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一头 (一頭) 拼音yī tóu
  • (1).一颗头颅。晋书·五行志下:“京都有豚,一头二脊八足。”
  • (2).满头。 唐 杜荀鹤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诗:“典尽客衣三尺雪,鍊精诗句一头霜。”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十二:“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髮气犹高。”
  • (3).表数量。多用于牲畜。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当有老公,从东方来,携豚一头,酒一壶。”宋书·礼志:“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雇了四头长行驴子,他主僕三个人,骑了三头,一头驮载行李银两。”亦用于某些植物。《陆象山语录》卷上:“先生言吾家治田,每用长大钁头,两次锄至二尺许深,一尺半许外方,容秧一头。”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比如在街上买菜,为了多要一苗葱一头蒜,常和小贩争吵得脸红脖子粗。”
  • (4).一端。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梅树皮似豫章,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西游记》第七六回:“那绳儿理出去见风就长粗了,把一头拴着妖怪的肝繫上,打做个活扣儿。”
  • (5).一面;一方面。 唐 张九龄 《南郊赦书》:“缘大礼数处有职掌者,任於一头从高叙。”朱子语类卷三六:“説得一头,又遗了一头。”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四:“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
  • (6).一门,一桩。《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好叫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
  • (7).一次,一趟。 元 贯云石 《斗鹌鹑·忆别》曲:“一头相见,两意相投,百步相随。”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不给你钱,少不得也是我当灾!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来。”
  • (8).相当于一个头的高度,如:他比你高出一头。亦指一定高度。犹言一截、一段或一等、一着。《三国演义》第四四回:“ 周瑜 谢出,暗忖曰:‘ 孔明 早已料着 吴侯 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 高晓声 《大好人江坤大》:“他觉得自己欠大家的债,一辈子也还不清,所以只能比大家低一头。”参见“ 出人头地 ”。
  • (9).犹一旦。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他一头亡了夫主,废了家缘……怕有那无廉耻谎汉子胡来缠。”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一头的 袁绍 兴兵行跋扈,可又早 曹公 霸道骋奸回。”
  • (10).表示动作突然而迅速。红楼梦第五七回:“几日前头,你们姐儿两个正説话, 赵姨娘 一头走进来。”《老残游记》第六回:“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把他闺女着实打了一顿。”
  • (11).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待我一头开门,一头念诗你听咱。”《水浒传》第九十回:“那汉一头吃酒吃肉,一头夹七夹八的説出几句话来。”
國語辭典 一头 拼音yī tóu
  • 1.一面。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既是这等,待我一头开门,一头念诗你听咱。」《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巡检一头行,一头哭。」也作「一投」。
  • 2.一桩、一件。《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如今到有一头亲事,不知你可情愿?」
  • 3.一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昨日那件事,关在饭店里,我去一头来。」
  • 4.一下子、一径。《红楼梦》第九回:「如今得了这个信,又有贾蔷助著,便一头进来找金荣。」《老残游记》第六回:「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
  • 5.头部突然的动作。《红楼梦》第二五回:「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
  • 6.满头。如:「一头的珠花」。
  • 7.表示牲口的数量。如:「一头猪」、「一头驴」。
漢語大詞典 出人头地 (出人頭地) 拼音chū rén tóu dì
  • 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妙算神机,出人头地。”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抓到一面旗帜,就自以为出人头地,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参见“ 出一头地 ”。
國語辭典 出人头地 拼音chū rén tóu dì
  • 让他高出一头。语本宋。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后指超越他人,独露头角。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书生俊杰真天纵,出人头地建奇功。」《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勉强送他学堂攻书,资性聪明,过目不忘,吟诗作赋,无不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