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三吏 拼音sān lì
  • (1).即三公。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於三吏。” 杜预 注:“三吏,三公也。三公者,天子之吏也。” 北齐 杜弼 《檄梁文》:“位此三吏,邑啟千社。”参见“ 三公 ”。
  • (2).指三卿。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孔晁 注:“三吏,三卿也。”
  • (3).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漢語大詞典 三公 拼音sān gōng
  • (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國語辭典 三公 拼音sān gōng
  • 1.人臣中最高的三个官位:(1)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2)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职官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也称为「三司」。
  •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也称为「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