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心石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自动笺注)
心石齋先生文集卷之八
 書
  
公元1889年
答權應天(大煥○己丑菊月六日)
湖月嶺雲
千里徘徊
人雖相阻。
心有共照。
所以先施惠問意中也。
慰豁之極。
如對十載顔面
且况辭旨筆力
從學問中來。
俾此愚庸
充然醒然。
頓覺沈痾祛體也。
年來衰病交攻
殆難自持
至於尋數。
便屬先天事。
心地荒廢
鬚華漸催。
自顧愧恧
意外道剡廟除。
及此身。
揆分悚懔。
益不知容措
一遊賞於頭流錦嶽之閒。
事與心違
且聞彼處爲綠林之窟。
豈意靈源烏石
乃至於此耶。
靈源烏石
不得外物之來而然耶。
歎歎之餘。
還堪一笑
公元1903年
答權應天應現(球煥。
癸卯三月)
多士討猥。
差強人意之示。
果至當之論。
異說古今喧豗者。
豈皆火之然後
聖賢之道。
乃可明耶。
邪正黑白
痛辨精析。
一次足矣
不必疾之甚也。
鄙亦曾有辨猥一篇
公立謄去。
或可轉覽否。
公元1905年
答鄭聖極(峻燮○乙巳臘月)
國變言之膽裂
胡邦衡之十痛哭
猶爲未足也。
舍伯今旬二作赴召之行。
蓋再陳疏章。
請斬賣國之賊。
不蒙允。
召命輒降。
故有逋慢
不得已出山
瀝血控衷之計也。
賊勢鴟張
恐被沮遏
是爲憧憧
而尙未承入闉後候音。
悶鬱難狀。
今番出處
大關家國之憂。
只恃皇天降佑而已
公元1908年
與鄭聖極(戊申七月)
令弟下從喪變。
不勝驚愕
德門雖謂餘禍之慘切
而當此綱淪之世。
亦足謂扶風敎勵頹俗
悲係之餘。
頌歎無已
時象去益有目不忍覿。
不忍聞者。
則頓沒生世滋况。
吾輩之生丁不辰
何若是甚耶。
浩歎浩歎
公元1909年
答鄭聖極(己酉元月)
東廟祭享事。
朝家付之士林
竟至闕享。
先子尊華之義。
乃絶於今日矣。
不勝痛恨之極。
猥因嶺湖士友來訪
有所提說
則聞者亦慨然同情
發此通諭之文。
而全北道有司之望。
歸於高明
竊想其於守志講義之地。
苦心獻誠。
亦不後於人矣。
國雖亡而此則不可不扶。
扶此義者。
吾黨同志而何哉。
所以推望於高明也。
幸須另燭。
公元1901年
李允彥(瓚溶○辛丑十月十一日)
向者所說朱書印出之謀。
如意否。
吾輩不學則已。
欲窺鄒魯門墻
則舍此書無以階矣。
掃除倚閣
奮力之如何。
令胤三冬所課。
始就何書耶。
須勤賜義方之敎。
以遂琢玉成器之美。
則奚特爲德門之幸也。
深祝深祝。
公元1911年
李允彥(辛亥九月二十一日)
向者寵顧
深荷不鄙。
觀行動作
有異前日氣力
此乃向暮年常理也。
甚爲賢者行旆。
貢慮殊深。
卽憑伴行同志之回。
承聞御者利稅風泉齋。
穩參享禮而發。
若非高明尊慕麟經大義誠勤
則烏能若是
欽嘆無已
公元1907年
權道敏(斗煕○丁未四月二十五日)
見今時象洶湧
百怪層生。
使吾儒不能安心劬經。
則那當合席穩討。
以究曾所未究者耶。
所諭任重道遠
實非可擬論愚陋
晦翁所謂僬僥以千匀之重也。
刊事愚不可左右其間
惟在僉君之善始善終
幸俾無做時不如說時之歎如何
晉陽士友言之。
倡論之誠。
不幾何而作烏有先生
令人可訝。
公元1911年
權道敏(辛亥九月七日)
皇廟追配先王之論。
可謂正當底事
在昔遂翁之時。
亦欲行未遂
况今義理晦塞
士氣不振
則尤
何可得乎。
以今形勢
本廟享儀
有難永保
不敢倡論耳。
公元1909年
答鄭應善(鳳基○己酉九月)
進修之示。
非擬比於如愚空疎
至於天地長夜之歎。
只以夫子朝聞夕死之訓。
刻諸額上。
太陽之回。
吾道之常也。
此外更有何處義之方耶。
但垂盡此生
溘然於未曙前。
未免衛武蘧玉罪人
此爲大憂患也。
答梁汝正(在慶○己酉扐月八日)
所屬竹院遺墟碑陰記。
以若拙陋
何可承當
託名爲榮。
強疾構呈。
不足謂之文也。
事實則不漏矣。
誌文難孤勤意。
幷構以呈。
未知合用否也。
所詢疑義
高明之見。
借聽於聾。
可知盛意也。
然其在講磨之道。
不可無對
夾片仰陳耳。
聞寒後亭尙闕揭額云。
恐爲欠事
忘拙寫呈。
而記與額。
俱出拙手。
名亭反失顔色必矣。
還笑還笑。
我東先賢淵源事行選抄之功。
深可欽歎
至於弁文。
愚陋無文者所可拋穢。
且况當此人類盡肉之時。
有何滋况而著意於文字上耶。
不生不滅之中。
不副敎意。
深悚深悚。
  別紙
不貳不參之義。
愚嘗謂不以二事而貳其心。
不以三事而參其心。
主一之意也。
事之貳事之參。
乃事之變處也。
觀於其下句萬變是監則可知矣。
孫奉祀
朱子旣有非禮之訓。
上一祭之行。
無悖情理矣。
考妣墓在同山異麓者。
墓祭合祭於考位者。
非是
先祖墓歲一祭初獻
長房行之爲可。
不祧廟神主。
不論幾世而傍題以玄孫者。
禮經然也。
士之祭止於三代
如是耳。
綱目漢獻帝卒處稱公者。
蓋其山陽公之封
出於魏。
故以實書之也。
葬處特書孝獻皇帝者尊之也。
此乃春秋筆法也。
下卷晉安樂公劉禪卒之文。
亦與此同一筆法也。
國家繼統
不拘次序
故有叔繼姪兄繼弟之法。
不可以此擬議私家也。
思菴,金忠壯公之傍孫奉祀者。
朝家命令而然也。
譜牒以此載之。
何以昭穆論哉。
答梁汝正問目
 孔門先求仁。
濂洛先主云云
孔門濂洛敎人之法。
各有所主其實一也。
求仁
則敬便在其中
主敬則仁便在其中
豈有舍敬而求仁。
舍仁而求敬者哉。
 心統性情何也云云
先子曰。
心如器。
性如器中之水。
如水之自器中瀉出也。
觀此可曉其心性情之界分矣。
 形而上云云
語類曰。
形是這形質
以上便爲道
以下便爲器。
又曰形以上底虛。
渾是道理
以下底實。
便是器。
○問形而上下。
如何形言
曰此言最的當
若以有形無形言之。
便是物與理相閒斷了。
所以謂截得分明者。
只是上下之閒。
分別得一箇界止分明
器亦道道亦器。
