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题校书图后(黄庭坚/)
唐右相阎君粉本北齐校书图士大夫十二员执事者
十三人坐榻胡床四书卷笔砚二十二投壶一琴二懒
几三支颐一酒榼果櫑十五一人坐胡床脱帽方落笔
左右侍者六人似书省中官长四人共一榻陈饮具其
一下笔疾书其一把笔若有所营其一欲逃酒为一同
舍挽留之且使侍者著靴两榻对设坐者七人其一开
卷其一捉笔顾视若有所访问其一以手拄颊顾侍者
行酒其一抱膝坐酒旁其一右手执卷左手据支颐其
一右手捉笔拄颊左手开半卷其一仰负懒几左右手
开书笔法简者不缺烦者不乱天下奇笔也右故奉议
郎知富顺监京兆宋元寿所藏初得之荣阳盛孟适盖
文肃公家旧物也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甲午 江西黄庭
坚自戎州来将下荆州泊舟汉东市始识富顺君之子
兆吉长观此画叹赏弥日吉长举以见惠余不忍取为
书 (第 7b 页)
唐右相阎君粉本北齐校书图士大夫十二员执事者
十三人坐榻胡床四书卷笔砚二十二投壶一琴二懒
几三支颐一酒榼果櫑十五一人坐胡床脱帽方落笔
左右侍者六人似书省中官长四人共一榻陈饮具其
一下笔疾书其一把笔若有所营其一欲逃酒为一同
舍挽留之且使侍者著靴两榻对设坐者七人其一开
卷其一捉笔顾视若有所访问其一以手拄颊顾侍者
行酒其一抱膝坐酒旁其一右手执卷左手据支颐其
一右手捉笔拄颊左手开半卷其一仰负懒几左右手
开书笔法简者不缺烦者不乱天下奇笔也右故奉议
郎知富顺监京兆宋元寿所藏初得之荣阳盛孟适盖
文肃公家旧物也 建中靖国元年二月甲午 江西黄庭
坚自戎州来将下荆州泊舟汉东市始识富顺君之子
兆吉长观此画叹赏弥日吉长举以见惠余不忍取为
书 (第 7b 页)
内所赐金钱数千
为助及桥成日先生有诗落之又有昙秀道人来访先
生而先生题其诗卷云予在广陵昙秀作诗予和之 后
五年
昙秀来惠州见予时吴远游陆道士亦客于先生
岁暮以无酒为叹七月朝云卒先生有悼朝云诗及墓
志又于惠州栖禅寺 …… (第 23b 页)
州有次韵狄守李倅诗是年过岭作诗二
首寄子由有七年来往我何堪之语盖先生甲戌谪惠
州已而过海至是为七年矣 次年正月五日 过南安军
计先生渡岭必是岁除 (第 28b 页)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先生年六十六度岭北归作南华
长老题名记按题中载石钟山记云 (第 28b 页)
建中靖国元年正
月五日 自南陵还过南安军旧法掾吴君示旧所作石 …… (第 28b 页)
钟山铭为题其末乃知先生首正过南安也 正月 到虔
州有与钱济明诗云某已到虔州 (第 29a 页)
二月十日 方离此及
发虔州过吉州永和镇清都观有谢道士自言 (第 29a 页)
丙子 生
求诗为赋一首又为作赞并写清都台三字中途又为
南安军作学记写海外所作天庆观乳泉赋 (第 29a 页)
四月 舟行
至豫章彭蠡之间遇成国程夫人忌日乃写圆通偈云
行当施庐山有道者又有与胡仁修书云旦夕到仪真
暂令迈 (第 29a 页)
一至常 五月 行至真州瘴毒大作病暴下中止 …… (第 29a 页)
诗选志朱行中事迹云
东坡梦中寄朱行中一篇南迁绝笔也嗟乎先生之文
如万斛泉源而乃止于梦中寄行中之作惜哉 六月 上
表请老以本官致仕 (第 29b 页)
七月丁亥 卒于常州实 (第 29b 页)
七月二十
八日 是为徽宗登极 (第 29b 页)
元年辛巳 云按子由作先生墓
志云先 (第 29b 页)
七月 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 …… (第 29b 页)
天下大闲加之好贤乐善常
若不及是宜讣闻之日士民惜哲人之萎朝野嗟一鉴
之逝皆出于自然不可强而致也以次年 闰六月 葬于
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
年谱后语
东坡守胶西时熙宁乙卯也仕宦十九年家日益贫元 (第 30a 页)
丰己未于吴兴被逮赴狱黄州安置寓居定惠寺迁临
皋亭就亭立南堂辛酉在黄二年以困匮故人马正卿
为请故营地使躬耕其中所谓东坡者也明年始就东
坡筑雪堂以居绍圣甲戌宁远军之谪惠州安置寓居
嘉祐寺就寺立思无邪斋明年迁于合江之行馆又明
年得归善后隙地数亩营白鹤新居丁丑新居成未几
谪琼州于昌化军安置初僦官屋为有司迫逐乃买地
城南结茆数掾邻天庆观极湫隘尝偃息桄榔林中摘
叶书铭以记其处在儋四年食芋饮水其穷甚矣元符
庚辰得赦北归明年为 建中靖国辛巳七月丁亥 卒于
毗陵坡公涉世多难如此徐杭汝颍牧守之乐中书翰
林侍从之荣定州方面之贵所得几何而四十五年间
南北奔 …… (第 31a 页)
初轼既补外见有事不便者颇托事以讽御史舒亶
言苏轼作为歌诗讥切时事陛下发钱以业贫民则曰
嬴得儿童语音好 一年 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
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陛下兴
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 (第 32b 页)
变桑田陛下谨
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 三月 食无盐宰臣王
圭亦言苏轼不臣因举轼咏桧诗曰根到九泉无曲处 …… (第 32b 页)
去葑田将安所寘之湖南北
