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刘怀慰传》,兖州刺史柳世隆与怀慰书。)

丘巨源

  巨源,兰陵兰陵人,宋孝武时举丹阳郡孝廉。 明帝即位,
自南台御史为王景文镇军参军,元徽中除奉朝请,历佐诸王府,转羽林监。齐受禅,为尚书主客郎、领军司马、越 ……。)

垣崇祖

  崇祖字敬远,下邳人,宋豫州刺史护之弟子。为州主簿,除新安王国上将军,景和中 转义阳
王征北参军。泰始初,陷入魏,寻据朐山归命,授辅国将军、北琅邪兰陵二郡太守,封下邳县子,泰豫初行徐州事
王,异姓兴。」孝建元年至升明三年,月犯房心四,太白犯房心五。占曰:「其国有丧,宋当之。」孝建元年至永 光元年,
奔星出入紫宫有四。占曰:「国去其君,有空国徙王。」大明二年至元徽四年,天再裂。占曰:「阳不足,白虹贯 ……」大明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太白犯填星于斗。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太白、填星合于危。占曰:「天子失土。」景 和元年十月八日,
荧惑守太微,成句己。占曰:「王者恶之,主命无期,有徙主,若主王,天下更纪。」泰始三年正月十七日,白气
根,本根既蹙,枝叶遂摧,斯则始于人事也,昔二代将亡,殷辛夏癸,相去数百年间,异世而后出;宋则景和元徽 ,首
尾不能十载,而降虐过于二君,斯则天之所弃,笃于前王者也。天意入事,其微如是,虽欲勿,其可得乎?若乃
误。)

献文帝

  帝讳弘,(《宋书》作「宏」。)字弟豆胤。文成帝长子。太安二年立为皇太子, 和平六年五月
即位。改元二:天安、皇兴。在位六年,禅位皇太子,自为太上皇。承明元年,为文明太后所忌暴崩,年二十三,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

除杂调诏 (和平六年六月)
  夫赋敛烦则民财匮,课调轻则用不足,是以十一而税,颂声作矣。先朝榷其轻重,以惠百姓。朕承洪业 ……拯济黎元者哉!今兵革不起,畜积有馀,诸有杂调,一以与民。(《魏书·献文纪》)

令刺史守宰自选吏诏 (和平六年九月)
  先朝以州牧亲民,宜置良佐,故敕有司班九条之制,使前政选吏,以待俊,必谓铨衡允衷,朝纲应叙
此蕃垂之主,故劳公卿于此。(《魏书·刘昶传》。案:此事《昶传》列于十七年之前,而《本纪》杨集始入朝在 二十一年四月,
疑《传》隶事失次也。)

为鸠摩罗什旧堂所建浮图诏(太和二十一年五月)

  罗什法师可谓神出五
卷十四

文成文明冯后

  后长乐信都人。文成即位,选为贵人,太安二年立为皇后。 献文即位,
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以幸李奕事露。献文暴崩,孝文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太和十四年崩,谥曰
》二十四引两条。)

新兴公丕

  丕,烈帝第四子,谓之孙。太武时,擢拜羽林中郎,赐爵兴平子。 献文即位,
累迁侍中、尚书令,改封东阳公。孝文时,封东阳王,拜侍中、司徒,迁太尉、录尚书事。后例降王爵,封平阳郡
、二岁不讫,三岁必成。立城之所,必在水陆之次。大小高下,量力取办。(《魏书·刁雍传》)

兴礼乐表 (和平六年)
  臣闻有国有家者,莫不礼乐为先。故《乐记》云:礼所以制外,乐所以修内。和气中释,恭敬温文。是 ……章安子,迁南部尚书。文成即位,以迎立功封平原王,加抚军将军。迁侍中、抚军大将军,进司徒,领太子太傅。 献文即位,
乙浑擅权,见害。谥曰简王。

