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正史類
雜史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既合权贵但书姓名之例而变卒书死亦以别于刘
 氏不贬之文不然身为魏贼犹书官书卒是懿得以
 臣莭终也岂不谬哉
(壬/申)十五年 (魏嘉平四年
吴主 (第 20b 页)
孙亮建兴元年)

(第 20b 页)
 分注吴下漏 太元二年
孙字羡 (第 21a 页)
春正月
魏以司马师为大将军
  考异(提要无以字为上有自字/据凡例注文合从提要)
 此条当从提要书自为大将军 …… (第 21a 页)
  考异(按是年九月司马师废其主芳十月立髦/此当分注魏嘉平六年主髦正元元年)

 纲目于吴魏改元以后为正(据十五年书吴主 孙亮/建兴元年
不书 (第 21b 页)
吴太元)
 (二/年)
略之也然君臣之变虽在僭国不可不谨当从考
 异补嘉平六年四字况齐明帝建武元年不略隆昌
 之号(隆昌元年 (第 21b 页)
 后此之天赐六年(魏主圭/年号)置不言亦非后凡漏者并
 当补正宜著为例(据魏主芳不书嘉平六年吴大帝/不书 太元二年
非略之乃误漏也)
 (当以鄙说为正庶于君/臣父子之教无害矣) (第 35a 页)
 删(当以此条分注合下杀凌为一条/书曰杀太尉王凌今特书官非是)
(辛/未)十四年(魏嘉平三年/吴太元元年)秋八月魏司马懿死以其子师
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
 原本书太傅某卒非是 (壬/申)
十五 (第 51a 页)
(魏嘉平四年吴太元/二年
(第 51a 页)
建兴元年)

(第 51a 页)
 原本分注吴下漏 太元二年
今补亮上孙字羡今删
春正月魏司马师自为大将军
 原本魏下有以字为上无自字今据提要改正
(甲/戌)十七 (第 51b 页)
川石岩山(在府南十里晋张昌作/乱于丨丨丨织竹为鸟)
(形衣以五彩聚肉于其旁而集百鸟/诈云凤皇降而建元 神凤
即此山也)陪尾山(在府东北/即禹贡丨)
(丨/丨)白兆山(在安陆西三十里北史于翼为安州刺史遇/旱祷雨 (第 5b 页)
用坞为吕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
(胜如有邂逅贼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八船乎权曰/善遂筑之曹公攻之不能破○ 嘉平四年
诸葛恪于东)
(关作大堤遏巢湖左右依山夹筑两城各留千馀人使/全端留略守之魏遣诸葛诞胡遵围东关将坏其堤 (第 9a 页)
诸)
(葛恪率众四万大破之遂退○阮户部东西关诗筇杖/芒鞋上短蓬半篙
水饱帆风两关三寺山无数藏在)
(濛濛烟雨中○龚相诗南北安危限两关迅流一/去几时还凄凉千古干戈地 (第 9a 页)
水方生鸥自閒)名宦
周瑜(三国志本传吴中呼为周郎以恩信著于庐江袁/术欲以为将瑜观术终无成求为居巢长遂 …… (第 9a 页)
扬州料院/续知无为军)李公麟(字伯时庐州舒城人自号龙眠居/士有才名驰誉丹青元丰中为无)
(为司尸参军
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辨测款识撰百刻/漏箭合古法度今谯楼铜壶上刻吴道子所载者乃伯)
(时所/制也)楚建中( …… (第 9b 页)
(四为举首元丰八年/魁多士 六日
而终)左慈(庐江人尝在曹操以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引鲈)
(鱼鲙之详/见苏州)题咏掩映军城隔水 (第 10a 页)
督亢地图于秦因袭刺
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剪击燕二十九年秦拔我
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三十年秦灭 魏三十

三年
秦拔辽东虏王喜卒灭燕
苏子曰燕召公之后然国于蛮貊之间礼乐微矣春秋
之际未尝出与诸侯会盟至于战国亦以耕 (第 8a 页)
苕之华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
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因夫人内其女
娃嬴娃嬴孟姚也甚有宠是为惠 后十七年
王出九门
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十八年秦武王卒王使代相 (第 15a 页)
 兵东之上虞植金鞭于地而自誓曰化为黄竹吾当
 血食于此已而黄竹生焉黄竹岭由此得名岭去庙
 甚近庙有断碑云 吴太元二年
县令濮阳兴立
顺圣龙王庙在县东八里
嵩城大王庙在县西北六十里 (第 28a 页)
 北也遂归 权称尊号改元黄武(魏明太/和三年)盟曰汉吴

