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戏术 (戲術) 拼音xì shù
  • 即戏法。 明 马愈 《马氏日抄·虾蟆》:“戏术有聚蚊法。五月五日,取虾蟆一头,用好京墨填入其口,抵至腹中,压巨石下。经百日,蟆死,取出墨,夜晚磨涂几上,蚊皆飞聚墨水中,盖以蟆能食蚊,气相感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戏术皆手法捷耳。然亦实有般运术。忆小时在外祖 雪峯 先生家,一术士置杯酒於案,举掌拍之,杯陷入案中,口与案平,然捫案下,不见杯底,少选取出,案如故。”参见“ 戏法 ”。
漢語大詞典 戏法 (戲法) 拼音xì fǎ
  • (1).我国传统杂技之一。表演者以敏捷的手法,造成观众视听上的错觉,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我国戏法历史悠久,据 汉 张衡 《西京赋》载,远在 汉 代就有吞刀、吐火、画地成川等节目。 宋 代称“藏挟技”。见 宋 陈旸 乐书卷一八七。 明 清 称“戏法”或“戏术”。今多称“魔术”。
  • (2).谓不正当的手段、权术。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统治者不能够完全只靠大炮机关枪,一定需要某种‘意识代表’。这些代表们的虚伪和戏法是无穷的。” 浩然 《艳阳天》第十四章:“用不着慌张,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戏法变!”
國語辭典 戏法 拼音xì fǎ
  • 1.藉各种道具,以秘密且快速的手法,表演超出寻常的动作,让观众感到变化莫测。元。范康〈竹叶舟〉:「恰才这一个风魔道士将一片竹叶,黏在壁上,变做小小的一只船儿,倒也好个戏法。」也称为「魔术」。
  • 2.小手段。如:「这件事可要尽速办好,别耍什么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