让封平原王启

  臣父历奉先朝,忠勤著称,今年至西夕,未登王爵。
穆太子监国,以为主书。文成即位,迁都曹主书,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假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安乐侯。 献文即位,
出为东青州刺史,迁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都督兖州军事、瑕丘镇将,寻拜东兖州刺史,改爵新泰侯。孝文即位, ……曜,前燕慕容之玄孙。太武时为中书吏,给事东宫。文成即位,拜北部下大夫,袭父琚爵高都侯,迁北部尚书。 献文即位,
迁尚书右仆射,进爵南乡公,加安南将军。皇兴初,加使持节、都督征南大将军、上党公。寻拜青州刺史,进爵济
军、江州刺史,徵为护军将军,转中书令、中军将军,加太常。前废帝即位,出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惧诛,以 魏和平六年
来奔,拜侍中、征南将军、驸马都尉,封丹阳王。皇兴中,拜外都大官。太和初,转内都大官。加仪同三司,领仪 ……《魏书·王睿附传》)

韩秀

  秀字白虎,昌黎人。文成时,为尚书郎,赐爵遂昌子,拜广武将军。 献文即位,
转给事中,参征南军事。太和初,迁内侍长。后为东平将军、青州刺史,假渔阳公。

敦煌移就凉州议
是以人皆自励修敕。尽其职责。
 台阁
国初。因丽制置司宪府。有大司宪,中丞,侍史,杂端,监察等官。  太宗元年。
改中丞为执义。侍史为掌令。杂端为持平。其职掌。丽史云。掌论执时政。矫正风俗。纠察弹劾之任。龙飞御天歌 (第 534H 页)
云。掌论执时政。矫正风俗。考察功过。褒举弹劾之任。大典云。掌论执时政。纠察百官。正风俗伸冤抑。禁滥伪等事。三书互有详略。丽制门下府属官。有散骑常侍,谏议,直门下,补阙,拾遗等官。谓之郎舍。掌谏诤封驳。  太宗元年。
分郎舍为别局。号司谏院。革散骑常侍。升谏议为司谏大夫。直门下为知司谏。补阙为献纳。拾遗为正言。与宪府 (第 534H 页)
 改元元嘉。(三十年甲子。元年甲午 魏文成)世祖孝武帝。(名骏。文帝第三子。文帝庚午生。初封武陵王。逆劭篡位。起兵诛劭。即位。甲辰殂。在位十一年。寿三十五。罗 讷祗,慈悲。句 长寿。济 久尔,盖卤。)
 
改元(二。)孝建。(三年甲午。)大明。(八年丁酉。 元年乙巳
 魏文成献文)主子业。(孝武帝太子。文帝己丑生。乙巳为寿寂之等所弑。在位一年。寿十七。)
  (第 406L 页)
改元景和。(一年乙巳。元年乙巳 魏献文孝文)
太宗明帝。(名彧。文帝第十一子。文帝己卯生。初封湘东王。子业废。大臣迎立之。壬子殂。在位八年。寿三十 (第 406L 页)
 
改元(二。)孝建。(三年甲午。)大明。(八年丁酉。元年乙巳 魏文成献文)主子业。(孝武帝太子。文帝己丑生。乙巳为寿寂之等所弑。在位一年。寿十七。)
 改元景和。(一年乙巳。 元年乙巳
 魏献文孝文)太宗明帝。(名彧。文帝第十一子。文帝己卯生。初封湘东王。子业废。大臣迎立之。壬子殂。在 …… (第 406L 页)
 改元(二。)建武(四年甲戌。)永泰。(一年戊寅。元年己卯 魏孝文宣武)主宝卷。(明帝第二子。武帝癸亥生。辛巳。弟宝融废。封涪陵王。寻为王珍国等所弑。追废为东昏侯。在位三年。寿十九。罗 炤智,智證。句 文咨。济 东城,武宁。)
  改元永光。(三年己卯。)

