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時令類
載記類
紀事本末類
現代詩類
。奏四拜,百官同。行祭礼如常仪。翌日,颁诏天下。以上谥礼成,赐陪祀执事官宴,馀官人赐钞一锭。
仁宗即位,九月, 礼部同诸臣进大行皇帝仁孝皇后谥议。仁宗立受之,览毕,流涕不已,以付翰林院撰谥册。礼部奏上谥仪,前期斋
仁宗即位,九月, 礼部同诸臣进大行皇帝仁孝皇后谥议。仁宗立受之,览毕,流涕不已,以付翰林院撰谥册。礼部奏上谥仪,前期斋
各官同共校勘,兼乞差刘崇超都大管勾,伏候敕旨。”牒:奉敕。宜令国子监依孙奭所奏施行。牒至准敕。故牒。 乾兴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牒。
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鲁
给事中参知政事吕
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王
守司徒兼侍中
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鲁
给事中参知政事吕
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王
守司徒兼侍中
墨特川。蛇节惧,乞降,斩之。又擒斩隆济等。西南夷悉平。以功进资德大夫,赐玉带、金鞍、弓矢。
仁宗即位, 加上护军,诏许世袭。延祐四年,黄平蛮刘奔及新部黎鲁等相继叛,诏汉英抚定之,置戍而还。五年,卢崩蛮内侵
仁宗即位, 加上护军,诏许世袭。延祐四年,黄平蛮刘奔及新部黎鲁等相继叛,诏汉英抚定之,置戍而还。五年,卢崩蛮内侵
院道教事。武宗即位,召见,赐坐,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寻又加特进。进讲老子推明廉让之道。及 仁宗即位,
犹恒诵其言,且谕近臣曰:“累朝旧德,仅余张上卿尔。”进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道
阶品俱第一。武宗立,召见,赐坐,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寻又加特进。进讲老子推明谦让之道。及 仁宗即位,
犹恒诵其言,且谕近臣曰:「累朝旧德,仅馀张上卿尔。」进开府仪同三司,加号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刻玉
。冬十月丁未,敌烈酋长颇白来贡马、驼。戊申,录囚。壬子,宋使李懿、王仲宾来贺千龄节,及苏惟甫、周鼎贺 来岁元正,
即遣萧善、程翥报聘。党项长曷鲁来贡。己未,以萨敏解里为都点检,高六副点检,耶律罗汉奴左皮室详稳,嗓姑 ……大赦,改元太平,中外官进级有差。宋遣使来聘,夏、高丽遣使来贡。甲申,册皇子梁王宗真为皇太子。
二年春正月, 如纳水钓鱼。 二月辛丑朔, 驻跸鱼儿泺。 三月甲戌, 如长春州。 丁丑, 宋使薛贻廓来告宋主恒殂,子祯嗣位。遣都点检耶律僧隐等充宋祭奠使副,林牙萧日新、观察冯延休充宋后吊慰使副。 戊寅, 遣金吾耶律谐领、引进姚居信充宋主吊慰使副。 戊子, 为宋主饭三京僧。是月,地震,云、应二州屋摧地陷,嵬白山裂数百步,泉涌成流。 夏四月, 如缅山清暑。 五月乙亥, 参知政事石用中薨。 庚辰, 铁骊遣使献兀惹十六户。 六月己未, 宋遣使薛由等来馈其先帝遗物。 秋七月乙卯, 以耶律信宁为奉陵军节度使,高丽国参知政事王同显静海军节度使,耶律遂忠长宁军节度使,耿延毅昭德军节度使,高守贞河西军节度使。 九月癸巳, 遣尚书僧隐、韩格贺宋主即位。 冬十月壬寅, 遣堂后官张克恭充贺夏国王李德昭生日使,耶律扫古、韩王充贺宋太后生日使副,耶律仙宁、史克忠充贺宋 正旦 使副。是月,驻跸胡鲁古思淀。 癸卯, 赐宰臣吕德懋、参知政事吴叔达、枢密副使杨又玄、右丞相马保忠钱物有差。 辛亥, 至上京,曲赦畿内囚。 十一月丙戌, 宋遣使来谢。 十二月辛丑, 高丽王询薨,其子钦遣使来报,即命使册钦为高丽国王。 甲寅, 宋遣刘烨、郭志言来贺千龄节。是年,放进士张渐等四十七人。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如纳水钓鱼。以僧隐
