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自动笺注)
道德眞經註卷之三絲九
    元天道士李榮注
 道要
絶聖棄智人利百倍
 聖者人情之所仰智者愚人之所求非智
 無以照機非聖何能宰物今言棄絶所未
 聞也夫聖人合道道本無名名生而物迷
 言聖不及於忘聖智出而偽起用不及
 於忘智故絶棄也然聖生則盜起智用
 乃賊來今棄絶盜賊不起其利實多略
 言百倍
絶仁棄義人復孝慈
 仁以愛物義以讓人雖曰立人道實
 矯人之情今棄矯情仁義歸天性之孝
 慈也
絶巧棄利盜賊無有
 攦工倕之指息機械之心絶巧也擲玉毁
 珠棄利也但盜賊行規之以利棄寳無
 利寧有盜乎
此三者以爲不足故令有所屬
 文教也屬繼也夫大人設教也莫不修
 凡以成聖從愚以歸智去害而之利今皆
 棄之於教不足未知學者何所措心是故
 以後文示立行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樸本也萬境無染見素也守一不移抱樸
 也公而不黨少私也以性制情寡欲
絶學無憂
 夫志無爲之道則學無所學混之以愚智
 則得失未聞懷忘之進退榮悴不驚抱
 自然合道寧有憂平存有爲之業者學非
 爲己懸頭刺股而競者名映雪聚螢所爭
 者利懼榮名之不立驚厚利未來以此
 存心憂患生矣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何若
 禮對爲唯野應曰阿稱心爲善乖意爲惡
 幾何言不遠也體道則百慮俱遺任眞
 萬塗皆適實亦無逆無順不美不惡然有
 爲强生分偏私妄起愛憎不留心於道
 德之鄉唯責人以華薄之禮悦心謂之爲
 是不問賢與不賢潤己稱之曰能未論智
 與不智此則智者翻闇於不智賢者倒愚
 於不賢故曰相去幾何也亦言人性自然
 己足益之則憂夫進智以徇美與飾偽
 爲惡事不同失性均也故曰相去幾何
 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
 水火可畏不畏必遭燒溺豺狼可畏不畏
 終遇於損傷故知人行愛憎不已歸兹
 損敗貪名利而無息致此危亡流俗
 之有年溺之忘反悠悠莽莽欲出無期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熙熙悦樂太牢味也春臺色也言流俗
 衆人務學以規名聲縱情以昏色味悦之
 以色不知盲之有時適之以口不知爽之
 有日逐慾老而愈溢勞形困而不休仍自
 欣欣以爲悦樂
我獨怕兮其未兆嬰兒未孩乘乘兮若
無所
 聖人衆人馳騖有爲之境爲聲色
 所動我澹泊無爲之端香味不能惑猶
 如赤子未識牝牡之合不知淫泆情心
 無所在豈定有歸也
衆人皆有餘我獨若遺
 俗人清虚不足昏濁有餘積財
 貨以爲外累肆情欲以增内垢聖人塵埃
 無染俗事都捐故曰若遺也
愚人之心也哉純純
 俗人愚也自以爲智惑於情慾穢亂日以
 至聖大智若愚形神虚靜純白日以生
 也
俗人昭昭
 不知强言知内明於心外曜於物自言了
 了故曰昭昭
我獨若昏
 知如不知如將闇也
俗人察察
 鋭情於是非之境專心得失之路也
我獨悶悶
 遺心識自無分别善惡故曰悶
淡若海漂無所
 德宇恢恢心臺淡淡猶如大海風動波隨
 漂泊東西終無定止
衆人皆有以
 用有爲
我獨頑似鄙
 若愚人之無知同賤者之不飾
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
 食用母道也人皆得意未假以言物既
 失理聖人設教春臺已下並是衆生
 爲之病聖人隨病救之皆用無爲之藥有
 病有爲有無不同故言異也凡夫俗聖
 人用道故食母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孔甚也大也道理也德物無不包故言容
 也動皆順理言從也亦言大德不由
 至唯從道來也
道之爲物唯怳唯惚
 未知道是何物令德從明矣大道幽玄
 深不可識語其無也則有物混成言其有
 焉則復歸無物無物不有言有物而
 不無有無非常存亡不定故言怳惚
怳惚中有惚怳中有
 非有非無之眞極玄極奥之道剖一元
 開三象二氣而生萬物
杳冥中有
 至理唯一故言精妙體無變故言眞
其精甚眞其中有信
 寂乎無象感而遂通福善禍淫影響斯在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閲衆甫
 閲簡也甫始也愚者無知凡情有滯謂杳
 冥之理本因縁怳惚中元果報
 令行善者有怠長惡者不悛未識精而有
 靈豈知眞而有實言其中有信欲照理非
 虚爲救衆生開方設教從終至始簡其善
 惡之因自古及今閲其邪正之行忠孝
 賞之以爵過忒者罰之以刑含貫空有
 羅宇宙體既獨立常存名亦湛然而不
 去
何以衆甫之然以此
 我何以得知大道自古及今從終至始簡
 閲於物分别於人度脱四生三代不失
 以觀之於見在知過未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
 惑
 外順於内内養神物無傷全也屈己
 從人不失道直也謙退處下窐也混而
 不濁新也理本是一故言少忘言契理故
 言得有爲爲境羣典百端多士欲情
 滯教生迷故言惑也
是以聖人抱一天下
