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216
执行
224
分类
216
词典
分类
«
4
5
6
»
十直日
数罪并罚
数据流计算机
军令如山
军令如山倒
决不待时
决算
就地正法
句决
绞决
检察官
见证人
监斩
进戍
警探
警械
漢語大詞典
十直日
拼音
shí zhí rì
指一月中规定禁止执行死刑、屠宰、渔钓的十天。此法始于 唐 律。 唐
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断狱下》
:“其所犯虽不待时,若於断屠月,谓正月、五月、九月;及禁杀日,谓每月十直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虽不待时,於此月日,亦不得决死刑。”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八:“ 武德 二年正月甲子下詔曰:‘……自今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十直日,竝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 宋
赵与时
《
宾退录
》
卷三:“今断狱律疏议列此十日谓之十直日。”道家以此十直日为明真斋日。参见“ 十斋日 ”。参阅
《
云笈七籤
》
卷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