二年春正月, 如纳水钓鱼。 二月辛丑朔, 驻跸鱼儿泺。 三月甲戌, 如长春州。 丁丑, 宋使薛贻廓来告宋主恒殂,子祯嗣位。遣都点检耶律僧隐等充宋祭奠使副,林牙萧日新、观察冯延休充宋后吊慰使副。 戊寅, 遣金吾耶律谐领、引进姚居信充宋主吊慰使副。 戊子, 为宋主饭三京僧。是月,地震,云、应二州屋摧地陷,嵬白山裂数百步,泉涌成流。 夏四月, 如缅山清暑。 五月乙亥, 参知政事石用中薨。 庚辰, 铁骊遣使献兀惹十六户。 六月己未, 宋遣使薛由等来馈其先帝遗物。 秋七月乙卯, 以耶律信宁为奉陵军节度使,高丽国参知政事王同显静海军节度使,耶律遂忠长宁军节度使,耿延毅昭德军节度使,高守贞河西军节度使。 九月癸巳, 遣尚书僧隐、韩格贺宋主即位。 冬十月壬寅, 遣堂后官张克恭充贺夏国王李德昭生日使,耶律扫古、韩王充贺宋太后生日使副,耶律仙宁、史克忠充贺宋 正旦 使副。是月,驻跸胡鲁古思淀。 癸卯, 赐宰臣吕德懋、参知政事吴叔达、枢密副使杨又玄、右丞相马保忠钱物有差。 辛亥, 至上京,曲赦畿内囚。 十一月丙戌, 宋遣使来谢。 十二月辛丑, 高丽王询薨,其子钦遣使来报,即命使册钦为高丽国王。 甲寅, 宋遣刘烨、郭志言来贺千龄节。是年,放进士张渐等四十七人。
三年春正月丙寅朔,如纳水钓鱼。以僧隐
太宗
大同元年见平章事张砺。
参知政事。圣宗统和十二年见参知政事邢抱朴。
堂后官。 太平二年 见堂后官张克恭。
主事。
守当官。并见耶律俨《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俨,道宗咸雍
大同元年见平章事张砺。
参知政事。圣宗统和十二年见参知政事邢抱朴。
堂后官。 太平二年 见堂后官张克恭。
主事。
守当官。并见耶律俨《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俨,道宗咸雍
年秋,为唐古部节度使,卒。弟特末。
特末,字何宁。为人机辨任气。太平中,累迁安东军节度使,有能称。 十一年, 召为左祗候郎君班详稳。未几,迁左夷离毕。重熙十年,累迁北院宣徽使。明年,与刘六符使宋,索十县故地,宋
特末,字何宁。为人机辨任气。太平中,累迁安东军节度使,有能称。 十一年, 召为左祗候郎君班详稳。未几,迁左夷离毕。重熙十年,累迁北院宣徽使。明年,与刘六符使宋,索十县故地,宋
遂溃。以功迁九水诸部安抚使。寻拜北府宰相,赐忠穆熙霸功臣,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八年,还京师。 太平二年,
知枢密院事,充汉人行宫都部署。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大延琳以东京叛,孝穆为都统讨 ……古,字提隐,太祖弟苏之四世孙。以武勇称。统和初,为涿州刺史,从伐高丽有功。开泰末,为上京内客省副使。 太平二年,
城鸭渌江,蒲古守之,在镇有治绩。五年,改广德军节度使,寻迁东京统军使。莅政严肃,诸部慑服。九年,大延
道节度使坐擅赴阙,降司农卿、分司南京。
是岁,高丽遣使来贡。京东、河北、两川、荆湖稔。
乾兴元年春正月辛未朔, 改元。 丁亥, 御东华门观灯。 戊戌, 蠲秀州水灾民租。
二月庚子, 大赦天下。 癸卯, 上尊号曰应天尊道钦明仁孝皇帝。诏苏、湖、秀州民饥,贷以廪粟。 甲辰, 制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 庚戌, 诏徐州振贫民。 甲寅, 对宰相于寝殿。帝不豫增剧,祷于山川神祗。 戊午, 帝大渐,遗诏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淑妃为皇太妃。帝是日崩于延庆殿,年五十五,在位二十六年。 十月己酉, 葬永定陵。 己未, 祔太庙。天圣二年十一月,上尊谥曰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庆历七年,加谥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
