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祆庙 (祆廟) 拼音xiān miào
  • (1).即祆祠。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四:“ 东京 城北有祆庙。祆神本出西域,盖胡神也,与 大秦 穆护同入中国。俗以火神祠之。” 清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祆庙建於京畿,毡裘游於内地。”
  • (2).即民间故事“火烧祆庙”中 蜀 帝公主与其乳母之子 陈生 相约私会处。 元 王仲元 《普天乐·春日多雨》曲:“渰 蓝桥 ,烧祆庙,镜鸞断,瑟凤魂销。”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你只待掀倒秦楼,填平 洛 浦,摧翻祆庙,不住的絮叨叨。”参见“ 祆庙火 ”。
漢語大詞典 祆庙火 (祆廟火) 拼音xiān miào huǒ
  • 即火烧祆庙的民间故事。相传 蜀 帝公主与乳母 陈氏 之子相爱,约定在祆庙相会。公主入庙,见 陈生 熟睡,遂解玉环附生怀中而去。生醒,知恋人远去,怨气化火身与庙俱毁。见《渊鉴类函》卷五八引蜀志。后用为姻缘不遂之典。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白茫茫溢起 蓝桥 水,不邓邓点着祆庙火。”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四折:“全不想这姻亲是旧盟,则待教祆庙火刮刮匝匝烈焰生。”