 一道聖人懷道故言抱一動皆合理
 以軌物故言式也
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
自矜故長
 去分别遺識智慧自明物我全眞
 道德自彰取其功而反失誇其德不長也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爭
 以我爲是指他爲非不能順人唯知逆物
 起於爭聖人屈曲從物豁蕩是非爭功
 名與物無競天下大誰能爭乎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虚言哉誠全而歸之
 聖不自專寄言古昔枉正少得不虚言
 誠全歸身皆爲實録也
希言自然
 希少多言數窮少言合道故曰自然
 則非無非有理亦非少非多欲明多言
 失眞故借少言而合道
飄風不終朝驟雨終日
 迅風暴雨尚不竟日終朝輕躁多言豈得
 全身遠害少言合理十日五日風也
 多言有損則狂風暴雨
爲此問天地解也天地不能而况於人
 此舉大以明小也
從事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
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
 道者清虚無爲救人濟物舉事皆從於
 道道得之
同於德者德亦得之
 德者畜養於物潤益人人能行同於德
 德亦得人
同於失者道失之
 不能同道德體仁義共惡者之爲非
 同罪人之受罰
不足不信
 同於道者得之信於德者德得之同於
 失者道失之信不足不信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跨越徐行緩歩其行乆也企踵分行
 不乆也喻明謙卑退讓者可乆長也跨企
 矜伐自危自亡也
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長
 此非君子之行豈是忘懷之士
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
不處
 殘餘之食不可薦饗跨企之行不可以
 進道昏亂者愛斯行之爲是乃安之達理
 者惡此道之爲非不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物者道也名之曰道故言有物然道之
 爲物唯怳唯惚不可有無不可以陰
 陽辯混沌無形自然而得故曰混成自然
 之理運之以變化無形内開之以氣象
 原其本則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天下
 混成之道先天地生聽之不聞則寂寥
 響搏之不得澹漠無形喪偶無對
 言獨立湛然常存故言不改無處不在
 周行也用之不勤不殆覆載生畜母之
 義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爲之名曰大
 天有形立稱無象者絶名約通生而爲
 用字之曰道無一法而不包名之曰大理
 無名無名名謂之强也
大曰逝逝遠遠曰返
 逝往也即大求之而不得往也就往追之
 而不及遠也體之近在於身故謂之返也
故道天大大王亦大
 道尊德貴彌羅無外能廣覆無隔於貴
 賤地厚載不擇妍媸帝王控制通貫
 於遠近字育普均於貧富用各有主歷言
 大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寰宇之表自可絶言形象中理稱謂
 雖具萬品究之唯有四大大名一用
 難殊欲勸帝王抱式於道德取則天地
 也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夫爲人主者靜與陰同德其義無私法地
 也動與陽同波其覆公正法天也清虚無
 爲運行不滯動皆合理法道聖人無欲
 非存於有事虚己理絶於經營任物義歸
 於獨化自然也此是法於天地天地
 以相法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
 大小俱輕不能爲於根本上下皆躁未可
 爲於君主是以一輕一重輕者以重爲根
 一躁一靜躁者以靜爲主無爲靜者
 君之德也有爲輕躁者臣之事也上下
 司其業爲君必須靜也
是以君子終曰行不離輜重
 有道主君人子物務於重靜不爲輕躁
 舉不失道動不離是以行必輜重居必
 攝衛不至危亡由重靜也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聖人貴者大道所寳者重靜雖有瑶臺
 瓊室麗館身之所託虚寂孋姬飛燕
 之美御心之所遊者無爲情欲不足以累
 身華屋未能以惑己物無累者故曰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乘之君豈宜妄動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前明重靜則超然無累今明輕躁必致
 有損無累上下安有損則君臣皆失
 也
道德眞經註卷之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