辛卯四月二十日。吴长谨书。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6L 页
书雪庵书法后
雪庵书。气脉筋骨甚俗。必元以下书。余初学此。以此书品不高。
雪庵书东铭似生。专主筋骨。兵卫森稍熟。骨上生肉。春种骨肉充满。浑厚成家。
春种丰舒。兵卫森慄束。春种不用力。自然老熟。兵卫森紧猛用力。
初学习春种。未易得气骨。不如学东铭兵卫森。
兵卫森三字。申樯所补。如刻木为石形。深于书者则知之。
书者画也。严正精一甚佳。雪庵专主弄笔以成。形体画点。皆弄造而匿其不善处。顿无真气。且不光明。此是不高处。如朱子帖随笔而成。简古有天真。如六七岁儿真气纯全。所画皆诚一无巧伪。善恶不相掩。洞然明白。此是高处。万历辛卯九月初吉书。
书学求圣贤鸢飞鱼跃帖后
世谓此为朱子所书似之。但朱子书法。虽主于奇古。筋骨不太露。似不若是之漏泄天机。可疑也。然以气像求之。非宋以上书。字意亦非骚人墨客所喜写者。以此度之。其谓朱子书有理矣。鸢飞二字。如千丈绝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7H 页
壑。霜叶初脱而窐窾现露。鱼跃二字。如江心盘石。秋水新落而棱角散落。学求圣贤四字。全无气骨。必是他人所补。万历辛卯九月。摸习二十馀遍。十月七日。复藏于龛中。十日记之。
晋山河氏族谱跋
前洗马河公既成谱。求跋于余。余谓引美铺事。序已尽之矣。将何以跋为。独念谱之成。非良子孙不能。是其难也。其既成也。非良子孙亦无以世而守之。是尤其难也。然则前之难者。公其有之矣。后之难者将奈何。洗马曰然。是固吾之所忧也。愿吾子毕其说。使子孙监而戒之。其庶几难者易矣。曰夫所谓难者。必有其实。实之未尽。吾恐其不能有获也。其于易也。不亦难乎。然则所谓实者。果何物乎。在于谱乎。抑不在于谱乎。愿洗马更思之。洗马曰噫。吾有得矣。吾乃今知吾之所有者。未始为真有。又奚暇为子孙忧乎哉。愿吾子以是书。吾庶几有之矣。余求他说而不得。遂姑书此以还之。
书唐人韦庄晏起诗后
 
(近来中酒起常迟。卧看南山改旧时。开户日高春寂寂。数声啼鸟上花枝。)
此诗写尽幽人隐士之乐。每閒居吟此诗。令人有超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7L 页
然高大逍遥物表之志。悠然自得观物会心之趣也。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论
  
陈蕃论
呜呼。非天下之小人难去也。所以处之者实难。盖天下之小人。其情至险而难测。其谋至巧而难破。为君子而处于其间者。当勿为躁急已甚之计。徐观而渐图之。使其怒不至于触君子。而君子之道自然盛。国家之势自然安则善矣。苟或不然。疾之太严。不顾难易之势。遽欲扫除于一举手之间。则事或不成。而其所谓触之者。反有甚焉。惜乎。陈蕃之所以处之者。徒知其易而不知其难也。徒知其去小人而不知其去之者有术也。徒知其尽忠汉室而不知其身且不免也。吁宦官之为祸知几日也。陈蕃其亦不知乎。梁冀伏诛。五侯分封。滋蔓数世。寝以自恣。其植根固流波漫。非可以朝令而夕除也。交通禁掖。窃弄威福。一时天子之权。尽移于其手。非可以力征而势角也。陈蕃以渺然一寒士。欲于呼吸之顷。白手而鏖之。盖亦难矣。在易否之象曰俭德避难。此言君子当乱世。不可以有为也。大壮之六五曰豮豕之牙。此言君子去小人之势。当以渐也。为陈蕃者。苟可以进退则如前之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8H 页