(第 407H 页)
 赫连勃勃龙升, 凤翔, 昌武, 真兴。 赫连昌承光。(一作永光。) 赫连定胜光。
  宋
 武帝永初。
 少帝景平。
 文帝元嘉。
 孝武帝孝建, 大明。
  前废帝永光,
 景和。
 明帝泰始, 泰豫。
 后废帝元徽。
 顺帝升明。
  元凶劭太初。 南郡王义宣建平。 武 (第 312H 页)
 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百。
后汉中平。铸四出文钱。钱皆四道。
蜀汉钱径七分。重四铢。一当百。
(大帝嘉平五年铸。)大钱一当五百。(赤乌元年铸。)钱一当千。 宋景和
(废帝景和二年铸。)无轮郭。不磨剪凿者。谓之来子。尤轻薄者。谓之荇叶。重二铢。
梁公式女钱除周郭。 …… (第 504L 页)
 

又五铢钱径七分半。 重三
铢半。文曰五铢。
 男钱径一寸。重四铢半。
陈大货(宣帝大建十一年铸。)一当十。重六铢。百枚重一斤九 …… (第 505H 页)
十钱。每贯重一十四斤七两。用铜九斤七两二钱。铅四斤一十二两六钱。锡一斤九两三钱。除火耗一斤五两。每钱 重三
(一作钱)。 荆湖江浙一当五。
宋小平钱(绍兴初铸。)一当二。
宋利州大钱(嘉定元年铸。)一当五。 (第 505L 页)
 蔡云鸟鼠山在泷西郡。(俗呼青雀山)〇案原隰者。田功之所在也。泾渭漆沮沣水之等。是浚川之役也。终南惇物鸟鼠之等。是山谷之水。或有不理孙者。为之疏理。亦浚川之役也。原隰者。畎遂沟浍之役也。方治原隰之水。以至潴泽之野水。而又值考绩之期。 九载
而三考也。(原隰猪野。皆非地名。诸家所言未必然。) (第 84H 页)
九载
而犹未竣事。以至于十有三年也。所谓浚川之役。唯于其壅阏冲激之处。或决之使快流。或防之使毋越。要使田畴 …… (第 84H 页)
 〔考异〕水经。猪野作都野。(桑云都野泽在武威县。)〇郑本疑亦都野。(郑云地理志都野在武威。名曰休屠泽。〇见史注。)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史云危既度。三苗大序。)
 郑引河图及地说云三危山在鸟鼠西南。与岐山相连。(见史注)杜林云(三危)敦煌郡。即古瓜州也。昭 九年
左传云先王居梼杌于西裔。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杜预云允姓之祖。与三苗俱放于三危。)〇蔡云三苗之窜。 …… (第 84H 页)
求纯玉无瑕。大至千万斤者。亦易得焉。故岁贡玉七八千斤至万斤。又其河中产玉石子。大者如斗。小者如栗。有 重三
四百斤者。绀翠黄黑。各色具备。羊脂朱斑。诸品皆奇。经云昆仑(一作崙)。即此玉山。经云璆琳琅玕。即此诸 …… (第 85H 页)
 马以为三条。导岍北条。(山脉自西而东者。凡有三条。)西倾中条。嶓冢南条。〇郑以为

四列。导岍为正阴列。西倾为次阴列。嶓冢为次阳列。岷山为正阳列。(史注云嶓冢为阳列。岐山为次阳列。)〇郑云地理志岍在右扶风(见史注)〇梅云太行恒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而入沧海。〇镛案导者引之使顺理也。水动物。人导之可矣。山静而止。何以导矣。导水者由委以达源。乃导之使顺也。导山者由本而达支。其导无再劳也。原夫造化之初。令海水薰蒸。爰自礨空。达于山岳。故百川之源。皆抵山岳。非山是源源之源海也。故两山之间。必有流水。山条水脉。交关而互萦。欲知水脉。先察山条。不达山条。罔知水脉。导山亦所以导水也。山与禹相随。送之入海而后息焉。谓之导山。不亦可乎。
 〔考异〕
本纪道九山。汧及岐。(逾为踰。恒为常。)〇汉书地理志道汧及岐。〇马本岍作开。(音牵。与岍通。)〇水经 …… (第 85L 页)
 〔考订〕疏云逾于河。谓山逾之也。〇蔡云逾者禹自荆山而过于河也。孔以为荆山之脉。逾河而为壶口雷首。非是。(又云谨而书之。以见施功之次第。)又云河北诸山根本脊脉。皆自代北寰武岚宪诸州。乘高而来。〇订曰堪舆家谓山脉不踰水。虽溪涧微淙。而大干巨龙。淩兢然不敢进步。验之似然。然山性坚强。水力柔弱。玆是水不踰山。未可曰山不踰水也。然造化团结之初。山条水脉。犬牙相入。不相妨碍。山水之不相踰。果正理也。然黄河本自山脉之外。踰山脉而入中国。玆是大变。亦是特例。不可以常理言之也。故
史书之曰踰于河。踰于河者。今所见也。天作之初。荆山之脉。直连于雷首。岂有踰河之理乎。禹凿吕梁启壶口。 …… (第 85L 页)
 

