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初学记》十六)
撄击拳以虬,负大钟而欲飞。(《御览》五百八十二)
鵩鸟赋
谊为长沙王傅 三年, 有鸮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 四月孟夏。 庚子日 斜兮,服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 ……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 「日中 必蔧,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
撄击拳以虬,负大钟而欲飞。(《御览》五百八十二)
鵩鸟赋
谊为长沙王傅 三年, 有鸮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 四月孟夏。 庚子日 斜兮,服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 ……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 「日中 必蔧,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
向壁作条,诬覆阖门,摄捕妻子,人情耻令妻子就逮,则不迫自去。且人主莫不欲豹、产之臣,然西门豹治邺一年 ,民
欲杀之;子产相郑,初亦见诅,三载之后,德化乃洽。今长吏下车百日,无他异观,则州郡睥睨,待以恶意,满岁 ……封宠,而虏遇臣下。汉兴因循,未改其制。夫百里长吏,荷诸侯之任,而食监门之禄,请举一隅,以率其余。一月 之禄,
得粟二十斛、钱二千。长吏虽欲崇约,犹当有从者一人。假令无奴,当复取客。客庸一月 千刍,
膏肉五百,薪炭盐菜又五百。二人食粟六斛,其余财足给马,岂能供冬夏衣被、四时祠祀、宾客斗酒之费乎?况复 ……一,《御览》八百二十二,又八百二十三)
夏扈趣耘锄。(即「窃脂」,亦呼「获谷」。《事类·夏赋》 注) 仆前为五原大守,土地不知缉绩。冬至积 草, 伏卧其中。若见吏,以草缠身,令人酸鼻。吾乃卖储峙,得二十余万,诣雁门、广武迎织师,使巧手作机及纺,以 ……,是犹不蓄梳栉,而欲发之治,不可得也。(《意林》,《御览》七百十四)
术家曰:「冬荣者,春必杀 。 」(《意林》)
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每诏书所欲禁绝,虽重恳恻,骂詈极笔,由复废舍, ……《本论》)
及其出也,足以济世宁民。(《文选·诸渊》碑注,又陆机《吊魏武文》注)
秋风厉 而 赏武臣。(《御览》二十五)
大昊之世,设九庖之官。(《御览》七十八)
搔癣之疾,先笑而后
夏扈趣耘锄。(即「窃脂」,亦呼「获谷」。《事类·夏赋》 注) 仆前为五原大守,土地不知缉绩。冬至积 草, 伏卧其中。若见吏,以草缠身,令人酸鼻。吾乃卖储峙,得二十余万,诣雁门、广武迎织师,使巧手作机及纺,以 ……,是犹不蓄梳栉,而欲发之治,不可得也。(《意林》,《御览》七百十四)
术家曰:「冬荣者,春必杀 。 」(《意林》)
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每诏书所欲禁绝,虽重恳恻,骂詈极笔,由复废舍, ……《本论》)
及其出也,足以济世宁民。(《文选·诸渊》碑注,又陆机《吊魏武文》注)
秋风厉 而 赏武臣。(《御览》二十五)
大昊之世,设九庖之官。(《御览》七十八)
搔癣之疾,先笑而后
卫觊未远也。又言「所著述注解故训及文笔等甚多,皆以失坠」。考卫觊仕汉入魏,卒于明帝时,子卫瓘仕魏入晋 ,至惠帝永平初,
家世炫赫,何至失坠?此必贾后矫诏杀害后之言也。牟准非魏人,亦非晋武时人,姑附此俟考。)