说决去就以全身可也。如其不然而立乎朝廷之上。则如后之说豮去其猛㬥之势。徐而为之谋可也。况当是时。陈蕃之所当忧者。不特此宦竖而已。窦后临朝。天子幼冲。中外危疑。上下涣散。憸佞之臣。厕进于廊庙。党锢之祸。将发于朝夕。整顿天纲。乃急务也。收拾人心。乃急务也。辅翼君德。乃急务也。镇定士类。乃急务也。彼区区宦官等。只当怀之以仁。肃之以威。优游含畜。积以岁月。使之知爱且惧而无间可入。然后治之尚未晚也。诛之尚未晚也。夫君子之所为。如此而已。如此而事君。如此而治乱邦。如此而生。如此而死。可无愧矣。安有为政之初。不急其所当急者。以天下负荷山岳万钧之身。辄与狐鼠辈角力而可以为大臣者哉。且宦官虽无状亦人耳。其中岂无可惜者乎。岂无良善者乎。岂无明是非审利害。自爱而不敢肆者乎。一二人之故。而遽皆置之法。正使其势可为仁者则必不忍也。非但不忍而已。天下之心。必有拂然者矣。逐猛兽者。必以生道启焉。治膏肓者。不以毒药先焉何也。惧其激焉者促命而穷焉者搏人也。今宦寺之病于国。奚特膏肓哉。其性之毒。又奚特猛兽哉。不后其瞑眩之剂。而先之以逼蹙之道。宜其溃裂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8L 页
肠胃。咬啮肌肤。势不得不然也。彼其卒为所毙者。非宦官之为祸。乃陈蕃之自祸也。古之人有临大事。知祸而敢为者。为其身死有益于国。不死不足以成其事也。若陈蕃者。为有所益耶。为不得以不死耶。悲夫悲夫。若陈蕃者。忠直有馀而才识未到者欤。不量力而直情者欤。昧于缓急之势而自戕其身者欤。虽然余之为此论。非故讦陈蕃而宽宦寺也。亦欲以益㬥陈蕃之忠。益严宦寺之诛。庶千载之下。行胸臆作威祸者。得有所惧。而为陈蕃者亦有以知其难也。
张良不谏易太子论
呜呼。谏于君二焉。有著其事而发之于口者。有隐其迹而图之于终者。二者之形。虽似不同。然其要归皆谏而已。是故当谏而谏。虽曰人臣之正道。而不当谏而不谏。君子亦不谓之不能谏。盖天下之事。不可以一槩论。君臣之间。或有所难言。事物之变。或出于寻常。而不计难易之势。徒曰正谏云尔。则谏之者虽正。而其于君或不听何。事或不成何。惟其审事势而轻重之。量终始而曲折之。斡旋机关。不形辞色之间。而措国本于盘石之固。然后始可谓之善谏。而于大臣之责。亦庶乎无愧矣。然则其可谓前焉者之能谏。而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9H 页
后焉者之不谏耶。昔者尝怪汉高祖欲易太子。当时大臣如张子房。尚不为一言。及读高帝纪。观其首末难易之势详。然后知子房之所以不谏者。乃所以大谏也何者。高帝智识渊深。非寻常中主之比也。所以欲易太子者。非惑于戚夫人也。非私于赵王也。非暗于义理。溺焉而不知返也。盖天下初定。国家未宁。吕氏猜险。嗣子仁弱。牝鸡之祸。已兆于冥冥之中。百岁之后。将必有难处之变。高帝于此。盖尝窃忧。而非外廷大臣所能尽知者矣。于是焉而如意之贤。适能类己。高帝之望。不得不万一于此。昔帝乙舍微子而亡。文王废邑考而兴。当是时社稷之托甚重。嫡庶之义甚轻。高帝之明。必有所见矣。观后日诸吕之变可以知矣。呜呼。成大业者不恤于细嫌。谋大功者不拘于小节。高帝之所以忧之者。不得不如是。所以处之者。不得不如是。忧之既如是。处之既如是。而徒以嫡庶之辨。喋喋于其间。高帝不亦一哂也哉。周昌等以立庶子谏焉。叔孙通以骊姬事讽焉。是岂知高祖者哉。张良惟知高祖之意。在于此而不在于彼。故不以高祖之所已知者。复为高祖言也。非惟不言而已。张良之所以为高祖虑者。亦不得不然。三寸之舌。非不欲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9L 页
