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所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自动笺注)
所菴先生文集卷之五
 書
  
柳子強
急景無聊中。
默念平生作非。
不但四十九年。
思故箴規之益。
急出十月十三日惠書而讀之。
所論持敬之要。
白亭當。
眞是頂門之針。
三復爽然
不覺室之遠而也。
卽日竆臘
燕居存養益密否。
吾輩年迫遲暮
無所樹立
惟覺此事獨大。
所以日夕馳仰
在於此也。
秉遠老而無聞
居然䠻廬之悲及之矣。
尙復何說。
正衣冠齊容貌
卽程門之所單傳
尹子之所省覺
不吝相與
敢不拜嘉
區區習性浮揚
不能致謹於此
來書所言。
雖若泛論
而實所以爲對證之投者。
說話做事
又是密切下手處。
此以往。
可以不迷於所向
所謂自覺如此
便莫如是者。
乃是知行合一之地。
惟其覺之不盡
是以莫之未便
自量病源
專在知之未徹。
此等頰頷掇拾
只是皮膚影響耳。
未足爲知上事耳。
仍念老兄於此事。
一生鑽硏
誦說之力。
節之功。
極其宏博
可謂優優大矣
想其日用之間。
必有融貫合一
邂逅逢原之妙。
幸以所得而自樂者。
指示單提。
俾得承其餘潤
豈非君子
賜耶。
公而以人體一段
曾與忠立有小違復。
旋覺其謬。
已自首實
而忠立所言。
亦似互有出入。
未敢深卞。
仍卽罷休
不謂其至入盛聞。
不須更申已廢之言。
願聞高明一之論。
一句指意何如
朱子曰撑起這公作骨子
又曰工夫在人字上。
如何是撑起。
如何工夫
幸有以剖示之也。
禮疑旣未能言下相合
一向强卞。
亦非今日急務
可且倚閣
以俟日後如何耳。
柳子強(丙戌)
臘月二月乃上。
亦見其懶於求益。
而還賜手答如影響焉。
一番承讀。
一番噴醒。
春氣闌珊
伏惟燕處超相。
玩樂之工。
不待仰扣。
來書可知其老而益勵。
殊用敬服
遠日收拾
非強把捉則輒弛然而廢。
此是無實得之驗。
政以憂懼耳。
來諭論道理體工夫路脉
平鋪愨實
非心體而實得之者。
何以至此
竊嘗思之。
道雖高妙不離平常
業雖遠大不外日用
須是就庸言庸行上尋箇是處。
方是知上工夫。
體得是處
方是行上工夫。
如是日積月累
知行合一
理事相涵。
漸見融貫之實。
逢源之妙。
所謂道體實然者。
可以上達矣。
近覺區區於此一段
全無得
力。
日用事爲
任其頹倒
但將古人說話
隨緣披閱
略綽其次脉絡
一等朋友
一等無形說話
則天人性命。
小則同異分合
橫竪曲當
一日萬言
何補身心哉。
以是暗自忖度
悶然憂懼
其所以致此之故。
欠闕在行上。
病源由於知之未實。
致思不可行之地。
非所眞知耳。
老兄爲學
平鋪靠實
無如區區憂者
然竊恐平日得力
多在於古書抄寫之餘。
不能胷中義理太多之嫌。
而到今年齡已高。
用工益久。
有意統宗合一之妙。
往往牽連比倂之疑。
未知此亦區區知見未及
不足與聞上達之蘊耶。
狂妄獻愚。
悚仄悚仄
公而以人體一段
尋常看得
恰如來說。
被忠立廝打遺餘力。
不敢輒從。
後因看語類諸說。
心忽自疑。
不免遷改前說
所得新意
猶未能瑩然自信
前書所以不敢自言。
請老兄之剖敎也。
仁者人也。
人字裏面得仁過來
如來諭仁是人身上固有之理。
非因公而有。
特因公而存。
則今此一句作公而以人身生理骨子看。
可謂文從理順矣。
朱子曰體者乃是以人而體公。
蓋撑起這公作骨子
無私心而仁矣。
又曰須公而有惻隱之心。
工夫
却在人字上。
人體之以公方是仁。
分明說將公作骨子
分明說以人體公何也。
蓋嘗反復而得其說。
程子只是說仁之道。
非是說仁之工夫
其曰公而以人體之者
言以惻怛之理。
將此無私之理作骨子然後爲仁也。
西銘一書
所以無我之公者。
程子曰乃仁之體也。
此體字。
體認之軆。
軆用之軆。
有些不同
只是軆幹之軆。
所謂生之性愛之理者。
非不盎然自足
若非無私之理。
撑起作骨子
則亦不可發達四通矣。
然則所謂惟公爲能軆之。
所謂公者。
所以體仁等體字。
皆作此義看。
然後上下軆字。
方無牴牾
未知此意如何
近日看先集。
得道影子
得十餘圖子
亦足把玩
但未能自信其無謬誤
欲以奉質。
而亦嫌於瀾飜紙上
徐當有以就正也。
公晦老兄近知卜鄰
簪合講習之樂。
當益親切
今日太史
想當以德星卜僉兄之聚也。
柳子强(己丑)
歲暮杜門
身計轉益凄切
心界轉益憀悄。
回想同人况味
亦應在慘悴中。
吾儕同此運氣耶。
伏惟隨處翫養。
得見無入不自得之效否。
秉遠不但孑然無依
悄然無况
十數相忘之事。
復萃於身。
歲末酬應
排却
不去。
亦覺費力
強將冊子支遣
亦未見意味
殊覺勞耗柰何
家範只是私便省念
不足煩人眼目
轉入高眼
得蒙逐一爬梳
諸所籤標。
一一中窽
謹已依敎塗改矣。
但此旣因諸記錄
零星湊合
文字語勢
多有疊見層出者。
今亦依標芟正
固爲齊整
而竊觀古人編書。
往往有此例。
小學中句複出何限
其所不同
所記不一
而於日用常行處。
未嘗不同
則隨記隨編。
雖似剩而不切
而翫而味之。
不無丁寧反復之意。
則亦不合一切刪却。
故就其中略加刊正
而或不免兼收並存
復此仰質。
非敢自以爲是
蓋欲俟折中之論而後去之未晩也。
圖子諸標處。
亦依敎改正。
敬箴說圖。
盛論改定
終未信得。
誠伯所畫。
稍似簡潔
不免略倣。
而亦不能盡從。
以時分地頭。
節度準的
規戒禁防
立圈而各以類附。
或恐段落可考耳。
吳氏說破碎之病。
后山記聞
端的說破
忠立又已歸窽。
故已刊去。
區區滯見。
生一疑。
旣以破碎吳說
而又著之於集說中何也。
此必有所以然
於此更下一轉語
破蒙如何
中篇圖亦不能用來
七情目下雙書摭附條數
下列統論六章
而七目下書約其情。
六章下書
合於中。
雖甚埋沒
不至別添外料
