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沈珂
江上诗钞
字云浦,女,黄曾慰室,著有醉月轩诗词稿。
闺秀词钞·卷十五
字云浦江阴人休宁知县耀鋆女,会昌知县武进黄曾慰室。
有《醉月轩词》。
云:余赘会昌两年,地近庾岭,冬日颇暖,已盛开。
腊月后,雨雪数寸,时同人结湘吟社,以“雪裹桃花”命题,外姑沈太宜人先成绝句云“本是瑶池天上种,无端轻薄被人猜。
从今一洗千秋恨,也抱冰心傲雪开。
”“数枝映雪影横斜,衬出嫣红绿野遮。
画谱翻新删旧稿,岁寒图里写桃花
”和者皆莫能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之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震泽人字心庄号诚庵
监生。
工画山水花卉,超逸有致。
性通达。
妻吴碗亦能诗。
尝偕游吴中诸山,兴到作图,相与题咏,人皆目为仙偶。
有《金海楼合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谢振宇
简介
湖南湘乡桃林村桃林湾人,字元亭
乾隆间举人,官猗氏县知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骞清 1733 — 18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3—1813
【介绍】: 浙江海宁人字槎客号兔林
贡生
所居楼名拜经楼,藏书极富,并广收古器遗物。
陈鳣黄丕烈交游,相与切磋。
有《愚谷文存》、《拜经楼》,又辑有《拜经楼丛书》。
词学图录
吴骞(1733-1813) 字槎客又字葵里号兔床兔床山人
宁新仓人。
贡生
幼多病,遂弃举业。
工诗画,喜藏书,不惜重金购买,或借读手抄校勘,曾得宋版乾道咸淳淳祐三朝《临安志》近百卷,乃刻一印:"临安志百卷人家" ,自题其藏书室为"百宋一廛"。
积有名刻善本45000余卷,筑拜经楼以庋藏。
常与同里陈鳣吴县黄丕烈往来。
有《愚谷文存》及《续编》、《谱补亡后订》、《许氏谱钞》、《孙氏尔雅正义拾遗》、《国山碑考》、《小桐溪吴氏家乘》、《阳羡名陶录》并《续录》、《溪客语》、《拜经楼》、《拜经楼文集》、《拜经楼文集》、《论印绝句》、《万花渔唱》以及《桐溪客话》、《四朝经籍志补》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应凤清 ? — 18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2
【介绍】: 贵州镇远人
乾隆间以荫任把总,参与镇压永绥厅苗民起事。
嘉庆间四川镇压白莲教军。
官至江南提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庄棫晚清 1830 — 18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878
【介绍】: 江苏丹徒人字中白
先世为盐商。
少时以输饷得部主事
后家中落,谋食淮南江宁校正群籍,为曾国藩所礼敬。
治《》、《春秋》,通历数。
有《周易通义》、《静观堂文》等。
庄棫字仲白丹徒人
候选主事
有《蒿庵集》。
庄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号蒿庵
江苏丹徒人
治易、春秋,兼通纬候。
善言名理。
先世业鹾,后家中落,客游京师,无所遇。
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宁各官书局,勘定群籍,甚敬礼之。
同辈若戴望袁昶谭廷献皆钦服其学。

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后间有作,不复著录。

今年夏,李君冰叔薛慰农《江舟欸乃集》词,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为也。
索居白下风雨如晦
稍稍为之,归次旧日所作,遂乃成帙。
予无升沉得丧之戚,其善自怀思,则自少壮至今,固无殊也。
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韵,取以弁言,无馀义焉。
若谓词之道小,不足尽所长,此其所以为片石与。
是又郢书而燕说矣。

丙寅秋日

余自壬子学为词,至今十八年,综所作计之,几三百首。

始以为难,继以为易。
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难矣。
于是向从北宋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
戊辰五月,订所作,得八十馀阕。
讽咏数过,疵累毕呈,因益加删削,以附诗后。
周草窗云:作词难,改词更难。
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

夫神之所宰,机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构,身之所接,力之所穷,孰能无所可寄哉。

纵焉而已逝,荡焉而纷。
鱼寄于水,鸟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荣利,庄棫寄于辞。
填词源于乐,闺中之思乎,灵均遗则乎。
小子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沱潜洋洋,岷嶓峨峨。
泛彼柏舟,容与逍遥。
为鹤鸣,为沔水,为园有,为匏有苦叶。
吾知之矣。
吾知之于其诗也。

谭献

仁和谭复堂箧中词》选,盛称蒿庵先生词。

先辈陈亦峰白雨斋词话》,倾倒尤至。
晨夕讽诵,知两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
顾访求全本不可得。
宣统己酉,识仁和许伏氏于沪上。
承以蒿庵遗集十二卷见贻,乃光绪丙戌先生之婿许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为词甲、词乙、词补遗,而词话所收,未尽编入。
乙卯入都,江宁陈小树示以仁和蔡氏寿禛本,词话诸篇悉见其内,审为先生自撰词序所云戊午刻词四十首于京师之本。
陈氏所见仅此,盖当时亦未得遗集也。
颇思汇刊以传。
偶语吴兴徐森玉,玉亦酷爱蒿庵词,曾取遗集之词重雕,因检版片见赠。
人事鲜暇,未遑理董。
今年秋静庵弟促完旧愿。
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为续补遗,属弟妇江南合校印行。
玉赠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吴庠识于惜往日斋
谭献

闺中之思,灵均遗则,动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当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箧中词》五