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为长堤以通
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又吴人种菱 春 辄芟除不
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便修湖可也乃
取救荒之馀得钱数万贯粮数万石复请于朝得百僧
度 …… (第 36a 页)
不可乃买地筑室昌化士人畚土运甓以助轼元符三
年大赦北还将居许病暑暴下乃止于常 建中靖国元
年六月 轼病遂不起葬于汝州郏城县轼初好贾谊陆
贽书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
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第 37a 页)
为助及桥成日先生有诗落之又有昙秀道人来访先
生而先生题其诗卷云予在广陵昙秀作诗予和之 后
五年
岁暮以无酒为叹七月朝云卒先生有悼朝云诗及墓
志又于惠州栖禅寺 …… (第 23b 页)
州有次韵狄守李倅诗是年过岭作诗二
首寄子由有七年来往我何堪之语盖先生甲戌谪惠
州已而过海至是为七年矣 次年正月五日 过南安军
计先生渡岭必是岁除 (第 28b 页)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先生年六十六度岭北归作南华
长老题名记按题中载石钟山记云 (第 28b 页)
建中靖国元年正
月五日 自南陵还过南安军旧法掾吴君示旧所作石 …… (第 28b 页)
钟山铭为题其末乃知先生首正过南安也 正月 到虔
州有与钱济明诗云某已到虔州 (第 29a 页)
二月十日 方离此及
发虔州过吉州永和镇清都观有谢道士自言 (第 29a 页)
丙子 生
求诗为赋一首又为作赞并写清都台三字中途又为
南安军作学记写海外所作天庆观乳泉赋 (第 29a 页)
四月 舟行
至豫章彭蠡之间遇成国程夫人忌日乃写圆通偈云
行当施庐山有道者又有与胡仁修书云旦夕到仪真
暂令迈 (第 29a 页)
一至常 五月 行至真州瘴毒大作病暴下中止 …… (第 29a 页)
诗选志朱行中事迹云
东坡梦中寄朱行中一篇南迁绝笔也嗟乎先生之文
如万斛泉源而乃止于梦中寄行中之作惜哉 六月 上
表请老以本官致仕 (第 29b 页)
七月丁亥 卒于常州实 (第 29b 页)
七月二十
八日 是为徽宗登极 (第 29b 页)
元年辛巳 云按子由作先生墓
志云先 (第 29b 页)
七月 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 …… (第 29b 页)
天下大闲加之好贤乐善常
若不及是宜讣闻之日士民惜哲人之萎朝野嗟一鉴
之逝皆出于自然不可强而致也以次年 闰六月 葬于
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
年谱后语
东坡守胶西时熙宁乙卯也仕宦十九年家日益贫元 (第 30a 页)
丰己未于吴兴被逮赴狱黄州安置寓居定惠寺迁临
皋亭就亭立南堂辛酉在黄二年以困匮故人马正卿
为请故营地使躬耕其中所谓东坡者也明年始就东
坡筑雪堂以居绍圣甲戌宁远军之谪惠州安置寓居
嘉祐寺就寺立思无邪斋明年迁于合江之行馆又明
年得归善后隙地数亩营白鹤新居丁丑新居成未几
谪琼州于昌化军安置初僦官屋为有司迫逐乃买地
城南结茆数掾邻天庆观极湫隘尝偃息桄榔林中摘
叶书铭以记其处在儋四年食芋饮水其穷甚矣元符
庚辰得赦北归明年为 建中靖国辛巳七月丁亥 卒于
毗陵坡公涉世多难如此徐杭汝颍牧守之乐中书翰
林侍从之荣定州方面之贵所得几何而四十五年间
南北奔 …… (第 31a 页)
初轼既补外见有事不便者颇托事以讽御史舒亶
言苏轼作为歌诗讥切时事陛下发钱以业贫民则曰
嬴得儿童语音好 一年 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
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陛下兴
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 (第 32b 页)
变桑田陛下谨
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 三月 食无盐宰臣王
圭亦言苏轼不臣因举轼咏桧诗曰根到九泉无曲处 …… (第 32b 页)
去葑田将安所寘之湖南北
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为长堤以通
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又吴人种菱 春 辄芟除不
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便修湖可也乃
取救荒之馀得钱数万贯粮数万石复请于朝得百僧
度 …… (第 36a 页)
不可乃买地筑室昌化士人畚土运甓以助轼元符三
年大赦北还将居许病暑暴下乃止于常 建中靖国元
年六月 轼病遂不起葬于汝州郏城县轼初好贾谊陆
贽书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
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第 37a 页)