 既盟同讨魏贼(云/云)汉约同时大举吴主闻大军遂遁
  (太元二年
薨年/七十一谥大帝) 亮立 诸葛恪为辅孙峻因民之
 多怨与王谋诛之亮既亲政以孙綝专恣欲诛之见
 废为 (第 13b 页)
费祎还成都冬复北屯汉寿大赦天
下曹芳太尉王凌愤司马懿专国欲起兵诛之不克车
骑将军邓芝薨尚书令吕乂卒 十五年夏
孙权死其子亮嗣伪位立子琮为西河 (第 9a 页)

二月
曹芳使其将诸葛诞胡遵等攻吴东兴堤孙亮太 (第 9a 页)
变为乱
兵所害时年三十九璿弟瑶延熙初封安定王瓒十九
年封新平王谌景耀二年封北地王恂新兴王璿上党
王琮 延熙十五年
封西河王景耀五年薨
北地王谌景耀二年封炎兴元年冬帝将从谯周之策
谌怒曰若理穷势屈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 (第 6a 页)
祎虽身在外凡朝廷施设皆遣使咨之
而后行其见信任如此十四年夏还成都望气者云都
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 十五年
诏令开府 (第 6a 页)
明年
正岁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醉甚为循所害谥曰敬
子承嗣为黄门侍郎承弟恭尚公主为尚书郎显名当
世蚤卒长女为 (第 6a 页)
郡太守王基攻西陵遣戴烈陆凯
拒之皆遁去十四年夏改元太元十一月权祭南郊还
寝疾徵诸葛恪为太傅十五年二月 改元神凤四月

死时年七十一伪谥大皇帝
赞曰权承父兄之资勇而有谋愤曹操窃国尝有讨贼
之志乌林之捷亦一时之隽功其后 (第 17a 页)
 续后汉书卷二十五    宋 萧常 撰
  吴载记二
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钟爱延
熙十三年权既废和遂以亮为太子 十五年
权寝疾徵
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太常辅太子权死亮嗣伪位 (第 1a 页)

元建兴
以恪为帝太傅胤为卫将军领尚书事吕岱为
大司 (第 1a 页)
恪帅师遏巢湖城东兴使全端守西城留略 (第 1a 页)
守东城 十二月
曹芳使诸葛诞胡遵等步骑七万围东
兴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恪帅诸军大破魏军于
东兴死者数万杀其将韩综桓 (第 1b 页)
嘉等十六年 春王
昶等
皆遁恪等还 (第 1b 页)
三月
恪帅诸军伐曹芳围新城大疫兵卒
死者大半 (第 1b 页)
恪引军还冬孙峻杀恪于殿堂以峻为丞
(第 1b 页)
十一月
有大鸟五见于春申十七年亮改元五凤孙
英谋杀孙峻弗克十八年曹髦将毌丘俭文钦以淮南
之众西入战于乐嘉闰月 …… (第 1b 页)
郡伐宫材亮
以綝专恣与全尚刘承谋诛之事泄九月綝杀尚遣弟
恩杀承废亮为会稽王时年十六
休字子烈权第六子 延熙十五年
封琅邪王居虎林诸
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处濒江兵马之地遂徙丹阳太守
李衡数以事侵休休请徙他郡又徙会稽景耀元 (第 3b 页)
立拜太傅于是罢徵事
原逋责除关税崇恩泽众莫不欣然初权筑东兴堤遏
湖水后攻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 延熙十
五年十月
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筑两城各 …… (第 14b 页)
等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赀器山积振旅而还进封
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
十二月
战克明年欲复出军使司马李衡使说汉姜
维令同举曰古人有言圣人不能为时时至亦不可失
也今敌正在私门外内猜 …… (第 15b 页)
流曳道路存亡忿痛大小吁嗟
而恪晏然自若出驻江渚一月图起田于寻阳诏召相
衔乃旋师由此众庶失望而怨讟兴矣 秋八月
军还改
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孙峻因民之不
堪命密谗于亮杀之时年五十一长子绰骑都尉坐权
子霸 (第 16b 页)
役繁赋重区
务不容之效也因条奏之帝曾不省冬十一月幸曲阿
祭高陵大赦还风疾驿徵大将军恪为太傅诏省徭役 二年春正月
帝卧疾悟和无罪欲徵还孙弘等固谏事
不再乃止封为南阳王居长沙子奋为齐王居武昌子
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二月大 (第 28a 页)
赦天下 改元神凤元年
皇 …… (第 28a 页)
生少帝性阴妒善容媚自始及卒谮害无己既病宫人
侍疾不堪劳苦伺其昏卧共缢杀之言中恶寻而事泄
坐诛者六七人 三月
帝疾使有司传诏问神人王表请
福表云国之将兴听之于人国之将亡听之于神 (第 28b 页)
夏四
月乙未
帝崩于内殿遗诏太子太傅诸葛恪与太常滕
胤卫将军孙信等辅太子 (第 28b 页)
秋七月
葬蒋陵今县东北 (第 28b 页)
             唐 许嵩 撰
 吴
  废帝
废帝亮字子明大帝少子母潘皇后赤乌七年生于内
殿十三年年七岁冬十一月立为皇太子 神凤元年夏
四月乙未
大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以太傅诸葛恪 …… (第 1a 页)
是黄门所为也黄门惧即自首伏法左右莫不惊竦矣
  景皇帝
景皇帝休字子烈母王夫人年十七 太元二年
封为琅
琊王居虎林废帝即位大将军诸葛恪不欲令诸王处
江滨兵马之地徙帝于丹阳郡郡守李衡数以事侵帝
帝上 (第 10b 页)
书求他郡诏徙于会稽曾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后
心异之太平三年九月戊午孙綝废少帝而遣宗正孙
揩中书郎董朝往会稽迎帝帝初不信揩答具启本意