陈廷焯

蒿庵词穷源竟委,根柢盘深,而世人知之者少。

余观其词,匪独一代之冠,实能超越三唐、两宋,与风、骚、汉乐府相表里,自词人以来,罕见其匹。
而究其得力处,则发源于国风、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寝馈于碧山也。
——《白雨斋词话》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1831 — ?
全台诗
陈肇兴1831~?
),字伯康号陶村
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
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
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
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
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
同治元年(1862)戴潮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
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
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
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
著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
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
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风格雄健豪迈。
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
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
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
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云:「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
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云林黄君丕承所藏。
」〗,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
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
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郑校本(以下简称「郑」、「郑注」)为辅,进行编校。
(施懿琳撰)
余生也晚,不获于伯康先生之古香楼而修士相见礼,仅于先生之门下士藉悉其为人,有践绳之节;并读其遗著数篇,爱其质不过朴、丽不伤雅,洵足以光扬缉熙,昭章元妙
然卷帙无完,究不能窥其全豹为憾!
近有杨君珠浦者,抱先生之遗集过务滋园而告之曰:『此前清道、咸间陈伯康孝廉之遗著也;惜版已散佚,特为之抄而存之』。
余喜而浏览,如见故人。
读至七、八卷,觉当日戴万生之乱状历历如现,可藉以知台湾往昔之史迹;其关系于文献,固不少矣。
杨君并言欲翻印以存于世;笃矣乎仁者之情,近今罕觏。
此不独伯康先生之幸,亦吾台文献保存之幸也。
韩昌黎崔立之书,尝谓『发潜德之幽光』;杨君其有焉。
故为加墨简端,表而出之。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夏树德村人林耀亭撰于守拙山房。
陈肇兴先生字伯康彰化人
少颖悟,抱豪胆;事亲至孝。
曾入邑庠。
道光季年,翰林高鸿飞先生彰化县;提倡风雅,乃聘廖春波先生白沙书院主讲,以诗赋文课士,高县躬莅讲席。
是以文化大兴,士竞吟咏,就中陈肇兴先生为杰出。
先生咸丰八年举于乡;颜所居曰古香楼,读书歌咏以自娱。

同治元年戴万生变,先生慨然投笔从军
彰城陷,只身冒险逃入集集。
日则奋练强悍民番,援官军、诛叛逆;夜则秉烛赋诗,追悼阵亡将士,语多忠诚壮烈。
事平,不仕;设教于里,时雨化人,桃李争妍,而杨馨杨春华、林宗衡、许尚贤,俱列门墙。
于是相谋刊此「陶村诗稿」,以惠后学。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彰化杨珠浦辑叙。
陶村诗稿」共八卷,系磺溪陈肇兴先生壮年时所作也;贵写实、尚平易。
余二十五年前,偶然得之书笥;回环三复,不求甚解
民国八年,请示于吴德功先生先生喜出望外,详为说明:『此卷乃台湾诗学之结晶,现存殆无完本;卷中虽有蛀失,当为补记』。
至十年,阅毕;告曰:『好自珍藏』!
余以是更加爱惜。
屡思翻版,踌躇莫进。
此次受林耀亭先生及乡中父老之怂恿,乃决意付印重刊,以公同好,藉以保存台湾地方文学之一助,亦可以谢故吴德功先生指导后学之劳也。
爰为之记。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秋,杨珠浦记于南屯爱仁医院。

