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唯心 拼音wéi xīn
  • (1).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语本《华严经·十地品》:“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楞伽经》:“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説唯心。”参见“ 唯识 ”。
  • (2).即唯心主义。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那是‘唯心’之谈,事实的出现,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参见“ 唯心主义 ”。
漢語大詞典 唯识 (唯識) 拼音wéi shí
  •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皆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识、灵性等八识所变现,没有心外之物。《楞严经》卷五:“我以諦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六十》:“ 太虚 倒并不专讲佛事,常论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员们,偏好问他佛法,什么‘唯识’呀,‘涅槃’哪。”参阅成唯识论
國語辭典 唯识 拼音wéi shì
  • 1.梵语vijñapti-mātratā的意译。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张。谓一切外境只是心识所变现的,没有客观的对象和外境,只有心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覆思独善伤大士行,唯识所变,何非净方。」
  • 2.书名。佛教典籍。唯识宗的典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自念教检未窥,难辨真伪,即往东魏,听览唯识。」
漢語大詞典 唯心主义 (唯心主義) 拼音wéi xīn zhǔ yì
  • 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认为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体现或产物。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例如一部分唯心主义者,他们可以赞成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但是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参见“ 唯物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