生出病痛也。
九條疏圖上句下字
下句上字之義。
極甚精密
謹已依示改定耳。
禮書頃得誠伯書。
知更有商量處
此事儘看儘有果如此
此間留置考疑。
無本冊。
且緣滾冗。
未能究觀
寫本中亦往往有可更考覈處。
要之非面難悉。
會面未易柰何
季氏兄逝去。
此事便無人主管
增痛衋耳。
  別紙
 彙編圖理總論
理氣不必分書
分書爲未安而欲直書耶。
抑欲去此二字耶。
愚意之無妨。
更敎如何
 圖下註着數語云
不待披閱瞭然易攷。
圖中所列。
只是名目而已
而直云不待披閱瞭然易攷。
或不太快否。
 率性圖賤而爲物下。
有紋不若無紋。
聞命
 馬健牛順。
以性字居中
聞命
 圖下註單提直陳四字刪。
去之固無妨
然此一轉
本取用先輩說。
來敎欲刪之
何在歟。
 一性四德圖。
一理當有圈。
太極不必有紋。
太極之文。
本欲對動靜之圈。
今承示當改圈。
然則一字加圈耶。
或只圈理字耶。
無本草亦未瞭然
當從後更商耳。
 在易在太極圖
改定一條
改定極穩。
拜命
 玉山講義圖。
天字性字。
當占兩行之中。
緣占紙狹隘
致有此疑。
兩性字間。
紋系從右引左。
所以使上性字居中
來示恐得本意
 
後世言性。
有系則當屬仁義禮智下。
本草亦然
盖以文字次第則不屬於此。
元圖直論性之體用始終
後世誤認之失。
不須揷入其中
故別加區分
而以其論性。
故引付於性字之傍。
不大妨否。
 敬齋集說圖。
說破碎之疑。
立言之詳矣。
不須贅說
主一無適轉輾相解。
非但程訓自明
一則無適
無適則壹。
吳氏豈或不知耶。
其曰心無適而達於事。
事主壹而本於心。
恐亦未必轉輾相解之意。
來諭心與
相關
言心不遣乎事。
言事不離於心。
政吳說之意。
而今以此而攻吳
至有兩橛之疑。
愚昧誠未得其所以也。
至於五章先言心。
六章先言事。
亦因本章之言而略略分排耳。
以爲無適不關於事。
主一不關於心耶。
八章不能無適之病。
九章不能主一之病。
來諭之所深病。
而今本章攷之。
八章有間
私欲萬端
焦火寒凝冰而言。
則皆就心上
九章有差
以天壞易處。
三綱九法斁而言。
則皆就事上說
此亦可以分心與事而病之耶。
大抵此箴。
於敬全軆
無有縫罅
總而觀之。
只是一箇鎔鑄
而細而詳之。
亦各有地頭井井
故嘗見后山所記王考語。
有曰前八句以動靜表裏
四箇柱子
無適是就動靜上言
主一是就表裏處言。
須臾之間。
動靜言。
毫釐之差。
表裏言。
總以言之。
只是動靜表裏四件
動靜時言則是竪
表裏以地言則是橫說
又撮而言之。
橫竪二者。
橫竪二者。
只是一物而已
妄竊以爲如此離合看。
不可槩謂心與相關
而稍涉分排處。
一例揮而斥之也。
來諭又謂此圖以摭附諸條爲主
則其無所附者。
雖略之而欠闕
又曰不必表揭章次。
以起後人之惑。
誠然
矣。
愚意此圖雖以摭附爲目。
而摭附旣因分章而立
則不揭章次。
恐非因書立圖之意。
况於其分章之中。
有略而不錄者。
則雖於持敬之道。
未有欠闕
而其於按書究圖之際。
果無欠闕耶。
且每章章首摭附則不及表揭諸條中。
故初欲於章次之下。
分書幾條。
而旋以以下諸條。
有相妨碍
鄭重不敢書。
今又並與其章次而沒之。
章首許多格言
皆不關涉
無虧欠耶。
動靜表裏圈子
愚意來示似好。
而忠立書亦不以爲然
亦望更思而敎之。
圖子改定
比鄙所摹畫
白平易。
極可把玩
而亦恐有合商量處
主壹無適十五條。
六章章首摭附者。
章章首則皆不之擧。
而獨於六章特然立目列錄。
恐未齊整
圈下雙書間斷之易接續之難。
六章最下摭附者。
而今別作條例
亦涉參差
間斷之易而接續之難。
自是相聯之語。
而今截去而字。
雙關
一心主宰萬事根本
相承立目。
恐亦未甚安穩
又嘗觀前輩立圖之例。
中間圈子下交會處。
一圖收刷之地。
敬齋箴圖以念哉敬哉敢告靈臺特揭之。
夙夜箴圖以念玆在玆日夕乾乾特揭之。
今乃以間斷之易。
接續之難。
爲此圖收刷歸宿處。
所謂持敬
畢竟可能之事。
此恐大錯誤處。
效應極功二圖
忠立所論盡之
不更贅陳也。
 約中篇圖。
此圖終未安穩
來示改定誠是
但先七目後統論
忠立之論。
似合鄙意
目下分書摭入條數
誠爲允愜
而其下細目。
還似煩屑。
亦恐如忠立所論。
心性情圖忠立所論如此
而後又云不必別立圈云云
兩說如何
此圖圖樣太沒實。
鄙意立心於七上頭
細書性字於心字內。
書情字於圈外。
以下目則成圖樣。
而但以圖樣之故。
虛立無甚發明之圈。
未知如何
前日晦則目之先書。
無本之情。
若然則上立心圈。
亦未爲無所發明耶。
幸細評而見敎如何
 按字下改定
亦有忠立所論。
旣是約其情。
則當就情上論
不必竆源頭處。
上五於此義。
不啻申複
於此直以人心之未發爲言
不至妄發否。
鄙說不詳記。
似於氣禀物累過不及處。
未甚論及
此則當以來參互改撰計耳。
答崔用儀(昇羽)問目
 
今方遭兄喪於京城
將返先妣墓下。
而發靷祖奠祝。
似與備要所在葬時祝不同
何以則可合情禮耶。
司馬曰若柩在他所歸葬。
行日設朝奠。
哭而行。
至葬乃備此(祖奠也)及下遣奠禮。
應昌家禮自他所行。
設朝奠。
哭而行云
則只行發靷前一日因朝奠遷柩告祝之禮。
而姑不行祖奠
山所行之否。
旅軒曰依此禮行之。
行日別製文以告可也。
祝曰今以吉辰
謹奉靈柩
發向故山
敢告云云
據此則祖遣奠不須設。
發靷祝。
用旅軒祝如何
 
時朝祖。
亦如葬時朝祖否。
無明可據
家廟亦當同時奉還
則恐不必朝祖。
待葬時方無妨否。
 方擬破兄嫂舊墳。
同時發引
發引祝。
亦與備要所載似不同
退溪曰今遷墓
若非專爲宅兆之故。
告詞不可專用儀節之文。
只以新卜吉地。
用古祔葬之禮爲文云云
今亦照此例。
或於啓墓告辭歲月滋久之下。
添入某罪逆不天
先考棄背
禮當返葬故山
將改窆同奉。
用古祔葬之禮。
伏惟尊靈云云
