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生刘氏。又曰萨何。并州西河人。以猎为业。既而死。历游地狱。大怖。有道人慰安之。且为说法曰。吾汝前世师也。当速往丹阳会稽吴郡。寻阿育王塔像。悔洗夙罪。俄复生。乃弃家为沙门。宁康中。至京师。夜见长干寺刹尾有异色。即诣再拜环绕之。忽光迸刹下。钁之得三石碑。覆铁函一。开之有银函。又开之有金函。藏舍利三颗。爪甲一。绀发一螺。引之长数丈。函旁有款识。盖周宣王时。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之一也。简文帝先为三层之塔。以奉安之。太元十六年。孝武帝又加三层其上。咸和中。丹阳尹高悝。掘张侯桥浦中。得金像无趺。有旁行书详之曰。阿育王第四女所造。悝车载而归。至长干巷。车不行。因从牛所如即入寺。遂留之。又一年。临海男子张系。世渔于海口。得铜莲华趺。不敢藏。以送县进之。有诏安金像之足。如钥合。然有五梵僧。诣悝曰。昔得像于天竺。至邺遭乱埋河边。已而寻之失所在。比梦像出江东为君所获。故来瞻礼耳。悝与俱至长干。像即放光。五僧云。其顶后尚有圆光相。后当得之。咸安元年。交州合浦蜑董宗之采珠海困果得之。以为奇瑞。表进之。有诏安像之背。如函盖焉。凡四十馀年。东西散失。而复并一处。非灵异乎。达供事久之。遂东游。至吴郡拜瞻石像。石像者。建兴元年。有渔于松江者。每夜见光。疑为海神。传之道俗。居士朱应。偕东灵寺帛尼。至沪渎口。见二巨人浮而至。视之石质也。背有志。一名维卫。二名迦叶。迎置通玄寺。达留通玄三年。忏洗不懈。又至会稽。拜瞻鄮岭山塔。此塔亦阿育王所造。有灵光发塔顶。达倾诚忏洗。尽酬地狱道人之诫。达后不知所终。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慕容垂 | 世祖 | 成武帝 | 384年—396年 | ||
燕元 | 384年正月—386年二月 | ||||
建兴 | 386年二月—396年四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396
【介绍】:
十六国时后燕国君,鲜卑族,昌黎棘城人。初名霸,字道业,后更今名,字道明。慕容就第五子。前燕时封吴王。曾在枋头大败东晋桓温军。以声名大振而为慕容评所忌,惧祸奔前秦苻坚。淝水之战,苻坚为东晋败,垂遂乘机复燕政权,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称帝于中山,年号建兴。在位十三年卒。谥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全晋文
垂字道明,一字叔仁,前燕慕容皝第五子,小字阿六敦,初名霸,字道业,改名𡙇,以识记文去夫,以垂为名。皝时为平狄将军,封都乡侯,戍徒河,炜僭号,以为安东将军,镇常山,封吴王,徙镇信都。以侍中右禁将军录留台事,又为征南将军荆充二州牧,再为司隶,侯位,累迁车骑大将军,为慕容评所忌,惧诛奔秦。苻坚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炜嗣。坚败,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燕元。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建兴,都中山。至太元二十一年死,年七十一,在位十三年,谥日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姚苌 | 武昭帝 | 384年—394年 | |||
白雀 | 384年四月—386年四月 | ||||
建初 | 386年四月—394年四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394
【介绍】:
十六国时后秦建立者,字景茂。姚弋仲子,姚襄弟。羌族首领。襄死,与诸弟降前秦。苻坚以为扬武将军,至肥水之战前累迁至龙骧将军,督益梁二州诸军事。肥水之战后一年,率羌族独立,称万年秦王,建年号白雀,进据北地。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苻坚为西燕慕容冲所逼,从长安出奔,为苌所围,杀之。次年,称帝于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在位八年。
全晋文
苌字景茂,弋仲第二十四子。苻坚以为扬武将军,历左卫将军、陇东汲郡河东武都武威巴西扶风太守、宁幽兖三州刺史,复为阳武将军步兵校尉,封益都侯。及坚寇晋,以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坚败,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元白雀。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于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在位八年,谥曰武昭皇帝,庙号大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94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略阳临渭人,氐族,字文高。苻丕族子。少勇悍,粗险不修细行。及长颇览书传,苻坚以为长安令,坐事黜为狄道长。苻丕即位以登为征西大将军,封南安王。丕死,关陇氐族将领拥立为帝,改元太初。于军中立苻坚神主以励士气。与姚苌战,每战必告,苌惮而不应。后与姚兴将尹纬战,为纬所败,兵溃被杀。子苻崇奔湟中,为乞伏乾归所杀,前秦亡。
