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自动笺注)
心石齋先生文集卷之四
 疏
  
公元1865年
擬請復 萬東廟疏(乙丑)
伏以禮義明則可以興。
禮義壞則國從以亡。
夫禮者尊尊卑卑。
以立天下正位
義者善善惡惡
以由天下正路
此非臣所爲之說。
古先聖賢之說也。
非聖所爲之說。
天地常經也。
竊惟東表之素稱小中華者。
以其有禮義也。
禮義之敎。
蓋自箕聖始。
而箕聖沒。
世衰敎弛。
混同於夷虜。
浸淫佛老
羅麗千載
入於否晦。
至我 朝開國
粲然復明
此則靡有它矣。
肆惟我 太祖大王當麗氏挾元犯明之時。
據義回軍
及其受 皇明太祖之命。
肇刱基業
以禮述職者。
所以文治之盛而垂無疆之休也。
今夫東之於 皇明
不惟尊周之義。
偏被罔極之恩。
環海之間含生之類。
不敢悠久而少忘焉。
然則臣亦 皇明遺民也。
 殿下賤臣也。
祇念君臣之義。
猶父子之親。
忠孝之心。
同得於天。
初無欠缺
故以庸陋
竊伏畎畝
猶有憂時向國之念。
猥陳懇迫惻怛之誠。
此出於漢儒所謂痛哭流涕者也。
伏惟 聖慈幸賜寬察焉。
臣伏聞 殿下以 萬東廟
公元1892年
之停撤。
無損益。
已過半年
尙靳還設。
其所無損益者。
據何而言歟。
若但以損益二字論之。
報祀與停享。
國家大義
爲益爲損。
天日之易見而非秋毫之難分也。
今於儒疏之 批。
以此爲諭。
 聖意所在
臣實不揣
抑 殿下以其報祀爲臣民之僭越
而以其停享爲義理之當然乎。
抑又 皇廟所由設之義。
 列聖朝所崇奉之典。
未有聞之熟知之明乎。
若然則臣臚列而悉奏之。
昔我 宣廟壬辰
實 神宗顯皇帝萬曆二十年也。
倭酋大擧入寇
 宗社存亡
在朝夕。
何幸我 聖帝惻然斯憫。
赫然斯怒。
天下力以救之首尾七年
存活八域。
可謂國亡而復存。
世絶而復繼也。
欲報之德。
何如哉。
是以 宣廟未嘗背西而坐。
大書再造藩邦四字以寓慕用之誠。
 仁廟丁卯
金虜來侵。
 毅宗烈皇帝又命師援之。
未至而寇退。
其後甲申
天地飜覆
不復見皇華之美。
則 仁廟嘗歎力弱不振
而曰寧以國斃。
死守
每於 聖節
獨詣後苑
北望涕泣
及至宗大王
奮發大志
尊王之義。
復讎之計。
至有蓄精選賢材。
時則先祖臣時烈同德贊協
得魚水之契。
密獻帷幄之謨。
其所遭遇
卓越千古
公元83年
矣。
大業未半。
 弓劒遽遺。
天乎痛哉。
攀號莫及
於是先祖退居華陽山中。
長恨泣孤衷而已
其所追報 皇恩之萬一者。
不得不廟焉而祀之。
且在東表之民。
竆天地亘萬古而終不能忘其恩。
則雖家尸而戶祝。
無所不可矣。
先祖參酌乎常變之禮經權之義。
規定殿屋之制薦豆之節。
遺託高弟文純公權尙夏而建五架屋。
設 兩皇帝位以享春秋
蓋建廟之日。
在 肅宗癸未
始祀之日。
皇明殉社之周甲
甲申也。
是年春
 命築大報壇。
壇之行祀。
旣後於本廟。
廟之登聞
亦在是時。
而嘗無禁止之令。
有感歎之諭。
至于 英廟朝
特除田結
優其粢盛之需。
又賜民戶
嚴其守護之道。
 正廟朝
所謂明徽之投疏侵斥者。
親鞫嚴勘。