發引備要
式。
未知如何
 新柩舊窆。
同時發靷。
而在路及在墓。
牀卓靈寢上食
各設否合設否。
士虞禮並有喪條云每敦一几
鄭註云雖合葬同時在殯皆異几。
軆實不同云云
旣是異几則牀卓靈寢當各設。
床卓旣各設則上食各設恐無疑
 新舊葬。
將爲異穴同墳或雙墳。
平土祭初虞祭
各設合設。
未知何以則可耶。
所謂平土祭。
改葬言則乃初虞也。
以新葬言則乃題主奠也。
兩祭不可合設。
退陶答鄭汝仁曰兩葬行虞之節。
按禮偕葬先輕後重
祭則先重後輕
改葬虞於幕所。
新葬返哭而虞。
喪服小記。
父母之喪偕。
先葬者不虞祔
後事
註葬母明日
卽治父葬。
葬父畢虞祔
然後爲母虞祔
故云待後事
語類問禮云云
同葬同奠何害焉。
其所先後者何也。
朱子曰此雖未詳其義。
然其法具在。
不可以己意增損也。
退陶說。
改葬行於幕次
新葬返哭而虞者。
據母喪中父改窆而言。
先行改葬之虞。
而若父喪中母改葬
喪服小記明言其父喪虞後。
爲母虞。
葢以祭則先重故也。
改葬之虞。
行於幕次
新葬之虞。
行於家。
亦不
可易。
沙溪云父之虞。
葬日返哭後行之。
母之虞。
翌日行之。
當依此行之。
然則合設之疑。
不須擧論。
 改葬只有初虞而無再三虞。
則新位初虞。
與舊位並行
而自再虞
廢祭於舊喪耶。
改葬虞於幕所。
新葬返哭而虞。
則初虞亦不當與舊位並行
再虞以下
恐當只祭新位。
 改窆不用油蜜
世俗所忌。
如或從俗則新位亦從而廢耶。
非禮經所載。
只在本家之如何耳。
程子己亥日大凶
今按春秋
此日葬者二十餘人
皆無其應。
宜忌者不忌不宜忌者反忌之。
顚倒虗妄之甚也。
 新舊位似各有還墓下。
同窆告由。
而措語亦似不同如何
舊位旣於破墓時。
措語以告。
不必更告。
新位則考禮律自他所歸葬條。
無別行告由。
豈以返葬自是禮之常。
不是變節
故只於行日
直告以發向故山耶。
未敢臆决
或依此施行否。
洪承旨(永觀)
示仰相愛之厚。
此事自是公物
秉遠等何敢與
知。
大抵基本出於七十年遺失之餘。
宛然心畫之傳。
有若親侍几案
獲覩筆削
私心喜幸
竊慰其因此機括
復見先蹟。
故妄竊以爲基湖雖有初晩。
彼此同是手錄
今若迫於事勢
其所當去者。
爲非是。
而又或激於血氣
其所當取者。
亦涉未安。
如欲刊行
只當參合爛議。
以求十分是當
不可目下潰裂
斷其取舍
此說頗行於士友間。
未知日後如何
然自基本出後
彼中絶無調劑可否之意。
雖欲爛漫參合
安所得哉。
世道至此
無復可言。
只合默而莊之。
以待百年耳。
答徐景濂(有洛庚辰)
急景無聊中。
一書拱璧
况重之以名理之論乎。
仍審靜坐工夫
日以超詣
動而生陽之旨。
開示
義理原頭至微密處
何敢容易立說
第考來敎
懸空太極陰陽動靜而已
而於延平本語
似未着眼
更望須就延平語。
明白指示如何
以來說言之。
朱子所謂性猶太極
心猶陰陽者。
性以理言
故謂之太極
心以寂感言
故謂之陰陽
今乃引此而言。
性之在心裏者而謂之已發可乎。
又曰動而生陽。
如此性之惺惺方寸間。
看作未發。
無不可云。
尊兄
所謂已發者。
性之離於方寸在心外者耶。
所謂在心裏此心字。
卽指區宇郛郭而借轉來
心猶陰陽四字
欲爲之牽連相解。
非惟延平說。
說得未瑩。
亦恐於朱子說。
看得未破也。
退溪集未知兄果指何段。
而其答鄭文峯書。
正論此生陽未發之義。
須是看破延平本語
得主見。
然後看溪訓。
方可歷落無碍矣。
與姜擎廈(橒○丁丑)
兄在而勖之行。
兄去而悵然以望。
豈出於情者。
所不恒耶。
噫此相愛意也。
不知自兄而視此漂漂者。
又作何如懷也。
大冬還作小春
伏惟上堂歡侍萬重
動餘就靜。
有何事可玩而樂之者否。
傾溯無虗日也。
遠所云不欲碌碌隨車塵間者。
自覺口頭說。
使誠知輕重之分。
一去就誰復有相挽者。
始知半知半不知。
畢竟同歸於不知也。
良用自悼。
吾與兄交久矣。
吾輩上等人。
安得無長韋弦之戒。
而每以情昵之至。
見其長而不見其短。
資其韋而不病其弦。
是將胥而爲善柔之交而已耶。
秉遠賦性粗㬥。
受氣輕淺
動作之間。
輒生瘡痝。
幸以父兄之力。
積數十年懲艾之功。
僅亦不至於狂易
言論是非之間。
不免
作災怪。
兄想已得之眉睫而爲之代悶矣。
以兄明爽樂豈
寧至有如遠所憂者
而以向來一番事觀之。
言語或傷於忿厲。
氣像近於凌駕
未論事之短長得失
前輩人無此模樣
此則兄固已當下自悔
不必追咎
然事之撞於前者無竆
而氣之崇於質者難制。
苟非平居涵養之工。
痛與克下。
則安知後日事之可悔。
不又如今日耶。
虎能傷人
傷虎者眞知之。
以秉遠之屢悔屢躓。
所以爲兄憂者
不敢事過而遂已。
相與講之。
從事含弘沈密氣像
庶幾得一半耶。
大抵遇事先要尋求是處
旣得是處須求首尾本末潔凈純粹
成就此箇而已
更不干別人不是
方是至當
吾輩言論處事
其初未嘗不擇其稍是者。
而又一邊看別人不是處
計較忖量
在心內。
及其邂逅觸發
專要把持別人不是
畢竟自家是底汩蕫。
血氣做將去。
使首尾本末不相掩瑕
此是大病
又或見得事理
說得體面
亦甚明白的當。
見之太易
言之太快。
以致㬥露之悔。
此又一病。
要之所執雖得十分是當
而下稍有一分血氣帶來。
便却掉了。
自量病痛
多在於自信所執之不非。
以致生出許多作怪
今謾以奉質。
蓋以高明亦當恐有是戒
也。
靑院之會下去後。
更有聞否。
此事亦不當徒恃其公心直道而輕有所施設
未知僉商量如何也。
  別紙(乙酉)
講說因此機會
得聞阮府精邃之誨。
尤用欣釋。
形上下說
此是聖贒皭見理氣
八字打開
要使學者
認取理氣面目
而今爲此句所拗縛。
儘覺論說未易也。
來喩每每下理道器四字
所以爲形字所拘牽
卽是道。
卽是器。
何必說理氣。
說道而後足耶。
云就形之中。
分截理爲上氣爲下者。
其言理氣上下則得矣。
