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陟屺 拼音zhì qǐ
  • (1).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郑玄 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也。”后因以“陟屺”为思念母亲之典。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孝子之於事亲也,贫则有啜菽之欢,仕则有捧檄之庆,离则有陟屺之叹,殁则有累茵之悲。” 明 孙仁孺东郭记·井上有李:“因辟兄以离母,时怀陟屺之思。” 清 钱谦益 《南京光禄寺少卿冯若愚母钱氏加赠宜人制》:“为歌念母之诗,弥深陟屺之叹。”参见“ 陟岵 ”。
  • (2).借指母亲。
國語辭典 陟屺 拼音zhì qǐ
  • 登上屺山。语本《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后比喻思念母亲。《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序》:「肃雍揆景,陟屺爰臻。」
漢語大詞典 陟岵 拼音zhì hù
國語辭典 陟岵 拼音zhì hù
  • 1.《诗经。魏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或亦指行役者思家之诗。首章二句为:「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 2.登上草木繁茂的山顶。语本《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后比喻思念父亲。《宋书。卷六四。列传。郑鲜之》:「滕但当尽陟岵之哀,拟不仕者之心,何为證喻前人,以自通乎。」
  • 3.借指父亲。元。刘埙《隐居通议。卷一六。张侍郎简牍》:「某自罹陟岵之忧,庐深山莫与往来。」《旧唐书。卷一九三。列女列传。郑神佐女》:「郑氏女痛结穷泉,哀深〈陟岵〉,投身沙碛,归父遗骸,远自边陲,得还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