帝遂行未至而孙綝悔欲入宫将图不轨召百官会议
于相府皆惶惧失色常侍虞汜进曰明公为国伊周处
将相之位擅废立之权上安宗庙下惠兆民小大踊跃
以为伊霍复见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则群下摇动
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悦 冬十
帝至曲阿有老翁干帝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愿大
王速行帝善之即日进布塞亭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
事率百官以乘舆 …… (第 11a 页)
有故枯橘树存焉)己丑封故太子
和子皓为乌程侯弟德为钱塘侯弟谦为永安侯庚寅
群臣奏靖立后及太子帝让不受 十一月甲午
有风四
转五复蒙雾连日时孙綝既擅废立权倾人主一门五
侯并典禁兵有所陈述帝敬而不违自吴朝未之有也
壬子 (第 13b 页)
诏吏家为役有三人五人者并免父兄一人永昌
亭陪位者加爵一级 十二月
綝日益横遂持牛酒进奉
于帝帝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怨言曰初废少主 …… (第 13b 页)
恪立碑以铭勋德博士盛冲以为不合帝曰 盛夏
出军
士卒伤损无赤寸之功不可谓能受托孤之任死于竖
子之手不可谓智冲议是矣遂寝之帝耻与綝等同族
敕除属 (第 15a 页)
  中宗
西晋孝武太康元年平吴乃废建业复为秣陵分丹杨
南郡为宣城郡还理于秣陵在今县东南六里渡长乐
桥古丹杨郡是也以周浚为扬州刺史所统十九郡七

十四县太康三年分秦淮水北为建邺水南为秣陵县
仍在秦邑地而建邺县在故都城宣阳门内今县城东
二里古御街东太安二年夏五月义阳蛮张昌举兵号
汉称 神凤元年
使将军石冰寇扬州诸郡尽没冰因修
建邺宫居之(案曹宪扬州记晋惠永宁二年有石浮来/建邺自入秦淮夏架湖登岸 (第 1b 页)
  嘉禾元年公车徵拜议郎选曹尚书孙权欲亲征
  公孙渊瑁再上疏谏权嘉其事理端切遂不行赤
  乌二年卒
吴陆抗字幼节逊子也 建兴元年
拜奋威将军建衡二
  年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凤皇元
  年晋羊祐率师向江陵抗使轻兵蹑之祐引 (第 16a 页)
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置太学于国子堂东
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
悉在东侧蔡邕以 嘉平四年
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
禄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汉书/作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
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