有分別而不相離也。
觀此諸訓。
可見以上以下之義。
何用他說仰對耶。
 聖人本天。
釋氏本心云云
聖人性之也。
故曰本天。
釋氏觀心爲主
故曰本心
雖曰本心
而實不識心之本體也。
 謝疊山文文山云云之論。
當以末節卓越尊其人。
不必過於無過之中。
公元1910年
李敬五(鉉奎○庚戌五月十日)
華而夷人而獸。
太一肇判
未有這箇時節
矧又
戈雲戟雨。
道路阻絶
知舊音信
末由相通
杜門蟄伏
不與世交涉久矣。
謂外惠問忽墜。
心眼俱豁。
有倍平品。
所諭狂吠唾罵世態
其時豈不然乎。
只合置之一邊
守吾所當行道理
不與彼相較。
是今處世良法
未知賢意以爲如何
大抵當今之世。
本分讀書者。
誰不被譏笑耶。
被此譏笑者。
方不入於夷狄禽獸之域。
要不得爲譏笑叢中人
則反爲被笑者之所笑矣。
愚見如此
不外之否。
著爲一部正史之示。
愚非著書之人。
無可商確者。
何以發揮耶。
公元1908年
答許鳴國(萬璞○戊申三月二十七日)
所詢禮疑傳重子喪。
鄙家只遵先子說。
著生布直領,布裹笠,麻絞帶
世人亦皆從之。
布裹笠卽白笠也。
任鹿門嘗有著平凉子之論。
而鮮有從之者矣。
宕巾旣不解官
則亦無不可著之義。
雖無時帶職
亦當著之。
遂菴墨笠之說。
在官時而言也。
平常出入時。
不可著矣。
纓則白笠當用白布
黑笠當用黑。
不必問也。
嶺外或有黑笠用白纓者。
此則服之妖也。
爲長子服者。
答人書頭。
頓首二字
所示然矣。
公元1911年
答許鳴國(辛亥閏月十六日)
淵明節義
先儒之所奬許
語類所謂只是老莊云者
似以晉俗之尙淸談
淵明亦未脫此窠故矣。
尾示或者之言。
有如是。
愚嘗責之曰凡有彝性者。
何敢出此言耶。
君臣大義
與天地俱存。
越南臣民之發其君喪。
識得大義
此等言論
與知者言。
不可與時輩言。
確然自守胷中也。
答朴周卿(基浩)
牖昏向明之示。
竊非愚陋所敢承當
至於禮疑。
尤豈淺見所可質也。
然舅之告亡婦祝。
遂菴先生嘗曰祖舅孫婦
以悲念酸苦不自堪改之
舅告婦亦同。
恐當以此用之。
若告亡孫之祝。
似以告子念相續。
心焉如燬
通用爲可矣。
然此乃虞祥祝辭
不可仍用於忌祭。
以不感愴改之
未知如何
公元1905年
答宋乃敬(鎬修○乙巳旬日)
山靜日長
阻懷倍蓰
一幅惠問
何慰豁如之。
時象去益痛哭
吾人只合閉戶看書
不負帝衷。
以待陽復之日。
第一等道理。
此外千怪萬慝。
付之雲浮鳥啼
庶幾無彼重此輕之患。
之如何。
甲川契事。
竟得完成
聞甚喜幸
幸須善終
以做傳後美軌。
此必高明所知
更與遠近章甫義敦事也。
宋性魯(翼洙○乙巳九月三日)
年形荐歉。
天將盡劉而然耶。
第一案頭書生
偏被其厄。
計活沒策。
亦將奈何
所示慨時之意。
大係天地氣數也。
謂之何哉。
然彼千怪百妖之訌鬧。
洪水激風
則豈無潰決時乎
只合杜門自靖
不爲彼物所撓奪。
乃今日服儒者道理也。
以此勉勵之外。
更有何良筭耶。
趙性汝(炳休)
敬之示諸說中翁說。
果爲緊切
酬酢萬變之際。
不失主一無適之工。
庶幾有得矣。
本難末易之喩。
未知據何而言耶。
末爲始終之終則善其終。
卽非易事也。
大學明明德者。
止於至善然後
可謂得終也。
豈可看作易事耶。
此以究。
無事不然
細諒如何
出主後當有參神之禮。
故先無拜禮而奉出也。
當位外有他祠板則當有拜禮
土地之神與亡命孰尊孰卑。
所諭太較切矣。
天地正位言之。
后土固尊於亡命
以我追慕誠言之。
亡命固重於后土
是以先儒曰。
吾爲吾親。
薦歲事。
專誠在墓。
土神自宜後祭
蓋有吾親。
方有是神
也。
土地於墓左者。
古禮釋奠左之文。
故據而行之。
恐非以東爲上之意也。
公元1906年
金聖彥(魯洙○丙午扐月七日)
加麻月數
或者之以七月無禮者。
恐反未免無禮之見也。
蓋加麻於禮果有月數一定乎。
自家情誼淺深
定其月數
見於晦翁翁諸說。
何致疑哉。
子愛曰仁宜曰義之說。
蓋以愛之宜之理而言也。
韓退之博愛宜之說。
仁義用處之者也。
語雖略同
不同
公元1910年
金直卿(在應○庚戌臘月二十日)
此世何世。
歲且垂盡。
向者惠翰。
無便稽謝。
悵歎曷已。
走狀衰頹益甚
以不受日金事。
頗見困逼
尙寄在陽界上而其能久乎。
不受潔身
爲當然底道理
牢辭卻之。
來頭爻象
又未知爲如何
則只以一字斷置胷中而已
公元1909年
答金星五(秉奎○己酉四月十一日)
不見淸儀。
已周一星矣。
懸渴方深。
意外友卿帶惠翰而來
欣倒感戢
如何涯量
所示高明正大之意。
是豈
愚之所承當者耶。
然在今日道理
只合杜門讀書
律身自靖
不與世梔行蠟言交涉也。
賢者想已知之明蹈之高。
而反求於如愚空疎何也。
還可一辴。
李允一(梓奎○己酉十二月)
料襮惠翰。
慰豁何量。
几案之樂。
不爲時鬧所奪。
本分做去。
區區仰頌。
孰大於此
回顧一世
讀書竆理究竟法者。
絶無幾人。
而眞所以硬著脊梁
不變吾所守者。
高明見之。
實爲吾黨可賀也。
珣去季夏
子婦喪變。
無主饋。
暮境情懷
倍有慘慟
仲秋又遭推遠之制。
無依賴。
病魔從而侵尋
衰朽日催。
亦將不久於世矣。
先兄遺集
當此不是當時節。
急遽刊出
故未得掃塵之淨。
尙多豕亥之誤。
可歎可恧。
而今稱謂之過重。
還覺背汗顔騂。
公元1899年
趙成汝(章燮○己亥上元日)
薙髮之令。
恐是傳聞之訛也。
雖或有之。
只在守死善道而已
更有何計筭耶。
今日吾輩益持定力
不爲外擾所奪。
閉戶劬經。
太上好道理也。
未知賢意以爲如何
所詢之義。
帝王家只以承統爲主
雖叔繼姪兄繼弟。
皆有父子之道。
以此推之。
祧遷之禮。
亦當以統序
爲主
有何可疑耶。
朱子大祧廟議狀則可詳矣。
公元1910年
趙成汝(庚戌八月)
人閒何世。
山河變局
日月無光矣。
凡有血氣者。
只有西山蹈東海之心而已
際玆惠幅。
實出於眷注之深。
仰感無已
仍審靖履萬重
何等欣頌
珣自聞惡報以來
不生不滅。
