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游说
(游説,遊説)
拼音yóu shuì
- (1).指 战国 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韩非子·五蠹》:“事败而弗诛,则游説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説而徼倖其后?”《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 晋 左思 《咏史》之八:“ 苏秦 北游説, 李斯 西上书。”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降及 战国 ,士工游説,纵横家流,列於九家之一。”
- (2).泛指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深晓,以为僕沮贰师,而为 李陵 游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事已至此,欲罢不能,快快遣人游説便了。”《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 板垣退助 忧之,乃大倡自由平等之説,奔走游説遍于国内,卒成大党,名曰‘自由’。” 茅盾 《腐蚀·十月二日》:“ 舜英 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放弃了游说我的意思了。”
- (3).指说客。《汉书·孔光传》:“﹝ 孔光 ﹞不结党友、养游説、有求於人。”
- (1).谓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尉缭子·原官》:“游説间谍无自入,正议之术也。” 晋 左思 《咏史》之八:“ 苏秦 北游説, 李斯 西上书。” 清 昭梿 《啸亭续录·古今史阙》:“ 周 末自《麟经》絶笔后,至 苏 张 ,中间一百四十四年,史简遗闕,无以详其梗概。”
- (2).泛指以言语劝说。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明主不晓,以为僕沮贰师,而为 李陵 游説,遂下於理。”
國語辭典
游说
拼音yóu shuì
- 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三国演义》第一○回:「公虽为陶谦游说,其如吾不听何?」也作「游说」。
國語辭典
游说
拼音yóu s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