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胚胎
拼音pēi tāi
- (1).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胞》﹝释名﹞引《丹书》:“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橐籥,铅汞之匡廓,胚胎将兆,九九数足,我则乘而载之,故谓之河车。”
- (2).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唐 韩愈 《房公墓碣铭》:“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 明 归有光 《跋商中宗庙碑》:“至 嘉祐 治平,古文之盛,实胚胎于此云。”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三:“律诗起于初 唐 ,而实胚胎于 齐 梁 之世。”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 元 周伯琦 《说文字原》等﹞皆为说明 许氏 《说文》五百四十部而作,一切字之偏旁,皆括于其中,九千馀字之意义,悉胚胎于此。”
国语辞典
胚胎
拼音pēi tāi
- 1.生物学上指动植物发育过程的早期,胎生动物的幼小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至可以独立生存前,寄生在母体内,称为「胚胎」。
- 2.比喻事物的开端、本源。《尔雅。释诂上》:「胎,始也。」郭璞。注:「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