〔考订〕杜佑云流沙在沙州西八十里。其沙随风流行。故曰流沙。〇案新疆杂录。嘉峪关之西二百九十里。设玉门县。又西三百里。设安西府。府南六百馀里。即沙州。(又新设燉煌县)其地沙碛尤甚。沙州东行 四日。
即阳关故址。州有泉。俗呼月牙泉。四围流沙广漠。深不可测。哈密城在安西之西九百里。古回国也。 大明时。 (第 87H 页)
已隶 中夏。
有沙州之卫。重兵驻守。今有故垒烽台。(文止此)若如此记。流沙在今嘉峪关之西一千五百里。禹贡所谓流沙。 …… (第 87H 页)
 〔考證〕河渠书云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〇案禹既欲杀河之势。播之为九。无缘更合为一。河渠书亦无合一之说。蔡义未允。(王肃云同逆一大河。纳之于海。梅云同合为一大河。〇皆非也。)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史云嶓冢道瀁。东流以下同。〇汉书亦为瀁。薛本同 史记沧为仓。)
 郑云地理志瀁水出陇西氐道。至武都为汉。至江
谓之夏水。(见史注)〇梅云泉始出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东流为汉水。〇马郑皆云沧浪夏水(在江夏) …… (第 88H 页)
 〔考订〕蔡云彭蠡皆谓今之番阳。然其泽在江之南。去汉水入江之处已七百馀里。所蓄之水。非自汉入而为汇者。不应汉水入江之后。横截而入于番阳。又横截而北流为北江。(节)今庐江之北有巢湖。 八月
大江水落。湖水方泄。合东汇北汇之文。(又云洪水之患。唯河为甚。当时龙门九河等处。禹亲莅而身督之。若江 …… (第 88H 页)
渔仲以为羡文。)又胡不于江汉朝宗之句。摘汉字以为衍文也。且此时何时也。尧舜在上。禹稷承命。三载一考。 九载
三考。上下昭明。百工熙皞。(亦明也)禹之父鲧。新以此事之未善。至于殛死。禹犹不惩。唯河渠是督。至于江 …… (第 88L 页)
予惟恭行天之罚。(史记云维共行天之罚。)
 郑云变六卿言六事之人者。言军吏下及士卒也。〇马云有扈。与
同姓。(郑王同)〇郑云五行。四时盛德所行之政也。威侮。暴逆之。(见史注)〇马云 (第 94H 页)
建子
(第 94H 页)
建丑
(第 94H 页)
建寅。
三王也。(蔡从之)〇郑云三正。天地人之正道。(梅用之见史注)〇梅云剿截。谓灭之。
 〔考订〕梅云五行 …… (第 94H 页)
云德王。以鸟纪官者鸟德王乎。
 大戴礼云黄帝节用水火材物。反是者为盛侮五行。
 〔考订〕蔡云舜协时月 正日。
亦成以一正朔。〇辨曰正朔改建。自殷始也。虞夏禅。无用改革。殷始克 (第 94L 页)
