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白面 拼音bái miàn
  • (1).白晳的脸。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 (2).“白面书生”的略语。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河东康简王墓志铭》:“王常讥 庾翼 ,使白面之非才。”南史·胡藩传:“至於涉猎记传,一咏一谈,自许以雄豪,加以夸伐,搢绅白面之士,辐凑而归,此 毅 不肯为公下也。”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琴心》:“ 相如 白面,繆承青眼,幸念採薪之忧,少原方命之罪。”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名臣宿将,先后骑箕,而醉梦白面之徒,相继封疆而持节鉞。”参见“ 白面书生 ”。
國語辭典 白面 拼音bái miàn
  • 1.形容脸孔洁白乾净。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 2.年纪小而无经验的人。如:「白面书生」。南朝陈。徐陵 司空河东康简王墓志:「王常讥庾翼,使白面之非才,深慕曹彰,叹黄须之为可。」
  • 3.骂人的话。指不要脸。《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莫怪我今骂得丑,真是个白面老母狗!」
  • 4.晋人谢石。《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石少患面创,疗之莫愈,乃自匿。夜有物来舐其疮,随舐随差,舐处甚白,故世呼为谢白面。」
國語辭典 白面 拼音bái miàn
  • 1.麦子面。取其与高粱、玉米等杂色粉相对。
  • 2.一种毒品。即海洛英。因系白色结晶性粉末,状如面粉,故称为「白面」。也称为「白粉」。
漢語大詞典 白面书生 (白面書生) 拼音bái miàn shū shēng
  •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 宋 梅尧臣 《寄送吴公明屯田通判秦州》诗:“白面书生有肝胆,少年曾过 咸阳 桥。” 明 史可法 《请行徵辟保举疏》:“安民御寇,万苦万难,岂白面书生所能胜任。”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赚书》:“駙马呵,俺想你是白面书生,未知兵法。”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虽是崇奉 关 岳 的大人先生们,倘问他心目中的这两位‘武圣’的仪表,怕总不免是细着眼睛的红脸大汉和五绺长须的白面书生。”
國語辭典 白面书生 拼音bái miàn shū shēng
  • 年轻俊秀,而缺乏经验的读书人。《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三国演义》第三五回:「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作「白面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