一卷新诗百感生,经年避寇赋长征;壮怀不作偷安计,又向源起义兵。


数载书生戎马间,杜陵史笔纪瀛寰;采风若选「东征集」,咄咄吟中见一斑


浣花溪少陵祠,绝代诗才赋乱离;谁料千年才更出,有人继和「北征」诗。


荆楚陈懋烈芍亭顿首拜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许南英清末民国初 1855 — 1917
全台诗
许南英1855~1917) ,字子蕴号蕴白允白自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
台湾府人
早年成立「闻 学舍」,以教书为业,曾应广储东里林家之聘为塾师,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第,钦点主事,签分兵部车驾司加员外郎衔
后返台南,管理「圣庙乐局」事务,并参与垦土化番之职。
光绪二十年(1894)唐景崧聘,协修台湾通志》。
乙未(1895)之役,任台南「筹防局」统领,募集兵勇抗日,后知事无可为,乃将私蓄尽数散给部下后离台内渡。
初抵厦门,转向汕头、鮀浦等地,后为生计赴南洋,不顺遂,返国后入都供吏部,自请开去兵部职务,降换广东知县
其后又分任广东乡试阅卷分校佛山税关总办、徐闻阳春三水等地知县福建龙溪知事民国五年(1916)在林尔嘉(叔臧)的介绍下,到苏门答腊棉张鸿南撰写传略,后因痢疾病逝于寓所。
许南英台南时曾参与崇正社、浪吟诗社,与施士洁汪春源丘逢甲陈望曾等人唱和往来;乙未后,曾于明治四十五年(1912)、大正五年(1916),两度来台。
期间与南社、瀛社、社、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
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
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
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
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
人物简介
1855-1917,祖籍揭阳,出生于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号蕴白允白窥园主人留发头陀龙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
1890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但自请回台垦土“化番”。
甲午战争期间,率众抗击日军,终因局势难挽,1895年举家迁回大陆,先在厦门小住,尔后转潮汕。
1897年吏部主事改任广东即用知事1899年受潮汕镇总兵黄和庭(金福)聃请到惠潮嘉一带辨理“清乡”事务。
先后在广东为官十数年,曾任乡试阅卷官、税关总辨、知县等。
1917年底客死印尼棉兰市。
工诗歌,辑有《窥园留草》等。
兼擅书书法,书法颇得王羲之神韵,秀丽飘逸。
所书《许春熙墓志铭》碑,为潮汕金石瑰宝。
许地山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易顺鼎清末民国初 1858年9月5日 — 1920
易顺鼎字实甫一字中实龙阳人
光绪乙亥举人历官广东钦廉道
有《琴志楼集》。
全台诗
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又字中硕自号眉伽哭庵
湖南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1875(光绪元年举人张之洞曾聘他担任两湖书院经史讲习。
光绪21年(1895)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易氏曾两次上书都察院条陈时务,力陈不可割地赔款。
割台议定后,更自动请命于光21年5月7月间两度携军饷赴台湾,协助刘永福、黎景嵩抗拒日军之接收。
其著作《魂南记》是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光绪21年5月1日请命赴台,至9月刘永福内渡福建为止的抗日经过,〈魂南集〉则是当时经各地吟咏所作。
  易氏在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其后历任广西云南广东道台。
辛亥革命爆发后逃居上海,后赴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有交情,袁氏称帝,被任为代理印铸局局长,帝制失败,易氏益纵情歌楼妓馆。
  易氏平生诗作近万首,结集成册者有20馀种,其中《四魂集》共分五卷,含〈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魂南记〉等。
台湾银行发行的「台湾文献丛刊」将〈魂南记〉、〈魂南集〉合并为一册发行。
(廖振富撰)
词学图录
易顺鼎(1858-1920) 字仲硕,一作中实中硕又字实甫号眉伽,又号哭庵。
湖南龙阳(今汉寿)人。
光绪元年(1875)举人
入资为刑部郎中
同知候补河南
寻补道员
湖广总督张之洞延主两湖书院讲席。
民国,任印铸局长
少称神童。
诗与樊增祥齐名称"樊易",体格屡变,风流自赏。
古体务为恣肆,近体工于裁对。
亦工词。
有《琴志楼丛书》。
词集有《鬘天影事谱》、《楚颂亭词》等。
哭庵词
1858-1920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
光绪元年举人
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
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
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
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
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
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
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琴台梦语词·序

琴台梦语词二卷,吾友易子中实游艺江南之所作也。

中实渊闻赡学,年少多通,以诗人绪余,乐府新律,纂绣骚雅,雕镂情文,倚声而歈,引节弥韵,华缛丰艳,自其天才。
而跌宕风尘,驱染烟墨,江山之胜,抑有助焉。
当夫子美去蜀,季野张翰相知,伯喈流寓,欢缔吟社,豪张酒军。
会苏家之旧亭,访钱氏之故馆。
金阊晓而春丽,锦泾暮以秋凄,此一境也。
古梦无痕,游悰式写,废苑独往,灵岩遂攀,鞭影辟疆之园,剑气要离之墓。
廊沈屧响,寺阁钟声,驻舄鲈乡,题襟虎阜,邓尉之梅花似雪,苏台杨柳如烟,此又一境也。
登山曰归,临流斯畅,虹桥小泛,鹤涧幽探,打桨莲泾之湾,攲篷荷荡之曲,横塘渺渺,香水盈盈,此又一境也。
尔乃峭帆半偃,侧帽孤征,睇虞仲之岩栖,迹焦先之谷隐,揽飞楼于北固,问故土于南朝建业之镇荒凉,秦淮之流呜咽,即遗宅而谢安不作,觅新亭王导无人,销沈钟阜之灵,悽怆台城之乱,俯仰百代,低徊万端,此又一境也。
若夫闲怀宛,宛,影事依依,眷同心之旧盟,订促膝之新侣,玉箫倚袖,金筝侑觞,白门暄而雾晴,青泾涨而波阔,缆莫愁之芳树,采元武之瘦菱,写照荷华,销魂桃叶,夜夜奈何之月,朝朝恁处之云,写丝陶,金悽粉怨,此又一境也。
其或独寐无那,端居不憀,花菲菲而勒寒,雨萧萧而作暝,莺朝倦赏,雁晚枯吟,蝶衣午慵,螀笛宵冷,数抵金之漏刻,耽软玉之华年,含酲未醒,抚景谁语,此又一境也。
中实于此纵横两戒,规模万族,飞行南斗之表,抗声北宋而还,江管牙雕,涛笺手擘,敲唾壶而欲碎,洒墨花其若飞,至于读画分题,裁筒答和,愁侬欢坠,感物情来,王宽寄妇之篇,鲍照与妹之作,莫不翘思绮烂,触绪丝萦,作之者按谱传歌,读之者回肠荡气,可谓深美闳约,恻隐盱愉,采不浮缛,神不虚艳者矣。
若乃尚论昔贤,窃比高唱,则流水孤村之萧远,晓风残月之凄清,金戈铁马之雄深,宝函钿雀之瑰丽,静窈若暗香疏影,缠绵若浅醉闲眠,温柔若香冷猊金,幽秀若梦回鸡塞,夫固奄有众妙,不名一家,谅哉赏音,弗予河汉。