类元珍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称令洞外溪上又有
一崩石偃仆刻云黄庭坚弟叔向子相侄檠同道人
唐履来游观辛亥旧题如梦中事也 建中靖国元年
三月庚寅 按鲁直初谪黔南以绍圣二年过此岁在
乙亥今 (第 10b 页)
辛亥 者误也洎石碑峡石穴中有石如老 (第 10b 页)
翁持鱼竿状略无少异 十二日 早过东𤃩滩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
如肝故以名峡其旁又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
踞张颐碧草被之 (第 11a 页)
正如一青狮子微泉冷冷自岩中
出舟行急不能取尝当亦佳泉也 十五日 舟人尽出所载始能挽舟过滩然须修治遂易
舟离新滩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
江岸五里许隔一溪 …… (第 11a 页)
不可秉烛炬然月明如昼儿曹与全师皆杖策相从
殊不觉崖谷之险也 二十一日 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
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
中才百馀户自令廨而 …… (第 12a 页)
馀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
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
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二十三日 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 …… (第 12b 页)
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
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
仙真所托祝史云每 八月十五夜 月明时有丝竹之
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
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 …… (第 13a 页)
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
也 二十六日 发大溪口入瞿唐峡南壁对耸上入霄汉其
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
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第 13b 页)
一崩石偃仆刻云黄庭坚弟叔向子相侄檠同道人
唐履来游观辛亥旧题如梦中事也 建中靖国元年
三月庚寅 按鲁直初谪黔南以绍圣二年过此岁在
乙亥今 (第 10b 页)
辛亥 者误也洎石碑峡石穴中有石如老 (第 10b 页)
翁持鱼竿状略无少异 十二日 早过东𤃩滩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
如肝故以名峡其旁又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
踞张颐碧草被之 (第 11a 页)
正如一青狮子微泉冷冷自岩中
出舟行急不能取尝当亦佳泉也 十五日 舟人尽出所载始能挽舟过滩然须修治遂易
舟离新滩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
江岸五里许隔一溪 …… (第 11a 页)
不可秉烛炬然月明如昼儿曹与全师皆杖策相从
殊不觉崖谷之险也 二十一日 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
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
中才百馀户自令廨而 …… (第 12a 页)
馀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
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
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二十三日 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 …… (第 12b 页)
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
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
仙真所托祝史云每 八月十五夜 月明时有丝竹之
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