尙寄在陽界上。
而只願從先兄九原之中也已
皇廟秋享在近。
見任司之委書。
凡附茫無辦備之道。
方以昨年復戶還收之事。
督促甚急
措畫無路。
支保沒策云
此亦痛哭處也。
未知何以得保此廟耶。
國雖亡矣。
此廟不可廢也。
而其責都在吾士林獻誠周旋之如何耳。
貴鄕前日所議定者
其能如意善終否。
享禮
預送儒生
以助盛儀似好。
餘因洪君還。
略此不宣
公元1905年
答金貞亮(基權○乙巳)
國憂岌嶪
蒼黃罔極
此時若。
環域含生
飮泣沫血
不知措躬之所。
舍伯二次陳疏。
而連蒙溫批。
兼有召命
故將趨赴
際此隆寒
悶隘難喩。
此固不可已之行也。
四方章甫追後赴從者
將多矣云。
知事如何也。
那邊士友聞此。
則似亦不無激之心矣。
柏亭韻。
已有構置。
故付呈。
不足爲掛楣者耳。
答魏雲汝(啓龍)
一見可知其爲蜀中之奇。
別來黯然
意外惠札。
溢幅遣辭
無非過分奬詡。
悚先於感。
所詢呂滎公云云之說。
何若是泛看耶。
年甫十歲
(止)坐也。
童子時事也。
日必冠帶
(止)惟謹
成冠後事也。
今所示合上下文
爲童時之行。
童子有何冠乎。
不必疑也。
學者之病有二。
鑿看之病一也。
泛看之病一也。
賢者恐不免泛看之病。
潛究精思則可醫治矣。
公元1898年
趙性薰(鍾悳○戊戌四月晦日)
所示近日學者滔滔立異之弊。
大關吾道氣數
憂歎何哉。
大抵心卽理之說。
創出王陽明
退翁嘗嚴辨之。
不用極。
吁彼滔滔者。
不知其原委之如何。
靡然洶湧
反欲突過退大賢門庭
駭惋之極。
已無可言。
而稍有識見者。
亦皆知其妄矣。
何足卞哉。
愚竊謂除是。
後世禪學熾盛之兆。
豫見於今日者此也。
未知賢意以爲如何
公元1901年
趙性問目(辛丑五月一日)
 俗見例於斬衰
括髮以麻。
爲母括髮以布。
喪服小記。
爲母括髮以麻。
免以布。
括髮以麻。
父母之喪皆同。
以此別其斬齊耶。
 
小斂白巾環絰有無
家禮有頭𢄼無環絰
先子曰。
環絰雖是古禮
朱子不載於家禮者。
以其繁文難行也。
遂菴曰。
古者無孝巾。
故以白布巾爲飾。
今則從備要旣著孝巾。
何可幷戴白巾。
白巾環絰
雖不載於家禮
見於備要則從之亦非不可
世人多於小斂時尙被髮
斂訖方著之。
此與古禮素冠環絰小斂意相戾。
然旣爲家禮刪去
則當從朱子所定也。
 小斂絰帶當否。
備要主人拜賓襲絰之文。
絰帶之具見於小斂條。
家禮不同
陶庵曰。
拜賓襲絰。
古禮也。
孝子哀遑罔極之中
未暇於此儀節
家禮之闕而不書。
無亦以是耶。
據此則所諭節文度數殺隆云云
失禮本意也。
 緇布冠
備要有圖而無用可疑
不用於襲斂之具。
旣屬深衣冠巾
並入圖式
 小祥冠及中衣衰裳練改。
仍舊新澣當否。
先子曰。
時服制。
當以稍細生布改製正服
而只練中衣者。
甚得古意耳。
當遵此訓行之。
若不能改備正服
仍舊新澣。
不悖於禮。
 
有父母之喪。
而或親戚朋友之喪。
例以書慰。
然若分厚情重處
則亦可行弔哭乎。
子張死。
曾子有母之喪。
齊衰而往哭之曰我弔也歟哉。
註但往哭而不行弔禮耳。
據此則當觀情義之如何而哭之。
未爲不可
 周人弔於家者。
旣哭於入壙之時。
而又至家返哭之謂歟。
此謂待返哭而復弔也。
檀弓殷旣封窆而弔。
周返哭而弔。
子曰。
已愨
從周
觀此可知矣。
 合葬時考體魄逼近
則或當異日遷葬
似有難安之慮。
下棺之際。
稍閒相距
以備不虞如何
檀弓孔子曰。
衛人之祔也離之
魯人之祔也合之。
善夫
註生旣同室。
死當同穴
故善魯。
先子祔葬當從聖人之說。
據此旣是同穴而葬。
不可閒而離之
苟或日後難安爲慮。
有何關於閒不閒耶。
公元1903年
趙性薰(癸卯五月)
昨秋惠札。
非不感荷
縷縷所諭。
未免夫子所謂不合正理則乃邪心者也。
謝之則恐徒爲競辨而無補麗澤
故含默至此矣。
旋復思之。
高明之說乃惑也。
非欲捨正路而取落草由徑也。
玆陳瞽見
幸財
照焉。
竊覵世人皆謂蘆沙是文章之士也。
高奇新妙
常不著腳於平易愨實之地。
高明乃以傑然大儒稱之曰。
衛道之勇。
斥邪之嚴。
明理之功。
可謂參天地關盛衰
其儗比之不稱當
便使人心悸也。
夫以籩豆事爲時弊
輒啓禮俗壞敗之漸。
是可曰衛道之勇乎。
使學者惟文之尙而無實之求。
放縱而惡檢束
是可曰斥邪之嚴乎
洛閩以來理氣對擧之說。
爲非聖人之旨而歸之詖淫邪遁者。
是可曰明理之功乎。
不分道器
一筆揮斥
欲使吾道嫡傳緖餘墜地不振者。
是可曰參天地關盛衰乎。
然則高明所諭。
恐爲識者之所譏笑
適足以彰蘆沙之過耳。
蓋蘆沙猥筆。
寔出於穿鑿傅會之巧而陵駕前賢
別立門庭者也。
其說頗行於嶺湖閒。
損賢者之智識
益愚者之迷闇。
不料高明未免中其毒。
不勝慨咄。
然惟願今而後
另究其說之是非得失
則庶覺其前見之誤矣。
更加默會如何
公元1907年
趙性薰(丁未六月晦日)
蝸屋殘喘
惱暑頹頓
謂外賢從涉險遠到
深感其勤意。
而兼奉惠牘。
不勝慰浣。
從氏仍相守資益
病懷如服淸凉之劑也。
時象去益罔極
凶醜肆㬥。
忠逆
無分
所謂喬木世族
擧皆見利忘義
惜生惡死。
甘爲夷狄之類。
萬古天下
豈有如許時節耶。
日夕浩歎
只願溘然之速。
不目此箇惡景而已
公元1909年
趙性薰(己酉三月二十四日)
公元1874年
惟我萬東廟之義。
凡冠儒服儒者
皆當尊慕
甲戌復設時。
朝家差官員降祀典
不使士林干與於其閒。
昨年
朝令還付士林
故發儒通。
輪示各道列邑。
以賢者差定貴省任員。
謂當於今享祀時臨會。
以共駿奔之儀。
跫音寂然
惠翰忽墜。
有若辭避者然。
豈料賢者之乃若是耶。
慰少悵多。
珣今初九
若干同志之士入華陽洞
議定享儀條約
而更差道有司及道直月
排送各道。
西北絶遠
莫可相通
只以三南先發再通以輪。
全南有司
以綾州安斯文澤煥望定。
直月以賢者仍任矣。
以此之如何。
公元1910年
金聖希(喆洙○庚戌十二月)
慨世之諭。
八域生靈同情
而惟以扶植斯道責及於愚陋者誠誤也。