岁在丁亥仲冬朔日。

长沙张百熙拜序于京师宣武坊南之寓斋。

琴台梦语词·自序

杨子云曰,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人生三十曰壮,正余今日之谓矣。
子云所称雕虫篆刻者,指赋而言也。
况于词又下赋一等者乎。
虽然,余鄙人也,少充国宝,长未尝有当世之务。
其所与游处又皆江湖山泽穷愁枯槁之民。
语曰吾绋讴所生,必于斥苦,此非空言也。
夫以穷愁枯槁之民而欲其为铿訇炳丽发皇之辞,以惊世而震俗,固已难矣。
太史公曰,诗三百篇,大抵皆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太史公可谓知言矣。
夫人孰能无情,情孰能无所寄,寄之于今则实事生焉,寄之于古则空言出焉,寄之于实事则功名富贵生焉,寄之于空言则忧患贫贱出焉。
虽所寄不同,而其不能无所寄一也。
使余与诸子或膺尺一之组,劳形于簿书,或持丈二之殳,效命于沙漠,此虽欲强以雕虫之事而有所不能矣,岂非天哉。
光绪丁亥,余三十之年也。
是年在姑苏,尝与数友登灵岩琴台,悲歌吊古,意气甚壮,九月之望,骊驹入燕,曾几何时而旧游已如梦幻,仅存此数十篇之词,亦如梦中语耳。
余又何能无槩耶。
且余固尝悔词,悔之而不废者何也,哀乐难忘而聚散可感也。
不知我者以为雕虫篆刻之事,而知我者必以为穷愁枯槁所为也。
虽然,屈灵均有言曰,老冉冉其将至,惧修名之不立,行年三十而犹不免为子云所笑,亦余之过也夫,亦余之过也夫。

十一月庚申易顺鼎自叙。

鬘天影事谱·自序

余年十三四即学为词,篇成,虽友人称善,未能自慊也。

曩岁游京师,始获读宋名家词如吴君特周公瑾其人者,寻声按谱,时一效颦,抱瑟空弹,背灯独语。
盖自春明下第,万感无聊,而于此道乃稍稍进矣。
余性疏慵,脱稿后每不置副本,久多散佚。
爰检录近作自丙子春仲丁丑春孟,得词百首,分篇四卷于左。
今夫凄虫警,如泣如诉,不自知其声也。
繁葩绚,如睇如笑,不自知其色也。
余之于词,岂故为是曼音纤态以求悦夫时辈之听睹哉。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藉此陶写哀乐,消磨岁时,词之为功与丝竹等。
而况佛子秋波,可参妙悟,美人香草,终属寓言。
则举连篇累牍之梦蝶惊鸿,皆一例空中语耳。
又安能索纸上之真真而呼之欲出耶。
虽然,离忧{斁/皿}性,多感靡骨。
矧雕虫小技,壮夫不为,锓而存之,聊志吾过。
纨情易感,尚传秋士之悲;绮念将离,庶启冬郎之悔云尔。

光绪丁丑二月易顺鼎眉伽甫识于忏绮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潘飞声清末至民国 1858年11月9日 — 1934
词学图录
潘飞声(1858-1934) 字剑士号兰史
番禺(今广州)人。
贡生
早年随洪钧出使德国,入柏林大学讲授中国语言文学
归国,保举知县,改授国子监典籍,荐举经济特科,皆不就。
寓居香港,为报刊撰稿。
民国,寓居沪上。
诗文词并工,为南社社员,与高旭俞锷、傅专并称"南社四剑"。
其诗清响可听,雄秀并具。
词极婀娜之致。
有《说剑堂集》、《在山泉诗话》。
词在集中,名《海山词》、《花语词》、《珠江低唱长相思词》。
全台诗
潘飞声(?
~?
),字兰史广东番禺人〖参考林鹤年《福雅堂诗钞》题词;又王松友竹行窝遗稿》附《哀挽录》,注明潘氏里籍为「上海」,姑存疑。〗。
生平不详。
(杨永智撰)
人物简介
1858-1934字兰史广州市番禺人
号剑士心兰老兰别署老剑剑道人说剑词人罗浮道士独立山人,斋名剪淞阁、室名水晶庵、崇兰精舍、禅定室等,祖籍福建省人,先祖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广东经商,遂落籍于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
香港《华字日报》、《实报》主笔,南社成员。
长于诗词书画,善行书,苍秀遒劲,善画折枝花卉。
诗笔雄丽,时有奇气,广东美术史上关健人物,与罗瘿公曾刚甫黄晦闻黄公度胡展堂并称为“近代岭南六大家”。
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书画家。
海山词·序

岁在戊子,蒙方傍星轺,涉欧海。

役形竿牍,息影衙斋。
閒抽青琴,同调斯䍐。
仰视白日,异域可悲。
歌敕勒以苍凉,唱河干而僾悒。
孤欢易坠,一稔有奇。
则有潘君兰史者,莹鉴月皎,才锋雷鸣。
吞篆妙龄,噪名宙合,毡裘绝域,雁贽远遗。
乃浮博望之槎,高设马融之帐。
碧瞳黄发,羌北面以从风;白狄红番,沐东溟之化雨。
客居清暇,与我周旋。
家世河阳种桃满县;行歌海国,掷果盈车。
授简援毫,排寒送暑。
堂名说剑,催诗刻烛之雄;室号相思,补屋牵罗之趣。
语多隽逸,目无浅营。
近复出海山词一集见示,蘤辞焰发,琚谈色飞。
玉田之疏,梦窗之密,永长亭之雨,髯苏大江之浪。
包罗胸襟,奔赴腕底。
间或惆怅明珰,流连翠被,指楼头之盼盼,索纸上之真真。
搴杜芳洲,纫兰空谷,寤寐所接,髣髴其人。
因而妙语珠穿,纨情绮合。
美人香草,一例寓言;佛子秋波,三生禅悟。
翳不乖乎宗旨,实连犿以无伤。
使君不凡,吾党心折。
时则青女晨妒,素妃夜愁。
南窗偶开,北风如刺。
拥衾不寐,阁笔欲焚。
万感无聊,一杯独酌。
纵览宏制,不期块垒之消;附缀刍言,请待国门之𡩡。
光绪十四年冬十有二月宁乡陶森甲矩林序于德意志拍尔陵使署之西楼