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 …… (第 13a 页)
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
也 二十六日 发大溪口入瞿唐峡南壁对耸上入霄汉其
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
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第 13b 页)
三区缭以崇墉表以双阙积工五十四万有奇用钱
六千八百万有奇改作于绍圣四年六月至今皇帝
即位之明年实 建中靖国元年十月 告成前诏翰林
学士臣某为之记臣某惶恐奉诏既书其本末乃拜
手稽首而言曰自昔帝王受命告代必于泰山功成 (第 29a 页)
六千八百万有奇改作于绍圣四年六月至今皇帝
即位之明年实 建中靖国元年十月 告成前诏翰林
学士臣某为之记臣某惶恐奉诏既书其本末乃拜
手稽首而言曰自昔帝王受命告代必于泰山功成 (第 29a 页)
词戴记之乐记周礼大
司乐之数章是乐之经义也夫今世不传者元声耳而
使重牍累帙另立一经又何补元声之亡者昔 宋建中
靖国间
陈旸著乐书二百卷载乐之道颇为详备乂不
特司马迁有律术蔡元定有律吕新书朱熹有通解钟
律也且史官既非通知 (第 26a 页)
司乐之数章是乐之经义也夫今世不传者元声耳而
使重牍累帙另立一经又何补元声之亡者昔 宋建中
靖国间
特司马迁有律术蔡元定有律吕新书朱熹有通解钟
律也且史官既非通知 (第 26a 页)
重建了斋先生祠堂记(徐阶/)
自孟子没而养气之学不传所谓豪杰之士徇国之臣
薄死生祸福以气节自奋于流俗者盖亦世有其人然
而其气或慷慨悲壮一发而遽衰或愁苦忧思遂败而
不振其故何也长江大河百折必东而沟浍之水朝盈
而夕涸彼其于浩然之气养之不素而所谓慷慨悲壮
者特出于一时感愤激触之所为则不必困踣流离之
状足以动其愁苦忧思而败其气也苟出于有所感事
往而气亦平出于有所愤怒忘而气亦索出于有所
激触势定而气亦阻矣矧挠之以忧患乎若了斋先生
陈忠肃公乃所谓善养浩然之气继孟子而兴焉者也
先生沙县人 宋建中靖国初 仕为右司諌以论蔡京卞
之奸罢监扬州粮料院起权给事中又以忤曾布出知
泰州谪监建州崇宁中除名窜袁州廉州移 …… (第 21b 页)
林顺石恺将出月
俸之赢稍修饬焉而邦光等各请以其赀为助则遂属
典膳萧延曾言卿撤而新之以为今祠自嘉靖癸已 四
月庚子 至 (第 22b 页)
十月乙亥 工以讫功先生裔孙载兴伐石
请纪成事某因僭论先生之学使后之祀先生者知所 (第 22b 页)
自孟子没而养气之学不传所谓豪杰之士徇国之臣
薄死生祸福以气节自奋于流俗者盖亦世有其人然
而其气或慷慨悲壮一发而遽衰或愁苦忧思遂败而
不振其故何也长江大河百折必东而沟浍之水朝盈
而夕涸彼其于浩然之气养之不素而所谓慷慨悲壮
者特出于一时感愤激触之所为则不必困踣流离之
状足以动其愁苦忧思而败其气也苟出于有所感事
往而气亦平出于有所愤怒忘而气亦索出于有所
激触势定而气亦阻矣矧挠之以忧患乎若了斋先生
陈忠肃公乃所谓善养浩然之气继孟子而兴焉者也
先生沙县人 宋建中靖国初 仕为右司諌以论蔡京卞
之奸罢监扬州粮料院起权给事中又以忤曾布出知
泰州谪监建州崇宁中除名窜袁州廉州移 …… (第 21b 页)
林顺石恺将出月
俸之赢稍修饬焉而邦光等各请以其赀为助则遂属
典膳萧延曾言卿撤而新之以为今祠自嘉靖癸已 四
月庚子 至 (第 22b 页)
十月乙亥 工以讫功先生裔孙载兴伐石
请纪成事某因僭论先生之学使后之祀先生者知所 (第 22b 页)
章草帖
皇象章草旨信送之勿勿当付良信(杨云旨信送之答/其人来旨欲信送)
(之也勿勿当付良信言此际勿遽不暇后当付良使也/信即使也今法帖作勿三非 宋太宗淳化中命中书)
(王著集古法书为阁帖右军父子五卷此前有法书要/录其后有 建中靖国 淳熙绩帖清华阁宝晋斋书史东)
(观馀论里秀万玉之属今各类从淳/化复注次第以便临模讹脱仍旧)
与所 (第 20b 页)
皇象章草旨信送之勿勿当付良信(杨云旨信送之答/其人来旨欲信送)
(之也勿勿当付良信言此际勿遽不暇后当付良使也/信即使也今法帖作勿三非 宋太宗淳化中命中书)
(王著集古法书为阁帖右军父子五卷此前有法书要/录其后有 建中靖国 淳熙绩帖清华阁宝晋斋书史东)
(观馀论里秀万玉之属今各类从淳/化复注次第以便临模讹脱仍旧)
与所 (第 20b 页)
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
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
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
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举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
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
当行止于所不 …… (第 32b 页)
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
遂崇赠太师谥文忠轼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迈驾部
员外郎迨承务郎