而其曰就形之中分云者
意欲極精而語却有滯。
盖理是無形之物。
故曰形而上
氣便粗有査滓
可以形言
故曰形而下
上下字。
須從有形無形上說
方是理氣界至
今曰就形之中分截云則似以形爲統體之物。
而就其中分上下。
如是則理混於形。
氣反與形爲二矣。
但其云以氣爲形下者。
有分形氣之病。
若曰理在形上有形之上之語病
兩句說得無差。
只如理會如何
戒懼說。
來說雖極辯博
而其要不過曰平說戒謹
與致中和節度。
固自不同
中庸工夫
所以爲致中和者耳。
今旣自靜而致而極其中矣。
自獨而致而極其
矣。
所謂平說戒懼底工夫。
復欲何爲
不干致中
而別有平說戒懼
則不亦是剩工夫乎。
來喩語類自戒懼而約之處。
皆作平說看。
極其中處皆。
戒懼義。
而遂以爲靜有至不至
中有未極
夫靜固有至不至
固有未極
然靜之未至。
是謂之動。
中之未極
是謂之偏。
焉有未至靜而亦名爲靜
未極而亦名爲不偏倚乎。
除却文義
試以自家心驗之。
未至之靜。
是何境界
擎廈平生
還曾有此時節否。
不覩不聞。
子思縝密說。
朱子亦曰不覩聞
工夫盡頭
而今欲自不覩聞下手
而推之以至於至靜。
言語更密於子思
工夫加盡於朱子矣。
愚言之。
惟其外言之。
以盡於內。
惟其自所覩聞
以至於覩聞
是以有推而極之也。
是以有自而約之而至於也。
高明乃反謂致中之致字。
如何看。
殊非愚慮所及也。
大抵靜非瞬目便是
中非一蹴可到。
須是由外而逮內。
自粗而至靜。
次次挨排
恁地戒懼
約之又約。
以至於至靜而無所偏倚
正非一日霎時之可得。
而今截自覩聞以前
屬之元平元年。
只從覩聞處。
方爲致中工夫初下手處。
則愚未知一日之內。
可施致中者。
能有幾許時辰
人心今日明日靜之限。
工夫致和了後。
方去致中之理。
只是統體操存
不作兩段
由中而言則爲自外內之工。
由和而言則爲從心達事之工。
平說亦是這工夫
致中亦是這工夫
不須上求密。
細處加細。
然後爲得其至也。
答姜擎廈(庚寅)
前書後書。
滾滾累數百言
一非警發人語
仰認新年進德冞卲。
端居履用。
日有涵養之力。
些少外感
政好病中治心
不足以爲憂也。
秉遠栖心無力
情緖入境靜則忽忽無况
事來則飄飄不寧
不如從事哭泣
可以自盡人倫耳。
似此情况
無日穩貼
前書未卽奉報者亦此耳。
故人愛我憐我。
始終無替
一書不足而申以後書。
合並通讀
意味愈見深長
心量愈見廣大
道理愈見平夷
其所自責自勉者。
一字此間病痛
一句此間對症
今世友道絶稀。
善柔好相加而偲切之益未聞。
吾與子之相會
大抵戱笑閒雜之語。
而其於進實工除實病則有未盡傾倒者。
一逢別。
有餘恨。
而今兩書
開示底蘊
盡情規切
有立俱立之意。
僕之得與於下交
其亦天誘之。
使不終棄物耶。
狷狹之性。
躁厲之氣。
自知者亦審矣。
特未知所以自治
方。
隨悔隨發。
白紛舊習也。
平日所以會心於溪訓先集之間者
亦豈無霎時意想
俄頃感發之力。
不足以勝生來氣質之累。
此等悼歎之語。
畢竟只是徒然而已
及此衰晩
幸以師友見聞之力。
稍知取舍內外之分。
年紀老大
怕入標榜
不曾擎跽曲拳做箇模樣入頭
只欲依本反約
地回轉。
以故一上下工夫處。
不循下學而妄窺上達
未經辛苦而徑擬純熟
本源而欲末之齊。
不直內而求外之方。
則宜其隨手破綻
一生不得
今莫若且從持敬上痛立節度。
一心畏忌
念念操持
積日積月。
循序漸進
看得此事獨大。
而更着不得些子事
猜狹㤪懟之氣。
不容心術之間。
峭發猛起之習。
可以八九分休歇矣。
承看先集一回
可見邂逅感發處。
不肖殘孫。
墜落殆盡
獨得尊兄契悟之深。
可見義理之爲天下公物
感歎良深。
欲得祖心法。
不專在於弘大平粹之地。
緊要處在戰兢臨履上。
須是先學他矜持辛苦工夫
所謂廓然天地之度。
棼然絲毛之分。
冲然謙挹之量。
確然持守之嚴且密者。
可得而見矣。
不審尊兄以爲如何
事寡慮。
沈晦存養
區區八字符。
終身佩服不敢忘也。
  
別紙
 朱子南軒仁說。
此是先集中議論大頭段。
當日先輩已推之爲定本
其後南野甲乙錄。
別有說話
川沙東巖先生皆卞其不然
來喩看得亭當
朱子本說。
天地萬物同軆而言。
而來云若無天萬物
此理之流行。
亦未周洽云者
似專指用上說
或恐一時名言之失耶。
川沙書。
雖無一物而愛固自一段
朱子說亦曰設使天地間凈無一物
他也自愛者。
政是此意。
朱子愛之之理便是仁者
明仁之所以爲軆之眞也。
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者。
明仁之所以爲軆之大也
論軆之眞處。
云雖無一物
固自若。
所謂不因天地萬物而有也。
論軆大處
云若萬物
有虧欠。
所謂與天萬物一軆也。
彼以實軆言。
此以度量言。
各有攸當。
來喩生生不息之機。
不以天地萬物加損
流行體段
必待天地萬物周遍無欠。
一轉下得待字有病。
如何
 程子鳶魚活潑
朱子新舊說不甚分明之疑。
今以朱子所答舊說固好。
似涉安排之語觀之。
盖舊說以必有事活潑地兩
語。
爲皆指其實體而形容
非有人必之勿之。
則以人心鳶魚
合作一統說。
所以云涉於安排也。
新說鳶魚飛躍
道體活潑處。
在人而見諸日用間者
亦此道體。
而必此心之存而後有以覺其全體妙用之無滯礙
所以言必有事勿正之同活潑地也。
是則道體活潑
無在天在人之分。
而在鳶魚則自飛自躍。
在人則必指此心之存主者
不同耳。
未知如何
答姜擎廈(甲申)
公元前31年
三月十六日書。
上下數十百言。
一非名理之論。
近日朋友絶無以此相與者。
而乃執事不相鄙夷
收置講論之末。
秉遠雖愚魯
寧不樂與之上下
而顧喪亂悲遑。
闕然不能對。
已三四易月矣。
每一披讀
徒增汗恧。
仍想近日處靜益穩。
完養益密。
間因過從
聞山經濟
老而愈勤。