予使太西,始识兰史于百林。

年少翩翩,盛名鼎鼎。
携镂玉雕琼之笔,作栈山航海之游。
草草光阴,流连三载;花花世界,邂逅群仙。
汇其诗词,分为两集。
独开生面,妙写丽情。
盖古来才人未有远游此地者,才人来百林自兰史始。
读者艳其才,并艳其遇矣。
上海姚文栋

大词哀感顽艳,凄入心脾。

所恨者厚尘务坌涌,不能以师事之。
奈何。
赐题画芙蓉一阕,尤洽鄙怀,意外之意,日来闷甚。
正拟把酒朗诵数过,藉遣天涯幽绪耳。
兀鲁特部落承厚。

海西万里外,不闻此调如广陵散矣。

今读此编,激越清泠,纯乎天响,如鼓成连琴于山海间。
令我移情久也
戊子冬月张德彝拜识于柏林行馆。

此卷词清旷瑰丽,以冰雪之笔,写海山之景。

琼岛瑶台,隐现纸上,令人目迷五色。
古来词家所未有也。
日本井上哲拜读拜服。

题词 满洲桂林竹君

草窗风调梦窗词。

情是三生杜牧之
如此华年如此笔,却来海外画蛾眉。
新声传写遍蛮笺。
镂玉镌琼字字妍。
记唱寿楼一曲,万花低首拜词仙。

虞美人 满洲承厚敦伯
庾郎才调江郎笔。

继金荃集。
新声传诵到欧西。
处处冰弦檀板唱君词。
多情小杜伤春惯。
又感秋无限。
漫夸薄倖遍扬州
千载天涯一样说风流。


离情每被柔情扰。

梦影愁多少。
三生绮债几时休。
流水落花风雨一天愁。
琵琶谁诉飘零客。
旧曲翻新拍。
相逢海国久知君。
可许卢仝从此拜韩门。

日本金井雄飞卿
此乡未合老温柔

细按红牙教莫愁。
却笑腰缠无十万,年年骑鹤上扬州

尊前休唱雨淋铃。
旧曲天涯只怕听。
为问珠江今夜月,水天閒话付樵青。

不卷重帘夜听潮。
绿天风雨太无聊。
寒灯水阁潇潇夕,只有琴娘伴寂寥。

歌舞欧西眼易青
冶游休说似浮萍。
洋琴试按衷情曲,帘外蛮花解笑听。

风流家世是潘郎。
几度金针绣锦鸯。
莫上人嗔破戒,海山新曲又催妆。

扶桑有客识才名。
同是江湖载酒行。
剩得閒情一枝笔,也题黄绢拜先生

日本井上哲君迪

黄河词调世争传。

玉貌风尘尚少年。
爱向海山题艳曲,细腰人拜杜樊川

蛮娘能唱浪淘沙。
合写羁愁付琵琶。
一样伤春感零落,为君重诉二桥花(日本新桥柳桥花月为东京之冠。)。

花语词·序

兰史大兄三世词宗,一家韵事。

宫商绳武,研祖砚以雕琼;律吕承欢,读父书而戛玉。
命小红以低唱,我欲吹箫;浮大白而高歌,卿当按拍。
况复六家之后,顾曲寥寥;五岭以南,知音落落。
沈只陀之金缕,刬袜未前;陈虞苑之铜琶,横刀而去。
君则河满一声,阳关三叠
数楼台于南国,不少钟情;问西陵,偏多寄慨。
何止盈盈秋水,破粉成痕;淡淡春山,结眉表色也哉。
于时花坞香浓,珠江月皎。
船船绮席,绿熊则坐子樽前;处处晶窗,金凤则挂臣冠上。
鸳鸯沙实冶游之地,杨柳岸有酒醒之时
可无小令追欢,新声填恨,播诸乐府,度以名倡者乎。
爰制金荃,更抛红豆。
拍遍王郎摺叠之扇,薰满卢家苏合之香。
一卷乌丝,应付当筵部伎;两行红粉,如调上苑春莺。
仆向工愁,不禁命酒;君犹摘艳,或妒搓酥。
岂曰销魂,直令神往已。
光绪癸未中和节西园种菜叟萧𦥍常。

珠江低唱·序

兰史夙承家学,后来诗人罕见伦比。

又擅倚声,癖爱拙词。
属书册上,摘录数首,即希伯正
光绪己卯九月陈良玉

尝与兰甫朗山论吾词家,自吴石华后继者绝鲜。

兰史年少好学,以精妙之思,运英隽之才,发为倚声,绮艳中时露奇矫之气,屡为兰甫朗山所赏。
岭表词坛洵堪独秀矣。
余少喜填词,老而荒废。
今睹是编,不无自愧,益当自勉也。
光绪乙酉十月尺冈归樵陈璞书于息园

兰史大兄足下,前月由都抵家,奉惠书垂念,拳拳心感,曷既久不晤,驰系维劳。

昨在星堂处读近作诗词,深叹其工,词尤属必传之作。
兹谨呈诗笺,求赐题琴图、桐院读画图诗。
如命书缴雪鸿图,忘置行箧,当与樱花图诗同书再呈也。
十载交游,相知最深,况吾兄英年俊才,尤所钦佩,安能无言。
容搜索呈诸大教耳。
汉阳嘉洗、兰亭砚,皆稀世之宝,欲作一诗,附之以传,特恐才力薄弱,不能称此好题目也。
敬颂吟安,欲言不尽。
愚弟黄绍昌顿首。