过字叔党轼知杭州 过年 十九以诗赋解两浙路礼部
试下及轼为兵部尚书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知英
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水独过侍之凡 …… (第 33b 页)
官止于此勋上轻车都尉封武功县开国伯食邑九百
户将居许病暑暴下中止于常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 请
老以本官致仕遂以不起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
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问以后事不答
湛然而逝 (第 51a 页)
七月丁亥 也公娶王氏追封通义郡君继
室以其女弟封同安郡君亦先公而卒子三人长曰迈
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县事次曰迨次 …… (第 51a 页)
有昙秀道人来访先生而先生题其诗卷云予在广
陵昙秀作诗予和之 后五年 昙秀来惠州见予且先
生以壬申知扬州至是恰五年矣时吴远游陆道士
客于先生岁暮以无酒为叹先生和渊明和 …… (第 91b 页)
诗过韶州有次韵狄守李倅诗及作九成台铭是年
过岭作诗二首寄子由有七年来往我何堪之语盖
先生甲戌责惠州已而过海至是为七年矣 次年正
月五日 过南安军计先生渡岭必 (第 99a 页)
岁除
(第 99a 页)
徽宗皇帝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先生年六十六度岭北归作南华长老题名记按题
中载石钟山记云 (第 99b 页)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五日 自南陵
还过南安军旧法掾吴君示旧所作石钟山铭为题
其末乃知先生首正过南安必矣又有过岭至南安
作 (第 99b 页)
一首 正月 到虔州有与钱济明书云某已到虔州
(第 99b 页)
二月 十间方离此又和旧所作郁孤台诗有虔州士
人孙志举从先生游先生有和迟韵赠志举先辈云 (第 99b 页)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 春 又有和志举见赠云洒扫
古玉局香火通帝闉又用前韵谢崔次之见过云自
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春及发虔州过吉州 (第 100a 页)
永和镇清
都观有谢道士自言 丙子 生求诗为赋一首及为作
赞并写清都台三字中途又为南安军作学记写海
外所作天庆观乳泉赋 (第 100a 页)
四月 舟行至豫章彭蠡之间
遇成国程夫人忌日乃写圆通偈云行当施庐山有
道者又有与胡仁脩书云旦夕到仪真暂令 (第 100a 页)
迈一至
常 五月 行至真州瘴毒大作病暴下中止于常州按
先生寄朱行中诗有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之句
先生注云前一日梦中 …… (第 100b 页)
坡梦中寄朱行中一篇南迁绝笔也嗟呼先生之文
如万斛泉源而乃止于梦中寄行中之作此正绝笔
获麟之义惜哉 六月 上表请老以本官致 (第 100b 页)
七月丁
亥 卒于常州 (第 100b 页)
七月二十八日 也子由作先生墓志 (第 100b 页)
云先生 七月 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
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于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
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 …… (第 101a 页)
文章为百世之师而忠义尤为天下大闲加之好贤
乐善常若不及是宜讣闻之日士民惜哲人之萎朝
野嗟一鉴之逝皆出于自然之诚不可以强而致也
以次年 闰六月 葬于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
(第 101a 页)
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
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
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举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
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
当行止于所不 …… (第 32b 页)
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
遂崇赠太师谥文忠轼三子迈迨过俱善为文迈驾部
员外郎迨承务郎
过字叔党轼知杭州 过年 十九以诗赋解两浙路礼部
试下及轼为兵部尚书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知英