因樹而屋。
畚田而耨。
殆乎手足腁胝
前書所憂唇瘡手腫。
未必不由此其祟。
則千孔百瘢之藏盖不得者。
未必然
穢惡之盡從毛孔散者。
不敢信其果然也。
如何如何
秉遠朝夕攀號
已無其地。
念五十年懷抱中物。
一朝孑然孤寄
無所逮及
三年致哀之節。
萬不猶人
眞是天地一罪人。
遭罹
非人理。
坐守空室
作頭陀契活。
不敢不以自處
而猶有排遣去處
亦是養得未熟
所自懼耳。
來書滿紙。
細讀一過
有以近日用心
又別一消息。
吾輩前日非不間說此等話。
而兄得於才高之餘。
僕聞於耳剽之末。
只是依俙認得
略綽拈取。
時出應人
反而求之踐歷躬行之實。
了無毫分相應
近來覺得此尤是大段罪過
自慚艾之深。
未知所以救藥
及承來敎
所以悼傷懲創之意。
溢於言外
至於所謂本原之地。
全不用力
而徒事鑽紙塗舌一轉語
深中末學之弊而切砭寡陋之病。
苟非親經歷實見得者。
何以起人至於如此也。
蓋嘗聞道體雖極高遠而實本於彝倫
工夫雖極廣大不外日用
人當於腳下實地
莫不其所當然者而體之。
不究所以然者而察之。
由淺而深。
從表而裏。
不期近效
積寸積尺
以至於弩滿科盈。
日至有得焉。
則來戒所謂畫餠而談龍者。
居然几案匙箸之物矣。
程子之言曰涵養須用敬。
進學則在致知
此事統體下工
不作兩段
方是眞學問
今闕却涵養
而徒事繳繞
誠爲可憂。
而來敎之言。
亦恐有抑揚太過之意。
如或懲此之騰理而不復致力於鎖硏。
侮彼之口耳
而更遂擔却於足目。
本末交喪
名實兩亡
得失又將何如也。
年來此學絶講。
異言又從而喧豗
俗見所以詆排學者
未嘗不聲此爲案。
吾輩正當其所不逮而益致力其所可戒。
要使此味益長
此聲益大。
切戒虗張而合開口不容回互
最忌繳繞而應講卞處不敢放過
日用之間。
此事獨大而更不見其餘。
則其必有到頭處。
不可預期
而亦不可無所嚮望也。
未知更以爲如何
每見前輩說此學。
專籍朋友講磨
所以十反往還書牘間者
今皆可攷。
而來尋常朋友不敢之者
似有內閉反照之意。
謾說及此
葢將以廣兄意。
非敢欲鋪攤許多飯也。
幸更思而敎之也。
別紙數條。
尤見淵博
一條殯宮哭泣一節
承來背爲一汗。
此等不須問禮如何
發於情理不能自止處。
方是盡分
而顧冥頑甚。
旣已蹉過於前。
然亦不敢以事屬旣往而遂置不論
謹列具禀于下。
更加提誨。
不厭十反
相長之益也。
洗馬公近何工夫
自附之意。
正在於得其緖餘。
一向秘而不出。
殊恨其無質以受采也。
此紙望相照會。
俾得釘砭如何
  別紙
鬼神說。
來諭主言理。
前輩鬼神處。
固或有帶理說
朱子曰某就形而下說。
神滾在氣裏說。
只是氣。
然神又是氣之精妙處。
王考因此以答柳東巖之問曰盖以其運用無迹
變化莫測
故對功用之粗者而謂之理。
畢竟形而下
張子所謂良能
朱子所謂是也
其正訓當以氣之精妙爲言
大傳萬物不測之神。
亦非專以理言
梁文叔氣愈精而理存焉之說。
所以見非於朱子云云。
此盖言鬼神極精妙。
畢竟是氣邊物事
至正論此章則朱子固鬼神主乎氣而言。
只是形而下者。
鬼神是氣之精英
所謂誠之不可掩。
屈是實屈。
伸是實伸云云
黃直卿問向讀中庸
所謂誠之不可掩處。
竊疑謂鬼神陰陽屈伸
則是形而下者。
中庸之言則是形而上者矣。
朱子今且只就形而下者說來。
只是他皆是實理發見
未有此氣。
便有此理。
旣有此理。
必有此氣云云
據此皆是由氣以推理
何嘗主理說耶。
故其正訓曰天地功用
造化之迹。
二氣良能
其曰功用
曰迹曰良能者。
皆是氣之精英所爲
高明以此而認其爲帶理說者。
殊未可曉。
至於德之一字
最似近理
朱子釋之以性情功效
有問性情
功效之說。
則曰此與情狀字。
一般云云
則其義又可見
退溪朱子只指形而下鬼神
性情功效實然處。
以是爲德。
卽其理也其也。
侯氏鬼神形而下之壹物。
其所具之理。
以爲形而上一物
是以鬼神與德。
判然作兩物看。
朱子所以非之也。
然則朱子謂其德則天命之實理等語。
亦欠商量
記者失旨也。
此果以子思之拈出一德字。
爲主理說耶。
大抵屈底是鬼。
伸底是神。
則屈而伸者。
只是而已
而特其靈妙不測
運用無跡
在氣最爲精靈
子思於此
擧而爲言
以見其不見聞而無所不體實然處。
胡氏所謂鬼神微顯
明道費隱是也
誠伯所謂借明之說。
細看來喩
似未安。
借之云者
借他之謂。
鬼神道中之物。
葢子極言道之費隱而擧鬼神而明之
孔子指道體而擧川流而明之也。
何必曰借耶。
來喩所以攻破之語。
歷擧理與費隱與道。
而至謂之非鬼神之外。
別有所謂道。
又曰外此而何處別得一箇道。
則是天地之間。
鬼神獨大。
所謂理也道也費隱也。
皆爲鬼神中之一物
得無有倒說之嫌耶。
下段所論。
如來喩。
然理有當能然必然實然所以然者。
何獨鬼神爲然
草木
有形者。
亦莫不有是五者之理。
可以此而謂草木爲理乎。
且五然之外。
不有其然乎。
鬼神其然也。
鬼神之理者五然也。
此正朱子所謂實理發見者。
而有不可以滾幷也。
形而上一段
恐亦有未安。
形上下者
理氣之大界分
未有形上不爲理者。
未有形下不爲氣者。
而來以爲道器形上下。
分理
費隱形上下。
非分理氣
若以費爲形下之理者然。
此恐於理有未精也。
形而下者爲費。
形而上者爲隱。
朱子形而下者甚廣其形。
而上實行其間
無物不具
無處不有
故曰費云云則費之爲費。
乃在於其形而上者。
實行其間
無物不具
無處不有
朱子明形而上者。
而今以爲形而下可乎。
朱子所以形而下者甚廣者。
正以理散在事物上。
卽事物而指其不雜事物者而發明形上之費。
以破或人形下爲費之
高明乃認費爲形下之理。
而只與道器差殊看。
則是理有兩樣
跨據形上形下兩界分。
此豈理也哉
惟其看得一字未甚分曉
故凡言鬼神形下處。
皆作理上看。
一字不明衆理之誤如此
甚可懼也。
更思而敎之如何。
痘警停哭之