长相思词·题辞

蝶恋花 满洲承厚伯纯
孤馆红芳空问影。

天上人间,此恨何时醒。
花语衾愁记省。
离乡为觅忘忧境。
到底江湖风雪冷。
冷入琴弦,怨轸休重整。
读罢君词心自警。
天涯共是多愁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吕鹰扬清末民国初 1866 — 1924
全台诗
吕鹰扬1866~1924),字希姜号钓磻
海山堡大嵙崁(今桃园县大溪镇)人。
光绪间廪生。
日治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桃园参事、授佩绅章,明治三十二年(1899)任大溪街长,明治三十六年(1903)创设桃园轻便铁株式会社(今园客运)。
曾参与大嵙崁公学校创校事宜,并集结大溪地方士绅六人,开垦南雅庄阿姆坪田地六十甲,以为该校资产。
创校后,任教该校,亦颇热心地方事务。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岩崎洁治《台湾实业家名鉴》,台北台湾杂志社,1912年

〗生平无诗集行世,作品散见《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采诗集》、《鸟松阁唱和集》等诗选报刊,兹据以辑录编校。
(吴东晟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简楫清末至民国 1869 — 1935
全台诗
简楫1869~1935),乳名舟,字若川台湾桃园人
父简传从事商贸,善于经营,家境小康。
简楫自幼好学,秉性颖悟,从学于茂才简鸿年、简日新门下,后又师事岁贡生简铭钟。
光绪十八年(1892),考取台北府学生员;其后曾两赴秋闱,但均未能如愿。
随后,版图易主,科举制废,始断功名之念,而于乡里设帐讲学。
简楫才学兼优,为加雪窗署长所器重,遂获聘为桃园办务署嘱托。
明治卅年(1897)四月,授佩绅章。
明治卅九年(1906),擢任桃园厅埔子区区长;大正元年(1912),转任桃园区长。
大正九年(1920),因地方制度改正而退职,转任新竹州协议会员,任期两年。
大正十二年(1923),皇太子莅台时受赐学者称号。
大正十五年(1926),获选为桃园信用组合长,开始从事于金融界,以振兴地方产业,直到昭和五年(1930)辞职退隐。
其后,则在家设帐授徒,造就乡人。
除任公私职务外,简氏对地方事务的推动也颇热衷。
明治四十年(1907),担任埔子区区长期间,积极劝募整修园公学校,设置桃园文库,并积极推动放足断发运动。
在诗社活动方面,早年曾参加「南雅诗社」及「瀛东小社」,明治四十四年(1911)郑永南共同倡议「桃园吟社」,以诱掖后进,维持风雅,并曾任社长。
林云帆评其诗曰:「于近体之作,饶有清初遗响,其洗鍊清新之处,今人鲜能出其右者。
」,《桃园县志》谓有《简楫诗稿》行世,收录九十六首作品。
以下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文艺丛志》、《诗报》等辑录编校。
〖参考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林云帆〈简若川先生略传〉,《诗报》第一百五十四号,1937年6月8日;《桃园县志。
文教志》,桃园桃园县文献委员会,1962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郑以庠清末至民国 1869 — 1937
全台诗
郑以庠(?
~?
),字养斋新竹人
光绪年间1875~1895台北府学生
乙未(1895)割台时,西渡厦门
后返台,为社社员〖参考郑鹏云新竹县志初稿》〗。
(施懿琳撰)
全台诗
郑以庠1869~1937)〖张子文等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谓郑以庠生卒年为1873~1939。
然大正七年(1918)《台湾日日新报》有数首〈寿养斋社长五十〉诗,郑以庠亦有多首和诗,由此推算,其生年应为1869年
此外,据陈琬琪《张纯甫儒学思想研究》考据,郑以庠卒于1937年12月12日,享寿六十九(政大中文系国文教学硕士论文,2004年1月,页247),此亦可推算郑氏生年应在1869年
至于卒年,张子文认为应在昭和十四年(1939),且谓是年郑氏曾邀集全台诗人举行「五州联吟会」。
查《台湾日日新报》,全岛诗人大会于1937年以后已停止未活动,1939年之说应有误。
此处姑采陈琬琪说,将卒年定在1937年
〗,谱名安国,号养斋蜕窝新竹人
为乡先贤郑用鉴之孙,因家学渊源,幼年即入台北府就读。
乙未割台,内渡泉州原籍,不久又回竹堑,此后闭门读书,不问世事,有「高士」雅名。
曾任「台湾文社」理事,为新竹吟社」成员、「社」社长。
社」经常与台北「瀛社」、桃园社」三社联吟,每逢该社值东,往往于郑氏家宅「北郭园」举行集会,蔚为盛况。
郑以庠曾历沧桑之变,诗多感伤,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
人物志》谓其著有《拾翠园诗稿》,恐误〖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
人物志》皆谓郑以庠有《拾翠园诗稿》。
查「拾翠园」为新竹人士曾宽裕的庭园,《台湾日日新报》上有新竹林幼侯〈题曾君拾翠园〉、樱井儿山〈曾君宽裕招饮拾翠园席上赋此〉,曾宽裕亦有和诗〈喜儿山先生小园〉。
林钟英有诗〈赠宽裕芸兄〉,注云:「宽裕君园名拾翠。
」由此看来,王国璠之说,恐须再考索。〗。
今郑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诗报》、《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报刊合集编辑校录。
(翁圣峰撰)
全台诗
郑以庠1869~1937)〖张子文等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谓郑以庠生卒年为1873~1939。
然大正七年(1918)《台湾日日新报》有数首〈寿养斋社长五十〉诗,郑以庠亦有多首和诗,由此推算,其生年应为1869年
此外,据陈琬琪《张纯甫儒学思想研究》考据,郑以庠卒于1937年12月12日,享寿六十九(政大中文系国文教学硕士论文,2004年1月,页247),此亦可推算郑氏生年应在1869年
至于卒年,张子文认为应在昭和十四年(1939),且谓是年郑氏曾邀集全台诗人举行「五州联吟会」。