发也。势难也。天下大本。非不欲正也。事变也。其所以迟留隐嘿。终不为一言者。有由矣。曰然则高帝之所以疑难不决者果何意。张良之所以必引四皓者亦何意耶。曰传嫡者万世之通义。传庶者一时之权宜。通万世而行者。根本可前定。权一时而变者。吉凶未可知。传诸嫡而不贤。犹可以维持。传诸庶而不贤。必至于争乱。此高祖所以长虑却顾。将以待天下人心之向背。而张良之间者也。然则当是时。天下人心之向背。何以知焉。将不于天下贤人之去就乎。秦坑惨矣。继之以楚汉之战。天下之贤人。盖亦尽鏖。惟此四皓。年德俱尊。实天下之大老也。四皓而归。天下焉往。张良其亦知是也。故陈辨不以为功而惟致贤是事。贲束帛于千里之外。而惊帝目于侍宴之日。则高帝十年之计。已自丧失。而太子之位。已无忧矣。吁由前观之。信不谏矣。由后观之。果不谏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能谏于不谏之中。不贤而能若是乎。信乎张良之才高且远。而能用高祖也。愚故曰良之所以不谏者。乃所以大谏也。虽然大臣之道。当以正为贵。若君非高祖。臣非张良。事非变常。而始既不谏。终又不能善处。则是终不谏而已。后之谏于君者。其亦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0H 页
有以自审也夫。
汉高祖不赏三老董公论
呜呼。人君之行赏。不亦难乎。不赏于可赏之地者。固非赏也。行赏于不能赏之地者。亦非赏也。盖人之所不懋而己独懋者则赏之。彼之所不致而此独致者则赏之。此固可赏者然也。若乃功在举国之所同愿。绩在人心之所固有。众人望之。一人发之。三军欲之。片言明之。斯功也。乃天下之所共功也。斯绩也。乃天下之所共绩也。赏一人则天下未受其赐也。赏天下则赏亦不足也。其将何以赏之乎。是故可赏而不赏则失于一人之功。不能赏而行赏则失于天下之心。二者虽殊。其所以为失则一也。愚尝读汉高祖纪。高祖于即位之二年。定三秦。率诸侯之兵。东击项羽也。其师未有名也。其言未有执也。胜败之势。固未可知。及三老董公者遮说于新城之途。然后其丧始发。其服始缟。罪人始得。大义始明。两军未角而胜势已决。天下未定而人心已服。则彭城一(缺)。即三老之功也。垓下一捷。即三老之功也。四百年之元气。即三老之为之培埴也。其丰功伟绩。宜若加一等于发踪。而区区三杰。风斯在下矣。高帝之所以终不可赏者何耶。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0L 页
盖君臣之义纲常之天。根于人性之所同得。发于人心之所固有。非吾之所独专也。非彼之所独能也。天下皆有是理。古今皆有是道。而况当初立义帝者。项氏家也。举之牧羊之中。加之千乘之上。怀王无孙而有孙。楚国已亡而不亡。蜂起之将。孰不曰项氏举义。鱼鳞之杰。孰不知义帝为君。推而戴之。若尸之主祭。禀而行之。若奴之隶主。举一片江东之地。鞭笞豪杰而灭虎狼之强秦者。未必非幺么君臣之义有以唱之。则当时天下无是心无是义。悖伦灭常者。独此残贼一沐猴耳。田荣背叛于前。韩信数罪于后。陈平之仗剑归汉。王陵之弃母去楚。盖莫非江中一举事为之媒孽。则人心难诬之天。亦可想于举一隅之反矣。意其徵兵出师之日。荷戈于征之际。天下之人相率而乐为之用。(缺)甲砺兵。齐怒共愤。苦待彭城之一战者。盖亦不期然而然。则斯言也非三老之言也。斯义也非三老之义也。五诸侯皆有是心。三秦之士皆有是心。百万亿军卒皆有是心。皇天后土皆有是心。彼三老者。特代之言耳。比之射者。天下发之。三老为之矢。比之灌者。天下注之。三老为之水。高帝于此。其将何以赏之以称斯功耶。将欲以金帛赏之乎。则君臣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1H 页