王考答人書曰痘癘圍逼。
廟門開閉之疑。
寒罔愚伏皆言其不潔當避。
古禮無可據。
京中士大夫
不避此。
惟在自家所處如何
又曰閭里不凈
若非切近處。
殯宮上食如禮。
只不哭。
無妨
區區遵用
盖本於此
而來亦甚嚴正
未知當何從
然不預講
今雖討得正禮
亦已無及於施用矣。
尤切霣絶
廟中忌。
又與殯宮自別。
一室方行中行之。
或無太過否。
禮貴得中
矯而過之。
恐亦非所宜
亦望更思而覆敎之也。
與姜擎廈
臺選何足爲兄賀。
而錫榮增秩
得無賀耶。
此時上堂想益膺萬壽之慶。
交遊並切攢抃。
秉遠直林下五十日。
昨才出泮。
泮宮太半星散
令人悵然高風也。
近日乘興環道峯之燕。
又將北掠永平
此計若成。
可謂不負此兩脚
但恨無同人相上下。
觀音窟上腭東迤處。
令人寤寐不能忘也。
圭應近通聲息否。
此中儒瑞入社稷後。
長鎖少出。
可憎亦可悵耳。
答姜擎廈
一月筍束
遠人邇。
慰瀉如促膝
仍審靜履玩樂多祉。
豈勝仰賀。
秉遠才經兩禮幹。
疲憊則深。
新家
百叶願。
以爲滋况耳。
谷口去矣。
海內無知音。
吾道其竆矣。
古人有往觀東南山水者。
兄儻不出此計耶。
願相戒無遺也。
洗馬再顧如電。
必因親査省弊而然。
可謂山人亦有世情
極呵。
答姜擎廈(辛巳)
去作俗離山中
客月十日
東望太白深處
謂當有神遌者存。
承書太沒烟霞想。
夏穀秋稼
一壻二孫
殺了舊時聲氣耶。
呵呵
仍審閒居穩洽。
以爲慰。
遠今爲壽母之日。
兄弟團聚一樂
餘冗何足云。
月湖行。
領略俗離內外山。
稍以解仇池宿夢矣。
且得虎台留一望穩話。
今已西去
宿祟則似减分數矣。
與姜擎廈(甲申)
元月十九日書。
滿紙灑灑
無非格言妙論
自賤累之窃附於風下。
未曾一蒙。
於今始發之。
豈憐其罪廢。
乃欲收置切偲之末耶。
各自衰晩
膩氣約盡。
意思轉益向裏
氣象轉益平實
不覺發之言語耶。
每一披讀
輒一警發
居然五陽
伏惟讌處觀翫
日躋高朗否。
秉遠哀苦待盡
近因痘虎。
攀擗且停廢
自念生事葬祭。
違禮防。
以若罪戾
恐永爲人類之棄耳。
前書滿紙謙約之語。
往往過於自砭。
吾輩旣許以此相商
立心貴在平坦
言語貴在質直
貶之過分與揚之過實一耳
雖然執事豈有是也
是其日用之間。
自見多少欠闕處。
慙艾之深。
不覺有過當。
是則所不知而只在自知之明
能因是而益加勉焉。
所謂竿頭之步者。
不在他而在此矣。
所諭略有一班窺見
便自謂了了
而若向人說道
不知所以爲說者。
畫出此間情實
不謂明者之亦復云爾也。
窃念之。
此是平日不曾講說
草草尋過。
便自謂此義已了。
以致如此
所以古人講說
非以誇多于人耳。
今且從目下見得。
無論所得所疑。
一一說與人
方有邂逅相發處。
未知執事肯與之相與否。
鬼神尋常看得誠伯說。
及承來示
始歷究章句或問諸說。
如或問中。
往往有帶理說處。
然終無鬼神者。
二氣良能也。
以不見不聞四字而認之爲理
則是形而上下。
不可分得。
而程張諸說。
皆有未盡矣。
愚意一章
言氣明理
而其以體物如在爲費。
則亦指鬼神之費者而言。
至於隱。
何獨不然耶。
未知以此如何
幸更有以敎之也。
練說曾與誠伯屢有往復
而渠終不以爲然
遂止不復言
其說甚長。
非臨便可究。
大抵練祥者。
喪之大節也。
故雖無主之喪。
二祭
終喪
况於妻之具三年者而廢二祭
非禮意。
况祭與服。
自是兩事
若練而可廢。
則當入於練祥章。
豈可入於五服章耶。
此義似甚明。
而渠亦不背聽用
未知果如何耳。
答姜擎廈
一番踏逐
當時自謂奇特
自點檢。
未有一話一動可以追記持循者。
吾輩謾說盍簪之難。
而及其相會
如此無頭緖。
自悼之餘。
又耿然馳想
向來袖書所論。
極是直截
其於警此劫懶尤功
區區前書
依以誦說之云。
非有所感發來書句語
亦非欲東西閃避
互相逃匿
自揣妄庸
全無心得
每因兄書拈出。
按卷索對。
時任洋洋反而思之。
殊不自信
所以欲默而識之。
以俟一半賴天之靈。
而及承來示
始覺此亦是用心偏處。
此學專籍朋友講磨之力。
文句之細。
言動之微。
俱所當極意相覈。
不使一毫未合
方盡朋友之責。
前書所云頗似斷來言之路。
儻非兄相愛之切。
幾乎自阻於法誨矣。
承來怛然汗悚。
自此當痛與剖决
煩而不嫌於強聒
直而不嫌於攻訐
要於未死之前
究竟一箇半箇
所以一己之事。
其至與不至
亦非所預期也。
絜矩說。
歸考先稿。
一段正論此者
故謹以謄上耳。
鶴道人近日連有所事否。
寒亭反復
令人不能忘。
所論庾說。
亦有恐未然者。
別有錄呈。
對次可語及否。
與姜擎廈(丁亥)
入冬來。
出入則吟病。
遂無一書
來書以是疑恠
吾輩相與
自謂在於文字言語之外。
而兄之所以處我者。
只在於時寒溫之例耶。
卽聞軒車啓向白雲
知有講會之樂。
未審會者幾人。
講者何書。
有何說話
彼中朋友
可以開發者否。
令人聳然神𨓏。
太白去來諸作
固已諷玩矣。
遠之不能於詩。
兄所悉也。
而每迫之以所不能。
亦是不能知故人處。
且有一說
兄所抵家兄紙末。
若以太白把弄自己物事
欲以此爲操縱與奪之機。
朱子十二詠中一我字。
觸處災怪
太白干兄甚物。
而乃如此相嚇
曾謂太白不如林放乎。
以此代作和詩
太白解嘲也。
答姜擎廈(戊子)
新年灑灑滿幅。
可見故人相念之切。
何等欣翹。
但緣向來遠書
一番戱發。
來敎太用氣力分踈
此則遠之過也。
身在廬山者。
不識廬山眞面目
起居筇屐。
何與於山耶。
仁智者之所樂。
自有意會處。
夫子
嘗聞登泰山
巖巖者則有之矣。
太白之靈。
有以辨之矣。
新春風掀
伏惟燕養增福
白雲講筵
兼有助發之趣。
吾輩晩暮事。
只有此耳。
何等賀聳。
秉遠新年歲祝。
只願無事靜坐一着
而此未易得。
思古人已有以動爲厭之戒。
吾輩更當於動處加工
而未得其方柰何
來書每以詩令相迫。