愚是何人。
承此奬許之過重耶。
良覺悚汗
開春一枉之示。
預庸欣跂。
見今時象。
今日而不知明日有何變怪
吾人逢著。
何可易期
耶。
所詢許衡所以失。
卽謂仕而失其身也。
先子嘗建請文廟黜享者。
以是也。
金仁山所以正。
卽以朱門私淑之人。
隱居潔身
如一星之孤明。
學問淵源
蓋亦不可誣也。
答具學三(在書)
別懷茹悵。
春盡猶深。
謂外惠翰如續。
未罄底懷。
况審坐在危險時節
不以外擾爲動。
專以實學爲務。
是庸拱賀。
山齋記。
今玆構得。
故付呈。
如有事實之未穩。
與德七商確釐正如何
所詢深衣之制。
家禮備要
無小帶之文。
遂翁曰。
衣之有紐。
古今何異
家禮草本
備要家禮
偶然遺漏矣。
公元1892年
答趙舜和(鍾協○壬辰九月)
高楓
照爛山屋
懷仰淸儀。
正有一倍
謂外惠書忽到。
慰則慰矣。
但審昔者愼節
尙此彌留
曷勝驚慮
所示以朱子病中潛心讀書之訓爲自持者。
可見平素用工之所受。
而須以養心爲主焉。
則病不能爲吾害也。
養心之要。
不過曰敬而已
動靜敬則心火斯定。
心火定則病可退卻
以此試方如何
公元1906年
答趙舜和別紙(丙午八月卄日)
襲斂沐浴時。
主人以下
出帷外。
此見士喪禮註。
平生沐浴裸裎
子孫不在傍也。
雙井名。
分寧縣江心雙井水。
絶勝故云。
喪服之袵。
蓋前爲陽後爲陰。
而陽是外陰是內也。
故父喪前掩其後
母喪後掩其前。
衣縫向外
裳縫向內。
喪服記凡衰外削幅。
裳內削幅。
註削猶殺也。
外殺其幅。
以便體也。
內殺其幅。
稍有飾也。
蓋古之衣裳之制如此也。
居家
土神祭祝。
蘋藻酒肴云者
其所薦之具也。
有何他義耶。
不設匙箸
侑食等節。
減殺家廟祭儀故也。
朱柏廬家居要言
三姑六婆
巫祝之類也。
珮文韻府。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
牙婆媒婆師婆虔婆染婆穩婆
蓋與三刑六害同。
公元1909年
答趙舜和問目(己酉二月)
 記曰。
夏殷以前
同姓通昏
而至周以後
不爲通昏云云
夏殷以前
淳古之事。
不敢知。
而周公制禮。
有同姓不娶之法。
斯乃禮樂至大備者也。
 祭土神。
設爐云云
家禮參神降神
家祭之儀。
今曰不設爐盒。
則焚
降神
何以爲之耶。
 原廟
漢惠帝時
叔孫通之奏。
始爲原廟渭北
按語類。
問漢原廟如何
曰原再也
原蠶之原。
謂旣有廟而再立一廟
如本朝旣有太廟
又有景靈宮
又問郡國原廟否。
行幸處有之。
然皆非禮也。
 墓祭土神祭。
不設玄酒者。
原野之禮略歟。
家禮云墓上每分。
時祭之品。
又曰設饌如家祭之儀。
無不玄酒之文。
今人不用玄酒墓祭者。
是豈禮之省煩耶。
玄酒之義見禮記。
敎民不忘本也。
 梅福見幾而作也。
渾室同去。
十分道理
棄妻子去何也。
若顧妻子之累。
志節何以得高。
義理何以得伸耶。
梅福高處
亦在不顧家累矣。
 瞽雨。
瞽是冥昏之義。
盲風語義同。
 帝座
是謂北辰也。
紫微太微天市三垣
皆有帝座
而在紫微者。
北辰也。
答趙舜和
拚別幾何
漠然卷中人
匪意一幅惠緘。
令從袖中來。
始知這閒事故
有人所不忍當者。
且驚且慰。
不容名喩。
蓋當此不辰
富貴榮辱
無關於我。
而惟以几案至樂
消遣餘年。
此爲莫上妙筭。
賢必知此矣。
不以旣往浩劫深念也。
尾喩病世之意。
可見所存所守之牢確。
出入德門云者
必有所指者。
孔門亦有以仕爲累者。
况今世之出入賢德門者乎。
大抵處今之世。
自強自修
不獲罪于神明可也。
親戚故舊
可以我之心責之備乎。
公元1907年
李元夫(鍾會丁未六月十日)
別懷久愈悵黯。
千里落落
莫憑穩稅之報。
居常懸鬱。
意外君帶惠書而來
欣倒感佩
無以言諭。
細審侍學萬裕。
溫繹不輟
爲賢者可賀者。
孰大於此
所謂新學之輩。
處處蠭起
而彼之譎計
乃欲驅衣冠犬羊之域也。
初學之無定向者。
輒疑其有新奇
入于彼中
一入沈溺
不能回棹
亦引其在傍儕輩而成黨
此禍猶甚於焚坑之變矣。
憂歎曷極。
賢者所示之憂。
未及此。
奉聞
愼之之如何。
公元1906年
李純玉(種珏○丙午陽月七日)
隱屛精舍
几奉影本事。
舍伯所指導
而今聞士論議
忽發攜貳
欲掛奉薦豆云。
此非事體之甚未安者乎。
朝家撤享之所。
私自薦豆。
亦非道理之當然也。
依舊几奉。
講其書明其道。
固爲尊賢尙德美事
何必掛奉薦豆後。
乃可尊慕乎。
以此明諗于貴鄕諸君子。
無違先兄遺意
如何如何
公元1901年
答梁允範(相禹○辛丑元月晦日)
音塵阻閡
不知幾年于玆。
耿耿懸想
未嘗千里之遠少弛
意外江西李妙袖致惠翰。
得天消息
且况不能耐久之諭。
瀉出眞境
可想爲己踐實之工。
益有刻厲
自能拔乎時俗背義趨利之習。
區區欣頌
不翅萬滿。
年來衰朽益甚
甘作笆籬邊物。
收桑楡之效。
愧恧何言。
承宣從弟
非但其材可惜
門祚衰薄
極爲哽嘆。
老懷悲廓。
久不能理遣奈何
李敬倬(種漢○辛丑陽月)
隱屛講會盛擧
不勝欣頌
揆以章甫依歸之所論。
復舊號亦甚得宜
故更以精舍之額書去
改揭恐好。
復舊額。
東西齋名。
亦書揭爲可。
故並忘拙寫呈。
以此之如何。
公元1909年
李敬倬(己酉三月小晦)
東廟享事
士林痛哭
不切矣。
而爲吾祖之後孫者。
不可言喩
是以向入華陽洞
若而同志
略定儀節歸矣
然貴省則塗路絶遠。
末由詢同也。
若有奮義之心者。
則何較遠近耶。
石潭先生全書板本
輸置舊宅
爲道理之當然
爲壽傳之完計矣。
華族學士君旋發南往。
而未知彼中士論
能合鄙意否也。
公元1888年
答梁淸一(在德戊子臘月十六日)
阻已久矣。
懸渴如馳。
意外珍重一札
穿到雪裏竆山
披慰若對晤。
孰謂書不如面
但尋數無餘力之示。
何不聖訓而發耶。
夫人孝悌
有餘裕。
何患尋數之不足
願賢者惟以務本二字
著在肚裏
循循做去。
則此便是爲學也。
益圖勉旃焉。
年過知非
非僻猶萌于心。
