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
应口
(應口)
拼音yìng kǒu
- (1).应声出口,随口。形容应对或动作、行为敏捷、迅速。《朱子语类》卷一三八:“ 汪玉山 童穉时, 喻玉泉 令他对七字对云:‘马蹄踏破青青草。’ 玉山 应口对云:‘龙爪拏开黯黯云。’” 明 李东阳 《杨南里传》:“先生幼多疾书,恍惚不能记。六七岁时,忽若有得,随所授,輒应口成诵。”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昝君謨 善射,闭目而射,应口而中。”
- (2).犹言言行相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脑后,转关儿便是舌头,许了的话儿都不应口。”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 (3).适合口味。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敢酒食餚饌不应口么?”
- (4).回嘴;顶嘴。《水浒传》第三回:“ 郑屠 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 駡道:‘直娘贼!还敢应口!’”
國語辭典
应口
拼音yìng kǒu
- 1.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说来的话儿不应口,无语低头,书在手,泪凝眸。」
- 2.顶嘴、辩驳。《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四出》:「(末)两个不须动手,(生)各请住,休得要应口。」《水浒传》第三回:「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
- 3.适合口味。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敢酒食肴馔不应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