夏。
有改正也。尧之时。义(一作羲)和分职。而皆用仲月。舜之时。巡守方岳。而皆用仲月。则卯酉子午。正直于东 (第 94L 页)
西南北。不以 寅月
(第 94L 页)
岁首。
则二文皆舛。百度悉愆。而尧舜禹改云之说。公然行世。岂不惑哉。郑玄谓尧正 (第 94L 页)
建丑。
舜正 (第 94L 页)
建子。(见尧典正月上日)
玆皆纬书之邪说。非儒者所屑言也。且如其言禹用寅正。而启唯承用之而已。则启本无失。有扈氏何怒于启。而怠 (第 94L 页)
 〔考订〕蔡云舜协时月正日。亦成以一正朔。〇辨曰正朔改建。自殷始也。虞夏禅。无用改革。殷始克夏。有改正也。尧之时。义(一作羲)和分职。而皆用仲月。舜之时。巡守方岳。而皆用仲月。则卯酉子午。正直于东西南北。不以寅月为岁首。则二文皆舛。百度悉愆。而尧舜禹改云之说。公然行世。岂不惑哉。郑玄谓尧正建丑。舜正建子。(见尧典 正月上日)
玆皆纬书之邪说。非儒者所屑言也。且如其言禹用 (第 94L 页)
寅正。
而启唯承用之而已。则启本无失。有扈氏何怒于启。而怠弃三正乎。其言无攸立矣。
 窃谓元年为岁之正。元月 (第 94L 页)
。曾玄若干人。
蕖潭吴公墓表
顷在壬寅秋。余还自方丈。至求礼之华严寺。邂逅蕖潭翁于众中。叩其甲。长我 一年。
徵于外。居今古道之善士也。信宿星散。馀颎在心。日有一儒生纳门纸。遂延而坐而问之。则吴君名珽锡。谓翁墓 (第 437H 页)
乾坤笔夺造化八字赐之。及病。药医交路。讣闻。赙赐甚厚。命府官庀丧葬。其 宠渥如此。石峰生于癸卯。卒于 乙巳。
得年六十三。娶学生崔湛女。有子一人。即 (第 252L 页)
也。令妻有酒俟乎而。飘风发发我何害。雨雪雱雱天实为。薖轴涧阿爰得所。逝将与汝手携之。 乙巳正月十一日。
叔父将之义兴任所。诗社诸朋。争成赆章。余虽行且从往。不可无一语。谨作绝句以呈。
书名黄纸苦无因。落拓 …… (第 226H 页)
   长水南丞(公著)畜玉姬十馀年而今弃之。玉。青武人也。余尝见其始终。不能无盛衰之感。为赋怨诗。诵于长水之侧。仍语之曰。昔长卿为陈后作赋。竟回武皇之意。不知吾诗可解长水之怒。而能得玉姬之金也。长水为之绝倒。
数却愆殃恨鸩媒。千般懊悔莫能裁。前鱼覆水
𨳳眼。若个柔肠不九回。
拜陶山书院
洛东江水发澄源。退老先生有旧轩。多士弦歌风不坠。四时芬苾道悠尊 (第 226H 页)
。窗棂想像图书迹。台石依俙杖屦痕。半亩方塘留霁月。恭惟千载此心存。 十二日
发还。马上无聊。效韩偓无题。
西厢临去转秋波。眉语分明奈尔何。自笑平生同月姥。为他人结赤绳多。
冷然 …… (第 226H 页)

