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坐亡 拼音zuò wáng
漢語大詞典 坐化 拼音zuò huà
  • 佛教徒端坐安然而死,谓之“坐化”。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慧次:“ 永明 八年,讲百论。至《破尘品》,忽然坐化,春秋五十七矣。”《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可常 坐化了,正欲下火。”《花月痕》第四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总是一死。” 赵熙 《长城魂》五:“只有几天,她显然衰老了,仿佛成了一个哑女,仿佛是一个病妇,一个坐化在这泥屋里的信女。”
國語辭典 坐化 拼音zuò huà
  • 佛教用语。指跏趺端坐,安然亡逝。《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长老上禅椅上,……合掌坐化。」《花月痕》第四八回:「生死者,人之常事,就像那草木春荣秋落一般;成仙的尸解,成佛的坐化,总是一死。」
漢語大詞典 坐忘 拼音zuò wàng
  • 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
國語辭典 坐忘 拼音zuò wàng
  • 语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指静坐时,物我两忘,与道冥合。唐。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