奉讀輒與花鳥同愁。
今便無以走謝
記書立春日
被忠立相有小絶曰璇車流轉考吾身。
鼎鼎年光又一新。
靜坐不妨一事
芒鞋何必尋春
區區節度也。
又曰滿腹文章好手身。
靜中無事覓詩新。
多言最是妨於道。
惱却無端自在春。
所以警忠立也。
今謾寫呈。
亦可以知遠之意也。
與姜擎廈
日與大坪諸益。
汩沒箋註間。
忽聞昆盧信息甚近。
始知蓬萊亦距人境不甚遠也。
伏惟烟霞道氣
益膺神腴矣。
秉遠一直塵埃憂窟人。
近得從容於三千三百之間。
兼有三五同人
夕臨靜虗光影
亦是好緣。
不得超脫物外
穩享三浦主人厨傳之嘗耳。
且除閒說話
奚囊幾許
未見蓬萊眞面。
思得見篷萊人面而未易期。
須以行篋所得投示。
破此滿肚塵也。
與姜擎廈(壬辰)
新年履端
伏惟子道長。
玩樂日泰。
因允友承悉近日節度
足以寡陋耳。
冬書以哀姪輩所懇。
有所提敎
遠之當先奉告者。
不敢提及
非相忘也。
政以說之長也。
亡兄平日
無事可道
無文可傳
未嘗學問自居
而特其資質之美。
執守之操。
篤倫之行。
實有未忍泯沒者。
家間兄弟
輒有記錄
非欲出而示人也。
以爲子孫計耳。
姪輩迫於追思
至於奉凂長者則誠猥矣。
兄之拒而不受。
出相愛之意。
豈敢更有他言。
而但念遠之兄弟
所以受知尊兄者。
不在形骸相間
今此記述之托。
非敢欲過爲揄揚
政欲其稱情說道
要使自家本相
不止泯沒而已
乃兄過加飾讓
不肯下筆
則是家間兄弟之言。
歸於假餙矯僞之科。
當世知心吾兄
親密吾兄者。
不肯一言公傳以詔後者
亦豈吾兄亡友之意耶。
惟願特賜憐恤
只以實題實事
垂仁留念
所拱以俟也。
  別紙
絜矩之義。
單言之則只是恕。
兼言之則推己度物之別名也。
於己而苟無素把之矩則
則其何所推將
去。
是故傳文之覆解也。
六箇所惡六箇毋以。
卽是推度之事也。
集註訓釋也。
其所同。
以此度下云云
俱是推度之義。
而固不待其下均齊方正無不方。
絜矩之義。
已釋盡無餘蘊矣。
其所均齊方正云云
特就其推行功效而言也。
然則所同之同字卽矩。
推度者絜也。
以此之此字卽矩。
而度下者絜也。
是以自因其所同。
(止)各得分願。
自如不欲(止)無不皆然。
皆以一則字。
斷結以上之義而起下均齊方正無不方等說。
以示其操約施廣之效而已
今必以均齊云云
賺連上意看。
而斷則字以上爲絜字釋。
斷則字以下爲矩字釋。
故以爲順解初不倒釋。
而終不見矩以絜之之義者此也。
矩字訓釋
只曰所以爲方。
則其爲法度之器。
極明白。
而以無一器字。
故必欲歸之於那矩之自方。
何故必知一器字之爲不足
而獨不知所以三字之爲賸餘乎。
胡氏操規之說。
來喩呵之曰明是不欲上之無禮於我之心云。
則未知高明以爲胡說以爲不欲上之無禮於我之心之外。
別有所操之矩云爾乎。
其所謂矩。
卽此不欲上之無禮於我之心。
旣以矩喩心則矩卽心也。
心卽矩也。
今若以心攻矩則非惟不知矩字之義。
並與本文取喩之義而
失之也。
而可乎哉
權度之說。
亦當商量
旣曰矩以絜之則心爲甚之義。
豈非一證乎。
朱子必以推以度物四字
承因其所同說去者。
非泛說也。
切言也。
所謂矩者。
先有一物
在推之之前之謂也。
一推字已帶得本然權度意思在中
使人下手處。
高明所不能覰破絜矩者。
無乃泛看此四箇字之致乎。
至若語類諸子錄及大全兩書或合不合
難以折衷依違
孰若一從章句之爲端的
而雖以初晩論之。
諸子所錄。
易簀前三日猶加修正之手本
孰爲初而孰爲晩乎。
愚見絜矩二字
看作矩以絜然後
合於兩章集註
而其下所言能絜矩而以民心爲己心。
所以絜矩而與民同欲云云者。
亦可諧通而無妨碍之患矣。
答姜擎廈別紙(己丑)
 戒愼恐懼互換說。
盛論恐更有商量
蓋不覩不聞。
萬事未萌芽。
靜至密處
此處工夫極細。
朱子說着了戒愼恐懼
已是太重了。
然則無論戒愼恐懼
只是略略不放過之義而已
非是隨其字義而互有淺深也。
况不覩不聞。
自是一等時節
就此一等時節
一邊向不覩
上略戒愼
一邊向不聞上惕然恐懼
卽此心已是三頭兩緖
所謂至靜之工乎。
來喩推說
才接眼才入耳
亂色過眼
疾聲入耳
視箴聽箴等所論。
皆是就覩聞處。
苦苦分其淺深踈密
朱子所謂子思說不覩不聞。
轉向見聞上去者。
無或近之耶。
答姜擎廈
前後書來。
所論日用做工夫處。
轉見切實
轉見圓整。
有以仰認閒中進學之實。
所謂今日節度以下
尤是目下受用處。
敢不拜嘉
抑嘗聞初學工夫
且當就此繩墨
力加矜持
到了辛苦
方是眞快活
不憂其中正和樂之未至。
而惟欲其扞格必勝
不憂其超脫自在之未得。
而惟患其觀理之未盡。
循此階級
不厭不怠
以俟日至之時。
則心可淸慮可寡。
身可有主。
今以百起百滅之念。
扶竪不起之工。
而遽欲一超淸心寡慮
起身主之域。
一邊戒在矜持和樂是望。
一邊憂在繳繞超脫是期。
是正誼而必謀其利。
明道而必計其功。
而恐非所以爲培根達枝之道也。
尊兄觀理日久
懋德日深
其所至。
寧有是也
殆以秉遠之遭際迫隘
賦質狷狹
故以是相警焉。
無非頂門之針。
豈勝感服之至。
區區近日節度
切欲
掃除一切悲歡憂喜之情。
營度計較之私。
只將古人已試之言。
諷詠反復
樂其餘味。
或以暇日
隨其力之可及而加服行焉。
萬一不爲朋友之棄則望亦至矣。
而此亦未之有能焉。
深切自悼。
不知老兄何以垂敎也。
鬼神自是無形影之物。
鍾籥之轉揣。
何能無失
曉解分明
日用何干
然兄以爲鬼神氣也。
子思之言在乎理。
故拈出一德字。
或問所譏侯氏說。
其與此異乎。
高明本章爲主理說
子思之意果出於此
朱子之解。
全以氣言而未嘗槩及何也。
其釋爲德。
亦曰性情功效中庸之爲德。
亦可以此四字釋之乎。
誠之爲理
夫人皆知之。
而其釋此字。
云實者而不言實理亦何也。
朱子固天命實理
退溪以爲商量而歸之於記者之誤。
則今不必據而爲說。
子約說。
