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竺慧达” 相关资源
竺慧达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生刘氏
又曰萨何。
并州西河人
以猎为业。
既而死。
历游地狱。
大怖。
有道人慰安之。
且为说法曰。
吾汝前世师也。
当速往丹阳会稽吴郡
阿育王塔像。
悔洗夙罪。
俄复生。
乃弃家为沙门
宁康中
京师
夜见长干寺刹尾有异色。
即诣再拜环绕之。
忽光迸刹下。
钁之得三石碑。
覆铁函一。
开之有银函。
又开之有金函。
藏舍利三颗。
爪甲一。
绀发一螺。
引之长数丈。
函旁有款识。
周宣王时
阿育王所造。
八万四千之一也。
简文帝先为三层之塔。
以奉安之。
太元十六年
孝武帝又加三层其上。
咸和中
丹阳高悝
张侯桥浦中。
得金像无趺。
有旁行书详之曰。
阿育王第四女所造。
车载而归。
至长干巷。
车不行。
因从牛所如即入寺。
遂留之。
又一年。
临海男子张系。
世渔于海口。
得铜莲华趺。
不敢藏。
以送县进之。
有诏安金像之足。
如钥合。
然有五梵僧。
曰。
昔得像于天竺
至邺遭乱埋河边。
已而寻之失所在。
比梦像出江东为君所获。
故来瞻礼耳。
与俱至长干。
像即放光。
五僧云。
其顶后尚有圆光相。
后当得之。
咸安元年
交州合浦蜑董宗之采珠海困果得之。
以为奇瑞。
表进之。
有诏安像之背。
如函盖焉。
凡四十馀年。
东西散失。
而复并一处。
非灵异乎。
供事久之。
遂东游。
吴郡拜瞻石像。
石像者。
建兴元年
有渔于松江者。
每夜见光。
疑为海神。
传之道俗。
居士朱应。
偕东灵寺帛尼。
沪渎口。
见二巨人浮而至。
视之石质也。
背有志。
一名维卫
二名迦叶。
迎置通玄寺。
留通玄三年
忏洗不懈。
又至会稽
拜瞻鄮岭山塔。
此塔亦阿育王所造。
有灵光发塔顶。
倾诚忏洗。
尽酬地狱道人之诫。
后不知所终。
竺慧达
姓刘
本名萨河
并州西河离石人
少好田猎。
年三十一忽如暂死。
经日还苏。
备见地狱苦报。
一道人云。
是其前世师。
为其说法训诲令出家往丹阳会稽吴郡阿育王塔像。
礼拜悔过以忏先罪。
既醒即出家学道。
改名慧达
精勤福业。
唯以礼忏为先。
晋宁康中京师
先是简文皇帝长干寺造三层塔。
塔成之后每夕放光。
上越城顾望见此刹杪独有异色。
便往拜敬晨夕恳到。
夜见刹下时有光出。
乃告人共掘。
掘入丈许得三石碑。
中央碑覆中有一铁函。
函中又有银函。
银函里金函。
金函里有三舍利。
又有一爪甲及一发。
发申长数尺。
卷则成螺。
光色炫耀。
周敬王时阿育王起八万四千塔。
此其一也。
既道俗叹异。
乃于旧塔之西更竖一刹。
施安舍利。
晋太元十六年
孝武更加为三层。
又昔晋咸和中丹阳高悝
张侯桥浦里掘得一金像。
无有光趺。
而制作甚工。
前有梵书云。
育王第四女所造。
载像还至长干巷口。
牛不复行非人力所御。
乃任牛所之。
径趣长干寺
尔后年许。
临海渔人张系世。
于海口得铜莲华趺浮在水上。
即取送县。
县表上上台。
敕使安像足下。
契然相应。
后有西域五僧诣云。
昔于天竺阿育王像。
至邺遭乱藏置河边。
王路既通寻觅失所。
近得梦云。
像已出江东高悝所得。
故远涉山海欲一见礼拜耳。
即引至长干。
五人见像歔欷涕泣。
像即放光照于堂内。
五人云。
本有圆光今在远处。
亦寻当至。
晋咸安元年交州合浦县采珠人董宗之。
于海底得一佛光。
刺史表上。
晋简文帝敕施此像。
孔穴悬同光色一重。
凡四十馀年东西祥感光趺方具。
以刹像灵异倍加翘励。
后东游吴县礼拜石像以像于西晋将末建兴元年癸酉之岁。
浮在吴松江沪渎口。
渔人疑为海神。
延巫祝以迎之。
于是风涛俱盛骇惧而还。
时有奉者。
谓是天师之神。
复共往接飘浪如初。
后有奉佛居士吴县民朱应。
闻而叹曰。
将非大觉之垂应乎。
乃洁斋共东云寺帛尼及信者数人到沪渎口。
稽首尽虔歌呗至德。
即风潮调静。
遥见二人浮江而至。
乃是石像。
背有铭志一名惟卫
二名迦叶。
即接还安置通玄寺。
吴中士庶嗟其灵异。
归心者众矣。
停止通玄寺首尾三年
昼夜虔礼未尝暂废。
顷之进适会稽礼拜𨞆塔。
此塔亦是育王所造。
岁久荒芜示存基蹠。
翘心束想乃见神光焰发。
因是修立龛砌。
群鸟无敢栖集。
凡近寺侧畋渔者必无所获。
道俗传感莫不移信。
郡守孟顗。
复加开拓。
东西觐礼屡表徵验。
精勤笃励终年无改。
后不知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