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二十八天
  • 【佛學大辭典】
  • (名數)欲界之六天與色界之十八天及無色界之四天也。色界之天數有異論,薩婆多部立十六天,經部立十七天,上座部立十八天。大乘則據上座部。見四教儀集註中。
  • 【佛學常見辭匯】
  • 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欲界六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色界四天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在此三界二十八天中,只有欲界的四王天與忉利天,因依須彌山的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夜摩天以上,都是凌空而處,故名空居天。
    「四王天
    │忉利天
    「欲界天───┤夜摩天
    │      │兜率天
    │      │化樂天
    │      └他化自在天
    │          「梵眾天
    │      「初禪─┤梵輔天
    │      │   └大梵天
    │      │   「少光天
    二 │      │二禪─┤無量光天
    十─┼色界天───│   └光音天
    八 │      │   「少淨天
    天 │      │三禪─┤無量淨天
    │      │   └遍淨天
    │      │   「無雲天
    │      │   │福生天
    │      │   │廣果天
    │      │   │無想天
    │      └四禪─┤無煩天───┐
    │          │無熱天   │
    │          │善見天   │──五淨居天
    │          │善現天   │
    │          └色究竟天──┘
    │      「空無邊處天
    └無色界天──┤識無邊處天
    │無所有處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 【三藏法數】
  • (出天台四教儀)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二、忉利天,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往世三十三人,同修勝業,同生此天。三、須夜摩天,梵語須夜摩,華言善時分。謂此天時時唱快樂,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時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語兜率陀,華言知足。謂此天於五欲境知止足故。五、化樂天,謂此天自化五塵而娛樂故。六、他化自在天,謂此天假他所化樂事,以成己樂,即欲界天主。(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色界十八天〕,初禪三天:一、梵眾天。梵,淨也,以無染欲故。眾,猶民也。謂此天是初禪天主之民眾也。二、梵輔天,輔,佐也。謂此天是初禪天主之輔佐臣僚也。三、大梵天,謂此天是初禪天之主也。名尸棄,劫初先生,劫盡後滅,主領三千大千世界也。(梵語尸棄,華言火。三千者,大千、中千、小千也。言三千大千者,總別雙舉也。)二禪三天:一、少光天,謂此天光明少故。二、無量光天,謂此天光明增勝無限量故。三、光音天,謂此天以光明為語音故。三禪三天:一、少淨天,謂此天意識樂受清淨故。二、無量淨天,謂此天淨勝於前不可量故。三、遍淨天,謂此天樂受最勝,淨周遍故。四禪九天:一、無雲天,以前諸天空居,依雲而住。此天在雲之上,居無雲之首,故號無雲。二、福生天,謂此天修勝福力而生其中,從因得名故。三、廣果天,謂此天果報廣大,無能勝故。四、無想天,謂此天一期果報,心想不行故。(一期者,謂從生至死也。)五、無煩天,謂此天離欲界苦,及色界樂,苦樂兩滅,無煩惱故。六、無熱天,謂此天研究心境,無依無處,清涼自在,無熱惱故。七、善見天,謂此天妙見十方世界圓澄無塵垢故。八、善現天,謂此天空無障礙,精見現前故。九、色究竟天,謂此天於諸塵幾微之處,研窮究竟故。
    〔三、無色界四天〕,一、空處天,謂此天厭於色身繫縛,不得自在,心緣虛空,與無色相應,住空處定故。二、識處天,謂此天厭虛空無邊,於是即捨虛空,轉心緣識,以識為處故。三、無所有處天,謂此天厭於識處無邊,於是捨識入無所有處,亦名不用處,謂不用前空處識處故。四、非想非非想處天,謂此天居無色界之極頂,非無所有處之無想,非識處之有想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