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六出 拼音liù chū
  • (1).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因以为雪的别名。太平御览卷十二引《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南朝 陈 徐陵 《咏雪》:“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唐 元稹 《赋得春雪映早梅》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宋 王禹偁 《贺雪表》:“靡神不举,有感则通,遂令六出之祥,大副三农之望。” 清 赵翼 《戏作》诗:“凝寒所成固其理,何以片片六出俱?”
  • (2).谓一花生六瓣。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东海郡 尉于台 有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号六仙人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 陶真白 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 宋 陆游 《二友》诗:“清芬六出水梔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 (3).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一条即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唐 贾公彦 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参见“ 七出 ”。
國語辭典 六出 拼音liù chū
  • 1.雪花。因雪似花瓣分为六片,故称为「六出」。南朝陈。徐陵 绖騝诗:「三晨喜盈尺,六出舞崇花。」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也称为「六出花」。
  • 2.花瓣。因花生六瓣,故称为「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广动植》:「栀子,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
  • 3.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中一条则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唐。贾公彦。疏:「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
漢語大詞典 七出 拼音qī chū
  • 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孔子家语·本命解》:“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妬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唐 贾公彦 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 欧阳予倩 《孔雀东南飞》第六场:“这也是你丈夫无用:你又没有犯什么七出之条,为什么他就听信他母亲的话,将你休了回来?”
國語辭典 七出 拼音qī chū
  • 旧时七种休妻的条件。一为无子,二为淫佚,三为不事舅姑,四为口舌,五为盗窃,六为妒忌,七为恶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