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五彩 (五綵) 拼音wǔ cǎi
  • 见“ 五采 ”。
  • (1).见“ 五采 ”。
  • (2).瓷器釉彩名。于已烧成之白釉瓷器上涂画釉彩,再烧而成。此工艺始于 宋 元 ,完成于 明 代, 清 以后更有所发展。
國語辭典 五彩 拼音wǔ cǎi
  • 1.本指黄、赤、白、黑、青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镜花缘》第一四回:「此云本由足生,非人力可能勉强。其色以五彩为贵,黄色次之,其馀无所区别,惟黑色最卑。」也作「五采」。
  • 2.一种彩瓷。以红、黄、绿、紫、蓝、墨、金等多色釉彩在瓷器表面描绘图案,色彩鲜艳浓厚。也称为「硬彩」。
漢語大詞典 五采 拼音wǔ cǎi
  • 亦作“ 五彩 ”。亦作“ 五綵 ”。
  • (1).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 荀子 《赋》:“五采备而成文。”山海经·中山经:“祈酒大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彩惠之。”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及收城中得千餘牛,为絳繒衣,画以五綵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 (2).泛指多种颜色。如:五彩缤纷。
國語辭典 五采 拼音wǔ cǎi
  • 本指黄、赤、白、黑、青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书经。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山海经。中山经》:「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也作「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