古人多矣。
不學所致
只自反躬而已
何賢不諒人只。
輒有警砭之求耶。
是乃欲借聽於聾也。
何敢當何敢當。
雖然旣以務本之語告之。
則足可謂不負勤意耶。
惟祝學業日趨高明
公元1891年
答梁淸一(辛卯八月十六日)
料襮惠札。
如得寶花亂墜。
稱道踰分。
奬許過重。
是豈愚陋之所敢當也。
學問之正。
文章之富。
德義
隆。
威望之重此四句
卻用於宋之程朱二夫子。
東之尤兩先生可以得當
何輕施於如愚之無似者耶。
高明之言。
恐甚妄矣。
繼自今去一浮華之辭。
資益之輔而已
則爲惠大矣
垂諒如何
公元1910年
答梁淸一(庚戌三月十日)
所託軒號。
只在賢者自省自勉之如何矣。
何待愚陋之勸警耶。
且念河南夫子以先立標榜。
爲學者之大病
須就聖賢許多要訓。
慥慥著實做工
則孰有大於進修之資哉。
勉旃勉旃
答梁淸一問目
 
論語仲由,冉有之從政云云
夫子之許其從政
以其才也。
至於赴難益富等事
非才之爲也。
聖人之所預料哉。
 近思主敬之說小註林用中主一銘。
有主則虛神守其郛。
無主則實。
鬼闞其室云云
神字恐以神明看。
鬼字卽外邪之謂也。
所諭中知覺心之當體云者
非是
知覺
心之感發運用之機也。
心之當體者。
指其虛靈可矣。
公元1909年
答朴允常(泰亨)問目(己酉正月十九日)
 款啓
款空也。
啓開也。
如空之開。
所見小也。
莊子款啓寡聞人。
 銃䨻。
銃音充仲切。
銎也。
䨻音傡。
䨓聲也。
銃䨻。
使令不伶俐也。
黃山谷字義
 摯虞
皇甫謐門人
 赤洪厓打白洪厓
洪厓地名
韻府羣玉
白判官假五百鐶於丁公
公答曰。
五百靑鈇兩家缺。
洪厓打白洪厓
(靑鈇錢名。)
 
池蹲之譏。
宋曾公亮嘉祐秉政
至煕寧中
尙在中書
年雖高而精力不衰
臺諫無非之者
李復圭以爲不可
作詩譏之云老鳳池邊蹲不去。
飢烏臺上無聲
 鹽埕。
鹽田也。
朱書
臺山標補曰字書無埕字。
宋時鹽戶謂之亭戶
疑埕是亭俗字
當時文簿通用
 和凝之自鋟。
和凝後梁人。
爲文章。
以多爲富。
有集百餘卷
常自鏤版以行于世。
五代史
 
濫觴
本源始初
謂之濫觴
家語孔子子路曰。
夫江始于氓山。
可以濫觴
及其至于江津也。
舫舟則不可以涉。
 蠟言▼(月+巵)行。
▼(月+巵)當作梔。
柳文梔其貌蠟其言。
賈技于朝者多矣。
據此則當曰梔行蠟言
蓋梔染也。
蠟甘也。
 養老粘牝。
虛牝也。
謂養其老而粘其牝也。
 揀女革弊
高麗時。
胡元歲取童女之弊。
稼亭代言請罷
事得施行
 餘干之勳。
宋趙汝愚餘干人
定策之功。
 伾文朋淫
公元805年
王伾王叔文
唐順宗時小人
 李德懋小節要。
李德懋近代人。
號炯菴
著士小節要。
公元1910年
答朴允常(庚戌八月八日)
轉聞南冥先生碑役。
閒已告訖。
碑文孟子曰聖
百世師云云以下刪去云。
賢者或覽到而果非虛言耶。
且聞不刻追記云。
此又何故也。
謁文何意
拔去亦何意。
所謂祖欲越而孫北轅
父之楚而子西馳者也。
先賢所著文字
自任刪削
決非士子之道。
亦非爲先之心也。
雖曰其門論不一
而豈料至有此妄悖之擧耶。
追記雖或不刻。
原文所刪句語
有何所損於冥翁而乃如是耶。
孟子所云百世師
冥翁不足之而歸其溢美而然耶。
曺氏之所見貿貿
可知矣。
如是則不如不立之爲愈。
不免譏謗百世矣。
不勝慨嘆
奉煩
幸可詰問回示如何
答洪致萬(鍾協○庚戌八月十七日)
自有人世以來
未有如今日之痛冤。
萬念都灰。
生亦非榮。
際玆賢胤踵門
驚先於喜。
况又滿幅惠問
罔非慷慨激切之意。
則淚從而盈眶。
不知攸謝。
俯詢時措之義。
惟在自家各自裁處
如愚衰頹朝暮者。
何山西山
何水非東海
只以一死字。
貼在額上。
斷置胷中而已
無復仰告者耳。
吾輩遊從
今至白紛
竟遭不是當時節。
此何命數耶。
臨紙尤增泫然哽歎。
神思飛越
略略走草
惟祝自愛保重
公元1897年
孫錫汝(晉蕃丁酉十月一日)
公元805年
阻旣經歲。
懸想正深。
意外一書
敵面晤。
審省餘讀履連衛。
何等控賀。
服人依舊譾劣
而閒遭判書從弟之喪。
悲懷難定。
耋老人。
疚毁受損。
情私悶迫。
尤何言喩。
年來美業在何書。
悠悠泛泛
最爲吾輩可警者也。
一年一年工夫
一日一日工夫
大小大成就可期矣。
今以汙賤之習莫可祛身爲示。
若以讀書躬行專心
則寧有此患耶。
雖或讀書
若書自我自。
汙賤之習。
終身難祛。
願賢者深省益勉焉。
公元1911年
答金士濬(休哲○辛亥三月十一日)
轉聞考巖書堂堂物。
盡入於時學校之勒奪。
而鄕儒之出沒俗臼者。
稱以書塾之無用。
將毁賣此堂云。
近日士風
雖云不古
豈至怪悖之斯極耶。
此堂之刱立。
卽我伯氏先生苦心所成者也。
若至顚覆則雖無重修之力。
豈可先手忍毁耶。
究厥言意都無尊慕先賢之心也。
幸望左右事體義理
細諭於鄕儒諸員。
俾不生妄計。
以犯伐講樹之罪爲可。
見今世道壞敗
無變不出。
而自聞此聲。
竊有百倍慨歎之甚。
玆煩浼。
庶可諒到矣。
公元1890年
答林景中(炳擇○庚寅十二月八日)
所示請益之語。
愚實空疎
有何及人之力乎。
無已
則有一焉。
旣知其病痛起處
則對證投劑。
猛治其原委如何
以賢者慮。
日用汲汲欲速者。
恐爲原委之害。
凡於日用常行
隨所遇各得其當。
勿存宋人揠苗之心。
如何如何
公元1884年
金士興(仁植甲申)
一自解攜
聞問落落
嚮風馳神
靡時不勤
而修契有日
意謂賢者必枉。
以資切磨之益。
歸虛佇。
徒自悵誦。
料外惠緘忽墜。
三復醒然。
得合娓娓
但書面稱道。
擬以非倫。
滿幅辭旨
責以踰分者。
實非愚陋之所敢當也。
先生二字
其所自。
蘊抱道德
開牖後學者。
可以當之。
然則學者尊稱
無過於此
古或有以自稱者。
而固非學者之可效也。
不惟不敢以是自稱
不敢以是加諸人。
賢者之不諒於愚。
何如是甚也。
愚自早歲
事事不能及人。
幸得擩染家庭
粗知問學爲職。
然才本駑下
躬行不力
