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玉历
(玉曆)
拼音yù lì
- (1).见“ 玉历 ”。
- (2).见“ 玉沥 ”。
- (1).亦作“ 玉歷 ”。原指正朔,引申为历数、国运。 汉 焦赣 《易林·屯之蒙》:“山崩谷絶,大福尽竭。 涇渭 失纪,玉歷尽已。”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庆改号启》:“窃以皇衢永謐,则玉历惟禎;国庆方夷,则绳泽式茂。”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三百年玉历昼尽,十六世金铺夜烬。”
- (2).历书。 唐 白居易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诗:“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 宋 陆游 《添字浣溪沙》词:“玉历今朝推戊已,住啣泥。”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朝会宝灯沉转漏,授时玉历罢班春。”
- (3).玉膏。传说中的仙药。 北周 庾信 《蒙赐酒》诗:“金膏下帝臺,玉历在 蓬莱 。” 倪璠 注:“玉历,疑作‘玉沥’。 郭璞 《山海经注》所谓‘白玉膏’是也。”参见“ 玉膏 ”。
國語辭典
玉历
拼音yù lì
漢語大詞典
玉沥
(玉瀝)
拼音yù lì
- (1).玉膏。传说服之即得仙道。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是以天厉之疾,遂成沉痼。玉沥难开,金膏实远。” 倪璠 注:“玉沥,玉膏也。”参见“ 玉膏 ”。
- (2).指美酒。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一本作“ 玉歷 ”。
漢語大詞典
玉膏
拼音yù gāo
- (1).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山海经·西山经》:“ 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黄帝 是食是饗。” 郭璞 注引《河图玉版》:“ 少室山 ,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 汉 张衡 《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 明 无名氏 《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 蓬岛 ,絶胜 裴航 碾玉膏。”
- (2).喻美酒。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鯽堆盘荇菜鲜。”
- (3).喻冰。《群音类选·卧冰记·王祥卧冰》:“冷透了皮囊髓毛,溶化了琼浆玉膏,渐渐稜层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