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216
上犯
6
分类
5
词典
分类
弹劾
上尾
构成犯罪事实
廷争面折
面折廷争
漢語大詞典
弹劾 (彈劾)
拼音
tán hé
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
晋书·阮孚传
》
:“尝以金貂换酒,復为所司弹劾。”
《
旧唐书·职官志三
》
:“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於大夫。”
《宣和遗事》
前集:“那时有 吕诲 亦上疏弹劾 安石 。” 章炳麟
《五无篇》
:“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 茅盾
《动摇》
十:“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國語辭典
弹劾
拼音
tán hé
监察机关或民意机关,对违法失职的政府官员提出控诉,以监督其行为的行动,称为「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