以至老大無聞
俯仰愧怍而已
細審所諭。
深以文浮於實。
徒竊耳目
自戒欛柄
這箇病痛
自古已痼。
近世尤甚
此學不明
異說喧豗
衣冠規模顚倒乖剌者。
由是而然。
宜乎賢者以求道之切。
深有戒於此也。
不勝欽嘆
自戒也深。
戒人也淺。
則恐非賢
愛人之厚也。
繼自今以往
幸勿以愚外之。
去其浮實之辭。
施以警惰之誨。
則是爲相長之益。
所願望。
公元1911年
答徐伯瞻(翰基○辛亥)
戀仰方深。
謂外華翰慰沃。
若蘇舊痾而來新爽也。
阿堵之苦。
尙此未快者。
是爲奉慮。
朱夫子所云恨不早盲。
收斂工夫要務
以是自况如何
所詢出繼子之本生祖曾高降服者。
爲人后則避二統之嫌也。
出嫁女之不降祖曾高者。
適人從夫而無二統之嫌也。
魯卻之義。
恐在當之者所處之如何。
如愚癃頹。
未免困辱
只以牢卻不受。
斷置胷中也。
公元1893年
廉敬儒(在業癸巳端午翌日)
近日異學
東西蠭起
大爲吾道之憂。
必須硬著脊梁
不變吾所守。
則業益進矣。
意益新矣。
所詢周秦尊敦。
卽周之尊秦之敦也。
其器古。
其所鐫之文亦古也
公元1906年
答李穉恭(德應○丙午扐月晦日)
溪上淚別。
久猶茹悵。
謂外惠問
足慰我懷。
守死善道
先兄臨終遺訣之要旨
而爲門生子弟者所共勉承也。
固知賢者必有著力於此
是可欽嘆
公元1908年
答李乃玉(敬純○戊申三月)
公元805年
阻懷與俱深。
意外獲奉惠翰。
得尺蔡。
珍玩感戢
况審學履淸休
祠事
可知貴鄕士林尊尙之勤。
享祀之節。
惟在士林裁處之如何。
何必立節目奉瀆耶。
額字則從當書呈矣。
公元1909年
答李乃玉(己酉三月)
公元805年
向者惠音
慰浣無斁
小庭風䨓。
居然暮春候。
更惟靜棣一衛。
賤狀憒劣印昔。
承晦初閒委枉之示。
逐日苦竚。
跫音尙寂。
祠宇之役。
尙未告訖而然耶。
方以皇廟事。
發靑川行
有相違之歎。
書置數字候。
而祠額及奉安文。
以寫以製
在案頭。
先丈墓文
亦已構置耳。
公元1901年
答魏致恭(啓溫○辛丑九月十九日)
示意在心先之疑。
何不經義而問之耶。
以發處言之則心意先後
而以用工言之則誠正自有次序
所以曰意誠而後心正也。
豈有意不誠而心得其正者乎。
是以朱子誠意善惡關。
得來是善。
不得只是惡。
觀此訓則曉然矣。
攻乎異端之攻字。
集註范氏曰專治也
朱子語類講習之謂。
又曰異端不是天生出來
天下只是一箇道理
人心不正
則流於邪說
習於彼。
必害於此
以此訓觀之。
攻是工字義也。
公元1907年
答權箕允(昇煕○丁未六月卄六日)
蝸屋殘喘
正若酷吏之炎。
惠音忽墜。
如得淸風之濯。
審省履增休。
欣賀曷任。
一雨滂沛
可占大有
亦可見福地之異於他所也。
尤賀。
鄙所則野尙龜坼
代播雜種
難望有秋
一天之下。
被澤何其不均耶。
削變畢竟有之之示。
此爲今日可怕者。
而各在自家所執所守之如何。
何詢及於朝暮待死之人耶。
愚之胷中
只以生辱死榮斷置久矣。
無他言者耳。
刊事時象如此
未知究竟之如何。
而旣設之地。
亦難拘此停止
餘揮漿不宣
公元1900年
答表敬來(東直庚子臘月)
墓祭添酒者。
旣不侑食
故無添酒之禮。
沙溪先生曰。
墓祭侑食者。
墓無闔門啓門之儀。
此禮無所施故也。
祭祀三獻皆祭之義。
朱子曰。
古者飮食
必祭人。
鬼神自不能祭。
故代之祭也。
先祖尤翁又曰三獻皆祭。
儀禮家禮皆然。
備要仍之。
要訣以爲初獻旣祭。
亞獻終獻不必更祭。
然當以儀禮家禮爲正。
據此則凡祭之三獻皆祭。
卽禮之正也。
豈可曰禮煩而廢之乎。
公元805年
答裵忠元(錫乙巳元月)
歲前惠札。
巧値小出
未有謝儀
至今悢悢
謂外季方穿來訪
欣握穩討。
且聞靜處江湖之上。
規規聲利
惟以讀書玩理爲務。
此世淸福
孰勝於此哉。
深切歆嘆
所示支子吉祭
本無合祭考與祖之禮。
配位先亡則以配位合祭
若不亡則無吉祭之節。
而上墓哭除而已
公元1893年
答朱孟善(性燮○癸巳二月)
天時大壯
懷想倍勤。
謂外荐承千里惠緘。
非賢眷注
豈有是哉。
求益之示。
愚旣謏寡。
有何及人之力乎。
從事於古聖賢明訓
終身儘多矣。
循循勉焉如何
前託蘭幹紫陽遺芳大字
雖不嫺於趯勒。
而難孤勤意。
忘拙寫呈。
未知能入眼否也。
公元1905年
答黃道洪(晉模○乙巳九月吉日)
時節是當
八域人心乖僻
如水赴壑。
樂爲夷狄禽獸之藪。
見賢憂慨之切。
發見書辭有如此。
此可認所學之正所守之確也。
令人起欽。
况審方讀麟經
深究奧義
胷中蘊蓄
想益富有矣。
奉賀且頌。
炳中旣悔其過而縷縷謝之。
則亦難終拒。
故責諭而攄破矣。
近日讀書之士。
擧皆以立異釣名爲心。
願賢者切勿有是箇彀率如何
答權允正(錫瀅)問目
 孟子養心章。
善於寡欲云云
語類云其爲人寡欲章。
只是天理人欲相爲消長分數
以此訓究之。
不存焉者之寡。
人欲分數寡也。
存焉者之寡。
天理分數寡也。
 孟子篇末文武之世。
似當以周公見知之聖。
而只言太公望散宜生
孔子之時。
曾子子思可以見知之聖。
而言無有乎爾何也。
太公望散宜生爲見而知之之指見小註。
雲峯胡氏說。
曉然矣。
蓋此章之義。
以聞而知之。
傳道之宗。
而終之以孔子
隱然道統之傳。
歸之自家矣。
細究章下大註之說則可知矣。
公元1893年
答鄭孟三(樂圭○癸巳)
公元805年
所詢孝說。
見賢者之修省
可欽。
卿大夫士庶人之孝。
雖有等分
究竟法。
只在一敬字。
誠如所示。
然旣認得如此
則且行得如此
庶幾矣。
賤狀年來所得
鬢華眼霧而已
向設講會
兼行鄕飮禮。
甚爲盛事
敎育英才之示。
稱詡過分也。
何敢當何敢當。
公元1909年
答全孟應(濟萬○己酉四月)
楚生帶次面而來
始知鶴城不在天上也。
區區欣豁。
無異英眄。
几案至樂
不爲外鬧所奪。
漸覺得腳跟牢定不移
心地確立有素
不勝欽頌。
今世何世。
所謂讀書種子
非但難保袵髮舊儀
未免坑塹之憂。
此將何爲