是岁,高丽遣使来贡。京东、河北、两川、荆湖稔。
乾兴元年春正月辛未朔, 改元。 丁亥, 御东华门观灯。 戊戌, 蠲秀州水灾民租。
二月庚子, 大赦天下。 癸卯, 上尊号曰应天尊道钦明仁孝皇帝。诏苏、湖、秀州民饥,贷以廪粟。 甲辰, 制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 庚戌, 诏徐州振贫民。 甲寅, 对宰相于寝殿。帝不豫增剧,祷于山川神祗。 戊午, 帝大渐,遗诏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淑妃为皇太妃。帝是日崩于延庆殿,年五十五,在位二十六年。 十月己酉, 葬永定陵。 己未, 祔太庙。天圣二年十一月,上尊谥曰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庆历七年,加谥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
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癸酉,谒太庙。四年,诏五日一开资善堂,太子秉笏南乡立,听辅臣参决诸司事。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 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遣使告哀契丹。 己未, 大赦,除常赦所不原者。百官进官一等,优赏诸军。山陵诸费,毋赋于民。 庚申, 命丁谓为山陵使。出遗留物赐近臣、宗室、主兵官。 甲子, 听政于崇政殿西庑。 乙丑, 以生日为乾元节。 丙寅, 遣使以先帝遗留物遗契丹。进封泾王元俨为定王,赐赞拜不名。以丁谓为司徒兼侍中、尚书左仆射,冯拯为司空兼侍中、枢密使、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 戊辰, 贬道州司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尚书户部侍郎李迪为衡州团练副使,宣徽南院使曹玮为左卫大将军。
三月乙酉, 作受命宝。 庚寅, 初御崇德殿,太后设幄次于承明殿,垂帘以见辅臣。
夏四月壬子, 遣使以即位告契丹。 丙寅, 交州来贡。
五月乙亥, 录系囚,杂犯死罪递降一等,杖以下释之。
六月己酉, 命参知政事王曾按视山陵皇堂。 丁巳, 契丹使来祭奠吊慰。 庚申, 入内内侍省押班雷允恭坐擅移皇堂伏诛。丁谓罢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 甲子, 改命冯拯为山陵使。 丙寅, 降参知政事任中正为太子宾客。
秋七月辛未, 冯拯加昭文馆大学士,王曾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吕夷简、鲁宗道参知政事。 乙亥, 遣使报谢契 丙子, 枢密副使钱惟演为枢密使。 戊寅, 改翼祖定陵为靖陵。 辛卯, 贬丁谓为崖州司户参军。
八月壬寅, 遣使贺契丹主及其妻生日、 正旦。 乙巳, 皇太后同御承明殿垂帘决事。
九月壬申, 告大行皇帝谥于天地、宗庙、社稷。 癸酉, 上谥册于延庆殿。 己卯, 命以天书从葬。
冬十月壬寅, 契丹使来贺即位。 己酉, 葬真宗皇帝于永定陵。诏中外避皇太后父讳。 己未, 祔真宗神主于太庙,庙乐曰《大明之舞》,以庄穆皇后配。 辛酉, 降东、西京囚罪一等,杖以下释之。蠲山陵役户及灵驾所过民田租。
十一月丁卯朔, 钱惟演罢。 甲戌, 唂厮啰、立遵求内附。 乙亥, 以皇太后生日为长宁节。 辛巳, 初御崇政殿西阁讲筵,命侍讲孙奭、冯元讲《论语》。 壬午, 以张知白为枢密副使。 十二月壬戌, 契丹使来贺明年正旦。