使亂臣賊子其所懼。
揭額表章
使後世來裔其所敬。
 純祖朝賜三千錢。
助其重修之役。
此蓋 皇廟所由設。
 列聖朝所崇奉之梗槩也。
且夫 皇廟之建。
必於華陽者何也。
相臣閔鼎重嘗入燕京
購求 崇禎御筆非禮不動四大字。
遺臣先祖
先祖摹刻華陽巖崖
又求 皇明列聖筆蹟
石以鐫之。
閣以藏之
使天下腥膻不入于此
則此之必建廟者是也
蓋其建廟。
至數百年之久。
陟降之際。
酌獻之時。
洋洋肅肅
神人用和
庶可以慰東民沒世難忘之忱焉。
今忽 殿下壇廟疊享之煩。
停廢一朝
何其慢且輕之甚也。
夫 殿下之於 皇明
亦有君臣尊卑之分。
固當敬之以思之以義。
繼述我 列聖崇奉之意。
而反以未遑之擧爲詔。
則臣所未聞而不知者也。
 皇明深恩
寧可忘乎。
 祖宗明靈
可欺乎。
蓋臣之所言。
難逃狂妄之誅。
亦發天性之眞也。
一言
疊享之煩。
誠有所大不然者。
竊念國家崇賢報德
旣尊以太學
又校於列邑者。
非一二可數。
而獨於尊王盡忠之地。
乃謂架疊而廢其報祀可乎。
伏願 聖明更加淵察焉。
若又以報祀爲僭越
則昔宜城民之祭昭王
靜江人之祀虞
韓文公何爲詠詩歎美乎。
朱夫子何爲而作詞迎送乎。
所以有所據而義無不可者也。
臣伏周頌於戲前王不忘。
不忘之德。
固莫如我 兩皇帝
而此廟永撤則再造之恩。
於何所可報歟。
遺民之誠。
於何所可伸歟。
瞻彼華陽
屋宇垣墻
荒涼寥閴
雖使明徽凶徒來觀。
必有所感慨
而於臣愚情私
尤有所萬萬痛恨者。
先祖炳忠大義
乃至掃地無憑
恐使泉壤之下。
永抱無竆之憾。
是非私於臣先祖
彰明義理也。
以此不明
人道入於禽獸
天下淪於夷狄
數十春秋
無地可讀矣。
又有所深憂大恐者。
以後紀綱壞於上。
風俗耗於下。
百度解弛
羣邪闖發。
 先王典章必晦。
國家禍機有萌。
 殿下何以其後歟。
臣誠不自知也。
然則其曰無損益者。
實有所未及乎思之深慮之遠也審矣。
然而殿下今日之義。
惟反引咎
以圖自新
庶幾無後世之公議
臣請昧死而復一言陳之。
惟 殿下留聽焉。
嗚呼
武王所以爲聖。
以其善繼文王之志。
善述文王之事也。
故宋之名臣范祖禹告其君曰。
堯舜
莫若近法祖宗。
今 殿下冲年嗣服
天命之眷顧方新。
人心之蘄向方切。
此正汲汲有爲以復休明之會也。
惟當以 祖宗朝報天酬日之心爲心。
善繼善述
不失其度。
 聖學從可日就
德義從可日新
然則一擧措之間。
所以大慰生靈之望者固當如何
國勢奠安
邦運靈長者。
豈不肇基於此哉。
臣愚以爲國之本。
在 殿下一心
義理之明不明
又在 殿下一心不正
願 殿下波動淵默之中
深加澄省
有過必改。
有誤必
益明聽益聰。
杜絶佞幸之門。
廓開大公之路。
紀綱得以振。
風俗得以厲。
可以致 祖宗光耀爲後聖之法程焉。
臣雖至庸極陋。
竊有畢義願忠之心。
敢冒斧鉞以竭肝肺
伏乞 聖慈哀憐財赦。
仰稟 東朝
俯詢輿情
亟賜反汗之命。
而永使 皇朝遺黎
得酬茅屋微忱
則我東禮義
庶復有光於天下
萬古綱常
賴而不墜矣。
臣無任瞻天望激切泣懇之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