只自仰屋長吁而已
聖人朝聞可之訓。
不可不念
惟願吾輩以此今日元符耳。
益加勉旃如何
朱書選類印出之計。
果與申上舍牢約。
能無違戾
世變層生。
天災如此
年事未知如何也。
第觀時圖之是望。
公元1910年
權子彙(泰煕○庚戌元月)
公元805年
臘尾惠問
無便稽謝。
悵誦方深。
料襮荐承手玉。
極慰病懷
且感盛誼。
不容名喩。
仍審新元
重省珍重
實愜願聞。
至於門外爻象
屛跡讀書者所可預聞者也。
須加硬著脊梁冊子上。
無少動撓於波盪之中。
是禱是禱。
服人奄哭逆理之痛。
眼淚未乾。
又遭推遠之制。
家門不幸姑舍。
自己摧頹益甚
何能枝梧耶。
所示思傳章句三各字之義。
何不究當句脈絡而如是穿鑿耶。
得所賦之各,各循其性之各。
指人與物而言也。
非謂人物之性各異也。
各有當行之各。
卽謂日用事物
各有當行之路也。
正指人生修道之謂也。
上下解釋之義。
恁地分明
不可傅會他說而論也。
大抵性理之說。
自見得通透。
然後方有質於人可矣。
不然非但自誤己見
誤人必矣。
只就工夫上緊要處
融會講究如何
公元1907年
曺國賓(光鎬○丁未四月)
做業寸進退之示。
以賢者而豈有是也
自知其病而欲治之者
便是藥也。
須以其病早夜憂虞進良劑。
則亦豈有玩歲愒日之歎。
蓋良劑無如晦翁小學
翁之要訣矣。
循循劬讀。
何患超出俗臼。
自至高明之域耶。
答宋應三(台會)問目
 
興陽郡明倫堂
刱設日語學。
小子愚迷
晝宵痛憤云云
時變之事。
寧欲無言
大抵今日自靖之道。
不以百千蚊蚋喧啾掛於方寸
只合本分做去。
讀書讀書
講禮講禮也。
 深衣今人有裁破腋下著者
於禮果何如
深衣之裁破腋下。
非禮制也。
 敢問行己之要。
紫陽夫子嘗有勤謹二字之而上。
有無好事之訓。
爲學者之所終身珮服也。
答沈福汝(景澤)別紙
師服稱謂心制人。
鹿門說恐宜。
一心之謂誠。
涵養而言。
故專以體言。
盡心之謂忠。
發用而言。
故以體之用言之者也。
大抵先賢言心處。
分體與用而看之。
可得矣。
蓋程夫子多以心之本體而言之。
朱夫子體用而言處多矣。
公元1911年
答沈景晦(相福○辛亥扐月)
積久阻晤。
德政勤。
卽拜惠翰。
感豁殊深。
第審湯候彌留
聞極悶慮。
廢拋講讀之諭。
湯中固然矣。
耕農乃是本分事。
養親者亦不可不勉也。
非但斯世固然
自古隱淪常職也。
明哲保身之計。
此外有何良筭耶。
講堂守護方略
公立聞之。
而其獻賢之誠。
甚可欽歎
楊希道(在輝)問目
 喪人疏字何義。
疏與狀亦有異否。
先子曰。
疏狀皆是書札之名。
而疏之義條陳也。
又記也。
喪人之用疏字
無甚取義
但與狀略尊卑之分。
 遭父喪者。
繼母雖在。
稱孤哀否。
昔者有問於吾先子
答曰不當稱孤哀。
退溪已言之
矣。
退翁嘗曰禮於後母
生事葬祭一如己母。
何可遽稱哀於其生之日乎。
前母之子不敢稱哀於後母之存。
後母之子不稱哀。
又何嫌於前母之亡乎。
公元1903年
答全明可(道植○癸卯八月二十三日)
理氣之辨。
雖非初學急務
亦爲不可知者
誠如所諭。
而其說該備於諸聖賢書。
何不硏究於此
乃求贅論愚陋耶。
愚之辨說
非欲明理氣也。
先賢之受誣也。
以此謂愚以識理氣者耶。
還可一辴。
添改句語
故錄送。
如有所謄者。
之如何。
公元1896年
金善輔(永弼○丙申臘月)
公元805年
本心陷溺
未卽收回之示。
何其放失至此耶。
須以小學近思等書。
著在胷中
每日一兩篇。
又取先輩箴銘諸書
嘗目繙閱
則此心自不外馳得定向背矣。
今日如是
明日如是
積漸工夫
收斂之時必多。
昏惰之時必少。
以此勉旃如何
公元1905年
金子敬(容九○乙巳二月)
兵戈擾攘
未得閒暇看書
南北大同之憂。
而北猶甚於南。
不勝驚駭
然看讀之工。
自家心用之如何。
古人舟中大學之意觀之。
則雖兵戈中。
豈可放忽。
此心爲外物所撓奪耶。
朱夫子嘗謂自
早至暮。
無非是做工夫時節
此雖以平常時言
而亦板蕩之際。
堅守此箇意思
可免旁蹊之墮矣。
會自於向上地步。
是祝是祝。
公元1906年
答二芮君(大僖,丙基。
丙午四月)
禁學之令。
大關氣數
謂之何哉。
六賊用事之日。
亦有此變。
而如劉白水胡籍溪諸賢。
陰講竊誦。
以啓晦菴夫子闡明
否往泰來
極治回。
理之常也。
今日之昳暝。
將爲來日曙明之兆。
愚意只恃此而以劉胡之心爲先獲也。
朱夫子復出之前
吾儒長坐在黑窣窣地矣。
是可浩歎
公元1903年
答李希彥(柄喆)問目(癸卯)
 人之生也之生。
與罔之生也之生有同耶。
語類曰。
罔之生也之生。
上面生字微有不同
此生字是生存之生。
人之絶滅天理
便是合死之人。
今而不死。
幸免也。
以此訓觀之。
此生字卽偸生之義也。
 父在觀其志之其字。
自己上看耶。
觀在人志在己。
其字卽指己。
公元前193年
 三年無改。
可謂孝矣。
若父用浮屠則其子無改可乎。
尹氏曰。
如其非道
何待三年
所諭浮屠
一非道之
事也。
不待三年而改矣。
游氏所說當改而可以未改者。
尹氏所謂非道
頗有輕重之別。
公元1901年
答鄭應三(榮奎○辛丑三月望日)
所詢終身可行之事。
古之聖人之無遺矣。
何求贅於愚陋耶。
聖人千言萬語
只是說箇當然之理而已
欲知其當然之理。
莫如讀書
行當然之道。
莫如入孝出恭
是以小學題辭曰。
竆理修身
斯學之大。
夫人爲學
舍此何以哉。
終身焉求諸斯。
勿生餘念。
庶幾爲不負帝衷者矣。
公元1899年
答姜景益(友永)問目(己亥四月)
 
寂然不動之時。
精一執中工夫歟。
精一執中
動靜用工
是以翁以勿齋程氏專屬動時工夫爲病。
靜時工夫
存養也。
存養之工。
精一而亦何以哉。
 格菴趙氏說。
此有太分析之病。
翁曰。
知覺不可如是釋。
 全篇中去上平聲與章句中無姓號小註
未知何人之筆耶。
此是明儒所添入也。
 哀公章吐。
先子以諺解爲失。
則以君臣問對之吐讀之可也。
 虞庠之虞字。