州贬惠州迁儋耳渐徙廉水独过侍之凡 …… (第 33b 页)
官止于此勋上轻车都尉封武功县开国伯食邑九百
户将居许病暑暴下中止于常 建中靖国元年六月 请
老以本官致仕遂以不起未终旬日独以诸子侍侧曰
吾生无恶死必不坠慎无哭泣以怛化问以后事不答
湛然而逝 (第 51a 页)
七月丁亥 也公娶王氏追封通义郡君继
室以其女弟封同安郡君亦先公而卒子三人长曰迈
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县事次曰迨次 …… (第 51a 页)
有昙秀道人来访先生而先生题其诗卷云予在广
陵昙秀作诗予和之 后五年 昙秀来惠州见予且先
生以壬申知扬州至是恰五年矣时吴远游陆道士
客于先生岁暮以无酒为叹先生和渊明和 …… (第 91b 页)
诗过韶州有次韵狄守李倅诗及作九成台铭是年
过岭作诗二首寄子由有七年来往我何堪之语盖
先生甲戌责惠州已而过海至是为七年矣 次年正
月五日 过南安军计先生渡岭必 (第 99a 页)
岁除
徽宗皇帝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先生年六十六度岭北归作南华长老题名记按题
中载石钟山记云 (第 99b 页)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五日 自南陵
还过南安军旧法掾吴君示旧所作石钟山铭为题
其末乃知先生首正过南安必矣又有过岭至南安
作 (第 99b 页)
一首 正月 到虔州有与钱济明书云某已到虔州
(第 99b 页)
二月 十间方离此又和旧所作郁孤台诗有虔州士
人孙志举从先生游先生有和迟韵赠志举先辈云 (第 99b 页)
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 春 又有和志举见赠云洒扫
古玉局香火通帝闉又用前韵谢崔次之见过云自
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春及发虔州过吉州 (第 100a 页)
永和镇清
都观有谢道士自言 丙子 生求诗为赋一首及为作
赞并写清都台三字中途又为南安军作学记写海
外所作天庆观乳泉赋 (第 100a 页)
四月 舟行至豫章彭蠡之间
遇成国程夫人忌日乃写圆通偈云行当施庐山有
道者又有与胡仁脩书云旦夕到仪真暂令 (第 100a 页)
迈一至
常 五月 行至真州瘴毒大作病暴下中止于常州按
先生寄朱行中诗有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之句
先生注云前一日梦中 …… (第 100b 页)
坡梦中寄朱行中一篇南迁绝笔也嗟呼先生之文
如万斛泉源而乃止于梦中寄行中之作此正绝笔
获麟之义惜哉 六月 上表请老以本官致 (第 100b 页)
七月丁
亥 卒于常州 (第 100b 页)
七月二十八日 也子由作先生墓志 (第 100b 页)
云先生 七月 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
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于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
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 …… (第 101a 页)
文章为百世之师而忠义尤为天下大闲加之好贤
乐善常若不及是宜讣闻之日士民惜哲人之萎朝
野嗟一鉴之逝皆出于自然之诚不可以强而致也
以次年 闰六月 葬于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
(第 101a 页)
(冷斋夜话元丰初魏泰载之于诗话中虽黄竹/大风之词莫可拟其髣髴噫岂特前代帝王盖)
(古今词章之工者无此作也/)
徽宗皇帝
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建元 建中靖国 崇宁大观
政和重和宣和宣和七年内禅皇太子尊帝为教
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北狩绍兴五年崩于 (第 10b 页)
(古今词章之工者无此作也/)
徽宗皇帝
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建元 建中靖国 崇宁大观
政和重和宣和宣和七年内禅皇太子尊帝为教
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北狩绍兴五年崩于 (第 10b 页)
籍上诸职方氏今
牧守题名昉自至道陈公公字善则三子两登辅佐其
后更入政而后文正范公又入政康靖越公继之至 建
中靖国 而御史丰公实来文正自邠徙吴吴盖公乡郡
公道德勋烈载在国史为钜宋一代宗臣康靖服事三
朝乐易宽博先正以谓 (第 15b 页)
牧守题名昉自至道陈公公字善则三子两登辅佐其
后更入政而后文正范公又入政康靖越公继之至 建
中靖国 而御史丰公实来文正自邠徙吴吴盖公乡郡
公道德勋烈载在国史为钜宋一代宗臣康靖服事三
朝乐易宽博先正以谓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