是岁,苏州水,沧州海潮溢,诏振恤被水及溺死之家。南平王李公蕴遣使进贡。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 真宗崩,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权处分军国事。遣使告哀契丹。 己未, 大赦,除常赦所不原者。百官进官一等,优赏诸军。山陵诸费,毋赋于民。 庚申, 命丁谓为山陵使。出遗留物赐近臣、宗室、主兵官。 甲子, 听政于崇政殿西庑。 乙丑, 以生日为乾元节。 丙寅, 遣使以先帝遗留物遗契丹。进封泾王元俨为定王,赐赞拜不名。以丁谓为司徒兼侍中、尚书左仆射,冯拯为司空兼侍中、枢密使、尚书右仆射,曹利用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 戊辰, 贬道州司马寇准为雷州司户参军,尚书户部侍郎李迪为衡州团练副使,宣徽南院使曹玮为左卫大将军。
三月乙酉, 作受命宝。 庚寅, 初御崇德殿,太后设幄次于承明殿,垂帘以见辅臣。
夏四月壬子, 遣使以即位告契丹。 丙寅, 交州来贡。
五月乙亥, 录系囚,杂犯死罪递降一等,杖以下释之。
六月己酉, 命参知政事王曾按视山陵皇堂。 丁巳, 契丹使来祭奠吊慰。 庚申, 入内内侍省押班雷允恭坐擅移皇堂伏诛。丁谓罢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 甲子, 改命冯拯为山陵使。 丙寅, 降参知政事任中正为太子宾客。
秋七月辛未, 冯拯加昭文馆大学士,王曾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吕夷简、鲁宗道参知政事。 乙亥, 遣使报谢契 丙子, 枢密副使钱惟演为枢密使。 戊寅, 改翼祖定陵为靖陵。 辛卯, 贬丁谓为崖州司户参军。
八月壬寅, 遣使贺契丹主及其妻生日、 正旦。 乙巳, 皇太后同御承明殿垂帘决事。
九月壬申, 告大行皇帝谥于天地、宗庙、社稷。 癸酉, 上谥册于延庆殿。 己卯, 命以天书从葬。
冬十月壬寅, 契丹使来贺即位。 己酉, 葬真宗皇帝于永定陵。诏中外避皇太后父讳。 己未, 祔真宗神主于太庙,庙乐曰《大明之舞》,以庄穆皇后配。 辛酉, 降东、西京囚罪一等,杖以下释之。蠲山陵役户及灵驾所过民田租。
十一月丁卯朔, 钱惟演罢。 甲戌, 唂厮啰、立遵求内附。 乙亥, 以皇太后生日为长宁节。 辛巳, 初御崇政殿西阁讲筵,命侍讲孙奭、冯元讲《论语》。 壬午, 以张知白为枢密副使。 十二月壬戌, 契丹使来贺明年正旦。
是岁,苏州水,沧州海潮溢,诏振恤被水及溺死之家。南平王李公蕴遣使进贡。
,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丁巳,谒太庙。诏乘金辂,设卤簿,如至道、天禧故事,及宫僚参谒并称臣,皆辞之。 六年六月癸未,
纳妃朱氏。
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开封牧。庚申,徽宗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
宣和七年十二月戊午,除开封牧。庚申,徽宗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
。各以其所见日期、分野、形色,占为兵、饥、水、旱、乱、亡。星长三尺至五尺,期百日,等而上之,至一丈期 一年,
三丈期三年,五丈期五年,十丈期七年,十丈已上,不出九年。盖妖星长大则期远而殃深,短小则期近而殃浅。 ……。八年六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天禧三年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五年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乾兴元年七月甲子朔, 日食几尽。
天圣二年五月丁亥朔,日当食不食。四年十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六年三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晕五十九,半晕二十三,重晕一十二,交晕三,背气四十四,纽气三,戟气一,直气一十五。
咸平元年迄 乾兴末, 凡重轮二十四,彗一,五色气一,冠气二百六十六,珥四十一,戴气一百九十七,抱气五十七,承气一百八十四, ……平兴国元年迄至道末,凡冠气一,珥六,煇气五,赤气二,抱气一,晕八,半晕三,背气一。