全晋文
登字文高,坚族孙,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太初,在位九年,为姚兴所杀。苻崇僭号于湟中,谥曰高皇帝,庙号太宗。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慕容忠 | 386年—386年 | ||||
建武 | 386年三月—386年九月 |
简介
慕容忠(?-386年),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西燕帝慕容泓之子。386年,西燕连续数起政变后,左仆射慕容恒拥护慕容瑶继立为燕王,但是部众都离开慕容瑶,往归尚书慕容永,慕容永稍后擒获慕容瑶并将其杀害,慕容忠遂被立为西燕帝,改元建武。数月后,慕容忠又被将军刁云所杀。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苻丕 | 哀平帝 | 385年—386年 | |||
太安 | 385年八月—386年十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6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略阳临渭人,氐族,字永叔。苻坚庶长子。少好学,博综经史,受兵法于邓羌。初封长乐公。苻坚建元十六年,为征东大将军冀州牧。出镇于邺。淝水之战后,率军西撤晋阳。坚死,称帝,改元太安。次年出屯平阳,与西燕慕容永战,败绩,南奔拟袭洛阳,为晋军所杀。在位二年。
全晋文
丕字永叔,坚子,以晋太元十年僭即皇帝位于晋阳,改元太安。明年南奔,为晋冯该所杀,苻登僭号,谥曰哀平皇帝。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张大豫 | 凤凰 | 386年二月—386年十一月 |
简介
张大豫(?—387年),前凉王张天锡的世子。淝水之战后,张天锡南奔东晋,前秦长水校尉王穆藏匿了张大豫,与他一起奔河西,依附秃发思复鞬,秃发思复鞬送他们到魏安。魏安人焦松、齐肃、张济等聚兵数千人,迎张大豫为主。386年二月,攻克吕光占据的昌松郡,捉住了太守王世强。吕光使辅国将军杜进进击,杜进兵败,张大豫兵临姑臧(今甘肃武威)。王穆谏曰:「光粮丰城固,甲兵精锐,逼之非利;不如席捲岭西,砺兵积粟,然后东向与之争,不及期年,光可取也。」张大豫不从,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传檄郡县,建康太守李隰、祁连都尉严纯皆起兵响应,有众三万,据守杨坞。张大豫从杨坞改屯姑臧城西,王穆和秃发思复鞬子秃发奚于帅众三万屯守城南;吕光出击,斩秃发奚于。387年,张大豫从西郡攻入临洮,掠民五千馀户,保据俱城。吕光率领彭晃、徐炅攻张大豫,张大豫奔广武,王穆奔建康。八月,广武人押解张大豫送到姑臧,吕光斩张大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87
【介绍】:
十六国时敦煌人,字元瑜。通经艺,多才艺,善属文。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前凉张天锡强征之,旋还。前秦苻坚又征瑀定礼仪,未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前凉长水校尉王穆起兵酒泉,招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意见不合,遂归酒泉南山而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人。仕苻生为大将军。建元九年(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从苻坚将杨安攻蜀,取晋梁、益二州,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十二年(太元元年),以凉州刺史从攻前凉,前凉主张天锡降。太初元年(太元十一年),姚苌据长安称帝,攻秦州,统降。建初七年(太元十七年),苌有疾,其子姚兴恐统等为害,杀统。
人物简介
