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枯肠 (枯腸) 拼音kū cháng
  • 亦作“ 枯膓 ”。
  • (1).饥渴之肠,枵腹。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宋 苏轼 《汲江煎茶》诗:“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宋 陆游 《饭后偶题》诗:“环堵萧然百虑忘,天教得饭飫枯肠。” 明 刘基 《寒夜谣》之一:“无酒可饮,寒不能眠。枯肠饥鸣,百虑交煎。”
  • (2).比喻枯竭的文思。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鬢丝华。”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须待我情中生法,把枯膓徧搜。”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这‘别人出力我高兴’的报应之一,是搜索枯肠,硬做文章的苦差使。”
國語辭典 枯肠 拼音kū cháng
  • 1.肠内空枯,指饥饿。唐。郑嵎津阳门〉诗:「开垆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 2.比喻文思枯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