咸平元年迄 乾兴末, 凡重轮三,珥一百二十,冠气十二,晕气十二,承气八,抱气三,戴气九,赤黄气十七,五色气十一,青赤气二,
天禧三年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五年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乾兴元年七月甲子朔, 日食几尽。
天圣二年五月丁亥朔,日当食不食。四年十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六年三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晕五十九,半晕二十三,重晕一十二,交晕三,背气四十四,纽气三,戟气一,直气一十五。
咸平元年迄 乾兴末, 凡重轮二十四,彗一,五色气一,冠气二百六十六,珥四十一,戴气一百九十七,抱气五十七,承气一百八十四, ……平兴国元年迄至道末,凡冠气一,珥六,煇气五,赤气二,抱气一,晕八,半晕三,背气一。
咸平元年迄 乾兴末, 凡重轮三,珥一百二十,冠气十二,晕气十二,承气八,抱气三,戴气九,赤黄气十七,五色气十一,青赤气二,
月戊子,犯昴。壬辰,犯五诸侯。乙未,掩轩辕大星。十月乙卯,掩昴。丁巳,犯五车。戊午,掩东井。
乾兴元年正月丁丑, 犯昴。 己卯, 又犯五车东南星。 辛卯, 犯房。 四月丙辰, 犯南斗魁第二星 五月癸未, 犯南斗。 七月戊寅, 又犯。 辛卯, 犯东井。 癸巳, 犯舆鬼。 十一月己卯, 犯五车。
天圣元年正月壬申,犯昴。丁亥,掩心大星。五月丙子,掩房。六月丙午,犯南斗魁。闰九月乙
乾兴元年正月丁丑, 犯昴。 己卯, 又犯五车东南星。 辛卯, 犯房。 四月丙辰, 犯南斗魁第二星 五月癸未, 犯南斗。 七月戊寅, 又犯。 辛卯, 犯东井。 癸巳, 犯舆鬼。 十一月己卯, 犯五车。
天圣元年正月壬申,犯昴。丁亥,掩心大星。五月丙子,掩房。六月丙午,犯南斗魁。闰九月乙
执法。三月庚申,犯舆鬼、积薪,又犯哭星。五月乙丑、七月乙卯,犯右执法。五年十二月丁未,犯房。
乾兴元年正月丁丑, 犯键闭。 二月庚午, 犯房。
天圣元年八月戊午,犯天籥。三年五月辛卯,犯壁垒阵。七月乙未,又犯。六年八月庚午,犯钺。 ……犯亢。六月甲寅,入氐。壬申,犯房。七月庚子,犯天江。八月庚戌,掩南斗魁第二星。壬戌,犯南斗。
乾兴元年七月甲午, 犯轩辕大星。 九月辛未, 入太微。 己丑, 出太微端门,犯左执法。 十一月庚辰, 犯亢。
天圣元年正月丙寅,犯房。丁卯,犯钩钤、键闭。癸酉,犯罚。二月庚申,犯天籥。四月戊午,犯 ……戊寅,犯舆鬼。壬午,犯五诸侯、箕。丙申,犯轩辕大星。八月壬子,犯太微上相。戊午,犯右左执法。
乾兴元年五月庚午, 犯鬼及积尸。 七月己卯, 犯角。
天圣元年正月庚午,犯建。二年二月丙戌,犯五车。八月庚午,犯轩辕东星。甲申,自右掖门行入
乾兴元年正月丁丑, 犯键闭。 二月庚午, 犯房。
天圣元年八月戊午,犯天籥。三年五月辛卯,犯壁垒阵。七月乙未,又犯。六年八月庚午,犯钺。 ……犯亢。六月甲寅,入氐。壬申,犯房。七月庚子,犯天江。八月庚戌,掩南斗魁第二星。壬戌,犯南斗。
乾兴元年七月甲午, 犯轩辕大星。 九月辛未, 入太微。 己丑, 出太微端门,犯左执法。 十一月庚辰, 犯亢。
天圣元年正月丙寅,犯房。丁卯,犯钩钤、键闭。癸酉,犯罚。二月庚申,犯天籥。四月戊午,犯 ……戊寅,犯舆鬼。壬午,犯五诸侯、箕。丙申,犯轩辕大星。八月壬子,犯太微上相。戊午,犯右左执法。
乾兴元年五月庚午, 犯鬼及积尸。 七月己卯, 犯角。
天圣元年正月庚午,犯建。二年二月丙戌,犯五车。八月庚午,犯轩辕东星。甲申,自右掖门行入
九年五月庚午,昼见。
天禧三年六月辛卯,复见。四年七月丁巳,昼见。五年六月丙午,昼见。
乾兴元年十一月壬辰, 又见。
天圣三年六月壬戌、十二月戊寅,皆昼见。五年五月壬寅,昼见。
明道元年七月,昼见三
天禧三年六月辛卯,复见。四年七月丁巳,昼见。五年六月丙午,昼见。
乾兴元年十一月壬辰, 又见。
天圣三年六月壬戌、十二月戊寅,皆昼见。五年五月壬寅,昼见。
明道元年七月,昼见三
升器,色青赤,北流入浊,尾迹三丈许。七月辛巳,有星出文昌,光明烛地。十月乙巳,有星出天津西。