查《台湾日日新报》,全岛诗人大会于1937年以后已停止未活动,1939年之说应有误。
此处姑采陈琬琪说,将卒年定在1937年
〗,谱名安国,号养斋蜕窝新竹人
为乡先贤郑用鉴之孙,因家学渊源,幼年即入台北府就读。
乙未割台,内渡泉州原籍,不久又回竹堑,此后闭门读书,不问世事,有「高士」雅名。
曾任「台湾文社」理事,为新竹吟社」成员、「社」社长。
社」经常与台北「瀛社」、桃园社」三社联吟,每逢该社值东,往往于郑氏家宅「北郭园」举行集会,蔚为盛况。
郑以庠曾历沧桑之变,诗多感伤,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
人物志》谓其著有《拾翠园诗稿》,恐误〖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新竹市志。
人物志》皆谓郑以庠有《拾翠园诗稿》。
查「拾翠园」为新竹人士曾宽裕的庭园,《台湾日日新报》上有新竹林幼侯〈题曾君拾翠园〉、樱井儿山〈曾君宽裕招饮拾翠园席上赋此〉,曾宽裕亦有和诗〈喜儿山先生小园〉。
林钟英有诗〈赠宽裕芸兄〉,注云:「宽裕君园名拾翠。
」由此看来,王国璠之说,恐须再考索。〗。
今郑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诗报》、《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报刊合集编辑校录。
(翁圣峰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林馨兰清末民国初 1870 — 1924
全台诗
林馨兰1870~1924),字湘沅,又作湘远湘畹号六四居士又号寿星
台南(辜妇妈街)人。
少好吟咏,与赖文安罗秀惠等人同受教于台南举人蔡国琳
光绪十三年(1887)取中生员,后于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二十年甲午(1894)两度参与秋试,不第。
乙未割台(1895)后,举家内渡祖籍同安
越两年局势稍定,始返台南设帐授徒。
曾先后担任《全台日报》、《台南新报》记者,明治三十三年(1900)移居台北,担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部记者,曾以「劳劳生」笔名于该报撰写「意园诗话」专栏。
林氏在诗坛颇为活跃,明治三十九年(1906)加入「南社」,明治四十二年(1909)谢汝铨等人共组「瀛社」,大正四年(1915)与张纯甫林述三、骆香林等人创设「研社」,后改为「星社」。
大正六至十一年间(1917~1922)多次参与瀛竹联吟会、全台诗社联吟会等活动,并曾为「崇文社」诗文评议员。
大正七年(1918)任教于台北市太平公学校,夜则设塾育才,多有裁成。
大正十三年(1924)逝世。
林氏诗工近体,对律齐整,句多感慨。
门人蔡敦辉辑其遗诗为《湘沅吟草》,未及梓行,蔡氏遽逝,其稿遂多散佚。
〖参考赖子清〈诗社特辑。
星社〉,《台北文物》4卷4期,1956年2月赖子清台南诗文社〉,《台南文化》新6期,1980年1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287;许学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579;吴毓琪《南社研究》,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9年
〗《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时报》、卢嘉兴〈日据时期为台湾倡设诗社的林湘沅〉等仍存其诗作四百馀首,兹据以辑录编校。
(黄文车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守谦清末民国初 1871 — 1927
全台诗
黄守谦1871~1927),字式垣园中埔里人。
幼入书房读书,文理学识蔚然可观。
弱冠设塾授课,尤精通于诗学。
日治后,入国语学校师范部就读,后任教于园公学校约二十年,再转任台北第三高女。
黄氏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学通新旧,对地方教育贡献良多。
曾主编《黄氏族谱》,为「桃园吟社」社员,亦喜参加诗社吟会。
曾受佩绅章,为地方士绅。
〖参考黄希隆、黄守谦镇平
黄氏族谱》(文质公派。
黄贵立),收于《台湾文献书目解题。
族谱类》,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1989年;《台湾日日新报》,「本社通信员黄守谦氏逝」,1927年5月2日,夕刊第四版;《台湾日日新报》,「守谦氏将安窀穸」,1927年5月3日,夕刊第四版;赖子清〈古今台湾诗文社〉(二),《台湾文献》10卷3期,1959年9月,页78;《桃园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桃园市志》,桃园桃园市公所,2005年
〗黄氏投身教育数十年,目前所见诗作多发表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及《台湾教育会杂志》,亦刊载于《栎社十周年大会击钵吟》、《南薰集》、《寿星集》、《开元寺徵诗录》、《环镜楼唱和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
或抒怀写志、或感时忆旧,多与师友相关,由此或可勾勒黄氏交游网络,并一窥当时教育人事景象。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简朗山清末近现代初 1872 — ?
全台诗
简朗山1872~?
),字绿野,一说别号绿野〖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6年;《日治时期台湾人士绅图文鉴》,稿本网页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台湾人士鉴》,台北:兴南新闻社,1943年;《台湾绅士名鉴》,台北:新高新报社,1937年;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督府1916年4月