魏敬侯卫觊
魏敬侯卫觊
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号。然日月逾迈,已涉新年。开元易纪,礼之旧章。其改 永熙二年
为永平元年。(《晋书·惠帝纪》)
秘书监诏 (永平元年二月戊寅) 秘书综理经籍,考核古今,课试署吏,领四百人,直专其事,然后精详,中书自有职务,相连统摄,省事付丞,理必未尽。(《书钞》五十七引《晋起居注》,又引王隐《晋书》, 惠帝永平元年 诏。)
封董猛为武安侯诏(元年)
中常侍董猛,固让封邑,其封为武安侯。猛前求馀户封三兄, ……。机密之要,宜得其才。以华为中书监,加侍中。(《书钞》五十七引王隐《晋书》)
以汝南王亮为太宰诏 (元康元年三月丙寅) 大司马、汝南王亮体道冲粹,通识政理,宣翼之绩显于本朝,《二南》之风流于方夏,将凭远猷,以康 ……苞,国祚莫继,其特以苞孙行(案:《石崇传》作「崇从孙演」。)为乐陵公。(《书钞》四十八引《晋起居注》 元康元年 诏。案:元康盖误,今从《石崇传》编于复祚后。)
以王戎为尚书令诏(永宁元年。案,《通典》作「末熙 ……即墓赐策,祠以太牢。魂而有灵,祗服朕命,肆宁尔心,嘉兹宠荣。(《晋书·齐王囧传》)
悯怀太子哀策 (元康元年) 皇帝临轩,使洗马刘务告于皇太子之殡曰:咨尔!幼禀英挺,芬馨诞茂。既表髫龀,高明逸秀。昔尔
秘书监诏 (永平元年二月戊寅) 秘书综理经籍,考核古今,课试署吏,领四百人,直专其事,然后精详,中书自有职务,相连统摄,省事付丞,理必未尽。(《书钞》五十七引《晋起居注》,又引王隐《晋书》, 惠帝永平元年 诏。)
封董猛为武安侯诏(元年)
中常侍董猛,固让封邑,其封为武安侯。猛前求馀户封三兄, ……。机密之要,宜得其才。以华为中书监,加侍中。(《书钞》五十七引王隐《晋书》)
以汝南王亮为太宰诏 (元康元年三月丙寅) 大司马、汝南王亮体道冲粹,通识政理,宣翼之绩显于本朝,《二南》之风流于方夏,将凭远猷,以康 ……苞,国祚莫继,其特以苞孙行(案:《石崇传》作「崇从孙演」。)为乐陵公。(《书钞》四十八引《晋起居注》 元康元年 诏。案:元康盖误,今从《石崇传》编于复祚后。)
以王戎为尚书令诏(永宁元年。案,《通典》作「末熙 ……即墓赐策,祠以太牢。魂而有灵,祗服朕命,肆宁尔心,嘉兹宠荣。(《晋书·齐王囧传》)
悯怀太子哀策 (元康元年) 皇帝临轩,使洗马刘务告于皇太子之殡曰:咨尔!幼禀英挺,芬馨诞茂。既表髫龀,高明逸秀。昔尔
拜为太子妃。惠帝即位,立为皇后,永康元年为赵王伦所废,矫诏赐死,在位十一年。
矫诏授楚王玮(元康 元年六月) 太宰太保欲为伊霍之事,王宜宣诏,令淮南、长沙、成都王屯宫诸门,废二公。(《晋书·楚王玮传》。
矫诏授楚王玮(元康 元年六月) 太宰太保欲为伊霍之事,王宜宣诏,令淮南、长沙、成都王屯宫诸门,废二公。(《晋书·楚王玮传》。
斛钱数万,民莫不称其仁。(《御览》三十五,又八百四十。)
赠四王冠诗序
永平四年。(案,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 改元元康, 此云四年,必有误。)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故贻之诗。(《初学记》十四年作「后汉」,误,《御览》五百
赠四王冠诗序
永平四年。(案, 惠帝永平元年三月 改元元康, 此云四年,必有误。)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故贻之诗。(《初学记》十四年作「后汉」,误,《御览》五百
测。敬荐薄馈,魂兮来食!孟恩孟恩,岂犹我识?(《御览》四百十)
吊卫巨山文
元康元年楚王 玮矫诏举 兵,害太保卫公及公四子三孙。公世子黄门郎巨山与皙有交好;时自本郡来赴其丧,作吊文一篇,以告其柩。曰:
吊卫巨山文
元康元年楚王 玮矫诏举 兵,害太保卫公及公四子三孙。公世子黄门郎巨山与皙有交好;时自本郡来赴其丧,作吊文一篇,以告其柩。曰:
