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虚构 (虚構|虚搆) 拼音xū gòu
  • (1).凌空构作。 汉 陈琳《武军赋》:“飞梯临云,行阁虚构。”
  • (2).凭空捏造。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高誉美行,抑而不扬;虚构之谤,先形生影。”魏书·杨侃传:“ 邃 好小黠,今集兵遣移,虚构是言,得无有别图也?”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问题是简单明白的: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纯粹是一些坏家伙坐在后方安乐椅上胡编出来的,是虚构的,并不存在的。”
  • (3).指文艺创作中为概括地表现生活、塑造典型、突出主题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大概 贾元妃 是虚构的人物,故 曹雪芹 先说她比 宝玉 大一岁,后来越造越不像了,就不知不觉地把 元妃 的年纪加长了。” 杨朔 《海市·〈六十年的变迁〉书后》:“这也不是一部历史小说。不错,小说里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也有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但也不乏虚构的人物和情节。”
  • 虚搆:虚构。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评论朝廷,虚搆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魏书·杨侃传:“ 白捺 小城,本非形胜。 邃 好小黠,今集兵遣移,虚搆是言,得无有别图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大学士 伍公弥泰 言:向在 西藏 ,见悬崖无路处,石上有天生梵字大悲咒,字字分明……公一生无妄语,知确非虚搆。”参见“ 虚构 ”。
國語辭典 虚构 拼音xū gòu
  • 凭空构想。「构」文献异文作「搆」。《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评论朝廷,虚搆无端。」《魏书。卷五八。杨播传》:「虚搆是言,得无有别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