二十六日
发行。妓辈追别五里亭。前此未尝与一人相狎。而临别多至下泪。儿女情多。尽非虚语也。
一任 (第 226L 页)
风吹柳黄。何曾狂蝶趁花香。临歧拥马无端泪。别㨾肝肠各自伤。
强恨人间生此物(并小叙)
   旅舍滞雨 …… (第 226L 页)
二峰峦一瞬閒。高揭蓬窗齐拍手。满天佳气汉阳山。(舟人言渡迷十二峰似巫山云)
同鹏若饮晕碧堂。回老(吕
永)耘岐并会。
怜才殊不偶。卜夜更同来。清谈时据几。能事日耽杯。天宇高犹跼。宵光莽不开。黄鸡为谁唱。 (第 227H 页)
生老个中催。
赠吴叔野(星焕)归湖(并小叙○三首)
   吴友叔野。游京师一岁。将以 四月
南下。虽庭闱离阔。未免决归。然交游分张。不能忘情。发行前三日夜梦。青门祖客。折柳赠别。觉后寻绎。约略 (第 227H 页)
是玄道云。遂有诗曰一回相合一回

离。水上浮萍无定时。若教年年空赠别。青门杨柳少全枝。余闻之不觉凄断。三叠原韵以赆其行。
情深惜别梦中离。醒后曚昽绎梦时。寝貌疏襟谁得似。玄公赠尔御沟枝。
万缕千丝管别离。鹅黄深后嫩青时。临歧强欲成君梦。凭着东风拣好枝。
铜江江上草离离。嘶马风前酒醒时。掺袂亲朋无觅处。请看手里折来枝。
谨次家叔父选胜亭诗(并序)
   
家叔父治华山 五月。
以二诗抵天常曰。近者簿书多暇。选胜亭亦渐以修治。早暮登临。颇有啸咏之趣。此题壁上诗也。唯若可以知之。 (第 227L 页)
恨不能更与同赏尔。始余南游。亦尝一上斯亭而吊其荒废。有诗云楼台东洛昔迎宾。荷桂西湖亦为民。莲死池乾亭独在。更无 春日
倚栏人。而见虽不及见其新。而其山川形胜。栋宇制度。尚得以彷佛记之。计池之涸者。涟然波矣。岛之秃者。烂 (第 227L 页)
然花矣。堤之夷圮者。翳然绿阴矣。窗槛之破败者。灿然粉壁彩棂矣。

而华岑龟岫之出没于云烟杳霭苍翠隐映之间。视往时益可乐矣。顾予方屈首夏课。不可以再踰鸟岭而登斯亭。一觞一咏以庆其成。然能道亭之胜。而知其废兴之故者。莫如余。则亭上固不可无余诗矣。谨次原韵以上。
官楼清景下栏迟。桃屿杨堤种种宜。红袖
留芳草岸。画帘晴捲绿萍池。稻粳四野占荒稔。桑柘千家验盛衰。客路烟火如梦寐。剩留粉壁旧题诗。
寄士世 …… (第 228H 页)
谩。纵令返蓬荜。讵忍老葭薍。会待凤鸣阳。不是马恋栈。长歌且慰意。一笑得清盻。
挽朴希颜(贤默○二首○ 丙午)
小宋诗中早识名。阿戎宅里始逢迎。崚崚瘦骨温温语。颇怪丁年太老成。
殇短彭脩揔有涯。丘山华屋古今悲。 …… (第 228L 页)
驼骆峰前
雨晴。夕阳楼 (第 229H 页)
上午
风轻。池蛙聒耳莲亭废。海燕伤心舞榭倾。芳树清歌空有迹。落花流水揔无情。王孙不返游人散。 (第 229H 页)
日暮
犹闻洴澼声。
丙午中秋泮试后。作丹丘行。临发书怀示社中诸友。
昌辰北阙上书休。短仆蹇驴恰晚秋。日暮酒 (第 229H 页)
傅。坚卧不起。割与所居山川。赠以南飞仙鹤入云门之诗。讳旵当丽季。见圃隐先生遇竹桥之变。入杜门洞。我  太宗元年。
旌招戾阙。不改素衣。抃而不拜。 上笑曰抃素子。因赐名抃素。除庆州府尹。咏忍负首阳心之句而不赴。卒 赠 (第 506L 页)
   挽朴新昌(孝德)
   挽李戚叔(贞权○三首○甲辰)
   挽河圭南(百源)
   挽金丈(文甲○ 乙巳)
   书壁自警(二首)
   閒居有感。谨次蔡西山林居韵。
   上奇芦沙先生(正镇)二十四韵(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