书郎、南阳相。家艰迄还,顷之,选为太子仆,未就命而世祖崩。天子以为散骑常侍,从班列也。春秋四十有九, 元康元年夏五月壬辰
寝疾卒于延喜里第。呜呼哀哉!乃作诔曰:
禹锡玄圭,实曰文命。克明克圣,光启夏政。其在于汉,迈勋
禹锡玄圭,实曰文命。克明克圣,光启夏政。其在于汉,迈勋
议于前。敕使但道古今孝子慈亲,忠臣事君,及思愆改过之义,皆闻善道,庶几可全。
昔太甲有罪,放之 三年, 思庸克复,为殷明王。又魏文帝惧于见废,夙夜自祗,竟能自全。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置家臣庶
昔太甲有罪,放之 三年, 思庸克复,为殷明王。又魏文帝惧于见废,夙夜自祗,竟能自全。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置家臣庶
当不过二十。(《御览》六百八十一)
君臣同谥议
案郭奕谥景,诏实不以犯帝谥而改也,又武帝 永平元年 昭书,贵贱不嫌同号,周公谥文,君父同称,名行不殊,谥何得异?自今以后,其各如礼。(《通典》一百四,太
君臣同谥议
案郭奕谥景,诏实不以犯帝谥而改也,又武帝 永平元年 昭书,贵贱不嫌同号,周公谥文,君父同称,名行不殊,谥何得异?自今以后,其各如礼。(《通典》一百四,太
万馀言,以太康三年遣弟子弗如檀晋字法饶送经梵本至洛阳。住三年,复至许昌,二年后至陈留界仓垣水南寺。以 元康元年五月十五日,
众贤者共集议,晋书正写。时执梵本者于阗沙门无叉罗,优婆塞、竺叔兰口传,祝太玄、周玄明共笔受,正书九十章,凡二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一言。时仓垣诸贤者等大小相劝助供养, 至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写都讫。经义深奥,又前后写者,参校不能善悉。至太安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沙门竺法寂来至仓垣水北寺,求经本
可久,而王有他故,则使有司摄焉。晋太始七年四月,世祖将亲祠于太庙。庚戌,车驾夕牲。辛亥,雨。有司行事 。此
虽非人故,盖亦天亥也。求之古礼,未乖周制。案《礼记》,「孔子答曾子,当祭而日蚀太庙火,如牲至未杀,
沈氏述祖德碑
沈莫盛于吴兴,始吾祖戎,建大勋,辞显秩,繇江北避地,居吴之馀不乡,其卒也,于 永平元年, 葬乡之金鳌山,时有金鹅飞集,三鸣而去,童谣曰:「金鹅鸣,沈氏兴,代代出公卿。」遂更名其山曰金鹅。夫天
沈莫盛于吴兴,始吾祖戎,建大勋,辞显秩,繇江北避地,居吴之馀不乡,其卒也,于 永平元年, 葬乡之金鳌山,时有金鹅飞集,三鸣而去,童谣曰:「金鹅鸣,沈氏兴,代代出公卿。」遂更名其山曰金鹅。夫天
有北天竺三藏法师菩提留支,魏音道蟾,会为此地之沙门都统也。识性内融,神机外朗,冲文玄藏,罔不该洞。以 永熙二年
龙次星纪月吕蕤宾诏命三藏于显阳殿,高升法座,披匣挥麈,口自翻译,义语无滞。皇上尊经祇法,执翰轮首,下 ……,光宣于景运;解脱妙义,永流于遐劫。理教渊廓,罔测其源;旨趣中绝,焉究其宗。所谓鹿苑之唱再兴,祗园之 春
更显者也。宁虽识昧,忝厕伦末,敢罄庸管,祗记云尔。(《释藏》常三)
释僧演
僧演,西魏洛
释僧演
僧演,西魏洛
白马冢行(金东溟世濂槎上录云。观其年代记。倭皇神应之二十二年。新罗兵入明
石浦。距大阪才百里。赤间关东。有一邱垄。倭人指之曰。此即白马坟。新罗兵深入。日本人请和解兵。刑白马以盟。埋马于此云。据申保闲海东诸国记。应神之二十二年。当新罗儒理王之八年。即 晋惠帝元康元年
也。此事东史不见。海东记。达敏天皇癸卯。新罗来伐西鄙。当罗真平王之五年。又元正天皇庚申。新罗来伐西鄙 (第 346L 页)
石浦。距大阪才百里。赤间关东。有一邱垄。倭人指之曰。此即白马坟。新罗兵深入。日本人请和解兵。刑白马以盟。埋马于此云。据申保闲海东诸国记。应神之二十二年。当新罗儒理王之八年。即
