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雕虫
(雕蟲|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 (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 (2).指诗文词赋。《北齐书·邢邵传》:“ 邵 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 主尤爱雕虫。”参见“ 雕虫篆刻 ”。
- (3).比喻技艺低下。《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刀 闻达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 彫蟲: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國語辭典
彫虫
拼音diāo chóng
-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
雕虫
拼音diāo chóng
-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漢語大詞典
雕虫篆刻
(雕蟲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虫”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后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 南朝 梁 沈约 《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 子云 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然而不肖者,苟能雕虫篆刻之学,以此进至乎公卿。”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适承 元 明 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亦作“ 雕虫刻篆 ”。 明 高濂 《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儘清閒。”一说,“雕虫”犹“虫鏤”(“彤鏤”),“篆刻”犹“瑑刻”。参阅 蒋礼鸿 《义府续貂》。
- 彫蟲篆刻:虫书、刻符分别为 秦 书八体之一, 西汉 时蒙童所习。因以“彫虫篆刻”喻词章小技。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亦省作“ 彫篆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敢寓言於彫篆,庶髣髴於众妙。” 李周翰 注:“彫篆,谓文字也。” 宋 秦观 《论议下》:“彫篆相夸,组绘相侈,苟以譁世取宠而不适於用。”
國語辭典
雕虫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漢語大詞典
彫虫篆刻
(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 虫书、刻符分别为 秦 书八体之一, 西汉 时蒙童所习。因以“彫虫篆刻”喻词章小技。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亦省作“ 彫篆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敢寓言於彫篆,庶髣髴於众妙。” 李周翰 注:“彫篆,谓文字也。” 宋 秦观 《论议下》:“彫篆相夸,组绘相侈,苟以譁世取宠而不适於用。”
國語辭典
彫虫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