有虞始立上庠下庠
故稱庠曰虞庠
 經傳諺解。
自何人刱出耶。
世宗朝始置集賢殿
揀迎文學之士。
凡諸文翰之事。
委任之。
經傳諺解。
此時刱出。
 嶺中枯木死灰
心性有無
𨓏𨓏多抗論
伏請質疑
枯木死灰
謂之有性則可。
若謂之有心則不可。
 傳之十章分節處。
章句所釋觀之。
自首章(止)所惡於上爲第一節。
詩云樂只君子第二節。
詩云節彼南山(止)殷之未喪師第三節。
君子先愼乎德(止)言悖而出爲第四節
康誥爲第五節。
楚書(止)舅犯第六節。
秦誓(止)君子大道爲第七節
生財大道(止)終篇第八節。
公元1894年
李昇彥(鍾旭○甲午)
謂外獲承千里惠牘。
心眼俱豁。
得天消息
况又滿紙情辭。
無異合席娓娓
感荷何量。
堂記何足謂文。
而乃如是稱美耶。
近日邪說
懷襄一世
天地盛大之氣。
誰可把著一身上。
闢彼歟。
賢者之標榜寓志。
所欽歎也。
公元1892年
李華三(鎭紀○壬辰臘月卄日)
所詢顔子所樂。
先儒引而不發
以愚謏寡。
何敢言
然以章句無私則天渾然日用動靜無適樂之義觀之。
顔子之樂。
便在天理渾融無閒於我也。
然則我之樂處
卽是道也。
道與我爲一物矣。
是以下文又曰不待以道爲樂也。
以道之以字。
恐有深義。
細思之如何。
蓋以字有物我相閒之義也。
近日理氣怪僻之說。
損賢者之智識
益愚者之迷暗
欲使先賢傳授正論
掃地無餘。
此乃斯文氣數所關耶。
浩歎浩歎
公元1909年
答尹而極(相濂)問目(己酉至月)
 氣質之性。
兼指氣而言。
聖人氣質之性可知矣。
然而聖人氣質淸粹
淸粹亦非氣耶。
然則淸粹聖人氣質之性亦可乎。
成形處。
便是氣質也。
本然之性。
墮在氣質之中。
粹之氣。
本然之性脗合相離
則是聖人也。
衆人氣質
濁且駁也。
本然之性。
隨氣而偏焉。
反之則氣質亦隨而矯矣。
聖人氣質之性。
則與本然無閒矣。
 天地物物
莫不負陰抱陽
在於天地
則地
抱天。
天反抱地。
是乃陽抱陰也。
何以然也。
公元前193年
陽生於北。
長於東而盛於南。
故以南謂陽。
陰始於南。
中於西而終於北。
故以北謂陰。
物物負陰抱陽
理勢不得不然也。
天地蓋以形而言則天包地外。
地是天中一物爾。
以理與氣言則地卻包天。
天之氣盡在地之中。
地乃承受得天之氣。
是以康節云天自相依附
答吳道亨(彥泳)
前書
有大違愚見
乃是先入不可回也。
竊不欲爭辨
緘口闕謝矣。
又於便中
獲擎赫蹏
繾綣辭旨
有若納新交焉。
可知賢者永不我棄。
然有一可奉㬥者。
蓋人之交道
心交爲貴。
心交趨向必同。
聞識必同。
若以面而泛泛過耳。
豈可心交乎。
賢者之於愚。
其交也恐未免此。
可諒之否。
惟我石潭先生
方傳授聖道大家師也。
學問正大
議論光明
如日月于中天
所謂儒服儒者
所當尊仰瞻慕
有功闡明聖學
嘉惠後學
不下於思孟程朱矣。
今賢者但知尊奇氏之文章大方
而不知有石潭先生
則與愚之趨向聞識
大有不同者。
亦可曰心交乎。
更賜深諒焉。
公元1905年
答朴鳴國(鳳在○乙巳臘月一日)
國變言之痛憤
宗社存亡
生靈魚肉
迫在呼吸
只有溘然無省之心而已
趙閔二忠正之死節。
足以聳動萬國
扶植彝倫矣。
當今之世。
在朝之臣。
能辦此者
有幾人耶。
吾輩在野處變之道。
下回做得未晩矣。
不須問於人。
公元1904年
答姜茂如(淳○甲辰正月十日)
三餘所課。
知在大學一部
爲學綱領
要切乎此書。
想句句節節
熟讀精究
必得長長地新矣。
世路危險之喩。
可見慨時之切。
古人所謂退人一步
低人一頭
實爲今日處世之要。
以賢操守之明。
若加勉于斯
何患康濟不得耶。
一言請益之示。
故奉提。
周應(遠浚)問目
 三代以上
亦有大學否。
王制有虞氏上庠下庠註。
大學在西郊。
下庠小學國中王宮之東。
據此三代以前
已有大小學
 曾傳治國
始言恕何歟。
此恕字微絜矩之意。
卽爲下章絜矩張本
 論語攻乎異端
攻字之義。
何以看之。
攻字語類講習之義爲訓。
此最易曉。
 
朞服之喪。
免冠脫網巾可乎。
按禮易服條。
妻子婦妾皆去冠及上服被髮
有服者。
皆去華飾
蓋去華飾云者
乃去華服之意也。
非謂免冠脫巾也。
公元1910年
答金舜五(永圭○庚戌至月)
當此天地飜覆
杜門蟄伏
萬念都灰。
謂外惠牘。
感慰交摯。
縷縷辭旨
諄複仁山白雲遯世自靖期勉者。
實非愚陋敢當也。
尤庸鐫銘
不知攸謝。
所示不病之病。
此世吾輩大同之患。
只宜順遣。
世外滔滔然背義趨利者。
何足道哉。
晦翁壁立萬仞之戒。
尤當佩服這箇時節
想應默念矣。
答金士吉(容禧)
公元前193年
所詢喪禮假寧格。
沙溪先生嘗曰假給假之假也。
寧寧神之寧也。
給假寧神格式
又於漢書詔父母予寧三年註。
寧謂處家持喪服。
觀此可曉矣。
金元琚(容鎬)問目
 明季。
或有夫妻殉國者。
果否
多有之。
至若檢討汪偉與妻耿氏。
呼酒命酌
爲兩繯于梁閒。
就右。
耿氏取左皆縊。
耿氏揮止曰。
雖在顚沛
夫婦之序。
不可失也。
復解繯正左右而死。
可謂
是夫有是婦。
以其夫人殉難若是從容
有辭萬世也。
 湖南近或有朞服中著白布笠者。
於禮有據否。
朞服著白布笠。
惟於國母喪用之。
朞服無之
不必疑也。
公元1898年
金元瑞(在善○戊戌三月七日)
四十無聞之歎。
視謏陋六十無聞者。
猶有可枚之望。
覺非之日。
便是有聞之日也。
來白冊。
朱門眞訣數十篇
筆雖髦荒。
文則天下義理
聖賢敎法
皆備於此矣。
精究熟玩
以爲終身受用之方。
至可至可。
公元1911年
答金海容(辛亥四月)
公元前193年
曾未獲英覿。
而特蒙先施翰命。
不鄙之誼。
至矣深矣。
感䥴曷極。
以先俎豆遺墟莫重之文。
屬於愚昧譾劣
尤是不堪承當者也。
愧汗罔喩。
自見山河變局以來
益沒生世滋况。
豈能文字上思念耶。
恕諒仰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