乾兴元年三月庚寅, 夜漏未上,星出七星,曳尾缓行,至翼没。 五月己巳, 星出天棓,速行入紫微极星西没。 癸酉, 星出张,西北入浊。 壬午, 星出危,赤黄,有尾迹,速行而东,炸烈如迸火,随至羽林军南没,明烛地。 己丑, 星出北河,至轩辕没。 九月己巳, 星出羽林,流至刍稿没。 己丑, 星出天市垣旁,缓行经天,过天市垣,至营室没。 壬辰, 星出营室,行至天仓没。 十月丁酉, 星出右旗,如太白,西南速行,至天弁没,明烛地。 十一月壬辰, 常星未见,有星出五车,南行至奎没。
天圣元年正月丙戌,星出北斗魁西,至八谷没。三月戊辰,星出贯
乾兴元年三月庚寅, 夜漏未上,星出七星,曳尾缓行,至翼没。 五月己巳, 星出天棓,速行入紫微极星西没。 癸酉, 星出张,西北入浊。 壬午, 星出危,赤黄,有尾迹,速行而东,炸烈如迸火,随至羽林军南没,明烛地。 己丑, 星出北河,至轩辕没。 九月己巳, 星出羽林,流至刍稿没。 己丑, 星出天市垣旁,缓行经天,过天市垣,至营室没。 壬辰, 星出营室,行至天仓没。 十月丁酉, 星出右旗,如太白,西南速行,至天弁没,明烛地。 十一月壬辰, 常星未见,有星出五车,南行至奎没。
天圣元年正月丙戌,星出北斗魁西,至八谷没。三月戊辰,星出贯
历澶州、濮、郓、济、单至徐州,与清河合,浸城壁,不没者四板。明年既塞。六月,复决于西北隅。
乾 兴元年正月, 秀州水灾,民多艰食。十 月己酉夜, 沧州盐山、无棣二县海潮溢,坏公私庐舍,溺死者甚众。是岁,京东、淮南路水灾。
天圣初,徐州仍岁水 ……四年六月丁亥,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官私庐舍七千九百余区,溺死者百五十馀人。是月,河南府、郑州大水。十 月乙酉, 京山县山水暴涨,漂死者众,县令唐用之溺焉。是岁,汴水溢,决陈留堤,又决京城西贾陂入护龙河,以杀其势。五年三月,襄、颍、许、汝等州水。七 月辛丑, 泰州盐官镇大水,民多溺死。六年七月壬子,江宁府、扬、真、润三州江水溢,坏官私庐舍。是月,雄、霸州大水。八 月甲戌, 临潼县山水暴涨,民溺死者甚众。是月,河决楚王埽。七年六月,河北大水,坏澶州浮梁。
明道元年四月
乾 兴元年正月, 秀州水灾,民多艰食。十 月己酉夜, 沧州盐山、无棣二县海潮溢,坏公私庐舍,溺死者甚众。是岁,京东、淮南路水灾。
天圣初,徐州仍岁水 ……四年六月丁亥,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官私庐舍七千九百余区,溺死者百五十馀人。是月,河南府、郑州大水。十 月乙酉, 京山县山水暴涨,漂死者众,县令唐用之溺焉。是岁,汴水溢,决陈留堤,又决京城西贾陂入护龙河,以杀其势。五年三月,襄、颍、许、汝等州水。七 月辛丑, 泰州盐官镇大水,民多溺死。六年七月壬子,江宁府、扬、真、润三州江水溢,坏官私庐舍。是月,雄、霸州大水。八 月甲戌, 临潼县山水暴涨,民溺死者甚众。是月,河决楚王埽。七年六月,河北大水,坏澶州浮梁。
明道元年四月
月,梁山军民王崇扆竹园生金晕紫芝五本。十一月,上饶县民王寿园中生芝草三本,皆金晕,其二连理。
乾兴元年六月, 苏、秀二州湖田生圣米,居民取以食。兴州竹有实,如大麦,民取以食。占曰:「大饥。」 八月, 洋州民李永负土成母坟,芝生坟上。
天圣元年五月,兴州竹有实如大麦,民取以食之。占曰:「竹有实,
乾兴元年六月, 苏、秀二州湖田生圣米,居民取以食。兴州竹有实,如大麦,民取以食。占曰:「大饥。」 八月, 洋州民李永负土成母坟,芝生坟上。
天圣元年五月,兴州竹有实如大麦,民取以食之。占曰:「竹有实,
京师连雨弥月。甲子夜,大雨,流潦泛溢,民舍、军营圮坏大半,多压死者。自是频雨,及冬方止。 乾兴元年二月,
苏、湖、秀州雨,坏民田。
天圣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坏城壁。七年,自春涉夏,雨不止。
天圣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坏城壁。七年,自春涉夏,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