大全作形於上者。
則與形而上者。
意自不同。
子約本語
不可了。
朱子又逐段非之。
而猶曰剖析甚好。
不敢妄論。
所謂字指鬼神實理云云
微之顯章小註者。
尋常作永樂士自註看。
今來敎直以爲朱子說。
或別有出於大全語類諸書耶。
大抵有是理而後有是氣。
鬼神何嘗無理
特以從古論鬼神處。
皆從氣上說
子思所論
齋明盛服
洋洋如在
思度思者。
皆就氣上言
程朱註釋
亦皆以氣論。
區區本章
作氣上說
今來欲以理看。
兩見有一差。
姑且解經不同處之。
各就誠之不可掩上。
用些功力
方是據爲己分。
未知如何
宣則(魯文○壬申)
聞有愚安之旆。
往來山外
非止一再
而不我肯顧。
我固不必顧。
不顧老慈
豈無介介耶。
西來消息
令人驚悸
漆室之憂。
不知如何稅駕
如兄奉侍尊老
尤爲一方之望。
幸須大其心長其慮。
勿爲浮言所動。
以鎭流俗
千萬。
誠伯(致丙寅)
別紙示諭
極有提携之意。
深感
但此來冗務擾擾
向來些小憤慨之意。
亦復消散已久。
實無抽思尋討之味。
所以不能先爲反覆之計。
只於臨時寄意之際。
偶記前日言端
略綽提及
未必出於實心資益之誠。
書成後一看下
已覺赧然發汗
得來書。
開發弘多
始知一番妄發。
不爲無助耳。
末段所論。
語意深摯
有以俗學之弊而矯偏枯之失。
不易見得到此。
區區平日常持求士於三代之下。
惟恐不好名之論。
以爲與其名實俱喪。
無寧循名者之有所顧戀不敢肆。
近來覺得學者看得一名者在念頭
其餘無足觀。
向來相對
信口及此
所以自救前議之失。
非謂可以爲學者程也。
自非立志堅固
工夫近裏
實心爲己。
未易當者。
世間一種見解
往往虗張聲勢
東騖西奔
成立得一家計
朱先生所戒鋪攤門外者。
不幸近之。
而雖由是終身事。
不過成就得一學究而已
今日且當低頭向前
默默加工
絶去外馳之念。
循習日用之常。
說義理則平常而不高妙
文字詳審而勿繳繞
而於見未得思未透處。
只可陰與同志者。
私相講究
則不嫌其頻煩精細
非謂欲反鑑內閉
倚閣鑽硏講習之工也。
未知如何
區區未曾一日之力。
而輒有論說如此
所謂心違言者
君相愛之深。
亦安敢發哉。
誠伯
所與杜陵往復天命偏全說。
近有究竟會通之路否。
前後別紙。
義理正當
議論明暢
無可改評。
有問氣質昏濁不同
則天命之性有偏全否。
朱子曰非有偏全。
謂如日月之光。
若在露地則盡見之。
若在蔀屋
之下。
有所蔽塞
有見不見
昏濁者是氣昏濁了。
故自蔽塞蔀屋之下。
然在人則蔽塞有可通之理。
至於禽獸
亦是此性。
只被他形體所拘。
生得蔽隔之甚。
無可通處。
足以斷斯訟矣。
區區於尊書。
猶恨其有所未盡。
近日江右講說
可謂盛矣。
而細攷其入頭用意
專欲發前人之未發。
凌駕𨓏昔。
不要依樣按本平常易近之談。
是以其所爲說。
不忍惻隱己。
子之說皆欲跨上孟子一級
所謂全之性之說者。
亦其一樣塗轍耳。
此丈天資雅拙。
用心亦稍近裏
而特其執滯之性。
不能掉脫於此圈套
尊旣與之分厚。
何不頂門上下一針
只與之上下出入於偏全同異之間。
不幾於遺其本而治其末乎。
誠伯
曩惠長牋
滾滾皆理到之言。
三復爽然
冬序伊始
未審重堂奉晨。
神明佳祐。
居閒玩樂
所聞日富否。
杜門養親
碌碌仍昔。
時窺古人語言
殊覺可警可味。
而才涉紛擾
忽已忘之。
比其抖擻收拾
已不復爲吾有矣
只如此乍進乍退。
畢竟却行而已奈何
來書中害義辱節。
不知正指何事
通風貴要
希合成事
數十年間
猶知取舍
而今却公傳道仲尼之童。
略不
知異。
不知吾南四百年來
還曾有此風習否。
所引李先生一條說。
得儘平正痛快
鄙意毋論身之將退與機之可乘
先論其心。
苟其心無所爲而爲則言之非干譽
不言之非畏難
相機動者
明哲之知。
向前直截
亦不害爲忠硬之道。
虞公不可諫而不言
君子所與
宮之奇之諫。
亦可以非可乘之機而少之乎。
然則李先生所處
且看當下道理
儘有斟量
而素定之義。
固有在於將退以上一節
不須以此立定塗轍
三尺以律之也。
子強往復
自以全無工夫
只據一時意見
胡亂塞白
欲憑君攢正大醜。
然後可以出手
而今聞其依以呈納
愧赧之至。
不能無介介耳。
程子中內一條
前此亦嘗累聞。
而追後記不起
只覺其以中爲心之中。
爲事之內一轉語
令人聽瑩
向書奉叩者此也。
來示所論。
極有條理下落
前此不曾如此認得
深賀開示
但不知瓢溪杜陵所爭何處
所以爲說者何如
無實見而揣度想象
聞此邊說話極是
聞彼邊說話極是
須是集諸說而會通之。
庶或有得耶。
主一動靜之義。
極精微。
愚意葉註所謂動而主一者。
以此義看。
則於只是內之義。
尤似襯貼有味矣。
區區鈍根
晩欲商
量此事。
杜門孤陋
無可酬酢
謄傳紙墨
又覺羞澁
獨於左右而不欲深秘
時時提掇
勿靳相發如何
誠伯(乙亥)
客裏秋聲
四顧悄然
東望家鄕
千里遠矣。
况又隔幾重山河者。
可冀其夢遌耶。
此來重闈鼎席神勞樂豈
承歡唯諾
日以供福。
遙溯不已
僕鎖着萬木圍中。
知是山林業障未盡。
亦自不惡
東陵追逐
已成故事
狷狹之性。
強意不得
時撫頭上巾。
自笑其吾於爾何有耳。
近日閒中。
有何玩樂
每念君非獨已能之。
傍有强輔子強老兄
互相疑難
不是少緣。
但恨君自負內蓄
不恤外人飢飽。
此亦恐非公心。
吾向與子強論說
自量本分
豈敢與人交鋒而徒得君重。
欲私出而試之。
不謂不相修。
葢徑以示子強
使我成下坂之走。
從中躱免。
都不欲一開口。
僕今矢竆力盡
無以當百日滋之勢。
只有堅壁內修而已
但恐所守者非眞城。
則又若不早與之决。
去一紙。
得於空山寥寂中。
無文字可考。
出臆說。
其多罅隙可知也。
君須與之爛
一一吹起差謬。
使有一段究竟如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