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相分
  • 【佛學大辭典】
  • (術語)心法四分之一。心體變為所緣之境相者。在心理學攝所謂一切之客觀。
  • 【佛學常見辭匯】
  • 心法四分之一。(參見:四分)
  • 【三藏法數】
  • 謂於眼等六識,各各變異,成色等種種諸相,是名相分。(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 【三藏法數】
  • 相即形相。有三種:一、境相名相,謂此識能與根心而為境界故。二、相狀名相,謂世間有為之法,皆有相狀,惟是此識之所變現故。三、義相名相,即能詮教下所詮義理之相,亦是此識之所變現。故此之三相,通名相分。(根心者,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漢語大詞典 四分 拼音sì fēn
  • (1).分为四份。左传·昭公五年:“四分公室, 季 氏择二。”
  • (2).向四方散开。 汉 焦赣 《易林·豫之观》:“十里望烟,散涣四分;形容灭亡,终不见君。”
  • (3).指四分历。后汉书·律历志中:“今改行《四分》,以遵於 尧 ,以顺 孔圣 奉天之文。”清史稿·时宪志一:“ 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
漢語大詞典 四分 拼音sì fèn
  • 指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的“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