。寿今七十七尚在堂。德保娶韩山李弘重女。生三女一子。子薳。赵宇哲闵致谦俞春柱。其婿也。德保生于 英庙 辛亥。
死时寿五十三。所历官。内则监役,敦宁府参奉,翊卫司侍直,通礼院引仪,礼宾寺主簿,司宪府监察,仪宾府都 (第 322H 页)
字文博。弘农人。明春秋三传,京氏易,马氏尚书,韩诗。皆精究大义。三礼之义。尝遵郑氏。著礼通论。非驳诸儒。演广郑旨。 晋永平中。
隐于商洛山。刘曜徵为太子少傅。固辞不起。
以上韩诗。自毛诗盛行。而韩诗虽存。亦无传习者。遂至废绝 (第 393H 页)
以上韩诗。自毛诗盛行。而韩诗虽存。亦无传习者。遂至废绝 (第 393H 页)
奏曰。大臣劄云。 王大妃之服。仪礼无明文。而晋宋故事有之。为天王斩为君斩。非周礼仪礼之明文乎。周礼仪礼。非周家之典礼乎。晋宋故事。当时之人。固亦已据古礼周典而为之。古之人。何遽不若今之人哉。而乃今逆料如唐宋之增妇为舅姑之服云也哉。〇镛案晋宋故事。但称 三年。
其斩其齐。本无分别。骊江权加斩字。而大臣儒臣。方与对垒。未有能发其蒙者。即床上之书。懒于披阅。将何以 …… (第 417H 页)
奏曰。大臣劄云。 显宗大王在嫡孙承重之位。故有此服期之礼。此亦不然。礼天子诸侯绝旁期。于适孙服期。于适妇服大功。此皆未传重之服也。未传重之服。虽为世子。固与士庶同。故礼曰。天子诸侯之子。犹士也。若曰已传重而当服期。则 大王大妃之于 显庙。固期也。其于 仁宣王后。独不为大功之服乎。大功者。周公之正礼也。齐衰期者。魏徵之加制也。若然则赵珩等之改服制。何以有人心之怫郁。而致 先王之赫怒乎。臣之前疏所谓今之齐衰。虽为适孙。犹士庶服也。今之期。虽为适妇。犹大功也者。正谓是也。已传重而服期。为小君而服大功。臣未之前闻也。假令今日。 大王大妃。为 仁宣王后。不齐衰而服大功。群臣百姓之心。岂能安乎。(仁宣王后张氏。即孝宗妃也。)〇镛案窃详古礼。天子诸侯之丧。本无多少雕镂。上焉者。斩衰 三年。 下焉者。齐衰三月。功缌之服。无所施焉。不惟是也。为曾祖齐衰三月。为宗子齐衰三月。为旧君齐衰三月。凡体 (第 418H 页)
奏曰。大臣劄云。 显宗大王在嫡孙承重之位。故有此服期之礼。此亦不然。礼天子诸侯绝旁期。于适孙服期。于适妇服大功。此皆未传重之服也。未传重之服。虽为世子。固与士庶同。故礼曰。天子诸侯之子。犹士也。若曰已传重而当服期。则 大王大妃之于 显庙。固期也。其于 仁宣王后。独不为大功之服乎。大功者。周公之正礼也。齐衰期者。魏徵之加制也。若然则赵珩等之改服制。何以有人心之怫郁。而致 先王之赫怒乎。臣之前疏所谓今之齐衰。虽为适孙。犹士庶服也。今之期。虽为适妇。犹大功也者。正谓是也。已传重而服期。为小君而服大功。臣未之前闻也。假令今日。 大王大妃。为 仁宣王后。不齐衰而服大功。群臣百姓之心。岂能安乎。(仁宣王后张氏。即孝宗妃也。)〇镛案窃详古礼。天子诸侯之丧。本无多少雕镂。上焉者。斩衰 三年。 下焉者。齐衰三月。功缌之服。无所施焉。不惟是也。为曾祖齐衰三月。为宗子齐衰三月。为旧君齐衰三月。凡体 (第 418H 页)
及第讳塾女。正郎讳德麟后也。公生 明陵乙丑。 英庙乙未。中司马。丁未。大阐。戊申。权知承文院副正字。 辛亥。
升正字,著作博士。癸丑。升典籍。移礼曹佐郎。 除湖南亚使兼海运判官。甲寅。兼春秋馆记注官。辛酉。 除 (第 77H 页)
文字像平时。每凭梁月寻残梦。重过黄垆作许悲。卷首题名馀几子。此情难与外人知。
谨次松隐叔父韵(六首○ 辛亥) 穷贱谅由命。心期尚不孤。故知庸玉汝。何必执金吾。座上清香在。门前俗物无。山禽解人意。劝饮有提壶。 (第 250L 页)
谨次松隐叔父韵(六首○ 辛亥) 穷贱谅由命。心期尚不孤。故知庸玉汝。何必执金吾。座上清香在。门前俗物无。山禽解人意。劝饮有提壶。 (第 25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