之义。岂金帛之所能赏乎。烟霞之文璀璨之色。尽内帑之奇货。适足以自玷而已。将欲以官爵赏之乎。则纲常之天。岂官爵之所能赏乎。上卿之尊衮冕之侈。极汉官之隆显。适足以自污而已。将欲以赏三老。则是以天下之公。判为三老之私也。不亦小乎。将欲以尽赏天下。则天下之人。固不可每人而悦之。不亦难乎。不特此也。春秋之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则斯天斯义。固汉家之器物。高祖安得取非其有。妄为之行赏哉。设使高祖赏之。彼三老者其敢受之以为己功乎。天下之人。其敢受之以为咸我绩乎。此高祖所以不能赏。亦不敢赏之微意。与武王不褒夷齐者。其事异其情同。而家令之不赏。纪信之不录。皆此意也。不然则马上一乃翁方以爵赏为笼取天下之物。郦生一言封以广野。无知一事行以重赏。韩信未功而拜上将。彭越未用而拜相国。独于三老莫大之功。吝一级之除。爱一金之资。宁有是理哉。虽然高帝岂终于不赏者乎。方三老之遮说也。高祖欣然而听之。康色而受之。乐于取人之善。忘其舍己之陋。尊之行之。一如转圜。则三老已受其赏矣。昭揭彝伦。灭楚安民。以扶天下之心。则天下亦受其赏矣。推明斯义。上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1L 页
有以继三王之正统。培养馀脉。下有以扶百世之人纪。则前后数千载。亦受其赏矣。玆赏也不有踰于向之所谓金帛之赐官爵之拜乎。传曰不赏而民劝。若高祖者其亦庶乎其近之矣。虽然彭城一捷。仅办于不赏之举。置酒高会。何事于举哀之中。以是观之。前日之不赏者。果安在哉。噫若高帝者。徒知其不赏于三老。而不知其不赏于吾心者矣。惜哉。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铭
  
四物铭(并序)
   古人于盘盂几杖。皆有铭焉。盖铭之物。而因以铭其心也。余今春秋二十年。业不能博。学不能进。几何其不为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也。作四物铭以自策励云。
  席铭
养于静。所以顺其动也。席乎席乎。无使我不顺其动也。
  枕铭
幽独之恶。枕也證之。无愧于枕。汝乎尚勉之。
  门铭
室之开阖由于门。心之出入由于口。嗟乎门乎。慎自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2H 页
守也。
  屦铭
人之动由于足。足之动由于屦。纳屦乃思。人不误也。
山家四物图铭(并序)
   山家四物图。孰为之耶。主人自为之功也。其取于此者何也。因其所有。非假之也。其止于四者何也。其所可爱。己独知而人不得共者。止于此也。其铭之者何也。重其功乐其道。记其可爱之趣。欲后之为不忘也。其铭曰。
梅之淡。素容而龙。不以物取。惟主人之工。(右梅)
兰之香。徽美于空谷。岁将暮。聊与尔相卜。(右兰)
松之贞。郁然厖古。取其趣。非其形之可抚。(右松)
竹之劲。清有友。萧然而不俗。吾是以有之。(右竹)
主静铭
人心之动。几由于静。静苟有养。动罔不正。养之伊何。曰惟主一。一以定通。可见真实。无言曰天。不语曰神。自然暗合。尽心乃仁。
木榻铭
体于一。养以中。一则诚。中则通。
书案铭
思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2L 页
思之精。变之勇。守之确。是铭是奉。
书龛小窗铭
窗乎窗乎。所包者大。其闭则不见。君子以。约内而固其面。
存心铭(寒冈付壁称赏)
常存此心。勿令放失。(盖存心而不失则不逐于物而有以全其心之德。复天理之公矣。此先生之所以使我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