湛方生,东晋诗人。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据他的《庐山神仙诗序》提到“太元十一年”一语,可知他当生活于东晋后期,孝武帝时人,曾任西道县县令、卫军咨议,后辞官归隐。《隋书·经籍志》载《湛方生集》共10卷,今佚。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其诗9首,另有一些佚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其文和赋18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人,鲜卑族。道武帝即位,奴真领部来附。兄刘犍先居贺兰部,奴真请召犍,以所部让之,道武帝许之。犍既领部,自以久托贺讷部,遗纳金马,讷弟染干诱犍叛,奴真遂杀犍奔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悌眷。十六国时西秦南安人。建义二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其兄秘宜及诸羌人攻击西秦主乞伏国仁,为国仁所败,遂归南安,与悌率众三万余户降于国仁,各拜将军、刺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广川人,字彦伦。初为后燕辽西王记室参军,后被俘归魏。道武帝即位,为尚书左丞,参与国政。道武帝天赐末,为叛胡所执,送于后秦姚兴。积数年,遁归,又为夏赫连勃勃所执,拜秘书监。年六十一卒。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拓跋珪 | 太祖 | 道武帝 | 386年—409年 | ||
登国 | 386年—396年六月 | ||||
皇始 | 396年七月—398年 | ||||
天兴 | 398年十二月—404年十月 | ||||
天赐 | 404年十月—409年十月 |
全后魏文·卷一
帝姓拓跋氏,讳圭,昭成帝什翼犍之孙,以晋太元十一年即代王位。寻改称魏王,以太元二十一年即皇帝位,都云中。迁都平城。改元四:登国、皇始、天兴、天赐,在位二十四年,为清河王绍所弑。永兴二年谥曰宣武皇帝,庙号太祖,泰常五年改谥曰道武。(案:《魏书·邓渊传》:军国文纪诏策,多渊所为。)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慕容盛 | 中宗 | 昭武帝 | 398年—401年 | ||
建平 | 398年十月—398年十二月 | ||||
长乐 | 399年正月—401年七月 |
全晋文
盛字道运,垂孙,封长乐公,父宝嗣垂位,进爵为王,宝为兰汗所杀,攻汗斩之,以长乐王称制,改元建平,寻僭即皇帝位。以晋隆安五年为其下段玑等所杀,在位四年,谥曰昭武皇帝,庙号中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8
【介绍】:
北魏初代人,字子章。博通经史,擅阴阳谶纬之术。什翼犍素闻其名,强迎之。与语大悦,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尝出使前秦,宣扬国威。及什翼犍卒,苻坚欲进兵据代,凤说坚分代国为二部,令互相牵制而治。使年仅六岁之拓拔圭得依刘库仁而成长。及道武帝即位,历给事黄门侍郎、行台尚书,甚见礼重。太武帝时以勋旧封平舒侯,加镇远将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51?—910?
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时称“郑鹧鸪”。幼聪颖,自骑竹之年,即有赋咏。及冠,应进士举,游举场凡16年。与薛能、李频唱和。又与张乔、许棠、周繇、温宪等交游,称“咸通十哲”。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出奔,在西蜀半纪余。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复有西蜀荆楚之游。昭宗景福二年(893)释褐授鄠县尉,摄京兆参军,迁右拾遗、右补阙。乾宁三年(896),昭宗幸华州,谷奔行在,转都官郎中,寓居云台道舍,自编歌诗3卷,名《云台编》。天复三年(903)左右,归宜春,与诗僧齐己游处唱和,齐己称为“一字师”。入梁,卒。生平见宋祖无择《郑都官墓表》及《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才子传》卷九。今人赵昌平有《郑谷年谱》。其诗“清婉明白”(《唐才子传》卷九),盛传于世。欧阳修称“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高。以其易晓,人家都以教小儿”(《六一诗话》)。诗集《云台编》(又称《郑守愚文集》)3卷,今存。今人注本有严寿澄、黄明、赵昌平《郑谷诗集笺注》,傅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3首又6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陕西人,后家扬州。田弘遇女,思宗贵妃。生而纤妍,寡言多才艺,思宗为信王时即侍帝,崇祯元年封礼妃,进皇贵妃。以有宠而骄,谪居启祥宫,旋复召入。不久即病,去世后葬昌平天寿山,即思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清蒙古正黄旗人,鄂尔果诺特氏。天聪间授参领,官至右翼蒙古都统。曾参与进攻大同、昌平及朝鲜等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