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宋·邢炳疏:「旧说冶长解禽语,故系之缧绁。」
《义疏》
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当道而哭,冶长问之,妪曰:「儿前日出行,于今不反,当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长曰:「向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村司问妪从何得知之,妪曰:「见冶长道如此。」村官曰:「冶长不杀人,何缘知之?」囚录冶长付狱。主问:「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解鸟语,不杀人。」主曰:「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放也。若不解,当令偿死。」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雀雀,冶长含笑。吏启主:「冶长笑雀语,是似解鸟语。」主教问冶长,雀何所道而笑之?冶长曰:「雀鸣啧啧雀雀,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狱主未信,遣人往看,果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
简释
- 冶长非罪
- 指无罪而遭拘囚的冤狱。唐骆宾王《畴昔篇》:“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