〗。
祖籍漳州台湾桃园街(今桃园市)人。
乙未割台,曾协助日军物资运输与劳力徵募,并亲往拜谒近卫师团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明治廿九年至昭和三年(1896~1928)先后担任仔园庄公所所长、保良局局长仔园办务署、桃园厅庄长、街长、南崁区区长。
为殖民当局所重用,曾获颁绅章、大礼纪念章、勋六等瑞宝章等。
大正十年(1921)任新竹议会员,大正十二年(1923~)连任四年总督府评议员。
昭和十一年(1936)成立「台湾拓殖株式会社」〖拓展台湾农、林业、水产和水利事业,进行「隐地、清查土地」等工作。

〗,昭和十九年(1945)四月被敕选为日本贵族院议员。
战后,与辜振甫等拟请安吉总督台湾独立,未果;民国三十五年(1946)二月廿三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拘留,翌年(1947)七月廿九日判决无罪。
〖详见李筱峰《林茂生、陈炘和他们的时代》,台北玉山社,1996年;苏瑶崇〈「终战」到「光复」期间台湾政治与社会变化〉,《国史馆学术集刊》第十三期,2007年2月

〗日治时期,简氏在政商两方面皆极活跃,明治卅六年(1903)与地方菁英创立「崁轻便铁道会社」〖该会社分别于大正元年(1912)、大正九年(1920)、昭和十八年(1943)年更名为「桃园轻便铁道公司」、「桃园轨道株式会社」、「桃园交通株式会社」;桃园轻铁乃延续自清代以来族群认同、学缘、地缘与商业利益结合的台人企业,其逐步构筑出带的文化权力网络,大正十四年(1925)又扩大经公路运输。
详见陈家豪《日治时期桃园轻铁的经营与发展1903~1945》,中央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2007年7月

〗,又曾担任「桃园轨道株式会社」常务董事及社长职务。
大正十四年冬(1925)景福宫庙例行大典,亲自奉迎台湾神社的御祭神于最高祭坛,致力推行日本的神道信仰。
在汉诗方面,简氏曾参与「瀛社」、「桃园吟社」击钵联吟活动。
〖参考连横台湾诗荟》第三、四、七、八、十、十一号;《桃园市志》,桃园市桃县桃园市公所,2005年赖子清〈古今台湾诗文社〉(二),《台湾文献》,第十一卷第三期,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60年

〗以下作品据《采诗集》、《南薰集》、《寿星集》、《环镜楼唱和集》、《东阁倡和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时报》、《诗报》等辑录编校。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叶玉森清末至民国 1880 — 1933
词学图录
叶玉森1890-1929字荭渔号中泠
江苏丹徒(今镇江)人。
宣统元年优贡,历官滁县颍上当涂知县
南社社员。
曾游日本
有《樱海词》、《渡词》各一卷,总名《啸叶盦词》。
人物简介
叶玉森1880—1933),字荭渔号中冷江苏镇江人
精研商卜文,字书亦以甲骨文为主,能诗词。
著作有《枫园画友录》。
叶玉森一生仕途坎坷,案牍劳形,通晓中西文化,涉猎学术多门,洞悉世情百态。
簿书馀暇,又潜心着述,既攻诗词文赋,谙熟外文翻译,亦善书画篆刻,尤考释甲骨文字,颇多创获;业绩丰赡,名盛当时。
叶玉森宦海浮沉,却洁身自好,爱国爱乡,惜其身后,令名不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金启孮现当代 1918年6月7日 — 2004年4月10日
人物简介
1918.6.7-2004.4.10,满族,爱新觉罗氏名启孮字麓漴,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七世孙。
五世祖母为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父金光平(恒煦)为女真文和满文的著名学者。
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教授、《满族研究》杂志主编,国内外著名女真文、满学、清史、蒙古史专家。
有《漠南集》。
靺鞨余音·序
家传倚声之学,少年时花朝月夕每有所思,多形诸词章。
自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六岁之作,曾编一集题曰《靺鞨余音》。
靺鞨为余族系之所自出,又为红珠之别名,取义于此,盖双关也。
集中大半之作,曾蒙溥心畲宗长批阅,又在《天地明朗》文艺副刊上发表,并曾印本单行,今已难觅。
既编定四十岁以后之词为《丰州唱》,乃重订此集。
所以不删者,并非以少作为佳,概欲留春梦之痕耳。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识于沈水之阳
丰州牧唱·序
余自五八年移家漠南,旅居青城二十余载,时序推移,仍未尽适。
春日苦短,李早残,冬季独长,边声盈耳。
静坐斗室,每起乡思,唯寄情倚声,发抒情感耳。
今收集成帙,亦仅三十阕有余。
青城昔属辽金丰州地,边城吟咏,又多与牧歌相和,因命名曰《丰州唱》。

一九八二年九月识于绥远城南门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唐稚松现当代 1925年9月24日 — 2008年7月21日
人物简介
唐稚松1925年9月24日—2008年7月21日),湖南长沙人
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所第一位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导师,中国第一位计算机博士冯玉琳的导师,信息技术科学部1991年院士。
唐稚松先生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并著有诗词作品集《桃蹊诗存》(桃蹊是他的笔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何战军当代
中国对联甘棠奖
何战军,网名百年孤独,41岁,河南灵宝人
现供职于灵宝市委老干部局。
业余喜好诗词楹联创作,灵宝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刊《桃林新韵》主编。
有作品载于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